“刘尾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 第1篇: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2篇:第三课时十几减几(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3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十几减9》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4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十几减几、简单减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5篇:十几减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第6篇: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7篇:四、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8篇:第二课时前和后(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9篇:第四课时位置(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0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1篇:第三课时左、右(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2篇:第五课时用数学(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3篇: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4篇:第四课时十几减几的练习课(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5篇: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16篇:复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习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1: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6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关键: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练习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 具: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小黑板、各种实物图片
教学课时:11课时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电脑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小精灵: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师:小精灵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电脑出示汽球图)师:同学们,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然后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15减9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电脑出示谜语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总结:
篇2:第三课时十几减几(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
教学目的: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小黑板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导向性的小结,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小结:
篇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十几减9》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柯木塱小学数学科一年级 徐春霞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期末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都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由于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的遗忘比较快,为更好地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习新知前还需进行经常性的口算训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前面学生计算比较粗心,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出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新年游园会、春游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探究算法。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加减法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六、单元评价要点
1、掌握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口算;
3、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十几减9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2
十几减几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3
用数学 1、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
整理和复习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不同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2
单元测试 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和了解掌握情况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合 计 11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2、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填空】
9+( )=11 9+( )=14
9+( )=15 9+( )=18
9+( )=17 9+( )=13
【拍手游戏(20以内数的组成)】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2、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3)(出示问题)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套中,几个没套中?
也就是求什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人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9=
3、探讨算法(关于气球图)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15-9=?
(2)在四人小组内说说“15-9”的计算过程。
(3)小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a.6+9=15,15-9=6
b.10-9=1,1+5=6
c.15-5=10,10-4=6
……
(4)评价以上的算法,重点掌握第一、第二种方法。
4、出示例1。学生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解决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
(2)12-9=
(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回答)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4、得数是几就圈几个。
12-9=
15-9
5、算一算
(1) 9+( )=16 9+( )=11 9+( )=17
16-9= ( ) 11-9= ( ) 17-9=( )
(2)
15 -9=6 12 - 9=( ) 18 -9=( )
5 10 ( )10 ( )( )( )( )
1 ( ) ( )
6 ( ) ( )
6、小鸟送信。
【拓展练习】
7、比一比,在 里填上“>”“<”或=”。
15-9 7 12-9 4
16-9 9 8 17-9
8、找朋友。
9、看图列式。
10、解决问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看着减法想与它相关的加法,从而想出减法题的得数;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方法:做减想加和破十法。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课本P13--15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17-9=( )
(3)听算练习:
8+5= 7+6= 5+9= 4+8=
11-4= 12-5= 13-9= 15-8=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师生评讲)
(1) 算一算
9+( )=16 9+( )=11 9+( )=17
16-9= ( ) 11-9= ( ) 17-9=( )
(2)
13-9= 18-9= 14-9=
9+4= 16-9= 9+7=
6、小鸟送信。
(3)解决问题。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的内容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篇4:《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十几减几、简单减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几。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 )=12 8+( )=13 9+( )=15
8+( )=17 5+( )=11 8+( )=17
6+( )=13 9+( )=16 7 +( )=14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电脑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说出图中有什么?(观察后指名回答)
(2)(出示问题)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
也就是求什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人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8=
2、探讨算法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13-8=?
(2)在四人小组内说说“13-8”的计算过程。
(3)小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a.数数的方法
b.因为8+5=13,所以13-8=5
c.10-8=2,2+3=5
……
(4)评价以上的算法,重点掌握第二、第三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学生先摆小棒,后写得数。
【提高练习】
3、看图填算式。
4、看图写算式。
(1) (2)
( )-( )=( ) ( )-( )=( )
( )-( )=( ) ( )-( )=( )
5、算一算,把结果等于花蕊里的算式打上“√”。
6、看图写算式。
【拓展练习】
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6= 13-7= 18-5= 14-7=
15-9= 6+9= 7+8= 14-6=
5+7= 16-6= 16-8= 18-9=
10+9= 17-8= 15-7= 11-4=
8、在 里填上“>”“<”
12-3 8 11-2 10
16-9 9 15-8 7
9、
10、看图写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有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第四课时《简单减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看图理解图意,初步能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和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难点: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12-8 7+9 17-8
16-7 15-5 11+2
【算减法,想加法】
8+( )=13 9+( )=15 7+( )=16
13-8=( ) 15-9=( ) 16-9=( )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电脑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观察后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根据公园里小朋友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藏起来几个?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还要来几人?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5、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看图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
2、填空后,提出数学问题。
3、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高练习】4、书21页,第1题
4、一条水管:
8、书21页,第2题(图10)
9、书21页,第3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第五课时《简单减法应用题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二、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 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三、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11-9= 14-6= 16-7= 12-3= 18-9=
2、看图填算式:
3、学生动手摆算式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巩固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篇5:十几减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 十几减九 》(开发型)
教 师 李海娟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一(5)、(6)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地点 班级
教学内容 第10-12页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获取信息,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过程,学会选择快捷、方便的方法,并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
重点 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
难点 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这张照片是老师和宝宝去公园玩时拍的。公园里可好玩了,突然宝宝叫起来:“妈妈,那儿有卖气球的。”我一看真的,好几个小朋友都去买气球了呢。你们看――
二、自主探究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①你从图中获的哪些数学信息?(气球一共有15个,卖走了9个气球。)
②你有什么数学问题要提吗?(还有几个气球?)
2、探讨算法
师:刚才有同学想知道“还有几个气球?”你们能帮他解决吗?(能)怎么解决?
生:把总数的15个气球,去掉卖了的9个,就是还剩的个数?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再独立列式。
学生汇报 师板书:15-9=□
⑴猜想:请小朋友猜一猜看,15-9等于几?
⑵独立思考。
⑶组织讨论,交流算法。
师:15-9等于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组长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看哪组小朋友最聪明,想得方法最多。
⑷全班交流
生1:10-9=1,1+5=6 (破+法)
生2:15-5=10,10-4=6 (连减法)
生3:6+9=15,15-9=6 (想加算减法)
生4:15-10=5,5+1=6
⑸验证:
师:那小朋友猜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a、学生操作,验证(学生摆小棒验证)
b、课件演示
⑹组织评价,比较方法
师: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了正确的结果,那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3、初步运用新知
师:公园里除了气球问题,还有好多好玩的呢。(看书上图片)在套圈游戏中有几个没套中?你们能帮他解决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②汇报解法,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
4、小结:小朋友从公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了问题,在计算时同学们还想出了很多种方法,真了不起!新课标第一网
5、揭题: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书P12 T1xkb1.com
2、圈一圈,算一算 书P12 T2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书P12 T3
四、总结
“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学生在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是最基础的知识之一。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意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篇6: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题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
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系统的回顾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过程与方法:让大家在复习中进行计算,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的结论。提升同学们得到看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小组合作,观察等学习侧略的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应用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探索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关老师就带大家一起玩闯关游戏。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
二、授课内容:
第一关:口诀接力(口算)
1、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的又对又快。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把过程说给大家听。
第二关:突出重围(填空)
师:在第二关里有五道小题
1、填空题我们要求:三个小组代表,相互提名其它小组代表发言,最后集体讨论订正。
2、比一比,看谁的力气最大?(在○里填>、<或=)我们每组选出两名力气最大的女生来完成好吗?
3、鸡宝宝找朋友,现在老师指名把机会给班里的四位小嘉宾。
4、小鸟找不到家了,怎么办?
刚才我把机会给了女生,现在男士的机会也来了,我们指定出五名男生完成此题。
5、激动人心的时间到了,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回答,可别算错了,否则火烛不亮,每算准一道,火烛就点燃
第三关:争分夺秒(看图列算式)小组代表抢答
出示情境图,再请学生相互说一说图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然后进行计算,(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1、左边有9颗星星,共有13颗,右边有几颗?
2、右边放了9朵花,共有15朵,左边藏了几朵?
3、左边飘过来2朵花,右边飘过来9朵花,现在共有几朵?
第四关:终极对决(解决问题)
师:老师准备了三道必答题,老师来指名某个小组回答。
1、示情境图:有两只小花猫在鱼缸边嬉戏,金鱼在水中快乐的玩耍,发现浴缸里有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几条?你能帮我小花猫算一算鱼缸里黑的有几条?让学生列式计算。
2、出示情境图:我们一共收了16个胡萝卜,分给你9个,还剩几个?
3、出示情境图:今天我一共要编14个,已经编好了9个,还要编几个?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闯过了四关,真了不起!现在我们的一位好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愿意帮助它吗?(小蚂蚁朋友推不动箱子,想请我们大家帮忙!)
总结: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已闯过难关,并摘得了星星,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合练习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获得的星星
注:1、先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然后师再课件展示。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就好了。
孙扎齐乡中心校:关秀琴
6月4日
篇7:四、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45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数位的意义。
教学关键: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拨、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观察法
教 具: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数位顺序表、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
教学课时:9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3页。
教学目的: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
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注意创设让学生估数、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件显示百羊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新课。
1.教学数数方法。
a.师:同学们估计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这是一种种子(展示),农民伯伯精心挑选,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数悄悄告诉同桌。
b.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a.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b.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c.学生汇报。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
d.师: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e.小结:10个十是100。
f.练习。
做教材第36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数数。
师: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学生找出多种数法。)
3.数一数,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a.集体操作,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40)又得到一个十,下一个数就是40了,接着数41,42。
要想清楚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十根小棒放一堆或扎起。)
师:39,40,数到这儿又增加了一个十,要特别注意,那么49的后一个数是几?59呢?79呢?99呢?
师:对了,99接着数就到100了,就有10个十了。
b.练习。
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集体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
练习3次,其中一次接着数到100。
三、巩固与发展。
1.数数接龙比赛。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教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2.猜数游戏。
两个人说定一个100以内的数,其他人猜这是一个什么数。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示同学所猜数与说定的数比较是大了,小了,还是接近了……
先师生进行游戏,然后小组自己组织开展游戏。
四、两位数的组成。
1.出示35根小棒图(10根一捆的3捆和1根1根的5根),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
五、小结:
六、说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00以内的数?
学生举例:公共汽车站牌、人民币、电梯按键……
七、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篇8:第二课时前和后(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用:“(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同学在最前面”,“( )同学在最后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出示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李林后面是谁。张宁前面是谁”等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引导学生看图后独立填空,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一、总结:
五、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你前面和后面的分别是谁。
篇9:第四课时位置(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
教学目的: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
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子上。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
指名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位置。(多说一些)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让学生分组游戏)
2、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4)、挂图出示第8页的第5题图
A、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B、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A、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B、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C、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四、总结:
篇10: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课题: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五、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表述操作过程,弄清“退一作十”的道理。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例题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3-7= 15-8= 17-9=
78-8= 45-30= 97-7=
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教师:上面两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学生:第一排是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屏幕上出示第67页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教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了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学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在屏幕上出现例2玩具图下面的两个小朋友和她们的对话。
教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
学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
教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教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35-2、76-4、57-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教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
学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
教师:减去8根后还剩多少根?
学生: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
让学生在算式36-8=的后面写上得数“28”。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学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去减8得8,最后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学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刚才我们用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答案时指定1~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看题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这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所用的计算方法的算理以及涉及的基础知识。
2.教师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十、课后小结:
篇11:第三课时左、右(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
教学目的: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二、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1、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摆一摆
同桌合作,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五、总结:
篇12:第五课时用数学(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
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引入: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4、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第21页第1题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第2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
篇13: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目的: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小黑板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字转盘,教师随意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投影仪出示(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四、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五、小结:
篇14:第四课时十几减几的练习课(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 12-4 12-3 14-8 16-9
8+9 13-6 14-5 11-2 15-7
17-8 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四、完成作业:第17页第7题
篇15: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复习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师: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题目: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
学生口答完,师: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
二、知识整理。
师: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一、综合练习。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第二课时:元角分的复习
一、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 )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和( )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 )张1角的人民币.
3.5=( )-5 ( )- 6 = 3 + 6 ( )+ 6 = 5 + 9
4.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 )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 )张?
5.一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张10元。
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 )20元的,也可以换( )张10元的。
6.26角=( )元( )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8.88左边的8在( )位,表示( )个( ),右边的8在( )位,
表示( )个 ( )。
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
二、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 ) A:68分 B:68元 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 ) A:8元2角 B:8角2分 C:82分
3. 2角可以兑换成( )个5分。A:1 B:2 C:4
三、解决问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的复习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第三课时:统计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篇16:复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习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 师 李海娟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一(5)、(6)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地点 班级
教学内容 P23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进行多纬度的观察找出规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点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2、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并总结规律,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体认识。
教学
难点 自主探索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能创造性地重新进行排列。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将它们进行整理,有没有信心完成?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出示口算练习卡,要求口算得数。
11-9 12-8 11-7 13-7 14-9 11-8 12-7 13-8 12-9 13-9
2、课件出示一个4×4的方格。
11-9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那些算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放到这张表格里。如果将11-9这个算式排到第一行、第一列,(老师示范排11-9)那么其他算式可以怎样排放呢?分小组进行讨论,尝试着进行排列,对排列的结果在4×4的方格纸上进行记录。
3、组织汇报各个小组的整理结果。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把自己的小组的方格纸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出来)
可以出现的情况有:
①我们是这样排的。
11-9 11-8 11-7
12-9 12-8 12-7
13-9 13-8 13-7
14-9
我们是看减数的,把减9的排在第一列,减8的排在第二列,减7的排在第三列,从上往下看它们的差从小到大排列……
②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2-9 13-9 14-9
11-8 12-8 13-8
11-7 12-7 13-7
我们是看被减数和减数的,竖着看一列列的被减数是一样的,横着看一排排的减数也是一样的……
③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1-8 12-9
11-7 12-8 13-9
12-7 13-8 14-9
13-7
我们是看差的,差相同的排一行……
还有可能出现其它情况。
4、收集反馈意见。
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排列。
5、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大表格,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第①种发现的排列规律继续写下剩余的算式,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填写完整。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6、完整概括减法表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呈现以下三种规律)
横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竖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斜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面概括减法表的规律。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它们在减法表的什么位置?
2、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www.xkb1.com
3、抢答。师随便指着一道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四、综合练习
1、口算(开火车)。
2 +( )=11 7 +( )= 13 9 + ( )=15 6 + ( )=14
3 +( )=11 6 +( )=13 8 +( )=15 7 +( )=14
4 +( )=11 5 +( )=13 7 +( )=15 8 +( )=14
2、看不见的数字。
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字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字都是几吗?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作业。
1、请大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做一次整理,并制成一个美观而有创意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
第一部分是对学习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没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减法表。而是让学生通过口算观察发现,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板书上的算式按规律填到老师发下的表格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当中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 第四课时位置(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 总复习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 第七--八课时和复习(复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精选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