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时间:2023-01-26 03:48:29 作者:莫喊莫得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莫喊莫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呈现了三个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绿毛龟蛋长径和宽径的情境,通过学生质疑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人读数不一样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近似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确区分改写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图引出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区分改写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到新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教学难点是:

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 )64532万 47( )05047万

在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有两个知识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我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为什么小华、小明两个人说的不一样?教师可以说明由于两个学生对测量结果要求的精确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同一个小数的不同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华说的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是什么数?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作说明:近似数的结果是一位小数就是将原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就是将原数保留整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从而引导学生仿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3.94保留整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一样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时,的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比较3.9和4与精确值3.94比较谁更接近3.94。总结出: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保留的位数越少,精确度越低。

再出示:绿毛龟蛋(2.04厘米)的宽径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并让学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而且0在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为了巩固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测量课桌的活动,比一比谁的结果更精确,说明理由。

第二个知识点: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课本71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1)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改写,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改写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他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可作说明: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

(2)全国禽蛋类产量约是多少亿千克呢?(保留整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让同学们独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亿的近似数。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安排了自主练习的4个小题。

1-3题是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切实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题用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改写的。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启发性、艺术性、实用性,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做了一下设计:

篇2: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保留整数:3.944

保留一位小数:3.943.9

2.04厘米2.0厘米

1754000=175.4万

28795000000=287.95亿288亿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全面系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篇3:《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信息窗呈现了三个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绿毛龟蛋长径和宽径的情境,通过学生质疑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人读数不一样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近似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它的近似值。能正确区分改写和保留的要求以及各自的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使学生理解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图引出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区分改写和保留的不同要求和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到新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利用已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理解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教学难点是:

理解保留和精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保留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习题: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534 58741 32100 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32( )64532万 47( )05047万

在此环节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有两个知识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小数的近似数:我先出示课本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问题,为什么小华、小明两个人说的不一样?教师可以说明由于两个学生对测量结果要求的精确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同一个小数的不同近似数,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华说的'是几位小数?小明说的是什么数?通过学生的回答师作说明:近似数的结果是一位小数就是将原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就是将原数保留整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从而引导学生仿照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3。94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3。94保留整数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一样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求近似数时,的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比较3。9和4与精确值3。94比较谁更接近3。94。总结出: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保留的位数越少,精确度越低。

再出示:绿毛龟蛋(2。04厘米)的宽径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并让学生思考:末尾的0可不可以省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保留位数不同,精确度也不同,而且0在这里也起到了占位的作用。为了巩固这一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动手测量课桌的活动,比一比谁的结果更精确,说明理由。

第二个知识点: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出示课本71页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说一说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

(1)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改写,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有正确的改写可以先让学生讲解他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可作说明:改写时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写上万字,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

(2)全国禽蛋类产量约是多少亿千克呢?(保留整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让同学们独自探索方法,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出287。95亿的近似数。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安排了自主练习的4个小题。

1—3题是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切实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题用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改写的。

五、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自己在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的数学思想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

篇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篇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篇6: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说课稿

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说课稿

一、问题的提出

《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在达成知识目标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模型化思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数目较大,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学习往往感到比较抽象。

二是如果仅仅把“四舍五入法”局限在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学生容易形成点状的知识,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四舍五入的方法,也就不能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本质和规律,即“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看哪个数位,为什么四及四以下要舍、五及五以上要入?

二、解决问题的思考

针对上述难点一的解决方法,我认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学习时,就已经有“四舍五入法”的经验积累,只不过没有归根概括提炼出“四舍五入法”这个抽象名称而已。学生的这些个体经验不仅为抽象的“四舍五入法”的学习提供了理解概念内涵的感性支撑,而且还提供了丰富概念内涵的基础性资源。因此,可以从学生这些感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去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抽象的“四舍五入法”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针对上述难点二的解决思考:我认为一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的知识出发,经历“四舍五入法”的归纳、概括、提炼和抽象命名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和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来龙去脉,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二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用数轴来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及必要性。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学生阅读后,通过问题“观察上面的几组数,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的共同特点,引出近似数。

2、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近似数,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增进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体验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

最后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二)借助素材,探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引入环节: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估“整十数”看个位。

教师提出问题:一棵大树高约30米。这棵大树实际高多少米可以估计成30米?你能有序地说出这些数吗?

学生有序说出后,再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5~2931~34并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30

20

40

25

35

师问:25、26、27、28、29这些数都是二十几,为什么约等于30?

生可能:因为它们离30比离20更近。

师问:31、32、33、34这些数都是三十几,为什么也约等于30?

生可能:因为它们离30比离40更近。

此时,学生在根据已有经验,再借助数轴的直观,可以初步感知以5为分界线来估数的特点。

师生把刚才的结论简单地整理如下:

估整十数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3

小于等于4

第一环节:发现估“整百数”看十位的规律,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结构。

紧接上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可以估计成300?

能有序地分段写出这些数吗?可以像老师这样借助数轴来找一找!

教师提出大问题,充分放手让学生找数。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是凌乱的散点状态,无法有序地分段写出所有可以估成300的数;也可能有学生能有序地找,但出现遗漏或重复的现象,如只找到295~304;或260~270,270~280,280~290,……,320~330,330~340。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动向,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做法进行交流。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由于学生在二年级学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时都是找最接近的数,所以大多数学生仅仅找出295~299,301~304这些数,这是学生最原始的思维状态,所以我们的交流就从295-304开始。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从数轴上找出295-304这些数的位置。

300

200

400

为了更准确地找出295所在的位置,我们需要再分,标出数据,如

300

200

4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20

330

340

350

360

380

390

370

310

问:这些都可以估成300吗?

学生可能回答:可以,但还没找全。学生进一步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再对这些想法进行辨析比较,在辨析中逐渐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如学生找到25□~299,教师可以追问:25□~299的这些数都是200多,为什么也能估成300?

生可能发现,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是300,或者说这些数在数轴上比200~300的一半要多。

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找出301~349这些数,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51~299、301~349.

300

200

4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20

330

340

350

360

380

390

370

310

当百位上是2时,要想估成300,十位上的数字要大于或等于5;当百位上是3时,要想估成300,十位上的数字要小于或等于4。教师进一步引导思考:个位上的数字呢?如果学生一时难以概括,可举例子,如251可估成那个整百数?252呢?253?259?通过举例和借助数轴学生会发现:251~259,无论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这个数都可以估成300。同样,260~269,270~279,280~289,290~299,301~309,310~319,320~329,330~339,340~349.这些数也可估成300。学生发现:估成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教师再把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记录如下:

估300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师举例:476接近哪个整百数?生回答并阐明理由;再请学生举一个三位数,请同学们判断接近哪个整百数。

这样通过举例,学生发现:估整百数都合这一规律,即:

估整百数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也就是,估整百数时,要看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

第二环节:发现估“整千数”看百位、估“整万数”看千位的规律,学生运用方法结构自主发现。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可以估计成3000、30000?你能有序地分段写出这些数吗?如果有困难,还可以借助数轴来找一找!

由于结构相同,可以采取同桌分工合作的方式,每人分别研究其中一种情况然后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课件出示数轴,让学生在数轴上找出这些数的范围,并借助数轴的直观来体验为什么这些数都接近3000.

3000

2000

4000

2500

3500

2500~2999

3001~3499

同样方法可得到估成30000的数的范围。

30000

20000

40000

25000

35000

25000~29999

30001~34999

对以上规律进行比较和概括,学生在表格上自己整理:

估整千数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任意数

估整万数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大于等于5

任意数

任意数

任意数

3

小于等于4

任意数

任意数

任意数

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发现:估整千数时,只看百位;估整万数时,只看千位。

第三环节:发现估“整十万数”看万位、估“整百万数”看十万位……的规律,学生运用结构进行想象。

第四环节:对以上规律进行比较和概括,归纳提练和抽象出四舍五入的一般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举例探究的.方法,我们分别发现了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的方法,你能把这些规律简练地概括一下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出示信息:小明的妈妈一月份的工资收入是6492元。

提出问题:

问题一:估成整十数,大约是多少元?为什么?(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估成整十数,也就相当于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问题二: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多少元?说说你的想法!(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问题三:你还能提出其他关于近似数的问题吗?

生提问题并解决。(交流后,课件出示数轴)

问题四:仔细观察数轴,这三个近似数哪个更接近6492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省略的尾数越多,近似数离准确值就越大;反之就越接近准确值。所以我们在运用近似数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估计。

四、我们的思考与疑惑:

1、说明:《近似数》这节课在备课时,我们教研组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遵循教材,通过研究将大数怎样估成整万数或整亿数,教学“四舍五入”取近似数的方法。

另一种就是刚才所呈现的,从估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整万数、整十万数……这样依次探究,在估整百数时教结构,让学生在大量的数例中充分感悟:估整百数要看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接下来的估整千数、整万数是用结构,学生同桌分工合作,运用方法结构自主发现规律。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整千万数和整亿数的规律,则可让学生运用结构进行推理和想象。

通过两种思路的对比和研讨,我们统一了认识:如果仅仅把“四舍五入法”局限在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学生容易形成点状的知识,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四舍五入的方法。另外从对整万数、整亿数的估计入手,由于数目较大,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学习往往感到比较抽象,也不容易把握“四舍五入法”的本质和规律。基于这些,我们提出了上述问题,并做了以上设计。

一开始我们对于这种整体架构、教结构——用结构的思想也是又爱又怕,甚至持怀疑的态度:学生能有序地分段找到这些数吗?能发现规律吗?基于不自信,我们在三年级上了半节课,结果虽然有点生涩,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而且,从长远来看,学生经历了“四舍五入法”背后的过程形态的知识,比如借助知识结构的类比思考、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

2、思考:数轴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数形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舍五入”的本质,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3、疑惑:25估成整十数,与20、30一样接近,该估成30吗?再如25□,251~259估成整百数应该是300,250估成整百数呢?期待大家能帮我们答疑解惑。

以上是我们团队对《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篇7: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根据“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篇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 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四舍五入”法

2.953≈2.95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953≈3.0 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953≈3 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

例2 1992年我国生产洗衣机71270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7127000台=712.7万台

例3 1991年我国原油产量是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39000000吨=1.39亿吨

≈1.4亿吨

求近似数与改写的区别

意义上

方法上

符号上

小数末尾0的处理上

篇9: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 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1,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2.953≈2.95.

板书:2.953≈3.0 2.953≈3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提问:

(1)上面求出的近似数3.0,为什么末尾的0不能去掉?

(2)上面求出的两个近似数3.0和3,哪个更精确些?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3.0是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3是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所以3.0要更精确些.由此可知近似数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因为它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的.

总结求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概括出注意两点:

(1)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舍还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保留,不能去掉.

反馈:完成115页“做一做”(上面).

订正时说明保留的方法.

2.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2 1992年我国生产洗衣机71270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提问:

(1)把71270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72170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7127000台=712.7万台

反馈:把348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348000=34.8万

师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3.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近似数.

例3 1991年我国生产原油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改写成139000000吨=1.39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接上题)≈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反馈:完成115页下面“做一做”

订正时要注意,防止改写与省略混淆.

4.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反馈

1.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面积是322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2.把135000000人改写成以“亿人”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四)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两个概念同时进行,便于学生区别对比.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一样,也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位数.由于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的精确度也不一样,特别是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道理要让学生明白.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也是在前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通过对比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意义、方法、符号以及末尾0的处理几方面分清,共同点是都不要忘记写单位“万”或“亿”及单位名称.

练习时采用讲练结合方式,最后通过综合练习形成熟练技巧.

板书设计

篇10:小学数学说课稿《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数学说课稿《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200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说板书设计。

更多相关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角的度量》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篇11: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398210

2、下面的( )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 )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 (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 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篇12:《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成功之处:

1、复旧引新,沟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课始出示: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986413356286521490088,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3、深刻体会保留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但对于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数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难。

2、对于典型题中形如9、956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还是存在不知如何进位的问题。

篇13:《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教材是用一位小朋友的身高的近似数来引入新课的:豆豆的身高是0.984米,小芳说约是0.98米,小明说约1米,通过说法的不同引出争论。我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为新课做好准备和铺垫。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以生活中常遇到的购买商品这项事情为例,引出语句“省略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后面的尾数”,接着让学生试着说出这些语句还可以怎么说,及时小结还可以说成“精确到什么位”、“保留几位小数”,最后让学生们自己看书上的例题,并做相应的习题。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我是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语句的,小结后还让学生熟读,再闭上眼背诵。第二,让学生自主探索“保留整数”的含义。在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以后,我让学生试着把豆豆的身高保留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这样逐步过渡,让学生找出规律。第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也是我比较看重的,要区别“填鸭式”教学,这个环节最有说服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虽然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但是,这样的课堂进程对我这样的课堂驾驭能力差的老师是个负担,使练习量大打折扣,所以作业情况有点两极分化,还好,作业完成得不太好的孩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听说反应比较缓慢的,约占全班人数的十分之一。他们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写成符合要求的小数:比如4.985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错写成一位小数。还有,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的对应位置还不够熟练,可能因为前几节课刚讲授完“统一单位”,没有给他们好好进行小复习。小数这个单元内容比较多,更需要及时复习。通过教参,我还发觉了遗漏了一个环节:“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的近似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

篇14: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量得大新的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篇15: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教师谈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出示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不满5,舍去,求得近似值数2.95.

学生讨论:2.953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

使学生明确:2.953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3.0. 2.953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满5,向前一位进一得到3.

分组讨论:保留一位小数3.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3)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3.781(保留一位小数)

0.0726(精确到百分位)

(4)讨论分析:3.0和3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

①教师出示线路图:(投影出示)

②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来的长度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来的准确长度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5)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些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合还是人.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6)分组合作学习,填表.

在下表的空格里按照要求填出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3808

3.教学例2:我国生产家用电风扇615814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

(1)教师提问:把615814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缩小多少倍?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1581400台=6158.14万台)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宇.

(2)做一做.

把24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教学例3:19我国生产水泥573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位小数.

(1)学生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独立改写成573000000吨=5.73亿吨≈5.7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教师总结说明: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如果小数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前几位小数.

(2)“做一做”第2题.

把7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做一做”第3题.

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小数.

5.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需要用( )法保留小数数位.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2.填空.

近似数的结果一般地说6.0要比6精确.因为6.0表示精确到了( )位,6表示精确到了( )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丢掉.

3.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

5.28 12.71 4.86 7.05

4.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9.9564

0.9053

1.4639

5.(1)1999年北京市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共1201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

(2)1999年我国出版图书7320000000册(张),改写成用“亿册(张)”作单位的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合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五、布置作业 .

1.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3.47 0.239 4.08

(2)精确到百分位:5.344 6.268 0.402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保留一位小数:3672800000 648500000

(2)保留两位小数:4853900000 288160000

板书设计

篇16: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 2.95保留二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2.953≈2.95

2.953≈3.0

2.953≈3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例 2 61581400台=6158.14万台

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例3 573000000吨=5.73亿吨 .5.7亿吨

在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

小学数学说课稿《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积得近似数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近似数测试题

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

近似数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共1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