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哇哇哇哇哇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篇2: 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4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0的图画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图画中的文字。
(1)9985和10000都表示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吗?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说一说“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有9985人”是什么意思。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比较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中的304和300各是什么数。
(304是准确数,300是近似数。)
这里的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容易记住?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了吗?谁来说说。
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碰到过哪些近似数?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近似数,体会近似数,体会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教材第92~94页练习十八第4~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篇3: 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篇4: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练习题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3、3465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6”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
4、100里面有()十,一千里面有()百,10个一是()。
5、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和(),差是()。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位上是几就读()千;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篇5: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材分析
重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具
有关“近似数”的材料纸、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
游戏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1. 考验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请学生来说一说
新知呈现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 “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猜测
3.学生进行简单记忆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4.师生总结方法::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巩固与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2.练习:P79 4、5、6
1. 先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共同订正
3. 学生举例
小结与达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说一说。
学生尝试回忆本节课知识点
并尝试说一说
作业布置
P80 8、9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例10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教学后记
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效果好。
篇6: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随堂练习题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随堂练习题
1、按要求对分别取近似值,下面结果错误的是
A、(精确到)B、(精确到)
C、(精确到)D、(精确到)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为()
A、5个B、4个C、3个D、2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32与32.0的精确度相同B、近似数32与32.0的.有效数字相同
C、近似数5万与近似数5000的精确度相同D、近似数有3个有效数字中.考.资.源.网
4、已知亿是由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它精确到()
A、十分位B、千万位C、亿位D、十亿位
5、精确到十分位是()
A、2.59B、2.600C、2.60D、2.6
篇7: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正确进行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
师: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生答)
师: 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进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交流。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提问: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 说一说”
出示: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①原数的个位是几?四舍五入后是几?它的十位有变化吗?说明什么?
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②原数的十位是几?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入舍什么位?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学生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知识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 “0”。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①出示:148264≈( )万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
(提示:①找准数位 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 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
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判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 )
②100000≈10万 ( )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可以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完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括号里能填几?
49( )835≈50万 49( )835≈49万
(5)课后延伸
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近似 数
35人→准确数 约13亿→近似数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约( )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 )棵。
148264≈( )万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篇8: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课后训练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
篇9: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课后训练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课后训练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3、3465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6”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
4、100里面有()十,一千里面有()百,10个一是()。
5、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和(),差是()。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位上是几就读()千;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5023的近似数是:
篇10:小数近似数教学设计
小数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 课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2:
出示数据和问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1)提问:把384400 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3844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4) 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2、学习例3
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2)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3、完成做一做
4、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5、小结: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篇11: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篇12: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
《用四舍五入法把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节课并不简单。学生既要学会四舍五入法,又要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数进行改写,而且还并非仅仅是课题中所写的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还需要根据要求改写成以“千”、“百”等作单位的数。而教材的编排意图显然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显然,前面的过程是关键。而四舍五入法,四舍比较简单,难的是五入。
从课堂反应及学生的作业批改来看,学生对这一课的掌握情况很不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反思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是因为我的教学不够严谨、细致,才导致问题的面这么多而广。
原因一、没有激发部分学生的兴趣
原因二、上课内容比较抽象,后进生难以理解,故此没能投入学习互动中来。
改进后,二次教学设计。
汽车价格是193500元,558800,( ),( )
理清几个概念。
1、什么叫尾数?1389567万位(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分别是什么?
2、“省略”是什么意思?是像语文里讲的一样直接省略不写吗?(区别语数中“省略”一词概念的不同)
3、那么,什么情况下直接舍去尾数,什么情况下要向前一位进1呢?关键看哪一位?
4、辩证思考:193500为什么不看成20万?558800为什么不看成55万?
5、拓展:怎么改变这个价格,使它能约等于55万?
预设:生1“千位上改成4、3、2、1、0”,师追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生2:万位上改成4,千位上改成5、6、7、8、9。
师板书各情况,并追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小结:约等于55万的数,最大的是四舍得到的554999,最小的是五入得到的545000。
6、完成作业本第6页第5题。
7、完成练习二。
一步一步地使学生明白“把12756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把1后面的尾数都去掉,并写0占位,写成10000,但是题目要的是“万”做单位,所以还要把10000改写成1万。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求近似数的每一步的用意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认识到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过程来进行,每一步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从教学的重难点来分析。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苦的是学生,害的是学生,其实受害最大是老师,因为课后你得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辅导那些知识上有缺漏的学生。
★ 近似数 教学反思
★ 近似数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