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时间:2023-07-15 03:38:53 作者:hhohhh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hhohh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一. Teaching Time:

Date:

Lesson Time:

二.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一)1. Four skills: mont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2. Three skills: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3. Let's make and talk.

制作相册。要求用以下句式进行交流:It’s January. She is skating. In March, the children plant trees.

4. Let's read and chant.

(二)Teaching Affection

1. To promote Ss’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2. To teach the Ss how to say the first month to fourth month of the year.

三.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Words: month,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2. Sentence: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四.Teaching methods:

1.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

2. Direct Teaching Method.

3. Reading and writing.

4. TPR.

五.Teaching aids:

1.准备教师卡片,图片和录音磁带。

2.教师准备硬纸片;数量相等的1~4月的小纸条,按照学生人数准备每人一套。

3.学生准备几张照片,最好是有1~4月日期的或是能反映出时间的。

六.Lesson type: New Lesson

七.Teaching Steps:

1. Warming-up / Revision (3’)

1)Sing a song: Months of the Year.

2)Review the words :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2. Presentation (20 ’)

1)教师提问学生的生日:Whose birthday is in January / February / March/ April? 让生日在1~4月的学生到前边逐个介绍自己的生日,例如:Hi! I'm xx.My birthday is in January.让下面的学生注意听,尽力记住每个人的生日月份(不能用笔记录)。然后学生按任意顺序站成一排,让下面的学生凭记忆说出他们的生日。从第一个开始,教师说This is .... Start! 学生开始抢答,答对者得一分。看看谁的瞬间记忆好。

2)把数量相等的1~4月的英语单词分别写在纸条上,然后学生抽签得到自己的月份,按照月份分成小组,以月份名称为组名,如January Group;各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月份里有哪些节日,学校有哪些活动,周围的人会进行哪些活动。用英语记下来,不会的可以用图画表示。最后向全班介绍展示讨论结果。

3)Just write.

3. Practice (17 ’)

1)教师请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学生用书第50页的制作讨论活动。鼓励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句型来交流,例:Who is this? Where is he / she? Do you like ... ?

2)Let's read and chant

4. Assessment

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about the lesson.

5. Additional activities/Homework

1)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2)设计一张1~4月中节日的贺卡。

八. Blackboard design: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各单元知识点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一、重点短语:

this morning 今天上午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 this evening 今天晚上

next week 下周 tomorrow 明天 tonight 今晚

post card 明信片 comic book漫画书 newspaper报纸

二、重点句型: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你周末打算做什么?

2.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这个周末我打算去看望我的外祖父母。

3.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你今天下午打算去哪里?

4.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我打算去书店。

5.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你打算去买什么?

6.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我打算去买一本漫画书。

三、重点语法: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想做什么?询问他人在未来的打算。be going to 后面要跟动词的原形。注意be going to be 意思是 “打算成为什么,干什么职业。”注意一下句子的区别,找出正确回答。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What are you going to be?When? are you going?Where are you going?How are you going?Who are you going with?

2、this evening 和 tonight的 区别:this evening指的是今天晚上睡觉以前的时间,一般指晚上十二点以前。而tonight指的是今晚,一般是指一整晚的时间,通宵。

3、P30写周末的作文的模板

4、部分疑问代词的意义与用法:

(1)What 什么。用来问是什么,做什么,叫什么,什么样等等。如:What is your name? 你的名字叫什么?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What is your hobby?你的爱好是什么?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你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

What's your math teacher like? 你的数学老师长得什么样子?

(2)Where , 在哪里,到哪里。用来问地点。

如: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

Where are you going to ?你打算去哪里?

Where is my ruler?我的尺子在哪里?

(3)When,什么时候。用来问时间。如:

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When are you going to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你什么时候去上学?

(4)what time 几点了。用来问具体的时间,

如:What time is it? 现在几点了?

(5)What colour什么颜色。用来问物体的颜色。如:

What colour is your schoolbag?你的书包是什么颜色的?

(6)What kind of 什么种类。用来问类别。如

What kind of fruit do you like?你最喜欢哪一种水果?

(7)who谁。用来问人物是谁。如: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你的英语老师是谁?

Who's that man? 那个男人是谁?

(8) whose谁的。用来问物体的主人是谁?如:

Whose pencil is this? 这是谁的铅笔?

Whose bike is blue? 谁的自行车是蓝色的?

(9) which哪一个。用来问具体的哪一个。如: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Which pencil is ken's? the long one or the short one?

哪只铅笔是Ken的?长的那支还是短的那支?

(10)how怎样?用来问身体状况,或者事情的状况,对事件的看法等。如:

How are you?你好吗?

How is your mother? 你妈妈好吗?

How about you? 你呢?

(11)how many多少个。用来问有多少个,后面要跟名词的复数形式。如: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你有多少本书?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你能看见多少只风筝?

(12) how much 多少钱。用来问物体的价钱。如:

How much are they? 他们多少钱?

How much is your schoolbag? 你的书包多少钱?

(13)how old 几岁了。用来问年龄。如

How old are you ? 你几岁了?

How old is your father? 你爸爸多大了?

(14)why为什么。用来问原因,一般要用because来回答。如:why do you like spring?你为什么喜欢春天?

Because I can fly kites.国为我可以放风筝。

(15) how long 多长

(16)how tall 多高

5、I want to be…我想成为… 表示理想。相当于I'm going to be ….

6、地点名称:fruit stand 水果店? clothes shop服装店? shoe store鞋店? pet shop宠物店? theme park主题公园? the Great Wall长城? plant shop 植物店restaurant 饭店 bus stop 公交车站

7、在哪个门用介词at, at the north/east/south/west gate.8、现在进行时与一般将来时的区别:

Unit 4 what’s your hobby?

一、重点词汇:

hobby爱好 ride a bike骑自行车 dive跳水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make kites制作风筝 collect stamps集邮 live居住 teaches教

Watches观看 goes去 does doesn’t=does not

city 城市 county 国家或者乡村 province 省

二、重点句型:

1.What’s your hobby? 你的爱好是什么?

2.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我喜欢集邮。

3.He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too.他也喜欢集邮

4.Does she teach English? No, she doesn’t. 她教英语吗? 不。

5.Does she teach you math? Yes, she does.她教你数学吗? 是的。

三、重点语法:

1、动词变为动名词的规则:

动词变为动名词,即是动词加ing。一般要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的后面直接加ing。如:play-playing read-reading do-doing go-going

(2)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动词,要去掉不发音的字母e,再加ing。如:write-writing ride-riding make-making dance-dancing

(3)以单元音加单辅音结尾的重读闭音节,要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如:run-running???? swim-swimming??? put-putting sit-sitting2、记住like后面要加动词ing,说爱好有三种说法:①I like swimming.②Swimming is my hobby.③My hobby is swimming.注意:She likes drawing pictures, listening to music and making kites.这几个爱好是并列的,都是在like后面,所以都要加ing.

3、第48页是写自己或者笔友的作文模板4、第49页是写自己或者是其他人一天的作文模板,记住要用一般现在时态。2、关于第三人称单数:

动词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则:

(1)在一个句子中,如果主语人称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另外的一个人,这时的人称叫做第三人称单数。

(2)在第三人称单词的句子中,动词要使用第三人称单词形式。

(3)动词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要遵循以下规则:

①一般情况下,在动词的后面直接加s。如:

read--reads make-makes write-writes

②以字母s, x, o , sh , ch结尾的动词,在词尾加es。如:do-does wash-washe teach-teaches go-goes pass-passes

③以y结尾的动词分为两个情况,以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在词尾直接加s。如:play-plays buy--buys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要把y变为i,再加es.如:study--studies

④以f , fe结尾的名词,先把f,fe变为v,再加-es.

⑤特殊变化:have--has

(4)在一个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子中,只要句子中出现了does或者其否定形式doesn't.该句子中的其他动词就要使用原形。

(5)第三人称单数的肯定句在变为否定句时,在动词的前面加doesn't. 动词恢复原形。如:He lives in Beijing.---He doesn't live in Beijing.

(6) 第三人称单数的陈述句在变为一般疑问句时,用does开头,后面的动词也要变为原形。如:He lives in Beijing.---Does he live in Beijing?注意:用来does,后面的动词就不能用第三人称形式。

六年级英语重要知识点梳理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你想做什么?询问他人在未来的打算。Be going to 后面要跟动词的原形。

2、this evening 和 tonight的 区别:this evening指的是今天晚上睡觉以前的时间,一般指晚上十二点以前。而tonight指的是今晚,一般是指一整晚的时间,通宵。

3、部分疑问代词的意义与用法:

(1)What 什么。用来问是什么,做什么,叫什么,什么样等等。如:What is your name? 你的名字叫什么?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What is your hobby?你的爱好是什么?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你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

What’s your math teacher like? 你的数学老师长得什么样子?

(2)Where , 在哪里,到哪里。用来问地点。

如: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

Where are you going to ?你打算去哪里?

Where is my ruler?我的尺子在哪里?

(3)When,什么时候。用来问时间。如:

When is your birthday?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When are you going to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你什么时候去上学?

篇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北京的春节》

教学过程:

(一)、童谣 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童谣吗?老师这儿也有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童谣课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你们知道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吗?(春节)

对,这首童谣写的是春节,不过,这是五十多年前北京街头流行的一首童谣,今天就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去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里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课件出示课题,齐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要求(屏幕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一看,按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在课本上标注一下,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注。

3、小组内交流讨论,释疑解惑。

4、班上交流汇报。

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交流要点: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卖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预备足吃的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人们照常做事

师:(出示课件)老师听明白了,按老规矩,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这个年过的可真够长的。请看大屏幕上的时间,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功夫就让我们全看明白了,这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好处。

(三)、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在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么多日子里,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腊月、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

(大屏幕出示要求)请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读给同伴听。

2、生自由感情朗读,体味。

3、交流体会感受。 交流重点: 腊八

腊八粥:抓住“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比喻的生动,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以及人们丰收的喜悦,新年的快乐,以及对来年农业生产的美好祝福。

腊八蒜:体会色如翡翠,色味双美,指导学生读“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读出让我们垂涎三尺的浓浓的年味。

(四)、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1、过渡: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印象最深刻的四个日子: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四部分印象特别深刻呢?

(生交流)这四部分作者写得特别详细,其它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2、那么,通过老舍先生的描述,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是一个喜庆的节日。 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是一个祥和的节日。 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相机出示课件)

3、小结:老舍先生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五)、拓展

同学们刚才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老舍先生的这篇课文编成同学们喜欢的童谣 。

篇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确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

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气氛的回忆。)

2、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韵味十足的春节,感受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

(1)把自然段标出来。

(2)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一个________的春节,)

2、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边看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动,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汇报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在这一个多月中作者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活动?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十五——十月十九

3、分清文章详略

老舍老生写了七天的风俗,在这七天风俗中,又重点写了哪几个时间?(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详写片断,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老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

大家被春节的魅力吸引,老师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节日,谁能说一说?

篇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二)生命的选择

(1)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2)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ɡ)薇(wēi)了,花工们说。

(3)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 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4)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5)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6)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7)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8)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9)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10)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是指:

“柔软”是指:

2.在第(10)自然段中文句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4.阅读短文,说说第(6)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错误的选项有( )。

A “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C文章的第(8)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6.读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习作展示

题目:忘不了的一次 (表扬或批评)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要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优雅(幽雅) 匪徒 打搅 玫瑰 jiǎo

2.饺子 绞刑 狡猾 经历 鼓励 严厉

3.D A 4、A 5、B

6.(不唯一)细心 舒心 精心 开心 会心

7.“讨论”“阅读”顺序交换 《海伦.凯勒传》 “不但……而且……”改为“既……又……” “英语”改成“语言” “果然”改成“竟然” “成就”改成“成绩” 健全 “努力”改为“珍惜”

积累运用

1.琳琅满目 花团锦簇 人山人海 目不暇接 2、D B E A C

3.宁可 也不 虽然 但是 尽管 还是 不是 而是

4 . A、炎黄子孙描绘着梦。

C、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我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D、打扰一下,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用一下,可以吗?

5.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C、生活的考验 独立自主

D、略

6.略

口语交际 略

阅读理解

《匆匆》片段 1.略

2.无声无息 无影无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比喻 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 时间的流 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生命的选择

1.坚硬:邻里关系生疏、互不联系、不融洽。

柔软: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友好。

2., , ; , , 。

3.外形美,花色雪白,素雅; 气质美,庄重里透着羞怯,单纯而圣洁;精神美,即使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怨天尤人,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4. 过渡,自然引出下文对白玉簪花的描写 5、A C B

6.学生能结合文章写出正确的理解,语言表达正确、通顺即可得分;表述不通顺或不清楚,酌情扣分。如: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生活如玫瑰花,环境优越,一帆风顺,就应该大胆、努力地创造美丽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如果生活如白玉簪花,所处环境恶劣,遭遇坎坷或不幸,也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努力适应环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同样很精彩。

篇5:人教版六年级英语复习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复习试卷第二部分

一、Read and write .

1. What (be ) you doing ? I am ( write ) .

2. What (be ) your grandma doing ? She is ( wash ) .

3. What (be ) they doing ? They are ( draw ) .

4. What (be ) your mother doing ? She ( be ) reading .

5. Jane often ( read / reads ) English in the morning .

6. The girl usually ( watch / watches ) TV in the evening .

7. My friend ( go / goes ) home by subway every day .

8. I usually (get / gets ) up at 6:30 .

9. He ( play / plays ) football after class .

10. They often ( climb / climbs ) mountains on weekends .

11. She is ______________(write/ writing) an e-mail.

12. We ________________ (see ) elephants in the zoo next week .

13. The elephant ____________ (like/ likes) eating bananas.

14. Amy often (buy ) a card for her teacher on Teachers’ Day ?

15. My little sister is too ( young ) to go to school ?

16. Who can help ( I ) with my heavy box ?

17.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ow ) a boat tomorrow .

18. (be not ) you a teacher ?

19. Mike is ( draw ) a picture on the wall .

20. I will ( play )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tomorrow .

21.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tch ) TV tomorrow evening .

22. M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 ) homework tonight .

23.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ay ) football tomorrow .

24. My mother ________________ ( clean ) the room now .

25. Amy ____________________(visit ) her grandparents next week .

26. I ( go ) to school by bike .

27. My father ( go ) to work by subway .

28. Bill often (read ) newspaper after lunch .

29. My family ( watch ) TV at night .

30. Chen Jie likes _____( ride ) bikes .

篇6:人教版六年级英语复习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复习试卷第一部分

一、Read and choose .

( )1. ---- Do you have paper ?

---- Sorry. I don’t have , but I have pencils .

A. some , some , any B. any , some , some

C. any , any , some D. some , any , some

( ) 2. How much have you got ?

A. rulers B. money C. dogs D. books

( ) 3. What’s the matter you , Linda ?

A. about B. for C. to D. with

( ) 4. It’s a quarter six . Let’s go home .

A. of B. in C. to D. at

( ) 5. The boy is sitting her father and mother .

A. among B. between C. after D. before

( ) 6. Are you going to play Ping—Pong football ?

A. or B. and C. but D. so

( ) 7. It’ s very difficult , I can do it myself .

A. and B. so C. but D. or

( ) 8. The woman is old , but she looks .

A. good B. young C. white D. right

( ) 9. is your principal ?

A. Who B. What C. Who’s

( ) 10. Mrs Heart is kind pretty .

A. but B. and C. so

( ) 11. Mr Rice is strict . he is nice .

A. So B. And C. But

( ) 12. Our English class is so fun .

A. many B. much C. math

( ) 13. Le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 She’s very young .

A. Mr B. Lady C. Miss

( ) 14. We like our Chinese teacher .

A. all B. any C. am

( ) 15. there a path here ?

A. Is B. Are

( ) 16. Are there any in the mountains ?

A. panda B. pandas

( ) 17. ----- Is there a forest over there ?

----- .

A. Yes , there isn’t . B. Yes , there is .

( ) 18. ---- Are there any tall buildings in the village ?

---- .

A. No, there aren’t . B. No, there isn’t .

( ) 19. ---- Are there any monkeys here ?

---- .

A. Yes , they are . B. No, there aren’t .

( ) 20. ---- What’s your pen pal’s hobby ?

---- .

A. He’s climbing mountains . B. He likes climbing mountains .

篇7: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总复习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总复习习题第一部分

一、找反义词或对应词。(5分)

1. hot A. father

2. mother B. boy

3. winter C. cold

4. girl D. dear

5. cheap E. summer

二、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分)

1. Pass ______ ( I ) the knife, please.

2. Please give _______ (we) the scissors.

3. Can I use ______ (you) bike?

4. _____ (it)are Sunday, Monday, Tuesday…

5. Are _____ (this) your stamps?

三、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 把句子所缺单词补充完整。(10分)

1. The months of winter usually are N ________,D _________ and J _____.

2. Shanghai is in the e _______ of China.

3. Teachers‘ Day is on the t _______ of S _______.

4. The ball is 200 yuan. It is d _______.

5. This plane f ______ to Guangzhou every day.

6. Beijing is a b ______ city.

7. The box is h _____. I can’t carry it.

篇8: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总复习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总复习习题第二部分

一、选择填空。(10分)

1. I‘m very glad _____ you.

A. see B. to see C. seeing D. to seeing

2.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enjoy _____ now.

A. swim B. swimming C. to swim D. swims

3. This new pencil-case is only _____ Jimmy.

A. in B. on C. for D. at

4. Are there _____ trees behind the house?

A. a B. the C. much D. any

5. The game is _____ funny that many of them like it.

A. such B. so C. very D. quite

6. One of his friends ______ his daughter sometimes.

A. visiting B. is visiting C. visitor D. visits

7. This machine is very easy to use.______ can learn to use it in a very short time.

A. Somebody B. Anybody C. Nobody D. Few people

8. Even the top students in our class can’t work out this problem. So it _____ be very difficult.

A. may B. must C. can D. need

9. -- Hi, Mike. Can you help me?

-- OK. ________.

A. You‘ll help me B. I’m going C. I‘m coming D. I’m leaving

10. --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 I‘d like two ______.

A. bottle of milk B. bottles of milks C. bottles of milk D. bottle of milks

二、从下列方框中选词填空, 每个词或词组只能用一次。(10分)

the same hobby, for, with, spend, from, go around, live in, lessons, subject, to

1. How do you _____ your weekends?

2. -- Can you go and get any fruits _____ me?

-- All right.

3. -- Are you _____ different countries?

-- Yes, we are.

4. -- Touch your feet _____ your hands, please.

-- OK.

5. I like travelling. I’d like to ______ China.

6. She likes watching cartoons, too. We have ______.

7. -- What _______ do you like?

-- I like Maths.

8. Wang Bing is writing an e-mail ______ his friend.

9. I‘m from the USA. I _______ New York.

10. -- What ______ do you have this morning?

-- We have Chinese, Maths, PE and English.

三、填词完成下列对话。(10分)

1. A: What is the cat doing?

B: It _____ sleeping.(睡觉)

A: Do you like it?

B: Yes, ______ ______.

2. A: When ______ you go to bed?

B: I go to bed ______ 9:00.

A: What ______ you?

B: I go ______ _______ ____ 9:30.

3. A: Have you ______ any ink?

B: Yes, ______ _______.

A: May I _____ it?

B: Of course. Here you are.

篇9: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1、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2、说一说: 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3、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 “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

一种圆柱形罐头盒,侧面有一张商标纸(如图),如何求商标纸的面积呢?

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1、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2、课件演示。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S底=πr2×2

=2πr2

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S表面积 =S侧+2S底

=2πrh +2πr2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3、利用公式计算。 (课件出示)

例1. 求下面罐头盒商标纸的面积。(接缝处忽略不计)(单位: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同学说思路,老师板书,注意每一步结果写计量单位。

S侧=ch

= 12×3.14×10

=376.8(平方厘米)

答:商标纸的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

例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同学说思路,列式。

(1)水桶的侧面积:

3.14 ×4 ×5=62.8(平方分米)

(2)水桶的底面积:

3.14 ×(4÷2) 2=12.56(平方分米)

(3)需要铁皮:

62.8+12.56=75.36(平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75.36平方分米的铁皮。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指名回答)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这节课谁学习得最好?

(四)、巩固运用

1、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看它们求的是哪部分面积,再选择解答的方法。

动动脑: 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思考:要求压路机压路的面积其实就是求滚筒的侧面积

2、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数学方法?

附: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侧=ch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篇10: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⒈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⒉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学生自制圆柱模型、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⒈谈话导入。

师:老师非常想看看大家亲手做的圆柱体,快拿出来展示一下吧!(教师先大体看一下,不发表意见)谁愿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指生自由发言。

现: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做成了一个个的圆柱体。(拿起一个圆柱体)做这样一个圆柱体,至少需要多大的纸呢?也就是求什么?

揭示: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⒉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⒈圆柱表面积含义

师:圆柱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拿着你的圆柱体给大家说一说。

让生边指边介绍,然后同桌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⒉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师: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展开的面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分小组探究。

交流汇报: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

(师可把展开后的圆柱,贴在黑板上)

师:你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吗?

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如何计算侧面积。

学生汇报,师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例4)

出示例4

⑴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要求什么。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厨师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求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⑵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求做一顶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就是要我们求帽子的侧面积加上帽顶的面积。也就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

⑷校对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步骤,用到了什么条件。

质疑: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

⑸小结: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⒋强调:

师: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⒈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

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②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方法。

⒉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题。

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相互交流。

⒊完成教材23页练习四第4题。

①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②要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际含义,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弄清求的是圆柱哪些部分的面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课后小结

1、圆柱的表面积由几部分组成?(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2、圆柱的表面积如何计算?需要寻找那些条件呢?(侧面:底面周长和高;两个底面:圆的半径)

课后习题

基础:

⒈完成教材练习四第2、3、6题。

⒉一个圆柱,高是10分米,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综合:

⒊一个圆柱形纸筒,侧面积为157平方厘米,底面直径为5厘米,这个纸筒的高是多少厘米?

4、一圆柱的高是6.28厘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帽子的侧面积:

冒顶的面积:

需要面料的面积=帽子的侧面积+冒顶的面积

篇11: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篇12: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总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学会负数的基本性质,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歌曲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理解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引入实例。

师:大头儿子是个非常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科学课上他学了温度计的使用后,回到家立刻就和爸爸动手实践。

出示室内、室外温度主题图。

指出:室内温度是零上16℃,室外温度是零下16℃,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板书:零上16℃ 零下16℃)

师指出零上16℃和零下16℃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小组内交流。

汇报时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都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创造符号并统一符号。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用文字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如果去掉文字,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示出这种相反的意思吗?

以此激发学生创造符号的渴望,并统一为用“+ -”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

2.自学课本,认识正、负数。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师:这种符号在这里不再是运算符号,因此也不能再读“加 、减”,那它们该怎样读,这样产生的数叫什么数呢?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自学提示,请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自学课本。

(2)汇报交流。

①理解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②举例说明什么叫正、负数,能正确读出正、负数,并能举例说明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课后小结

③理解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感受负数的历史。

师:中国人最早根据商业需要产生负数,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就体现了这种需要,古人经历了很多种创造负数的方法,如第二幅图中的用颜色表示,第三幅图中的用斜杠表示,以及国外的用各种形式表示负数,刚才我们也经历了这种创造的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形式——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师介绍后,学生说感受。

篇13: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总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海口等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她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图)

哈尔滨的温度和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哈尔滨的气温 ?是零下19摄氏度到零下27摄氏度。—27°表示-------------- —19°表示--------------

武汉的气温 —3°与2°表示两个( )意义的量。长沙的气温0°至3°中的0°表示什么意思?

0°C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C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

比0°C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1)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现在室内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17℃。)你是怎么知道的?(指针指零上17,表示零上7摄式度)。

(2)在温度计上分别表示出3℃和-3℃等温度

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

-3℃和-18℃哪个温度低?

表示零上温度时,在数字前加“+”,一般情况

下省略不写,这里的“+”不是加号,而是正号。

例如:+3°C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作3°C,读作三摄氏度。

表示零下温度时,在数字前加“-”。

例如:-3°C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3)说一说上图中各数据表示的意义。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哈尔滨最低气温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海口的最低气温比起来,又怎样了呢?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摄氏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到零下12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1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1℃,读作正一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1℃(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1也可以直接写成1,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1℃也就是+1℃。(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12摄氏度。我们可以用-12℃来表示零下12摄氏度(板书-12℃)。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12℃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12℃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写出其它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5、说一说,存折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 +”表示什么意思? 存入

“—”表示什么意思? 支出

2000.00表示1月5日存入2000元。

-500.00表示201月26日支出500元。

500.00表示2012年2月21存入500元;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这一些数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3,-500。像-3,-500,- ,-4.7……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读作负八分之三。

而以前所学的3,500, ,4.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号,例如+3, + ,+4.7等,(也可以省去“+”号)。+4.7读作正四点七。

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读法:

“+”读作正,“-”读作负;

从左往右的顺序读数,先读“正”或“负”,再读符号后面的数字;

+6.3读作:正六点三(若数字前面的正号省略不写,

则读数时也可不读);

-4读作:负四。

写法:

在数的左侧写上“+”或“-”

例如:正八十,写作:+80;

负八十,写作:-80。

读一读,写一写:

-6.5 负三点五 +3 -27 二十 负一 -19 +5.5

正三十一 -2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请举例生活中你所应用的正负数。

上车人数记作“+”,下车人数记作“-”

向东行驶记作“+”,向西行驶记作“-”

2.做一做,1 ,温度越低就越冷,-3°C 与 -18°C 哪个温度低?

哈尔滨-18°C 更冷。

3.做一做,2. 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篇1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复习英语教案

Lesson 1

A:What time is it?

B:It’s 12:00. It’s time for lunch.

A:Do you have lunch at 12:00?

B:Yes, I do.

A: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B:I have rice for lunch.

Lesson 2

A:Do you do your homework on Sundays?

B:Yes, I do.

A:Do you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B:No, I don“t.

A:Does Lele do sports every day?

B:Yes, he does.

A:Does he play football after lunch?

B:No, he doesn”t.

Lesson 3

A:Do you come from Chengjiao?

B:No, I don“t. /Yes, I do.

A:Where do you come from?

B:I come from Baitugang.

A:Do you live in Baitugang?

B:No, I don”t. /Yes, I do.

A:Where do you live?

B:I live in Nanyang.

A:Does he come from Chengjiao?

B:No, he doesn“t. /Yes, he does.

A:Where does he come from?

B:He comes from Baitugang.

A:Does he live in Baitugang?

B:No, he doesn”t. /Yes, he does.

A:Where does he live?

B:He lives in Nanyang.

Lesson 4

A:Do you usually get up at 7:00?

B:No, I don“t. /Yes, I do.

A:What time do you get up?

B:I get up at 6:30.

A:Does he go to school at 7:00?

B:No, he doesn”t. /Yes, he does.

A:When does he go to school?

B:He goes to school at 7:30.

Lesson 5

A:Do you go to school by bike?

B:No, I don“t. /Yes, I do.

A: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I go to school on foot.

=I walk to school.

A:Does he go to Beijing by car?

B:No, he doesn”t. /Yes, he does.

A:How does he go to Beijing?

B:He goes to Beijing by train.

Lesson 7

A:Do you like apples?

B:Yes. Pass me one, please.

A:Here you are.

B:Thank you.

A:Would you like beef?

B:Yes. Give me some, please.

A:Here it is.

B:Thank you.

Lesson 8

A:Is your mother tall or short?

B:She’s tall.

A:Is she fat or thin?

B:She’s thin.

A:Is she young or old?

B:She’s not young, but not very old.

A:Is her hair long or short?

B:Her hair is short.

Lesson 9

A:Who is taller, Lele or Lili?

B:Lili is taller.

A:Which is faster, a bus or a car?

B:A car is faster.

A:Which hotel is cleaner?

B:The bigger one is cleaner.

A:Which one is cheaper?

B:The smaller one is.

Lesson 10

A:Who is younger, Gege or Meimei?

B:Gege is much younger than Meimei.

A:Which is taller, the giraffe or the deer?

B:The giraffe is much taller than the deer.

Lesson 11

(It’s December 25.)

A:Merry Christmas.

B:Merry Christmas.

A:Wow, what a beautiful tree!

And so many presents on it.

B:Gege, this toy dog is for you.

Meimei, these books are for you.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小学英语六年级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英语作文

三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小学人教版教案范文

六年级英语小学生语法复习

人教版英语7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人教版初二下册英语复习习题

浅谈高考书面表达 (人教版英语高考复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锦集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