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7 13:00:34 作者:jeason 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eas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 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前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复习,常常出现知识间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笔者以为,复习应把握以下五个“量”。

1、增加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量

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生物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更重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练习的数量,腾出时间对练习进行必要的'反思

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如:考试报的高考生物版、中学生学习报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内含章节、单元练习、专题复习练习及综合练习)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3、增加对错题的积累量

进入高三后,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4、增加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

上好例题分析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学生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学生对典型例题特别是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等应该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解题的步骤,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记硬背答案。因为题目是可以变化的,一个人记忆量是有限的。学生最好自己要能够发生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作用,更能活跃自己的发散思维。

5、合理的时间利用量

高三各门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抢时间的现象,学生可能疲于应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时间的较少。如何解决生物学科应有的时间分配?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对复习用时深有体会,学生每天用于生物学科复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但1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0分钟早读、傍晚40分钟的暮读或翻阅或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反思或做生物作业。因为生物知识的回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切不可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来应付考试。因此,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用时应该有一个合理量。

上述内容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但“天道酬勤”这一古训在复习中还是非常灵验的,也是我们必须牢记的。

篇2:高三生物复习的五个量

高三生物复习的五个量

1、增加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量

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生物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更重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练习的数量,腾出时间对练习进行必要的反思

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如:考试报的高考生物版、中学生学习报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内含章节、单元练习、专题复习练习及综合练习)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3、增加对错题的积累量

进入高三后,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4、增加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

上好例题分析课,不仅是教师的事,更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学生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学生对典型例题特别是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等应该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解题的步骤,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记硬背答案。因为题目是可以变化的,一个人记忆量是有限的。学生最好自己要能够发生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作用,更能活跃自己的发散思维。

5、合理的时间利用量

高三各门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抢时间的现象,学生可能疲于应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时间的较少。如何解决生物学科应有的时间分配?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对复习用时深有体会,学生每天用于生物学科复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但1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0分钟早读、傍晚40分钟的暮读或翻阅或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反思或做生物作业。因为生物知识的回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切不可考前“临时抱佛脚” 式的复习来应付考试。因此,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用时应该有一个合理量。

生物复习与答题技巧

第一抓住关键词句;第二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例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或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当然,一套灵活机动的解题策略是必不可少的。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地进行知识挂钩。考题设置的情景真实地模拟现实,有些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无论怎么变,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

2?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使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防止思维僵化。

3?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效组合。答题有时也要借助数、理、化知识,因此必须重视理、化、生三科在方法体系上的共同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密切相关,都可能成为 高考 命题的材料来源。

4?科学作答不可忽视。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

高中生物复习三种记忆方法

1.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3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3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 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6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6个W”。这6个W分别是:

Who —→ 谁或什么结构

What —→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 —→ 怎样发生的

When —→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 —→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6个 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3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篇3: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度”的把握

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度”的把握

事事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生物教学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知识的广度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实践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学课,必须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在尽量讲全、讲深、讲细、讲透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至于什么知识内容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可以略讲,什么内容可以点到即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予以确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抽象理论,补充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

2.教材的难度

教材的难度主要决定于教材中难点多少和性质。难点是指教材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哪些内容容易成为教材的难点呢?其一是教材中内容庞杂,头绪纷繁的问题。如“基因的分离规律”中出现的新术语。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间构形复杂的内容。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空间结构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受能力,如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DNA、蛋白质的结构等,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形象。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论作背景的内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的内容是以实践证据作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考古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感到疑惑难理解。

教材中不同的知识体系,其难点的地位亦不完全一样,故处理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如果难点内容就是重点内容,教学中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全力以赴地去突破;如果难点内容并非重点内容,则适当疏通,使学生理解,有针对性地去突破。

3.学生的程度

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水平)出发,根据高、初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从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识要点归纳到章节重点、难点的综合论述,从分散的生物学知识与现象中寻找普遍的生物学规律。例如,高、初中教科书中都有“消化和吸收”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实际中就要区别高中和初中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及发展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对高中的学生而言,可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对初中的学生就宜采用直观性的模型、实物、挂图,通过实验、观察、思维、讲、练、评组织教学。

4.挖掘教材的.深度

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问题和精华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备课时若对研究教材不够,则挖掘不出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就显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力度适中;练得恰到好处,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材的认识结构,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层次。

5.教学语言的速度

生物学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并应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这是上好生物学课的基矗实践证明,教学语言抑扬顿挫,能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以姿势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起伏跌宕。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具体而言,对教材内容凝练集中的语速应稳重而有味,可增强感染力,对层次结构特别紧凑的内容,语速要稍快,使学生精神振奋,集中注意力。

6.教学进度

教师必须把握住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地不同季节所具有的实验材料的实际情况,编制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在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制定,以便适应当地的统一教学管理和施教。教学进度的制定可为学年、学期、章节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有利于生物学教学的实施。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材体系和学生程度,不同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条件,把握好“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注意了“度”,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4:高三复习生物教学反思

1、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2、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制定解题方案,明确解题思路。考试题目中,容易题、中等题占3/4,较难题仅占1/4,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复习中应时刻关注学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知识的切入点,掌握好衔接,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生态农业、以及疯牛病、口蹄疫等。

复习策略:

1、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布置分层作业。老师在设计作业题时,应遵循“三性”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作业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复习缺陷: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外校联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5:高三复习生物教学反思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3、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同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4、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不管是传统的讲授演示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都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是的形式,对强调知识呈递的内容我们可以去用讲授演示教学,对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的可以探究式教学。一些简单的内容甚至可以用自学辅导法,课后自学法等。

篇6:成语复习中两种应注意的形态(高三)

一、只能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1.吹灰之力--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2.等闲视之--指不重视,看得很平常。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闲视之”。

3.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4.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般说“不能(怎能)混为一谈”。

5.天高地厚--通常指事物的复杂性。一般说“不知天高地厚”。

6.同日而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一般说“不可(怎可)同日而语”。

7.无时无刻--通常表示永远不间断之意。一般说“无时无刻不”。

8.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梁,通常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说“不能(怎可)望其项背”。

9.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放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一般说“不能(怎能)相提并论”。

10.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一般说“不能(怎可,怎能)一概而论”。

11.善罢甘休----善:好好地;甘:情愿,乐意;罢、休:停止,了结。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一般说“岂(怎,不)肯善罢甘休。

12.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一般说“不(岂能)尽如人意”。

二、两用成语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比喻办事圆滑。

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如:王老师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眉来眼去: 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如: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洋洋洒洒: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也形容生活困窘。(此义项使用较多)。如今他靠微薄的工资度日,虽然还不至于数米而炊,但已比较困难了。

贪多务得:原指尽量多地求得知识。如:我通常在早上写稿,中午自己弄东西给自己吃贪多务得”的习惯在这时候便展现无遗。后多指贪心不足(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

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如:“没有时间了,我只好粗枝大叶地跟你说一说了。”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

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作谦词。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秀色可餐:本是形容美好的容色使人忘掉饥饿,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也可指山林花木非常优美。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

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成语,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如:我看到人家新买的电脑,便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台。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如:叙述者置身于作品之外,对已往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容易把往事平铺直叙地说出,没有波澜。

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出;如:小熊猫穿上裙子,背上书包,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粉墨登场了。也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此义项用的较多)

登峰造极:意思是到了极点,但它有褒贬双重感情色彩。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贬义。例一: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妙无比。(褒义)例二:身为人民公仆的张二江,鲜廉寡耻,贪污受贿,损公肥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贬义)

另眼相看:褒义指看重和优待,如:他真是个难得的人才,难怪领导要另眼相看;贬义指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含有歧视的意思,如:对后进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能另眼相看。

楚楚动人:意思是“鲜明,整洁,让人爱怜”,可以用在可爱的小动物身上,比如小麻雀、小兔子,甚至小花小草也可以用上,还可以用来形容人。

异想天开:用来形容思想解放,想法独特时,含有褒义;用来形容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带讽刺意味时,含有褒义。

龙飞凤舞:褒义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贬义形容字迹潦草。(多用于形容书法)

张口结舌:想说而无法说,形容惊慌或紧张的样子;也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哑口无言:形容理屈词穷;也形容由于某种原因默不作声,无话可说。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乘风破浪:现比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事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徐慧丽

[成语复习中两种应注意的形态(高三)]

篇7: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的有效尝试论文

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的有效尝试论文

摘 要:教师面面俱到地灌输式复习和题海战术已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也难以适应目前高考的改革的形势。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制定教学计划、合作提炼专题、合作参与命题、合作讲析试卷、反思中教学相长等多种方式的尝试,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复习中来,提高了复习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 生物复习师生合作

进入高三,自己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高二课堂氛围怎么一到高三就显得如此沉闷?学生一脸的“成熟相”,很难揣摩他们是真正搞懂了呢,还是依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何让高三复习鲜活起来,如何激活高三学生的求知欲,让高三的课堂教学呈现动与静、教与学的和谐?

许多学校、许多学科的高三第二学期,那就是学生“做题、做题、再做题”,教师“讲评、讲评、再讲评”,日复一日的“炒冷饭”、“题海战”,就算学生每天服用“脑轻松”、“龟鳖丸”也只能疲于应付。在这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高三生物复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来改变目前的`高三教学现状。

一、师生合作制定教学计划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寒假作业是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整理找出自己高中一年半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发送至我的邮箱。我按照汇总情况,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例如:上一届学生的学习难点生物工程专题,我是用两周时间结束的,而这届学生掌握不是很理想,我又增加了3个课时才结束复习。有关STSE知识体系虽然在高考中赋分不是很多,但生活化的的生物常识、骨髓移植、沙尘暴等现象,学生感兴趣但在应用上有困难,我就多安排了2个课时,举了相关的许多生活、科技、社会、环境等实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学生原本难以掩饰的的疲倦感一扫而尽。

二、师生合作提炼专题

复习若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话,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教师必须精挑细选每一个复习专题,明确教学目标。与学生合作共同提炼专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

例如:复习与巩固考纲实验时,我列举了几个主题词,让学生从主题词发散,将相关的实验串联起来。

我让第一组承包了“颜色”,第二组承包了“显微镜”,第三组承包了“酒精”,看看哪一个组准备得充分。结果出乎意料,如“酒精”这一组,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将教材中涉及酒精的实验罗列了一下,而是分别从“脱色试剂”、“提取、分离色素试剂”、“提纯物质试剂”、“解离试剂”、“消毒试剂”、“燃料”这几个方面进行高度归纳总结,同时在“脱色试剂”这一点上,学生着重突出了酒精在光合作用相关实验中的应用。

三、师生合作参与命题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命题天经地义。但事实上,许多高三教师连命题的环节都已省略,铺天盖地的“拿来主义”的复习卷把学生折腾得头昏脑胀,叫苦连天。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久而久之还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于是我就产生了偶尔让学生参与命题的念头。

依据高考模拟卷的格式,学生尝试编写题目。全班分成三个小组,要求每位组员都要积极参与。考点要求典型,难度要有梯度,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学生为了出好选择题,搬出了自己厚厚的“错题集”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学生为了出好材料题,去电脑室查资料……学生的命题过程无异于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知识梳理、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师生合作讲析试卷

高三考试频繁,一次一次的试卷讲评更容易让学生厌烦,尤其是一成不变的采取教师一道题一道题讲的方式,收效甚微。我也曾尝试把相近知识的题目归类,并适当拓展,试图给学生一些规律和解题方法和技巧,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学生也比较愿意听,但是整个过程中思维和归纳的过程还是教师,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今年的复习试卷讲解中,我做了新的尝试:在阅完卷和统计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找学生错误率高而本身又是主干知识的几个典型题让学生说题,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总结的思维过程说出来,我在一旁有的放矢地进行指点,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启发学生的思考:1.怎么做;2.为什么要这么做;3.怎么想到这样做;4.还有其它的方法吗;5.这道题常见的错误有哪些;6.为什么会出错;7.若改变设问角度,还可变成怎样的题目。学生以主人身份参与试卷讲析,教师精心点拨,形成了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提出了“错题共享”的复习策略。只要有学生对自己练习中错题搞不明白的,利用课间时间抄在黑板一角,征集解题方法。这一招,还真灵,往往不等我介入,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已很好解决。

如何让高三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复习课中,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其乐融融?不妨留给学生复习的时间与空间,尝试一下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缓冲高三紧张的学习气氛,保持学生复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篇8:动词时态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人教版高三英语选修八教学论文)

动词时态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时态使用的几种特殊情况

1。表示说话人始料未及的事情,要用一般过去时

Eg: ----Sorry, I don’t bring any money with me?

----Why didn’t you tell me earlier?

2.被the first time; a few times; again and again 等表示次数或重复的状语修饰时,句中含有不确定时间及包含现在时间在内的时间状语时,定语从句的先行词被最高级修饰或是最高级,句中常用现在完成时。

Eg: You don’t need to introduce her. We have met several times

3.某些动词的过去完成时表示原先计划或打算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常见的动词有:mean; plan; think; suppose; expect; want…

Eg: I had hoped you would be able to visit us, but you didn’t

4。在see to it; make sure; make certain; be sure; look out; take care等之后的从句中要用一般先在市、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取代一般将来式、过去将来时和将来完成事。

Eg: 1. Make sure that you pick me up at five.

Eg: 2. Take care that you don’t smoke too much.

5。以here 或there 开头的句子,说明正在发生的动作,谓语动词不用现在进行时,而用一般现在时。

Eg: 1. Here comes the bus Eg: 2. There goes the bell

6。在wish; would rather宾语从句中,在as if 引导的状语从句中,以及在It’s time that …的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说明现在的情况。

Eg: 1. I wish I were as rich as he Eg: 2. I would rather you came on Friday.

7。用表示意愿及精神状态的动词,反映的是说话者探寻的态度时,动词用过去时表示一般现在时,显得更加的有礼貌。

Eg: would you mind if I smoked here ?

8。在含有hardly/ scarcely…when, no sooner …than结构的句子中,主句用过去完成时,从句用一般过去时。如果hardly; scarcely; no sooner等置于句首,主句引用倒装语序。

Eg:1. We had no sooner been seated than the bus started.

Eg:2. Hardly had the flame of war suddenly gone out when the armed conflict in the Balkans arose.

二,不用于进行时的动词:

1.感官类:see; hear; smell; taste; feel; notice; look; seem; appear…

2。感觉类:hate; love; fear; like; want; wish; prefer; refuse; forgive….

3.从在类:be; exist; remain; stay; obtain….

4.占有、从属类:have; possess; own; contain; belong; consist of; form….

5。认知类:understand; know; believe; think; doubt; forget; remember…

三。用进行形表示的意思不是进行时。

1。如果句子中带有:等词或词组,用进行时表示一个频繁发生的动作,表示人的赞颂或讨厌等情感。

Eg:1. you are always doing well

Eg:2. He’s always asking the same question.

2。用等的进行时表示一种婉转的说话语气,他们的过去时形式则更加显得婉转、委婉。

Eg: We are hoping you will get well very soon.

3。状态动词的进行时后面接形容词brave; careful; stupid; clever; foolish; polite; kind; shy等时,为主语所表现的非一般惯性特点或故意的行为。

Eg: 1. You are being very clever today.

Eg:2. He is being polite.

四。一般将来时的多种表达形式

1。现在进行时与某些非延续动词连用,可表示按计划、安排将要发生的动作,但这一动作通常表示不仅以后就要发生的动作。能的动词有:go; come; start; leave; stay; return; arrive; begin; take; meet…

Eg: They are going back to work until they get a rise.

2.既定的时间如:生日、日历、课时安排、交通时刻表等,通常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常用的动词有:be; begin; come; leave; go; stop; end; arrive; open; stay; return….

Eg: The meeting begins at 7this evening.

3。当主句为一般将来时,在以after; when; while; as soon as; before; once; if unless等引导的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Eg: 1. Please phone me as soon as you get there.

Eg: 2. We will go hiking tomorrow if it is fine.

4。当主句为一般将来时,在even if; in case 等引导的状语从句中,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在the more…the more…句型中,从句也要用一般现在时取代将来时。

Eg:1. Even if I have to sell my house. I’ll keep my business going.

Eg:2.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more you will get.

5.“be going to +动词原形”可表示将来情况。

①(人作主语)打算做某事

②(物作主语)目前迹象表明将要发生某事。

6。“shall/ will+动词原形”是将来时的普通表达式;“be to +动词原形”表示按计划、安排要做某事;be about to do 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不能和表示将来的时间装语连用。

Eg; In such dry weather, the flowers will have to be watered if they are to survive.

7。祈使句+并列连词+简单句 的句式中,常用一般将来时。

Eg: Hurry up and you will get the last bus

巩固联系:

1. Let’s keep to the point or we ____ any decision.

A. will never reach B. have never reached

C. never reach D. never reached

2. ----Can you follow your teacher ?

----Yeah, I ____ I ____what he says.

A. think; understand B. am think; am understanding

C. am thinking; have understood D. thought; had understood

3.I thought her nice and honest _____ I met her .

A. first time. B. for the first time

C.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4. He _____ to come to the meeting on time, but he was late again.

A. meant B. had meant C. means D. have meant

5. Make sure that you _____ all the lights before you leave the lab.

A. turn out B. turned out

C. turning out D. to turn out

6. ----Is it high time we ____ to school?

-----Oh, it’s seven o’clock. Let’s go together.

A. will go B. shall go C. went D. would go

7.----Would you mind if I _____ the door?

----NO, go head.

A. open B. opened C. opening D. to open

8.Hardly _____ when the bus suddenly pulled away.

A. they had got to the bus stop B. they got to the bus stop

C. did they get to the bus stop D. had they got to the bus stop

9. James has a holiday for a week to Pairs, he ____ his daughter.

A. is taking B. has taken C. takes D. will have taken

10. Because the shop ______, all the T-shirts are sold at half price.

A. has closed down B. closed down

C. is closing down D. had closed down

11. It is when the plane ____ that you’d better find out at the book office.

A. will take off B. is going to take off

C. is taking off D. takes off

12.----Can I join your club, Dad?

----You can when you _____ a bit older.

A. get B. will get C. are getting D. will have get

13. The harder you work at your lessons, the greater progress you _____.

A. made B. will make C. make D. have made

14. Look, There are lots of dark clouds in the east. It ____ rain.

A. will B. is about to C. be to D. is going to

15. ----You’ve left the light on.

----Oh. So I have. _____ and turn it off.

A. I’ll go B. I’ve gone C. I go D. I’m going

16.Turn on the TV or open a magazine and you ____ advertisements showing happy families.

A. will often see B. often see

C. are often seeing D. have often seen

The answers: 1-5:AACBA 6-10CBAC 11-16DABDAA

责任编辑:李芳芳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文教学中应把握的两个问题

中考语文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生物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的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GRE英语复习中应该注意什么?

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三生物复习中应注意把握五个量教学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