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B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牛和鹅教学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牛和鹅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 《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是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首先从单元主题入手,设计了一个师生对话,由直呼别人姓名的好与不好,导入“角度话题”,引出新课,板书课题。这样做可能有两种好处:一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更有利于使学生融入课堂;二是轻松导入新课,初步使学生建立“角度”意识,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2、从本文作者的简介入手,引出儿童文学作品的童趣特点,一方面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创作有了一些了解,另一方面也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再从“童趣”着眼,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有童趣的段落。学习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体会:欺牛与怕鹅,反复练习朗读,读出欺牛时的毫不在乎,被鹅欺时的狼狈不堪,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3、由欺牛、怕鹅导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人们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是不怕人的。”这样学习可能会容易让学生对本文的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4、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几个自然段,重点研读金奎叔的话,学习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鹅到后来的不欺牛也不怕鹅的,从而使学生悟出同样一件事,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5、拓展总结: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儿子染布,女儿卖伞,天晴时老太太为女儿当心,下雨时老太太为儿子当心,整天愁眉苦脸,弄得疾病缠身,后来听了一个哲人的话后,心胸豁然开朗,病也好了。再从这个故事,引向学生过去学的有关角度的诗句,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提出希望,结束本课。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从本文的谋篇布局和文章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抓住以上特点对学生渗透习作的指导。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情地品味、感受,从而试图达到烂熟于心、进行运用的效果。我想:就这样来教课文,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读中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一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多。
二是没有使用课件教学,使课堂减少了许多生气,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三是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学欺牛段落时使用过多的时间,加上没用上课件,导致后来的时间不足――金奎叔的话分析得不透彻,拓展部分没来得及教学,就草草收场。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初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从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接着分析重点段落,边读边用不同的标记圈出他们对待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词语,然后分片段朗读、表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学生把这两种态度体会到位之后,再引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从而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看法,这一部分多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最后,重点品读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分析重点句:“它虽然把我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感悟从中受到的启发。
篇2: 《牛和鹅》教学反思
看了宝带小学老师对我们初案的评价以及这阶段以来我们对教材的进一步钻研。特有以下反思:
一、缺乏学生的生成预设。
整个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过程的描述十分详细,每一步如何进行教学,展示的思路清晰明了,但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来主导,课堂不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而是以学生的认识进行,因此为了让课堂更具活力,让教学更落实到实处,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生成。
二、重点字句的理解不够到位。
文章中很多词句都可以充分说明我对鹅内心的害怕,恐惧,如“贴着墙壁”、“我吓得腿都软了”......教学设计中也找到了不少,但对这些特别能体味出来的词我们没有很好的去品品,读读,议议。正因为我内心的恐惧才造成鹅对我的'欺负,所以对鹅欺负“我”的一些词语也应该紧紧抓住,细细的体味。这样就有利于后文听了金奎叔的话后,给我启发,让我认识到只有胆大,战胜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鹅,觉得鹅一点都不害怕奠定了基础。
三、钻研教材还不够到位。
在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宝带老师提醒说:其实,我们仔细读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句话并不是金奎叔所说,而是小作者在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自己所感悟到的人生道理。再来品读课文确实是“我”听后的一些感悟,因此在教案的又一次修改中,我们努力改进老师的提问方式和内容。相信这样的改正回让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理解意思。
篇3: 《牛和鹅》教学反思
这课已经酝酿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么现在应该是酿成葡萄酒的时候了!不过,滋味却是那样酸涩!
开始上课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牛和鹅眼睛的故事。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孩子们听得有趣,自然放松下来,同时,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这样过渡到课文内容,自己觉得比较自然。
学生初读课文,随着读我随着讲自己的感受:有趣,读着读着会乐出声。大家也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是情感的渗透吧,也是一种交流。果然,孩子们读着读着,也乐起来,忍不住乐出声儿。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说感受吧:被鹅追、咬时的狼狈样特别生动有趣;金奎叔赶鹅那一段有意思;还有前面欺负牛的那一段,觉得有意思。
这是预料之中的。接下来做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随时将学生的发言整理成板书:我怕鹅,鹅追我,金奎叔赶鹅……在这个基础上请学生结合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只是放在这里,还略显不自然。
比较乱的地方出现在后面的环节中。我一直没有想好的,本来应该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话,但怎么切入却没有思路。于是,读事情的过程。为什么要读也并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说感受生动的语言。每想到这里便觉得发堵,不舒服。甚至现在都有写不下去的感受。不过,为了当初的承诺,我还是要写出来。讲好了给大家当样子,不好是靶子,给大家借鉴。
重点于是在体会我的表现,鹅的表现;金奎叔的表现,鹅的表现。因为,在此处我总认为是有比较的,正是这种比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而决定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或者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这次讲的时候,我便引导着孩子对比着来读,读出我的害怕,再读出鹅的神气;读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读出鹅的害怕。反复指导朗读,这里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钟罢。后来想想,这里花的气力显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些描写生动的语句如此反复诵读也还处在一种无意注意的状态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读到金奎叔的话了,抓住“这样看”和“这点”两处让学生说清楚,然后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联系生活谈谈启示。基本就是这样的思路下来吧。层次不清楚的感觉始终有,所以课上下来觉得比较累。不知自己怎么讲下来的。
篇4: 《牛和鹅》教学反思
看到苏苑小学的几位同仁针对我们的教案悉心撰写的评课稿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啊,几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个金点子,使我们也能换个角度再来审视最初的设计,新的灵感也应运而生。
一、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在本课的教案中,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其实,“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是更好地理解“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一个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抓住大家的话与金奎叔的话进行对比教学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既而突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一难点,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始终,却没有在总结深化时添上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显得两个难点只突显出一处。经过几位老师一点拨,我觉得的确应该在小结或总结中有所体现,我们将在细化教案时做进一步调整。
二、呈现亮点,精益求精。
在几位老师提出的建议中,都突出了一个共性的话题:“金奎叔的两句话和最后“我”的感悟,应成为教学的重点,更应成为教学的亮点呈现,而怎样把道理的揭示无痕自然地融合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与咀嚼中,从而凸显重点,突破难点,似乎显得还不够。”结合这一说法,我们再读自己教案时,发现引导学生理解5――11段时,是结合“被鹅追赶、金奎叔赶鹅、与金奎叔的对话”三个画面来进行的,前两个部分我们写得比较详细,考虑到这是理解金奎叔的话的关键,而研读“与金奎叔的对话”一部分时我们没有将其细化,具体地展现出来,而是放在理解第12、13段时,结合作者悟出的道理来进一步体会的。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点预设,多一点引导,多一点点拨、多一点朗读,也许层次会更加鲜明,学生理解得会更加透彻,感受会更加丰厚。
总之,苏苑小学的几位同仁的点拨令我们豁然开朗。也许我们的初稿还有些许不尽人意之处,但相信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会将更加成熟的设计呈现在各位评委及各位同仁面前。
篇5: 《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课文篇幅较长,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课前,我检查了学生的朗读,纠正了个别字词的读音。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大家对牛和鹅的一个认识,了解“我”之前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
接着通过探讨“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引出我们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赶鹅这件事,学习“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主读文,找出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鹅的嚣张,体会我的害怕,学习“金奎叔赶鹅”时,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感受鹅的害怕,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通过拓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处理身边的事物中。
篇6: 《牛和鹅》教学反思
这次参加哈尔滨小学语文“雏鹰杯”赛课活动,使我收益匪浅。可以说这是凝聚着校领导和老师们智慧与汗水的一节语文课,才让我有了十备《牛和鹅》的经历,也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可称之为巧妙。
其一:课前的神话导入部分抓住了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两种动物,而且与全文紧密相连,并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而且是对课文第一段一个很好的解释。
其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根据词语的意思去辨别词语的读音,还要回到文本中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既理解了词语,又练读了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对比着、交替着写活动的双方在表达上的作用等等。其中将文中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分别从文中筛选出来,进行体会,在还原文本,进行对比体会,细读文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教师适当的语言暗示,如学生画我和鹅的表现的语句时“能够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画我的表现的时候用直线,画鹅的表现时用波浪线”的学法暗示。学生读鹅的表现时“她读得真好,突出了鹅嚣张的动作”的朗读方法暗示,无一不渗透着学法的有效指导。
其三:品味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采用先理解体会再指导朗读的方法,避免将课文肢解,给学生一个朗读的整体感受。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并辅以动作模仿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指导朗读的轻重缓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四:整体教学思路的制定使教学流程清晰、结构严谨。初读课文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浏览课文时的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时的质疑问难,分层理解(先交流“我”怕鹅的表现,在交流“鹅”不怕我的表现),对比品味与朗读,再到最后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无一不是顺水推舟,流畅自然。
但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教师在对细节的处理上还需要加强,如学生质疑出――“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这个问题时,初步谈体会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缺少智慧。学生回答是因为金奎叔不怕鹅,鹅才怕他,我怕鹅,鹅才不怕我的。第二个同学回答的也是这种理解。如果在第一个同学回答完之后,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我弱小金奎叔高大结实,鹅才怕我不怕他的。然后在引导学生对这种看法予以引导指正。在后面自学讨论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的表现又是什么样的时,学生就不会理解为鹅怕金奎叔是因为他高大结实了。对时间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灵活多变的教学经验,在指导分析理解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时所用时间过多,如果把男生和女生非角色读这一环节省略,学生自学金奎叔和鹅的表现这一部分时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理解透彻后再朗读,效果就更好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过去追求的只是课堂的活跃氛围,课件的生动华丽,但这些又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呢?又发展了学生哪些语言呢?从这一节质朴实在的语文课中,我所学到的远胜于十节课,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立足点必须要准,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备课很重要,必须把教材吃透了,教师要精心琢磨自己的每一句话,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备老师也要备学生,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总之,这节课的收获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阐明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细细的品味运用。
篇7:《牛和鹅》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我怕鹅的语句;
2、鹅有什么表现让我这样害怕;
3、金奎叔怎样对待鹅的;
4、鹅的表现又怎样的;
5、理解金奎叔的话。
从这几个问题来让学生自学课文,从文中体会我的害怕,鹅的目中无人、金奎叔的不怕及鹅最后的落荒而逃。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体会作者的写法及好处,并强调要运用到写作中。
在教学中有一点做得较好,就是始终指向写作。文本内容的学习为学习习作方法服务。文本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一主要讲什么?二你有什么体会?三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因此,每一节课我的目标性很强,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在讲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在我的课堂中学生的这种意识也很强。如学生能自己说出从“侧着脑袋、竖着眼睛”体会到鹅的不屑,并能说出是通过动作鹅描写来体现,从这可以看出学生的习作意识很强。又如学生能通过内容体会读如何读出害怕程度的不断变化,并在朗读中体会到作者交叉写活动的方法。
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原本要教学完的内容没有完成,课堂不够高效,老师的言语不够简洁。如何让课堂更高效,是我今后努力和方向。
篇8:《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记叙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课课文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一、教学效果
依据教材特色,学生的生活积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生活入手,揭题激趣。
首先课前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你最害怕什么动物?说一说理由或举真实的例子。此话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和同桌交流起来,在巡视聆听中发现很多同学非常怕蛇,有点谈蛇色变,还有的怕狮子、怕老虎、怕狼等等。顺势出示鹅的图画,首先仔细观察,记住它的名字叫什么。这个环节是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积累的,他们虽然不像鲁迅说的生活在只能看到墙壁上方四角的天空,但是生活的常识也是了解一二,很是粗浅。认识之后,再接着板书课题,齐读两遍后便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作者小时候很怕鹅,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的心里有没有变化呢?赶快捧起书去课文中寻找关键的字眼吧。
2、初读感知,了解故事。
在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后先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小组长检查读书情况,把错误的字音或读不好的句子汇总在班内统一练习朗读,为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后在班内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历练中培养概括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结合批注,领悟感情。
潜心自由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心情。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的相关内容中发现。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达成共识,然后在班内展示,通过交流再次走进作者内心,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情感。接着指导朗读,想象着就是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紧张危险的事情,设身处地地让情感共鸣,能读出作者的心声。
4、聚焦篇末,升华情感。
聚焦文章最后意味深长的话语:“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是什么话;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思维引向深入,读懂这句话中作者含着的意思: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那生活中的我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迁移运用。
二、教学优点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的的层次变化明显。
三、不足之处
课文很长,描写的细节内容比较细腻,但未能品读,有点遗憾。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我会聚焦描写动作、神态的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背诵。
篇9:《牛和鹅》教学反思
在本文中,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得出课文的5-11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觉得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篇10:《牛和鹅》教学反思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读课文。我发现:
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观的事实——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篇11:《牛和鹅》教学反思
一、紧扣中心,体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在反复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抓“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还是抓“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这句,最终还是会回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个中心上来。于是我们就预设了直奔中心这样的教学设计。每个环节结束都要一次次地敲响“中心句”这口钟,从而让学生深刻领悟“水珍贵”,这样才会自动自发地去“珍惜”去“节约”去“保护”……而这个过程也就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朗读,凸显语文姓“语”。
我们特别注重朗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立足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本的特色,创设情境,多角度,层层递进,反复诵读,品味文本语言,感悟文本内涵,正是认识到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努力贯穿这一意图,突出“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所营造的文字的原野上驰骋。比如:初步接触文本的自由读,逐节读——让学生感知文本,读通文本;第二课时的“走进文本,整体感悟”——使学生宏观、整体把握文本;“细读探究,入文入情”——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读书能力。多种形式的读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
篇12:《牛和鹅》教学反思
教学前思: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话故事导入,激发兴趣。(5分)
1. (板题)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神话故事。课件出示《牛鹅换眼》的故事。
之所以有了这个神话故事里的说法,于是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课件出示(指名一人读)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表达。
3、是呀,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课件出示。指导读,你读出了什么?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深信不疑……)
我们对这种相信体现在哪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看今天的阅读导航。
二、阅读导航。课件出示(20分)
1. 认真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出孩子们对待牛和鹅态度的.词。
2.作者后来对牛的态度怎样?你从哪段看出来的?
3.阅读5-11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把描写“我”、鹅和金奎叔语句分别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思考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
三、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一)抓住不同态度,感悟孩子们的心理(3、4自然段)
1.阅读导航1:
(1)描写牛:关注孩子们的心理“一点都不怕”、动作“拍、摸、触、刮、扳、骑”这些词语的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不能。拍,摸、触等说明孩子们对牛的态度越来越放肆。程度一点一点加深,如果调换就不能很好说明孩子们欺负牛的程度)板书:欺。
对鹅:远远地……才…… 绕个大圈子。说明什么?孩子们心里确实非常恐惧。
(2)在读这两段时应该怎么处理呢,应该抓住什么去读?(放肆和恐惧的心理)指导学生抓住不同的心理读好3、4两个自然段。
2、看阅读导航2.
(1)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出示第12自然段)从这段中你读出了什么?(不再怕鹅、不再欺负牛)
(2)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3)是啊,作者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走入作者的回忆,去感受那一段经历。 请同学们看阅读导航3。快速浏览5——11自然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被鹅追赶、金奎叔赶鹅、与金奎叔的对话)分别在哪几段描写的?(5——7、8、9——11)
3.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文字,边读边想象这几个场景,将描写“我”、鹅和金奎叔语句分别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围绕问题“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展开讨论。
4、学生交流:(1)找出描写“我”的句子: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看出我的样子很狼狈?指导看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我“对鹅的害怕,一点儿也不敢反抗。指名读,齐读。读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2)描写鹅的句子:这段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鹅的嚣张、霸道的样子。指名读。
(3)描写金奎叔的句子:这段你的感悟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金奎叔赶鹅时的勇敢以及鹅的狼狈。自己练读,指名读。同学评价。分角色读读金奎叔和我的对话。齐读这三段,我和金奎叔的对话。
“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呢?”
5、再来读第12自然段: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作者在5——11自然段中只字未提牛,为什么此处却提到我再也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呢?(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6、所以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四、拓展延伸,发展语言。6分
刚才同学们都能够很实际地谈出了自己的感悟。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个话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个实话时怎么样?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小组内说一说。
实话实说:
(1)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
(2)你是怎样看待父母唠叨的。
(3)你是怎样对待老师对你的批评和教育的?
五、总结升华,课外延伸13分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精彩,不但说出了自己以前是怎么看待问题的,而且还能结合自身实际,和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出自己现在的真实想法。希望同学们这种实话实说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篇13:《牛和鹅》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如:“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你相信这句话吗? ”“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诸如此类的教学指导无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重视文本整体品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我对鹅的害怕,一点儿也不敢反抗。”(此为态度1);改变后的态度(此为态度2); “引导学生体会金奎叔赶鹅时的勇敢以及鹅的狼狈。”(此为态度发生改变的原因);最后,我们在学生从鹅的变化中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及时引起学生从鹅过渡到对牛的关注。联系上下文以及紧扣课文的题目来体悟到不管别人怎样说,怎样做,我们都应该正确地来对待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各环节层层相扣,追求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境界。但这最好有一条能贯穿全文、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 咏鹅教学反思
★ 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反思(共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