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星球叉烧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基于异质传感器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系统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基于异质传感器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系统设计,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基于异质传感器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异质传感器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系统设计
在空间目标识别中有电磁、光度、红外、无线电等多种传感器信息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在时域、频域和特征域上的冗余和互补,可以提高识别的正确率,扩展识别的时间和空间覆盖范围,而对于复杂的空间目标识别问题,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多种分类方法,这些分类器的自动优化组合是融合识别获得良好性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空间目标分布式传感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单传感器优缺点,并设计了基于多级增强融合结构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方案,给出了其系统级融合的软件设计.该方案能根据不同传感器和分类器的性质自动的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开发多分类器系统的潜力、提高异质多传感器融合识别的效率和稳健性.
作 者:刘慧敏 王宏强 黎湘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长沙,410073 刊 名:信号处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SIGNAL PROCESSING 年,卷(期): 26(2) 分类号:V19 TP391.4 关键词:异质多传感器 融合识别 空间目标 多级增强融合 heterogeneous multi-sensor fusion recognition space objects multilevel enhanced fusion篇2: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人类是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共同的产物,所以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
第一文库网
就一直在为自已寻找和营造着一个能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空间。从远古时期的洞穴到草顶泥墙的茅屋,从封建时期恢宏壮丽的亭台楼阁到当今社会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将人们压迫在运转不息的工业流水线上,压迫在为生活而激烈竞争的奔波忙碌之中。回到家里,又是拥挤喧闹的街区与如鸽子笼般的单元房。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压抑的生活,他们渴望的`是自然的回归,心灵的释放。所以,室内外设计相融合的趋势不仅仅是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也是顺应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二、室内外设计融合的关键
建筑内外空间的融合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法,整体把握空间,设计其形
篇3: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故障模式识别系统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故障模式识别系统
运用神经网络和信息融合技术,构造汽车故障模式识别系统的逻辑结构框架,提出系统各个模块的技术实现途径,并以发动机磨损故障为例,详细论述该故障识别系统的构架和实现过程.研究表明: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故障模式识别系统,能够使多种故障信息互相补充和印证,具有更准确的故障识别率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 者:龚延成 刘平方 陆克久 GONG Yan-cheng LIU Ping-fang LU Ke-jiu 作者单位:龚延成,刘平方,GONG Yan-cheng,LIU Ping-fang(汽车管理学院,车辆管理系,安徽,蚌埠,233011)陆克久,LU Ke-jiu(汽车管理学院,装备技术系,安徽,蚌埠,233011)
刊 名: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CADEMY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年,卷(期): 11(2) 分类号:U472.9 关键词:汽车故障 模式识别 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篇4:飞机发动机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飞机发动机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发展,飞机发动机愈来愈复杂,需监控参数由几个增加到几十个.因此,以前靠分离仪表已不能适应现代飞机发动机性能监控的`要求,现代飞机发动机装备有发动机参数采集器,而发动机参数采集器是计算机化的全自动设备,它实时采集飞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适时将数据传送给其他机载设备使用,其性能的地面维护和检测比较困难,为提高校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检测精度,设计了飞机发动机实时在线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技术.解决了在地面模拟飞机发动机工作状态与数据实时采集与传送的矛盾,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为提高发动机参数采集器的维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马国岗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新郑,451161 刊 名: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V1 关键词:飞机发动机 传感器 融合技术 自动设备篇5:基于自适应学习的多传感器融合时间管理
基于自适应学习的多传感器融合时间管理
由于多传感器测量不同步,需要将各传感器时间校准到融合时间;以往采用的'时间管理方法应用条件有限,且带入了较大的校准误差;为了减小校准误差,在内插和外推预测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学习控制算子,利用学习算子的适应性能力调节估计参数;并利用时间序列预报,将内插和外推两个相反方向的估计值进行加权,进一步减小校准误差.最后以目标位置测量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
作 者:周中良 王阳 何景峰 ZHOU Zhong-liang WANG Yang HE Jing-feng 作者单位:周中良,何景峰,ZHOU Zhong-liang,HE Jing-feng(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王阳,WANG Yang(空军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12)
刊 名:电光与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年,卷(期): 14(6) 分类号:V241 TP273.4 关键词:多传感器 时间管理 自适应学习 信息融合篇6:智能传感器的设计
【摘 要】电子自动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促使智能传感器技术日趋发展,国内外一些企业已经大力开展有关集成智能传感器的研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针对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发展;设计;自动化
智能传感器系统是一门现代综合技术,是当今世界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只能传感器的设计,从而推动我国自动化的发展。
篇7:智能传感器的设计
针对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设计一种多功能集成的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是在传感器、计算机、信号处理、网络控制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综合了上述这些技术, 并随这些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上, 首先要考虑与外界环境相关的一些物理量信号, 这些物理量信号通过敏感元器件转化为模拟信号, 对这些模拟信号的检测要求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中应采用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芯片。它的功能是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极高的分辨率,芯片上集成有多路开关、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增益及零点校正等, 可以直接处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这样不但简化了设计, 而且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2.1 系统结构及组成
只能传感器系统由以下3 部分组成:传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
2.1.1 传感模块
传感模块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电量,主要由具体的传感单元来实现,如温湿度传感单元、光敏传感单元及气敏传感单元等,其输出包括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等。它需要对信号进行检测,这主要是通过对MAX1400的编程来实现的。MAX1400内部各部分电路的工作状态由一组内部寄存器控制。这些内部寄存器包括8个可单独寻址的寄存器。其中通信寄存器主要控制对内部寄存器的访问;两个全局设置寄存器主要用来选择模拟输入通道、设置调制频率、数字抽取滤波器抽取因子、数字滤波器频率响应和其他工作状态;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控制整个器件;3个传输函数寄存器分别用来设置对应于3个模拟输入通道的PGA 增益和DAC 偏移量;数据寄存器用于保存转换结果。
2.1.2 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主要完成AD 转换、数字信号处理和数据输出调度。从智能传感器高可靠性、低功耗、微体积等特点来考虑,选用Winbond 公司的W78E58 单片机,该型号的单片机性价比高、速度快、程序空间大,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信号处理单元包含微处理芯片和存储器。一方面用来存储传感器的物理特征: 偏移、灵敏度、校准参数,甚至传感器的厂家信息,另一方面微处理器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传感器的输入进行处理和变换, 用来实现数据的处理和补偿, 以及输出校准。网络接口实现智能传感器之间以及它们与检测控制设备之间的互连, 设计中必须保证网络中所有的节点能够满足共同的协议, 实现即插即用功能, 它是对网络中的每个设备最基本的要求。
2.1.3 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用来实现本地数据的远程传送及接收远程控制命令等。工业应用中采用的网络形式有多种,现在一般都采用各种现场总线等,我们可以在PC 机上广泛使用的TCPIP 协议,这是因为TCPIP协议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事实标准协议, 它具有开放性、低成本、高速度、高可靠性等特点, 而且连网方便, 有众多的应用和开发软件。实现网络接口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软件方式和硬件方式。软件方式是开发者将所采用的协议模式嵌入到特定的芯片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但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硬件方式是直接使用已经嵌入了协议的芯片,使用这些芯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它所需要的成本太高,利用这些芯片组网动辄几千元。综合考虑实现的方便性及设备的成本问题, 这里采用的是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就是把协议写入到单片机中,用单片机驱动8029 芯片的网卡来实现网络接口。
2.2 智能传感器软硬件结构的设计
硬件结构的设计:智能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应该包含网络化接口, 这样便于与远程Internet 进行通讯的实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进行单片机与网络芯片8029 之间的逻辑转换,AM 作为收发网络数据缓冲区,EEPROM 用于存放断电需保存的数据, 如本机IP 地址、网关IP 地址等, 这些设置都是智能传感器的硬件结构设计中所必须的设备。
软件结构的设计:只能传感器软件设计中的网络接口的实现,采取的是软硬件结合的形式,微处理器2是整个软件设计的核心。一方面, 它要处理传统传感器部分传过来的数据;另一方面, 它要根据IP 地址和端口把待发送的数据压缩成能直接在Internet 传输的数据包送给网络芯片8029 发送, 又要根据8029 芯片的逻辑时序, 对8029 进行控制, 实现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由上分析可知, 网络接口设计的关键在于完成对待收发数据的解包打包及实现对8029 芯片的控制。
3 结语
智能传感器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互相结合的综合密集型技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与国际自动化技术水平接轨。
参考文献:
[1]王汝文, 宋政湘, 杨伟. 电器智能化原理及应用[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刘光斌, 刘冬, 姚志诚. 单片机系统实用抗干扰技术[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篇8:智能传感器的设计
1.1 朝着高精度方向发展
随着自动化生产模式的再扩大,对智能传感器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高精度的智能传感器是生产自动化的可靠性的有效保障,研制出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互换性好的新型智能传感器是其未来发展的不然趋势。
1.2 朝着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方向发展
由于智能传感器的可靠性对电子设备的抗干扰等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我们需要研究发现新的材料,利用新型材料研制基本传感器。基本传感器是智能传感器的基础, 它的制作及其性能对整个智能传感器影响甚大。除硅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 能够方便地制成各种集成传感器。此外还有功能陶瓷、石英、记忆合金等都是制作传感器的优质材料。用来研制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的智能传感器,来抵抗电磁对它的干扰。
1.3 朝着微型化方向发展
当下,各种控制仪器设备在功能越来越强的同时,还要求体积的微型化,智能传感器当然也不是一个例外。这就要求发展新的材料及微细的加工技术。近年来,微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加工高性能的微结构传感器、ASIC 制作技术, 也可用于制造智能传感器。来研制出体积非常小、互换性可靠性都较好的智能传感器。
1.4 朝着微功耗及无源化方向发展
智能传感器是利用非电量向电量转化的原理制成的,电源是其正常工作的必备品,一旦是在野外现场或远离电网的工作环境,电池供电或太阳能供电将成为智能传感器应用的电源,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以提高系统寿命的智能传感器是现在所急需的,这也就决定了研制微功耗的传感器及无源传感器将是智能传感器必然的发展方向。
1.5 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智能传感器的功能已不再受传统的功能的束缚, 对智能传感器的要求即输出的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模拟信号,而是经过微电脑处理好后的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有的附带一定的控制功能,这也是智能传感器发展的趋势。
1.6 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已经逐步凸显出来,智能传感器的网络化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网络化的智能传感器将不仅会促进我国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能把智能传感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普及。
篇9:软件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融合论文
软件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融合论文
摘要:计算机绘制建筑空间效果图的特点就是直观表达设计理念,设计师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的训练,在建筑空间表现中能够准确的描绘出建筑之间的结构关系、比例关系、形态色彩材料质感筑等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计算机;建筑空间;空间表现;
一、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系统当中的文档以及相关程序,被称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类软件。应用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的程序的集合(微软的Office软件)。系统软件是一种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开发的软件,比如火车站售票系统,飞机订票系统等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再比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3DMAX,autocad,PHOTOSHOP,各种教育娱乐软件等等都属于应用软件。
在建筑空间效果图表现领域,其中3DMax制图软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众多建筑师们表达设计思维的最为常用的工具之一。随着3DMax软件的逐步升级换代,设计师们在利用3DMax软件制作建筑空间效果图时,界面操作命令更为方便实用,确保设计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步操作命令,最终真实客观地反映建筑空间。
3Dmax软件技术不仅仅可以把建筑空间做到十分精确的表达,而且还可以使得建筑空间做到高仿真,在对建筑空间进行模型构建时表现尤为突出,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准确的将建筑空间的墙体结构,窗洞,门洞,大梁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对建筑空间进行灯光氛围的渲染,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富有色彩冷暖变化,比如,在靠近窗口的位置,我们将灯光的颜色设置为淡淡的蓝灰色,在画面中距离我们最近的家具陈设等部位,将灯光的颜色设置为淡淡的暖色,从而空间产生冷暖色彩对比,更富有层次感。另外,通过强大的材质编辑器,给建筑空间内部的家具陈设赋予逼真的纹理贴图,如金属材质,木纹纹理,布艺沙发,皮革等,使得整体空间变得活灵活现,效果堪比照片。
二、建筑空间的内涵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建筑设计中,象征手法是一种比较广泛的设计手法,它可以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雅典卫城,它坐落在陡峭的山岗上,是由帕提农神庙,胜利神庙等建筑群组成,造型粗犷浑厚,气势恢宏挺拔有力。建筑群采用陶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并配以精美的雕刻,建筑群错落有致,造型丰富多变,淋漓尽致的反应了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建筑空间的功能更为复杂,强调建筑物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概括得讲,建筑艺术形象,建筑技术和建筑功能构成了建筑的三要素。一个成功的建筑项目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复杂而艰辛的过程,要经过精心有效的计划安排,无论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项目完成,都要对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困难做到先知先觉,比如建筑安全,建筑项目日程计划与安排,建筑材料预算,过程延误等等,并及时得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预防方案。
实用性是建筑的基础,建筑的艺术性往往又要照顾其实用性,二者相辅相成。无论什么建筑,它在环境中都占有一定的尺度空间,人们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观察建筑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室内只能看到五个面,室外可以看到三个面,必须要移动人们的位置才可以看清整个建筑,也正是在空间的不断延续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的感受。在建筑中,经常以象征,模拟,隐喻等手法来传达建筑的内涵,比如古希腊建筑中的多立安柱式,以粗犷的线条来比喻男性健壮的身躯,安奥尼柱式则是以柔美的线条模拟女性柔美的特征。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的结合
在建筑空间的各种表现技法中,每一种技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和特点,各有所长。其中计算机软件制图技术在建筑空间表现中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据输入可以快速的将建筑的尺寸关系绘制出来,也可以更为真实的还原建筑空间,反应出真实的材质纹理,逼真的灯光氛围。现在利用计算机软件表现的建筑空间表现技法与过去相比主要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3DMAX,Vray之类的软件的出现,可以真实的还原建筑空间场景,渲染出真实的材质,让人着迷的灯光氛围。再比如Autocad绘图软件系统的出现,替代了很久以来人类一直依靠徒手画图和计算测量的方法,使得空间设计师和绘图者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整套准确而标准的工程图纸。使用Autocad制图软件画图可以大大的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绘图人员只需要按照设计师的要求根据实际测量的尺寸数据在计算机绘图软件中准确输入正确的数据,利用软件中的画图命令绘制基本的线条框架结构,剩下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计算机来完成了。随着Autocad绘图软件的出现,在建筑绘图领域对绘图者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样苛刻。绘图者不一定具备非常扎实的美术绘画功底,只要懂得如何操作计算机的.一些基础命令就可以很快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了。再比如一些建筑面积和空间尺寸的计算,所处的角度和位置的测量,甚至包括建筑的坚固程度,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等内容,计算机软件都可以给出准确的预算答案,可以说Autocad绘图软件的出现给人类建筑设计带来了希望和收获,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计算机软件。它不仅从根本上弥补了手绘画图所带来的误差,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和设计成本。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空间表现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它是建筑空间表现中最为理想的表现技法之一。计算机技术利用它的方便快捷以及准确性,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帮助设计师不断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使得设计方案得到升华。同时也提高了设计师的动手能力和对事物的审美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设计公司及设计师的青睐,在表现手段上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设计师通过文字表达,图形表达,语言表达等方式,使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当下许多设计师则习惯口头表达的方式同客户进行方案交流,实际上这很难让客户理解或想象最终的效果。这样只会为设计师与客户在以后的方案进程中产生矛盾埋下伏笔。无论你的表达多么的生动感人,在实际的沟通过程当中还是远远不及计算机效果图来的更加真实,直观。在与客户进行设计方案的沟通时,不仅要有巧妙的构思和想法,同时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逼真的效果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效果图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客户看到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把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很直观得反应在设计效果图中。同时,客户可以根据空间表现图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师也可以很快地对空间效果图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设计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电脑效果图一直以来被众多设计师所推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电脑效果图的发展也在与日俱增,它更加突出设计师的主观性,借助各种计算机表现软件可以画出丰富、新颖的建筑空间作品。
除了Autocad绘图软件在建筑空间表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外,3DMAX软件也是建筑空间表现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臣。在建筑空间表现中,Autocad绘图软件主要承担施工图的绘制工作,如平面图,顶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而3DMAX软件则是担任建筑空间的三维立体效果渲染的重任。它是在平面图的基础上,将二维空间生成三维立体空间,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在模型的基础上贴上相应的材质,在建筑空间中设置不同的灯光类型,经过特殊的渲染器将三维空间的未来效果图呈现的一个绘图软件。自古以来,人们有着坚持手绘画图的传统,一张手绘图纸的问世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但同时它在建筑空间看表现领域也有其自身的缺陷。绘图速度慢,设计成本高,图纸和实际测量容易出现误差等等因素都是手绘技法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而当3DMAX软件出现以后,这些问题则迎刃而解了,它可以在Autocad精确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空间建模,通过逼真的材质贴图,富有变化的各种灯光类型对整个场景进行渲染。在绘图的过程中,制图者可以随时轻松地调整修改场景中的任何模型,灯光位置,材质贴图。直到达成最为理想的一个状态为止。3DMAX软件界面人性化,容易上手,渲染的效果图逼真生动,富有变化,仿佛给人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
参考文献:
[1]李金明.中文版PhotoshopCS6完全自学教程(典藏版).人民邮电出版社,-10-01.
[2]袁琼,陈思海,常智涵.探索:VRayforSketchUp设计师高级渲染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09-01.
篇10:空间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空间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空间目标探测是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重要基础.文章首先研究了国外空间目标探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探测能力,系统说明了空间目标探测的基本技术,列举了国外所使用的先进探测设备,分析了我国空间目标探测系统的现状,得出了国外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作 者:李少敏 牛威 马鑫 祝开建 作者单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710043 刊 名:国防科技 英文刊名: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V556 关键词:空间目标 探测 地基 天基★ 传感器像素
★ 传感器论文
★ 军民融合发展范文
★ 气敏电阻传感器
基于异质传感器的空间目标融合识别系统设计(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