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

时间:2022-11-24 23:31:32 作者:你才黄不拉唧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你才黄不拉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

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

1、垂直绿化可适用于棚架、建筑物墙体、围墙、桥柱、桥体、道路护坡、河道堤岸以及其他构筑物等的绿化,

2、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浅根、耐贫瘠、耐旱、耐寒的强阳性或强阴性的藤本、攀缘和垂吊植物。

3、根据不同种类攀缘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

缠绕类适用于栏杆、棚架等,如凌霄、茑萝、紫藤、金银花、菜豆、牵牛花等;攀缘类适用于篱墙、棚架和垂挂等,如葡萄、铁线莲、丝瓜、葫芦等;钩刺类适用于栏杆、篱墙和棚架等,如蔷薇、藤本月季、木香等;攀附类:适用于墙面等;如爬山虎、扶芳藤等,

4、应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缘植物。如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选择喜光的攀缘植物;北向应选择植耐荫或半耐荫的攀缘植物;西向应选择喜光、耐旱的攀缘植物。

5、根据所处地段及墙面材质,可选择爬墙虎、凌霄、攀援月季等垂直绿化苗木,沿墙的垂直绿化要砌筑种植池,更换种植土。墙边、桥体、桥柱等可选用塑料网等材料铺设辅助网,以利植物攀援。

6、根据其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所选植物应注意与攀附建筑物的色彩、风韵、高低相配合,如红砖墙面不宜选用秋叶变红的攀缘植物,而灰色、白色墙面,则可选用秋叶红艳的攀缘植物。

7、应尽量采用地栽形式。容器(种植槽或盆)栽植时,应选择高度 60cm 、宽度 50cm 为宜,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种植土要求轻型、保水、富含养分。

篇2:城市道路绿地垂直绿化的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垂直绿化的设计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道路两旁的`护坡、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广场、停车场内部休闲园林小品或周边的建筑外墙和实体围墙的垂直绿化.并分析它们给城市带来的生态效益.

作 者:陈瑾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园林管理处,318050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13) 分类号:U4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   垂直绿化   的生态效益  

篇3: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垂直绿化的设计研究论文

对于房屋墙角绿化材料的选择,必须优先选择一些生存能力顽强的吸附类植物材料,这些材料在种植好之后,可以在屋顶墙面上迅速生长,为此,可以选择紫藤、络石、常春藤、爬山虎等植物,这类植物不仅价格实惠,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当然,在选择植物的同时要针对植物的特性来将其进行区别分类,在这些植物中,凌霄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区,但是其耐寒性比其它植物材料差,因此,可以将其种植在向阳的南墙下;络石适宜生长在阴凉的地方,耐寒性也较强,因此,可以将此类植物栽种在建筑物的北墙之下;爬山虎分支多、生长快、可以将其种植在建筑物的西墙下。

建筑物的围墙一般可以分为实砌围墙以及栅栏围墙两种,前者一般使用石材或者砖为主要材料,后者一般以钢或者铁作为主要材料。因此,在进行垂直绿化时就要考虑到两者的区别,实砌围墙可以选择凌霄、爬山虎等生根类植物;栅栏围墙就可以使用鸢萝、台尔曼忍冬等植物,一般情况下,栅栏围墙要避免使用一些叶片发达、分支较多的植物,要选择缠绕性较强的植物。对于阳台栏杆绿化植物的选择,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牵牛花等遮阳性较强、根系浅、便于管理的植物,这类植物不仅花期较长,对阳台栏杆的绿化效果也非常理想,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对于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花灌木等植物,还可以在屋顶建造屋顶花园,根据植物的花期和季节的不同种植不同类别的植物,以便实现植物的四季搭配。

垂直绿化植物的设计原则

在对建筑物进行垂直绿化时,不仅要做好绿化植物的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的设计原则,对于植物的选择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选择多种多样的植物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打破单调的格局。此外,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载体等,在这些因素中,必须要选择好适宜的载体,如果栽种的是藤类植物,那么必须要在建筑物墙角设置好种植坑;如果是在建筑物的窗台或者阳台进行种植,那么就要采取适当的加固方式。目前,对于建筑物常用的绿色植物主要使用依附建筑物的栽种原则,为此,必须要考虑到结构的实际重量,根据其重量来选择适宜的容器,在进行栽种时,要安排好容器的高度和宽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容器的底部设置排水孔,此外,要保证容器连接的牢固性,做好绿色植物的保养问题。

垂直绿化中建筑物墙面绿化要点

在城市建筑物的垂直绿化之中,墙面绿化是最主要的工作,这种绿化方式占地面积少、绿化面积大,绿化面积可以达到栽种面积的几十倍。按照建筑物的墙面,可以分为清水墙面和混水墙面,相比而言,清水墙面更加适宜垂直绿化。在墙面绿化的过程中,要根据绿化地的实际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的高度来选择,一般植物材料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几种材料,与此同时,在选择材料时还要注意到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对于高大的建筑,可以优先选择生长能力较强的植物材料,对于低矮的建筑,可以选择常春藤、凌霄以及络石等材料,在选择好材料之后,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采取适宜的`方式将其固定。墙面绿化优势众多,也是未来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墙面绿化尤其适用于炎热的南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物的隔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墙面绿化形式也不断的推陈出新,已经有少数城市开始利用帆布作为载体来进行植物的配置,也有一部分城市开始使用营养液循环配置的方式来进行栽培。在进行墙面绿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墙面朝向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植物,朝向为东南的墙面,应该选择喜阳的植物;朝向为北的墙面,则应该选择耐阴性强的植物;此外,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建筑物墙面材料的不同,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物。

其他形式的垂直绿化

在对住宅建筑物进行垂直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将有限的绿地面积的空间做好垂直绿化,以便改善周围的气候环境,增加绿化量。因此,在对住宅建筑物进行垂直绿化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垂直绿化小品,让整个住宅更具立体化,这种绿化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品质,也可以增强小区的生态效果。此外,近年来,城市住宅的数量也呈现出几何方式的增长,这就可以将阳台的绿化合理地利用起来,在对阳台进行垂直绿化的过程中,主要可以栽种一些藤本类植物,这种植物可以使住宅得到绿色的点缀,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增加了小区的整体美感,此外,还可以将藤本植物向下垂挂,形成魅力的绿色垂帘。在阳台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我们一般以选择鲜艳、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为主,绿化方式也主要采用悬垂式盆栽的绿化方式,在绿化方式上,可以用金属、木头和竹子制作成吊篮,将一些观赏性的花卉直接置于厨顶和墙面,使之朝外下垂,营造出一种春色满园的景象。

垂直绿化是园林绿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垂直绿化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城市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此外,城市垂直绿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绿化率。设计师在进行垂直绿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其生态效益以及美学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挖掘出垂直绿化景观的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篇4:检具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1.底座的要求:

(1)底座可采用槽钢、20mm厚的钢板结构或型材焊接结构,焊接件不能有焊接缺陷或漏焊现象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焊接件必须做去应力处理)

(2)铸造铝合金结构材料可选用-----国产: GB ZL101, 德国:GG-26,或铝镁合金(ALMg4.5Mn0.7)材料必须经过去应力等热处理工艺.

(3)钢管焊接的底架结构,尺寸结构的选择可依据  、

一.长+宽小于2米时采用50X25X2.5的方管,二层用25X25X2.5的方管.

二.长+宽小于3米时60X40X3的方管,二层选用30X30X2.5的方管;

三.长+宽大于3米时采用60X40X30的方管,二层选用60X40X3的方管

四.长度大于2米5时采用80X40X4的方管,二层采用60X40X3的方管。

(4)一.基准面DD-使用基准块的加工面来建立坐标系;

必须至少要在三角设置X,Y,Z,基准面,基准面精度必须经过磨削而成;材料可选择优质的45#钢或铜并经去应力处理;基准面坐标值是直接截取车身坐标而成;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基准面X-和Y-面的垂直度为: +/-0.05mm/1000mm;

高度方向基准面:为底板下部Z-平面, 它自身的平面度必须为0.05mm, 同时和底板上部平面保证平行度: 0.1mm/1000mm。

基准面外面需要有保护套,螺钉筋骨,可拆卸,旁边要标有实际的坐标值,

(可打上字码也可作标牌)

二.基准孔DDD只用孔的圆心建立坐标系;

基准孔的间距应为200mm的倍数,而且要坐落在汽车坐标的百位线上。要求基本同上。

三.基准球DDD使用球心建立坐标系。(不常用)

四.双基准DDD通常左右件共模时可使用两套基准来分别标定坐标值。

(5)刻坐标网格(百位线)网格线应为100mmX100mm,划线宽度为0.10~0.2mm;深度为0.1~0.25mm

(6)起吊装置:一般可选用吊环、吊钩、板式起吊棒、叉车孔、叉车槽等

设计应考虑到一下方面:1.保证检具调取时水平;2.吊索不得与检具检测支架接触;3保证吊柄足够支撑重量.

2.检具体的要求:

(1)检具体可用铸铁或是铸铝结构,与检具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不允许采用焊接方式;

(2)采用代木结构;

一.可加工树脂板材(块状树脂)

一般选用如下:

代号460 颜色为红棕色,比重0.77g/cm2邵氏硬度为6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

代号5166 颜色为米白色,比重为1.7g/cm2邵氏硬度为90D,热变形温度为107Tg.

树脂的厚度应在50~100mm之间高度不够的部分用钢板结构垫高,钢结构应去应力处理.并且与底板连接应采用安装固定形式.

二.双组分树脂(糊状树脂)

糊状树脂分为A、B两种,两种树脂需要混合使用。

代号为6403A(白色)、6405B(淡褐色) 密度0.7~0.8g/cm2

邵氏硬度为60D,抗曲强度为16.0Mpa 抗压强度为Mpa,最小固化时间为6小时。

树脂材料和铝铸件的连接直接采用塑料粘结剂。

(3)伸缩缝:检具型体部分长度每200-250mm,应切割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大于2mm。

工件与检具体之间的空隙对中小件采用3mm的检测方式,大件使用5mm的检测方式,检具型面的制造公差为±0.15。型面分为连续型面和非连续型面。连续型面为:检具的整个型面按照制造被检零件的形状完全制出。被连续型面为:检具的检测型面按照被检零件分段或仅制出周边检测型面及检测孔处的型面。

3.定位方式:

(1)主定位

主定位通常使用两种定位销:圆柱定位销和圆锥定位销,主定位控制零件在检具上的四个方向的移动,与销子配套使用柱型导向套,还分为固定式定位销与活动式定位销两种。

(2)辅定位

辅定位通常使用两种定位销:圆柱销边定位销和圆锥销边定位销,控制零件在检具上的两个特定方向的移动,与销子配套使用柱型防转套。

定位销子材料选用45#钢,工作部分进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40-45,要发黑处理,并且打上标识。

(3)支撑基准

支撑基准分为主基准面与辅助支撑面,支撑面是由零件的软硬程度等稳定性来酌情决定,必要时可考虑过定位以保证零件在检具上的稳定性,

定位基准垫按照形状通常分为园型和方型两种,圆型支撑垫固定形式可采用埋入式和螺钉固定两种,方形垫主要使用螺钉固定。材料可使用45#钢 调质处理到硬度为HRC30-38。

4.夹紧装置(或磁铁)

为了固定零件, 在定位面和支撑面区域必须配置快速夹头或磁铁。

夹紧装置通常直接用螺栓固定于检具底座( 铝铸件或铝合金)上表面的适当位置或通过焊接梁或铸梁过渡连接

对于小型检具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夹头允许采用磁铁。磁铁应嵌入支承面或设置在支承面两侧,且应低于支承面0.1mm。

5.检测元件

一.检测销由导向,检测及手柄三部分组成,为保证检测销顺利进行检测,必须安装导向轴套,导向轴套和检具型体黏结而连接,检测销与导向轴套的配合长度必须大于配合直径的2.5倍且大于20mm.根据孔的不同主要分为圆柱检测销与椭园型销边销(检测部分),需要防转的还需与防转导向轴套配合使用.销子材料选用45#钢,工作部分进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40-45,要发黑处理,并且打上标识。 导向轴套使用40Cr 工作部分进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55-60.

二.止通规(通止棒)有通段,手柄及止段组成,主要用于检测型面使用.

三.断面样板(卡板)用于检测有安装要求的型面.样板采用厚度为6mm左右的优质钢材或硬质铝板.在检测部分应作成2mm左右的刀口以便检测。结构分为旋转式和插入式;样板与检测零件之间的间隙为3mm,断面样板应尽量布置在型面法向垂直方向,坐标宜取整数.断面样板支座及底板厚度应大于10mm,当支座大于150mm时应该增加料厚,高度在150~300mm时可通过增加加强筋来争强支座的刚性,当大于300mm时,应在支座下安装支撑支座.断面样板在检具上要稳定、无松动,且有安装位置,不干涉定位销与夹紧装置。

四.活动拼块对于零件上重要的表面,在结构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活动拼快来检验其平整度。每一活动拼块至少有二个导管或导柱。活动拼块用快速加紧装置固定。导管或导柱的间距不小于200毫米。拼块检测部分可选用铝合金或者代木结构.

6.检具的色标

具有功能性和检测用的孔、面、缺口等的涂色标注如下:(不同厂家有不同要求,此仅供参考)

定位面、支撑面 0mm 白色,RAL9010 或材料的本色

划线孔检测面  2mm(1mm)红色,RAL3000

检测面        5mm(3mm)黄色,RAL1012

平整度检测面  0mm 白色,RAL9010或材料的本色

7.标识

一.铭牌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车型、零件名称、零件号

(二)检具号

(三)检具总重量

(四)基准面符号

(五)制造日期、最后修改日期

(六)制造商

检具和测量支架上的标记应包括:

(一)基准线

(二)测量表面和栅格线的

(三)栅格线的数值标识

(四)测量表面或间隙表面

(五)零件外形轮廓形状线

(六)止通规

(七)卡规

(八)检测销等

均应打上相应的标识

8.检具和测量支架的一般制造精度(公差)单位mm

底板平行度:0.1/1000

基准面平行度、垂直度:0.05/1000

基准孔位置:±0.05

基准孔之间相对位置误差:0.03

定位孔销位置 ±0.05

面、支承面:±0.10

曲线测量面:±0.15

零件外轮廓测量面(齐平面)或线:±0.1

零件形状功能测量面(5mm间隙面):±0.1

所有的造型面(非测量面):±0.2

检验销孔位置:±0.05

划线孔位置:±0.15

划线孔直径:±0.2

目测孔位置:±0.2

目测孔直径:±0.2

栅格线位置相对基准的误差:0.1/1000

形状规或卡规:±0.15

篇5:机械设计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HRC50~55。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9.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4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41.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42.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43.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44.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4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HRC50~55。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9.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4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41.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42.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43.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44.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4

5.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46.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47.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48.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49.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50.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51.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52.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5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5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55.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56.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57.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58.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59.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60.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61.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62.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63.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

64.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

65.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

66.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

67.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68.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69.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70.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71.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7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73.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4.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75.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76.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77.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78.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81.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

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82.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

83.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

84.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85、发蓝、变色的现象

篇6:机械设计技术要求

一、冲压件

1.锐边去毛刺,冲压切口粗糙度6.3.

2.冲件表面氧化处理:H.Y.或(表面镀锌钝彩.Zn8.DC.).

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二、铸件

1.铸件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2.未注明铸造斜度为1~2.5°.

3.铸造公差按GB6414-86 CT6.

4.未注明铸造圆角为R1~R2.5.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7.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

三、锻件

1.未注锻造圆角半径为R1~R2.

2.未注锻造斜度为1~1.5°,锻造公差为IT15级.

3.锻件组织应致密,不得有折叠、裂纹等缺陷,并去飞边.

4.去锐边毛刺,直角处倒钝.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四、活塞件

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3.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

4.表面磷化处理.

五、橡胶件

1.零件表面应光洁.(模具表面粗糙度应在Ra0.4以上)且不允许有气泡.杂质级凸凹等缺陷.

2.合模缝不允许错位,合模飞边的凸起级厚度不得大于0.02mm.

3.邵氏A型硬度65%%P5.

4.去净飞边.

六、塑料件

1.成形前材料应预热干燥.

2.成形后制件应光整不得有扭曲变形现象.

3.未注圆角为R0.5.

4.外表面应光滑,其粗糙度不大于Ra0.4.且不得有划伤,刻痕等缺陷.

5.未注尺寸公差按GB/T 1804-92 m级.

七、弹簧件

1.旋向:左旋.

2.总圈数:no=12

3.工作圈数:no=10

4.钢丝硬度:HRC42~48.

5.表面氧化处理:H.Y.(俗称发黑)

6.单端并紧磨平.

一、冲压件

1.锐边去毛刺,冲压切口粗糙度6.3.

2.冲件表面氧化处理:H.Y.或(表面镀锌钝彩.Zn8.DC.).

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二、铸件

1.铸件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2.未注明铸造斜度为1~2.5°.

3.铸造公差按GB6414-86 CT6.

4.未注明铸造圆角为R1~R2.5.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7.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

三、锻件

1.未注锻造圆角半径为R1~R2.

2.未注锻造斜度为1~1.5°,锻造公差为IT15级.

3.锻件组织应致密,不得有折叠、裂纹等缺陷,并去飞边.

4.去锐边毛刺,直角处倒钝.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四、活塞件

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3.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

4.表面磷化处理.

五、橡胶件

1.零件表面应光洁.(模具表面粗糙度应在Ra0.4以上)且不允许有气泡.杂质级凸凹等缺陷.

2.合模缝不允许错位,合模飞边的凸起级厚度不得大于0.02mm.

3.邵氏A型硬度65%%P5.

4.去净飞边.

六、塑料件

1.成形前材料应预热干燥.

2.成形后制件应光整不得有扭曲变形现象.

3.未注圆角为R0.5.

4.外表面应光滑,其粗糙度不大于Ra0.4.且不得有划伤,刻痕等缺陷.

5.未注尺寸公差按GB/T 1804-92 m级.

七、弹簧件

1.旋向:左旋.

2.总圈数:no=12

3.工作圈数:no=10

4.钢丝硬度:HRC42~48.

5.表面氧化处理:H.Y.(俗称发黑)

6.单端并紧磨平.

基本技术要求汇总:一.一般技术要求:1、零件去除氧化皮,

2014机械设计技术要求大全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3、去除毛刺飞边。

二.热处理要求:1、经调质处理,HRC50~55。2、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3、渗碳深度0.3mm。4、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三.公差要求:1、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2、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3、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四.零件棱角:1、未注圆角半径R5。2、未注倒角均为2×45°。3、锐角倒钝。

五.装配要求: 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3、齿轮箱装配后应按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8、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9、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10、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11、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12、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13、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14、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15、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16、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17、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19、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20、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21、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22、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23、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24、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25、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26、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27、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28、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六.铸件要求: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3、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5、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6、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7、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8、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9、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10、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11、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2、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13、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14、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七.涂装要求:1、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2、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4、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八.配管要求:1、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2、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3、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4、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5、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九.补焊件要求:1、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2、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3、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4、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6、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7、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十.锻件要求:1、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2、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3、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4、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十一.切削加工要求:1、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2、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3、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4、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5、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6、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篇7:接地线技术要求

接地线技术要求

目 录 List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 2

1.1

1.2

2

3 目的 ........................................................................................................................................................ 2 适用范围 ................................................................................................................................................ 2 引用的相关标准 ............................................................................................................................................ 2 项目编码与建模命名 .................................................................................................................................... 2

3.1

3.2 项目编码 ................................................................................................................................................ 2 建模命名 ................................................................................................................................................ 3 4

5 功能描述 ........................................................................................................................................................ 3 要求 ................................................................................................................................................................ 3

5.1

5.2

5.3

5.4

5.5 结构和外形尺寸 .................................................................................................................................... 3 材料工艺 ................................................................................................................................................ 4 环保要求 ................................................................................................................................................ 5 防霉等级要求 ........................................................................................................................................ 5 其它技术指标 ........................................................................................................................................ 5 6

7 检验规则 ........................................................................................................................................................ 5 说明 ................................................................................................................................................................ 5

图目录 List of Figures

图1 接地线结构尺寸 ............................................................................................................................................ 4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结构外购件技术要求是描述公司结构外购件的受控性文件,其作用为:

?

?

?

?

? 供应厂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品质部门验货、退货的依据。 物料部门进行采购的依据。 对供应厂商产品质量进行技术认证的依据。 结构设计部门选用结构外购件的依据。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接地线的选型、采购与检验。

2 引用的相关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

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282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DKBA2332-.6 华为采购物料环保规范

DKBA3295.2- 电缆组件检验标准(第二部分:电缆组件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标准)

3 项目编码与建模命名

3.1 项目编码

接地线由2个带绝缘套的OT端子和1根黄绿相间的.电力电子线缆组成(例如:6mm2接

地线由2个OT端子和1根电力电子线缆组成),属于外购件,由一级供应商采购,本身无单

独编码。

3.2 建模命名

目前公司使用的接地线有多种,具体的建模命名信息见表1(说明:L-线缆长度)。

表1 建模命名信息

4 功能描述

用于电子设备中各接地体间的连接。

5 要求

5.1 结构和外形尺寸

接地线的规格列表和零部件描述如表2所示,结构主要尺寸如图1所示,其中,接地线

长度L(mm)可根据需要选择。

表2 接地线规格列表及零部件描述

注:“L”为线缆长度,接地线两OT端子的中心距(实际安装长度)为:L+2C。如图1所示。

(a)实物

(b)尺寸要求

图1 接地线结构尺寸

5.2 材料工艺

材料:OT端子导体材质为紫铜(Copper)表面镀锡(Tin),绝缘体材质为PVC;电力电子

线缆导体材质为Stranded bare copper,绝缘体材质为PVC;

颜色:OT端子为银白色,绝缘体为黄色;如果为裸端子,则要求用热缩管包住,不露铜

-04-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4页,共

5页Page 4 , Total5

芯。电力电子线缆为黄绿相间,黄色为PANTONE 1235C,绿色为PANTONE 3268C, 黄绿比

例为6:4。

5.3 环保要求

满足“DKBA2332-2009.6 华为采购物料环保规范”的要求。

5.4 防霉等级要求

防霉等级要求满足GB/T 2423.16 1级要求。

5.5 其它技术指标

根据《DKBA3295.2-2003电缆组件检验标准(第二部分:电缆组件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标

准)》规定,2.5 mm接地线组件的电缆最小拉拔力为225N,6mm接地线组件的电缆最小拉

拔力为350N,10mm接地线组件的电缆最小拉拔力为400N,16mm接地线组件的电缆最小拉拔

力为500N。 2222

6 检验规则

本检验规则适用于华为公司来料检验,其检验应符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部门的规

定。对于未规定的产品采用批次检验的方式,检验方法采用GB2828.1逐批检验中一次抽样

方案。

7 说明

1、本技术要求的解释权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配套产品线固网配套开发部。

2、供求双方有技术上的分歧时,以本技术要求作为仲裁。

2013-04-0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5页,共5页Page 5 , Total5

篇8:技术要求承诺书

尊敬的xx用户:

xx技术服务部衷心的感谢您选择我公司的产品,并郑重向您承诺:我们将为您提供满意而周到的服务。

为了保证您的机器能够正常使用和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请您仔细阅读本承诺书。

一、我公司对产品从出厂到产品的有效使用年限内实施全程跟踪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产品技术档案管理体系:

一机一档,具体包括产品组装验收合格登记、产品出厂状态、产品安装调试负责人、客户情况、技术负责人、使用培训及上岗证书、保修期、保质期及维护期的技术、质量状况的记载及分析解决过程记载,以及产品转移追踪记载等内容,以此确保每台已售出产品的质量保障工作。

2、售后服务保障制度体系:

1)设备安装与调试验收:

我公司免费派专业操作工程师负责对设备整体的`安装调试工作。

验收条件:乙方调机完毕,设备正常运转后,甲乙双方代表应对设备质量性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且在验收报告上签字后开始计算保修期。

2)技术培训:

设备运抵后,免费为用户培训操作师2名(为期2天),我公司特编制专业技术培训教材,由专业技术培训工程师负责培训。

3)设立专家热线:

开通(010)60500081专家热线,随时解答用户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操作师正确操作提供可靠保证。

4)定期回访:

安装调试完毕后,三个月内售后技术服务工程师回访一次,听取客户意见,指导操作师正确使用并注意保养模切机;

第四个月至第十二月售后技术服务工程师不定期回访两次。

5)保修服务:乙方提供的保修期为开机调试合格后12个月或货到15个月,以先到者为准。

保修期内任何机组本身故障均由乙方负责维修和更换,费用由乙方负担。

响应时间:设备若发生故障,接到甲方报修电话,乙方应在24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之后48小时内赶到现场(限国内市场)。

乙方在本地区有维修部维修工程师的,应4~6小时内赶到现场。

6)一年保修,三年质保,终身维护:

自购机之日起,我公司一年之内向用户提供免费调试(具体见合同第七款第7条)、维修及配件更换服务,但经专家鉴定属人为操作不当,非机械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我公司将收取主要部件的成本费。

购机一年以后三年以内产品,我公司对发生故障的零部件只收取成本费,免收维修费;

自购机之日起三年以后,用户的设备出现一切故障,我公司将提供无偿的技术援助,并为用户提供有偿的维修服务,包括原厂配件更换。

7)保外服务:公司的维修中心将对用户提供有偿的终身维修,所需更换的部件以最优惠价格提供,用户也可就近与我公司设立的维修中心联系,公司的维修中心将建立用户的维修保养档案,定期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8)例行维护:乙方提供一年不少于四次例行巡视,以协助甲方日常维护工作。

9)培训服务:提供现场培训(免费)、使用级培训、维护级培训。

包括:机组使用操作、日常维护保养、简单故障的判断及排除、机组原理等等。

二、本保障具有法律效力,不因本公司发展变更而失效;

三、公司以“胜利”品牌作为售后服务承诺的担保。

如您遇到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与我们服务热线或传真联系。

xx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中心

接地线技术要求

教学设计要求

演讲稿开场白的主要技术要求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要求

技术岗位简历写作要求

职业生涯设计的三大技术

航天器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综述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说课稿

基于FPGA技术的多处理器导航系统设计

年终总结格式要求

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整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垂直绿化有哪些设计及技术要求?,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