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

时间:2022-11-25 14:03:03 作者:烷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烷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 )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 www.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篇2: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1、①雨后或雪后转晴②一会儿③通披

2、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闲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啊。

3、因为晏子的谏议有说服力,更为重要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篇3:出裘发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出裘发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文言文

景公之时,雨雪(1)三日而不霁(2),公被(3)狐白(4)之裘(5),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6)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7)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8)君不知也。”公曰:“善(9)!寡人闻命(10)矣。”乃出裘发粟(11)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所问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12)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翻译

景公在位时,雨雪下了三天没有转晴,景公披着用狐狸白毛皮缝制的皮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看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难道)不寒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您不知道(这么想)了。”景公说:“好!我愿意受您的教诲了。”于是便命令人发放皮衣和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并命令在路上见到的难民,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注释

(1)雨雪:下雪。雨:作动词,下。

(2)霁:雨雪天转晴。

(3)被:同“披”,身披。

(4)狐白,狐狸腿下部分的白色皮毛,是狐皮最好的部分。

(5)裘,皮衣。

(6)对:回答。

(7)贤:德才兼备,贤明。

(8)今:现在。

(9)善:意为好。

(10)闻命:受到教诲。

(11)出裘发粟:出:拿出。发:发放。裘:皮衣。粟:粮食。

(12)闻:听到。

启示

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有些人能想到,也许还能说上几句,可是,仅仅停留在想到、说及,仅仅表示同情、怜悯。这还不能称之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有行动。晏子是想到了齐国还有人在挨饥挨冻,但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机会启发景公来完成救济饥寒这件善事。只要我们时刻想到目前还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总会找到帮助他们的办法。尤其是有些地方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想到受灾害乡亲们的缺衣缺食缺水缺药,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助人即是助己,受害灾区得到援助,恢复生产,减少了国家的负担,不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全民的财富。因此,推己及人,也是一种颇识大体的生活美德。

景公能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并采取措施改正错误,也是值得称道的。

齐景公出猎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

景公饮酒酣阅读答案及译文

《强项令》文言文及其翻译

宋濂字景濂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

四字令阅读答案

强项令阅读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的阅读与答案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文言文阅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