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yukaa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⑤箸:筷子。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4分
(1)俟其来款之俟:____________
(2)郡县患之患:_____________
(3)自朝过午朝:_______________
(4)直指谕其训谕: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D 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答案
【小题1】(1)等;(2)担心,忧虑;(3)早晨;(4)明白、悟出
【小题2】C
【小题3】(1)(直接使)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给分点:直接使、因、感到担忧)。(2)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给分点:易为食,难为味,和然)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字义,注意判断多义词的用法,比如本题中的“患”和“朝”.
【小题2】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从故事情节和对人物描写方面比照各项,找到有差别的地方。文中对人物没有心理描写,所以C项错。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患”“时”“使”,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篇2:《刘南垣公规劝》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刘南垣公规劝》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刘南垣开喻门生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有直指使者③,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⑤,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⑦责人。
【注释】
①国朝:指明朝。
②老:告老。
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
④治具:下厨房,烧饭。
⑤脱粟饭:即糙米饭。
⑥饮馔:指酒肴。
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比食至( ) (2)罗列盈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文中的加点字的含义(3分)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3】.直指面对“佳肴美酝”“不能下箸”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从本文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答案
【1】(1)等到(2分)(2)满(2分)
【2】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3分)
【3】直指已经用三碗糙米饭填饱了肚子,即使再美味的食物也吃不下了。(2分)。
【4】给别人提意见,要讲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或者: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3分)
【参考译文】
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 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启示:
1.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
2.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
【阅读练习】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比食至 ()
(2)公强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2)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3.下列与“比食至”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比者
(B)比其反也
(C)天涯若比邻
(D)鳞次栉比
4.阅读本文,从一个方面,说说你的体会。
【答案】
1、(1)等到(2)勉强
2、(1)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 (2)、直指明白了这是在开导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因饮食问题而苛责别人了
3、B
4、(供参考)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或: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
篇3:刘南垣开喻门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南垣开喻门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有直指使者③,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⑤,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⑦责人。
[注释]①国朝:指明朝。②老:告老。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④治具:下厨房,烧饭。⑤脱粟饭:即糙米饭。⑥饮馔:指酒肴。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比食至 ( )
(2)公强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2)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3.下列与比食至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比者
(B)比其反也
(C)天边若比邻
(D)鳞次栉比
4.阅读本文,从一个方面,说说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
1、(1)等到(2)勉强
2、(1)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 (2)、直指明白了这是在开导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因饮食问题而苛责别人了
3、B
4、(供参考)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或: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
篇4:《刘南垣开喻门生》阅读附答案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请老②家居.有直指使者③,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便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唯脱粟饭⑤,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喻其训,后不敢以盘餐⑦责人。
【注释】①国朝:指明朝。②老:告老。③直指使者:官名,亦称直指。④治具:下厨房,烧饭。⑤脱粟饭:即糙米饭。⑥饮馔:指酒肴。⑦盘飧:盘中之食物,亦称盘餐;在此引申为饮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比食至( ) (2)罗列盈前(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文中的加点字的含义(3分)
(1)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14.直指面对佳肴美酝不能下箸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从本文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参考答案:
12.(1)等到(2分)(2)满(2分) 13.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3分) 14.直指已经用三碗糙米饭填饱了肚子,即使再美味的食物也吃不下了。(2分)。 15.给别人提意见,要讲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或者: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3分)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比食至 ( )
(2)罗列盈前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3.刘南垣开喻门生的方法值得称道的有哪些方面?(3分)
4. 直指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了什么做人的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2分)(1)等到 (2)摆满(各1分)
2.(2分)直指因为是老师说的话,不敢推辞。
3. (3分)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1分),他能巧用日常生活实例来类比开导门生,从而使接受者心服口服。(2分)
4.(3分)待人要宽厚,(1分)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2分)(回答不敢以盘餐责人得1分)
参考译文
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篇5: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刘幽求篇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刘幽求篇
文言文阅读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赐实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殊不平,见于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使暐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暐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封州、暐于峰州、光宾于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乖崖分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顷王室不造 造:建立
B.乖崖分之节 乖:乖巧
C.知军国事 知:掌管
D.诏有司鞫治 鞫:审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幽求功劳大的一组是( )(3分)
①不早计,后且噬脐
②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③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④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⑤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⑥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
A.①②③ B.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幽求比较有远见。他劝说桓彦范在诛杀张易之时,也要把武三思杀掉,彦范等人不听从,后来果为武三思所害。
B.睿宗赞赏刘幽求功勋卓著,赏赐他二百户,子孙可持续继承封国,并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铁券上,来表彰其功劳。
C.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大,功劳在众臣之上。看到窦怀贞担任左仆射,崔湜做中书令,他心中特别不平,就借机与张暐密谋,诬告崔湜谋反。
D.姚崇平日里忌妒幽求,告发其疏于职守,有怨愤之言,卢怀慎等说幽求轻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贬官。
7.翻译下列句子。
⑴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5分)
答:
⑵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5分)
答:
篇6:文言文《晋公主营》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晋公主营》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
祥符①中禁②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④入堑中,诸道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注释】①祥符:宋真宗年号(1008—1016)。②禁:皇帝居住的地方。③通衢:大街。④汴水:流过宋朝都城的河流。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患取土远( )
A.担忧
B.忧患
C.疾病
D.得……病
(2)一举而三役济( )
A.过河,渡
B.成
C.接济
D.停止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于堑中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将军被坚执锐
C.请广于君
D.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A (2)B
2.C
3.丁晋公于是命令从大街取土,没几天都成了大渠。
4.示例:
(1)多读历史著作,学点运筹学的知识;
(2)青少年应学科学、用科学;
(3)做事要善于思考,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 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 文言文阅读
刘南垣公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