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习得

时间:2022-11-25 15:22:33 作者:思暮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思暮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弟子规读书习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弟子规读书习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弟子规读书习得

序言:说来惭愧,距上一篇文章的发表已经一年多了,习惯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东西。就好比我健身,一周三次坚持了一年多,现在不去就浑身不自在;而更文,几个月懈怠下来,再想拾起就觉得浑身提不起劲。

今天,源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再次提笔写了一篇文章;也因为前不久开始帮朋友打理他的微信号,唤起了自己的念想。那么便以此为契机,重新养成这个好习惯,量不在多,希望自己的微信号可以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1、报名参加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学习与考试,源于希望自己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进一步的提升。很幸运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高红影老师。高老师娓娓道来又充满激情的授课风格、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战经验,深深打动了我。或许是缘分使然,经过沟通交流,高老师愿意收我为徒,加入到“HR工匠”成长训练营中,共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深耕。

入营第一项学习任务:学习《弟子规》并写出感想。

“弟子规”这三个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是究其内容,还是第一次静下心来细细研读。读完之后,只觉得文字朴实无华,没有过多高深的东西,却又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

全文360句,1080个字,含礼、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五大块内容,其实都是围绕总叙的8句话展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总叙中对该内容已做了先后次序之分,告诉我们修炼完善自身过程中的轻重缓急。

若要细细分析,每句话都可以写成一篇独立的读书笔记,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总叙发表一下读后感及个人愚见。

2、第三句“首孝悌”意指: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读到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联想到另外一句话: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两者的创作背景与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不同的,但是共同的一个道理是:年轻人都有着豪情壮志,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取得不俗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挫折。人际关系是一门必修课,而与家人的相处就是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与家人的关系是很糟糕的,其他方面的建树应该也有限,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第四句到第六句“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指: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此三句并列,说的还是为人处世之道。

光“谨”一字就大有学问:我的理解是,它不仅表达了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要持谨慎的态度,谨言慎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抱着敬畏的态度对待生命和生活,因为相对浩瀚宇宙,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首先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才能有机会发光发热。

“信”字不必多言,乃人立身之本。诚信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经营方可获得的通行证,可能它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当你一旦被打上了“诚信”的标签,也许你会所向披靡,因为所有的人和事都会来助你一臂之力。

“泛爱众,而亲仁”乍一看有矛盾,与大众平等博爱的相处为什么又要特别亲近有仁德的人呢?但是细细品味,“泛爱众”和“亲仁”更像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我们平等博爱地对待众生首先是自身的一种修养,同时也是广结善缘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泛爱众”能够接触到更多人,读后感.但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仁人君子,我们为了提升自身修为,就要理智地做一个筛选。诚然,这其中不乏志同道合之人、品德高尚之士,多与其接触,我们的思想境界、心胸格局都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这个时候,我们再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原本无法释怀的人和事,就能泰然处之,以“亲仁”反过来实现“泛爱众”。

4、以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而这些似乎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学习并无关系,究竟是否当真如此呢?待读完总叙最后两句话之后再作定论。

5、最后两句“有余力,则学文”意指: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为什么是之后,而不是同步?我认为作者提出这个观点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凡做到以上几条,已经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也许我们没有时间再去学习别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是锦上添花,不学也无伤大雅。在这里我想提一个不同的见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与我们现今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已有了质的改变,在我们的时代,不学习可能已经无法自如的生活,所以不管是否有余力,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当然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二,可以借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进行理解,一个人如果品德高尚,即便才能平庸亦可称为君子,而品德败坏的人,才能越高则危害越大。即所谓,做事先做人。

6、至此恍然大悟,这正是高老师在教授知识前让我们学习《弟子规》的原因,也正是我们“HR工匠”成长训练营所要营造、宣导的一种文化。

7、最后,引用《弟子规》“余力学文”篇中的四句话——“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来表达一下对自己的希冀,正如高老师所说,在一行深耕,五年一学者,十年一专家。是时候从广泛向专精发展了,相信“HR工匠”成长训练营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一起播种、耕耘、开花、结果。

篇2:弟子规读书习得

说到《弟子规》,有些人就以为只要背会,不就可以了吗?其实,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

记得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就打开电脑,开始玩小游戏,不一会妈妈回来了,我说:“妈妈,你回来了。”

妈妈说:“把电脑关掉。”我就当没听见一样,继续玩电脑。不一会儿,我感觉像妈妈要“火山”爆发了,我扭头一看,果然“火山”就要爆发,我想:为什么“火山”要爆发呢?肯定是我玩电脑时间太长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间不长了,我可不想吃“红烧肉”。于是我赶快把电脑关掉,才阻止了妈妈“火山”爆发。

通过这件事,我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里了。

篇3:三体读书习得500字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刘慈欣撰写的史诗级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国当前最杰出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以及爱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在科幻作品并不是个新鲜的题材,但是当一部讲述如此题材的小说以描写外星人入侵前人类的反应为重心,以天文学和社会学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计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家和预言者的眼光回顾展望人类文明几百年间的变迁和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发展道路,并将这一切与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以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最能接受的的表达方式写出时,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众通俗读物的意义。

小说中的外星人—三体人被设置为拥有高科技、思想完全透明、无法进行欺骗和窥探人心的生物。面对三体人,地球上的人类毫无秘密。但地球人也有自己不可攻破的堡垒,那就是个体思维。小说在这样疏离于现实的逻辑背景下发展,平添了许多惊异感、阅读期待和探索的喜悦

当主流文学渐渐远离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大刘贲然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痕,在超越性的枧野上审枧苦难、救赎与背叛。这一既幻想又现实还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仅仅是《三体》的起点,我个人认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虚拟游戏的方式展示的三体世界历史。这是一个游戏,游戏背后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游戏中的人物却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葛力高利教皇、牛顿、爰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马走马灯似的上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历史、、三体又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三体关系,它们之间遥相辉映而又扑朔迷离,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把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读完《三体》,去看窗外的夜空,感觉已然不同。世界再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了。一百五十亿光年的范围内充满重重杀机了。那是一个捉摸不透的黑暗森林,而且是一个无比真实的原始丛林。这一瞬间我几十年来关于宇宙的看法都被彻底颠覆了。我想,这恐怕也就是科幻小说所独具的强大的思想的魅力。

篇4:三体读书习得500字

今天,终于读完了刘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说,叫三体,从开始读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星期,具体多少天记不清了。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二本科幻小说,第一本是外国的一部科幻小说,叫《神秘岛》,读完那部小说,我的大脑是异常兴奋和满足的,因为它对于我来说是精神上的饕餮大餐,里面的情节和知识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彻底抹除掉的,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了自己有偏爱科幻小说这一特点。不过,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和科幻小说碰面,甚是遗憾。这几天又重品科幻小说,让我感觉像是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它依旧像一杯醇香的茶水吸引着我,让我身心愉悦。

三体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中国能出这一部小说实在不易,它在外国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这部小说中足以见它的创作者刘慈欣知识面的宽广和想象力非凡,没有足够的知识储量和颠覆性的思维是无法写的出来的。刚读这部小说的前部分,会感到一脑的疑惑和谜团,作者到底在写什么,它所表达的想法和知识领域很多我们都未曾接触和了解过,但也正是如此,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欲望来读下去,这一个个似乎毫无关系的事件牵引着我走上寻找真相的旅程。在这旅途中我走得很慢,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字一个片段都是极其重要,或许它们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我深怕因为自己走得太快而丢失对我重要的信息。读书过程虽然慢,但我却不曾感到丝毫的疲劳和厌倦,因为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作为动力推动着我向尽头前进。

作者真是个调皮的孩子,硬是把一个个完好的故事拆的七零八乱,在扔给读者让他们自己慢慢拼凑起来。

这拼凑的过程是非常缓慢和困难的,因为这里面信息量之大和范围之广,每完成一次拼凑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每一次拼凑成功都给我带来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把故事解开的道路上又多了一点自信,这些自信积少成多,最终肯定能指引我走向成功,所以这小小的自信是不容忽视和小看的。

随着在这部小说中探索的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事情慢慢浮出水面,让我看到了它们的真面目,明白了真相我是如此的高兴,脸上也露出了轻松和满意的微笑,它们是如此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从小到现在我都未接触和想过这些领域,它们给我一种极大的新鲜感,使我感到从所未有兴奋和喜悦,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遇到他。

这里面有两个词是令我困惑和惊讶的,同时也感到神奇,它们就是三体运动和维度,三体运动说的简单点也就是三个球体因为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着在一定范围内做无规则运动,它们相互依存,靠彼此之间的吸引来维护着这种运动,任何一个球体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其中缺少了一个或者两个球体,这种运动都将不复存在,三体运动模式将会被打破。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这种运动我们高中物理上就有提到过,如果单单说这种运动,的确是没什么奇妙的,可是,秒就秒在作者把太阳充当三体运动的球体,试想一下,以后给我们提供阳光的不是一个太阳而是三个太阳,那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变化,原来只有一个太阳的时候它相对于地球所做的椭圆运动来说是在一个固定不动的位置上,现在就不同,地球所围绕的是做三体运动的三个太阳,三个太阳不是在固定不变的位置上,而是一直做着无规则的三体运动,如此一来,地球就没有所谓的天和年,每次一个昼夜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白天和黑夜也不一样长,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确定,也就是说白天有可能就是几十分钟的事或者持续几个月都有可能,另外一个变化是地球不在有原来适宜的温度,因为三个太阳的运动导致了地球离太阳的最近距离比原来小离太阳的最远距离比原来大,这样地球就会出现温度极高和极低的状况,这样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作者在小说当中就赋予了外星文明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是作者非常令我佩服的一个地方。

上面所介绍的是第一个词——三体运动。接下来我要介绍第二个词,叫维度,那么维度是什么呢?可能很少有人会想过或者真正查过有关它的意思,在看这部小说之前我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可能仅局限于我们平常说的二维平面,三维立体,也就是二维是平面,三维是体,但是你有想过除了二维三维还有其他的维度吗?其实除了二维三维之外还有很多个维度,它们有些比较抽象和难理解,我先说二个比较简单的,它们是零维和一维,零维呢就是一个没有大小的点,一维是一条线,这样子从前三维看每个维度都是由点这个基本单位组成的,线是由很多点排成一个长队组成,面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组成,体又是由面构成,这就是我面数学上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前三维的描述,那么三维以上的又是什么样子呢?这可就没有前面的那么容易理解了,虽然三维以上的维度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人无法看到,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最高维度是三维,比如生活中看到的立体的事物,但它们中的有可能是三维以上的物体,我们看到的像只是它在三维尺度上的投影,这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立体形的,也就是三维,当把他放到二维电影中看时,我们看到的不在是一个立体的他,而是一个平面的他,电影给我们呈现的只有二维,但实际那个人是三维的。我们再来回到上面的话题,我们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像实际是它在三维尺度上的一个投影,就像电影中的像只是一个立体的人在二维尺度上的投影,电影的屏幕就像是人的眼睛,电影只能呈现二维的物体,我们人眼最多只能看到三维的物体,说到这里应该差不多明白了吧。那么宇宙中最多有多少维,是不是无限制的呢?也不是,目前为止,发现最高维度是十一维,每一维的增加,都代表着事物呈现出另外不同的一面,在举一个例子,在一张平面纸上有一个圆,圆外有人,人想进入圆内用什么办法?就一个办法,把圆打破才能进去。当在三维尺度上时,人进入圆内就不止一个办法了,人可以不用把圆打破就可以轻松地进到圆里面,只要在纸的前面进入圆内就可以了,是不是觉得非常神奇,这里很不算神奇,神奇的还在后面,当一个人可以站在超出三维的尺度上时,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物体对他来说都是与原来不一样的,原来去不了的任何封闭的地方他都可以进入,这不是穿墙术,他只是从另外的维度空间进入到了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这就是我从小说中所了解到的维度,不得不说,作者的知识量和想象力非凡人所能比的。

篇5:学习心 得作文

学习心 得作文

学习心 得在小学六年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的数学也渐渐好起来,思维也渐渐开阔起来。在这几年内,我学到了不少的数学知识,比如正反比例、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等一些知识,使我大脑所存放的知识越来越多。在学习中,我开始认为数学真是太难学了,对奥数一窍不通,可是在后两年中,我渐渐体会到学数学、做奥数题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只要你用心,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做题时仔细观察题目,多阅读奥数等数学类的书籍,数学成绩和思维括展能力一定会升高的'。有一点,觉得我应该多注意,就是在我们审题的时候或考试的时候要特别用心,在审题时,应该看清每一段话,每一字,读懂它的意思。在考试时,绝不能因马虎而漏了题,应而粗心大意而算错题的答案。在前几次考试中,只要我用心观察题目、观察题目的要求,不漏题,不粗心大意,才能考上高分。还有一次考试,我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不把考试当成一回事,不认真去做,结果只得了一个68分,那时候老师把考卷一发下来,我惊呆了,怎么得了一个一生中最低的分数,那时候我的心里痛苦极了,很悲伤,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我下决心以后不再那么马虎,不把考试当成一回事了。虽然,我在几次测试里得高分,但我觉得还不够,应该更高些,上课更认真,做作业用最高的态度去完成,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学习心 得作文5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6:母语习得论

母语习得论

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

全国性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大讨论已经告一段落,这次讨论再一次把语文教学改革的课题更急迫、更严峻地摆在了语文工作者面前。语文教学改革如何深化,如何突破?笔者以为,必须走出过去经验总结、模式归纳的老路子,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尤其是中国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构建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心理学、语言学根据是什么。母语习得论的提出是在这方面作出的尝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遵循母语习得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究竟什么是母语习得?母语习得应遵循哪些原则?母语习得与语文教学改革的关系是什么?本文将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介绍和回答。

1、母语习得的概念

习得(acquisition)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又译作“获得”。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婴儿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语言学家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那么,儿童乃至青少年能否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习得母语书面语及进一步发展母语口语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中小学生学习母语即学习语文有别于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母语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语,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习得母语,这就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由此看来,母语习得的概念不仅应该包括儿童母语习得,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的母语第二次习得。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做了太多的课文分析,做了太多的各至废埃?鄙儆肷?畹牧?担?鄙僬嬲?挠镅允导??慈鄙倌赣锵暗谩?br>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还有一个与习得(acquisition)相对应的概念,那就是学习(learning),有人把它译作“学得”。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首先区别了这两个概念,他认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而学习是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学习,与当前我们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习是成人掌握语言的两种不同途径,不过,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学习只起辅助作用。同样,笔者认为在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也有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过去,我们只注重学习这条途径,而完全忽略了习得这条途径。现在,我们可以明确习得不仅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起主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语文学习尖子都有大量阅读,大量写作的经历。它昭示我们,多读多写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习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虽然目前有人认为语文教学中习得和学习两种因素,学习起主要作用,习得只起辅助作用。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母语习得中的自然习得,即在课外学生自己进行的自由读写,没有看到母语习得中还有非自然习得。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经常性的练笔,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这就是母语的非自然习得。其实,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法也是一种母语习得。因为诵读法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关注,强调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记诵,这些都是习得所具有的特点,当然,这也是一种非自然习得。

在语文教学中,母语第二次习得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真实的阅读、真实的写作和真实的活动(真实的交际)。真实的阅读是以关注内容为主的阅读,比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学校图书室或阅览室里的自由阅读。(参见拙文《真实的

[1] [2] [3] [4]

绝望的“习得性无助”

弟子规读书心得体会总结

外语习得之中介语的僵化

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读书感悟

《弟子规》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弟子规的读书心得感悟

语言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弟子规

浅谈《弟子规》

习惯了···

弟子规读书习得(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弟子规读书习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