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小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珍珠项链阅读及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珍珠项链阅读及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答案参考:
14.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2分)
15、(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16.(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 (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17.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大意相同即可)
18.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2分,大意相同即可)
19.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篇2:《珍珠项链》阅读答案「优选」
《珍珠项链》阅读答案「优选」
珍珠项链/原文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珍珠项链》阅读题目: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阅读答案
14.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2分)
15、(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16.(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 (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17.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大意相同即可)
18.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2分,大意相同即可)
19.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篇3:《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2.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感叹珍珠项链→ →
3.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4.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5.“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篇4:《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1.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2分)
2、(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3.(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 (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4.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大意相同即可)
5.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2分,大意相同即可)
6.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篇5:阅读答案 珍珠项链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篇6:阅读答案 珍珠项链
14.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2分)
15、(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16.(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 (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17.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大意相同即可)
18.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2分,大意相同即可)
19.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拓展阅读】
珍珠与蚌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11)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12)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13)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14)……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阅读题目:
10、读选文的第②段,摘录“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依次填入 中。(2分)
11、第②段中有一个画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变了。”结合上、下文,说说“砂”变了什么?(4分)
12、第(12)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10)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4分)
14、结合第(14)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3分)
参考答案:
10、
砂: 钉住
一颗珍珠形成了。
蚌: 挤出、消灭 洗、浸、润滑
11、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由不值一文的一粒砂变成了一颗世间罕见的珍珠,有永久价值了。
12、“你”是指读者,内容上把…散文阅读专题训练100则答案…珠,同时,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和慰藉。
14、可围绕本文,联系现实谈看法。
篇7:珍珠项链阅读答案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4.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2分)
15、(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16.(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 (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17.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大意相同即可)
18.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2分,大意相同即可)
19.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篇8:《珍珠项链》的阅读答案
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我把那串项链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墨蓝色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60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样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姑娘。”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什么事?”
“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他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济宁市中考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珍珠项链”为题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的故事。点拨:从题目“珍珠项链”的命运思考即可。
(2)珍珠项链是全篇的线索,故可围绕珍珠项链展开。借“珍珠”来比喻人物具有的美好的思想品质。点拨:第一句都能点得到。第二句常常被忽略。
(3)①表现了母亲对珍珠项链的喜爱,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②女孩被母亲的'真诚所感动,表现了女孩对母亲的感激和敬意。点拨:根据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摘下、放、专门、用餐巾纸托着”都很好地展示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4)对母亲来说,会放弃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做人的真诚;对女孩来说,会失去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和美好的前程。点拨:此题的难度在于理解“珍珠”的比喻。
(5)母亲真诚善良,富有爱心,她以极大的耐心和委婉的方式挽救了一位女孩,使女孩得到了比珍珠项链更宝贵的东西。 点拨:根据母亲的语言、动作和所作所为来分析人物形象。
篇9:《珍珠项链》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珍珠项链》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⑴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⑵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⑶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⑷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⑸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⑹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⑺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⑻“姑娘。”
⑼“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⑽“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⑾“什么事?”
⑿“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⒀“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⒁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⒂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⒃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⒄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⒅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⒆“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⒇“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这篇叙事散文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请补充完整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3分)
受赠珍珠项链→________→________→感叹珍珠项链
3.本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__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__”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5分)
4.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5.“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2分)
6.通读全文,请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2分)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黄伟涛觉得踩中“母亲的珍珠项链”得1分,踩中“失而复得”再得1分)
2.(3分)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以为此题考点与第一题的重复,参考答案如下——
(1)珍珠项链(1分)(2)丢失珍珠项链 复得珍珠项链(每空1分)
3.(1)倒叙(1分,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觉得同学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倒叙”,区分好“插叙”,只有概念清晰才能把题目做好。)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每空1分,共2分)
(3)A丰富了文章内涵,B有利于凸现主旨或主人公的优秀品质,C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2分)(伟涛提醒:第(3)小题中,答出ABC中的任何两点即可得2分)
4.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2分,黄伟涛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提醒,归纳内容可得1分,归纳作用再得1分,意近即可)
5.(共2分)如果叫保安,母亲就会丢失爱护女孩、宽容他人的美德(1分),女孩就会失去维护自尊、改过自新的机会(1分)。(以上每个得分点各1分)
6.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比如母亲所说的“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就能体现以上性格特征。(以上每个得分点各1分,只有踩中得分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篇10:珍珠项链简妮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珍珠项链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篇11:珍珠项链简妮阅读答案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2分)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15.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
受赠珍珠项链 → → → 感叹珍珠项链
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4分)
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
篇12:《材料》阅读答案
①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吃的米、面、水果、蔬菜、鱼、肉;穿的棉、麻、丝、毛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用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则都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高分子的特点是个头大,每个分子由几万、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达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而一般的低分子化合物,如水、盐、酒精等,分子量却不过几十、几百。怪不得人们称高分子化合物是微观世界的“巨人”呢!
③相比于低分子,高分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们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所谓“单体”构成。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
④人造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低,怎样才能保证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卫星内部仪器的工作呢?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依靠一种特种高分子来帮忙,用它做成“温控涂料”涂在卫星表面。
⑤当卫星面向太阳时,高分子涂料可以助其散发热量,背对太阳时还能起到绝热保温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卫星仪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收集和提供情报。
⑥此外,导弹、飞船重返大气层时也碰到了难题: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要知道 普通钢温度达1000多度会溶化成液体,合金钢最多只能耐2000℃的温度,用什么材料来做它们的保护层和隔热罩呢?
⑦科学家找到了一种高分子烧蚀材料,将它涂在导弹、飞船的表面,但它燃烧汽化成小分子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尽管外面烈火熊熊,里面却安然无恙,这就起到了保护层和隔热罩的作用。
⑧电子工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几乎没有一样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少得了它。但是,当我们津津乐道电子工业的赫赫战果时,却不能忘掉高分子在此领域立下的汗马功劳。
⑨作为绝缘材料,高分子的独到之处是具有良好的高频和超高频绝缘性能,陶瓷、云母之类都远远赶不上它。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遥控、遥测、雷达、卫星通讯等都要用到频率极高的微波,所以也就少不了优质的高频、超高频绝缘材料。可以说,没有高分子材料就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 经典阅读及答案
★ 《童话》阅读答案
★ 往事阅读答案
★ 《冬天》阅读答案
★ 小时了了阅读答案
★ 千金市骨阅读答案
★ 后娘阅读答案
珍珠项链阅读及阅读答案(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