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vdavitez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
- 目录
篇1: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1、量子力学是描述哪一类物质运动规律的?( )。
A、低速运动物质和宏观物体 B、高速运动物质和天体
C、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 D、微观粒子
2、描写过年习俗的古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指的是( )。
A、新鲜的桃子 B、桃色的新衣
C、桃木制作的新门神 D、绘有寿桃的新年画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原始取得的财产所有权的是( )。
A、耕牛的主人取得该牛所产小牛的所有权
B、继承人依法定继承方式取得遗产的所有权
C、房屋所有人取得附和于自己房屋财产的所有权
D、取得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的'所有权
4、甲与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他携带匕首到乙家寻仇,却发现乙与邻居在打牌,于是便返回家,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
5、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
A、属地原则 B、只采用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相结合 D、普遍管辖原则
6、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 )。
A、某县对某某做出刑事拘留的决定
B、某市人民政府免去崔某财政局局长的职务
C、某县人民政府作出的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D、某市工商局不服市劳动局对其未给聘用员工交纳社保费作出罚款的决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答案】C。解析:“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是指桃符,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据说有镇邪的效用。因此C项正确。
3、【答案】B。解析: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包括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两种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指所有权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物的所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生产;第二、先占;第三、添附;第四、善意取得;第五、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第六、拾得遗失物;第七、国有化和没收。本题B项属于继受取得的财产所有权,故为本题答案。
4、【答案】A。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甲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5、【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分为四个,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一般是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故本题答案选C。
6、【答案】D。解析:人民法院只能受理因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原则上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受理外部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有关公务员任免、奖惩等内部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人民法院不受理;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争议,人民法院受理;对行为、行政指导、法定最终裁决行为、刑事诉讼行为等引起的争议,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故本题答案选D。
篇2: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1、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富国强兵 D、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是( )。
A、环境安全 B、生态安全 C、社会公平D、绿色产业
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以( )为核心。
A、构建和谐社会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是( )。
A、实践 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C、科学发展 D、实事求是
5、“统计局”是( )。
A、行政主体 B、经济主体 C、公民主体 D、社会主体
6、根据公文写作要求,“京政办发〔2008〕015号”此发文字号存在的问题是( )。
A、发文字号顺序颠倒 B、发文字号缺项
C、发文机关代字不清 D、序号写法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让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和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本题选D。
2、【答案】B。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故本题选B。
3、【答案】C。解析: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世界观,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最终归宿。可以说,实践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故本题答案为A。
5、【答案】A。解析: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故本题选A。
6、【答案】D。解析: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所以,“京政办〔2008〕015号文件”都属于发文字号,“京政办”属于机关代字,“〔2008〕”属于发文年份,“015号”属于发文序号。其中,序号不能编写虚号。故发文序号错误,答案为D。
篇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
题目
1.我国的军事著作历史悠久,北宋颁布的《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育官言课程,流传至今。下列不属于《武经七书》的是( )。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六韬》
D.《三略》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下列亚洲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与所在国家对应错误的.是( )。
A.柬埔寨:吴哥窟
B.中国:三清山
C.泰国:泰姬陵
D.尼泊尔:佛祖诞生地兰毗尼
3.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热播,社会上出现了“汉字热”,汉字这一优美的文字,经历了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六国古文,进而到小篆、再到隶书,进而到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其中,( )是古文字和现代文字的分水岭。
A.金文演变为大篆
B.六国古文演变为小篆
C.小篆演变为隶书
D.隶书演变为楷书
4.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qq群 :572690139
5.我国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下列有关公务员交流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地在本机关内专任
B.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专任、轮换和挂职锻炼
C.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应当变更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D.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员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
解析
1.【答案】B
【解析】《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故B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A正确。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B正确。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C错误。佛祖诞生地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兰毗尼专区的鲁番德希县,D正确。
3.【答案】D
【解析】如果要把汉字的形体分为古今两大类的话,那么隶书以前叫做“古”,隶书开始而后就叫做“今”。所以“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qq群 :572690139
4. 【答案】B
【解析】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本题选择B项。
5. 【答案】A
【解析】《公务员法》六十五条规定,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地在本机关内转任。所以A正确。
《公务员法》六十三条规定,公务员交流的形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三种。B错误。挂职锻炼不办理调动手续。不办理调动手续,它只改变锻炼人员的工作关系,不改变其行政隶属关系,锻炼人员在人事行政上仍受原机关管理,只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单位领导。C错误。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副处)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与副主任科员为非领导职务,行政级别为科级及副科级,不为副处以上,所以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篇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新公文写作格式
一、新公文写作格式新标准口诀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代替《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新标准,可归纳为如下口诀:
主题词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
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
二、新公文写作常见错误点
1.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写右边,通知、通报、公告、通告没有秘密程度。
2.发文字号
“国发〔2010〕1号”中要注意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不能颠倒;年份要用“〔〕”不是“[ ]”、也不是“( )”年份要写四位数,不能写成“10”;序号“1号”不能写成“第1号”也不能写成“01”号。
3.签发人
上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签发人,下行文如“命令”、“通知”、“通告”等没有签发人;且有签发人的时候,签发人应与发文字号在一行居于两端。
4.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注意“关于”与“的”位置,“关于”不能在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国务院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就是错误地把“关于”提前,而“的”后面一定是文种,如出现“××××的情况报告”就是错误的例子,“情况报告”不是文种,应为“××××情况的报告”。
5.成文日期:阿拉伯数字。
6.版记:主题词已删除。
7.文种:
文种与内容中相矛盾,如标题是“××××的通告”,正文中却出现了“特通知如下”的情况;
文种杂糅,比如“关于××××的请示报告”。
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党政机关共有15种: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篇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公文的标题中除_________________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该年度发文序号。
3、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内容和发文目的分,函的种类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请批函和答复函。
6、联合行文的发文时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准。
7、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_______________。
8、会议纪要主体的写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摘录式。
9、计划的正文内容应包括目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发布性通知中,凡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转发”,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批转”。
11、公文主题词一般不超过5个,其标引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平行文 B、下行文 C、外发文 D、上行文
2、任免人员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报 B、批复 C、通知 D、通告
3、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于文头的()
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
4、下列公文中属于上行文的是()
A、报告 B、决定 C、通告 D、议案
5、什么级别以上的政府可发布命令()
A、县级 B、乡镇级 C、省级 D、中央级
6、发文字号年份的正确写法是()
A、[ 97 ] B、[ 1997 ] C、[ ’97 ] D、[ ]
7、不属于通报适用范围的是()
A、表彰先进 B、传达情况 C、申请批准 D、批评错误
8、对下阶段及未来发生的事情作粗线条的预测、打算,一般用()
A、规划 B、安排 C、要点 D、设想
9、工作总结重点写的是()
A、工作经验 B、感想体会 C、存在不足 D、努力方向
10、结语“现提请审议”适用于()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函
三、判断题:
1、公文用印要求是上应压正文,下应骑年盖月。()
2、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当用函。()
3、调查报告属于公文中的“报告”这一文种。()
4、决定的.事项有时可省略,决定缘由却不能省略。()
5、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必须用决定答复。()
6、会议纪要和一般公文一样,不能设正副标题。()
7、公文都应该有主送机关。()
8、某个体户和他的朋友签订的协议属于合同。()
9、通报应先叙后议,不应先议后叙。()
10、总结应当用第一人称写作。()
四、名词解释:
1、主送机关
2、议案
3、行文规则
五、简答题: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列举通知的适用范围。
3、请示有哪些规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规、规章
2、机关代字、年份
3、命令
4、意见
5、商洽函、询问函
6、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7、抄送 8、条项式、综合式
9、步骤、措施
10、下级机关,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主送机关是公文主要受理机关、承办公文的机关。
2、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2、行文规则是公文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矩、要求和原则。
五、简答题: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概述和评价事实、说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等四部分组成。
2、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请示应一文一事;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越级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篇6: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写作基础知识
201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写作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本文为大家分析公基知识考察范围内各个部分的详细内容,让考生对公基考试内容有详细的了解。
1. 政治
(1) 考查的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与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需求供给与均衡收入再分配政策等。
(2) 基本题型:
该部分内容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综合分析。既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考核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 法律
(1)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具体来说,考查法的概念、作用、法律渊源,宪法的重要法条,行政行为的基本知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开展,民法中的自然人、法人、合同等,刑法中几个涉及 公务员犯罪的犯罪构成及刑罚等,经济法中的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等。
(2) 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精准识记,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3. 行政管理
(1) 考查的知识点: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 制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公共行政、行政管理过程、行政领导等。
(2) 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综合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 人文和科技
(1)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历史常识、科技常识、日常生活百科等,知识点分布较散。
(2) 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主要是单选,偶尔会出现多选和判断。题型变化不大,主要考核考生的知识面。
5. 公文写作与处理
(1) 考查的知识点:公文的特点、种类,常用公文的格式,常用公文写作、公文的处理。
(2) 基本题型:该部分知识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选、多选、判断、公文改错(纠错)、公文实务、作文题。既考查考生对相关基本知识的准确识记,也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篇7: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
1、CNSS是( )的简称。
A、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D、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
2、对于同一棵大树,木匠看到的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多选)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3、《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中,不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提出请求的权利有( )。(多选)
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继承权 D、劳动权
4、决策是一项包括多个步骤的系统工作,其最后一个步骤是( )。
A、监督与反馈 B、选择备选方案
C、界定问题 C、设立决策准则
5、正当防卫必须在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而紧急避险不强调迫不得已。( )
A、正确 B、错误
6、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 )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CNSS。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是GLONAS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简称是GPS;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简称“伽利略计划”。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ABD。解析:从认识的辩证过程来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依赖于理性认识。C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所以是错误的。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在观察大树之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他们对客体的信息的选择表现出差异。制约着感性认识形成的'有来自客体和主体的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而对相同的感知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故本题答案选ABD。
3、【答案】BC。解析:所谓积极受益权,是指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提出请求,也应积极予以的权利。除了财产权和继承权外,公民享有的其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和受教育权等都属于积极受益权。与积极受益权相对的是消极受益权,是指公民行使该项权利一般不需要积极的,仅负有不侵犯其合法行使以及该项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救济的义务。故B、C选项当选。
4、【答案】A。解析:一个好的决策一般可通过7个步骤而得到:对问题的精确界定;详细界定此项决策必须满足的要求;找出所有备选方案;分析每种备选方案的风险与后果及其边界条件;做出决策;执行决策;建立反馈:跟进与后续行动。
5、【答案】B。解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而它们都是排除犯罪性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但是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通常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除了人的不法侵害外,更多情况下是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3、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正当防卫,公民只要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故本题说法错误。
6、【答案】A。解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所以本题正确。
篇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的领导
2、事业单位受聘人员连续旷工超过( )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A、5 B、8 C、10 D、15
3、属于微观经济政策的是( )。
A、产业政策 B、价格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4、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是( )。
A、建筑安装业 B、交通运输业
C、邮电通信业 D、加工、修理修配业
5、下列说法中,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是( )。(多选)
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B、“运筹帷幄之中,千里之外”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6、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分析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重要的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因此,本题答案为A。
2、【答案】D。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解析: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些反对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立法以及环保政策等。如价格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就业政策等。ACD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三大经济政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解析:我国营业税税目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故答案为D。
5、【答案】AD。解析:A项说明事物的变化都是由事物本身首先引起的,要重视内因的作用;B项汉高祖刘邦评价张良的话,说明张良有谋略;C项说明为人处事要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D项是刘备赠予其子后主刘禅的话,劝励为人主之道,也用来说明做人的道理,即不应该因为善事小而不做,恶事小而做,要防微杜渐。由此可以看出,只有A、D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6、【答案】D。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故本题答案为D。
篇9: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习题
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习题
1.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成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3.“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C.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分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4.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方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我国政府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
A.教育权和就业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自由权和选择权 D.劳动权和财产权
6.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 )。
A.科学发展观
B.正确的政绩观
C.正确的执政方式
D.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答案】A。解析: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原因在于实践可以检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故本题选A。
3.【答案】B。解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安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危险。
4.【答案】D。解析: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5.【答案】B。解析:生存权是最基本的权利,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没有其他的任何权利。
6.【答案】B。解析:胡锦涛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