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2-12-14 05:11:47 作者:麥當當Grandent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麥當當Granden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对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的几种传统焊补方法的介绍及对各种方法不同特点的分析,确定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局限性的存在原因。同时,对一种新出现的铸造缺陷修复技术及其设备―铸造缺陷修补机,进行了实践操作实验和试棒的显微组织分析,说明用铸造缺陷修补机修复机床导轨面缺陷是符合质检标准的,进一步分析证明了缺陷修补机在铸件缺陷修复方面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关键词:机床导轨 缺陷 修复 喷焊(钎焊) 电弧焊 新工艺 铸造缺陷修补机

1、实验目的

通过对几种传统焊补工艺在机床导轨缺陷处的焊补结果,分析机床导轨修复结果不佳的原因。通过对铸造缺陷修补机在机床导轨面的修复结果的研究,确定一种确实可行的在机床导轨面上修复的新技术及其工艺,为国家减少能源的浪费,为企业增加效益。

2、传统焊补工艺的焊补结果及分析

2.1试验前的准备:

2.1.1缺陷导轨数量:4件,材质HT200-400,每件导轨缺陷数量≥2,每件导轨缺陷处面积S<1000mm2,深度h<8mm的缺陷数量不少于2个,S>1000mm2,深度h<8mm的缺陷数量不少于2个,热处理状态:3件未进行表面淬火,1件已表面淬火。

2.1.2喷焊设备,电弧焊设备,镍基焊粉F103(C≤0.15 8.0

2.2 焊补结果及分析

2.2.1 喷焊 按喷焊工艺执行,将导轨面预热至150℃以上,完成初步焊粉的喷涂后,将喷涂面加热至900℃-1200℃以上,使焊粉熔化后形成平整面。由于预热及加热时间长,工件受热面积较大,热应力较大,比电弧焊更容易产生裂纹,同时线收缩产生裂纹倾向更大。由于裂纹倾向受喷焊时间、喷层厚度等因素影响,缺陷大小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焊补的缺陷需清理干净,由于喷粉中含Fe量比例较高,形成的`喷层较电弧焊与母材的颜色更相近。但因具有一定量的Ni,所以无法与母材颜色更接近,焊补后可以进行机械加工。

2.2.2电弧焊: 用铸铁焊条Z248按相应工艺进行焊补,焊补工艺分两种,第一种:焊前预热至550℃-650℃时进行焊补,焊补后保温5-8小时,第二种:工件焊前不预热,焊后保温3-4小时。两种方法的焊补质量均不容易保证,易出现裂纹、硬点,焊补后不容易进行机械加工。焊条价格便宜。

用镍基铸铁焊条Z308按相应工艺进行焊补,另加热态锤击工艺,焊层与焊层之间应停顿冷却至60℃以下,焊补区少气孔、裂纹产生,机械加工性良好,结合强度高、无脱落现象,由于机床导轨加工后吸油及焊条吹力的影响,易产生咬边、形成“焊补痕迹”,另外由于焊条中含有大量的镍元素,焊补区颜色与母材有很大区别,而且焊条价格昂贵。

2.2.3结果分析 传统的喷焊、电弧焊工艺,焊补后易产生裂纹,工件易受热变形,容易出现二次气孔,焊补处金属颜色与母材差异大是其共同的特点,这也是传统焊补工艺不能彻底解决机床导轨缺陷修复的根本原因。传统焊补工艺不适用于可见加工面的修复,适用于非加工面或不可见加工面的修复。部分焊补材料价格较高,焊补质量不容易稳定,要求操作者技术、经验丰富。

3、铸造缺陷修补机的焊补效果及分析:

3.1试棒的制作与分析

3.1.1准备一根Φ30×200的试棒,材质为HT250,表面粗糙度为Ra0.8,在表面钻4-5个Φ5mm深3-4mm的孔,用AKZQB-2000C型铸造缺陷修补机进行焊补,补材选用0.8#、厚度为0.25mm的金属片及厚度为0.4mm的HT250铁屑。

3.1.2 将焊补处进行打磨、抛光,制作金相分析试片,金相组织如图1、图2.图1左边为母材HT250,右边为0.8#补材,图2左边为母材HT250,右边为HT250铁屑补材。焊补处未见明显分界线、过渡区域微小、焊补点附近未见碳化物析出、焊补处金属组织致密,未见裂纹的产生。结论:宏观检测,焊补点附近及整个试棒常温,焊补点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补材为0.8#的焊补点比母材更致密,补材为同材质的焊补点与母材致密度相同,金相组织分析:无裂纹、周边金相组织未改变、无内应力,未出现硬化、软化现象。

3.2导轨缺陷的焊补效果及分析

3.2.1焊补前的准备:导轨数量:4件;材质:HT200-HT400;热处理状态:表面淬火2件,硬度HRC50―56;未进行表面淬火2件,硬度HB170-230,具有Φ1-Φ6mm;深3-4mm缺陷数个。AKZQB-2000C型铸造缺陷修补机1台,补材为0.8#、Φ0.8mm的金属丝及HT200材质的铁屑。

3.2.2焊补效果及分析:用AKZQB-2000C型铸造缺陷修补机,补材选用0.8#的Φ0.8mm的金属丝及HT200的铁屑,分别对淬火及未淬火的导轨面缺陷进行焊补,打磨、抛光后,宏观检测其焊补效果,焊补点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无咬边、无烧痕,焊补点附近及整个制件常温。用30倍放大镜及硬度计现场检测焊补情况,结果显示:无明显分界线,焊补点金属致密、无裂纹、无砂眼,0.8#补材焊补点硬度HB180-220,HT200补材焊补点硬度HB210-240,未淬火导轨面焊补点附近,硬度HB160-210.淬火导轨焊补点附近硬度HRC51-56,未见退火、软化现象,经探伤剂检测合格。

3.2.3焊补结论:用铸造缺陷修补机对缺陷处进行焊补,基体处于常温状态,无应力、无裂纹、无咬边、无焊补痕迹、焊补金属致密,无退火、软化现象,无硬点、无硬化,可以进行机械加工,焊补处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是其最大特点,满足加工面缺陷修复的质量检测要求。铸造缺陷修补机利用电阻生热原理,将补材瞬间熔化在缺陷处,结合强度高,无脱落可能,焊补点直径可达Φ1.5mm,每秒钟完成焊补点次数可达25次,焊片厚度达0.4mm,适用于焊补加工面及非加工面等各类缺陷,焊补时间长短取决于缺陷的大小,成本低且缺陷大的铸件无焊补意义。补材根据焊补点性能要求可选择不同材质的丝、片、铁屑,不是专供材料,获取方便,价格低微。

4、结论:

传统的喷焊、电弧焊等工艺,对铸件的缺陷修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喷焊的可加工性良好,但易产生裂纹、热变形、退火等现象,颜色与母体差别太大,结合原理为机械结合,结合强度相对电弧焊低一些。电弧焊的焊补效果与选择焊条有直接关系,Z308的可加工性及裂纹的不产生性良好,但焊补痕迹及颜色与母体的差异难已消除,且价格高;Z248等普通铸铁焊条的可加工性及裂纹的不产性均不良好。传统焊补工艺中铸件的焊前升温及焊后保温也给大铸件的焊补造成了一定的不便,总体分析,传统焊补工艺中的一些问题使铸件产生的缺陷无法彻底修复,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质量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针对机床导轨件的缺陷修复,实验证明在非加工面上应慎重选择,加工面上应避免选用。

利用铸造缺陷修补机对铸造件的缺陷进行修复是一种新技术,铸件在修复过程中,不升温、不变形、无裂纹产生、焊补点金属致密,不产生硬点、无退火现象,可以进行任何机械加工。补材的选择不受材质的制约,通过不同材质补材的选择,可以达到焊补点性能、颜色与母体上的统一。补材与母体为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不会产生脱落,焊补质量符合铸件产品的质检标准,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新技术,针对机床导轨的缺陷修复,实践证明可以广泛应用,能满足其质检标准的要求。但铸造缺陷修补机的焊补过程为Φ1.5-Φ1.2mm焊补点反复熔化堆积的过程,在大面积缺陷修补过程中,修复效率是制约其广泛推广应用的唯一因素。

根据铸件具体情况,一定范围内大小的缺陷可直接应用铸造缺陷修补机进行焊补,对于大缺陷,我们同时推荐传统焊补工艺与铸造缺陷修补机的复合应用,即利用铸造缺陷修补机解决传统焊补工艺中所出现的表面裂纹,表面可加工性及颜色差异等问题,使广大铸件具有可焊补的意义,最终彻底解决铸件缺陷的修复问题。总之,正确应用、推广铸造缺陷修补机修复铸件缺陷,在减少由于铸造缺陷而造成的废品重熔、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为国家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具有现实的意义!

篇2:水污染的修复技术分析

水污染的修复技术分析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水污染的.定义、危害及其分类,重点阐述了水体生态修复的技术,具体从化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各种技术,修复技术研究能进一步为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冯勤亮  作者单位: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X5 关键词:水体污染   修复技术   生态环境  

篇3:富积体与植物修复技术

富积体与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富积植物进行金属矿山的修复得到快速发展,富积植物种类不断发现,富积机理的.解释不断完善,在分析利用富积植物进行修复的优点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 者:宋曰钦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安徽黄山,24504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刊 名:生物学通报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IOLOGY 年,卷(期):2008 43(4) 分类号:Q948-116 关键词:富积植物   植物修复   生理机制  

篇4:机床电气设备故障与维修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对于自动化设备的关注与研究也逐渐成为发展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机床电气设备来说,其带给整个生产线更高效的生产效率,缩减了生产制造的成本,实现了生产的批量化。机床设备无疑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对于机床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和维修也更加重视,本研究就机床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望能为广大的机床电气设备研究者和操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论文

1机床电气设备简介

在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充分发展的今天,机床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产组成,就机床电气设备来说,其分类较广,不同种类的机床电气设备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并且,根据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程度不同,对于机床电气设备的操作难度也有相应的登记划分,厂商和企业需要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属性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机床制造的可行性与理想性。机床的种类很多,近些年来,数控机床由于其适应性良好,集成度高,操作安全性好,已经逐步成为了主流的机床投入到机械生产中。对于机床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也逐渐成为了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了保证机床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安全性,技术人员必须充分的掌握设备的属性,了解相应的故障点与解决办法,以求实现机床电气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能够更进一步。常见机床电气设备的故障分类:

1.1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人为操作不当恐怕是所有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了,的确,人为操作是实现设备功能的必然环节,尤其对于机床电气设备这样的技术难度较高、集成化高并且需要专业操作技术的设备。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人为操作失误是很难避免的,产生人为操作不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机床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当,即所选设备与产品的生产属性不符,从而使设备产生了较大的不适性甚至产生故障。除此之外,产生操作不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对于机床设备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说,培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由于设备和零件老化带来的损坏

机床设备的建造工序多、结构复杂,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如此高造价的机床电气设备,虽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在无形中是加重了生产的成本。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中机床电气设备的使用超负荷,并且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忽略了对机床的定期检修和保养,甚至一些已经质量严重不达标的机床设备还继续在生产中违规使用。机床电气设备的老化问题无可避免,这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对于设备和零件老化问题的忽视,不仅会降低生产的效率,更使极大地安全隐患,对于生产者和设备操作人员来说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机床设备的超负荷使用。

1.3由于软件错误产生的故障

机床电气设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产机械,其集成化程度很高,尤其是近些年广泛进驻广大企业的数控机床,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软件程序,只有将产品生产的过程进行细致的程序设置,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的流程的顺利和高效。由于软件编程的可变因素很多,在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编程中,极易导致错误的操作出现。所以说,对于机床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要全面透彻,不能只分析设备的实际操作,要结合系统设定与工作组件,找出故障的所在并加以解决。

篇5:机床电气设备故障与维修分析论文

2.1检查设备的工作环境

机床设备出现故障以后,要及时的对设备进行停工检查,防治更大的故障甚至是事故的发生。对于常见的机床电气设备非正常运行,在断电后要首先对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实际的机床操作中,由于设备的温度升高、工作电压的变化等原因,会使得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影响产品的品质。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也可根据其产品表现对故障愿意做出一定的预判,通常来说,由环境变化、条件变化带来的设备故障造成的危害较小,在对环境进行调试后,可逐渐使设备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但也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若不及时进行调整,极易引发生产事故。

2.2对机床电气设备进行断电后硬件检查

由于设备老化、损坏等原因,使得机床电气设备在硬件上不能支持生产的继续进行,就需要对设备进行断电后的硬件检查。通常来说,机床电气设备的硬件检查比较复杂,由于其构成的零件繁多,加之线路复杂,在对硬件进行故障排查时要充分的做好分步检查的准备,从大到小从粗到细的将设备硬件分开进行检测。对于损坏的零件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了解造成其损坏的原因,从而对系统进行调整,减小下次故障的发生率。对于机床设备的硬件检查,要制定相应的计划,保证能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对于老化和损毁的零件及时的更换和保养。

2.3运行软件查看软件是否预警

机床电气设备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软件编程的成功。一个相对完善的生产系统对于软件有着重要的要求,软件的容错率对于生产的顺利性和生产的高效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生产过程进行程序设定时,要做好软件出错的预警,使得在故障发生时能及时的进行软件报警,使得程序员能及时的了解故障的发生点并加以更正。在现有基础上,要逐渐加强机床电气设备的软件设置,进行一定的安全性强化,提高软件预警的可靠性,减少软件故障,从而提高整个机床设备的高效运转。

结语

机床电气设备的发明与改进,对于工业制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机床电气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减少故障的发生以及对故障进行高效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有的机床电气设备在实际的操作中、硬件的检修中以及系统程序的预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相关的研究部门必须要在提升设备生产效率的同时,对设备的自身维修保养进行升级,保证生产的安全性,保证机床电气设备的使用能够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张怀亮.浅谈机床电气设备维修与故障的排除[J].赤子,2012(13):192.

[2]毛书波,陆文平.机床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J].民营科技,2011(07):15.

篇6:简析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

引言

随着电子行业的日益更新,当今数控理论的调整发展,使得数控技术也在不断地跟着进步,数控系统的结构因此变得更加地复杂,智能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数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实践运用,维护等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对于数控机床的控制和维修,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系,是大多数控技术人员的期望。希望借助这个理论体系,让控制和维修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数控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篇7:简析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

1.1 概念

数据机床控制是指通过数控程序,对数控机床下达工作指令,让数控机床按照预定的工作程序,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自动化操作的过程。其操作前,需要先确定零件在机床的安装位置,刀具与零件之间在进行工作时的尺寸参数。机器操作的路线,切削规格等参数等。掌握这些参数之后,才由程序员编制加工的数控操作程序单。然后让电脑按照制定的程序,进行规范的操作的一种深加工过程。

1.2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主要由电流、位置、速度三个控制环利用串联的原理组成的.。

1)电流环的功能是为伺服电机,提供其所需要的转矩电路。通常情况下,其与电动机之间的匹配调节,是事先就由制造者配备了相应的匹配参数。其反馈信号也在制造时,已经在伺服系统内联接好了。因此不需要事后进行接线与调整;

2)速度环的功能是控制电机的转速,也就是坐标轴在工作时的运行速度的电路。速度调节器其P、I调整值,都是根据骚动坐标轴负载量,或者是机械转动的刚度与间隙等特性来决定的。一旦这些特性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对机械的传动系统进行检查和修复,然后再正确调整数控设备速度环的PI调节器;

3)位置环是对各坐标轴按照程序设备的指令进行工作,用于精确定位它位置的控制环节。位置环的正确运行与否,直接影响到坐标轴的工作精度。位置环的工作包括两部分。

其一,位置环是测量元件的精度是否与CNC系统脉冲当量匹配。测量元件每次移动的距离,外部倍频电路是否与系统庙宇的分辨率相符。测量元件与分辨率肪冲比必须达到100倍频方,才算合格。比如,位置测量时,元件脉冲次数10/mm,那么系统的分辨率应为0.001mm才算匹配。

其二,对位置环KV值的设定和调节。KV值一般是被当作机床数据进行设置的,数控系统中,对KV值的数值单位和设置地位都进行指定。速度环在进行最佳化调节后。KV值则是鉴定机床性能好坏,工作精度是否准确的重要因素。KV值体现了机床运动坐标,运动时性能的优势程度。关于KV值的设置,需要参考和符合以下公式:

KV=V/△其中KV即位置环增益系数 V即坐标运行速度,m/min △即跟踪误差,mm 注意不同的单位,数据参数代表的涵义也不一样。

2 数控机床维修方法

2.1 故障检查

首先要对进行进行检查,查找机床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先可对机器的使用人员进行询问,再进行目测,触摸机器的各个线路是否完好,检查是否短路。再通电进行检测,如果不行,再利用进行检查,对机器的信号与报警装置,接口状态,参数调整等各种方法,直到查出机床的问题为止。故障检查这一步就算结束了。它是机床维修前的基础工作。只有正确地发现其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修理。

2.2 维修方法

故障排查出来之后,再进行机床的维修,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机床障维修方法。

1)电源:电源是整个机床是否能够顺利工作的能量来源,它的损坏轻则会导致程序数据丢失,产生停机现象。重者可能毁坏整个系统。在我国,由于电力系统不是很充沛,所以经常导致电源的损坏,电源损坏应及时维修。然而做好提前的准备,才是预防电源损坏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设计机床的供电系统时,就尽量为它提供单独的配电箱,在电网供电质量不良的地方,三相交流稳压装置,也是必须事先配备的。接入数控机订的电源中线与接地线一定要分开,并且使用三相五线制等;

2)位置环故障:首先,位置环报警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位置测量回路开路、测量元件已经损坏、接口信号损坏等。其次,坐标轴在脱离指令下运动,可是造成的原因是漂移可能过大;位置环或速度环接成正反馈;元件损坏等;

3)机床坐标查找不到零点。可能造成的原因是零方向与零点远离;编码器损坏光栅零点标、回零差事开关失灵等;

4)机床动态性差:其中原因可能是机械传动系统磨损严重,或者间隙过大造成的。或者是导轨润滑工作做得不充分。对于电气控制系统,造成这样的问题可能原因是速度、位置环和相关参数,已经不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应在故障排除后,及时进行调整,使得达到最佳效果。

诸如此类等等问题,故障在查出之后,立即根据相关的维修方案进行正确地修理,对各种电路,参数,控制系统,电源等问题,进行仔细确认,然后针对性地调整维护方案,并且把每次维修的记录地都记载下来,以便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好迅速地作出处理。

3 结论

根据以上依据,我们可以得知,数控机床的控制与维修技术,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摸索排查,利用自己和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记载下来,对我国未来制定完整的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和机床维修技术,无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俊生.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基础.[M].2版,科学养鱼,2009,1.

[2]潘耀佳.数控机床维修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3]范宋兵,罗四红.伺服控制示意图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12).

[4]何荣誉. 以“说课”形式谈高职《数控机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J].职业时空,2012(8).

[5]李周平.基于直线电机的数控机床驱动控制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12(3).

[6]王侃夫主编.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刘荫庭.数控机床维修改造系列讲座.第2讲,数控机床电气维修技术(上)[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2(2).

[8]赵学跃,裴旭.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1).

篇8:土壤污染的健康危害与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的健康危害与修复技术

摘要:土壤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已经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土壤污染物分为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并阐述了各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介绍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即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最后,本文还对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作 者:张桂香    赵力    刘希涛    ZHANG Gui-xiang    ZHAO Li    LIU Xi-tao  作者单位:张桂香,刘希涛,ZHANG Gui-xiang,LIU Xi-tao(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赵力,ZHAO Li(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春,130012)

期 刊:四川环境  ISTIC  Journal:SICHUAN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X503.1 关键词:土壤污染    人体健康    危害    修复技术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的缺陷分析

无砟轨道道床翻浆修复技术

机床实习报告

技术分析投资心得体会

桥梁混凝土裂缝与外观缺陷分析

自我修复

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

机械制造及工艺教程-第三章 典型机床工作运动分析

机床电气控制实习报告

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机床导轨面缺陷修复技术的分析与探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