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时间:2023-04-09 03:41:36 作者:便利蜂爱好者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便利蜂爱好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泊中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Ecological Engineering,PEEN)实验研究实践主要结论为:(1)地表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修复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2)主要方法是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实践物理生态工程(PEEN)和生物环保产业(Bio-Environmental Enterprise,BEE);(3)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星火燎原,从局部到大范围乃至全流域;(4)实现目标的主要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4M):高等水生植物.(Macrophyte),宏观仿生学(Macro-bioimitation),微生物(Microorganisn),及管理(Management);(5)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作 者:濮培民 王国祥 李正魁 胡春华 陈宝君 成小英 李波 张圣照 范云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刊 名:湖泊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年,卷(期):2001 13(3) 分类号:Q147 关键词:健康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物理生态工程  

篇2: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

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

七里海湿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和人为共同的影响,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水资源趋于枯竭,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修复退化的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必须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融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主要解决湿地面积恢复、水资源配置、生物多样性恢复等问题的修复技术方案.

作 者:王祖伟 刘明舵 李兆江 吕绍生 WANG Zu-wei LIU Ming-duo LI Zhao-jiang LU Shao-sheng  作者单位:王祖伟,李兆江,吕绍生,WANG Zu-wei,LI Zhao-jiang,LU Shao-sheng(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074)

刘明舵,LIU Ming-duo(天津市宁河县任凤高中,天津,301500)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2(5) 分类号:X171.1 P941.78 关键词:七里海湿地   生态系统退化   修复技术  

篇3: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超过60%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水生态修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近年来水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较快.

作 者:廖文根 杜强 谭红武 朱瑶 李国强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06 “”(1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4: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

综合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及矿区发展特点,探讨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及研究内容、阐明了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管理与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技术路线.

作 者:闫旭骞 王广成 Yan Xuqian Wang Guangcheng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烟台,264005 刊 名:中国矿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MINING MAGAZINE 年,卷(期):2005 14(4)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矿区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  

篇5: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部署,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水资源的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遏止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创建水生态系统规范管理体系,打造“碧水蓝天、魅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按区域、分步骤,科学关闭自备井,在已关闭10眼的基础上,今年再关闭8眼自备井,实现全部关闭。并对全县地热井规范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上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1、地表水厂及管网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9644万元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日的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开工建设,底投入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切实增强公共供水能力。

2、环城水系引黄供水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节制闸10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可投入使用。年引黄河水800余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农田灌溉。

3、渠道治理工程。自2015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投资1800万元对西清临干渠等主干渠进行治理,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4、尖冢灌区改造工程。尖冢灌区是卫运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45万亩,由于建设时间早,设备老化,计划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备维修改造和闸涵建设,工程实施后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节约地下淡水资源。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创造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水生态承载力出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更持续的经济发展。2015-2015年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2015年实施老官寨镇21个村的节水改造,铺设地下管道347.9千米,利用现有的机井发展管灌面积3.78万亩,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四)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创建美丽和谐

2015年,我县利用引黄工程在县城新区建设的北湖、玉河两处大型的水生态公园将开始蓄水开放,切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的“环城水系”工程,可使县城东西南北四条渠道24公里常年蓄水100万方,环城水系工程的实施将使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

篇6: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探讨和评价研究

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探讨和评价研究

摘要:城市水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通过城市水生态系统与人体自身健康机制的类比分析,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水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功能(供水、防洪、生物保护、景观娱乐等)及自身健康的'潜在能力.提出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压力量化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模型.用承载力与压力所确定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描述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以郑州市为例,分别计算了该市1995-城市水生态系统承载力及其压力,并得出相应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表明,城市水生态系统承载力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健康指数亦逐步增加,对应健康状态为“病态-亚健康-健康”状态,特别是后该地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明显好转.作 者:刘武艺    邵东国    唐明    LIU Wu-yi    SHAO Dong-guo    TANG Mi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期 刊:安全与环境学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7, 7(2)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环境科学    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承载力    评价    郑州市   

篇7:厦门海湾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因素及生态修复意义

厦门海湾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因素及生态修复意义

摘要:以厦门海湾生态服务功能逆向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适当的围堤填海,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污染防治工程措施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区域开发,是造成海湾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受损生态系统在长期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证明生态系统资源的经济价值,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作 者:余兴光    郑森林    卢昌义    YU Xingguang    ZHENG Senlin    LU Changyi  作者单位:余兴光,YU Xingguang(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郑森林,ZHENG Senlin(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卢昌义,LU Changyi(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期 刊:生态学杂志  ISTICPKU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卷(期):2006, 25(8) 分类号:X826 关键词:海湾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功能价值    生态修复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技术及应用专业求职信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初探

无砟轨道道床翻浆修复技术

项目管理理论企业应用论文

自我修复

水下沉管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