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每一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级财务管理第1、2章讲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级财务管理第1、2章讲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中级财务管理第1、2章讲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B、套算利率是指各金融机构根据是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
C、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
D、基准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分析 B、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
C、财务预算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
D、财务控制是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或进行的调节
3、下列( )不属于资金利率的组成部分。
A、纯利率 B、通货膨胀补偿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存款利率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筹资活动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
B、广义的投资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和对外投放资金的过程,狭义的投资仅指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
C、资金营运活动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付活动
D、广义的分配是指企业对各种收入进行分配和分派的过程;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净利润的分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有市场主体、金融工具和交易价格和利息率
B、按期限金融市场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C、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金融市场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或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D、按金融工具的属性金融市场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6、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属于企业狭义投资的是( )。
A、购买设备 B、购买零部件 C、购买专利权 D、购买国库券
7、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是( )。
A、利率 B、纯利率 C、流动风险报酬率 D、市场利率
8、甲、乙两个企业均投入100万元的资本,本年获利均为20万元,但甲企业的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而乙企业则全部是应收账款。如果在分析时认为这两个企业都获利20万元,经营效果相同。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是( )。
A、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B、没有考虑利润的获得和所承担风险大小
C、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D、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规模大小关系
9、企业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 )。
A、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B、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C、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D、企业与作为社会管理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10、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在于( )。
A、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B、考虑了风险价值因素
C、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矛盾,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A、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 B、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C、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财务监督 D、收回借款或者停止借款
2、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 )。
A、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B、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C、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D、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3、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金融环境因素有( )。
A、金融工具 B、金融市场 C、利息率 D、金融机构
4、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企业广义的投资活动的有( )。
A、企业购置无形资产 B、企业提取盈余公积金 C、支付利息 D、企业购买股票
5、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一般具有下列( )基本特征。
A、期限性 B、流动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6、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有( )。
A、市场主体 B、金融工具 C、交易价格 D、市场利率
7、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具有的优点包括(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反映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C、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D、即期市场上的股价可直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
8、为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下列各项中,可用于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措施有( )。
A、解聘经营者 B、绩效股形式
C、公司被其他公司接收或吞并 D、所有者给经营者以“股票选择权”
9、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利率可以分为( )。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基准利率 D、套算利率
10、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优点有( )。
A、受政府管制少 B、筹资方便 C、承担有限责任 D、盈利用途不受限制
11、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率的组成因素包括( )。
A、纯利率 B、违约风险收益率 C、流动性风险收益率 D、期限风险收益率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 )。
A、采购原材料 B、销售商品 C、购买国库券 D、支付利息
13、下列属于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有( )。
A、股票 B、债券 C、商业票据 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14、下列有关个人独资企业的中,正确的有( )。
A、只有一个出资者 B、出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独资企业应该交纳企业所得税 D、独资企业的收益交纳个人所得税
15、下列有关税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显著特征
B、按税收负担能否转稼,可分为货币税和实物税
C、课税对象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我国的征税人只有国家各级税务机关
三、判断题
1、违约风险报酬率是指对于一项负债,到期日越长,债权人承受的不肯定因素越多,承受的风险也越大,为弥补这种风险而要求提高的利率。 对 错
2、以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 对 错
3、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 对 错
4、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社会管理活动。( ) 对 错
5、金融工具按其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后者主要有商业票据、国库券(国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前者主要是股票和债券等。( ) 对 错
6、金融市场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即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或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对 错
7、企业价值指的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 ) 对 错
8、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称为基准利率。( ) 对 错
9、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这一资源的交易价格。( ) 对 错
10、企业同其债权人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 对 错
11、企业采取短期借款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这属于企业的筹资活动。( ) 对 错
篇2:中级财务管理第1、2章讲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项年金,前5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10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元。
A、2994.59 B、2589.12 C、2813.68 D、2461.53
2、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年末时的终值( )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3、现有两个投资项目甲和乙,已知收益率的期望值分别为20%、30%,标准离差分别为40%、54%,那么(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D、不能确定
4、王某拟存入一笔资金准备3年后使用,假设该笔存款的年利率为4%,王某在3年后需使用39200元,则在单利计息情况下,现在应存入( )元资金。
A、34002.15 B、10801.44 C、35000 D、42924.53
5、在10%利率下,一至五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1、0.8264、0.7513、0.6830、0.6209,则五年期的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为( )
A、2.5998 B、3.7907 C、5.2298 D、4.1694
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7、关于风险报酬,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
A、高收益往往伴有高风险 B、风险越小,获得的风险报酬越大
C、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资金时间价值=无风险收益率
D、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率。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营风险的有( )
A、原料价格变动 B、销售决策失误 C、生产质量不合格 D、发生通货膨胀
9、A公司于第一年初借款40000元,每年年末还本付息额均为10000元,连续5年还清,则该项借款利率为( )
A、7.93% B、7% C、8% D、8.05%
10、已知(P/F,8%,5)=0.6806 (F/P,8%,5)=1.4693 (P/A,8%,5)=3.9927 (F/A,8%,5)=5.8666 则I=8%,n=5时的资本回收系数为( )。
A、1.4693 B、0.6806 C、0.2505 D、0.1705
11、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年初付款5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现在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是( )元。
A、2395.40 B、1895.50 C、1934.50 D、2177.50
12、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 )。
A、普通年金 B、即付年金 C、永续年金 D、先付年金
13、一项500万元的借款,借款期5年,年利率为8%,若每半年复利一次,则年实际利率会高出年名义利率( )。
A、4% B、0.24% C、0.16% D、0.8%
14、关于标准离差与标准离差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是风险,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
B、标准离差率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C、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它以绝对数反映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
D、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可以采用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15、如果两个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标准离差相同,而期望值不同,则这两个项目( )。
A、预期收益相同 B、标准离差率相同 C、预期收益不同 D、未来风险报酬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一般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应按复利方式来计算
B、可以直接用政府债券利率来表现时间价值
C、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时间价值的存在基础
D、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2、下列各项中属于年金形式的有( )。
A、直线法计提的折旧额 B、等额分期付款 C、养老金 D、零存整取的整取额
3、下列关于风险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 B、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C、无风险收益率=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 D、一般把短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4、减少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下列属于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的是( )。
A、进行准确的预测 B、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相机替代
C、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
D、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5、下列有关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从财务管理角度看,风险是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B、投机风险是只会造成损失而无获利可能性的风险
C、按照风险的性质或发生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D、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偿债基金系数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B、资本回收系数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C、递延年金的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D、永续年金无终值
7、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付款条件是;从第7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1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100万元,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10%,则相当于该公司现在一次付款的金额为( )万元。
A、10×[(P/A,10%,15)-(P/A,10%,5)]
B、10×[(P/A,10%,10)(P/F,10%,5)]
C、10×[(P/A,10%,16)-(P/A,10%,6)]
D、10×[(P/A,10%,15)-(P/A,10%,6)]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风险越大,投资人获得的投资收益就越高
B、风险越大,意味着损失越大
C、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投资人无法选择是否承受风险
D、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利息率变动,企业筹资成本就会加大,所以由于通货膨胀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是财务风险即筹资风险
9、按照风险导致的后果,风险可分为( )。
A、纯粹风险 B、投机风险 C、系统风险 D、非系统风险
10、风险对策有( )。
A、规避风险 B、减少风险 C、转移风险 D、接受风险
三、判断题
1、根据(F/P,5%,5)=1.2763,可知(P/A,5%,5)=(1-1/1.2763)/5%=4.3297。( ) 对 错
2、若使1000元经过4年后的复利终值变为2000元,每半年计息一次,则年利率应为18.10%。( ) 对 错
3、已知(F/A,5%,4)=4.3101,(F/P,5%,4)=1.2155,(F/P,5%,5)=1.2763,则(F/A,5%,5)为5.5256。( ) 对 错
4、即使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增加借入资金也不能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 ) 对 错
5、风险是对企业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所构成。( ) 对 错
6、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项目,以减少风险。( ) 对 错
7、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风险自保,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 对 错
8、在年金中,系列等额收付的间隔期间只需要满足“相等”的条件即可,间隔期间完全可以不是一年。( ) 对 错
9、任何投资者宁愿要肯定的某一报酬率,而不愿意要不肯定的同一报酬率,这种现象称作风险反感。( ) 对 错
10、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 对 错
11、对于多个投资方案页言,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标准离差率最大的方案一定是风险最大的方案。( ) 对 错
12、有计划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转移风险的表现形式。( ) 对 错
四、计算题
1、某人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辆汽车,贷款共计为200000元,在内等额偿还,每年偿还一次,年利率为8%,按复利计息,计算每年应偿还的金额为多少?
2、甲投资项目与经济环境状况有关,有关概率分布与预期报酬率如下表:
要求:(1)计算甲投资项目的期望值;(2)计算甲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3)计算甲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率。
3、投资者准备购买一套办公用房,有三个付款方案可供选择:(1)甲方案:从现在起每年年初付款10万元,连续支付5年,共计50万元。(2)乙方案:从第3年起,每年年初付款12万元,连续支付5年,共计60万元。(3)丙方案:从现在起每年年末付款11.5万元,连续支付5年,共计57.5万元。假定该公司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0%,通过计算说明应选择哪个方案。
4、企业拟以100万元进行投资,现有A和B两个互斥的备选项目,假设各项目的收益率呈正态分布,具体如下:
要求:(1)分别计算A、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并根据标准离差率作出决策。(2)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6%,风险价值系数为10%。请分别计算A、B项目的期望投资收益率,并据以决策。
5、设甲租赁公司将原价125 000元的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给乙公司,共租5年,每半年末付租金1.4万元,满5年后设备所有权归属乙公司。要求:(1)如乙公司自行向银行借款购此设备,银行贷款利率为6%,试判断乙公司是租好还是借款买好。(2)若中介人要向甲索取佣金6 448元,其余条件不变,甲本身筹资成本为6%,每期初租金不能超过1.2万元,租期至少要多少期甲公司才肯出租(期数取整)?
6、假定A公司贷款1 000元,必须在未来3年每年底偿还相等的金额,而银行按贷款余额的6%收取利息。请你编制如下的还本付息表(保留小数点后2位): 会计
篇3:中级财务管理讲义
最新中级财务管理讲义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的分数一般在5分左右,题型只能是客观题。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企业财务与财务管理的含义:
(1)财务管理是人所做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工作。
(2)财务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主要区别:资金(价值)管理、综合管理。
(3)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两大部分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企业与各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
(P2)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管理: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P42)
(一)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各种活动的体现
例题1: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企业财务活动的有( )。
A.资金营运活动
B.利润分配活动
C.筹集资金活动
D.投资活动
答案:ABCD
(1)筹资:注意具体内容与举例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筹资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
A.取得资金的渠道
B.取得资金的方式
C.取得资金的总规模
D.取得资金的成本与风险
答案:ABCD
[例题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有( )。()
A.偿还借款
B.购买国库券
C.支付利息
D.利用商业信用
答案:ACD
(2)投资:注意狭义与广义的区别
[例题]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属于企业狭义投资的是( )。(20)
A.购买设备
B.购买零部件
C.购买专利权
D.购买国库券
答案:D
(3)营运资金(注意内容及举例)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 )。()
A.采购原材料
B.销售商品
C.购买国库券
D.支付利息
答案:A、B
[例题2]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的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这样产生的企业资金的收付,这属于筹资活动。
答案:×
(4)分配
(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P4)
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及利润分配管理
三、财务关系: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注意:各种财务关系的体现:
1.企业与投资者间:
(1)投资者对企业一定的控制关系;
(2)投资者参与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3)投资者参与企业剩余资产的索取权;
(4)投资者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法律责任。
2.企业与债权人间:债务与债权关系
3.企业与受资人间: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债权与债务关系
5.企业与政府间:强制无偿的分配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间: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例题1]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能够体现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
A.企业向职工支付工资
B.企业向其他企业支付货款
C.企业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D.国有企业向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支付股利
答案:D
【解析】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例题2]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一种投资与受资关系。( )(20)
答案:×
解析: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一种强制无偿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含义: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
二、金融环境
1. 金融工具的含义及特点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且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其特点:
(1)期限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2.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分类
(1)金融市场的特点:
以资金为交易对象;
可以是有形的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市场。
(2)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依据 分类 特点
按期限划分 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交易期限短;交易目的是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所交易的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长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 交易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收益性较高而流动性差;资金借贷量大;价格变动幅度大。
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 初级市场(一级市场或发行市场) 新发证券的市场,这类市场使预先存在的资产交易成为可能;可以理解为“新货市场”
次级市场(二级市场或流通市场) 是现有金融资产的交易所;可以理解为“旧货市场”
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分 基础性金融市场 以基础性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交易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 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交易对象(如期货、期权、远期市场等)
[例题1]下列有关货币市场表述正确的是( )。
A.货币市场也称为短期金融市场,它交易的对象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B.也称为资本市场,其收益较高而流动性较差
C.资金借贷量大
D.交易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答案:A、D
[例题2]次级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或流通市场,这类市场使预先存在的资产交易成为可能,可以理解为“旧货市场”。( )
答案:×
[例题3]基础性金融市场是指以基础性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指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
答案:√
3.金融市场上利息率的.含义、分类、构成
(1)含义: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
[例题1]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运用资金的交易价格。( )(19)
答案:√
(2)分类:
按利率间的变动关系:基准利率、套算利率
按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按利率形成的机制:市场利率、法定利率
[例题1]依照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利率可分为( )。(1999年)
A.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B.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
C.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D.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答案:D
(3)构成
①纯利率: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的利率。
②通货膨胀补偿率
③风险收益率
违约风险收益率
流动性风险收益率
期限风险收益率
[例题1]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率的组成因素包括( )。()
A.纯利率
B.违约风险报酬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期限风险报酬率
答案:ABCD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
二、财务管理目标三种表述的优缺点:
(一)利润最大化
优点:
1.可以直接反映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多少;
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3.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
缺点:
1.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所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4.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利润÷投入资本
优点:能够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
1.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3.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本书的观点
企业价值不是企业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指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优点: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2.体现了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有利于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缺点:
1.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是所有股票的市价,但是股价受很
多因素影响;
2.对于法人股东,他们对股价的短期变动不感兴趣,而对企业的控制更为关注;
3.对于非上市公司,由于没有股价,企业价值不易衡量。
[例题1]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是( )。(2003年)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C.有利于企业克服短期行为
D.反映了投入资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答案:D
[例题2]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2004年)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每股市价
D.每股利润
答案:C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1.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协调
相关关系人 矛盾的表现 协调方式
所有者与经营者 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的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则希望以较小的享受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①解聘: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
②接收: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
③激励: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绩效挂钩,两种方式:
(1)“股票选择权”方式;(2)“绩效股”形式。
[例题]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来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20)
答案:×
2.债权人与所有者矛盾协调
相关关系人 矛盾的表现 协调方式
所有者与债权人 ①所有者未经债权人同意,要求经营者投资于比债权人预计风险要高的项目;
②未经现有债权人同意,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致使旧债券或老债的价值降低。 ①限制性借债;
②收回借款或不再借款。
[例题1]下列各项中,可用来协调公司债权人与所有者矛盾的方法有( )。(2001年)
A.规定借款用途
B.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
C.要求提供借款担保
D.收回借款或不再借款
答案:ABCD
第四节 财务管理环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程序。
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
其中财务决策为核心工作环节。 会计
篇4:中级财务管理讲义-06
20中级财务管理讲义-06
第六章 项目投资
本章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点章节,近几年每年分数均在20分左右,因此要求考生要全面理解、掌握。
第一节 项目投资概述
本节需要掌握的要点: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二、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三、投资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关系
四、资金投入方式
要点讲解:
一、项目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
特点:(P198)
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投资风险大
二、项目计算期构成:
项目计算期是指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生产经营期
n=s+p
【例6-1】项目计算期的计算
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
要求:就以下各种不相关情况分别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计算期。
(1)在建设起点投资并投产。
(2)建设期为一年。
解:(1)项目计算期=0+10=10(年)
(2)项目计算期=1+10=11(年)
三、投资总额与原始总投资的关系
1.原始总投资:(P201)反映项目所需现实资金水平的价值指标。是指为使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
(1)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
注意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原值不同
(2)流动资金投资(营运资金投资或垫支流动资金)
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6.1.3式)
经营期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6.1.4式)
【例6-2】项目投资有关参数的计算
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10万元。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6万元,全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投产第一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为3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15万元;投产第二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为4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2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可计算该项目有关指标如下:
(1)固定资产原值=100+6=106(万元)
(2)投产第一年的流动资金需用额=30-15=15(万元)
首次流动资金投资额=15-0=15(万元)
投产第二年的流动资金需用额=40-20=20(万元)
投产第二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20-15=5(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合计=15+5=20(万元)
(3)建设投资额=100+10=110(万元)
(4)原始总投资额=110+20=130(万元)
2.投资总额:(P202)是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它等于原始总投资与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之和。
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上例中:
(5)投资总额=130+6=136(万元)
四、资金投入方式
一次投入、分次投入
(P202)【例6-2】本题中流动资金的投入方式是分次投入,第一次投入发生在建设期期末,第二次投入发生在生产经营期第一期期末。
第二节 现金流量及其计算
一、现金流量的含义
(一)现金流量的定义(教材P204)
理解三点:
1.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量,针对特定投资项目,不是针对特定会计期间。
2.内容既包括流入量也包括流出量,是一个统称。
3.不仅包括货币资金,而且包括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
1.初始现金流量
2.营业现金流量
3.终结现金流量
(三)确定现金流量的假设
1.投资项目类型的假设
假设投资项目只包括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三种类型。
2.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
假设该投资项目已经具备国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3.全投资假设
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不区分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而将所需资金都视为自有资金。归还借款本金、支付借款利息不属于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4.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假设
5.经营期与折旧年限一致假设
6.时点指标假设
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内有关年度的年初或年末发生。流动资金投资则在经营期初(或建设期末)发生;经营期内各年的收入、成本、折旧、摊销、利润、税金等项目的确认均在年末发生;项目最终报废或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但更新改造项目除外)。
7.确定性假设
假设与项目现金流量有关的价格、产销量、成本水平、企业所得税税率等因素均为已知数。
二、现金流量的内容
(一)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1)营业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指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在终结点报废清理或中途变价转让处理时所回收的价值。
(3)回收流动资金
主要指新建项目在项目计算期完全终止时(终结点)因不再发生新的替代投资而回收的原垫付的全部流动资金投资额。
(4)其他现金流入量
2.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1)建设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开办费的投资,是建设期的主要的流出量。
(2)流动资金投资
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合称为项目的原始总投资。
(3)经营成本
是指经营期内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简称为付现成本。
(4)各项税款
包括营业税、所得税。
(5)其他现金流出
指不包括在以上内容中的现金流出项目(如营业外净支出等)。
(二)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1)增加的营业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没有无形资产投资等)
(2)新增经营成本
(3)增加的各项税款
(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1)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
(2)处置旧固定资产的变现净收入
(3)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差额
2.现金流出的内容
(1)购置新固定资产的投资
(2)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经营成本
(3)因使用新固定资产而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
(4)增加的各项税款
三、现金流量的估算
(一)现金流入量的估算
1.营业收入的估算
应按照项目在经营期内有关产品的各年预计单价和预测销售量进行估算。
此外,作为经营期现金流入量的主要项目,本应按当期现销收入额与回收以前期应收账款的合计数确认。但为了简化核算,可假定正常经营年度内每期发生的赊销额与回收的应收账款大体相等,即假定“当期营业现金收入=当期销售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
按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其法定净残值率即可估算出在终结点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
3.回收流动资金的估算
在终结点一次性回收的流动资金应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
(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
1.建设投资的估算
主要应当根据项目规模和投资计划所确定的各项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成本、安装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来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和原值是不一样的。会计上固定资产原值不仅包括买价运杂费等费用,还包含资本化利息,但是财务管理的建设投资是不含资本化利息。
公式: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2.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用每年流动资产需用额和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的差来确定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然后用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减去截止上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确定本年流动资金增加额。
3.经营成本的估算
与项目相关的某年经营成本等于当年的总成本费用扣除该年折旧额、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额,以及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等项目后的差额。
某年经营成本=该年的总成本费用(含期间费用)-该年折旧额、无形资产和开办费摊销额-该年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经营成本的节约相当于本期现金流入的增加,但为统一现金流量的计量口径,在实务中仍按其性质将节约的经营成本以负值计入现金流出量项目,而并非列入现金流入量项目。
4.各项税款的估算
在进行新建项目投资决策时,通常只估算所得税;更新改造项目还需要估算因变卖固定资产发生的营业税。
只有从企业或法人投资主体的角度才将所得税列作现金流出。
【归纳】
现金流量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
(三)估算现金流量时应注意的问题(P211-212)
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2.尽量利用现有会计利润数据
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4.充分关注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在决策过程中选择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
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四、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一)净现金流量的含义
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它是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二)净现金流量的特点
财务管理的现金流量表与会计的现金流量表之间的不同:
项目 财务管理 会计
反应的对象 针对特定项目 特定企业
时间特征 包括整个项目计算期,连续多年 特定会计年度
现金流量表内容结构 表格和指标两大部分 主表和辅表两部分
勾稽关系 表现为各年的现金流量具体项目与现金流量合计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主、辅表分别按直接法和间接法确定的净现金流量进行勾稽
信息属性 面向未来的预计数 已知的历史数据
五、净现金流量的简算公式
(一) 新建项目(以完整工业投资项目为例)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6.2.4式)
【例6-4】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
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100万元净残值。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借资金10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营业利润100万元。在经营期的头3年,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0万元(假定营业利润不变,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要求:用简化方法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解析:该项目的寿命10年,建设期为1年
项目计算期n=1+10=11(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1100(万元)
(1)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NCF0=-1000(万元)
NCF1=0
(2)经营期内某年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中的利息
折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1100-100)/10
=100(万元)
NCF2~4=100+100+110=310(万元)
NCF5~10=100+100=200(万元)
(3)终结点的NCF=净利+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
NCF11=100+100+100=300(万元)
【例6-5】:考虑所得税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用两种方法)
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息率10%,建设期为1年。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经营期第1~7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803.9万元,第8~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693.9万元,同时使第1~10年每年的经营成本增加370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不享受减免税待遇。投产后第7年末,用税后利润归还借款的本金,在还本之前的经营期内每年末支付借款利息110万元,连续归还7年。
要求:分别按简化公式计算和按编制现金流量表两种方法计算该项目净现金流量(中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项目计算期=1+10=11(年)
(2)资本化的利息:1000×10%×1=100(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1100(万元)
(3)年折旧=(1100-100)/10=100(万元)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0=-1000(万元)
NCF1=0(万元)
(4)经营期第1~7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370+100+0+110=580(万元)
经营期8~10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370+100+0+0=470(万元)
(5)经营期第1~7年每年营业利润增加额=803.9-580=223.9(万元)
经营期第8~10年每年营业利润增加额=693.9-470=223.9(万元)
(6)每年应交所得税=223.9×33%=73.9(万元)
(7)每年净利润=223.9-73.9=150(万元)
(8)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经营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2~8=150+100+110=360(万元)
NCF9~10=150+100+0+0=250(万元)
NCF11=150+100+0+100=350(万元)
(P219)表6-2 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项目计算期(第t年) 建设期 经营期 合计
0 1 2 3 … 8 9 10 11
1.0现金流入量:
1.1营业收入 0 0 803.9 … 803.9 693.9 693.9 693.9 7709
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0 0 0 0 … 0 0 0 100.0 100
1.3现金流入量合计 0 0 803.9 803.9 … 803.9 693.9 693.9 793.9 7809
2.0现金流出量:
2.1固定资产投资 1000 0 0 0 … 0 0 0 0 1000
2.2经营成本 0 0 370.0 370.0 … 370.0 370.0 370.0 370.0 3700
2.3所得
税 0 0 73.9 73.9 … 73.9 73.9 73.9 73.9 739
2.4现金流出量合计 1000 0 443.9 443.9 … 443.9 443.9 443.9 443.9 5439
3.0净现金流量 -1000 0 360.0 360.0 … 360.0 250.0 250.0 350.0 2370
【例6-6】: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250万元,其中固资产投资1000万元,开办费投资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发生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资本化利息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即第1年末投入。该项目寿命期10年,因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100万元净残值;开办费于投产当年一次摊销完毕。从经营期第1年起连续4年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0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投产后每年获净利润分别为10万元、110万元、160万元、210万元、260万元、300万元、350万元、400万元、450万元和500万元。
要求:按简化公式计算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解析:
(1)项目计算期n=1+10=11(年)
(2)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1100(万元)
(3)固定资产年折旧=(1100-100)/10=100(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100+200=300(万元)
(4)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NCF0=-(1000+50)=-1050(万元)
NCF1=-200(万元)
(5)经营期净现金流量:
NCF2=10+100+50+110=270(万元)
NCF3=110+100+110=320(万元)
NCF4=160+100+110=370(万元)
NCF5=210+100+110=420(万元)
NCF6=260+100=360(万元)
NCF7=300+100=400(万元)
NCF8=350+100=450(万元)
NCF9=400+100=500(万元)
NCF10=450+100=550(万元)
终结点净现金流量:
NCF11=500+100+300=900(万元)
【举例6-1(2003年考题)】
已知:某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拟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丙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0万元,NCF1=0万元,NCF2-6=250万元。
乙方案的相关资料为:在建设起点用800万元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同时垫支200万元流动资金,立即投入生产:预计投产后1~10年每年新增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每年新增的经营成本和所得税分别为200万元和50万元;第10年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分别为80万元和200万元。
丙方案的现金流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万元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年净利润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摊销额 0 0 72 72 72 72 72 72 720
年利息 0 0 6 6 6 0 0 0 1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净现金流量 (A) (B)
累计净现金流量 (C)
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8%,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T 1 6 10 11
(F/P,8%,t) - 1.5869 2.1589 -
(P/F,8%,t) 0.9259 - - 0.4289
(A/P,8%,t) - - - 0.1401
(P/A,8%,t) 0.9259 4.6229 6.7101 -
要求:
(1)指出甲方案项目计算期,并说明该方案第2至6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属于何种年金形式
答案:
甲方案项目计算期为6年
第2至6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属于递延年金形式。
(2)计算乙方案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答案:乙方案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NCF0=-800-200=-1000(万元)
NCF1-9=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500-200-50=250(万元)
NCF10=250+80+200=250+280=530(万元)
(3)根据表1的数据,写出表中用字母表示的丙方案相关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不用列算式),并指出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
答案:
A=254(万元)
B=1808(万元)
C=-250(万元)
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分次投入。
解析: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
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年净
利润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
摊销额 0 0 72 72 72 72 72 72 720
年利
息 0 0 6 6 6 0 0 0 18
回收
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净现金
流量 -500 -500 172+72+6
=250 250 250 (A)182+72=254 254 534 (B)1808
累计净现金流量 -500 -1000 -750 -500 (C)-250
(4)计算甲、丙两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本问将会在以后讲到)
(5)计算(P/F,8%,10)和(A/P,8%,10)的值(保留四位小数)。
答案:
(P/F,8%,10)=1/(F/P,8%,10)=1/2.1589=0.4632
(A/P,8%,10)= 1/(P/A,8%,10)=1/6.7101=0.1490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
通常考虑差量的净现金流量。
1.确定差量净现金流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1)旧设备的初始投资应以其变现价值确定
(2)计算期应以其尚可使用年限为标准
(3)旧设备的变现损失具有抵税作用,变现收益需要纳税
2.差量净现金流量的确定
(1)若建设期不为零:
(2)若建设期为零:
注意:差量折旧的计算
其中旧设备的年折旧不是按其原账面价值确定的,而是按更新改造当时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扣除假定可继续使用若干年后的预计净残值,再除以预计可继续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P222)
【例6-7】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
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80000元,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为90151元,其变价净收入为80000元,到第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零)。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第1年增加营业收入5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5000元;第2~5年每年增加营业收入6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30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33%,假设处理旧设备不涉及营业税金,全部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
要求:用简算法计算该更新设备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t)。(不保留小数)
解析:
根据所给资料计算相关指标如下:
(1)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新设备的投资-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180000-80000=+100000(元)
所以:△NCF0=-(180000-80000)=-100000(元)
(2)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旧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变价净收入=90151-80000=+10151(元)
变现损失抵税=10151×33%=3350(元)
(3)经营期第1~5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100000/5=+20000(元)
(4)经营期第1年总成本的变动额=该年增加的经营成本+该年增加的折旧=25000+20000=+45000(元)
(5)经营期第2~5年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30000+20000=+45000(元)
(6)经营期第1年净利润的变动额=(50000-45000)×(1-33%)=+3350(元)
(7)经营期第2~5年净利润的变动额=(60000-50000)×(1-33%)=+6700(元)
所以: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经营期差量净现金流量为:
△NCF1=3350+20000+3350=26700(元)
△NCF2~5=6700+20000=26700(元)
[举例6-2]
【20试题】为提高生产效率,某企业拟对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零),不涉及增加流动资金投资,采用直线法计提设备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已知旧设备的原始价值为299000元,截止当前的累计折旧为190000元,对外转让可获变价收入110000元,预计发生清理费用1000元(用现金支付)。如果继续使用该设备,到第5年末的预计净残值为9000元(与税法规定相同)。
要求及答案:
(1)根据资料一计算与旧设备有关的下列指标:
① 当前旧设备折余价值;
当前旧设备折余价值=299000-190000=109000(元)
② 当前旧设备变价净收入;
当前旧设备变价净收入=110000-1000=109000(元)
资料二:该更新改造项目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资料如下:
购置一套价值550000元的A设备替换旧设备,该设备预计到第5年末回收的净残值为50000元(与税法规定相同)。使用A设备可使企业第1年增加经营收入11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0000元;在第2~4年内每年增加营业利润100000元;第5年增加经营净现金流量114000元;使用A设备比使用旧设备每年增加折旧80000元。
要求及答案:
(2)根据资料二中甲方案的有关资料和其他数据计算与甲方案有关的指标:
①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550000-109000=+441000(元)
② 经营期第1年总成本的变动额;
经营期第1年总成本的变动额=20000+80000=+100000(元)
③ 经营期第1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
经营期第1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110000-100000=+10000(元)
④ 经营期第1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
经营期第1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10000×(1-33%)=+6700(元)
⑤ 经营期第2~4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
经营期第2~4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100000×(1-33%)=+67000(元)
⑥ 第5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第5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50000-9000=+41000(元)
⑦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甲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量(△NCF甲);
△NCF0=-441000(元)
△NCF1=6700+80000=+86700(元)
△NCF2-4=67000+80000=+147000(元)
△NCF5=114000+41000=+155000(元)
⑧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后面讲)
乙方案的资料如下:
购置一套B设备替换旧设备,各年相应的更新改造增量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 NCF0=-758160元,△NCF1-5=200000元。
资料三:已知当前企业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4%,无风险报酬率8%。
有关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F/A,i,5) (P/A,i,5) (F/P,i,5) (P/F,i,5)
10% 6.1051 3.7908 1.6105 0.6209
12% 6.3529 3.6048 1.7623 0.5674
14% 6.6101 3.4331 1.9254 0.5194
16% 6.8771 3.2743 2.1003 0.4761
(3) 根据资料二中乙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乙方案的有关指标:
①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NCF0=758160(元)
② B设备的投资;
B设备的投资=109000+758160=867160(元)
③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后面知识)
(4)根据资料三计算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后面知识)
(5)以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决策标准,按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对甲乙两方案作出评价,并为企业作出是否更新改造设备的最终决策,同时说明理由。(后面知识)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1.按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
考虑时间价值的折现指标(动态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
不考虑时间价值的非折现指标(静态指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
2.按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正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投资利润率等
反指标:回收期
3.按指标数量特征分类
绝对数指标:净现值、回收期
相对数指标:净现值率、获利指数、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
4.按指标重要性分类
主要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
次要指标:投资回收期
辅助指标:投资利润率
二、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及计算方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1.含义: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2.种类: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
3.计算:
①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公式: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 =原始投资额/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
特殊条件: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而且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并且m×投产后前m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CF)≥原始总投资
公式法所要求的'应用条件比较特殊,包括:项目投产后开头的若干年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必须相等,这些年内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之和应大于或等于原始总投资。
【例6-3】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前三年每年现金流量都是40万元,后两年每年都是50万元。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假设前三年每年流入都是30万元,后两年每年现金流入60万元。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总投资/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I/NCF(s+1)~(s+m) (6.3.1式)
【分析】
甲方案:
初始投资100万元,现金流量是前三年相等,3×40=120>100
所以甲方案可以利用简化公式。
乙方案 :
前三年也是相等的,但前三年现金流量总和小于原始总投资,所以不能用简化公式。
(P217)【例6-5】。
不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1000/360=2.78(年)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2.78+1=3.78(年)
②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为: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M+ 第M年累计净现金流量 /第M+1年净现金流量
这里M是指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变正的前一年。
(P216)【例6-4】
不能用简化公式,找到使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累计
NCF
-1000 -1000 -690 -380 -70
回收期一定是4点几年,到第4年还有70万没有收回,所以回收期=4+(70/200)=4.35(年)
4.静态投资回收期的特点(P230):
优点:(1)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投资的返本期限;
(2)便于理解,计算简单;
(3)可以直观地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缺点:(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2)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3)不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
【例6-4】目前有两个投资项目:A项目和B项目。有关资料如图所示:
A方案
B方案
两个方案回收期一样,但明显B项目要比A项目好,B项目后两年的流量每年都是100,A每年还是50。所以回收期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回收期满以后的现金流量,它只考虑回收期满以前的流量。
(二)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投资利润率=达产期年均利润/投资总额
注意:投资总额包含资本化利息。
(P220)例6-6
优点:
计算过程比较简单,能够反映建设期资本化利息的有无对项目的影响。
缺点:
第一,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第二,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投资方式的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第三,该指标的计算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
第四,该指标的分子分母其时间特征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三、动态评价指标
(一)净现值
1.含义: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2.折现率的确定:
(1)人为主观确定(逐步测试法)
(2)项目的资金成本;
(3)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要求最低投资报酬率);
(4)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项目折现率。
3.计算:净现值是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其实质是资金时间价值现值公式的利用。
净现值=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
或:=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合计-原始投资额现值
【例6-12】净现值的计算-一般方法
有关净现金流量数据见例6-6。该项目的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分别用公式法和列表法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解:依题意,按公式法的计算结果为:
NPV=-1050×1-200×0.9091+270×0.8264+320×0.7513+370×
0.6830+420×0.6209+360×0.5645+400×0.5132+450×0.4665
+500×0.4241+550×0.3855+900×0.3505≈1103.14
按照列表法的计算结果:
表6-5 某工业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项目计算期(第t年) 建设期 经营期 合计
0 1 2 3 4 5 … 10 11
… … … … … … … … … …
0 0 803.9 … 803.9 693.9 693.9 693.9 7709
3.0净现金流量 -1050 -200 270 320 370 420 … 550 900 3290
5.010%的复利现值系数 1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 0.3855 0.3505 -
6.0折现的净现金流量 -1050.00 -181.82 223.13 240.42 252.71 260.78 … 212.03 315.45 1103.14
(P234)【例6-13】某企业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无残值。该项工程于当年投产,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利10万元。假定该项目的行业基准折现率10%。则其净现值计算如下:
NCF0=-100(万元)
NCF1-10=净利润+折旧=10+100/10=20(万元)
NPV=-100+20×(P/A,10%,10)=22.8914(万元)
[例题]教材235页【例6-14】假定有关资料与【例6-13】相同,固定资产报废时有10万元残值。则其净现值计算如下:
NCF0=-100(万元)
NCF1-9=净利润+折旧=10+(100-10)/10=19(万元)
NCF10=19+10=29(万元)
NPV=-100+19×(P/A,10%,9)+29×(P/F,10%,10)
或=-100+19×(P/A,10%,10)+10×(P/F,10%,10)=20.6020(万元)
[例题]教材236页【例6-15】假定有关资料与[例6-13]相同,建设期为一年。其净现值计算如下:
NCF0=-100(万元)
NCF1=0
NCF2-11=净利润+折旧=10+100/10=20(万元)
NPV=-100+[20×(P/A,10%,11)-20×(P/A,10%,1)]
或=-100+20×(P/A,10%,10)×(P/F,10%,1)
或=-100+20×(F/A,10%,10)×(P/F,10%,11)=11.72(万元)
[例题]教材236页【例6-16】假定有关资料与【例6-13】中相同,但建设期为一年,建设资金分别于年初、年末各投入5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其净现值为:
NCF0=-50(万元)
NCF1=-50(万元)
NCF2-11=净利润+折旧=10+100/10=20(万元)
NPV=-50-50×(P/F,10%,1)+20×[(P/A,10%,11)-(P/A,10%,1)]=16.2648(万元)
4.净现值指标计算的插入函数法(P237)
调整后的净现值=按插入法求得的净现值×(1+ic)
5.净现值指标的优缺点:(P238)
优点:一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二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全部的净现金流量。
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没有反映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
决策原则:NPV≥0,方案可行。
(二)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记作NPVR)是反映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的比率,亦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
(前式有更改)
优点:在于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比其他相对指标简单。
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而且必须以已知净现值为前提。
决策原则:NPVR≥0,方案可行。
(三)获利指数
获利指数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净现值=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前式有更改)
=(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现值合计
=获利指数-1
所以: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优点:能够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不能够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其计算比净现值率麻烦,计算口径也不一致。
决策原则:PI≥1,方案可行。
例题:某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全部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若利用EXCEL采用插入函数法所计算的方案净现值为150万元,企业资金成本率10%,则方案本身的获利指数为( )
A.1.1
B.1.15
C.1.265
D.1.165
答案:D
解析:按插入函数法所求的净现值并不是所求的第零年价值,而是第零年前一年的的价值。方案本身的净现值=按插入法求得的净现值×(1+ic)=150×(1+10%)=165(万元)
方案本身的净现值率=165/1000=16.5%
获利指数=1+16.5%=1.165
(四)内部收益率
1.含义:内部收益率又叫内含报酬率,即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亦可将其定义为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2.计算:
找能够使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1)特殊条件下的简便算法
特殊条件:
①当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
②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教材:243页【例6-20】某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资254580元,当年完工并投产,投产后每年可获净现金流量50000元,经营期为。求内部收益率。
【解析】内部收益率是使得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NCF0=-254580(元)
NCF1-15=50000(元)
-254580+50000×(P/A,IRR,15)=0
所以:(P/A,IRR,15)=254980/50000=5.0916
查1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表:
(P/A,18%,15)=5.0916
IRR=18%
[例题]教材243页【例6-21】仍按例6-13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要求:(1)判断是否可以利用特殊函数法计算内部收益率IRR;
(2)如果可以,试计算该指标。
NCF0=-100(万元)
NCF1-10=20(万元)
令:-100+20×(P/A,IRR,10)=0
(P/A,IRR,10)=100/20=5
采用内插法
利率 (P/A,I,10)
14% 5.2161
IRR 5
16% 4.8332
(IRR -14%)/(16%-14%)=(5-5.2161)/(4.8332-5.2161)
IRR =15.13%
(2)一般条件下:逐步测试法
逐步测试法就是要通过逐步测试找到一个能够使净现值大于零,另一个使净现值小于零的两个最接近的折现率,然后结合内插法计算IRR。
教材(P245)【例6-22】:
已知例6-5中项目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0万元,NCF1=0万元,NCF2~8=360万元,NCF9~10=250万元,NCF11=350万元。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NPV=-1000+360×[(P/A,IRR,8)-(P/A,IRR,1)]+250×(P/F,IRR,9)+250×(P/F,IRR,10)+350×(P/F,IRR,11)
(P246)表
测试次数 IRR NPV
1 10% 918.3839
2 30% -192.7991
3 20% 217.3128
4 24% 39.3177
5 26% -30.1907
利用内插法
24% 39.3177
IRR 0
26% -30.1907
(IRR -24%)/(26%-24%)=(0-39.3177)/(-30.1907-39.3177)
IRR≈25.13%
(3)插入函数法:(P247)
按插入函数法求得的内部收益率一定会小于项目的真实内部收益率,但在项目计算期不短于两年的情况下,误差通常会小于1个百分点。
如果建设起点不发生任何投资,则按本法计算的内部收益率就是所求的项目真实内部收益率。
【例6-23】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插入函数法
仍按例6-22的净现金流量资料。
要求:直接利用IRR函数计算内部收益率,并计算其与项目真实内部收益率之间的误差。
解:使用插入函数法计算出调整前的内部收益率是25.02%,计算结果比项目真实的内部收益率25.13%低了0.11个百分点,可以忽略不计。
3.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优缺点:(P247)
它的优点是:第一,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第二,计算过程不受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其缺点在于:第一,在手工计算的环境下,应用特殊方法所要求条件往往很难达到;而按一般方法逐次测试,导致该指标的计算过程十分麻烦;第二,采用插入函数法,虽然方法本身比较简单,但在建设起点发生投资时,其计算结果一定是不正确的,而且还无法调整修订;第三,当经营期内大量追加投资,导致项目计算期内的现金净流量出现正负交替的变动趋势时,即使按插入函数法可能计算出多个IRR结果出现,有些IRR的数值偏高或偏低,缺乏实际意义。
只有当该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折现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五)折现指标间比较:
1.相同点
第一,都考虑了资金时间的价值;
第二,都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全部的现金流量;
第三,都受建设期的长短、回收额的有无以及现金流量的大小的影响;
第四,在评价方案可行与否的时候,结论一致。
当NPV≥0 时,NPVR≥0,PI≥1,IRR≥Ic
第五,都是正指标
2.区别:
指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获利指数 内部收益率
相对量指标/绝对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
是否可以反应投入产出的关系 不能 能 能 能
是否受设定折现率的影响 是 是 是 否
能否反映项目投资方案本身报酬率 否 否 否 是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评价
就一组完全独立的方案而言,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1)投资资金来源无限制;(2)投资资金无优先使用的排列;(3)各投资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均能得到满足;(4)不考虑地区、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5)每一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仅取决于本方案的经济效益,与其他方案无关。
1.如果某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断定该投资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应当接受此投资方案。这些条件是:
净现值NPV≥0
净现值率NPVR≥0
获利指数PI≥l
内部收益率IRR≥ic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2(即经营期的一半)
投资利润率ROI≥基准投资利润率ic (事先给定)
2.若主要指标结论可行,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不可行,则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3.若主要指标结论不可行,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可行,则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4.若主要指标结论不可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也不可行,则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5.利用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对同一个独立项目进行评价,会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举例6-5] [2004年].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
现金流量表(部分) 价值单位:万元
建设期 经营期 合计
0 1 2 3 4 5 6
净现金流量 -1000 -1000 100 1000 (B) 1000 1000 2900
累计净现金流量 -1000 -2000 -1900 (A) 900 1900 2900 -
折现净现金流量 -1000 -943.4 89 839.6 1425.8 747.3 705 1863.3
要求:
(1)在答题纸上计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答案:计算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
(A)=-1900+1000=-900
(B)=900-(-900)=1800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①静态投资回收期;②净现值;③原始投资现值;④净现值率;⑤获利指数。
答案:
① 静态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年)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3.5-1=2.5(年)
② 净现值为1863.3万元
③ 原始投资现值=1000+943.4=1943.4(万元)
④ 净现值率=
⑤ 获利指数=1+95.88%=1.9588≈1.96
或:获利指数=
(3)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该项目的净现值1863.3万元>0
净现值率95.88%>0
获利指数1.96>1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3.5年>年
∴该项目基本上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与优选
1.当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时,可以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当原始投资相同时,选择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当原始投资不相同时,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①决策指标:差额内部收益率
②指标计算: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依据的是差量净现金流量。
③决策原则: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
例题教材257【例6-28】:
-100000+26700×(P/A,△IRR,5)=0
(P/A,△IRR,5)=3.7453。
i 现值系数
10% 3.7908
△IRR 3.7453
12% 3.6048
△IRR=10%
≈10.49%
如果该企业行业基准收益率是8%,说明差额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当然选择投资额大的方案。如果行业基准收益12%,说明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应当原始投资额小的方案。
【2002年试题】为提高生产效率,某企业拟对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零),不涉及增加流动资金投资,采用直线法计提设备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已知旧设备的原始价值为299000元,截止当前的累计折旧为190000元,对外转让可获变价收入110000元,预计发生清理费用1000元(用现金支付)。如果继续使用该设备,到第5年末的预计净残值为9000元(与税法规定相同)。
资料二:该更新改造项目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资料如下:
购置一套价值550000元的A设备替换旧设备,该设备预计到第5年末回收的净残值为50000元(与税法规定相同)。使用A设备可使企业第1年增加经营收入11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20000元;在第2-4年内每年增加营业利润100000元;第5年增加经营净现金流量114000元;使用A设备比使用旧设备每年增加折旧80000元。
经计算,得到该方案的以下数据:按照14%折现率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14940.44元,按16%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7839.03元。
⑦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甲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量(△NCF1);
△NCF0=-441000(元)
△NCF1=6700+80000=+86700(元)
△NCF2-4=67000+80000=+147000(元)
△NCF5=114000+41000=+155000(元)
⑧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
i 净现值
14% 14940.44
△IRR 0
16% -7839.03
(△IRR-14%)/(16%-14%)=(0-14940.44)/-7839.03-14940.44
△IRR甲=14%+14940.44/[14940.44-(-7839.03)]×(16%-14%)≈15.31%
乙方案的资料如下:
购置一套B设备替换旧设备,各年相应的更新改造增量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 NCF0=-758160元,△NCF1-5=200000元。
(3) 根据资料二中乙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乙方案的有关指标:
①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NCF0=758160(元)
② B设备的投资;
B设备的投资=109000+758160=867160(元)
③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
依题意,可按简便方法计算
200000×(P/A,△IRR,5)=758160
∵(P/A,10%,5)=3.7908
∴△IRR乙=10%
资料三:已知当前企业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4%,无风险报酬率8%。
有关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年的系数利率或折现率 (F/A,i,5) (P/A,i,5) (F/P,i,5) (P/F,i,5)
10% 6.1051 3.7908 1.6105 0.6209
12% 6.3529 3.6048 1.7623 0.5674
14% 6.6101 3.4331 1.9254 0.5194
16% 6.8771 3.2773 2.1003 0.4761
(4)根据资料三计算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
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4%+8%=12%
(5)以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决策标准,按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对甲乙两方案作出评价,并为企业作出是否更新改造设备的最终决策,同时说明理由。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甲)=15.31%>ic=12%
∴应当按甲方案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IRR乙)=10%NPV =718.07(万元)
A方案优于B方案.
[例题]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有甲、乙两个备选的互斥投资方案资料如下:
(1) 甲方案原始投资150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流动资金50万,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没有建设期,经营期为5年,到期残值收入5万,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90万,年总成本(包括折旧)60万。
(2)乙方案原始投资额200万,其中固定资产120万,流动资金投资80万。建设期2年,经营期5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流动资金于建设期结束时投入,固定资产残值收入8万,到期投产后,年收入170万,经营成本80万/年,经营期每年归还利息5万。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收回。该企业为免税企业,可以免交所得税,
要求:
(1)说明甲、乙方案资金投入的方式;
答案:
甲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一次投入,乙方案资金投入的方式为分次投入。
(2)计算甲、乙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答案:
甲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折旧=(100-5)/5=19万元
NCF0=-150万元
NCF1-4=(90-60)+19=49万元
NCF5=49+55=104万元
乙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NCF0=-120
NCF1=0
NCF2=-80
NCF3-6=170-80=90(万元)
NCF7=90+80+8=178
注:
如果按照“NCFt=该年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计算结果如下:
年折旧额=(120+10-8)/5=24.4(万元)
净利润=(170-80-24.4-5)
NCF3-6=(170-80-24.4-5)+24.4+5=90(万元)
NCF7=90+80+8=178(万元)
(3)计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期;
答案:
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期=150/49=3.06(年)
乙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期=200/90=2.22(年)
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期=2+2.22=4.22(年)
(4)计算甲、乙方案的投资利润率
答案:
甲方案的年利润=90-60=30(万元)
乙方案的折旧=(120+10-8)/5=24.4(万元)
乙方案的年利润=170-80-24.4-5=60.6(万元)
甲方案的投资利润率=30/150×100%=20%
乙方案的投资利润率=60.6/(200+10)×100%=28.86%
(5)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10%,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
答案:
甲方案的净现值=49×3.7908+55×(1/1.6105)-150=69.90(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90×(4.8684-1.7355)+88×0.5132-80×0.8264-120
=281.961+45.1616-66.112-120=141.01(万元)
(6)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答案:
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69.90/3.7908=18.44(万元)
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141.01/4.8684=28.96(万元)
因为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所以乙方案优。
(7)利用方案重复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答案:
两方案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为35年
甲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
=69.9+69.9×(P/F,10%,5)+69.9×(P/F,10%,10)+69.9×(P/F,10%,15)+
69.9×(P/F,10%,20)+69.9×(P/F,10%,25)+69.9×(P/F,10%,30)
=69.9+69.9×0.6209+69.9×0.3855+69.9×0.2394+69.9×0.1486+69.9×
0.0923+69.9×0.0573
=177.83(万元)
乙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
=141.01×[1+(P/F,10%,7)+(P/F,10%,14)+(P/F,10%,21)+(P/F,10%,28)]
=141.01×(1+0.5132+0.2633+0.1351+0.0693)
=279.33(万元)
因为乙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大,所以乙方案优
(8)利用最短计算期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
答案:
最短计算期为5年,所以:
甲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原方案净现值=69.9(万元)
乙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
=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P/A,10%,5)
=28.96×3.7908=109.78(万元)
因为乙方案调整后的净现值大,所以乙方案优
(三)多个投资方案组合的决策
决策原则:
1.在资金总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选择所有净现值大于或等于0的方案进行组合,可按每一项目的净现值大小来排队,确定优先考虑的项目顺序。
2.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时,则需按净现值率或获利指数的大小,结合净现值进行各种组合排队,从中选出能使NPV最大的最优组合。
参照教材263页【例6-32】设有A、B、C、D、E五个投资项目,有关原始投资额、净现值、净现值率和内部收益率数据如表5-5所示。
项目 原始投资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内部收益率
A 300 120 0.4 18%
B 200 40 0.2 21%
C 200 100 0.5 40%
D 100 22 0.22 19%
E 100 30 0.3 35%
要求:分别就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多方案组合决策。
(1)投资总额不受限制;
(2)投资总额受到限制,分别为200、300、400、450、500.、600、700、800和900万元。
解:按各方案净现值率的大小排序,并计算累计原始投资和累计净现值数据。其结果如表6-8所示。
根据表6-8数据按投资组合决策原则作如下决策:
(1) 当投资总额不受限制或限制额大于或等于900万元时,表6-8所列的投资组合方案最优。
表6-8 单位:万元
顺序 项目 原始投资 累计原始投资 净现值 累计净现值
1 C 200 200 100 100
2 A 300 500 120 220
3 E 100 600 30 250
4 D 100 700 22 272
5 B 200 900 40 312
(2)当限定投资总额为200万元时,只能上C项目,可获100万元净现值,比另一组合E+D的净现值合计52万元多。
要求分别就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方案组合决策:
(1)投资总额不受限制;
此时选择所有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项目。
当投资总额不限限制或限额大于或等于900万元时,最佳投资组合方案为A+C+B+E+D。
(2)当投资总额的限制为450万元时,
最优组合为C+E+D,此时累计投资总额为200+100+100=400万元
会计篇5:中级财务管理内部讲义连载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筹资活动
(二)投资活动
(三)资金营运活动
(四)分配活动
三、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二)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投资者通常与企业发生以下财务关系:
1.对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2.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3.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分配权;
4.对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法律责任。
(三)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其债权人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
(四)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五)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其债务人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的关系。
(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七)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着职工个人和集体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经济环境
影响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
二、法律环境
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法律环境因素有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规定和税收法律规定。
三、金融环境
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金融环境因素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利息率。
1.利率的类型
2.利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市场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
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风险报酬率包括违约风险报酬率、流动性风险报酬率和期限风险报酬率。
未完待续...篇6: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也是自然数)
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
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1,2,3,4
2、课本P4例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篇7: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教材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
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合并的道理,明确了整式加减法的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
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加减产生的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
本教案处理去括号法则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并对某些内容和例题作了小范围的调整和增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有关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
4、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和整式等有关概念。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观念。
重点难点
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整式的加减去处理运算是重点;正确区分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数时去括号是难点。
课时分配
2.1整式 ………………………………… 3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本章小结 ………………………………………… 2课时
篇8:中级会计考试《中级经济法》练习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投资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委托乙管理企业事务,授权乙可以决定20万元以下的交易。乙以a企业的名义向丙购买30万元的商品。丙不知甲对乙的授权限制,依约供货。a企业未按期付款,由此发生争议。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有效,应履行付款义务
b、乙仅对20万元以下的交易有决定权,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无效
c、甲向丙出示给乙的授权委托书后,可不履行付款义务
d、甲向丙出示给乙的授权委托书后,付款20万元,其余款项丙只能要求乙支付
答案:a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下列各项中,适用我国《合伙企业法》的是( )。
a、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b、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c、合伙制医生诊所
d、由3个自然人共同投资设立的合伙制水果经销站
答案:d
解析:《合伙企业法》适用于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管理的合伙企业;采用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医生诊所,由于归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不适用于《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仅限于以自然人为合伙人的企业,不包括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伙型联营。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人之间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的,其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原则是( )。
a、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
b、按各合伙人实际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
c、根据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贡献大小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
d、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
答案:a
解析: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损益分配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利润和分担亏损,与出资比例无关。
4、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或者全体合伙人同意,该继承人从( )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资格。
a、全体合伙人同意 b、依照合伙协议约定 c、法院裁定 d、继承开始
答案:d
解析:以继承开始之日起,该继承人即取得合伙人的资格。
5、合伙企业存续期内,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 )。
a、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b、2/3以上合伙人同意
c、经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d、经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人一致同意
答案:a
解析: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承担合伙企业债务责任的方式是( )。
a、对内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b、对内对外均承担按份责任
c、对内承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按份责任
d、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7、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下列各项,无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通过的是( )。
a、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b、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担保
c、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财产份额
d、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答案:c
解析: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财产份额,无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8、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企业经营期限的有下列情况的可以协议退伙( )。
a、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b、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c、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d、合伙人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a
解析:bcd三项是当然退伙的情况。
9、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不得用( )作为出资。
a、房屋 b、劳务 c、土地使用权 d、知识产权
答案:b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投资人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出资。
10、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 )。
a、不再承担责任
b、当其个人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家庭其他成员财产承担责任。
c、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2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d、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答案:d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篇9:中级会计考试《中级经济法》练习第2章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承担合伙企业债务责任的方式是( )。
a、对内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b、对内对外均承担按份责任
c、对内承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按份责任
d、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7、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下列各项,无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通过的是( )。
a、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b、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担保
c、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财产份额
d、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答案:c
解析: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财产份额,无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8、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企业经营期限的有下列情况的可以协议退伙( )。
a、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b、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c、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d、合伙人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来源:
答案:a
解析:bcd三项是当然退伙的情况。
9、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不得用( )作为出资。
a、房屋 b、劳务 c、土地使用权 d、知识产权
答案:b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投资人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出资。
10、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 )。
a、不再承担责任
b、当其个人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家庭其他成员财产承担责任。
c、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2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d、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答案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合伙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2/3以上的合伙人同意,合伙人可以劳务形式出资
b、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
c、退伙人对其退伙后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
d、合伙人之间约定的合伙企业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合伙人和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合伙企业的有关规定。(1)合伙人以劳务形式出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2)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3)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而对其退伙后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4)合伙人之间约定的合伙企业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合伙人具有约束力,对债权人是没有约束力的。
★ 简爱第2章读后感
★ 巧学中级财务管理
★ 树林里第1课时
中级财务管理第1、2章讲义(锦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