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errythromyc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34,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34,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34
第三节 长期应付款
一、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的核算 p191
二、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 p191
【例题8】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租入设备及配套工具价款,国外运保费等共13万元,其中设备款12万元,配件及工具款1万元。该租赁设备进关时,又支付进口关税及国内运费8000元,其中设备负担7000元,配件及工具负担1000元,根据此项业务,企业“长期应付款”账户的金额应为( )万元。
a.13
b.14
c.14.7
d.14.8
【答疑编号08100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第四节 专项应付款
企业收到的专项拨款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待拨款项目完成后,属于应核销的部分,冲减专项应付款;其余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注意:形成资产并留归企业部分才形成资本公积。
【例题9】a公司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项用于技术研究的资金600万元,该项目完成后,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并按规定留给企业发生的支出400万元‚形成产品并按规定将产品留归企业的支出60万元‚ 形成的资产按规定应上交国家的支出40万元,对未形成资产‚ 报经批准后核销的支出100万元。该项目完成后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a.460
b.500
c.600
d.400
【答疑编号081001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第五节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概述
(一)借款费用的概念 p193
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例题10】借款费用包括( )。
a.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
b.因借款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c.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d.因借款而发生的债券折价
【答疑编号08200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二)专门借款的概念 p194
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二、借款费用的核算
(一)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 p194
1.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是固定资产。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购入时就视为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为专门借款。
3.具体确认原则
(1)利息、折溢价摊销和汇兑差额
(2)辅助费用
(3)因安排其他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来源:
(二)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 p195
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这一条件是指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篇2: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65
【例题1】11月份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由于甲公司未按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甲公司2012月31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反映了4000000元的赔偿款。3月10日(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4月28日)经法院判决,甲公司需偿付乙公司经济损失5000000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并假定赔偿款已经支付。在上述情况下,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计负债”项目应( )。
a.调增1000000元
b.调减4000000元
c.调增5000000元
d.调减5000000元
【答疑编号15200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4.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p402 【例15-4】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月20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该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于4月30日。甲公司20实现的净利润尚未分配。
【答疑编号1520005:针对该题提问】
甲公司04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发生如下交易和事项:
(1)1月20日,甲公司发现在12月31日计算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生差错,该库存产品的成本为15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为1000万元。
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误将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为1200万元。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
(2)1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企业通知;被告知乙企业于1月18日遭洪水袭击,整个企业被淹,预计所欠甲公司的400万元货款全部无法偿还。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根据乙企业的财务状况,对账龄在1年以内应收乙企业的400万元账款计提了10%的坏账准备。来源:
该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不需要进行调整。
(3)1月25日,甲公司收到丙企业通知,被告知丙企业因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法持续经营而宣告破产,预计只能收回丙企业所欠200万元的20%。
企业现金流量不足的情况于已经存在,且积欠甲公司的款项已超过2年。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根据丙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应收丙企业的200万元账款计提了40%的坏账准备。
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80%-(200×40%)]80
贷:坏账准备 80
(4)2月26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赔偿丁企业220万元损失。甲公司和丁企业均不再上诉。03年度财务报告对外报出时,220万元赔偿款尚未支付。
甲公司赔偿丁企业的损失,系甲公司于销售给丁企业的产品未按照合同发货所造成的。对此,丁企业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经济损失。03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丁企业100万元,并确认了100万元预计负债。
调整分录:来源: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其他应付款120
借:预计负债 100
贷:其他应付款100
(5)3月2日,甲公司于03年11月销售给戊企业的一批产品因发生质量问题而退回,同时收到了增值税进货退出证明单。甲公司销售该批产品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销售成本为4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36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销售产品价款在销售时已经收到。退回商品已经入库,应退回的产品价款尚未支付,已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库存商品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贷:应付账款
(或: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 936
或分开进行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贷:应付账款 936
借:库存商品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
篇3: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63
(二)调整事项处理举例 p387
会计制度中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举例的方式,列举了属于调整事项的内容(注:以下是作为调整事项的具体实例。下列所有例子均是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的,并假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均为次年4月30日,所得税税率为33%,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法定盈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之后,不再作其他分配。下列所有例子中涉及需要调整现金流量表附注有关项目数字的略):
(三)典型的调整事项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 p388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事项,如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如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将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
p388【例15-1】
甲公司2003年4月销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价款为58000万元(含应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乙企业于5月份收到所购物资并验收入库。按合同规定乙企业应于收到所购物资后一个月内付款。由于乙企业财务状况不佳,到2003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甲公司于12月31日编制2003年度会计报表时,已为该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2900万元 (假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5%),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余额为76000万元,该项应收账款已按5510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内。甲公司于2004年3月2日收到乙企业通知,乙企业已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预计甲公司可收回应收账款的40%。甲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税法规定,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假定甲公司在其已编制的不考虑上述事项的2003年度会计报表中,在计算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时已按税法规定扣除了坏账准备。来源:
【答疑编号1510002:针对该题提问】
甲公司在接到乙企业通知时,首先判断是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并根据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1)补提坏账准备
应补提的坏账准备=58000×60%-2900=319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900
贷:坏账准备 31900
(2)调整应交所得税
该补提的坏账准备由于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标准,不影响甲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中已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19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900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478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785(31900×15%)
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补充如下:
若甲公司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假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需调整递延税款和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税款 (31900×33%) 1052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27
2.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1)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关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交的所得税等。企业应按应冲减的收入,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可冲回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应退回或已退回的价款,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按退回商品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按应调整的消费税等其他相关税费,借记“应交税金”等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相关的税金及附加)科目;如涉及调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还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科目。经上述调整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源:
(2)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处理。
①对于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的计量,应当根据企业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对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至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属于报告年度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影响,不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应按照可调整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属于报告年度的销售退回对报告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数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金额,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以后至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属于报告年度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影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所得税费用。来源:
②对本年度所得税费用计量的影响,应视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p395【例15-2】
乙公司2003年11月销售给丙企业一批产品,销售价格250万元(不含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销售成本200万元,货款当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2003年12月25日接到丙企业通知,丙企业在验收物资时,发现该批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退货。乙公司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并与丙企业协商解决办法。乙公司在12月31日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该应收账款292.50万元(含税)减去已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内,公司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04年1月10日双方协商未成,乙公司收到丙企业通知,该批产品已经全部退回。乙公司于2004年1月15日收到退回的产品,以及购货方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假定该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考虑其他税费因素)。乙公司已经税务部门批准在应收款项余额的5‰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税前扣除,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乙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2004年2月15日完成了2003年所得税汇算清缴。
篇4: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64
【答疑编号1520001:针对该题提问】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并已收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退货,则退货时,企业应按应冲减的收入,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可冲回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应退回的价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等科目,不能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若已退款,则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乙公司首先应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断标准,判断该事项属于调整事项,再按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0(2500000×17%)
贷:应收账款 2925000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146250(292500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6250
(3)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2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0
(4)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6017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0173.75
[(2500000-2000000-2925000×5‰)×33%]
(5)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3576.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3576.25来源:
(2500000-2000000-146250-160173.25)
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补充如下:
【答疑编号1520002:针对该题提问】
(1)若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销售退回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后
无调整分录。
(2)若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销售退回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前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6017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16017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43436.25
贷:递延税款 43436.25
[(2925000×5%-2925000×5‰)×33%]
(3)若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销售退回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后
借:递延税款16017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16017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43436.25
贷:递延税款 43436.25
[(2925000×5%-2925000×5‰)×33%]
3.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对某项义务已确认的负债需要调整。
p399【例15-3】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合同中规定甲公司在11月份供应给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5000万元。该诉讼案件至03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记录了4000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将该项赔偿款反映在03年12月31日的会计报表上,乙公司未记录应收赔偿款。2月7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偿付乙公司经济损失500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假定赔偿款已经支付。甲公司与乙公司均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两公司均于04年2月15日完成了所得税汇算清缴。假定税法规定上述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判断标准,甲公司和乙公司首先应判断该事项属于调整事项,并分别按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进行如下账务处理(金额单位:万元):
【答疑编号1520003:针对该题提问】来源:
甲公司:
(1)记录支付的赔偿款
借:以前度损益调整100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
借:预计负债 400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00
借:其他应付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应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的,均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正表各项目数字。本例中,虽然已支付了赔偿款,但在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字时,只需要调整上述第一笔和第二笔分录,不需要调整上述第三笔分录,上述第三笔分录作为的会计事项处理。
(2)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3)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1500
篇5: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60
【例14-4】甲公司原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由于近期客户群发生变化,甲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决定,将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自2002年1月1日起由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相应制定了每一账龄范围内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20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为8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根据改变后的账龄分析法确定期末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余额应为1800万元,假定该公司在2002年未发生应予核销坏账的情况, 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如果仍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当年度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400万元。
甲公司对上述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
(1)甲公司对于计提坏账准备方法的变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追溯调整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对于变更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新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2)由于2002年按照账龄分析法计算的坏账准备余额为1800万元,原2001年末已计提的800万元的坏账准备余额在2002年度未发生变化,则2002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000万元,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3)附注说明
该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利润为600万元。
三、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除按前述进行会计处理外,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事项: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例题7】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2005年考题)
a.会计估计变更
b.滥用会计政策变更
c.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
d.无法合理确定累积影响数的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ad
第三节 会计差错更正
一、会计差错的概念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对于发现属于当期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二)本期发现前期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
为简化,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上年数。
1.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无关
(1)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2)企业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即调整发现当期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上年数相关项目数字。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p374~376【例14-5】~【例14-8】
★ 党课中级培训小结
★ 中级党课培训心得
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34(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