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Dream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有所教,有所教元稹,有所教的意思,有所教赏析,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有所教,有所教元稹,有所教的意思,有所教赏析,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有所教,有所教元稹,有所教的意思,有所教赏析
有所教,有所教元稹,有所教的意思,有所教赏析 -诗词大全
有所教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七绝 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
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
篇2:《教有所成学有所成》的论文
关于《教有所成学有所成》的论文
摘 要: 孔子教育思想精湛丰富、影响深远。最大价值和真谛便在于教导师生如何才能快乐地教与学。教师要教有所成,至少要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以培养成人和君子为教学目的;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学生要学有所成,至少做到敏而好学,试着喜欢学习;学而时习之,不断咀嚼知识;不耻下问,让身边的人都成为学习伙伴。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一作为教育先师,孔子的教育思想精湛、丰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教育。
笔者很赞同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从孔子教育思想角度而言,最大价值和真谛便在于教导师生如何才能快乐地教与学。
对教师而言,想快乐地教,教有所成,至少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有教无类――请你一视同仁对待自己的学生。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此话点明了教师教学的对象应该没有贫富或智愚的类别。冉雍家贫,以牧为业,其父是个“贱而恶”的人,冉雍却很有德行,孔子认为神明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将其收为弟子。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从教多年,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学生是最受老师喜欢的学生?蓦然回首,却发现这个答案本无从寻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和不足,多关注那些闪光的东西,喜欢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每一个学生的认同。
班里有个学生平时总喜欢惹是生非,有一次竟然在课堂上画漫画,我收起他的杰作,他竟然还和我顶嘴。课后,我仔细看了他的漫画,发现画风独特,构思巧妙。为了打开这个疙瘩,我专门花时间研究当时他画的那个漫画的'主角。有了共同话题之后,后面的戏就好唱很多了。我鼓励他将来可以学动漫设计,但前提是现在要打好基础,他当时只是听着,并没有对我的建议表态。可在第二天课堂上,我欣喜地发现他一直跟着我的思路在学习,他是用行动来证明,他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更让我坚信,以后工作中,要用博爱的胸襟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成人君子――请你别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
孔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也不是为了应付任何考试,而是使学生“成人”,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主要教授《诗》、《书》、《礼》、《乐》,进而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以“忠”和“信”对待普通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漠,由于种种原因,不乏欺骗和不信任。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离不开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目标的第二层次是将学生培养成“君子”。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孔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在列国奔波为难之时,他泰然讲学,教君子之德,抚琴抒志,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做怎样的人。时代在发展,我们身上的担子显得无比沉重,必须一肩担起。
(三)因材施教――请你记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论语》中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蔡元培先生提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教育家陶行知以“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阐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日常教学中,我们注重设问的梯度,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为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作业,都是为了兼顾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授课下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二对学生而言,想要快乐地学,学有所成,孔子给我们提出了至少三点建议。
(一)敏而好学――请学着喜欢学习,你会从中体会快乐。
孔子将人分为四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不主动学,遇到困难才学)和困而不学。孔子认为只有圣人才是生而知之,而自己属于努力学习的“学而知之者”。《论语》中随处可见好学精神,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
每个阶段,人生都会上演一场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便是重头戏,不管你怎么想,它都在那儿,既然在学校,要学习,不妨多一点孔子“敏而好学”的精神,只有喜欢学习,不是为了考试或成绩而学习,才会从中体会到快乐,不然你的学习便会成为无边的痛苦。
(二)学而时习之――请尝试不断咀嚼知识,你会回味无穷。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识要不断复习、温习,才能掌握、巩固、有提高。子路作为孔子的高级弟子,在聆听老师教诲后,总是诚恐诚惶,唯恐自己做不到;自己没有领会,不敢接受新的教诲。
面对学习,我们常感慨怎么我以前学过了,我以前知道的,可到了考试真正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如果你的速记能力很高,而你的忘性也很大,那么一定要不断咀嚼你已经速记过的知识,要把复习当做一种兴趣,别总是在感慨中浪费时间。
(三)不耻下问――让身边的人都成为你学习的老师和朋友。
“子入太庙,每事问”。对于知识和学问,孔子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能够做到“毋臆、毋必、毋固、毋我”(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他还说:“老师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孔子为弄清古代“以鸟名官”的情况,“见于郯子而学之”。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可以向老师请教,那么你就多了一个支持你的良师;也可以向同学提问,那么你就多了一个共同奋斗的朋友,让你感觉学习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有很多人陪你一起刻苦。
以上几点只是对孔子思想在当今教育价值的管中窥豹罢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余家菊.孔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康仲德.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高时良.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孔子教育语义集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篇3: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学有所教调研报告
“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具体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要求各级政府保障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能上学读书,健康成长,在我区农村,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读书的情况较多,和其他地区一样,留守儿童(含少年)“学有所教”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今年年初,我们接到区政协主席会议关于做好区留守儿童“学有所教”专题调研任务,我们在分管副主席马军的带领下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在4月22日召集部分区政协委员对13所中小学进行座谈调研,4月24日深入章广中心小学、常山中学、常山小学实地调研。8月27日又召集区文教体局具体从事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8所中小学负责人、3名留守儿童监护人代表、各级关工委代表、各级共青团代表进行座谈,就留守儿童“学有所成”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探讨,现将专题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监护现状
调研情况表明:越是边远山区,留守儿童比例越高。在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超过30%;xx小学、xxx小学的比例超过20%。在中学,珠龙初中、大柳初中、章广中学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超过20%,施集中学、常山初中的比例超过15%。值得注意的是,乌衣初中留守儿童的比例也达到了21.3%。这一方面是由于汪郢初中撤销后,初中生并入乌衣初中;另一方面是乌衣镇接壤南京,外向型经济相对发达,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多,这一点,从乌衣小学留守儿童比例高达17.33%也可以证明。附表还显示,离滁城近的中心小学、中学,留守儿童较少;毕业年级的留守儿童数较前面年级有所下降,说明家长对孩子面临毕业时的学习是更加重视的。另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其他情况说明,从学校的教育质量看,小学留守儿童少的学校成绩名次靠前,中学不太明显。这说明,小学生的自觉意识比中学生要差,更需要加强监护。
留守儿童的监护管理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是隔代监护,由祖辈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第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抚养的监护方式;第三是付酬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父母付钱,委托给朋友或寄宿在学校等地,由不是亲戚的委托人监护方式。通过对留守儿童较多的章广中学、大柳初中、黄泥小学、施集小学4所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隔代监护占49%,上代监护占46%,付酬监护占5%。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监护管理的“盲区”、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学校教育的“困区”。
第一,监护管理的“盲区”。
隔代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他(她)们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代沟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三是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往往是多个留守儿童,根本力不从心。
上代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外出打工、怕烦等原因,就转托给另—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付酬监护:这种监护目前属于少数,被委托方一般都是责任意识强,愿意负责的,成长教育能够基本保证,但亲情缺失较重。
第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就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管理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当孩子要钱时总是十分慷慨,毫无计划、亳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请客上网吧,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在隔代抚养中,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儿童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大增加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难度。
第三,学校教育的“困区”。
就学校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说,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受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儿童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只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解决问题方法初探
省教育厅下发了教基(2005)20号文《关于做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大后,区委、区政府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区文教体局、区关工委、团区委、妇联等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6月3日,区政府办还专门印发了《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以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工作机制,以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问题。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至今已初步探索出了不少解决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留守儿童人数虽多,但他们并不是集中在学校的一个班或几个班,而是广泛分布,因而增强了学校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学生的真实情况,大柳初中、章广中学、乌衣小学、章广小学等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力,认真摸底调查。通过家访、电话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父母的外出动向以及托付于何人何地等情况。同时,将调查情况认真分析,分类梳理,详实的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他们家庭成员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在家在校的表现,摸清他们的思想变化,准确预测他们可能出现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杜绝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托管”。大柳初中在留守儿童管理中,要求每个留守儿童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老师委托管理。托管老师以班主任为主,也可以是任课老师,或者校工。建立托管关系后,学生每周必须与托管老师进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托管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就相当于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每月定期召集托管老师、班主任老师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托管工作,每学期末要安排一次托管老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当学生在校表现出现异常时,托管老师及时通知监护人到校,加强学校与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使管理更加及时有效,更加到位。
第三、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留守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觉得在公务员之家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
为此,章广中学等学校在班级成立“独立自助小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诉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同时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机制。“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些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第四、通过“亲情补充”弥补“情感饥饿”。漫漫留守岁月使—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位留守儿童《我不喜欢月亮》一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章广中学开设了“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亲情补充”,来弥补情感饥饿。
第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团区委、少儿工委、关工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经常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团区委以“平安家庭”、“和谐家庭”为载体,组织留守儿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凝聚起来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城乡少年手拉手、“希望工程”重点扶助与捐赠等一系列活动,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连续举办五届军事科技体验夏令营,培养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精神。在开展城乡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中,汪郢中心小学40名留守儿童和琅琊区琅琊路小学40名少先队员互访,共度六一儿童节。常山小学60名留守儿童参观振华家电有限公司,并与员工子女交流,收获很大。暑假期间,团区委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结合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村入户,开展“启明星计划”等活动,访问留守儿童,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实实在在地服务。
让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与其它孩子一样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成长,还需要社区、村组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如区关工委要求村关工委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章广镇鸦窝村原党支部书记江金奎20春节把本村6个父母在外地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全家人和孩子们一起过一个难忘的团圆年,还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人给30元压岁钱,使孩子们倍感温暖。2008年春节前夕,区关工委还组织慰问了部分父母在外务工不能返乡过年的留守儿童,使孩子们感到,我们的社会处处有亲人。
四、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产物,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就我区而言,虽然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建议:
第一、要高度重视全区留守儿童工作。尽快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有关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成立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区留守儿童台帐,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跟踪,定期会议,通报情况,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认真分析研究,寻求对策。
第二、建设寄宿制学校,规范管理留守儿童。目前情况下,可以先选择黄泥小学、黄泥初中、大柳初中等三所留守儿童比例高、人数多的学校进行试点。黄泥小学留守儿童人数2008-达351,现在没有任何寄宿条件,要解决问题,需要投入120万建设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另加50万进行配套。黄泥初中男女生公寓楼已经建成,只需投入70万进行食堂危房改造和配套。至于大柳初中,投资50万元改造食堂后,不但可以解决中学留守儿童寄宿问题(由于和大柳小学靠近),还可以同时解决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除文化课老师外,再增配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的编制,在寄宿中营造家庭气氛。
第三、加速建设亲情沟通渠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亲情沟通服务。如各学校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房等设施,进行简单改造,提供视屏聊天等设施,让留守儿童和远方的父母面对面通话等,以加强亲情沟通。同时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站,作为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培养他们自身之间的亲和力。
第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外出打工农民多掌握、了解国家教育法规、政策。现在,国家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农民工子女到其打工的城市就读提供了很大方便。对于有条件打工者,应尽量动员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近入学,从根本上解决“挣钱的父母,耽误了孩子”的现象发生。
第五、加大呼吁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速度。政府要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让留守儿童尽早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和城市孩子在同一个平台上上学,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五、目前经济形势下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上述的调查报告完成于2008年9月份,以前的形势和现在有所不同。
目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明显放缓。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少工厂停工、关闭,一些农民工也纷纷返回家乡发展、谋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他们“学有所教”的问题有所解决。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有所教”问题是不是不存在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尽管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相当一批农民工返乡,但返乡人数和外出总人数相比,毕竟是少数。据报道:“区在外省打工的农民工有3.2万人,很大一部分人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等地区企业工作。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地区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陷入困境,造成农民工陆续返乡。区各级劳动部门通过各镇办就业服务机构,对本辖区内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登记,摸清其掌握职业技能、求职、培训等意向,建立动态台账,为农民工返乡做好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登记的452名返乡农民工中,已有375人实现了就业。”从以上信息看,返乡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另外,根据我们电话对沙河镇在杭州打工的一些农民工的调查,他们在那里依然有活干,春节也不回来。这些情况充分说明,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在相当范围内还是存在的。
第二、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拉动内需,促使经济增长。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落实,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势头一定会扭转,一批新的企业、工厂将会壮大或诞生,农民工就业的形势将会越来越好,打工的新高潮在不久的将来会继续出现。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非短期内能够奏效,所以“留守儿童”现象将会继续在很大范围内长期存在,他们的“学有所教”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依然严峻。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学有所教”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篇4:有所感,有所感陆游,有所感的意思,有所感赏析
有所感,有所感陆游,有所感的意思,有所感赏析 -诗词大全
有所感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世事真成风马牛,细思愈觉此生浮。
旧交散後知心少,行路难来出户愁。
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
鲁中狂士今安有?泪尽朱云草满丘。
篇5:有所嗟,有所嗟刘禹锡,有所嗟的意思,有所嗟赏析
有所嗟二首,有所嗟二首刘禹锡,有所嗟二首的意思,有所嗟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有所嗟二首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笑尽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鄂渚餮逃晡,女郎魂逐暮云归。
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
篇6:若有所悟的意思是什么
若有所悟的意思:
若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悟则是理解、明白的意思,这成语的意思就是似乎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理解
英语翻译
If you realize
若有所悟
If you have to think
【词目】若有所悟
【拼音】ruò yǒu suǒ wù
出处:
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和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中英双语例句
他感到一种豁然若有所悟时的剧痛,这痛苦是他一生中最奇特,最深刻,最美妙的东西。
He felt a pang of recognition as strange, deep, and wonderful as anything in his life.
乾隆皇帝若有所悟,来到仙女面前忏悔,发誓要做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
Emperor Qianlong was inspired and repented before the Fairy, vowing to be a diligent governor.
一位美国记者托马斯·弗莱德曼一次在班加罗尔打高尔夫球,并和印孚瑟斯的总裁见面后若有所悟,其后他向世界推广了印孚瑟斯关于印度资本主义的看法。
The Infosys vision of Indian capitalism was popularised by Thomas Friedman, an American journalist who had an epiphany after playing golf in Bangalore and meeting Infosys's chief executive.
篇7:咏古有所寄,咏古有所寄刘禹锡,咏古有所寄的意思,咏古有所寄赏析
咏古二首有所寄,咏古二首有所寄刘禹锡,咏古二首有所寄的意思,咏古二首有所寄赏析 -诗词大全
咏古二首有所寄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篇8:有所恨二章,有所恨二章欧阳詹,有所恨二章的意思,有所恨二章赏析
有所恨二章,有所恨二章欧阳詹,有所恨二章的意思,有所恨二章赏析 -诗词大全
有所恨二章作者:欧阳詹 朝代:唐 体裁:杂言 相思君子,吁嗟万里。亦既至止,曷不觏止。本不信巫,
谓巫言是履。在门五日,如待之死。有所恨兮。
相思遗衣,为忆以贻。亦既受止,曷不保持。本不欺友,
谓友情是违。隔生之赠,造次亡之。有所恨兮。
篇9:《夜雨·我有所念人》翻译赏析
《夜雨·我有所念人》翻译赏析
《夜雨·我有所念人》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前言】
《夜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风格。诗人通过描绘夜里风雨纷纷的场景,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其相爱女子“东邻婵娟子”湘灵真挚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乡:家乡。
②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③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④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⑤空堂:空屋。
⑥晓:到来,来临。
⑦正:此时。苍苍:纷纷。
⑧头陀:苦行僧。
⑨安:怎么。
【翻译】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她在遥远的异乡我不能去靠近,似乎也没有可以用来传情的太阳。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鉴赏】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
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
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向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篇10: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翻译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注释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②肥水:源出安微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③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④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⑤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
赏析
本词是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为怀念合肥恋人所作。这首记梦词,题目是《元夕有所梦》,作于宁宗庆元三上元宵节。上片先写对昔日恋情的悔恨,再写梦中无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见作者恋情之深炽。下片说别久伤悲以至愁白了鬓发,煞拍两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灯之夜,对方也在悲苦相思,语极沉痛。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春未绿”,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时节而讲,早春尚寒,草木未绿;“鬓先丝”则写词人一夜梦醒,突然唤醒二十年前之恋情,忽而感觉到人已两鬓斑白,青春消逝,这才发觉昔日恋情似乎已然淡漠,于是逼出“人间别久不成悲”的感慨。所谓“不成悲”者,是指久别相思,由激情外露转向深沉内敛,由多愁善感变为隐忍节制,显出一种“不成悲”的淡漠与迟钝,实际是一种更深藏更沉郁的悲愁。全词情致深婉空灵。
★ 怎么教儿童英语
★ 如何教高中语文
有所教,有所教元稹,有所教的意思,有所教赏析(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