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周礼·夏官司马·山师/都司马原文附翻译,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周礼·夏官司马·山师/都司马原文附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周礼·夏官司马·山师/都司马原文附翻译
作者:周公旦
山师掌山林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 川师掌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 {备逯}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备逯}显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慝,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
撢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以巡天下邦国国而语之,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都司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众庶车马、兵甲之戒令,以国法掌其政学,以听国司马。家司马,亦如之。
文言文翻译:
山师掌管山林的名号,辨别山中的物产,以及有利或有害于人的动、植物,而划分给诸侯国,使他们进贡珍异的物产。
川师掌管河流和湖泊的名号,辨别其中的物产,以及有利或有害于人的动、植物,而划分给诸侯国,使他们进贡珍异的物产。
原师掌管四方的'地形之名,辨别丘、陵、坟、衍、原、隰的名称和物产、辨别其中可以划分出来建造居邑的地方。
匡人负责宣达八法、八则,用以匡正诸侯国,而观察是否有为奸作恶的,使他们不敢违背法度,而听从王的命令。
撢人掌管[向诸侯国]诵说王的心志,讲述王国的政事,通过巡行天下的诸侯国而告诉他们,使万民和睦高兴而心向王。
都司马掌管有关都中[从军的]士、庶子和兵众、车马、兵甲的戒令,依照国法掌管有关他们的政教,而听命于大司马的属官。家司马的职掌也是这样。
篇2:周礼夏官司马原文翻译
周礼夏官司马原文翻译
小司马的职责掌管……凡小祭祀、小会同、小飨礼、小射礼、小征伐、小田猎、小丧事,都负责掌管其事,如同大司马[掌管有关事项]之法。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常,轻重□功。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司勋掌管六乡赏赐土地的法则,以[赏赐的多少]体现功劳的大小。辅成王业之功日叫做勋,保全国家之功叫做功,有利民生之功叫做庸,勤劳定国之功叫做劳,为国制法之功叫做力,战功叫做多。凡有功劳的人,就书写他的名字和功劳在王的大常旗上.f死后]就在冬季祭祀宗庙时让他配食,司勋向神报告他的功劳。大功劳,由司勋收藏功劳簿的副本。
掌管有关征收所赏赐田地的赋役的政令。凡赏赐田地的多少没有一定,赏赐的轻重依据功劳的大小。凡所颁赐的赏地,[国家收取]三分之一的租税。只有加赐的田地国家不征税。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纲恶马。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有马讼,则听之。禁原蚕者。
马质掌管评估马的价值以成交,衡量[和购买]三种马:一是戎马,二是田马,三是驽马,都有一定的'毛色和价格。用大绳拴系悍劣的马[加以驯养]。凡从马质那里领受马的,记录马的年齿、毛色与马价。如果马死了,是在十天之内死的就要原价赔偿,十天之外死的就要将马耳上缴[以便验证死马的毛色],依照死马的皮肉骨骼的价格加以偿还,二十天以上死的就不赔偿了。
马将远行,就要[告诉领取马的人]根据马的任载能力调剂马的负担和行程。如果有[因买卖马而]而争讼的,就受理听断。禁止[一年]两次养蚕,[以免伤马]。
??
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凡祭祀,飨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掌丧祭奠□之俎实。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量人掌管营建国家的法则,划分天下的国家为九州,丈量[将营建之国的]国都的城郭,丈量国君的宫室,丈量市、朝、道路、里巷、宫门和沟渠。营建采邑也这样做。丈量驻军处的壁垒、营房,丈量军中的市、朝、[市、朝]周围的道路和军社所在之处。各诸侯国的土地和天下的道路数,都记载而加以收藏。凡祭祀或用飨礼招待宾客,确定随同献酒时献上的干肉或烤肉的多少和长短。掌管设大遣奠的牲肉和从葬于墓的牲肉。凡举行祭祀,同郁人一起接受[王举以授给的]最后一辈酒而都饮下。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撤焉。
小子掌管祭祀时进献豚解的羊牲、体解的羊牲、盛于豆的切肉。掌管对[新建成的]社稷坛的衅礼,对[新建成的宫室的]五祀的衅礼。凡举行埋沈、胡辜、侯禳之祭,负责洗刷所用的牲。用牲血涂[新制成的]邦器和军事器械。凡出征或田猎,斩杀牲以巡示左右军阵。祭祀时,协助进献祭品,(祭祀完毕]接受所彻下的祭品。
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共其羊牲。宾客,共其法羊。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
羊人掌管羊牲。凡举行祭祀,就洗刷羔羊。祭祀时,宰杀羊牲,将羊头拿上堂(献入室中]。凡举行衅庙礼,供给所需的羊牲。接待宾客,供给按礼法所当供给的羊。凡举行沈埋、船辜、侯禳、衅祭和积柴燔烟之祭,供给所需的羊牲。如果牧人那里没有[符合要求的]羊牲,就从司马那里领取钱,派手下的贾人去购买羊牲而供给所需。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司爟掌管用火的政令,四季变更国中用以取火的木材,来防救时气造成的疾病。春三月开始用火烧陶冶炼,民众都跟着烧陶治炼,秋九月熄灭陶冶的火,民众也这样做,到时候就施行可以放火烧荒的命令。凡祭祀,[在祭祀结束时]就行祭燧礼。凡国中有失火的,或有擅自放火烧野草的,就有刑罚加以惩处。
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设其饰器,分其财用,均其稍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以号戒。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凡国都之竟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
掌固掌管修筑城郭、沟池和篱落等阻固,分派士、庶子和役徒守卫任务,设置兵甲等防守器械,分拨守卫所需的财物合理发给守卫者食粮,[可以根据需要]役使民众,征用他们的材物器械。凡守卫者[都从掌固那里]接受约束的法纪,而使守卫所需财物器械得以调度流通,[但必须是]有必要调动的兵甲役徒和财物,只有这一部分才能够流通,并与有关官吏率领着,以帮助守备薄弱的地方。白天耍三次巡视守卫处。夜里也这样做,夜里还要三次敲击鼜鼓并发出注意警戒的呼号。凡建造都邑,就为之修筑阻固,并颁授守卫之法。凡王国和都邑的边境处,都开有沟渠和沿沟栽种的树木作为阻固,都城的四郊也是这样。民众都有守卫和修筑阻固的职责。如果境内有山河,就借以修筑为阻固??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达之。
司险掌管九州的地图,以遍知各州的山林、川泽的险阻,而开通其间的道路。在国都[郊野之地]设置五沟、五途,而种植林木,作为阻固,[阻固处]都设有守禁,而使道路通达。国家有变故,就设藩篱阻塞道路而禁止行人,用下属守卫要害处,只有持旌节的人才可通行。
篇3:《周礼·夏官司马·虎贲氏/道右》原文及翻译
作者:周公旦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従遣车而哭。适四方使,则従士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凡祭祀、会同、宾客,则服而趋。丧纪则衰葛执戈盾。军旅,则介而趋。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常。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尸従车。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侯之复逆。王眡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祭祀、宾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诏法仪,赞王牲事。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凡军旅、田役赞王鼓。救日月亦如之。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如之,县丧首服之法于宫门,掌三公孤卿之吊劳。王燕饮,则相其法。王射,则赞弓矢。王眡燕朝,则正位,掌摈相。王不眡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
小臣掌王之小命,诏相王之小法仪。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正王之燕服位。王之燕出入,则前驱。大祭祀、朝觐,沃王盥。小祭祀、宾客、飨食、宾射掌事,如大仆之法。掌士大夫之吊劳。凡大事,佐大仆。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眡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帅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大丧,复于小庙,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御仆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大祭祀,相盥而登。大丧,持翣,掌王之燕令,以序守路鼓。
隶仆掌王寝之扫、除、粪、洒之事。祭礼,修寝。王行,洗乘石,掌跸宫中之事。大丧,复于小寝大寝。 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诸侯之缫斿九就,瑉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王之弁绖,弁而加环绖。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弁、皮弁、弁绖,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従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及其用兵,亦如之。祭祀,授舞者兵。大丧,廞五兵。军事,建车之五兵。会同,亦如之。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及其颁之。王弓、孤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乌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其矢箙皆従其弓。凡弩,夹、庚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数并夹。大丧,共明弓矢。凡师役、会同,颁弓弩各以其物従,授兵甲之仪。田弋,充笼箙矢,共矰矢。凡亡矢者,弗用则更。 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掌诏王射,赞王弓矢之事。凡乘车,充其笼箙载其弓弩。既射,则敛之,无会计。 槀人,掌受财于职金,以赍其工。弓六物,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矢八物,皆三等。箙亦如之。春献素,秋献成,书其等以飨工,乘其事,试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诛赏,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缮人。凡赍财与其出入,皆在槀人,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
齐右掌祭祀。会同、宾客、前齐车,王乘则持马,行则陪乘。凡有牲事,则前马。
道右掌前道车。王出入,则持马陪乘,如齐车之仪,自车上谕命于従车,诏王之车仪。王式,则下,前马。王下,则以盖従。
文言文翻译:
虎贲氏掌管[王外出时率领虎士]按照军事编制列队在王前后行进,[以护卫王]。[王]出征、会同时也这样做。留宿时就守卫王[行宫周围的]栏桓。王在国都,就守卫王宫。国家有大变故,就守卫王的宫门。有大丧也这样做;到出葬时,跟从遣车而哭。出使四方,就护从[担任使者的]士或大夫。如遇[兵寇或泥水致使]道路不通而有征调[军队或役徒]的事,就奉持[王的]征令简书出使四方之国。
旅贲氏负责手持戈盾夹在王车的两边而行,左边八人,右边八人,车停下来就站在车轮两旁。凡举行祭祀、会同或接待宾客,就穿玄端服[夹在王车两边]而行。有丧事,就身穿斩衰服、系葛首经和葛腰经、手持戈盾[夹在嗣王的车两边而行]。出征,就身穿甲衣[夹在王车的两边]而行。
节服氏掌管[王]祭祀、朝觐时的衮冕,[当王祭祀或朝觐时]由六人执持王的大常旗[的旒]。诸侯就由四人持旒,诸侯[祭祀、朝觐的]服装也由节服氏掌管。[王]郊祭天服大裘而戴冕,就由二人持戈盾,迎送尸的时候跟从在尸车的后边。
方相氏负责蒙着熊皮,戴着黄金铸造的有四只眼的面具,上身穿玄衣而下著朱裳,拿着戈举着盾,率领群隶四季行傩法,以搜索室中的疫鬼而加以驱逐。有大丧,[出葬时]走在柩车前边。到达墓地,将把棺柩下入墓穴时,用戈击刺墓穴的四角,驱逐魍魉。
大仆负责规正王[行礼时]的服装和所在的位置,对外发布有关国家大事的命令并转奏群臣执行王命的报告,掌管[转达]诸侯的奏事和上书。王上朝,就在前引导王就朝位而后退到己位。王[退朝]入路门时也这样做。 在大寝门外树路鼓,而掌管有关击鼓的每,以等待达穷者[引导冤民前来击鼓]或遽令[前来击鼓],听到鼓声,就迅速迎接[在路鼓处当值的]御仆和御庶子,[听他们报告情况而转达王]。有祭祀、接待宾客或丧事,规正王所应穿的服装和应,在的位置,告教王应行的礼仪,协助王做杀牲、解割牲体和用匕捞取牲体放在俎上等事。王出入[宫门、国门],就亲自在副车的左边驾驭副车而为王车做前导。凡征伐、田猎,协助王击鼓。解救日食、月食也协助王击鼓。有大丧,[王]始死,击鼓警众,鼓声传达到四方。把棺柩下入墓穴时也这样击鼓。悬挂丧服的首服的法式在宫门前,[使人们依此而服]。负责[奉王命]前往吊唁或慰劳三公、孤、卿。王行燕饮酒礼,就协助王行礼。王行大射礼,就协助王拿弓矢。王在燕朝处理政事,就引导王就朝位,并负责引导和协助王行礼。王[因故]不能上朝处理朝政,就通告三公和孤、卿。
小臣负责传达王[随时有事要敕问臣下的]小命令,告教和协助王[有关行走、拱手行揖礼等]小礼仪。掌管(转达]三公及孤、卿的奏事和上书。规正王闲暇时的服装和所处的位置。王闲暇时出入[宫门、国门],就为王做前导。举行大祭祀、大朝觐时,浇水供王盥手。举行小祭祀、用飨礼和食礼招待小宾客、举行宾射礼,所掌管的事如同大仆掌事之法。负责[奉王命]前往吊唁或慰劳士、大夫。凡有大事,协助大仆。
祭仆负责奉王命视察祭祀[的准备情况],而警诫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检查和记录各官依[事前的]告诫所当具备的牲物。祭祀之后,率领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们向王汇报,奉王命慰劳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责罚那些不严肃认真的人。有大丧,就在诸小庙为死者招魂。凡[畿外同姓诸侯]祭祀,王不参加的,就[以王的名义]赐给牺牲。对于[畿内同姓采邑主]也这样。凡[臣下]祭祀毕而向王馈送祭肉的,就记录[所送的牲体数]而接受下来。
御仆负责[向王转达]群臣的上书,以及百姓的奏事,和[]三]对他们的吊唁、慰劳。举行大祭祀时,帮助王盥手并将牲体载于俎上。有大丧时,负责持要。负责传达王闲暇时[对外发布的]命令。轮流守候在路鼓旁。
隶仆掌管五寝打扫卫生的事。将举行祭祀,打扫五寝。王将[乘车]出行,为王洗登车石。宫中有事负责禁止通行。有大丧,负责在小寝、大寝招魂。
弁师掌管王的五冕,五冕的延都是玄表、朱里,[武的两侧]都有贯笄的纽,[冕的前沿都悬有]五彩丝绳[贯穿玉珠]做成的十二旒,[每旒]都有五彩玉珠十二颗,[纽中都贯]玉笄,[笄两端都系]朱纭。诸侯的冕上有彩色丝绳做的九旒,每旒都有三彩的□玉珠[九颗],其他方面[如延纽等]与王冕相同。丝线绳做的旒都具备三彩,[冕两侧缀有]玉填,(纽中贯有]玉笄。王的皮弁,缝中饰有用五彩的玉珠贯结的瑾,弁下有象骨做的周缘,[弁中贯有]玉笄。王吊丧戴的弁经,是在弁上面加环经。诸侯及孤、卿、大夫的冕、韦弁、皮弁和弁经,各依他们的爵等来装饰缫旒和玉瑾,而掌管有关的禁令,[严禁僭越]。
司兵掌管五种兵器、五种盾牌,辨别它们的种类和质量等级,以供军事所需。到[出兵打仗]发授兵器时,遵从司马的法令而颁授。到[打完仗]接受送还的兵器时,也遵从司马的法令。授给守卫所需的兵器时,也遵从司马的法令颁授。举行祭祀时,授给舞蹈者[用作舞具的]兵器j有大丧时,陈列[用作明器的]五种兵器。有军事行动,装备战车上的五种兵器;会同时也这样做。
司戈盾掌管戈盾之类的兵器而负责颁授。举行祭祀就授给旅贲氏殳和王族故士戈盾[以保卫王],并同样授给舞蹈者。安器[用作舞具]。[王]出征、会同,就授给副车[的车右]戈盾,给伍所乘坐的车装备戈盾,并授给[担任保卫的]旅贲氏和虎士戈盾。到[王在外]停宿时,就设置盾作为屏藩,起行时就收起来。
司弓矢掌管六种弓、四种弩、八种矢的[制作的]法式,辨别它们的名称和种类,负责它们的保管,以及它们的颁授收回。仲春献弓和弩,仲秋献矢和菔。到颁授弓的时候,王弓和弧弓颁授给射革甲、椹板[以习武]的人,夹弓和庾弓授给射犴侯、鸟兽的人,唐弓和大弓授给学射的人、出使之臣以及慰问远方之臣用。所颁授的矢和簸的数量,都依照弓数配给。凡弩,夹弩、庾弩利于进攻和防守,唐弩、大弩利于车战和野战。凡矢,枉矢、絮矢利于结火而射,用于守城或车战。杀矢、铁矢用于近射或田猎。赠矢、茆矢用于弋射飞鸟。恒矢、庳矢用于[礼射或习射等]散射。天子的弓连接九张弓而成一圆周,诸侯连接七张弓而成一圆周,大夫连接五张弓而成一圆周,士连接三张弓而成一圆周。弯曲弧度过大的弓是劣弓。凡举行祭祀,就供给[王]射牲所用的弓矢。在泽宫习射,就供给射椹板所用的弓矢。举行大射或燕射,就按参加人数供给弓矢、并供给并夹。有大丧,就供给用作明器的弓矢。凡有巡狩、征伐、会同的`事,各依所需颁授弓弩矢菔等,颁授时依从颁授其他兵器和铠甲的仪法。田猎弋射,供给盛有矢的笼箍,并供给赠矢。凡丢失矢的,如果不是用掉的就要赔偿。
缮人掌管王所用的弓、弩、矢、菔、赠、弋、抉、拾等射具。负责告教王行射礼,并协助王拿弓矢的事。凡[王]乘车,就给笼菔盛满矢,为车装备弓弩,射毕[车还]就收藏起来。不计算[用矢的多少]。
槁人负责从职金那里领取财货,以授给工匠。弓六种分为三等,弩四种也分为三等。矢八种都分为三等,箙也分为三等。春季呈献未经漆饰的[矢菔],秋季呈献制作成功的[矢菔],记载所献矢菔质量的等级以决定酬劳工匠所备酒肴的厚薄。计算工匠的事功,试验他们所制作的弓弩的好坏,以作为增减发给他们的食粮和进行赏罚的依据。把匠人制造的弓弩矢菔交到司弓矢和缮人那里。凡颁授财货[给匠人]以及弓弩矢菔的颁发和收进,[账册]都在稿人那里收藏,以待核计考察,[弓弩矢菔]消耗丢失的就除去不计。
戎右负责在戎车中担任[王的]兵革使,告教并协助王击鼓,向军阵中传达王的命令。[王外出]会同,就居处革车[左边的位置跟从王车]。盟誓时,就用玉敦盛牲血,打开敦盖以供歃血盟誓,传授玉敦给所看当盟誓的人。协助王割牛耳、执牛耳(和取牲血],并协助王用桃枝和笤帚拂除不祥。
齐右负责在有祭祀、会同、接待宾客等事时站在齐车前[等候王乘车],王上车时就扶持驾车的马,车子行进时就担任参乘。凡遇有[王在车上]向牲行轼礼的事,就下车到马的前边[退行而监视马]。
道右负责站在道车前[等候王上车],王出入[宫门],就为王扶持驾车的马,并担任参乘,如同[齐右侍候王]乘齐车的仪法。从车上把王的命令告诉从车。告教王在车上的威仪。王行轼礼时就下车,到马前边[监视马]。王下车,就取下车盖跟从王。
篇4:《夏官司马·候人》原文及翻译
《夏官司马·候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侯人,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环人掌致师,察军慝,环四方之故,巡邦国,搏谍贼,讼敌国,扬军旅,降围邑。
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以令粮。凡军事,县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聊大夫西面。其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厄。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其法。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掌其治达,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驺虞》,九节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狸首》,七节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苹》,五节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若王大射,则以狸步张三侯。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矢行告。卒,令取矢。祭侯,则为位,与大史数射中,佐司马治射正。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会同、朝觐、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师,令有爵者乘王之倅车。有大宾客,则作卿大夫従,戒大史及大夫介。大丧,与仆人迁尸,作聊大夫掌事,比其庐,不敬者,苛罚之。
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凡祭祀,共猛兽,宾客之事则抗皮,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 射鸟氏掌射鸟。祭祀,以弓矢驱乌鸢。凡宾客、会同、军旅,亦如之。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糯。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掌畜掌养鸟而阜蕃教扰之。祭祀,共卵鸟。岁时,贡鸟物,共膳献之鸟。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奠食,唯赐无常。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卿,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左,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仪従者,在路门之右,南面西上。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大仆前,王入内朝,皆退。掌国中之士治,凡其戒令,掌摈士者,膳其挚。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诏相其法事,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帅其属而割牲,羞俎豆。凡会同,作士従。宾客,亦如之。作士适四方使,为介。
大丧,作士掌事,作六军之士执披。凡士之有守者,令哭,无去守。国有故,则致士而颁其守。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 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正弗及。大祭祀,正六牲之体。凡乐事,正舞位,受舞器。大丧,正群
子之服位。会同、宾客,作群子従。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军旅、会同,合其车之卒伍,而比其乘,属其右。凡国内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掌其政令。
翻译:
侯人各自掌管所分管的那一方的道路的治安和有关禁令,而分设下属[掌管各条道路]。如果某方[诸侯派使者]为治理国事而来,就引导他们而把他们送到王朝;到回国时,又把他们送出国境。
环人负责对敌挑战,查察军中的奸慝。[预先]挫败敌人的侵略阴谋,巡视王国。抓捕间谍。[有敌国来犯,出使敌营]与敌争辩是非曲直。宣扬军威。负责接受被包围城邑的投降。
挈壶氏掌管[在打成的水井上]悬挂水壶做标志以使军士们前来汲水,[在当宿营处]悬挂马辔做标志以使军士们前来宿营,[在存放军粮处]悬挂畚做标志以使军士们前来领取粮食。凡有军事行动,悬挂漏壶计时以轮流更换击柝巡夜的人。凡有丧事,悬挂漏壶计时以轮流更换代哭的人。[所设的漏壶]都设有专人用水火在一旁守候,并负责区分昼漏和夜漏的长短。到冬天,就用火烧沸鼎中的水,而用以注入漏壶。
射人掌管王国的三公、孤、卿、大夫的朝位:三公面朝北而立,孤面朝东而立,卿、大夫面朝西而立。他们所拿的见面礼:三公拿玉璧,孤拿兽皮裹饰的束帛,卿拿羔羊,大夫拿鹅。诸侯在王朝,都面朝北而立,告教并帮助他们履行有关的仪法。如果王有祭祀的事,就掌管有关诸侯的戒令,告教并帮助他们行助祭的事。掌管[转达]诸侯们对王的报告或奏书。依据王的射礼演习射箭的礼仪。王的射礼用六耦为正耦,设三处射侯,设三名唱获者,设三容,用《驺虞》作为伴奏的音乐,音乐演奏九遍,射前先听五遍。诸侯的射礼用四耦为正耦,设二处射侯,设二名唱获者,设二容,用《狸首》作为伴奏的音乐,音乐演奏七遍,射前先听三遍。孤、卿、大夫的射礼用三耦为正耦,设一处射侯,设一名唱获者,设一容,用《采蓣》作为伴奏的音乐,音乐演奏五遍,射前先听二遍(案当为一遍)。士的射礼用三耦为正耦,射犴侯,设一名唱获者,设二容,用《采蘩》作为伴奏的.音乐,音乐演奏五遍,射前先听二遍(案当为一遍)。
到王举行大射礼的时候,就用狸步测量侯道,张设三侯。王开始射箭时,就命令[背靠射侯而立的获者]离开射侯,然后站到王的身后,把王所射出的箭飞行的毛病告诉王,[以帮助王纠正]。射毕,命令(射鸟氏]拾取射出的矢。将要祭射侯的时候,就为[服不氏]确定接受献酒的位置。与大史一起数笄以计算射中的次数。协助大司马治理有关射礼的仪法。举行祭祀,就协助[王]射杀牲,协助孤、卿、大夫行祭祀的礼仪。王外出与诸侯会同,或诸侯前来朝觐,就使大夫做[公、卿的]副手[前往对诸侯进行慰劳或赠赐]。凡使卿、大夫[与诸侯接洽,都由射人派出]。王出征,就使卿、大夫乘坐王的军车的副车。有诸侯来朝时,就选派卿、大夫随从王[接见],告诫[随同三公前往诸侯馆舍传达王命的]大史和做副手的大夫。有大丧,就同大仆负责迁移尸体,使卿、大夫分掌职事,查核居庐[的人数及其是否遵守丧礼],有不严肃的,就加以责问和惩罚。
服不氏掌管饲养猛兽而加以教习使之驯服。凡祭祀供给猛兽[做牺牲]。有宾客来朝聘的事,就举起他们所进献的兽皮[进内收藏]。举行射箭比赛就协助[射人]张设射侯。[射箭比赛开始后],拿着旌旗在乏后等待有人射中而唱获。
射鸟氏掌管射鸟。举行祭祀,就用弓箭驱逐乌鸦和鸢。凡有接待宾客、会同、出征等事,也这样做。举行射箭比赛就负责收取射在侯处的矢。矢在侯上过高,就用并夹夹取。
罗氏掌管用罗捕获乌鸦。举行蜡祭后,就用细密的罗[捕鸟]。春二月,用罗捕获春季始出的鸟,进献鸠鸟以供行养国老礼,用鸟赏赐官吏们。
掌畜掌管喂养鸟,使鸟繁殖并调教而使之驯服。举行祭祀供给会生蛋的家禽。每年按季节供给候鸟。供给[王]用膳所当进献的鸟类。
司士掌管群臣的名籍,以施行有关的政令。每年登记或注销群臣增加或减少的员数,辨明他们的年龄和级别的高低,遍知各诸侯国、畿内各采邑、各公邑的卿、大夫、士和庶子的员数。报请王所当黜陟的臣:根据德行报请黜陟爵位,根据功劳报请黜陟俸禄,根据能力报请黜陟职事,根据长期任职的表现确定所当给予的食粮数。 规正朝仪的位置,分辨贵贱的等级。王面朝南而立;三公面朝北而立,以东边为上位;孤面朝东而立,以北边为上位;卿、大夫面朝西而立,以北边为上位;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的右边,面朝南而立,以东边为上位;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的左边,面朝南而立,以西边为上位。司士担任摈者,[引导王揖请群臣就位]:对孤、卿每人一揖,对大夫依照等级、分别向同级者三揖,对一旁的士总行三揖,王又转身向门左、门右的人行揖礼。大仆在王前[引导王就朝位]。王进入[路门],内朝的群臣都退去。 掌管王都中士的任职情况,以及凡有关土的戒令。掌管引导初命为士的人[入见王],把士所拿的挚交给膳夫。凡举行祭祀,掌管有关士的戒令,告教并协助他们行礼仪的事;到[行旅酬礼]向众人赐酒的时候,依照昭穆的次序呼唤土进前接受赐酒;率领下属而解割牲体,进献俎和豆。凡[王前往与诸侯]会同,就选派士做随从。[王]接见宾客时也这样做。[以王命]使士为使者出使四方,或做[大夫使者的]副手。有大丧,分派士掌理有关事项,并选派六军中的士执披。凡士有职守的,令他们哭而不离开职守。国家有变故,就召集士而分派他们职守。凡诸侯国每三年考核一次他们的卿、大夫、士的任职情况,而升降他们的爵位和俸禄。
诸子掌管国子这些做[父亲]副手的人,掌管有关他们的戒令,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区别他们的尊卑等级,规正他们的朝位。国家有大事,就率领国子到太子那里,听从差遣使用。如果有战争,就授给他们战车和铠甲,按军事编制集合他们,为他们设置军官,依照军法对他们进行管理。司马不征发他们的赋役。凡国家征发役徒都不涉及他们。举行大祭祀,负责捞出鼎中的牲体放置在俎上。凡举行舞乐的事,孥正舞蹈者的行列,授给舞蹈者道具。有大丧,规正群国子的丧服和哭位。[王]有会同或接待宾客的事,选派国子随从。凡国家有徭役的事,国子就列入游暇无事的国子之中[而不参加],让他们修养德行、学习道艺:春季把他们集合在大学里,秋季把他们集合在射宫里,以考察他们的道艺,而决定对他们的进用或黜退。
司右掌管有关众车右的政令。凡出征、会同,就负责组合车队,编排车乘,安排车右。凡国中勇力之士能使用五种兵器的就选为属员,掌管有关他们的政令。
★ 夏意原文及赏析
周礼·夏官司马·山师/都司马原文附翻译(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