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2-12-30 04:11:33 作者:魔戒魔戒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魔戒魔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学者有四失》阅读答案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25、解释句中字体加粗的词。2分

(1)、或 失则多 (2)、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26、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28、假如你是一名教者,针对学者存在的缺点,会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们?1分

参考答案::

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25、(1)、有的人 (2)、发扬

26、C 27、(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28、围绕“因材施教”谈即可。

篇2:《学者有四失》阅读答案

学者有四失①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④。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⑤。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①选自《札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或失则多:意思是,有的失之于学得过多。④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⑤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把……看轻

②补救 2.C 3.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4.略

译文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篇3:《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

《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25、解释句中字体加粗的词。2分

(1)、或 失则多 (2)、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26、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28、假如你是一名教者,针对学者存在的缺点,会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们?1分

参考答案::

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25、(1)、有的人 (2)、发扬

26、C 27、(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28、围绕“因材施教”谈即可。

篇4:学者有四失阅读答案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25、解释句中字体加粗的词。2分

(1)、或 失则多                         (2)、长 善而救其失者也

26、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28、假如你是一名教者,针对学者存在的缺点,会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们?1分

参考答案::

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25、(1)、有的人       (2)、发扬

26、C     27、(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28、围绕“因材施教”谈即可。

学者有四失(1)——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zhang):助长。

【译文】

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果实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读解】

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篇5:学者有四失原文及翻译

学者有四失原文及翻译

学者有四失原文及翻译

学者有四失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救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者有四失翻译

学生的学习往往有四种失误,教师必须了解。有人失误于学得过多;有人失误于学得过少;有人失误于学得过易;有人失误于半途而废。这四种失误是由于心理状态不同所致,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心理之后,才能挽救其失误。所谓教育,就是发扬其长处挽救其失误。

【读解】

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把……看轻 ②补救 2.C 3.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4.略

篇6:《学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译

《学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

①失:过失。

②或:有的。

③失则多:失在贪多。失:错在。

④易:简单。

⑤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⑥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⑦救:补救。

⑧长:用作动词,发扬(他们的.长处)。

⑨善:长处。

⑩而:连词,表而且。

者:的人。

【翻译】

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有的错在学知识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篇7:《学者有四失》原文及译文鉴赏

《学者有四失》原文及译文鉴赏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zhang):助长。

【译文】

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果实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读解】

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篇8:学者阅读及答案参考

学者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

人有从①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②渴③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④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从:跟随。②苦:苦恼。③渴:迫切地。④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见( )

(2)苦渴无日( )

(3)当以三余( )

(4)夜者日之余( )

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现”,显现,显露;(2)时间;(3)用;(4)一天,每天

2、读书上百遍,书的意义自然显现。

3、一是书要反复诵读,意义就自然显现了。一是读书要巧妙运用时间。

(意思对即可)

失帽记阅读答案

席慕容《失母》阅读答案

《读书五失》阅读答案

失亲得学阅读附答案

与四弟书阅读答案

新序杂事四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做人有品位阅读答案

盲子失坠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阅读答案

“有一件小事”阅读理解答案

《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学者有四失节选》阅读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