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

时间:2023-01-15 04:16:28 作者:高紫菜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高紫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颠茄磺苄啶片

【商品名称】颠茄磺苄啶片

【拼音全码】DianQieHuangBianDingPian

【主要成份】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含活性成份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颠茄流浸膏。

【性状】颠茄磺苄啶片为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第一天服3次,以后一日2次。1-5日为一个疗程,继续服用需遵医嘱。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由于颠茄磺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有患者发生难辩梭状芽胞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10.口干

【禁忌】1.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2.由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4.新生儿及2个月婴儿禁用。5.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6.青光眼、眼内压高患者禁用。7.心动过速,患者禁用8.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9.幽门梗阻者禁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3.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颠茄磺苄啶片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颠茄磺苄啶片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此不良反应。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颠茄磺苄啶片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颠茄磺苄啶片。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颠茄磺苄啶片。4.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5.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儿童用药】由于颠茄磺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禁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颠茄磺苄啶片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应及骨髓抑制、白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同时应用利尿药者更易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使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颠茄磺苄啶片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颠茄磺苄啶片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颠茄磺苄啶片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故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颠茄磺苄啶片。

【药物相互作用】1.使用尿碱化药可增加颠茄磺苄啶片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2.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颠茄磺苄啶片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3.下列药物与颠茄磺苄啶片同用时,颠茄磺苄啶片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颠茄磺苄啶片同用时,或在应用颠茄磺苄啶片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7.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8.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的相加。9.接受颠茄磺苄啶片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10.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颠茄磺苄啶片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

【药物过量】1.颠茄磺苄啶片的血药浓度不应超过200μ/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过量短期服用颠茄磺苄啶片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热、血尿、结晶尿、血液疾病、黄疸、骨髓抑制等。2.一般治疗为停药后进行洗胃、催吐或大量饮水;尿量低且肾功能正常时可给予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象、电解质等。如出现较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或黄疸,应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如出现骨髓抑制,先停药,给予叶酸3-6毫克肌注,一日1次,连用3日或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长期过量服用颠茄磺苄啶片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毫克治疗,直到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药理毒理】1.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是磺胺类广谱抗菌药,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有协同抑菌和杀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SMZ单药明显增强。此外体外对沙眼衣原体、星形奴卡菌、原虫、弓形虫等亦具有良好抗微生物活性。颠茄磺苄啶片作用机制为: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合成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颠茄磺苄啶片的协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菌株减少。然而近年来细菌对颠茄磺苄啶片的耐药性亦呈增高趋势。2.颠茄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抑制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主要系抑制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自主性效应器部位乙酰胆碱的活动,受乙酰胆碱支配的平滑肌的活动也被抑制。抑制平滑肌、心肌、窦房结和房室结,以及外分泌腺等的兴奋。较大量的颠茄也能减少胃肠的蠕动和分泌,降低输尿管和膀胱的张力,对胆总管和胆囊仅略为松弛。

【药代动力学】颠茄磺苄啶片中的SMZ和TMP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均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浓度(Cmax)在服药后1-4小时达到。给予TMP160mg,SMZ800mg一日服用2次,3日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TMP为1.72mg/L,SMZ的血浆游离浓度及总浓度分别为57.4mg/L和68.0mg/L。SMZ及TMP均主要自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单剂口服给药后0-72小时内自尿中排出SMZ总量的84.5%,其中30%为包括代谢物在内的游离磺胺;TMP以游离药物形式排出66.8%。SMZ和TMP两药的排泄过程互不影响。SMZ和TMP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0小时和8-10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延长,需调整剂量。吸收后二者均可广泛分布至痰液、中耳液、阴道分泌物等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可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并可分泌至乳汁中。颠茄口服自胃肠道吸收迅速,代谢主要由肝细胞水解酶分解,峰值作用时间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4小时,经肾排泄。

【贮藏】遮光,密封,在干燥处

【包装】12片/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6022310

【生产企业】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颠茄磺苄啶片(汇仁)的功效与作用颠茄磺苄啶片(汇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颠茄磺苄啶片服用常见问题

健康咨询描述: 现在宝宝正在拉肚子又误吃了颠茄磺苄啶片。

病情分析:

这个药物实际上一个改善常规动力的药物而已哈

指导意见:

这个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哈,只是有可能拉肚子会加重,我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查一下大便常规看看再说哈

篇2: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颠茄磺苄啶片

【拼音全码】DianQieHuangBianDingPian

【主要成份】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含活性成份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颠茄流浸膏。

【性状】颠茄磺苄啶片为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第一天服3次,以后一日2次。1-5日为一个疗程,继续服用需遵医嘱。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由于颠茄磺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有患者发生难辩梭状芽胞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10.口干

【禁忌】1.对SMZ和TMP过敏者禁用。2.由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4.新生儿及2个月婴儿禁用。5.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6.青光眼、眼内压高患者禁用。7.心动过速,患者禁用8.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9.幽门梗阻者禁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应用。3.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颠茄磺苄啶片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颠茄磺苄啶片疗程长、剂量大时,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此不良反应。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颠茄磺苄啶片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颠茄磺苄啶片。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颠茄磺苄啶片。4.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5.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儿童用药】由于颠茄磺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禁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颠茄磺苄啶片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应及骨髓抑制、白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同时应用利尿药者更易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使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颠茄磺苄啶片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颠茄磺苄啶片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颠茄磺苄啶片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故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颠茄磺苄啶片。

【药物相互作用】1.使用尿碱化药可增加颠茄磺苄啶片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2.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颠茄磺苄啶片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3.下列药物与颠茄磺苄啶片同用时,颠茄磺苄啶片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颠茄磺苄啶片同用时,或在应用颠茄磺苄啶片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7.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8.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的相加。9.接受颠茄磺苄啶片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10.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颠茄磺苄啶片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

【药物过量】1.颠茄磺苄啶片的血药浓度不应超过200μ/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过量短期服用颠茄磺苄啶片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热、血尿、结晶尿、血液疾病、黄疸、骨髓抑制等。2.一般治疗为停药后进行洗胃、催吐或大量饮水;尿量低且肾功能正常时可给予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象、电解质等。如出现较明显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或黄疸,应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如出现骨髓抑制,先停药,给予叶酸3-6毫克肌注,一日1次,连用3日或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长期过量服用颠茄磺苄啶片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毫克治疗,直到造血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药理毒理】1.颠茄磺苄啶片为复方制剂,是磺胺类广谱抗菌药,磺胺甲噁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有协同抑菌和杀菌作用。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SMZ单药明显增强。此外体外对沙眼衣原体、星形奴卡菌、原虫、弓形虫等亦具有良好抗微生物活性。颠茄磺苄啶片作用机制为: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合成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颠茄磺苄啶片的协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菌株减少。然而近年来细菌对颠茄磺苄啶片的耐药性亦呈增高趋势。2.颠茄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能抑制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主要系抑制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自主性效应器部位乙酰胆碱的活动,受乙酰胆碱支配的平滑肌的活动也被抑制。抑制平滑肌、心肌、窦房结和房室结,以及外分泌腺等的兴奋。较大量的颠茄也能减少胃肠的蠕动和分泌,降低输尿管和膀胱的张力,对胆总管和胆囊仅略为松弛。

【药代动力学】颠茄磺苄啶片中的SMZ和TMP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均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浓度(Cmax)在服药后1-4小时达到。给予TMP160mg,SMZ800mg一日服用2次,3日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TMP为1.72mg/L,SMZ的血浆游离浓度及总浓度分别为57.4mg/L和68.0mg/L。SMZ及TMP均主要自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单剂口服给药后0-72小时内自尿中排出SMZ总量的84.5%,其中30%为包括代谢物在内的游离磺胺;TMP以游离药物形式排出66.8%。SMZ和TMP两药的排泄过程互不影响。SMZ和TMP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0小时和8-10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延长,需调整剂量。吸收后二者均可广泛分布至痰液、中耳液、阴道分泌物等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可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并可分泌至乳汁中。颠茄口服自胃肠道吸收迅速,代谢主要由肝细胞水解酶分解,峰值作用时间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4小时,经肾排泄。

【贮藏】遮光,密封,在干燥处

【包装】12片/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6022310

【生产企业】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颠茄磺苄啶片(汇仁)的功效与作用颠茄磺苄啶片(汇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颠茄磺苄啶片服用常见问题

问:颠茄磺苄啶片(汇仁)有什么不良反应?

答: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由于颠茄磺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有患者发生难辩梭状芽胞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10.口干

篇3:联磺甲氧苄啶片说明书及价格

【通用名称】联磺甲氧苄啶片

【商品名称】联磺甲氧苄啶片(协和)

【拼音全码】LianHuangJiaYangDianDingPian

【主要成份】联磺甲氧苄啶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磺胺甲恶唑200mg、磺胺嘧啶200mg及甲氧苄啶80mg。

【性状】联磺甲氧苄啶片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敏感的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中耳炎等。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常用量为一次2片,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程至少10~14日;尿路感染疗程7~10日;细菌性痢疾5~7日;急性中耳炎10日。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和出血倾向。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这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联磺甲氧苄啶片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等。

【禁忌】1.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2.由于联磺甲氧苄啶片阻止叶酸的代谢,加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叶酸盐的缺乏,所以该病患者禁用联磺甲氧苄啶片。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联磺甲氧苄啶片。4.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联磺甲氧苄啶片。5.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联磺甲氧苄啶片。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磺胺药的全身应用。3.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如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4.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5.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叶酸缺乏性血液系统疾病、失水、艾滋病、休克和老年患者。6.用药期间须注意:(1)周围血象检查,对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尤为重要。(2)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3)肝、肾功能检查。7.每次服用联磺甲氧苄啶片时应饮用足量水分。服用期间也应保持充足进水量,使成人尿量每日至少维持在1200ml以上。如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疗程长,剂量大量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等。

【儿童用药】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磺胺药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如严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等。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磺胺药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2.磺胺药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暂停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

【药物相互作用】1.合用尿碱化药可增加联磺甲氧苄啶片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2.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联磺甲氧苄啶片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3.下列药物与联磺甲氧苄啶片同用时,联磺甲氧苄啶片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联磺甲氧苄啶片同时应用,或在应用联磺甲氧苄啶片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4.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6.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7.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等。

【药物过量】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过量短期服用联磺甲氧苄啶片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精神低沉、发热、血尿、结晶尿、血液疾病、黄疸、骨髓抑制等。长期过量服用联磺甲氧苄啶片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药理毒理】联磺甲氧苄啶片系磺胺甲噁唑(SMZ)、磺胺嘧啶(SD)和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具有协同抑菌或杀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包括非产酶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近年来细菌对联磺甲氧苄啶片耐药性普遍存在,尤其如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的细菌,故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此外在体外对霍乱弧菌、沙眼衣原体等、亦具良好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为SMZ和SD均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不能合成二氢叶酸,TMP则通过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三者合用时,对细菌合成四氢叶酸过程起双重阻断作用,其抗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的菌株也相应减少。

【药代动力学】联磺甲氧苄啶片系磺胺甲噁唑(SMZ)、磺胺嘧啶(SD)和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并具有协同抑菌或杀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包括非产酶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近年来细菌对联磺甲氧苄啶片耐药性普遍存在,尤其如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的细菌,故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此外在体外对霍乱弧菌、沙眼衣原体等、亦具良好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为SMZ和SD均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不能合成二氢叶酸,TMP则通过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三者合用时,对细菌合成四氢叶酸过程起双重阻断作用,其抗菌作用较单药增强,对其呈现耐药的菌株也相应减少。

【贮藏】密闭。

【包装】12片/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150

【生产企业】石家庄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

联磺甲氧苄啶片(协和)的功效与作用联磺甲氧苄啶片(协和)主要用于敏感的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中耳炎等。

联磺甲氧苄啶片使用常见问题

由于孕妇是特殊人群,服用药物会从血浆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一些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毒副反应,如链霉素等药物会损害胎儿听力,所以孕妇用药要特别注意。联磺甲氧苄啶片用于细菌感染所致的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那么,孕妇可以服用联磺甲氧苄啶片吗?

孕妇不宜用于联磺甲氧苄啶片。因为磺胺药可透过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磺胺药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暂停应用本品。

联磺甲氧苄啶片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

联磺甲氧苄啶片的使用禁忌有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由于本品阻止叶酸的代谢,加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叶酸盐的缺乏,所以该病患者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本品。

孕妇需要用药时要在医生是要求下服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要有足够的睡眠,避免情绪太多波动。家人要多点关心,陪伴孕妇。

篇4:甲氧苄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甲氧苄啶片(德福康)

【英文名称】TrimethoprimTablets

【拼音全码】JiaYangBianDingPian

【主要成份】甲氧苄啶。

化学名: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

分子式:C14H18N4O3

分子量:290.32

【性状】甲氧苄啶片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甲氧苄啶片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甲氧苄啶片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

【规格型号】0.1g*12s

【用法用量】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l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0.2g,一日1次,疗程7~10日。肾功能损害成人患者需减量应用。肌酐清除率>30ml/min(0.5ml/s)时仍用成人常用量;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0.25~0.5ml/s)时,每12小时服50mg;肌酐清除率<15ml/min(0.25ml/s)时不宜用甲氧苄啶片。

【不良反应】1.由于甲氧苄啶片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2.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3.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症状轻微。4.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现。

【禁忌】1.新生儿、早产儿禁用。2.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及对甲氧苄啶片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2.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周围血象检查,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者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如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已有明显减少则需停用甲氧苄啶片。3.甲氧苄啶片可空腹服用,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时也可与食物同服。4.如因服用甲氧苄啶片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甲氧苄啶片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甲氧苄啶片,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每日1次,使用3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甲氧苄啶片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5.对于无尿患者,甲氧苄啶片的半衰期可自10小时左右延长至20~50小时。甲氧苄啶片可经血液透析清除,故在透析后需补给维持量的全量;腹膜透析对甲氧苄啶片自血中清除无影响。6.若与磺胺甲唑(SMZ)合用,两者的剂量比为1∶5(TMP∶SMZ)为好。

【儿童用药】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甲氧苄啶片。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甲氧苄啶片易出现叶酸缺乏症,用药量应酌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甲氧苄啶片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虽然在人类应用中尚未证实有致畸作用,但由于甲氧苄啶片对大鼠、兔有致畸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叶酸代谢,在胎儿循环及羊水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因此甲氧苄啶片在妊娠期间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2.甲氧苄啶片可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较高,且药物有可能干扰哺乳婴儿的叶酸代谢,因此虽然在人类中尚未证实其问题存在,但甲氧苄啶片在乳母的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1.骨髓抑制剂与甲氧苄啶片合用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增多。2.氨苯砜与甲氧苄啶片合用时,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可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3.甲氧苄啶片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甲氧苄啶片,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4.与利福平合用时可明显增加甲氧苄啶片清除,血清半衰期缩短。5.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6.甲氧苄啶片可干扰苯妥英钠的肝内代谢,增加苯妥英钠的T1/2达50%,并使其清除率降低30%。7.与普鲁卡因胺合用时可减少普鲁卡因胺的肾清除,致普鲁卡因胺及其代谢物NAPA的血浓度增高。8.与华法林合用时可抑制该药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药物过量】过量服用甲氧苄啶片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智不清、骨髓抑制等。逾量的处理:1.洗胃;2.同时给尿液酸化药促进甲氧苄啶片排泄;3.支持疗法;4.血液透析。长期服用甲氧苄啶片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当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同时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直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药理毒理】甲氧苄啶(TMP)属抑菌剂,为亲脂性弱碱,化学结构属乙胺嘧啶类。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甲氧苄啶片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甲氧苄啶片阻止了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且甲氧苄啶片与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较之对哺乳类动物酶的结合紧密5万~6万倍。甲氧苄啶片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到双重阻断,有协同作用,使磺胺药抗菌活性增强,并可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药代动力学】甲氧苄啶片口服后吸收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峰浓度(Cmax)在给药后l~4小时到达,口服0.1g后高峰血药浓度约为lmg/L。甲氧苄啶片吸收后广泛分布至组织和体液,在肾、肝、脾、肺、肌肉、支气管分泌物、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的浓度均超过血药浓度。甲氧苄啶片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0%~50%,炎症时可达50%~l00%。TMP亦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甲氧苄啶片浓度接近或高于血药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3。甲氧苄啶片表观分布容积为1.3~1.8L/kg,蛋白结合率为30%~46%,血消除半衰期(t1/2)为8~10小时,无尿时可达20~50小时。TMP主要自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排出,24小时约可排出给药量的50%~60%,其中80%~90%以药物原形排出,而其余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出。平均尿药浓度为90~l00mg/L,尿中高峰浓度约为200mg/L。在酸性尿中甲氧苄啶片自尿排泄增加,碱性尿中排出减少。甲氧苄啶片少量自胆汁及粪便中(约为给药量的4%)排出。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0.1g*12s/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1825

【生产企业】陕西德福康制药有限公司

甲氧苄啶片(德福康)的功效与作用甲氧苄啶片(德福康)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

甲氧苄啶片使用常见问题

问:甲氧苄啶片(德福康)有什么功效呢?

答: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

篇5:磺啶冰黄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磺啶冰黄片(去君清)

【英文名称】Sulfmethoxazole,Trimethoprim,BoneolandArtificialCow-bezoarTablets

【拼音全码】HuangDingBingHuangPian(QuJunQing)

【主要成份】磺啶冰黄片(去君清)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磺胺甲噁唑300mg、甲氧苄啶60mg、人工牛黄30mg、冰片5mg。

【性状】磺啶冰黄片(去君清)为淡橙黄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等。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剂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3.磺胺药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人类中的研究尚缺乏资料。动物实验中发现磺胺甲噁唑有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腭裂。但在人类研究中缺乏充足的资料,但用于人类时可能利多于弊。然而在围产期由于磺胺药有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的可能,故不宜应用。4.磺胺药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磺啶冰黄片(去君清)。

【儿童用药】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磺啶冰黄片(去君清)。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12s/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4833

【生产企业】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磺啶冰黄片(去君清)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磺胺甲噁唑300mg、甲氧苄啶60mg、人工牛黄30mg和冰片5mg。

磺啶冰黄片(去君清)的功效与作用磺啶冰黄片(去君清)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等。

磺啶冰黄片服用常见问题

问:磺啶冰黄片(去君清)有什么功效呢?

答: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等。

篇6: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说明书

【性状】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规格型号】12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4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较为多见。2.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少见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3.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4.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期间偶有出现肾损害。5.偶有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Coombs试验阳性,溶血性贫血罕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伪膜性结肠炎也有报告。6.甲氧苄啶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禁忌】1.对头孢菌素或青霉素过敏者禁用。2.对甲氧苄啶过敏者禁用。3.新生儿、早产儿禁用。4.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禁用。5.血液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前需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不可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其他患者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机会约5%~7%,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一旦发生过敏性反应,立即停用药物。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措施。2.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很少产生伪膜性肠炎)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时可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和尿糖假阳性反应(硫酸铜法)少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皆可升高。4.每天口服剂量超过4g(无水头孢氨苄)时,应考虑改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5.头孢氨苄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须减量。6.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7.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儿童用药】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易出现叶酸缺乏症,用药量应酌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虽然在人类应用中尚未证实有致畸作用,但由于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对大鼠、兔有致畸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叶酸代谢,在胎儿循环及羊水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因此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在妊娠期间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可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较高,且药物有可能干扰哺乳婴儿的叶酸代谢,因此虽然在人类中尚未证实其问题存在,但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在乳母的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1、考来烯胺(消胆胺)合用时,可使头孢氨苄的平均血药浓度降低。2、丙磺舒可延迟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的肾排泄,也有报告认为丙磺舒可增加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在胆汁中的排泄。3、骨髓抑制剂与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合用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增多。4、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5、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药物过量】过量服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智不清、骨髓抑制等。逾量的处理:(1)洗胃。(2)同时给尿液酸化药促进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排泄。(3)支持疗法。(4)血液透析。长期服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当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同时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直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药理毒理】甲氧苄啶(TMP)属抑菌剂,为亲脂性弱碱,化学结构属乙胺嘧啶类。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阻止了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且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与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较之对哺乳类动物酶的结合紧密5万~6万倍。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到双重阻断,有协同作用,使磺胺药抗菌活性增强,并可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药代动力学】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口服后吸收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峰浓度(Cmax)在给药后l~4小时到达,口服0.1g后高峰血药浓度约为lmg/L。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吸收后广泛分布至组织和体液,在肾、肝、脾、肺、肌肉、支气管分泌物、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的浓度均超过血药浓度。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0%~50%,炎症时可达50%~l00%。TMP亦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浓度接近或高于血药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3。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表观分布容积为1.3~1.8L/kg;蛋白结合率为3O%~46%;血消除半衰期(t1/2)为8~10小时,无尿时可达20~50小时。TMP主要自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排出,24小时约可排出给药量的50%~60%,其中80%~90%以药物原形排出,而其余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出。平均尿药浓度为90~l00mg/L,尿中高峰浓度约为200mg/L。在酸性尿中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自尿排泄增加,碱性尿中排出减少。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少量自胆汁及粪便中(约为给药量的4%)排出。

【贮藏】密封。

【包装】每盒12片。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5374

【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白云山)的功效与作用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白云山)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篇7:汇仁肾宝片说明书

有关汇仁肾宝片的问题释疑(点击进入???)

√√√汇仁肾宝片多少钱一盒,2017汇仁牌肾宝片售价

√√√汇仁肾宝片效果怎么样,汇仁肾宝片适合哪些人

√√√吃汇仁肾宝片禁忌,吃汇仁肾宝片的副作用

√√√汇仁肾宝片是壮.阳药吗,汇仁肾宝片能治阳萎吗

√√√汇仁肾宝片吃几盒见效,汇仁肾宝多长时间见效

肾宝片商品介绍

通用名:肾宝片

生产厂家: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80627

药品规格:0.7g*126片/瓶

汇仁肾宝片价格:¥322元

肾宝片说明书

【商品名】肾宝片(汇仁)

【通用名】肾宝片

【汉语拼音】ShenBaoPian

【主要成分】淫羊藿、葫芦巴、金樱子、熟地黄、补骨脂、蛇床子、制何首乌、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红参、白术、山药、茯苓、当归、川穹、小茴香、车前子、灸甘草。辅料为羟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二氧化。

【性状】肾宝片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浅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抗衰延年。用于腰腿酸痛,阳痿遗精,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用肾宝片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6、肾宝片宜饭前服用;

7、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药就诊;

8、对肾宝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肾宝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肾宝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肾宝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孕妇忌服,儿童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遮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企业】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肾宝片服用常见问题

现在由于日常生活中,男性患者压力过大,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导致肾虚的发生,汇仁肾宝片在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抗衰延年等种种方面效果显着。那么,汇仁肾宝片副作用大不大呢?

汇仁肾宝片主要含有制何首乌、肉苁蓉、覆盆子、淫羊藿、金樱子、黄芪、红参、白术、山药、茯苓、当归、川穹、小茴香等二十二味中药组成,是一种中成药。除去薄膜衣后显浅褐色;气芳香,味微苦。汇仁肾宝片为薄膜衣片,方中药物配伍,共凑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抗衰延年的功效,临床适用于治疗腰腿酸痛,阳痿遗精,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等症状。

从上述可知,汇仁肾宝片方中药物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且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汇仁肾宝片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从生产到现在,一直有比较好的口碑。而且,药物安全性比较高,少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汇仁肾宝片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孕妇忌服,儿童禁用。汇仁肾宝片为薄膜衣片,方中药物配伍,共凑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抗衰延年的功效。>>>返回页首

>>>下一页是汇仁肾宝片效果怎么样

磺啶冰黄片说明书

汇仁琥乙红霉素片说明书

汇仁六味地黄丸说明书

四环素片说明书

毛冬青片说明书

复明片说明书

北豆根片说明书

地塞米松片说明书

丹参片说明书

金鸡片说明书

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汇仁颠茄磺苄啶片说明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