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悉尼三月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 目录
篇1: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
【英文名称】Aspirin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ASiPiLinChangRongPian(ShenWei)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16
【性状】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镇痛、解热。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
【规格型号】25mg*100s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①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时1次。②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④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2.小儿常用:口服。①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②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服。
【不良反应】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g/L后出现。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5.逾量或中毒表现:①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②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禁忌】1、对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过敏者禁用;2、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注意事项】1.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或另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2.对诊断的干扰:1)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2)可干扰尿酮体试验;3)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4)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干扰;5)尿香草基杏仁酸(VMA)的测定,由于所用方法不同,结果可高可低;6)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40mg/日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150mg/日〉引起出血的报道;7)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μ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少时可恢复政党;8)大剂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9)每天用量超过5g血清胆固醇低;10)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可导致血钾降低;11)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可得较低结果;12)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3.下列情况应慎用:1)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3)痛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于,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4)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6)肾功能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7)血小板减少者。4.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儿童用药】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syndrome)有关,中国尚不多见。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易出现毒性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在妊娠头3个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的发育不全。在人类也有报道在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后发生胎儿缺陷者。此外,在妊娠后3个月长期大量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在妊娠的后2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用药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曾有报道,在妊娠晚期因过量应用或滥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而增加了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可能由于动脉导管闭锁、产前出血或体重过低)。但是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尚未发现上述不良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在乳汗中排泄,哺乳期妇女口服650mg,5~8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可达173~483μg/ml。故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婴儿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可以降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生物利用度。再则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溃疡和出血)却增加;此外,由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加强,还可增加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险。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包括肾乳头坏死、肾癌或膀胱癌的可能。2.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及引起出血的危险。3.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4.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增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但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仅能使血药浓度降低,而且使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透入脑组织中的量增多,从而增加毒性反应。5.尿酸化药可减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药后可能导致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6.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的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性。为此,目前临床上不主张将此二种药物同时应用。7.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同用而加强和加速。8.与甲氨蝶呤(MTX)同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9.丙磺舒或磺吡酮(sulfinpyrazone)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时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而降低;当水杨酸盐的血药浓度50μg/ml时即明显降低,〉100~150μg/ml时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
【药物过量】1..轻度:即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疼、头晕、耳鸣、耳聋、呕吐、腹泻、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急促、烦渴、手足不自主(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2.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药理毒理】药理学:①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②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③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④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率和溶解度与胃肠道pH值有关。食物可降低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量。肠溶片剂吸收慢。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与碳酸氢钠同服吸收较快。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中。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时结合率也低。T1/2为15~20分钟;水杨酸盐的T1/2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pH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可20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一次口服阿司匹林0.65g后,在乳汁中的水杨酸盐T1/2为3.8~12.5小时。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salicyluricacid)及葡萄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gentisicacid)。一次服药后1~2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25~50μg/ml;抗风湿、抗炎时为150~300μg/ml。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随每日剂量而增加,在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时一般需7天,但需2~3周或更长时间以达到好疗效。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因药物主要代谢途径已经饱和,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改变。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增多。个体间可有很大的判别。尿的pH值对排泄速度有影响,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离的水杨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则相反。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25mg*100s/瓶。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3716
【生产企业】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的功效与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神威)镇痛、解热。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
篇2: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肠溶片是指到了肠道药物才溶解,主要是为了保护胃不受刺激。而阿司匹林肠溶片为肠溶片,必须整片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很受人们的欢迎。那么,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不良反应吗?
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不良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肠道反应,如腹痛和肠道轻微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胃出血和胃溃疡以及主要在哮喘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极少见。有报道个别病例出现肝肾功能障碍、低血糖及严重的皮肤病变。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对易感者可引起痛风发作。有极少数会由于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而引发贫血,出现黑便。出现眩晕和耳鸣时可能为严重的中毒症状。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还有其他抑制作用。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为酸性非甾体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特性。通常口服0.3-1g阿司匹林用于缓解疼痛和低热,如感冒和流感,可降低体温和解除关节肌肉疼痛。
阿司匹林也可应用于慢性、急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一般每天服用4-8g的高剂量可治疗上述疾病。临床前安全资料动物试验显示高剂量水杨酸引起肾损害但无其它器官损害。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无致畸性和致癌性。水杨酸盐在不同种类的动物可能有致畸性。也有报道称孕期服用可影响孕卵着床,致胚胎毒性和胎毒性,子代学习能力障碍。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有不良反应的,且不良反应不小。所以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了。对其他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他过敏反应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慢性或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病变慎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篇3:阿司匹林肠溶片(白敬宇)说明书
【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商品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
【英文名称】Aspirin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ASiPiLinChangRongPian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16
【性状】阿司匹林肠溶片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2.急性心肌梗死;3.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等。
【规格型号】25mg*100s
【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4小时1次。(2)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3)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4)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2.小儿常用:(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服。
【不良反应】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g/L后出现。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5.逾量或中毒表现:(1)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2)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肠溶片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或另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2.对诊断的干扰:(1)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2)可干扰尿酮体试验;(3)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4)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阿司匹林肠溶片干扰;(5)尿香草基杏仁酸(VMA)的测定,由于所用方法不同,结果可高可低;(6)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40mg/日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150mg/日〉引起出血的报道;(7)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μ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少时可恢复政党;(8)大剂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9)每天用量超过5g血清胆固醇低;(10)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可导致血钾降低;(11)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可得较低结果;(12)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3.下列情况应慎用:(1)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3)痛风(阿司匹林肠溶片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于,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4)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6)肾功能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7)血小板减少者。4.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过量或中毒表现,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1.轻度:表现为头疼、头疼、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急促、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2.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怀疑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过量时应立即告诉医生,医生可根据中毒症状的程度采取必要措施。
【药理毒理】1.药理学:(1)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2)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3)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4)抗风湿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避光保存。
【包装】塑料瓶装,100片/瓶/盒。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500
【生产企业】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阿司匹林肠溶片(白敬宇)的功效与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白敬宇)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2.急性心肌梗死;3.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等。
篇4:阿司匹林肠溶片(白敬宇)说明书
问: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不错的疗效,那么,阿司匹林肠溶片什么时候吃好呢?
答: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后服用好,因为能够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定期检查血液粘稠度,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宜在饭后温水服用,不可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为肠溶片,必须整片服用。在治疗心肌梗死时,第一片应捣碎或嚼碎后服用。
篇5:溶菌酶肠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
【英文名称】Lysozyme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RongJunMeiChangRongPian(LaiSuoXin)
【主要成份】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主要成份为溶菌酶。
【性状】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为肠溶衣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水痘、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
【规格型号】10mg*10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口服不良反应少,偶见过敏反应,有皮疹等表现。
【禁忌】对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为肠溶衣片,应整片吞服,以防药物在胃中被破坏。2.连续使用3天后炎症仍未消除,应向医师咨询。3.请将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儿童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4.当药品形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是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黏多糖水解酶,能液化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不溶性多糖,将其水解成可溶性黏肽,是一种具杀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强抗生素疗效及加快组织恢复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容易吸收,血中有效浓度可维持10~12小时。
【贮藏】密闭。
【包装】100片/盒。
【有效期】18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343
【生产企业】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的功效与作用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适用于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水痘、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
溶菌酶肠溶片使用常见问题
问:溶菌酶肠溶片(来索欣)适应症是什么呢?
答:适用于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水痘、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
篇6:大蒜肠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大蒜肠溶片(雪莲)
【英文名称】Garlicin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DaSuanChangRongPian(XueLian)
【主要成份】大蒜素,化学名称为:三硫二丙烯。
化学名:三硫二丙烯
【性状】大蒜肠溶片为肠溶衣片,除去肠溶包衣后,内容物显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抗感染药。大蒜肠溶片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肺结核等。
【规格型号】10mg*24s
【用法用量】大蒜肠溶片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因大蒜素对胃有刺激性且易被胃液破坏,故服用大蒜肠溶片时不得咬破,应整片吞服。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药师或医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大蒜肠溶片对多种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和杀菌作用。对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蛲虫等也有抑制杀灭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24片/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5020208
【生产企业】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
大蒜肠溶片(雪莲)的功效与作用大蒜肠溶片(雪莲)为抗感染药。大蒜肠溶片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肺结核等。
大蒜肠溶片服用常见问题
大蒜肠溶片为抗感染药,是以大蒜素作为有效成份的一个天然药物。大蒜肠溶片已投入临床使用多时,不仅疗效可靠,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那么,大蒜肠溶片可以杀菌吗?
大蒜肠溶片是可以杀菌的。大蒜肠溶片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其有效成分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大蒜肠溶片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大蒜素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及白喉、痢疾、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可治疗急性菌痢、百日咳、婴儿腹泻、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伤口化脓、沙眼等。大蒜肠溶片抗菌的原理是由于大蒜素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相结合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大蒜肠溶片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菌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等。大蒜肠溶片为肠溶衣片,除去肠溶包衣后,内容物显类白色。
由此可见,大蒜肠溶片是可以杀菌的,且效果显著。大蒜肠溶片在临床上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患者信赖。
篇7: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红霉素肠溶片(人福)
【英文名称】Erythromycin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HongMeiSuChangRongPian(RenFu)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红霉素。
化学名:9-{O-〔(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肟基}红霉素
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733.94
【性状】红霉素肠溶片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红霉素肠溶片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等。
【规格型号】0.125g*100s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分3~4次服用。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分4次服用。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对红霉素肠溶片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红霉素肠溶片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红霉素肠溶片的剂量应适当减少。3.肝病患者红霉素肠溶片的剂量应适当减少。4.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5.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承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能过敏或不能承受。6.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7.对诊断的干扰:红霉素肠溶片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红霉素肠溶片可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儿循环,故孕妇应慎用。红霉素肠溶片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暂停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1.红霉素肠溶片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物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与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2.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时使用。3.红霉素肠溶片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红霉素肠溶片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5.除二羟丙茶碱外,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合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红霉素肠溶片血药峰浓度成正比。因此在两者合用疗程中和疗程后,黄嘌呤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7.大剂量红霉素肠溶片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8.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血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与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时可减少二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9.红霉素肠溶片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之降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1.红霉素肠溶片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红霉素肠溶片敏感。红霉素肠溶片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2.红霉素肠溶片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药代动力学】红霉素肠溶片口服后在肠道中吸收。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为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在皮下组织、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也较高,痰中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在胸、腹水及脓液等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有一定量(约为血药浓度的33%)进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左右。可进入胎血和排入母乳中,胎儿血药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Vd)为0.9L/kg。蛋白结合率为70%~90%。红霉素在肝内代谢,主要在肝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行肠肝循环,约2%~5%的口服量自肾小球滤过排出,无尿患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b)可延长。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用。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药用塑料瓶,100片/瓶。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990
【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红霉素肠溶片(人福)的功效与作用红霉素肠溶片(人福)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等。
红霉素肠溶片服用常见问题
问:红霉素肠溶片有什么不良反应呢?
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篇8:胸腺肽肠溶片说明书
【商品名称】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
【英文名称】Thymopeptides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XiongXianTaiChangRongPian(DiErShu)
【主要成份】自健康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性状】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淡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
【规格型号】5mg*24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片,一日1~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耐受性良好,个别可见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时可能ALT水平短暂上升,如无肝衰竭预兆出现,仍可继续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3.极个别病人有轻微过敏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禁忌】1.对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有过敏反应者或器官移植者禁用。2.胸腺功能亢进、或胸腺肿瘤患者。
【注意事项】1.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故而对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例如器官移植受者)应慎重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除非治疗带来的裨益明显大于危险性。2.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3.18岁以下患者慎用。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为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促使有丝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如:α、γ干扰素、白介素2和白介素3)的分泌,增加T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的水平。它同时通过对T4辅助细胞的激活作用来增强淋巴细胞反应。此外,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可能影响NK前体细胞的趋化,该前体细胞在暴露于干扰素后变得更有细胞毒性。因此,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铝塑包装,5mg*24片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365
【生产企业】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
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的功效与作用胸腺肽肠溶片(迪尔舒)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5、肿瘤的辅助治疗。
胸腺肽肠溶片使用常见问题
胸腺肽肠溶片是以胸腺肽作为有效成份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胸腺肽肠溶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那么,胸腺肽肠溶片的副作用有哪些吗?
胸腺肽肠溶片的副作用有个别可见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时可能ALT水平短暂上升,如无肝衰竭预兆出现,仍可继续使用胸腺肽肠溶片。极个别病人有轻微过敏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胸腺肽肠溶片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顽固性口腔溃疡等)。还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于病人可能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都比较轻微,可以忍受,多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差,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当其某一作用用于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
由此可见,胸腺肽肠溶片的副作用是较少的。胸腺肽肠溶片在临床上不仅治疗效果显著,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少,患者可放心使用。
★ 清眩片说明书
★ 清热散结片说明书
★ 肝苏片说明书
★ 乳宁片说明书
★ 地榆升白片说明书
★ 复方胆通片说明书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