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余多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第七册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七册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第七册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思想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 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 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挂图、自制相架一个、米尺、平面图形几套。
生: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相片一张、学生尺。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生活中,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我们用相机把那一瞬间留了下来。并把它(装上框、镶上玻璃)装进相框很好地保存起来。要做这样的一个相框,需要多少玻璃?计算玻璃的大小该用什么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配玻璃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体验,形成概念
(1) 我们知道玻璃面有大小,任何物体的表面也有大小的区分。
a动手摸一摸课桌面与数学书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动手摸一摸)
b观察:黑板的表面与黑板擦的表面,谁大谁小?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类推、概括
概括:我们计算玻璃面的大小,其实就是求这块玻璃的面积。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我们就可以说:课桌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3)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1) (2) (3) (4) (5)
a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
b 为什么图(6)图(7)不能比较大小?
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发现规律
小结:围成的平面图形才能比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
(3)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积。
谁能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举例说明)
2、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归纳比较方法:
板书:①④①②③④眼睛观察
②重叠比较
(1)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面积有大有小,但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有眼睛就比较难准确判断谁大谁小,如:
(2)
(1)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表面面积非常接近,比如说:两间教室的地面面积,谁大谁小?用眼睛观察很难比较,又不能重叠,怎么办?
小组讨论,展开联想
汇报各组的方法,肯定用数地板砖的方法最简便――数方格法。
给上图加上方格(一起数方格)小组讨论
板书:③数方格法
93页做一做---数方格
“方格多的面积一定大吗?看下图
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争论
都有8格,可是……看来数方格的多少还要有个前提:对方格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统一的面积单位。
3、感知面积单位、建立表象
(1)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
课本92―93页
a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分别是什么?
b请从学具中找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汇报交流
(2)我们动手剪一个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归纳概括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意义。
(3) 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结合实际举例
4、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量物体的面积时,先要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判断他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再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1) 量课桌面的面积,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四人小组合作,动手量课桌面的面积。汇报你们是怎样量的?(肯定沿长、宽各摆一排的方法新颖迅速)
(2)95页1、2题
(3)要为你的相框配玻璃,你需要多大的玻璃?
小竞赛:口答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95页练习4
(2) 判断:
一棵大树高10平方米( )
学校操场的面积是4000平方厘米 ( )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4分米 ( )
篇2:第七册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学内容: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第101页的例题 , 练习二十七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周长与面积的对比,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和实践的能力。
重、难点:运用对比方法,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具:投影片、小手帕。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周围围上篱笆。
二、提出问题
(一)、观察这幅图后,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可能有以下问题:
1、篱笆有多长?怎样计算?
2、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怎样计算?
3、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4、周长的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
(二)、确定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本节课学习1~4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的问题,大家课后去自行探讨解决。
三、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进行分组,明确每个人的任务。 4人一组,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人。组长负责组织活动,记录员对学习过程与结果做出记录,汇报员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大家一同观察、操作、讨论,总结学习结果。课前分组。形成制度:每个人担任的任务定期进行交换。
围绕以上4 个问题,展开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
3、小结:
周长
面积
含义
四条边的长度和
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计算方法
(长+宽)×2
长×宽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4、完成书上的101页例1。
四、应用
1、估计教科书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测出手帕、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3、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2、3、5题。
五、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这些问题请课后自己去解决好吗?
板书:
篇3: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9页至120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八的第1至3题。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数学是在实际中学,在实际中应用的思想理念。教学重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 。 教学难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 。 教学用具:电脑一台,多媒体投影仪,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若干个、1平方分米、1平方米正方形各一个,长方形纸片3张。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学构思: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通过摸、说、比、看,理解面积。 (2)通过小游戏比较面积的大小。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面积单位。 (4)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测量面积。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拓展延伸,扩展思维。 5.交流心得,升华课堂。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步骤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讨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教师活动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照片,问:漂亮吗?既然漂亮就要好好珍藏 如果给它做一个像框,所用木条的长度,是指长方形照片的什么?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如果压上玻璃,玻璃的大小是指长方形照片的什么?还能用长度单位吗?引入新知,一起探究有关面的新知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1. 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1).摸一摸。我们周围有很多面,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个面,摸一摸,你感觉它的面怎样?(2)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面,谁愿意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受?小结:象文具盒的盖面、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都叫做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3).比一比。请同学们把文具盒的盖面与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桌面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物体表面有大小。板书:大小4).师生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1).引入.师:如果我们把课桌桌面和书本封面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活动学生在配有鲜明画面的生活实例中,唤起思考的意识,激起学习的欲望。生:漂亮。 思考:周长 长度单位 生:不能用长度单位。 期待新知的学习。 让学生动手摸物体的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与认知。1).动手摸各种物体的面。并亲身体会物体的面。 2).动口说自己的感受。感觉:物体的表面平或弯曲。 3).比较文具盒的盖面与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桌面的大小,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4).同桌交流: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结合老师的问题,紧接上部分知识,很快会在脑子中闪现出:把它们的形状画下来是长方形。教学步骤 2.探讨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概括面积的含义。 4.游戏。教师活动 2)屏幕出示: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接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师:这些都是平面图形。我们上学期还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是由四条线段怎样形成的图形?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3)师生小结: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面积的含义。1).刚才我们学习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什么?2).那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3).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规范数学术语。并完整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面积。 4.小游戏 》比眼力》屏幕出示:1).两个大小一样,位置不同的长方形。 .让学生看一看哪个面积大;.再让学生想办法验证;.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完全重合,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2).练习十八的`第1题的两个图形。.让学生先看,猜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活动2).认真观察屏幕。 随着老师的讲解,说出依次出现的图形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角。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3)观察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4).同桌互相交流: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生在问题情境中回想,做出回答: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 3).很有成就感的和老师一起交流面积的含义 学生看着屏幕疑惑,猜测: 有的会说左边的大。有的会说右边的大。 学生可能说让它们放在一起。 说对的学生会很开心。 观察,猜测。教学步骤 5.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找出这两个图形,自己动手比一比。.不能完全重合,怎么办呢?.比一比谁最聪明,能找出一个比较它们面积大小的好方法。学具盒里就有这样的工具。四人小组合作商讨。 .指名说自己的方法。 1认识1平方厘米A..a.看一看是什么形状。b..量一量它的边长。c..小结1平方厘米的含义。B.动手摆一摆,量面积。a.说说你是怎么摆的?b.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屏幕演示,简单的摆法。c.屏幕出示:只用一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怎么量呢? 教师用课件演示方法! 2.认识1平方分米。师:用1平方厘米量数学课本的封面面积,你感觉怎么样?你认为用哪个量比较合适?从学具盒,学具袋里找找看。你认为它的面积是多少怎么验证呢?A.量一量 自己动手测量,得出结论。B.说一说谁能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师生小结教师板书: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C.你能举出几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 动手操作,无法重合。 小组合作,寻找比较它们面积大小的方法。 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观察形状。动手测量。说1平方厘米的含义。动手操作口头说摆法,提高口语表达。.说不同的摆法。 动脑筋思考, 学生仔细观察屏幕。 太小了。 找1平方分米正方形。 猜测是1平方分米。因为它的边长是1分米。 拿尺子测量它的边长。 说1平方分米的含义 组内交流1平方分米的含义。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自己举出的例子。 教学目标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拓展延伸扩展新知 教师活动D.同桌合作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3.认识1平方米A. 引入,用1平方分米量教地面面积你认为怎样?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B.自己小组内合作商议,学习1平方米。先在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指明测量黑板的面积.C.回忆:三个面积单位。 1.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2.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方形和正方形。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先在组内交流) 2.除了知识方面的收获,你还有哪些收获? 3.另外,你还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屏幕出示:思考题:蓝猫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自己的小房间的地面,请你帮它算一算房间地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出示:实际情况缩小图) 谢谢!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学生活动合作测量数学课本封面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 生:用平方米! 组内商议学习、交流。 汇报,1平方米的含义。 用手势表示面积单位。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展示不同的摆法。 生:认识了面积、面积单位…..生:边长是1厘米的……生:边长是1分米的… 说一说学习方法,技能等。 说一说学习的感触.(轻松,快乐……) 思考、商议、计算。篇4: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概念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
一、学习面积概念
1、导入 ,涂色比赛
师:今天,我们分男生、女生来举行一次涂色比赛,好吗?
规则:A:哨响开始,再响结束。
B:图形要涂满才算涂完。
C:涂完之后起立,示意大家我涂完了。
2、学习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看一看你的周围,男生、女生谁涂得快?
生:不公平。
师:有同学说不公平,为什么?
生:男生的长方形大,涂的就慢。女生的长方形小,涂的就快。
师:是这样吗?(展示图形)
师:长方形有的大,有的小,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显示长方形的面积,指名读)
师: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大小。你能用上“面积”这个词讲讲怎样比赛才公平吗?
生:让男生长方形的面积和女生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
师: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你能说出什么是正方形的面积吗?圆形、三角形呢?
生: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
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都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课件显示封闭图形的面积,女生读)
3、学习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生:文具盒、书、小纸盒
师:这些都叫物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摸摸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家都摸到了吗?
生:(齐答)都摸到了。
师:这说明物体都是有面的。它的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生:文具盒旁边这个面大,顶上这个面小。
生:……
师:通过摸这些物体的表面,你知道了什么?
生:……
师:每个物体自己的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课件显示男生读)
师: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表面的面积。
玻璃表面的大小,就是玻璃表面的面积。
你能像老师这样说出一些吗?
师:谁能说一说面积是什么?(板书:面积)
生:面积就是封闭图形的大小和物体表面的大小。
(课件显示面积的定义,生齐读)
二、比较图形面积,探索面积单位。
师:面积有大有小,请大家举出两个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面,指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这几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了:比较两个面的.大小,只要用眼看就行了。
生:不对。有的时候两个面的面积很接近,用眼睛不能一下看出哪个大,那个小。
(课件显示面积接近的两个圆)
师:面积接近的时候,怎么比?
生:把他们摞在一起比。
师:摞在一起,换个词语就是“重叠”。 (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叠在一起)谁大谁小?
生:蓝色的圆大,黄色的圆小
师: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重叠法
(师出示红正方形、蓝长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我把它们重叠在一起,还是没办法比较出谁大谁小,怎么办?
生:把多余的那块剪下来,再拼到正方形上。
(师演示拼、剪)
师:谁大谁小?
生:正方形大,长方形小。
师: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剪拼法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学会了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什么样的面积,我们都能比较大小了。
生:不是这样的
师:生活中无法重叠、剪拼、也不能一眼看出谁大谁小的面还有很多。(课件显示房屋平面图)这是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屋平面图,要想比较出两间卧室面积的大小,你们能想出好办法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请看屏幕。
(课件显示)
做个小小测量师
1.想一想,怎么比较两个卧室的大小?
2.利用学具,动手试验。
3.说一说,哪个房间的面积大,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活动)
交流:……
师:那个房间的面积大?你是怎么比较的?
为什么都用长方形(正方形)去摆?
为什么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去摆?
小结:测量,比较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师:第?小组用(长方形)这样的面积单位去量,那么这个房间的面积就是8个长方形这样的面积单位。第?小组用( 正方形)这样的面积单位去量,那么这个房间的面积就是12 个正方形这样的面积单位。
师:这么多种图形你认为用哪种图形比较便于拼摆测量?
生:长方形
生:我认为正方形更好,因为它四条边都相等。
师: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比较,人们逐步确定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并且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请自学数学书73页
(学生自学)
三、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1平方厘米
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请找出书中有关1平方厘米的部分,读一读,看一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
生:……
师:找出学具中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模一摸边长在哪?周长在哪?面积在哪?
生:……
师:谁能说一说一平方厘米的边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生:……
师: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些物体地表面大约是一平方厘米?
生:……
师:请小组同学互相配合,用你手中的一平方厘米拼出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图形
(生合作拼摆展示)
师: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又是多少?
生:……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1平方厘米和以前学过的1厘米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面积单位,一个是长度单位
师: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使用时要注意区别清楚。
2、自学“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师:现在,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吗?请用同样的方法自学“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生自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平方米有多大?
生:……
师:估计一下,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 1平方米?
生:……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
师: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知道了什么?
生:……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
师:把你想知道的记录下来,作为今天的作业 下去研究,明天,把研究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篇5: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9页至120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八的第1至3题。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 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2.使学生懂得数学是在实际中学,在实际中应用的思想理念。教学重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 。 教学难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表象 。 教学用具:电脑一台,多媒体投影仪,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若干个、1平方分米、1平方米正方形各一个,长方形纸片3张。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学构思: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通过摸、说、比、看,理解面积。 (2)通过小游戏比较面积的大小。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面积单位。 (4)通过小组合[1] [2] [3] [4] [5] [6] [7]
★ 面积的单位
★ 面积单位教案
★ 认识面积单位教案
★ 面积单位的进率
★ 圆柱面积
★ 梯形面积
第七册配玻璃-面积与面积单位(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