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独角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诗经》中的量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诗经》中的量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诗经》中的量词
量词的借用,扩增了量词使用的范围、数量和频率,也表现了量词与其他词类的密切关系。大体上说,汉语量词基本上是由名词与动词引申转化而来的。《诗经》中量词由动词演变而来的现象比较少见,但也有少数例子,如“视尔如荍,贻我握椒。”(《东门之枌》)中的“握”,其本义是“搤持也。”,用手把持的意思。由这个意义引申,就有了量词的用法,称量可以用手握住的东西。又如“不盈一匊”(《采绿》)中的“匊”,其本义是用手捧东西,动词,后转化为量词。
现在人们普遍认同,量词主要是从名词借来和演变而来的。有说古代汉语中的量词基本上就是名词,黎锦熙先生就认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早期语法研究,也大多把量词看成名词小类、附类或特殊类型,没有单独立类。量词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被称为单位词,王力先生认为:“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可见量词与名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名词借用为量词,原来的名词与所计量的中心语,一般有某种相关性,如我们上文所讲的名词“卣”、“爵”、“簋”,便是由盛物的器具借代而引申用作计量该物的单位,应该说,用器皿的名称来称量食物、饮料等正是汉语量词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汉语的许多称量性量词如“碗”“杯”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在《诗经》中正是用这些器皿充当量词来称量酒或食物的。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见到这些词了,并不是这种用法消失了,而是器物的名称变了,如装酒的叫“瓶”,装食物的叫“碗”。
在《诗经》中,名词往往借用为量词,但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既可作量词又可作名词的词,在同一个语言组合形式中,名、量两种解释和用法似乎都可以成立。如表示时间的“日”、“月”、“年”,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采葛》)和“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东山》)中便既可作为时间单位,也可表示一定的时间。量词和名词出现这种情况,反映了上古汉语名量同词,以及没有严格区分使用的`情况。谈到区分,个别词的词性判定应该跟全体词的词类划分一样,以语法标准为主,意义为辅。就语法特征来说,量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名词则可以单纯回答问题,可以单纯充当主语、宾语。另外,“量词只限于前面能加数词的。前面能加数量词组的不算量词,算名词。”这都可用来帮助判别词性。不过,语法特征只是就一般性来说的,并非必然规律。例如,“数量词组成的偏正结构处于宾语的位置上时,如果数词是‘一’,可以略去不说。”“扬之水,不流束薪。”正是在“束薪”前面省略了数词“一”。
篇2:《诗经》中的量词
3.1 应用范围
《诗经》中的量词,大体上说,约有30 个。在应用范围方面,即量词所计量和修饰的对象,离不开当时君臣百姓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如车马、衣物、田土等,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色彩,如“以开百室,百室盈止。”(《良耜》)“十亩之间兮……”(《十亩之间》)等。
3.2 使用结构
从量词的结构上说,《诗经》中使用的全是单纯量词,没有后来才兴起使用的把两种计量单位合并为一的复合量词,也没有重叠的用法,“斤斤其明”(《执竞》)中的“斤斤”,通“昕昕”,指明察的样子,并不是量词的叠用。
3.3 虚指功能
《诗经》常借数词做出虚指,以示多少,如“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召旻》)中的“百里”意在突出其范围,距离的远大,并不是确指一百里。《诗经》中的量词也可以虚用,如“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表示把松柏切成长短不同的木材,“寻”“尺”在这里就是一种虚用,并非实指。
3.4 借用效果
《诗经》中的借用量词,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修辞效果更为明显,如“陈馈八簋”的“八簋”,借指食物的丰富,宴席的隆重;又如“生刍一束”的“一束”,“贻我握椒”的“握”,“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的“一匊”,表示的量虽然比不上度量衡单位表示得那么明确,不过这类借用量词却起到了凸显形象效果的作用。
3.5 表达能力
《诗经》往往选用不同的量词表示相似的意思,避免了用词的重复、呆板,如《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中的“廛、亿、囷”;《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羔羊之缝,素丝五总”中的“紽、緎、总”,用不同的量词修饰了同一事物,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诗经》作为先秦时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已经使用了一定的量词,并体现出了一些特点,对量词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概而言之,考察《诗经》中量词的运用,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量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篇3:《诗经》中的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根据语法功能和计量单位不同,可以把量词分为动量词和物量词。动量词主要是计算动作的次数。如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次、回、趟”等。这一类词在《诗经》中用的不多,如“握”、“匊”。物量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是计算事物的数量的。”《诗经》中的量词多属物量词,如“葛屦五两,冠緌双止。”(《南山》),“显父饯之,清酒百壶。”(《韩奕》)中的“两”、“壶”,这些都是物量词。如果从计量用法是否固定、专门来看,量词又可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专用量词指专门或主要作为计量单位使用的词,如表示长度单位的“寻”、“尺”,“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閟宫》)。借用量词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组合中,由其他词类转用过来作计量单位使用的临时量词,如名词“卣”“爵”本是酒器,“簋”是食器。《诗经》中把这些器具用作计量,“厘尔圭瓒,秬鬯一卣。”(《江汉》);“三爵不识,矧敢多又。”(《宾之初筵》);“于粲洒扫,陈馈八簋。”(《伐木》)。
从表示的数目上可以分为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个体量词是表示单个概念的量词,如“生刍一束”(《白驹》)中的“束”,“不盈一匊”(《采绿》)中的“匊”;而集体量词是“称量成组或成群的事物”。在《诗经》中,“乘”字共出现30 次,其中作为量词使用的一般用来称量马,“古代一车四马,因以乘为四的代称。”“乘”作为集体量词所表示的数量是“四”,如“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六月》)。“朋”也有集体量词的用法,“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所以“朋”作为集体量词所表示的量是“二”。《诗经》中还有一个集体量词“群”。“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无羊》)宋代朱熹《诗集传》中的注释为“羊以三百为群,其群不可数也”,说明“群”是一个表示数目较大的集体量词。由此可见,在上古汉语中,量词虽不如后世那样丰富,但量词已初步位于各类词之中了。
篇4:英语中各种不人道的“量词”
在汉语中,量词是指:一杆笔、一张纸、一本书中的“杆、张、本”,至于英语中的“量词”,但最近的看了篇文章,我从这篇文章中随便找了六个,附在下面,请您看一看。
①a drove of horses(一群马)
②a flock of goats(一群山羊)
③a herd of elephants(一群大象)
④a pack of wolves(一群狼)
⑤a pride of lion(一群狮子)
⑥a skulk of foxes(一群狐狸)
我们的老师曾经告诉我们,类似“杆、张、本”这样的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英语中并没有,为什么这篇文章却说英语中也有量词,而且还这样复杂?首先,我可以肯定地说:英语中确实没有量词,绝对没有。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所谓“量词”,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量词,而是一些普通的名词,比如a herd of elephants(一群大象),它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herd(兽群)和elephants(大象),因此它的本意是“一个由大象组成的兽群”,并不包含我们汉语中的那种量词。
其次,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所谓“量词”(其实是名词),有许多都是不常用的生僻单词,比如bevy、clump、gaggle、skulk、stud、swarm等,我估计绝大多数初学者都不认识它们。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量词”,它们的含义,与它们通常的含义,两者完全不同,比如pride,它通常的含义是“骄傲”,只是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它可以表示“一群狮子”,不过这个含义许多人都不知道。
因此,我不赞成英语中有所谓“量词”的提法,更不赞成让学生们学这些所谓的“量词”。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要问:如果我不用a herd of elephants,那我用什么来表达“一群大象”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大象的数量,分别用some elephants、many elephants等来表示,完全可以避免使用那些生僻单词。 〖本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我以前曾经说过,国内学英语的朋友,一般都不是自觉自愿学的,而是迫于某种压力(出国、升学、考研、晋级等),硬着头皮瞎学的。他们的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真正的英语知识都还学不过来,我们这些有闲情逸致写文章的人,千万不要再额外编造一些新的“英语知识”,硬塞给他们,来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那样做,实在太不人道了(笑),这就是我写这个小帖子的目的。
篇5:谈谈德语中的量词
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德语中表示单位的名词,因为德语中原本没有量词这一词类。为简便其间,以下均简称为量词。
量词的使用,主要是要注意它与1以上的数词连用时的用法,具体的就是下面几条:
1.如果量词本身是阳性或中型名词,则使用单数形式:
3 stück torte nicht 3 stücke torte
2 glas bier nicht 2 gläser bier
das kostet 70 pfinnig. nicht ... pfennige.
2.如果量词本身是阴性名词,则要用复数形式:
2 tassen kaffee
4 flaschen wein
3.如果在句子中所谓的量词表示的是具体的实物,则要用复数:
er hat nur einige pfennige bei sich. 他身边只有几个芬尼。
er hat 2 gläser zersrümmert. 他打碎了两个杯子。
4.表示时间的名词要用复数:
fünf minuten
drei tage
ich bin 30 jahre alt
篇6:中文量词
中文里有很多量词,常见的如“只”、“个”,其中有几十个量词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这些量词使得在描述事物时显得丰富多采.为了帮助在美国学中文的学生掌握这些量词,现把它们按功能归类说明,以词组形式出现.
1 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
一个人 一个大人 一个小孩 一个女孩 一个男孩 一个画家 一个司机 一个工人 一个农民 一个士兵 一个朋友 一位同学 一位老师 一位客人 一位长官 一位代表 一条好汉
2 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
一只狗 一只鸟 一只猴子 一只鸡 一只大象 一只羊 一只猫 一只老鼠 一只蝴蝶 一只虫 一匹马 一头牛 一头羊 一头驴 一头骡 一头豹子 一条蛇 一条鱼 一条虫 一峰骆驼
3 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
一个脑子 一颗脑袋 一根头发 一根眉毛 一只眼睛 一个鼻子 一个耳朵 一张嘴 一片嘴唇 一颗牙齿 一个舌头 一个下巴 一条胳臂 一只手 一个手指头 一个拳头 一条腿 一只脚 一条尾巴 一颗心
4 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
一棵树 一棵白杨 一棵草 一棵松 一株水稻 一株麦子 一株树 一株小草
5 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
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柿子 一个梨 一个李子
一粒葡萄 一根香蕉
6 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
一朵花 一朵玫瑰 一朵红梅 一片叶子 一条根 一颗种子 一粒米
7 表示食物的量词.
一顿饭 一顿早饭 一份早餐 一份午餐 一份晚餐
一份中餐 一份西餐 一份点心 一根油条 一个包子
一个馒头 一根鸡腿 一个鸡蛋 一片肉 一块牛肉
一个三明治 一道菜 一道汤 一片面包 一块蛋糕
一根冰棒 一片饼乾 一粒糖果 一片西瓜 一根棒棒糖
8 表示餐具的量词.
一根筷子 一把叉子 一把汤匙 一张餐纸
9 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 一条板凳 一条沙发 一张床 一条棉被 一条毛巾 一根火柴 一根蜡烛 一盏灯 一个灯泡 一把牙刷 一条牙线 一块香皂 一块桌布 一块手表 一面镜子 一个脸盆 一个桶 一只桶 一把伞 一条绳子 一部电话 一台电视机 一台录影机 一盘录影带 一盘录音带 一个冰箱 一根香 一帖膏药 一服药
10 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
一件衣服 一件上衣 一条裤子 一个口袋 一顶帽子 一条围巾 一只手套 一只袜子 一只鞋 一只眼镜 一只耳环 一枚胸章 一枚戒指
11 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
一座城 一座桥 一条路 一栋房子 一座别墅 一座高楼 一幢楼房 一座塔 一座庙 一扇窗 一扇门 一面墙 一堵墙 一间房
12 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
一辆车 一辆汽车 一辆自行车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条船 一枚火箭 一艘军舰
13 表示工具的量词:把
一把锤子 一把锁 一把剪刀
14 表示文具的量词.
一支笔 一枝笔 一张纸 一块墨 一方砚台 一台电脑
15 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
一封信 一则日记 一首诗 一篇文章 一幅照片 一张照片 一幅画 一台戏 一道命令 一首歌 一支曲子 一篇报告 一个字 一个词 一个句子
16 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
一件事 一个事件 一个动作 一通电话 一顿毒打 一顿吵架 一顿臭骂 一场球赛 一场** 一场战争 一场大火 一个案例 一通报告 一阵骚动 一阵掌声
17 表示武器的量词.
一把刀 一面盾 一张弓 一支箭 一支枪 一发子弹 一门大炮 一枚炮弹 一枚导弹
18 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
一座山 一道梁 一条江 一条河 一个池子 一个湖 一个海 一个月亮 一轮明月 一颗星星 一个太阳 一朵云 一阵风 一场雨 一个响雷 一道闪电
19 表示形状的量词.条、根、支、道、面、片、张、颗、粒、块.例子请见以上各类.
★ 量词有哪些?
★ 诗经中的诗
★ 诗经中好听的歌曲
★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 诗经
《诗经》中的量词(推荐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