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根本不用靠神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人体词语词典,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人体词语词典,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人体词语词典
人体词语词典
【方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喻心。唐白居易《秋居书怀》: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捧心】
脏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挚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喻指仿效弄巧成拙,或喻美女病态。唐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世世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效迎。人物部·妇女丑女。人物部·其他东邻。人事部·病死西子病。
【纳肝】
参见政事部·忠直弘演纳肝。清潘耒《羊城杂咏》: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大胆】
参见人物部·将相胆大姜伯约。唐李贺《吕将军歌》: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疾在膏肓】
参见人事部·病死病人膏盲。唐周昙《咏史诗·晋景公》:晋侯徒有秦医缓,疾在膏盲救已迟。
【王裒泣血】
参见人事部·情感王裒泪。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二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侧依韵奉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苌弘血】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喻志士捐躯。唐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另参见人事部·冤怨苌弘怨。
【侍中血】
参见政事部·忠直嵇绍血。唐罗隐《题段太尉庙》: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漂杵血】
参见武备部·兵器漂杵。金李俊民《调祁定之》: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娄公唾】
参见人事部·雅逸师德量。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牛山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牛山悲。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牛衣泪】
参见人事部·贫贱卧牛衣。唐刘兼《中春登楼》: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玉壶盛泪】
晋王嘉《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姜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路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
◆指妇人哀伤落泪。宋钱惟演《无题》:纨扇寄情虽自洁,玉壶盛泪只凝红。另参见器用部·器皿玉壶欹。人物部·妇女红泪客。人事部·情感玉壶悲。
【羊昙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清赵翼《秋帆制府挽》之三:不堪重过灵岩馆,剩有羊昙泪满巾。
【岘山泪】
参见器用部·宫室堕泪碑。唐杜甫《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杨朱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杨朱泣。唐温庭筠《博山》:见说杨朱无限泪,岂能空为路歧分。
【孟尝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宋苏拭《戴道士得四字代作》:共吊桓魋宫,一洒孟尝泪。
【珠泪】
参见动物部·鳞介鲛人。唐杨炯《送郑州局司功》: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黄犬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黄犬悲。清舒位《感遇》之四:始为苍蝇笑,旋下黄犬泪。
【崩城泪】
参见人物部·妇女杞梁妻。唐沈全期《度安海人龙编》: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天。
【湘妃泪】
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温庭筠《瑟瑟钗》:只应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楚囚泪】
参见器用部·宫室对泣新亭。清黄遵宪《上黄鹤楼》: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三遗矢】
参见器用部·饮食强饭廉颇。◆喻年老体弱。清赵翼《吴门晤范洽园编修》:何当老态三遗矢,还附名流一瓣香。
【尝粪】
参见政事部·贪佞尝便。宋张九成《杂兴》: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篇2:模糊词语词典释义方法
模糊词语词典释义方法
一、模糊种差释义法
要了解“模糊种差释义法”,首先得了解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任何一个定义都是由被定义项(被定义的词语)、下定义项(下定义的词语)和定义联项组成。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即被定义的词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下定义项,即下定义的词语;“是”是定义联项。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属+种差定义法”,即下定义项是由种差和邻近的属概念组成的。用公式表示则是:被定义项一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根据种差内容的不同,“属+种差定义法”可以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和关系定义等四类。
“性质定义”是以事物的性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发生定义”是以事物产生、形成情况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角是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功用定义”是以事物的功用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关系定义”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特点为种差内容的定义。例如:“负数是小于0的数”。
在辞书释义中,“属+种差定义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解释明晰词语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够准确地解释明晰词语(即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上面所举对于“平行四边形”、“角”、“商品”和“负数”等明晰词语的解释就是如此。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解释模糊词语。那么,“属+种差定义法”在解释明晰词语与模糊词语时有何不同呢?关键在于:解释明晰词语时,用来表示种差的词语一般是明晰语言,如:“两组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种差,“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是“角”的种差,“交换”是“商品”的种差,“小于0”是“负数”的种差。这些表示种差的词语都是明晰语言;而对于模糊词语,则往往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种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模糊种差法”。“模糊种差法”能够准确地揭示模糊概念在内涵上所具有的模糊性。例如:
树林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比森林小。
森林通常指大片生长的树木。其中的“树木”是“树林”和“森林”的属概念,并且是明晰语言;“成片生长的”和“许多”是树林的种差,“大片生长的”是森林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树林”和“森林”的模糊性。又例如:
蔬菜可以做菜吃的草本植物。
水果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其中的“草本植物”是“蔬菜”的属概念,“植物果实”是“水果”的属概念,并且都是明晰语言;“可以做菜吃的”是“蔬菜”的种差,“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是“水果”的种差,并且都是模糊语言。番茄和西瓜都是草本植物,番茄“可以做菜吃”,但又是“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那么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也正是通过运用模糊语言来表示种差,这就揭示出了“蔬菜”和“水果”的模糊性。
有时明晰词语的释义也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它一般是将种差分成偏正两部分,即一部分是中心语,一部分是修饰限制语。某些修饰限制语可由模糊语言来充当。例如:
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
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霜”的种差,其中“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接近”则是模糊语言。这种使用模糊语言充当种差修饰语的方式,可以使明晰词语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对于明晰语言的释义,在种差中能够不用模糊语言的则宜尽量不用。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和增补本对“云”的释义分别为:
云在空气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体。
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空气中由大量冰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云”的种差,其中“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中心语,并且是明晰语言,而修饰语“大量”则是模糊语言。增补本的释义去掉了原来释义中的模糊修饰语“大量”,释义显得更为精练。
二、定量释义法
定量释义法与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这一概念密切相关。所谓隶属是刻画元素与集合、事物与类别之间关系的概念。隶属度是刻画这种属于程度大小的概念,即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或者说,隶属度表示论域中的某个元素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于某个集合的资格。既然隶属度表示在同一集合中不同的元素隶属于该集合的不同程度,那么这些隶属度不同的元素实际上就是一个变量,用变量x来表示这些元素,隶属度必将随着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变量x的函数。人们称之为隶属函数。设A是论域U上的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一般记为μA(x)。而μA(x)的.大小就反映了元素x属于该模糊集合A的程度。这样一来,模糊语义便可以用隶属度的方法来定量化。例如表示时间序列的模糊词语“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解释这些模糊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定量释义法,即把某个模糊词语当作一个集合,把该集合中的一个个对象作为该集合中的元素来考察,通过测定这些元素对该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我们就可以用定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模糊词语了。例如:
早晨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上午一般也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下午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隶属度的具体制定并非“一定如此”,它往往是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察的对象、所处语境等情况而制定的,是“可以如此”,只要这些隶属度的具体数值符合规律就行。
三、形象描写释义法
所谓形象描写释义法,是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指代的那一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特征(譬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方法。描写事物形象特征的主要词语都是模糊语言。例如:
黄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哄拟声词,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
甜像糖和蜜的味道。
霉气霉烂的气味。
火热像火一样热。
以上例句就是分别通过描写模糊词语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的形象特征来释义的。
四、比喻描写释义法
所谓比喻描写释义法,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方法。例如: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蛇行形容像蛇爬行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任何比喻都具有模糊性,因此这种释义方法特别适宜用来解释模糊词语的意义,并且在释义的开头往往有“像”、“比喻”或“形容”之类的模糊词语作标记。
五、对比释义法
所谓对比释义法,是通过将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进行相互对比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甘甜;甜美(跟“苦”相对)。
苦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相对)。
这种释义法往往在释义的末尾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
六、否定释义法
所谓否定释义法,是通过“不+反义词”的方式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丑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
柔软软和;不坚硬。
这种释义法也适用于具有对立关系的模糊词语,因此在释义的末尾也往往有“跟某相对”之类的词语作标记,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例如跟“丑”相对的无标志单位“美”和跟“柔软”相对的“坚硬”就不宜使用“不+反义词”法来释义,即不能把“美”解释为“不丑”,不能把“坚硬”解释为“不柔软”。
七、比较释义法
所谓比较释义法,是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模糊词语进行关系比较来释义的方法。例如:
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市镇较大的集镇。
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都市大城市。
“都市”与“城市”之间也具有大于关系,因此把“市镇”解释为“较大的集镇”,把“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可见,运用比较法来解释这样的模糊词语,就显得准确而精练。
八、模糊义素释义法
“模糊义素”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这种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所谓模糊义素释义法,是通过在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寻找出它们的具有模糊性的区别义素来对模糊词语进行释义的方法。例如:
香:[+气味]、[+好闻]
臭:[+气味]、[-好闻]
长:[+两点间]、[+距离]、[+大]
短:[+两点间]、[+距离]、[-大]
“香”与“臭”的共同义素是“气味”,区别义素是“好闻”,并且“好闻”具有模糊性,因此我们称之为“模糊义素”。“长”与“短”的区别义素“大”具有模糊性:距离大与不大之间很难截然划界。这就决定了“长”与“短”两个义位的模糊性。把寻找出的模糊义素引入释义之中,就是模糊义素释义法。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香”与“臭”、“长”与“短”的释义分别为:
香(气味)好闻(跟“臭”相对)。
臭(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长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短两点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
上述释义方法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释义的系统性。所谓释义的系统性,是指在解释某个词语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释义,而是要把它与相关的一组词语聚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相关词语的某一义位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释义。
综上所述,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照样能收到释义准确之功效。如果用明晰语言去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例如:
秃(人)没有头发。
秃头头发脱光的人。
这里用“没有”和“脱光”等明晰语言来解释“秃”和“秃头”,表达并不准确,难道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叫“秃头”吗?如果脱得只剩十几根头发,这算不算秃头?如果只有“头发脱光的人”才能算是“秃头”,那么就不会有罗素的那著名的“秃头”悖论了。又例如: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
科盲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现代汉语词典补编》)
我们曾经对这两条词语的释义作了这样的评析:“不识字”是明晰语言,如果“不识字”的成年人是“文盲”,那么认识十来二十个字的成年人还算不算“文盲”?他们是否属于“扫盲”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成年人要认识1500左右的字才能算是“脱盲”。可见“文盲”不仅包括“不识字”的成年人,也包括那些“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科盲”也是模糊概念,“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固然是“科盲”,只懂得一点点科学常识的成年人算不算“科盲”?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说的“科盲”,往往包括那些对科学常识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见这两个条目都是用明晰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但表达得并不十分准确。相应地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对“法盲”的解释,就比对“文盲”和“科盲”的解释要准确得多:“法盲,缺乏法律知识的人。”这里用的解释语是模糊语言“缺乏”,而没有用明晰语言“不具备”。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科盲”的释义已改为:“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可见运用模糊语言来解释词义,有时比运用明晰语言更为准确;有时运用一些模糊释义的方法来解释模糊词语,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语文辞典所收的词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明晰词语和模糊词语,即通常所说的明晰语言和模糊语言。对于明晰词语,可以运用明晰语言来揭示其本质特征,从而达到释义的准确;而对于模糊词语,还得运用模糊理论及模糊语言来加以解释。如果过分追求精确的界说,则可能反倒难以达到准确之目的。从释义的方法来看,解释模糊词语大致可以运用模糊种差法、定量法、形象描写法、比喻法、对比法、否定法、比较法、模糊义素法等方法。
篇3: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义词语的多维考察(1)[摘 要]词语增加新义项是社会发生演变,词汇系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打破原有相对平衡的结果,是词汇系统在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体现。对《现代汉语词典》20xx年版与版进行比较后,发现有350余个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新义项的词语。对这些新义词语从词汇学、语义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词汇类型、音节、词性上各有特点;其产生新义的途径可以分为修辞法和非修辞法两类;当代汉语词语新义从多方面映现出时代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变化,涌现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新义项的词语(以下简称新义词语)。词语增加新义项是社会发生演变,词汇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打破原有相对平衡的结果,是词汇系统在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体现。本文拟对20xx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增加新义项的词语进行词汇学、语义学、社会学的多维考察。
一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20xx年版与19版的比较,我们统计出350余个新义词语,从词汇类型、音节、词性3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力图揭示新义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一)新义词语的词汇类型分析
词汇从使用范围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全民普遍使用的词语,可称之为“普通词语”;一类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中使用的词语,如方言词、行业语、隐语、外来词等,可称之为“特殊词语”。从新义词语的分布来看,有的是普通词语产生新义,如“步伐、盘子、顶风”等;还有一部分是特殊词语产生新义,又分为3个小类型:行业语泛化增加新义,方言词产生新义,外来词产生新义。本文主要分析特殊词语产生新义的情况。 2.方言词产生新义,本文中的方言词是指已进入普通话边缘,但尚不完全具备共同语性质的方言词。
篇4:词典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爱的一本书。它很亲民,几乎家家都有,然而每家人对待它的态度大不相同,有些人家将它当作天天翻阅的宝典,有些人家则将它遗忘在书架的角落。我说的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列位猜到了吗?
首先,我想问问各位,还记得词典是什么颜色吗?在我和同龄人心中,它是鲜红的。记得我们上小学时,正式出版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脱下冷色制服,换上了鲜红的外套。以前,深蓝、淡绿的封面,俨然一位严谨的学者,而现在隆重又热烈的红色封皮,则展现了这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的生机与活力。
为什么说它展现了汉语的生机与活力呢?如今《现代汉语词典》已发行第六版,从1960年的试印本到第一版1978年正式发行,历经。第一版与第二版则间隔5年(1983年),之后的间隔时间是(1996年)、6年(20xx年)、3年(20xx年)、7年(20xx年)。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版本修订越来越频繁,这表明汉语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步,一些应运而生的特殊词语,比如字母词、网络词语先后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三版开始收录字母词,第六版中,就有像X光、CCTV、PM2.5、NBA这些字母词。尽管字母词收入词典引发了关于汉语纯洁性的争论,但是,你不觉得NBA比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用起来更便捷吗?字母词的收录,一方面反映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人们日常的表达需求。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并确定词汇使用规则的一本书。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称坚决不收录任何网络语言。可第六版呢?宅雷给力山寨等网络词语纷纷抛头露面。7年时间里,词典编写组为什么会做出这么大转变?很显然,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网络语言再也无法小觑!《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大众普遍使用的词汇的收词标准,收录早已普遍使用的网络词语,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在多年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对它的热情已大不如从前。当初,一本虽然只是十几块钱可那时好多人一个月只挣百八十块钱啊日子紧巴巴的,可人们依然愿意凑起一大把零钱,一大早去新华书店排队,然后兴奋地抱着一本回来。而现在,手机软件普及了,工具书可以放在手机里啦!的确,网络、手机让文化传播更方便快捷。可是,有多少人的手机安装了《现代汉语词典》?有多少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喜欢就用萌,不喜欢就用雷,是我们对汉语词汇的丰富、严谨与精确不在意了吗?那些典雅的语词哪儿去了?
社会高速发展也好,新兴文化盛行也好,新媒体快速崛起也罢,终究不能因为科技进步而忽略了我们最宝贵的传统文化啊!
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的方块儿字,让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于心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炎黄子孙。坚守、传承、发扬光大汉语文化,这才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篇5:词典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们:
您好!
看到近期备受关注的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被选为本期校报“争鸣”栏目话题,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的观点。
《现代汉语词典》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书,因为它在规范读音、字词使用方法和释义功能方面具有权威性,新潮热词能否被广泛收录、收录哪些词就成了热议话题。
我想,收录新潮热词是值得肯定的。每一种语言都在时代的变迁中发展,当我们对解释事物的用词有更准确、生动、形象的需求时,新词语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汉字是文化发展的见证,词语就是近年来文化发展的反映,如果说原有的词语是过去的社会文化总结,那么如今需要新词语总结新的文化也无可厚非,汉语能够适应每个时代并传承至今,依靠的是它强大的包容性和活力令它不断“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词语。
收录新词要考虑的也自然是词语的实用性和积极理念。“宅男”“宅女”是对一类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而原有的汉字词语也的确不能准确精炼地概括这类“久居家中不出家门、与电子产品为伍、吃饭靠外卖、生活颓废”的人,那么“宅男”“宅女”就有了实用价值,可以被收录。“给力”又是另一类型,它作为积极向上的词语,能够正确弘扬社会价值观,因此也具有收录价值。而方言“N瑟”被纳入是再正常不过了,方言也是汉语言文学的构成,且《现代汉语词典》本也有方言词语的收录,像方言 “乜”“甭”“咋呼”都已在词典中出现了,作为词典本身内容完善过程,收录方言词“N瑟”又有何不可呢?我是十分赞同收录这样几类新潮词语的。
但同样,我也十分能够理解将 “剩女”、“神马”、“有木有”等词语剔除。这些词语又能分类,“剩女”是属于含有自贬或贬低他人意味的词语;“神马”和“有木有”则纯属为追求娱乐效果而将原有的词语“什么”、“有没有”替字或口音搞笑化处理,造出了新词。《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规范、权威的模板,当然不能用它们破坏词典的严谨性。新潮热词可以收录,但也是要考虑使用背景和收录意义的,毕竟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代汉语词典》能被称之为“典”也是因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典”的权威性又使它能严禁地筛选。这两者合一才能称它为典范。
海纳百川,但纳之有度方能为典。
★ 在线同义词词典
★ 无字词典 范文
★ 经典格言小词典
★ 【食品词典】F
★ 人体运输机作文
★ 医学病症词典四
★ 有道词典翻译在线
★ 中医养生人体穴位
★ 爱人体60岁贺词
人体词语词典(通用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