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储备级熬夜选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正确的工作标准:零缺陷,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正确的工作标准:零缺陷,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正确的工作标准:零缺陷
“那么,具体什么才是我们的工作标准?是中国厨艺吗?”克劳士比几乎是明知故问,
“中国厨艺只是一种技艺,它只能通过感觉、味道等来感知,因此它只是一种状态,称不上标准。”杨立即表示。
“是曲棍球?”克劳士比笑着又问。
“曲棍球运动让每一个运动员不停地跑来跑去,它常常导致90%以上的奔跑无效。你可能尽了最大努力,而到头来却是一场败局。”比尔回答道。
“那么,就是差不多了?”
“差不多更不符合要求。人一旦追求差不多就会得到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代价’。”盖瑞有些着急了。
“我们不妨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看一些我们平常也许并不陌生的规定:
・新闻出版署有万分之一差错以下的合格率规定。――意味着万分之一以下的差错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是值得表扬的!
・某胶卷企业将产品的出错率规定在百万分之三以下。――意味着百万分之三以下产品的购买者是该倒霉的!
・某银行规定,85%的来电组员必须于规定的时间内接起,否则警示灯起动,算为失误。――意味着有15%的来电是可以怠慢的,甚至如果某个机组某个机组员已完成 85%的指标的话,故意怠慢一下也无妨!”
克劳士比的话,对于他们三个人来说是那样的刺耳,但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绝对没错。
“许多公司抱着寻找“灵丹妙药”的心态,希望能从琳琅满目的管理工具库中找一些适用于自己公司的管理。今天是TQM,明天是ISO,后天又是六西格玛。事实上,他们往往浅尝辄止,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按下葫芦起来瓢。”克劳士比痛惜地说道。
“据说还有一种质量管理标准叫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s ),就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您对此怎么看待?”比尔问道。
“AQL 是一个统计术语,它是从质量管理抽样检验方法中来的。它原来的意思跟现在人们所接受的意思完全不同。各种 AQL以及随之而生的一些思想流毒带来的真正麻烦是人们坚定地认为错误不可避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尽早发现错误并积极纠正上面。统计质量控制的数字再次强化了这种工作标准。
所有AQL 的真正意义,就是在我们开始工作以前,就承认我们将生产有缺陷的东西。AQL 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决心。它实际上就是让工作的人自己来设定标准,岂不是与虎谋皮?”克劳士比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杨大声说道:“有的企业凭借良好的质量管理很顺利地通过了ISO9000的门槛。可是,工作中的出错不是减少了,反倒增多了。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以前大家生怕不能通过ISO9000的认证,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很严格,尽量不让错误在工作中出现;现在进了门槛,大家反倒松懈起来,对有些错误也就不太在意起来,至少对符合ISO9000标准以外的错误是无所谓的了。也就是说,那些标准之外的错误早已被大家默认了,接受了。”
“总而言之,”克劳士比说道:“当接受错误时,我们将会出现三个后果:无法防止错误的重现;我们将不会认真地考虑未来的要求;产生的错误将会干扰其他的工作。
由此我们得出:工作的标准就是不犯错误,就是‘零缺陷。’”克劳士比斩钉截铁地说道。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就好是说,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
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再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杨接着说。
“我的爷爷曾经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还在世,他经常给我讲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发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有一个真实故事。”盖瑞仿佛又看见了爷爷和蔼可亲的面容,听见了爷爷近乎沙哑的声音。
“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No!’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
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
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厂商负责人提高了工作标准,把‘零缺陷’看成与自己性命同等重要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必须要下定‘零缺陷’的决心。”
“由此可见,零缺陷是可以做到的。”比尔也参加起来:“当一个人具备‘零缺陷’的决心,他可以把决心变成标准。当一个生产线上的员工,决心‘我绝不接受上道工序的缺陷,本道工序能不生产有缺陷的产品,我也不向下道工序输送缺陷’,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按‘零缺陷’ 标准工作的人;当一个销售部门的员工,决心第一次就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他就会制定完整的目标计划,并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执行力,他就会成为一个按 ‘零缺陷’标准工作的人;当一名机关里的职员,决心第一次就把要打印的文件打好,他就会检查每一个错字、每一个句法,并有反复的表达,他就会成为一个按 ‘零缺陷’标准工作的人!”
“‘零缺陷’并不是要求我们在人生所有场合、所有机会中都绝对第一次做对。实际上,‘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决心和态度。当你确定‘零缺陷’的工作标准之后,你就会一开始有意识地去确定要求,你会有意识地拒绝差不多,你就预防第二次重复去做,你就会一开始就去衡量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克劳士比说。
杨会意道:“如果你确定的标准是“零缺陷”,实际完成的是90%,你的目标就是努力避免那个 10%,达到完美;如果你确定的标准是90%,实际完成的是98%,你的目标就是努力达到90%,,88%也可以;如果你确定的标准是“差不多”,实际完成50%,你的目标就是:完成60%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要给“零缺陷”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克劳士比继续说道:“它应该是一种可以衡量的、可以评估的工作标准。首先它确定我们工作的要求,并把这个要求确定为可衡量的;根据这个可衡量的要求,我们确定自己的工作准则;然后,我们采取大量的行动,直至达到这个要求。这个要求的具体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零缺陷’。
零缺陷不仅是一种工作标准和工作准则,一种工作哲学和个人习惯;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更改的、永远应该遵守的‘法则’,是我们人生应该懂得的第一个真义。唯有‘零缺陷’的人生,才是精彩而完美的人生,才是平衡而和谐的人生,才称得上是真正做‘对’的人生。”
篇2: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最近读了由汪中求和朱新月联合著作的名叫《零缺陷工作》,感触很深,深受启发,被作者的观点深深吸引和折服。其中第一篇第一节就写到: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仅仅一个开头就把工作的精髓写到了点上,也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专业水平。
就工作态度问题,我愿意追随作者的观点表述下我的看法。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不管工作是大,是小,是重还是轻,是机械般地简单还是搞火箭般地复杂,都需要有个人去完成。在完成一件工作前,工作并不会自主选择完成它的人,工作本身也无法决定选择他的人是高学历还是文盲,只有那个完美地完成工作的`人才被真正地认可。而我们人是有思维的,有选择能力的,在我们挑选一件工作完成它之前,首要有的态度就是:我要做好它。而不是仅仅简单地认为,这是分配给我的任务。你愿意做一项工作和愿意做好一项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结果。
那么如何做好一件工作呢?首先你得热爱自己工作。就像作者所说,像爱自己一样来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将把同样的爱回馈给你。一点都不错,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并为此投入全部的热情,当你收获的时候,那份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给我们身心所带来的愉悦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其次,要做好一件工作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这份工作要如何才能完成?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完成面前的这项工作?只有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开展,否则就是盲目的。只有了解了眼前的工作,才能驾驭好它,以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失误而可能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了解工作靠什么呢?还是态度。取决于你是否有细心,耐心和恒心像对待孩子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其实,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工作,要完成一点都不难。也许你也很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程序,特别是对于一件日常机械性的工作,甚至你厌倦那种一成不变的手法和日复一日的毫无创意。但是这种了解是肤浅的,你该了解的是这项分解后的工作对于整个生产线的重要性。或者这件工作是脑力劳动,那么更需要你发掘工作本身背后的意义。简而言之,读懂你的工作,才能给你带来乐趣。
最后,做好一件工作要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产生错误。有句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于是每个人给了自己犯错的机会和可能,也轻而易举地原谅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态度,并不是每件工作都有让你犯错的机会。如果那件工作有允许犯错的机会,那你该为自己的失误感到羞愧。因为你挑战的并不是一件高质量的工作,是羞辱了你本身的能力。所以,但凡自己出现了工作失误,我们要为此反省和考察,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如何避免。
总而言之,态度决定一切。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态度能帮助我们确立和提升人生的定位,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和工作以外的人事。以良好的心态开心地度过拥有工作的每一天。
篇3: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最近读了由汪中求和朱新月联合著作的名叫《零缺陷工作》,同时也给量产领班们培训了零缺陷工作,感触很深,深受启发。
零缺陷管理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我们很多人思想都存在“难免论”,认为人总是会发生错误,同时也对很多人为问题采取了轻松原谅的态度,这样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就在不断的救火,比如程序调错,片子放错,违背sop作业,未仔细检查外围导致异常发生,7S未及时整改等等,导致很多人大部分精力都分散在寻找这些问题发生上。
如果我们仔细统计分析,将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问题惊人地相似,却日复一日地重复发生着,每发生一次就会重新再解决一次。假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时刻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就不会出现“后患无穷”,也就不会浪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和补救。我们就能释放人才出来做专项改善。零缺陷的管理就是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认为人都有一种求全的基本欲望,希望不犯错误,把工作做好。
提到的降落伞检验的故事(从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制造商厂长亲自穿着后从飞机上跳下验证是否合格)和美国杜邦公司(把董事会和总裁班子的办公室放在炸药库的楼上)的实例也恰好证明人的潜力是能做到的。
篇4: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各种理由,来原谅自己的过失。但是读了《把工作做到零缺陷》后,才知道工作做到零缺陷并不是不可能,只是态度和细节的问题罢了。
工作中,态度是一切成功的良好开端。书中说:零缺陷是用心干出来的。的确如此,想要把工作做到“零缺陷”,必须具有热情的态度。热情的态度能激励人去激活沉睡的潜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
另外达到“零缺陷”境界,关键还在于细节。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失误会导致100%的失败”。一个环节1%的失误,就会导致下一个环节100%的失败,从而引起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由此我想起一件惨痛的事件,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完成太空飞行任务之后,胜利返航。不料,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飞船两个小时后坠毁。经过调查发现,酿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检查时忽视了一个小数点。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其实很多的'过错,就是由于我们日常工作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或忽略造成的。只是忽略多了,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反而觉得零缺陷不正常。
要端正工作态度。每个人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能三心二意;要多做实事,把工作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这样,你就会觉得工作是快乐的。
小而专注的行为会影响到事物的全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态度会让工作走上正轨,任何工作都可以分解成无数个细节,将无数个细节严格落实,向“差不多”说“不”。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篇5:《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化工分公司管理提升年活动开始,至今一年了,我感受到在工作的标准要求上高了,员工的工作也不同了,在工作的力、责任心,精细程度上都的提升。
提升年活动的基础上,又员工的培训工作的需要下发了《零缺陷工作》这本书,郭经理也发表了《为要追求零缺陷》的读后感,我读了以后很有感触。对我而言,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对工作的理解解决吃饭生存的问题,大多数的人都,看了《零缺陷工作》这本书的章以后,对书中讲的例子很有同感,对工作又重新认识重新定义了,工作仅是生存,它同样是生活的一,体现了人的价值。常常听人说快乐过好每一天,同样快乐工作每一天,的心态。
章节永远是位的,人如何看待生活,取决于他对生活的,对生活的要求,对待工作如此。如何工作,就要看你怎样看待工作,对工作的要求如何。如何看待当下个人的工作,出对工作的热忱程度,对工作要求的细致程度,反应人对工作的。分公司的要求及对个人工作上的提升,我个人,用最好的心态面对现在的工作非常,对员工来说最的是要热爱这份工作,在地实践中完美无缺的程度。都取决与对工作的。从的转变上对工作和个人的提升,在零缺陷上需要的心态,的,的转变。
统计员,每天与数字打交道,看似每天千篇 一律,新鲜的东西,每次觉得数字错误就可以了,自从看了《零缺陷工作》这本书以后,我也用书上的办法试着去做,让枯燥的数字也变得可爱了,从每天报表的数字中问题,的与车间沟通,的问题改正。在以前就会忽略掉了,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和愉悦。人热爱生活,工作生活中的一,体现个人价值的一,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的本钱,在现在社会中处处都在追求完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利润的最大化的一,如何去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组成收入减去费用,人员的工资装置的消耗等等费用,追求了零缺陷的过程,就会有零缺陷的结果,不正是费用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吗?
喜欢的工作,能够对的工作付出全心的爱,并用饱满热情来拥抱零缺陷工作,对身心有益的,咱们现在拥这份工作,短也不会,追求零缺陷是对身心有益的事情,不防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开始,追求过程的零缺陷,试着去平时的工作作风,超越,让的工作完美起来。
★ 零缺陷管理总结
★ 技术科工作标准
★ 缺陷的反义词
★ 离婚协议书的缺陷
正确的工作标准:零缺陷(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