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安四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论道德的精英化与平民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论道德的精英化与平民化,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论道德的精英化与平民化
论道德的精英化与平民化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种精英道德.在我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精英道德由于与现实社会不相适应而在实际生活中失去了规范作用.而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平民道德又由于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支撑和有力辩护而难以获得其合法承认.道德的现代化应是在科学厘定精英道德和平民道德之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合理划界和有机对接.
作 者:沈晓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13 刊 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1 3(2)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道德 现代化 精英化 平民化篇2:论道德与信仰
论道德与信仰
道德因自身的神圣化和权威性而自觉地趋向于信仰、依附于信仰,而信仰又纳道德内容于自身之内,并用其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道德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只能仰仗于信仰的设定.就道德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来说,道德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
作 者:田建明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刊 名:党政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 年,卷(期):2002 “”(5) 分类号:B821.1 关键词:道德 信仰 宗教信仰篇3:论大学创业教育的精英化误区
论大学创业教育的精英化误区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荚化痕迹,影响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目标的实现.文章分析了出现创业教育精荚化误区的原因,认为从现实的需要和创业的核心价值出发,都应该使创业教育去精英化,应该对大学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扶持政策、评价标准、社会舆论等方面进行调整,实现大学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价值回归.
作 者:柴旭东 CHAI Xu-dong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1100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31(5) 分类号:G455 关键词:大学 创业教育 精英化篇4: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的溯源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
[1] [2]
篇5:论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
论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种种方式所形成的道德可以叫“日常道德”,它为个人确立了基础的价值观和行为态度;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往往高于多数成员的水平,可以称为“理想道德”. 个人如何接受理想道德的问题就转化为怎样将日常道德提升为理想道德的'问题.对日常道德的关注也体现了伦理学的实践意义.
作 者:李萍 LI Pi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TEACHERS'COLLEGE 年,卷(期):2003 19(5)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日常道德 日常生活 理想道德篇6:论边界道德与边界文化
论边界道德与边界文化
摘要:边界道德与边界文化具有互渗性.两者的矛盾是道德边界和道德规范的矛盾、文化边界和文化规范的矛盾.边界道德难于达致理想道德的崇高境界,边界文化无法问鼎科学文化的合法地位.走出无规范、无立场、无原则的边界,是道德和文化的进步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 作者: 杨竞业 Author: Yang Jing-y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期 刊: 探索 PKU Journal: PROBE 年,卷(期): 2009, (6) 分类号: B829 关键词: 边界道德 边界文化 道德边界 文化边界 人的全面发展 机标分类号: G12 B82 机标关键词: 边界文化 理想道德 矛盾 和文化 文化规范 文化边界 全面发展 科学文化 合法地位 道德规范 道德边界 崇高境界 无立场 无规范 互渗性 逻辑 基金项目:★ 论道德
★ 道德情操论
★ 论道德权利
★ 论企业道德建设
★ 论管理者的道德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 道德与法
★ 秩序与道德
★ 道德与法治
论道德的精英化与平民化(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