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红孩儿喷火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
如题,产假工资怎么计算 我单位今年按北京市最低标准1160元 发放 怎么办呀
[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
篇2:上海产假期间工资如何计算?
现在有一怀孕外地女性在上海某公司工作,月工资3200块,但是听说公司规定产假期间工资仅为800块,并且必须是产假结束并且回到公司工作3个月后才能领到每个月的这800块。
请问该女性如何申辩(该公司从来不发工资单)
[上海产假期间工资如何计算?]
篇3:产假期间的工资如何计算
产假期间的工资如何计算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凡是符合关于产假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女职工,应享受自己的工资待遇。同时,任何单位也不得以产假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产假期间享受工资待遇,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企业女职工,如果单位给上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没有给女职工上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支付工资。这里说的是基本工资。其他附加工资因各企业经营状况不同,规定不同,是否计发由企业定。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
1.病假工资如何计算2015
2.试用期工资如何计算?
3.关于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4.平时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5.2016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6.2015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7.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8.工资日薪如何计算
9.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篇4:病假期间工资计算标准
病假期间工资计算标准
1、病假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此外,按以上三个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计算系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1.关于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2.最新病假规定,病假期间工资标准一览
3.2016上海市病假工资计算标准
4.病假工资规定及计算方法
5.病假工资如何计算2015
6.2017病假、事假工资计算方法
7.2015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8.2016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9.日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篇5:加班工资计算标准
网上有很多工资计算器,百度也有加班工资计算应用,税后工资计算器通过输入月税前工资收入额,以及各地区的保险类型、计算缴纳的五险一金和税后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即春节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几个固定加班工资数据说明
按照法律规定,每月工作时间为20.83天,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全年制度工作时间为250天,全年节假日及公休日为115天。
计算方法:每月工作时间 20.83=(365-104-11)÷12;月计薪天数 21.75=(365-104)÷12);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250=365-104-11;全年节假日及公休日 115=104+11。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加班工资适用范围
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此外,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建议:你可以问公司人事部工资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个你有权知道的),再按照国家的工资计算方法核对一下。如果公司无故克扣工人工资,你可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篇6:工龄工资计算标准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整。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整。
5、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累计十年封顶。
6、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二、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例:某员工于11月份入职,那么该员工应于12月开始享受公司的工龄工资每月¥50元整,于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00元整,于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50元整,于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80元整,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三、管理人员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办公室(包括采购、仓管、文员、销售、业务、设计)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钱。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B级主管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A级主管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项目经理助理、厂长助理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200元整。
5、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项目经理级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250元整。
6、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经理(不含)级以上人员每月工龄工资为¥300元整。
7、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按照相关职位相应增加;满三年后,所有级别管理人员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增加¥50元整,累计十年封顶。(计算方式与“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相同)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9、连续请事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事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10、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11、如遇提升,从当月起,按提升后相应职位工龄工资计算。降职亦同。
1.最新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2.2017工龄工资计算方法
3.日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4.2017事业单位的工龄工资计算方法
5.2017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一览
6.清明节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7.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浅析
8.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篇7:工资计算标准一览
工资计算标准
工资不止是工资薪金,还包括了很多项目,所以,计算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1、员工薪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社会保险+加班费+补贴+奖金+年终奖等
其中:补贴、奖金一般包括伙食补贴、交通补贴(不住宿舍的实习生)、全勤奖、节假日慰问金、生日慰问金、离职补贴等。
(1)伙食补贴:全天在岗的员工可获得当天的伙食补贴(120元/月,现暂按每月24个工作日折算,即5元/天)。注意:若当天请假或补休半天也不发放伙食补贴。
(2)交通补贴:现只对不住宿舍的实习生发放。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按实际上班天数折算。
(3)全勤奖: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一个月内迟到或早退合计一次扣20元、两次50元、三次100元,四次或以上的,扣发当月全勤奖全额及当天岗位津贴的四分之一金额。即:迟到或早退一次得全勤奖80元,两次得50元,三次得0元,四次或以上全勤奖0元还扣当天(是4次都扣还是第4次扣)岗位津贴的1/4。注意:请事假半天内不扣全勤奖、请病假1天内不扣全勤奖,实习生因回校请事假3天内不扣全勤奖。
(4)节假日慰问金:“元旦”、“五·一”、“十·一”各发500元节日金。(注意工作不满______月的发放标准)
(5)在公司里工作满一年的员工生日当月发100元奖金。
(6)对于正式员工离职时公司对其发放一定的补贴。
2、加班工资
(1)晚上加班 35元/晚,时间7:00pm-9:30pm。按考勤表的记录计算。
(2)白天加班
A. 周末加班
加班工资=加班天数乘(月基本工资/24)乘2
B. 法定节假日加班的
加班工资=加班天数乘(月基本工资/24)乘2
(3)出差
被公司外派随同出差,不能在当天内返回的:(非随同单独出差的另作安排。)
A.出差时段如遇休假天的,可在出差返回后安排补休。
B.各项差旅费由公司支付的,公司再给予员工20元/天/人的差旅补贴。
3、请假、旷工期间工资扣除标准
(1)请事假
A.请假天数≤0.5天
扣除金额=相应请假时数/7.25乘(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4
注:不扣全勤奖,7.25为每天上班小时数。
B. 请假天数>0.5天
扣除金额=请假天数(或时数/7.25)乘(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4
注:扣全勤奖100元。
(2)请病假
A.请假天数≤1天
扣除金额=请假天数(或时数/7.25)乘岗位津贴/24
注:不扣全勤奖,7.25为每天上班小时数。
B. 请假天数>1天
扣除金额=请假天数(或时数/7.25)乘岗位津贴/24
注:扣全勤奖100元,最高扣发额至扣完当月岗位津贴为止。
(3)旷工
A.基本工资部分:旷工3天以内的,按实际时间(以半天为一个单位)扣发相应时间基本工资(每天基本工资=当月基本工资/24天,以下同)的2倍。旷工3天以上的,按实际天数扣发相应天数基本工资的3倍,但基本工资最多扣除至佛山市最低工资支付标准为止。
B.岗位津贴部分:旷工3天以内的,按实际时间(以半天为一个单位)扣发相应时间岗位津贴的2倍。旷工3天以上的,按实际天数扣发相应天数岗位津贴的3倍,至扣完当月的岗位津贴为止。
4、其他扣除事项
(1)非月头入职、非月末离职的员工应按不在岗天数扣发当月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伙食补贴、交通补贴、全勤奖等也需要扣,在前面已说明)
(2)公司代扣个人所得税
(3)公司代扣社保(个人负担部分),207月后的标准为182.08元/月/人。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每一家公司的工资计算标准都不同,但是计算方式和计算的标准都大同小异,只要将自己的公司工资计算标准的金额代入员工薪酬的公式中,就可以知道自己当月的工资多少。
工资的构成包括哪些
1、基础工资
基础工资即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设置这一工资单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基础工资主要采取按绝对额或系数两种办法确定和发放。绝对额办法,主要是考虑职工基本生活费用及占总工资水平中的比重,统一规定同一数额的基础工资;系数办法,主要是考虑职工现行工资关系和占总工资水平中的比重,按大体统一的参考工资标准规定的职工本人标准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确定基础工资。
2、岗位(职务)工资或技能工资
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是根据岗位(职务)的技术、业务要求、劳动繁重程度、劳动条件好差、所负责任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它是结构工资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激励职工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尽力尽责完成本人所在岗位(职务)工作的作用。岗位(职务)工资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采取岗位(职务)等级工资的形式,岗 (职)内分级,一岗(职)几薪,各岗位(职务)工资上下交叉;另一种是采取一岗(一职)一薪的形式。岗位(职务)工资标准一般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分别列表。
3、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是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实际完成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效益工资发挥着激励职工努力实干,多做贡献的作用。效益工资没有固定的工资标准,它一般采取奖金或计件工资的形式,全额浮动,对职工个人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4、浮动工资
浮动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随着企业经营好坏及劳动者劳动贡献大小而上下浮动的一种工资形式。形式多样。有利于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使职工群众关心集体事业。
5、年限工资
年限工资是根据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限,按照一定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它是用来体现企业职工逐年积累的劳动贡献的一种工资形式。它有助于鼓励职工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并多做贡献,同时,又可以适当调节新老职工的工资关系。年功工资采取绝对额或按系数两类形式发放的办法。绝对额又可分为按同一绝对额或分年限按不同绝对额的办法发放。按系数又可分为按同一系数或不同系数增长的办法发放。一般来说,增加年功工资,主要决定于职工工龄的增长,同时还应决定于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大小和企业经济效益好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工资单元的作用。
工资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1、按劳分配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2)、在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中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3)、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4)、由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2、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1)、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2)、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3)、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4)、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5)、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报酬对于我们劳动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我国对于报酬也是有不同的叫法,不管是工资还是薪水都是属于劳动者应该获得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双方一定要签订好劳动合同,这样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篇8: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1)带薪休假工资
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2)应休未休的处理
只有在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其他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就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对于职工离职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都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同时,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依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单位除应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附:年假累计工龄怎么计算
我国劳动法为了保护职工们的合法权利,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规定劳动者工作满一年的可以享受带薪年假,那么年假累计工龄怎么计算呢?下面华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2008年7月,李某正式进入新的公司工作,并与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8年11月17日至2011年11月18日。而就在劳动合同期满前的一个月,李某因身体不适开始休病假,公司则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安排李某可以享受6个月的医疗期。2012年4月,李某的医疗期满,公司也与李某终止了劳动合同。
事后,李某将公司告上法庭,称自己2011年度没有休法定的年休假10天,公司也没有支付年休假工资,为此向公司要求补偿。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李某从人才服务中心开具了一份《工龄证明》,证明其累计工作已满10年。
可公司在诉讼过程中却指出,李某到公司工作期限尚短,依法只能享受5天的法定带薪年休假,并认为人才服务中心出具的《工龄证明》并不能证明李某累计工龄的情况。
法院经过审理后并没有支持公司的理由,法官最终根据李某所提交的《工龄证明》,以及对公司安排的医疗期时间进行反向推算,认定李某的累计工作年限已经达到10年,应当享受10天的法定年休假。
年假天数按累计工龄算
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明确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由此可见,年休假与工龄密切相关,劳动者工龄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其可享受的年休假的天数。而且,这里所讲的工龄指的是劳动者的累计工龄,并非指在某一单位的工作年限。可实践中却经常发生,部分用人单位为了缩短劳动者应当享受的休假权利,漠视劳动者的累计工作年限,只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作为计算年休假天数标准。
法官解释说,事实上单位的上述做法是站不住脚的,一旦发生争议,只要劳动者能够举证证明自己在入职前的工作年限,法院就能够支持劳动者的合法主张。而且, 这种举证并不复杂,有些劳动部门就可以出具相应的工龄证明,同时之前任职的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等,也都可以作为证据。
法官同时还提醒说,劳动者在入职时就应该与用人单位明确约定入职后应当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此外,双方约定的带薪年休假天数可以高于法定的年休假天数,但不可以比法定标准低。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2017
2.带薪年休假时工资计算的方法
3.企业员工带薪休假规定
4.带薪年休假怎么算
5.节假日工资、加班费及带薪休假如何计算?
6.2017带薪年假计算方法是什么
7.2016年深圳劳动法工资规定
8.2016最新退休工龄工资标准
9.2016年终奖发放规则
10.2017国家法定假日工资怎么算?
★ 工资计算简历表格
★ 产假工资怎么算?是合同工资,还是基本工资,还是社平工资?
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合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