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时间:2023-11-09 03:38:09 作者:满园春铁观音茶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满园春铁观音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 1 )栽培配方

① 稻草80 %、干牛粪12 %、石膏粉3 %、石灰粉3 %、过磷酸钙2 %。

② 金针菇废料60 %、玉米心20 %、玉米粉1 %、麦麸15 %、石膏1 %、石灰2 % ,过磷酸钙1%。

③ 玉米心80 %、麦麸15 %、石膏1 . 5 %、石灰2 %、过磷酸钙2 %。

( 2 )装袋接种及培养

培养料均匀拌料后调至含水量为65%左右,按常规方法堆制发酵。采用23 厘米X 45 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按3 层菌种2 层料平菇播种方法进行装袋接种,接种量为10 %-15%,装袋上下松紧-致,置于23 -25 摄氏度的培养室发菌培养,注意调节温度,通风换气,30 -35 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 3 )覆土及出菇管理

在塑料大棚内或野外露地作畦,挖0 . 9 - 1 米宽、20 - 25 厘米深、长度不限的畦床,将发好菌的菌袋膜全部脱去,菌筒横向切开,-分为二,断面向下竖直放置,筒距2 厘米左右,并用营养土填充,浇足水分,表面再覆3 -4 厘米营养土,喷雾状水浇透,温度在12 -24 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 % - 90 % , 10 - 15 天左右开始有原基出现,20 天左右子实形成,长至七八成熟即可采收,-般可采3 -4 潮菇。

篇2: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1、原料的配比与发酵

可收集各种农作物秸秆,任选一种或几种做主料,在配方中可添加25%左右的粪肥,加以混合后进行常规发酵。发酵成功的料内外嗜热好氧微生物如放线菌生长均匀,料有特殊的酒香味为好。

2、发菌时应通氧

在装袋播种堆垛发菌时采用两端多孔通氧装袋技术,选用直径26厘米,长40~50厘米的塑料袋装三层料,播四层种,袋两端用直径0.12厘米粗的棍,各扎五个通气孔,深度为袋长的一半,2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覆土。

3、脱膜覆土浇水

脱去菌袋薄膜,竖向摆放在畦间,向菌袋上方覆土3厘米左右,喷一次高效氯氰菊酯和克霉灵,3天后浇一次透水,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采完一潮菇后,补浇营养水,喷一次高效氯氰菊酯,一般采菇六潮,如遇干旱天气,可用高压喷雾器的远程喷头喷水。

4、提供蔬菜所需气肥

鸡腿菇释放的二氧化碳为大棚蔬菜生长提供气肥,蔬菜释放的氧气又给鸡腿菇生长提供了条件,切忌太阳强光直接照射在鸡腿菇上,采完菇的废菌料可还田作为肥料使用,起到了废料充分循环利用的作用。

篇3: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从营养、温度、湿度、光线、空气、酸碱度等6个方面阐述了鸡腿菇的生物学特征.同时简介了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等不同方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作 者:刘鹏飞 李怀斌 Liu pengfei Li huaibi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农业局,048026 刊 名:农业技术与装备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646 关键词:鸡腿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要点  

篇4:番茄栽培方法

番茄栽培方法 -资料

西红柿又称为番茄,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方法:

1.番茄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6~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5~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cm,前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局部歪斜,有小柄。花为两性花,黄色,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花3-9朵,成侧生的案伞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果时宿存;花冠黄色,辐射状,5~7裂,直径约2cm;雄蕊5~7根,着生于筒部,花丝短,花药半聚合状,或呈一锥体绕于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头头状。果实为浆果,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橘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扁平、肾形,灰黄色,千粒重3.0~3.3g,寿命3~4年。花、果期夏、秋季。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但大多根群分布在30~50cm的土层中。

2.生育周期 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破心)。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这一时期为7~9d;幼苗期是指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第一花序现蕾,

资料

此期适宜昼温为25~28℃,夜温为13~17℃。此期地温对幼苗生育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地温应保持在22~23℃;始花座果期是指从第一花序现蕾至座果。这个阶段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等发展的转折时期,直接关系到产品器官的形成及产量;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着果到采收结束(拉秧)。这一时期果、秧同时生长,解决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要务。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提高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高。(2)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番茄是短日照植物,在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基本要求短日照,但要求并不严格,有些品种在短日照下可提前现蕾开花,多数品种则在11~13h的`日照下开花较早,植株生长健壮。(3)水分 番茄既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的灌溉,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4)土壤及营养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应进行改良。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艾捷里斯坦报道,每生产5000kg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氧化钾33kg,氮10kg,磷酸5kg。

这是一个非常详细的西红柿种植视频,从幼苗到结果,都讲解得很详细,有需要种植西瓜柿的朋友可以认真观看一下。

篇5:藕栽培方法

藕的种植方法

藕苗的挑选:

注意藕尾巴哪里会有一些的藕孔。也培育长出了新藕芽,另外在长出芽的地方还有一些根须的生长,这样的育苗是可以拿来种植的了。

调整种植时摆放方向:

只要记住把藕苗的尾巴向上,藕苗的芽一端倾斜向下,以保证头尾两端都有漏出的部位,不会导致入水。

挖泥开坑:

在种植的地方把泥挖开,挖出一个合适的坑,不要太深也不能太浅。需要根据藕苗生长和大小来定,主要是将藕尾裸露在泥土外面,也要保护好藕芽。总之保证它在加入水时不会被淹没就差不多了。

埋泥种植:

使用原处不是太湿的泥土把几乎整个藕覆盖掉。假如藕苗的藕芽过短,也是可以将其一起埋进土里,这样是不会影响其生长 的。但是必须要将藕尾带孔的那端露出泥面外。刚刚开始也不焦急的浇水,让太阳温晒几天,一直等到埋藕苗的泥土慢慢裂开了再润湿它。

浇水润湿:

当泥土稍微干一些后,再适当加一些水滋润一下泥土。这时候,藕的吸水能力特别的好。当其几乎和淤泥长在一块之后,就可以加少量的肥料,出化肥外也可以是天然的肥料。

加水淹泥,保证水分:

当藕苗长到一定时就可以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水,让水淹过泥面。但是还是不能淹没藕尾部分,还是得让其搂在水面之上。

自然成长:

过一段时间之后,大概一个多月的样子你就会发现你家的藕已经破土而出或者新苗成长了。偶尔可能还会有一两只小蜻蜓停留在上面哦!

藕的栽培管理

1、水层管理:原则上掌握“浅-深-浅”。下种后,白天为了提高地温,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但遇到寒流和夜间气温较低时,应灌10厘米左右的深水防寒,保持地温。一般一季加两次水,有暴雨水位高时,可用排水孔调节水位。温度较高时可将水层加深到15-20厘米以防高温为害。立秋后,进入结藕期,水位保持5厘米,特别是结藕初期,维持水田不干即可,以便“控上促下”提高地温。

2、追肥:⑴提苗肥:在立叶露出水面后,亩施尿素12公斤。⑵催藕肥:在第三立叶露出水面后施用,亩施尿素12公斤,硫酸钾12公斤;小暑前叶发黄或边缘卷叶时或莲花不鲜艳时,亩施尿素12公斤,硫酸钾12公斤,大暑以后不能施肥。

3、转藕头:转藕头叫整藕鞭。调整藕鞭在6月底至7月底进行,每7天进行一次,共进行4次左右。前两次对藕株新叶距田埂不足60厘米就要进行调整。后两次对藕株新叶距田埂不到40厘米就要进行调整。调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有阳光时进行。

3、摘老叶、折花梗:当立叶布满后,浮叶逐渐枯萎,应及时予以摘除,以便让田水尽可能多地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提高地温和改善通气条件。有的立叶因病虫害或其他原因导致发黄或枯萎时,也应予以摘除。藕莲是以采藕为目的,如有花蕾应将花梗折曲,以免开花消耗养分。在莲藕生产结束后,采收前约15天左右,灌水割去地上荷叶的叶柄,使地下部分停止呼吸,提高藕的商品价值。

篇6:豆角栽培方法

豆角的种植管理方法

一、定植密度要合理

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

豆角耐热性强,不耐藉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

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

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豆角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 、施肥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选择富含有机质、上年未种过豆角的土地,播前应深翻25cm,每亩施有机肥料5000kg、蔬菜专用复合肥50kg作基肥,然后平整成1.2m宽的小畦。

二、播种、育苗

豆角播种期露地栽培育苗为3月下旬,露地栽培直播为4月上中旬。每亩播种量为2.5kg左右。育苗一般选用大棚,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育苗时将精选的种子,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迅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小时,捞出稍晾后播种。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20-25℃,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床土不宜过湿,以免降低发芽率,或导致幼苗徒长,甚至烂根死苗。

三、定植

当营养钵育苗的小苗2-3片复叶时定植。露地栽培可在4月下旬定植。用打洞器打洞移栽,定植后浇好定根水,并填实细土和封严定植孔。一般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cm,每亩5000-5500墩。

四、田间管理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粪尿750-1000kg,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可亩施二胺25kg或磷酸二氢钾25kg。合理整枝,适当选留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序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序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并促进花序良好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锈病。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轮作制及田间管理,同时在播种时用50%多菌灵1公斤加细土400-500公斤搅拌匀后盖种,发病初期用37%根腐灵200-300倍液或敌克松1000-1500倍液淋根,3-5天淋一次,连续淋2-3次。锈病可用胶体硫200-250倍液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75-80公斤喷雾。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和豇豆荚螟,可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或卡死克50-75兑水60公斤从现蕾到初花期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篇7:杏鲍菇栽培方法

营养要求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为最佳。因为杏鲍菇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越高。

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光照与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

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期PH值为5.5~6.5。

成功栽培大豆的方法论文

角堇的养殖方法和栽培技巧

浅析鸡腿菇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桉树栽培技术管理

《植物栽培》教学反思

韭黄栽培效益高

桑枝栽培云耳技术

中稻有机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南瓜苗菜高产栽培

庭院植物栽培有哪些风水说?

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合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