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uyaodiaow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归纳出“听说读写画,思演唱赛答”这十字教学法,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听: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因此,众多英语专家都强调“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具体到小学英语的“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着听听同学、自己的读音与范读的异同;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不仅要多听学生(尤其要多听单个学生)的发音,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听标准语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水平。”
二、说: 此处所指的“说”不仅包括“说话”,包括“朗读”。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内部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三、读: 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多找一些与自己所学英语水平相匹配的英语读物来阅读,以巩固和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阅读已学过的课文、对话和教师自编的小短文、小话剧、现有的简易英语读物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多多阅读有关本专业和教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编短文的水平,多看学生的习作。”
四、写: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用以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多做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给学生撰写可供阅读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剧等。”
五、画:画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部分学生特长,而且能尽可能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让学生把英语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画得象还是不象,教师都应该多表扬他,让学生大胆联想、大胆画,因为此处画画的目的只是表达学生的思想,即使不象,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了。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可以用图画表达所学词的意思,或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从
[1] [2] [3]
篇2: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归纳出“听说读写画,思演唱赛答”这十字教学法,在此做简单介绍: 一、听: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言语技能,因此,众多英语专家都强调“听说领先”的重要性。具体到小学英语的“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要多听老师、磁带或其他声音媒体的范读,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比着听听同学、自己的读音与范读的异同;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说,不仅要多听学生(尤其要多听单个学生)的发音,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而且自己也要多听标准语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音水平。” 二、说: 此处所指的“说”不仅包括“说话”,包括“朗读”。听了范读之后,经过内部消化,再用“说”的方式将学习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才是学习英语的一大目的。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认真模仿和跟读范读者所读的字母、音素、单词、句子等,并经常朗读所学内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运用英语与他人交际;从老师教的方面说,在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在课外也要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三、读: 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多找一些与自己所学英语水平相匹配的英语读物来阅读,以巩固和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阅读已学过的课文、对话和教师自编的小短文、小话剧、现有的简易英语读物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多多阅读有关本专业和教学方面的书籍,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编短文的水平,多看学生的习作。” 四、写:与“读”相似,小学生“写”的水平有限,但又不能完全不写。要本着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用以促学的原则,从一开始就加紧“写”的训练。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多做连词成句、修改病句、翻译、看图写话、小日记、小短文等练习;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给学生撰写可供阅读的短文、可供表演的短剧等。” 五、画:画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部分学生特长,而且能尽可能避免本族语的干扰、让学生把英语直接与事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画得象还是不象,教师都应该多表扬他,让学生大胆联想、大胆画,因为此处画画的目的只是表达学生的思想,即使不象,只要能让人看懂就行了。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可以用图画表达所学词的意思,或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从教的方面说,要多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六、思:虽然小学生的'认识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但若不从一开始就加以理性认识方面的指导,学生往往学得很肤浅,甚至与教师的期望大有差异。因此,充分给予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将对学生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说就是:“从学的方面说,要经常思考‘教师所教知识自己是否已听懂?’、‘自己的发音与标准音有多少差别?’、‘现在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怎样让学习的效果更好?’等问题;从教的方面说,要经常思考‘自己教学的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怎样用更好的方法达到效果?’等问题。 七、演: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每课都有情景对话,因此每一课都可以设计出一个小短剧让学生去表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兴趣。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每学一课对话之时,就要本着表演的目的去学,学完过后要尽量参加表演,做到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学会表达能力,此外还要多参加课外英语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老师教的方面说,上课时经常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并辅导学生的演出,经常改编或创作英语短剧以供学生演出之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英语活动等。” 八、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每节课中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利。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经常学唱课本中或其它地方出现的英文歌曲,多用旧曲新词的方法学习要记忆的英语知识;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掌握上课‘开头的复习式’、‘中间的调节式’、‘结尾的巩固式’英语歌曲教学技巧,善于用旧曲新词的方式编写有关的教学歌曲,并要掌握好唱好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赛:适当的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教会学生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通过与同学的竞赛,学会如何参与集体活动、如何处理与伙伴及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怎样与他人合作等;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经常设计一些既有益又有趣的竞赛活动,如一对一的对抗赛、小组赛、团体赛等,让学生大量参与其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 十、答:“答人所问”可以整理自己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使之更系统化、更牢固。具体说就是:“从学生学的方面说,要积极地回答老师或其他人的提问,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老师教的方面说,要耐心而细致地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诲人不倦’。 以上十种方法,除每项单项活动以外,还可以通过组合,构成许许多多的活动,比如把“听”、“写”结合而成的“听读音、写单词”活动;把“听”、“画”、“思”、“说”结合的“听音、画画、思考、说话”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十字”教学法中的十项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多活动对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运用这些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设计,不可盲目运用,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篇3: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2002)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2001)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1] [2] [3] [4]
篇4: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2002)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2001)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rules that humans u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express themselves.)
二、外语学习观
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内涵和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上述笔者的语言定义,外语学习的内涵是两学、两用:
一学构成外语的有限的结构规则体系,二学外语包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一用外语认知世界,二用外语进行表述。
Peter skehan(1998) 认为:语言学习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结束后,语言学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前依靠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的 “ 自动参与 ” (automatic engagement) 变成一种非自动的认知活动。因此,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入 (input) → 注意 (attention) → 分析 (analysis) → 记忆 (memorization) → 输出 (output) 。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输入为读和听;分析为语音分析、词法分析、句法分析、篇章分析和修辞分析;输出为写和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和记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增强输入的频率和特色、实施聚焦性教学、选择有效的学习任务、对信息处理提出具体要求等。
三、教学原则
1 .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
(1) 读听领先。众所周知,中国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TEFL) ,在没有英语环境的中国教学英语,读听是切入点,也是首要条件。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TESL) 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先从听说人手,掌握了听说的基本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单词、语法和读写,学习者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去认单词、学语法或进行读写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而 TEFL 环境中的英语学习则不能这样。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词汇、语言规则及形式并有意地运用这些词汇、规则及形式,而掌握词汇、规则及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借助大量的读听实现的。
此外,在正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还要遵循先读后听的顺序,这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看得见、读得出也听得到,可多方面调动人体感官,便于理解和记忆;阅读既便于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也便于对某些重点段落或句型有针对性的反复推敲,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和复杂语法;阅读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较低。只要一书在手,便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先读后听应作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性程序来实施。 ?
(2)写说跟上。笔者认为学生 “读听领先 ”之后,应当 “写说跟上 ”而不是 “说写跟上 ”,主要基本如下三点考虑: ① “写说跟上
”易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跟他人在一起说英语,出错或发音不好,会令人难堪,威胁自我形象,学生会本能地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拒绝多说。跟 “说 ”相比,训练 “写 ”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写可以是个人行为,写的东西可以不用拿去跟人交流。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可以控制评语和打分,尽量鼓动和发挥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改善自我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②符合中国国情。跟在英美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英语的客观环境是缺听说机会,但可以有充分的读写条件。以 “写
”而不是以 “说 ”为突破口,符合中国国情,可扬长避短,促进四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Swain (1985)提出 “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生用英语表达意思时,不得不
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学习者若具备这种内化的英语能力,只要对其发音辅以必要的训练,口语就有可能很快跟上。 ?
(3)全面发展。时代在发展、在进步,学习英语只能读,不会听写说;只能读听写说,不能译已不能适应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改变基础教育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高等教育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读、听、写、说、译技能应同时发展,同样重视。
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eaching device)来安排,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界曾有过长期的争论。有人否认它在基础阶段的意义,认为这样会阻碍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发展。但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实践证明:翻译对直接用外语思维的干扰只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学生越到高年级这种依仗翻译来理解和思维的倾向,就会逐步减退至消逝。此外,学生的 “四会 ”技能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翻译就是途径之一。通过翻译,学生了解了英汉语言的差异;通过翻译,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因此,将翻译作为一种环节贯穿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
2. 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 ?
(1)突出句法(syntax)。
句法是语言的核心。句法是人们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语言组织和用法的各个方面都围绕这个核心而结成一个整体。 ?
英语句法包括:句子成分(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定语、状语);动词类型(连系动词、不及物动词、单宾语及物动词、双宾语及物动词、复合宾语及物动词、中介及物动词)(Lyda E.LaPaLombara 1978);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1.主语+连系动词+主语补语 2.主语+不及物动词 3.主语+单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 4.主语+双宾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主语+复合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宾语补语 6.主语+中介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并列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16种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意群停顿;标点符号用法。英语句法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句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内容。中国人学英语,如果句法问题解决了,英语也就学通了十分之八九。因此,中国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句法。 ?
(2)科学识词。 ?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词汇不仅是外语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而且也是许多外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语言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多年来,中国英语教师总结出不少词汇教学方法。如: “英语词汇周期循环记忆法 ”, “按重读元音归类、归类,再归类法 ”, “词项联想网络图法 ”, “句中记忆法 ”,
“词典通读法 ”,等等。它们各有特点和优点,都能取得不同的记忆效果。但是它们都忽视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效、自由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
所谓“ 有效、自动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具有以下三重概念:?
一是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汉语拼音拼读技能,实施“ 正迁移” 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的音标和单词进行“ 由前往后,声母加韵母” 的拼读、断节活动,找出英语单词中客观存在的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对应和“ 约等号” 关系。如: ['s
Q |f[ |r[ ]→ su|ffe|rer,[p[ |'ze|F n]→ po|sse|ssion,[
[ |9 ri|dV[ |'nA |li|ti]→ o|ri|gi|na|li|ty。?
二是学生能对英语词汇进行“ 试误式” 记忆,即:拼读音标→ 猜写单词→ 对照校正。即使学生猜写有误,如[sai'kC l[dV i]
→ sycolagi(正:psychology),[dis'k[: tisi]→ discurticy(正:discourtesy),也要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猜写毕竟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开始从读音和拼写的关系中寻找线索以帮助记忆的概念。?
三是学生熟悉并利用英语构词法(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反成法、混成法、截短法、词首字母缩略)进行科学识词和科学记词。
?
英语单词虽然难学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规律可寻。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产生的。单词的数量虽然浩瀚,但词素的数量却很有限。据(刘毅,2000)统计英语常见词根共418个,常见前缀113个,后缀122个。学生如果掌握了词缀,懂得基本的构词方法,就能很容易像英语母语者那样对词汇 “现读、现分析、现理解、现运用 ”。
?
(3)把握语篇。 ?
语篇(discourse)是自然状态下所说出或写出的、长短不限的、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长可以是长篇小说,短可以是一个单词,如“ Head!” 。语篇成立需符合下述7个语篇性条件:衔接、连贯、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互交性(intertextuality) (de Beaugrande,R.& W.Dressler,1981)。其中,衔接指语篇的表层连接手段;连贯指信息单位与信息单位之间的关系;意图性指语篇产生者生成语篇的意图;可接受性涉及的是语篇的接受者对待该言语事件构成语篇的认同程度;信息性要求语篇表达足量的新信息;情景性指语篇应情景而生;互交性指一个语篇跟其他语篇在行文结构上的相似性。?
语篇概念给外语教学带来两个启示:一是要整体教学;二是要意义教学。 ?
长期以来,在中国
[1] [2] 下一页
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逐词逐句地理解,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多采用、今天两段明天三段后天再两段的 “分裂式 ”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的 “笔记式 ”授课模式,忽视了语篇内涵的整体性和意义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在 篇章衔接手段和外在文体模式风格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虽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单句层次的理解和应用上,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语篇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所谓整体教学中的“ 整体” 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 技能
” 。整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持久地学习,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已经提出的信息。学生的读听写说译技能和策略是在整体、真实的读听写说译事件的语境中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读听写说译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综合在一起。这就是整体教学这种教育哲理的实质,而且从某一观点来看,它是学习这个更加广义的概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意义教学中的 “意义 ”是指教学中要把意义构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以读听教学为例,过去人们认为,读听就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很少强调从语篇中构建意义。但是识别词和取得词的意义是不同的。读者、听者可以识别词,但是并不一定取得语篇的意义,相反,他们可以掌握语篇的实质,而不识别语篇中的所有的词。因此,意义并不源于语篇,它是从每一个读者、听者对语篇的把握构建的。而语篇意义的构件又受到读者、听者原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语篇情景的感知、对读听任务的要求、读者听者有无读听策略、有无参与读听欲望和行为等的影响。可见,读听是一个构建意义取得意义的积极的认知过程。
3. 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 ?
(1)课前自学。?
“ 课前自学” 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大体包括:“ 提示― 自学― 汇报” 三项基本活动。教师在下课前,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提示自学目标、学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课前自学。上课后的'前10分钟教师检查、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知道。有些问题师生及时讨论、解答,有些问题留待后面解决。
“ 课前自学” 有两大根本目标:一是通过课前自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英语使用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要坚持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获得最佳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二要坚持向学生布置自学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课中共学。?
“ 课中(师生)共学” 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和知识权威意识,不应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思路;通过促进,使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其次,教师应当把自己的思维“ 幼稚” 到学生的状态,在课上和学生一起用同样的眼光审视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一道从有关材料中捕捉信息,加工组合这些信息,和学生齐心合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让自己与学习者一道充满喜悦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3)课后用学。?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中国英语学成的功夫在课后。因此能否“ 课后用学” 就成为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引导学生“ 课后用学” :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专业文献,听英语广播、真实录音材料,看英语电视节目、电影,参加英语演讲赛、报告会,写英语周记、日记、笔友信、读后感,进行英汉、汉英笔译工作,上英语网站查询、聊天、学习…… ?
四、教学程序 ?
1.断(division),断句子。师生试着朗读课文,同时教师按意群停顿发出信号,引导学生断句,并在行文上方标注断句符号“ ' ” 。如: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2.短(phrase),划摘短语搭配、句型公式。师生朗读课文,划出句中短语、搭配及句型公式,并于课中或课后抄录在短语句型本上。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3. 谓(predicate), 分析谓语构成。师生朗读课文, 并对疑难复杂的句子谓语构成进行分析, 辨别其时态、语态、语气, 标注简单明了的谓语构成公式。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4.连(connective),圈出“ 连词” 。师生朗读课文,同时圈出句中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 篇章衔接信号词,并用括号、箭头等符号标示所圈“ 连词” 与句中被说明成分的关系。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5.译(translation),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师生朗读课文,并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先直译后意译)。然后,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师生再将课文回译成英语。最后,对照课文,校对、分析、改正回译中的与课文原文有出入的地方。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繁荣的关键因素是公平竞争。但如果竞争超出控制,负面影响不能被忽视。→ 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竞争过度,就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6.听(listening),静听课文标准录音。师生首先展开书看着课文静听录音,然后再合上书静听,用心体会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及停顿。?
7.读(reading),同步听读课文标准录音。师生边听边读,刻意模仿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力争做到自己的朗读与原声带母语朗读者在音质上、语气上、语调上、停顿上完全吻合。?
8.说(speaking),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
9.写(writing),背写和笔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先背写课文后笔头复述课文。?
10.用(utilizing),套述和套写课文。师生运用课文中的和先前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公式,依照课文的 篇章结构,套述、套写、活用课文,表达虚拟的或真实的生活情感、生活写照。
五、程式化与非程式化处理 ?
由于人类生性喜新厌旧,单调的重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热情的丧失。如果每一篇课文都以“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标准模式加之固定顺序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师生就会厌倦刻板无新意的重复。以笔者之见,把“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前五字(理性学习)或后五字(感性学习)错落有致地分配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似无规律又有规律的组合特性,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见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教学特点 ?
1. 目的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每一字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前五字属理性学习,侧重理解;后五字属感性学习,侧重运用。前五字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语法― 翻译法,后五字是现代的中国式的交际教学法。?
2. 灵活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遵循“ 折中教学法
” 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选择、组合和使用上极为灵活。教学不受任一教学思想的限制,师生在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范围内可灵活选择,其目的是以最灵活的方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3. 工具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1)它能够使师生思维清晰,对所要达到的英语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把握。(2)它能够使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切实实去接近目标。(3)“ 英语十字教学法
” 的科学运用能够使师生对庞杂的英语语言材料很快找到一个切入点。?
七、教学效果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实践中取得了“ 费时较少,收效较高” 的效果。?
1. 学生会学,学得快,学得好。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是一种“ 透明” 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清楚地向学生揭示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过程。在“ 师生共学” 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参与、思维解剖、方法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十字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活用技巧,培养了高超的自学能力。?
有了自学能力,学生自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学得好。以笔者亲自施教的两个实验班为例:(1)“ 小学1~3年级零起点混合实验班” 用了三年时间,432个课时(3课时× 144周),学完了张道真主编的《电视英语》上、下册。(生词总量4000,96个单元,288篇课文)。80%的学生在读、听、写、说、译方面全面达标。(2)“ 社会青年高一起点实验班” 仅用了一年时间,432课时(9课时
× 48周)就学完了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各四册,其中90%的学员一次通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2.教师会教,教得轻松,教得好。?
经过对试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教师36份书面调查(多项选择和主观陈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教师对采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表示认同,感觉自己从此教得轻松,效果又好。85%的教师认为“ 英语十字教学法” ,澄清了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使备课和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2)参试教师认为:“ 语法― 翻译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学习工具的需要,“ 交际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需要,但它们都不能独自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双重要求,也达不到英语教学大纲的整体目标,“ 英语十字教学法” 或许就是一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途径。
[ 参考文献 ] ?
1.郭谷兮,语言学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Jack C.Ri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Chomsky,Noam.Syntactic Structure [M]The Hague:Mouton &Co.Publishers.1957.
4.Swain 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Publishers Inc.1985.
5.Lyda E. LaPalombara.An Introduction to Grammar: Tradition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al.Winthrop Publishers,Inc.1978.
6.de Beaugrande, R. & 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 London/New York:Longman.1981.
7. 王岩, 折中主义的外语教学[ J]. 《外语界》.2001 年第2 期。?
8.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 以写促学[ 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9.刘学段,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第2期。
10.刘毅,《英文字根字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
上一页 [1] [2]
篇5:新教材与英语十字教学法
新教材与英语十字教学法
(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裴拴保 张守仁 郭平建)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介绍英语十字教学法的五大组成因素,并论述该教学法运用于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 材教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情意 情景 结构 规则 功能
* * *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这套新教材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 英语教学大纲,按结构―功能体系编写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等方面既吸收了当代国内外外语教学 理论的新成果,又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使教材更符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 识规律,因而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突出了语言的运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中学生 的生活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我们也发现,新教材与原统编教材相比,由于在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素质等方面有了新的或是更高的要求,许多中学教师 感到不能驾驭新教材的教学。同时,由于目前各种统考(中考、会考等)还没有真正把测试的重点转移到学生 对新教材内容的运用上来,所以中学英语教学出现了“用新教材讲课,用旧教材做题”的怪现象。笔者认为, 要彻底扭转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面,除了对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外,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改 革。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大的改进,这势必直接影响到 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学方法如何改革?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更适合新教材的教学?这些问题自 新教材试用之日起,我国的中学外语界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不乏科学的、可行的具体教学方法。这里笔 者向中学英语教师推荐一套与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教材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体系,这就是英语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
二、英语十字教学法介绍
英语十字教学法由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五大因素组成。
情意即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其中以动机为核心[1]。情感也就 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与喜好。浓厚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 机。意志主要指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而达到学习目标,培养起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大作用。过去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 很少明确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运用列入教学方法的体系之中。十字教学法运用外语积极学习理论的原理[2], 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当然我们讲的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 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而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同时 也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经过反复努力也 达不到目标;或是教学目标定的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学习目标,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 不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新教材 充分注重了中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困难,在教学内容及编排方式上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这与 十字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是相一致的。十字教学法中的情意,实质上就是把心理科学与 外语教学相结合,了解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心理特征及其过程,从而真正把中学英语教学从过去的升学教育、应 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现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缺 乏兴趣和动机,更缺乏学好英语的决心和毅力。但如果认真分析,我们发现,中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英语缺 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而是有一个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至放弃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教师能及时发 现英语学习情意方面的问题,适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并巩固学生已有的学习决心和毅力,那我 们就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厌倦甚至放弃学习英语的困境,进而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所以 抓好情意这一因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这对提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有 重大意义。
情景是指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社会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情景是揭示外语 所表述意义的一个基本因素[3]。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才能准确理解意义,正确表达思想。九年义 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 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既然是为交际而学习语言,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创造并利用交际情景组织课堂教 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就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情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人们创设和模拟的 外语教学情景。在这一类情景中,学生初步理解英语话语(或课文、句型等)的意义,并进行必要的语言操练 ,达到积累语言材料、巩固基本句型、概括语言规则的目的;另一类是真实的外语教学情景。在这类教学情景 中,学生运用英语接受信息或表达思想,并亲身体验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后的成功感和愉快感。创设外语教 学情景的'方法很多。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利用具体实物、图画 及录音、幻灯、投影等电教声像设备,开辟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板报、英语歌曲、英语竞赛、英语 游戏、英语讲座等),都可以创设外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教材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依 照功能项目而编写的课文内容切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为师生在英语课堂上创设语言情景提供了良好的素 材,也为十字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结构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的语言知识。英语十字教学法中的结构主要是指句型结构[4]。对中学生来说, 熟练掌握基本句型,既能建立对句型结构的感性认识,又能促进用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句型结构的教 学要情景化。句型结构教学只有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进行,才能避免句型结构教学的机械性和枯燥性,才能真 正体现句型结构操练的意义化和交际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特别突出了对句型结构的学习,以达 到让学生运用句型结构实现功能的目的。
规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语法规则本身;二是指学生运用语法规则生成千百万合乎规则的句子的能力[5]
。 这与人们通常对规则的认识有所不同。我们一般认为规则即是语法规则,或语法条条。而十字教学法则把规则 的概念范畴扩大到对规则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为交际学习语言的正确教学目的。在掌握句型结构及基本语言知 识的基础上,归纳并认知语法规则,进而运用语法规则,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最终 目的是以语言规则指导学生在情景中的言语再实践活动。
篇6:新教材与英语十字教学法
新教材与英语十字教学法
(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裴拴保 张守仁 郭平建)
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介绍英语十字教学法的五大组成因素,并论述该教学法运用于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 材教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情意 情景 结构 规则 功能
* * *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这套新教材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 英语教学大纲,按结构―功能体系编写的。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等方面既吸收了当代国内外外语教学 理论的新成果,又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使教材更符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 识规律,因而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突出了语言的运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中学生 的生活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我们也发现,新教材与原统编教材相比,由于在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素质等方面有了新的或是更高的要求,许多中学教师 感到不能驾驭新教材的教学。同时,由于目前各种统考(中考、会考等)还没有真正把测试的重点转移到学生 对新教材内容的运用上来,所以中学英语教学出现了“用新教材讲课,用旧教材做题”的怪现象。笔者认为, 要彻底扭转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面,除了对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外,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改 革。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大的改进,这势必直接影响到 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学方法如何改革?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更适合新教材的教学?这些问题自 新教材试用之日起,我国的中学外语界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不乏科学的、可行的具体教学方法。这里笔 者向中学英语教师推荐一套与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教材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体系,这就是英语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
二、英语十字教学法介绍
英语十字教学法由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五大因素组成。
情意即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其中以动机为核心[1]。情感也就 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与喜好。浓厚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 机。意志主要指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而达到学习目标,培养起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和毅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大作用。过去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 很少明确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运用列入教学方法的体系之中。十字教学法运用外语积极学习理论的原理[2], 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当然我们讲的轻松愉快地学习
[1] [2] [3] [4]
篇7: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最近读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学到了很多东西。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
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颇大,它使我明白自身的诸多不足,它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篇8:《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根据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英语的实际,要解决词汇教学难点,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增强课堂趣味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加强学法指导,尤其对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的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单词的读音及拼写的规律,读准、掌握好音标。因为只有学生先掌握了发音,能听、能说,方可更快地学好书面语言,如果学生听不懂单词的发音,或说出的单词别人听不懂,记再多的单词也起不到口头交际的作用。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
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9: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教研中,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如果能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国外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外有许多外语教学流派,其中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功能法等,这些教学法流入我国已经多年,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部动作反应法)更是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
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心理,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功课的兴趣。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理论假设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四、实验基本过程
1:确定了研究课题后,我们将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将选定4个班级作为试验对象。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和教材编者说明,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
解教材的内涵。在培训和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我们规定每节课必须做一两个游戏。这样,每节课都有游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趣也将被激发起来。
2:其次,游戏教学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结构为:
唱歌热身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已经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唱歌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集中精力来学习英语。游戏引入是上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新知学习是上课的第三个环节。引入新课后,接下来就进入了新课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求教师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边玩边练是上课的第四个环节,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通过练习来消化。用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种只顾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做法。在游戏安排时,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
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角色表演是上课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老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将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道具如头饰等,使表演更增添趣味。这样的表演一次可以安排六个学生,一次表演只需要二三分钟,一节课可以安排好几组学生表演。台上表演的学生非常兴奋,台下的学生兴趣也十分浓厚,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竞赛巩固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和练习的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以在课的结尾进行决赛,最后做一个小结。分出谁胜谁负,在胜方和负方的图像上分别画上笑脸和哭脸,或者给胜方插上小红旗。
五、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这样游戏的目的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
2.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启发性。开展游戏既是为了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应在游戏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启
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后进步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我们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提示,启发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先进步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这样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步,得到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游戏的开展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不可能玩很长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设计新鲜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的关系。游戏要服从教学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灵活处理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篇10: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这个寒假度过的还是挺愉悦的,不仅在物质上品尝到了那熟悉的家乡风味,在精神上阅读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也感悟良多。特别是在书中读到母语与英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使用问题时,回想自己在给学生上课的点点滴滴。记得当初在大学上有关教学方面的课程时,书本上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对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而自己在实验学校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在常态课时,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授课的次数不多。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和解答问题,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母语是既相互干扰,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英语和母语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英语和母语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渠道。
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母语对英语学习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处于低年级段的学生就更是如此。他们初学英语,也初学拼音,拼音和英语都是由字母组成的,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混淆。尤其是英语当中的二十六个字母和汉语当中的声母与韵母的差别,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把他们的读音弄反。同时英语句子的组成顺序和中文的顺序有一定的区别,这个对于学生的翻译又会有很大的影响。记得有些同学在做翻译题目时犯过这样的错误。用母语的思维把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成了:How are you? (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所以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全英文教学反而效果会更低。
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很有必要。在中国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一个语言学习环境。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而高年级的学生对母语已经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了,在课堂上进行全英文授课,提供学生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培养其预感,这样学习起来效果更佳,他们的积极性也更高。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多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用英语表述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例如我们学校很普遍的课堂组织用语:one,two, three, A, B, C!当希望重复的时候可以教导学生用again。当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时候应该说reading。
2、使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表情和课文情景等。
学生可以跳过母语,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看见直观教具和表演就能与英语发生联想,巩固记忆,提高运用英语的本领。特别是在入门阶段,所教的单词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所教的句子一般也紧密联系具体生活实际。因此,少用或基本不用母语是完全可能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母语是既相互干扰,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把英语和母语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英语和母语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渠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运用是一种思维的干扰,相反,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加以培养,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既不能过多,也不能排斥。母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利用母语帮助外语学习。
篇11:小学英语教学法总结
英语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不断地走进小学课堂,那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也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在这两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总结,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愉快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我教学中的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是小学生跨入英语王国的第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爱英语,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英语,要学英语。
1、教师高兴,学生也高兴,教师沮丧,学生也没劲。
可见学生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
所以教师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身心投入,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body language,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成年人在工作中也需要领导的鼓励,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小学生呢?教师对学生及时的肯定的表扬,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兴趣。
肯定、表扬的方式很多,如让全体学生为某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而集体鼓掌或齐伸拇指,并齐说:“right”、“great”、“very good”、“good job” 等。
3、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情绪。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如在学习单词“draw, color, write, copy, ”等动词,甚至可以组织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美术课。
在学习英语数数时,可以进行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游戏。
4、Bunit 2 “at a party”时,可以把整个班级组织成一个大型的晚会, 然后让学生表演各种各样的客人,穿上不同的服侍,教师可出示要新授的词汇或相应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互相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而学得很快。
二、课堂教学的量度和速度
量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习英语时间的量要大,面要宽,二是指课堂上学生个别训练量要大,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口语操练和口语交际的人次。
有时教师上起课来故意放慢速度,生怕学生听不懂,不理解,原句重复过多,松散的教学节奏,不仅会导致学生思维懒惰,智力活动松懈,使学生经常处于疲倦、麻木、消极的状态之中,而且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适当的有节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等交替的艺术手法,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学生书本中的“音标”现象不可轻视
有不少学生从一开始的英语学习时,就养成了用汉字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看似很小,但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发音极不标准。
“三克油”、“喂你马吃”、“难死兔米秋”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本中,这些根据汉字的发音,与英语的标准发音并不完全相符。
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听力也会受到影响。
2、形成依赖心理。
依赖汉字给英语单词注音,许多学生认为上课只要根据老师的提问对着汉字回答就可以了,长期下去,养成了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时依赖课本,依赖汉字的心理。
为了防范这种现象,让学生能够切实真正地记住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意思,教师可以采用编歌曲、顺口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天空是 „bule‟, 花儿是„red‟, 小草是„green‟, 等。
另外,教师应尽量缩短讲的时间,把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练习发音,理解句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四、注重差生的转化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已有三年,在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
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师生感情。
2、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
3、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
五、丰富的课外生活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除了课堂的35分钟,课后也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和英语角,给学生充电,增加学生知识量。
此外还可举行一些儿歌、歌曲或是小品短剧和朗诵的比赛。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更好!
篇12: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暑期仔细研读了王电建和赖红玲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法》,书中教学理论领先,教学案例详实,用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怎样进行小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读后我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新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受益匪浅之下也感触良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
一是精研名师,提升自我
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很重要,但是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从前辈案例中吸取经验,多向名师学习。读一本好书,看一堂名师录播课,参加一次教学培训,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成长。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的语音教学中提到字母的游戏教学法,教师不是死板地把26个字母从头到尾教呀,念呀,背呀,而是让学生分别充当A,B,C……然后用“Who is A?” “Who is B?” “Where is C?” “Hello,A!”等已学过的句型来提问,学生回答“I’m A。” “I’m B。” “I’m here。” “Hello,B!”
这样教起来,学生有兴趣,学得快,记得牢。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在英语教学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二是随时反思,不断进步
学而不思则罔,每次学习之后都应该进行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有感触的案例,遇到好的方法都应该随时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合并同类项,把经验总结出来,用于下一次的教学活动。比如观看一堂名师录播课时,应该要准备好笔记本,随时按下暂停键,把课堂当中特别好的方法,或者课堂互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养成随时反思,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三是加强学习,提升教师力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简笔画教学,英语童谣、歌曲教学和英语动画电影教学,而这些辅助教学的方法都对教师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应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孩子们如果能遇到一名多才多艺,富有活力和教师力的老师,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肯定能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也相应会大大加强。
篇13: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后感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提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我这样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成长性教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学习,现总结如下:
情景匹配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需要生动、形象的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见情思意,能加深感性知识,增加学生课堂实践的广度、密度和浓度。
扩充性原则:从甲原型为基础学习的语言单位再迁移到相关的其他实物上,深知扩充到句子。通过扩充,儿童可以掌握其语言单位的各种用法,并掌握与之有关的一些句式、句型和句类,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交际性原则:交际活动应紧密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并力图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特别是呈现新句型时要注意设计情景,充分运用幻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等形式。
活动性、趣味性原则:教学活动要借助各种直观、形象手段,寓教学实践于游戏、歌曲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使学生在说、唱、做、听、认、读、玩中对英语发生兴趣,从而获得对英语语感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
视听说与读写结合的原则: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听说能力、朗读能力和基本书写技能为主。教学采用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的方法。
尽量用英语上课,同时恰当地借助母语: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说明一些教学用于,也可以利用母语帮助组织教学,但不宜过多。尽量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句型,尽可能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替换,用的词、句尽量简单,同时借助板书、手势、表情、动作、直观图片、简笔画等手段来降低语言难度,让学生能够听懂,加强交际效果。
重复性原则:儿童喜欢多次重复听、唱、说他们已熟知的儿歌、童谣、往事,喜欢玩他们玩过多次的游戏,喜欢做机械的重复。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连贯,注意从旧知识中逐渐引出新知识,学习新内容时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内容比较自然,不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得到连续强化,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学习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多,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也保持了儿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篇14: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反思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活动,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所普遍采用。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因此,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课堂游戏开展不可太随意,教学是主角,游戏是配角,不可喧宾夺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游戏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游戏活动的目的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能够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游戏可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管是复习旧知识,还是导入新课,或是巩固新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转化为游戏教学,这就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定。在运用游戏的时候,针对训练目标的不同,即是听说还是读写,是以词汇为核心还是以句型为重,从而更好地安排。这样游戏的目的就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
二、游戏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学习本身来说,它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那么一节40
分钟的课,可能刚过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游戏首要的目的也就在于借助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
三、寓教于乐, 减轻学习负担
英语学习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娱乐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心理上出现倦怠时,适时地开展些游戏,能让学生的精神再度集中。
四、加强沟通, 增强学习自信心
再差的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别人的认同。在课堂教学中,都要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学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同学与教师的认可中轻松地走向成功,建立自信。
我们提倡使用游戏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有助于教学的游戏我们乐于接受。反之,如果游戏失去了它的辅助作用,纯粹只是为游戏而游戏,那么课堂在经过一番热闹之后,学生真正习得的又有多少呢?因此对于游戏教学,慎重思考!去粗取精!
★ 教学法英语心得
★ 十字对联
★ 感恩寄语简短十字
★ 座右铭十字以内
★ 分层教学法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推荐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