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英语心得

时间:2023-02-22 04:10:29 作者:猎鹰 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猎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教学法英语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学法英语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2002)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2001)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1] [2] [3] [4]

篇2: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法

最近读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学到了很多东西。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

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颇大,它使我明白自身的诸多不足,它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篇3: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共分六编二十一章,各编的序列衔接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艺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英语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每章开始都把有关的教学问题择要列出,使读者思考、研究,然后通过对《英语教学法》内容的阅读,探讨,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

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更多精彩的读书笔记请浏览:

谈初中英语“诵读”教学法

探讨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

小学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究竟如何做读书笔记

篇4:英语十字教学法

英语十字教学法

[作者简历] 赵平(1959― ),男,山西左权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二语习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摘要]“英语十字教学法”是一种“透明”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既是“教法”,又是“学法”,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新潮的“情景―交际法”的折中产物。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规律,是一种“费时较少,收效较高”的英语教学法。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aspects of The Ten-Character Approach to English, including its view on language and on language learning, its principles, its procedures an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The approach, practical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the law of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formative pattern that will“cost less time and gain better result”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教学法;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

[Keywords]approach;division,phrase,predicate,connective,translation;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utilizing.

[文章编号] 1008―8865 (2002) 01-0087―04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C

英语是 “ 学 ” 会的 , 不是 “ 教 ” 会的。因此英语的学法决定英语的教法,英语的教法源于英语的学法。

“ 英语十字教学法 ” ,即 “ 断、短、谓、连、译,听、读、说、写、用英语程序教学法 ” ,是笔者历经 20 年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在 5 个省 12 所学校的实验,推导、总结出来的一种通过阅读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实用高效的英语教学法。

一、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 ? 这是语言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语言教学法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郭谷兮 (1987) 说: “ 语言是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2001) : “ 语言:人类的交际系统,由有组织的语音系列 ( 或其书面形式 ) 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 ”

乔姆斯基 (1957) 指出: “ 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

关于语言的定义,我们还能列举出很多很多,但是就语言教学而言,我们还未见到一条既准确又实用的论述。

在综合考察了他人的见解之后,笔者对语言试下的新定义是:

语言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一种结构规则和因文化而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e rules and culture-specific social behavior rules that humans u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express themselves.)

二、外语学习观

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内涵和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上述笔者的语言定义,外语学习的内涵是两学、两用:

一学构成外语的有限的结构规则体系,二学外语包含的社会行为规则体系。

一用外语认知世界,二用外语进行表述。

Peter skehan(1998) 认为:语言学习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结束后,语言学习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前依靠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的 “ 自动参与 ” (automatic engagement) 变成一种非自动的认知活动。因此,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自动的信息处理认知活动过程。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输入 (input) → 注意 (attention) → 分析 (analysis) → 记忆 (memorization) → 输出 (output) 。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输入为读和听;分析为语音分析、词法分析、句法分析、篇章分析和修辞分析;输出为写和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和记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增强输入的频率和特色、实施聚焦性教学、选择有效的学习任务、对信息处理提出具体要求等。

三、教学原则

1 .读听领先,写说跟上,全面发展

(1) 读听领先。众所周知,中国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TEFL) ,在没有英语环境的中国教学英语,读听是切入点,也是首要条件。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TESL) 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先从听说人手,掌握了听说的基本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单词、语法和读写,学习者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去认单词、学语法或进行读写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而 TEFL 环境中的英语学习则不能这样。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词汇、语言规则及形式并有意地运用这些词汇、规则及形式,而掌握词汇、规则及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借助大量的读听实现的。

此外,在正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还要遵循先读后听的顺序,这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看得见、读得出也听得到,可多方面调动人体感官,便于理解和记忆;阅读既便于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也便于对某些重点段落或句型有针对性的反复推敲,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和复杂语法;阅读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较低。只要一书在手,便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因此,先读后听应作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种常规性程序来实施。 ?

(2)写说跟上。笔者认为学生 “读听领先 ”之后,应当 “写说跟上 ”而不是 “说写跟上 ”,主要基本如下三点考虑: ① “写说跟上

”易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跟他人在一起说英语,出错或发音不好,会令人难堪,威胁自我形象,学生会本能地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拒绝多说。跟 “说 ”相比,训练 “写 ”造成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写可以是个人行为,写的东西可以不用拿去跟人交流。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可以控制评语和打分,尽量鼓动和发挥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改善自我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②符合中国国情。跟在英美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英语的客观环境是缺听说机会,但可以有充分的读写条件。以 “写

”而不是以 “说 ”为突破口,符合中国国情,可扬长避短,促进四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Swain (1985)提出 “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假设,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当学生用英语表达意思时,不得不

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通过写作,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学习者若具备这种内化的英语能力,只要对其发音辅以必要的训练,口语就有可能很快跟上。 ?

(3)全面发展。时代在发展、在进步,学习英语只能读,不会听写说;只能读听写说,不能译已不能适应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改变基础教育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高等教育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读、听、写、说、译技能应同时发展,同样重视。

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eaching device)来安排,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界曾有过长期的争论。有人否认它在基础阶段的意义,认为这样会阻碍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的发展。但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实践证明:翻译对直接用外语思维的干扰只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学生越到高年级这种依仗翻译来理解和思维的倾向,就会逐步减退至消逝。此外,学生的 “四会 ”技能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翻译就是途径之一。通过翻译,学生了解了英汉语言的差异;通过翻译,教师了解了学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因此,将翻译作为一种环节贯穿于中国英语教学的初级、中级乃至高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

2. 突出句法,科学识词,把握语篇 ?

(1)突出句法(syntax)。

句法是语言的核心。句法是人们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语言组织和用法的各个方面都围绕这个核心而结成一个整体。 ?

英语句法包括:句子成分(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语、主语补语、定语、状语);动词类型(连系动词、不及物动词、单宾语及物动词、双宾语及物动词、复合宾语及物动词、中介及物动词)(Lyda E.LaPaLombara 1978);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1.主语+连系动词+主语补语 2.主语+不及物动词 3.主语+单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 4.主语+双宾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主语+复合宾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宾语补语 6.主语+中介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并列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16种时态;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意群停顿;标点符号用法。英语句法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句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中心内容。中国人学英语,如果句法问题解决了,英语也就学通了十分之八九。因此,中国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句法。 ?

(2)科学识词。 ?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词汇不仅是外语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而且也是许多外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语言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多年来,中国英语教师总结出不少词汇教学方法。如: “英语词汇周期循环记忆法 ”, “按重读元音归类、归类,再归类法 ”, “词项联想网络图法 ”, “句中记忆法 ”,

“词典通读法 ”,等等。它们各有特点和优点,都能取得不同的记忆效果。但是它们都忽视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效、自由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

所谓“ 有效、自动地激活英语词汇的能力” 具有以下三重概念:?

一是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汉语拼音拼读技能,实施“ 正迁移” 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的音标和单词进行“ 由前往后,声母加韵母” 的拼读、断节活动,找出英语单词中客观存在的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对应和“ 约等号” 关系。如: ['s

Q |f[ |r[ ]→ su|ffe|rer,[p[ |'ze|F n]→ po|sse|ssion,[

[ |9 ri|dV[ |'nA |li|ti]→ o|ri|gi|na|li|ty。?

二是学生能对英语词汇进行“ 试误式” 记忆,即:拼读音标→ 猜写单词→ 对照校正。即使学生猜写有误,如[sai'kC l[dV i]

→ sycolagi(正:psychology),[dis'k[: tisi]→ discurticy(正:discourtesy),也要给予表扬,因为这样的猜写毕竟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已经具有了开始从读音和拼写的关系中寻找线索以帮助记忆的概念。?

三是学生熟悉并利用英语构词法(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反成法、混成法、截短法、词首字母缩略)进行科学识词和科学记词。

?

英语单词虽然难学难记,但它本身却有内在规律可寻。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产生的。单词的数量虽然浩瀚,但词素的数量却很有限。据(刘毅,2000)统计英语常见词根共418个,常见前缀113个,后缀122个。学生如果掌握了词缀,懂得基本的构词方法,就能很容易像英语母语者那样对词汇 “现读、现分析、现理解、现运用 ”。

?

(3)把握语篇。 ?

语篇(discourse)是自然状态下所说出或写出的、长短不限的、形成统一整体的东西。长可以是长篇小说,短可以是一个单词,如“ Head!” 。语篇成立需符合下述7个语篇性条件:衔接、连贯、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互交性(intertextuality) (de Beaugrande,R.& W.Dressler,1981)。其中,衔接指语篇的表层连接手段;连贯指信息单位与信息单位之间的关系;意图性指语篇产生者生成语篇的意图;可接受性涉及的是语篇的接受者对待该言语事件构成语篇的认同程度;信息性要求语篇表达足量的新信息;情景性指语篇应情景而生;互交性指一个语篇跟其他语篇在行文结构上的相似性。?

语篇概念给外语教学带来两个启示:一是要整体教学;二是要意义教学。 ?

长期以来,在中国

[1] [2] 下一页

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逐词逐句地理解,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授,教学多采用、今天两段明天三段后天再两段的 “分裂式 ”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的 “笔记式 ”授课模式,忽视了语篇内涵的整体性和意义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在 篇章衔接手段和外在文体模式风格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虽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单句层次的理解和应用上,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语篇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所谓整体教学中的“ 整体” 是指教学中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 技能

” 。整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有效地、持久地学习,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讲解,或让学生被动地重复课文中或教师讲解中已经提出的信息。学生的读听写说译技能和策略是在整体、真实的读听写说译事件的语境中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读听写说译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整个课程计划中,甚至与学生的整个生活综合在一起。这就是整体教学这种教育哲理的实质,而且从某一观点来看,它是学习这个更加广义的概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意义教学中的 “意义 ”是指教学中要把意义构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以读听教学为例,过去人们认为,读听就是识别词并取得词的意义,很少强调从语篇中构建意义。但是识别词和取得词的意义是不同的。读者、听者可以识别词,但是并不一定取得语篇的意义,相反,他们可以掌握语篇的实质,而不识别语篇中的所有的词。因此,意义并不源于语篇,它是从每一个读者、听者对语篇的把握构建的。而语篇意义的构件又受到读者、听者原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语篇情景的感知、对读听任务的要求、读者听者有无读听策略、有无参与读听欲望和行为等的影响。可见,读听是一个构建意义取得意义的积极的认知过程。

3. 课前自学,课中共学,课后用学 ?

(1)课前自学。?

“ 课前自学” 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大体包括:“ 提示― 自学― 汇报” 三项基本活动。教师在下课前,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提示自学目标、学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课前自学。上课后的'前10分钟教师检查、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知道。有些问题师生及时讨论、解答,有些问题留待后面解决。

“ 课前自学” 有两大根本目标:一是通过课前自学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英语使用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要坚持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获得最佳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二要坚持向学生布置自学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课中共学。?

“ 课中(师生)共学” 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和知识权威意识,不应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思路;通过促进,使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其次,教师应当把自己的思维“ 幼稚” 到学生的状态,在课上和学生一起用同样的眼光审视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一道从有关材料中捕捉信息,加工组合这些信息,和学生齐心合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让自己与学习者一道充满喜悦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3)课后用学。?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中国英语学成的功夫在课后。因此能否“ 课后用学” 就成为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引导学生“ 课后用学” :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专业文献,听英语广播、真实录音材料,看英语电视节目、电影,参加英语演讲赛、报告会,写英语周记、日记、笔友信、读后感,进行英汉、汉英笔译工作,上英语网站查询、聊天、学习…… ?

四、教学程序 ?

1.断(division),断句子。师生试着朗读课文,同时教师按意群停顿发出信号,引导学生断句,并在行文上方标注断句符号“ ' ” 。如: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2.短(phrase),划摘短语搭配、句型公式。师生朗读课文,划出句中短语、搭配及句型公式,并于课中或课后抄录在短语句型本上。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 But 'if the competition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3. 谓(predicate), 分析谓语构成。师生朗读课文, 并对疑难复杂的句子谓语构成进行分析, 辨别其时态、语态、语气, 标注简单明了的谓语构成公式。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 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4.连(connective),圈出“ 连词” 。师生朗读课文,同时圈出句中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 篇章衔接信号词,并用括号、箭头等符号标示所圈“ 连词” 与句中被说明成分的关系。如: ?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5.译(translation),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师生朗读课文,并将课文口头或笔头译成汉语(先直译后意译)。然后,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师生再将课文回译成英语。最后,对照课文,校对、分析、改正回译中的与课文原文有出入的地方。如:

In a market economy , the crucial factor' for prosperity'is fair competition. But 'if the competition ' spins out of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must not be overlooked.( → must not + -ed)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繁荣的关键因素是公平竞争。但如果竞争超出控制,负面影响不能被忽视。→ 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竞争过度,就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6.听(listening),静听课文标准录音。师生首先展开书看着课文静听录音,然后再合上书静听,用心体会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语气及停顿。?

7.读(reading),同步听读课文标准录音。师生边听边读,刻意模仿母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和语气,力争做到自己的朗读与原声带母语朗读者在音质上、语气上、语调上、停顿上完全吻合。?

8.说(speaking),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背诵和口头复述课文。?

9.写(writing),背写和笔头复述课文。师生凭记忆或借助文字、图表、实物等提示,先背写课文后笔头复述课文。?

10.用(utilizing),套述和套写课文。师生运用课文中的和先前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公式,依照课文的 篇章结构,套述、套写、活用课文,表达虚拟的或真实的生活情感、生活写照。

五、程式化与非程式化处理 ?

由于人类生性喜新厌旧,单调的重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热情的丧失。如果每一篇课文都以“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标准模式加之固定顺序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师生就会厌倦刻板无新意的重复。以笔者之见,把“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前五字(理性学习)或后五字(感性学习)错落有致地分配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似无规律又有规律的组合特性,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见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教学特点 ?

1. 目的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每一字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前五字属理性学习,侧重理解;后五字属感性学习,侧重运用。前五字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语法― 翻译法,后五字是现代的中国式的交际教学法。?

2. 灵活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遵循“ 折中教学法

” 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选择、组合和使用上极为灵活。教学不受任一教学思想的限制,师生在所掌握的教学方法范围内可灵活选择,其目的是以最灵活的方式满足师生的不同需要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3. 工具性 :“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1)它能够使师生思维清晰,对所要达到的英语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把握。(2)它能够使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切实实去接近目标。(3)“ 英语十字教学法

” 的科学运用能够使师生对庞杂的英语语言材料很快找到一个切入点。?

七、教学效果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在实践中取得了“ 费时较少,收效较高” 的效果。?

1. 学生会学,学得快,学得好。 ?

“ 英语十字教学法” 是一种“ 透明” 教学法,其十字模式清楚地向学生揭示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过程。在“ 师生共学” 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参与、思维解剖、方法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了十字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活用技巧,培养了高超的自学能力。?

有了自学能力,学生自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学得好。以笔者亲自施教的两个实验班为例:(1)“ 小学1~3年级零起点混合实验班” 用了三年时间,432个课时(3课时× 144周),学完了张道真主编的《电视英语》上、下册。(生词总量4000,96个单元,288篇课文)。80%的学生在读、听、写、说、译方面全面达标。(2)“ 社会青年高一起点实验班” 仅用了一年时间,432课时(9课时

× 48周)就学完了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各四册,其中90%的学员一次通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2.教师会教,教得轻松,教得好。?

经过对试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的教师36份书面调查(多项选择和主观陈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教师对采用“ 英语十字教学法” 表示认同,感觉自己从此教得轻松,效果又好。85%的教师认为“ 英语十字教学法” ,澄清了他们对英语教学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使备课和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2)参试教师认为:“ 语法― 翻译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学习工具的需要,“ 交际法” 能满足英语作为交际工作的需要,但它们都不能独自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双重要求,也达不到英语教学大纲的整体目标,“ 英语十字教学法” 或许就是一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教学途径。

[ 参考文献 ] ?

1.郭谷兮,语言学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Jack C.Ri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Chomsky,Noam.Syntactic Structure [M]The Hague:Mouton &Co.Publishers.1957.

4.Swain 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Publishers Inc.1985.

5.Lyda E. LaPalombara.An Introduction to Grammar: Tradition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al.Winthrop Publishers,Inc.1978.

6.de Beaugrande, R. & 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 London/New York:Longman.1981.

7. 王岩, 折中主义的外语教学[ J]. 《外语界》.2001 年第2 期。?

8.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 以写促学[ J]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9.刘学段,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第2期。

10.刘毅,《英文字根字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

上一页  [1] [2]

篇5: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共分六编二十一章,各编的序列衔接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艺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英语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每章开始都把有关的教学问题择要列出,使读者思考、研究,然后通过对《英语教学法》内容的阅读,探讨,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

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6: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问题的几个对策

重视语音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尤其针对小学英语初学者在没有音标的帮助下该如何掌握良好的语音呢?

1、  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不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也是语音方面的至少要做到与教材录音带在发音方面保持一致。教师的发音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之一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起指导和示范作用。在英、美英语相互交融、美国英语盛行的今天作为英语教师学习并掌握美国英语乃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出英语和美语的主要差异如词汇、读音、拼写等方面。

词语方面之不同简单举例如下

rp                    ga

学校中的班级         form               gradeclass

商店                shop                  store

厕所                lavatory               toilet

糖果                 sweets               candy

油炸土豆条           chips             french fries

长裤                trousers               pants

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最大差别在于发音rp和ga之间在音素、单词发音、重音和句子语调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同时向学生灌输两种英语发音势必会给他们的学习造成混乱与困惑。另外在母语的环境里开始学习一门外语很多学生本来就带有畏难情绪再让他们同时学习两种英语发音无疑会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读音方面简例如下

1)在passbathaskcan’tfast这一类单词中rp念作/α :/而ga则为//成了/ps/ /bs/ /sk/ /knt/ /fst/。

2)字母o在重读闭音节中rp念为/  /ga念为/α /

rp                      ga

shop            /∫   p/                    /∫α p/

box            /b  ks/                   /bα ks/

hot             /h  t/                    /hα t/

3)在ga中只要单词中有r字母就需发相应的/ r /音但在rp中/ r /音只出现在元音前如:

rp                     ga

work            /w :k/                /w :rk/

car              /kα :/                  /kα r/

door            /d  : /                   /d  r/

board           /b  :d/                   /b  rd/

morning         /m  :ni  /                /m  r ni   /

rp只有far away for ever 等连读情况下字母r才有/r/音: /fα :r wei/ /frev/

4)字母组合wh在一些常用词中rp一般念/ w /ga通常念/ hw /如:

rp                  ga

which       /wit∫ /                /hwit∫ /

why         /wai/                 /hwai/

rp和ga在单词重音(word stress)、元音的弱化和省略(the weak forms and elision of vowels)及节奏和速度(rhythm and rate)都有若干不同处在此不再赘述。

2、  提高语音教学的意识注重原声英文的熏陶

有一些教师轻视了对学生在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这实际上就是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民族特色没有抓住这一语言的实质致使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张口就是“中式英语”在对学生的辅导中应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加鼓励并非一味纠错。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很全面包括单音、单词、句子、重音、停顿、连读、失去爆破、语调、节奏等。而小学英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对听、说的感性认识这样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既要练好单因又要始终注重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和语调。教师应进行一定的专门发音训练(如元音归类)。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录音机在教学中人机配合使学生多听标准录音。没有什么材料比英文歌曲、电影、话剧更能体现语言的地道性了学唱英文歌曲是正音、训练连读的有效办法。在平时的课堂上或“英语角”活动中多举行英语课文朗读等对激发学生纯正语音追求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创造良好的语音环境强化口语练习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上课、布置作业、下课使用相应的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学生从听懂、到学讲、到会讲一步步提高。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电脑、vcd等多媒体设备优化学习环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制作和剪辑精彩的英语教学片制作有声的动画课件给学生播放英语vcd动画片、教学片或录像带等学生也可以通过软件或互联网学习英语。这样学生实际上接触的是真正的鲜活的生活英语他们可以在生动的和真实的气氛中接受、吸收和习得这一语言。

最后为增加学习语音的动力实行口试制度。内容有认读字母、单词朗读句型回答问题等。学生通过口试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语音的信心平时也会特别注意发音训练。

4、  对初学者的教学方法应以示范和模仿为主。

在有效的示范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对语音教与学来说尤其重要离开了模仿几乎可以说不能掌握任何语言。新《课标》对小学英语初学者语音目标的描述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儿童学习发音是靠模仿来形成反应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因此在新授后要重复练习且练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乏味运用绕口令、说唱、游戏练习就不错。

发现学生模仿练习时出现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对学生错误的发音不要重复、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错误的模仿。

模仿是第一性的掌握规律是模仿的深化和简化。要求学生全方位模仿是指模仿一篇对话中的发音、语速、语调、连读、爆破、略读、停顿等方面坚持每篇对话都能做到流利朗读。

5、  结合单词、词组、句子、课文来进行语音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搞好语流教学。如单音、单词、句子相结合;单词、句子、语篇相结合;特别是要将语流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进行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对课文的语流语调要形成整体的深刻印象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另外诗歌、绕口令、歌谣、歌曲等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欣赏性地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

要求教师不只为教语音而教语音应把例词、例句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如在教连读和爆破时要记住“goodbye”中的 /d /只是舌尖抬起作发/ d /的姿势;/tr/ /dr/ /ts/ /dz/  它们前面的爆破音要失去爆破如that chair stop talking等。

6、  抓好入学阶段的语音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入学后英语是一门新学科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语音知识渗入教学过程中。因为英语的语音知识包括很多并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帮助他们归纳规则防止学生用汉字式拼音给单词注音造成发音不准确的不良习惯。

7、  注重朗读。

坚持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节奏感因为英语的轻、重读很明显起伏很大节奏感很强如果对连读和失去爆破技巧加以注意更可以提高讲话的节奏感。在朗读训练的各个阶段要找出学生们的兴趣与朗读训练内容的结合点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朗读训练初期语音语调训练中可选用一些绕口令、浅显的儿童英语歌谣、教唱一些英语歌曲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朗读兴趣的保持在于成就感。当学生可以利用单词的拼写规律识记单词时、当学生在朗读比赛中获得成绩时他们会更爱朗读。

篇7:英语教学法复习

英语教学法复习

英语教学法复习(部分)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什么是语言1.是个系统,并且是个生成系统,它有着自身的结构;2.是一套任意性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声音符号,但也可能是视觉符号;3.是一种交际的工具4.在语言社团或语言文化中发生作用5.为人类独有6.所有人都已大致的方式习得语言 教与学的关系(考点)按照布朗的提法,学习有以下特征:1.学习是习得或获得;2.学习是信息或技能的保持;3.对信息和技能的保持包含记忆,贮存和认识结构的作用;4.学习涉及到对有机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积极,有意识的注意和对这些事件施加作用;5.学习是相对持久的,但也会遗忘;6.学习涉及某种形式的训练,或许是强化训练;7.学习是行为的变化。 听说法,情景法是以结构主义言语理论为基础的建立起来的教学方法;认知法可以说是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的语言理论影响下创立起来的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简史16C英国 阿斯堪 翻译法 法国 蒙田 自然法17C捷克 柯米尼亚斯 直觉法(“直接法”鼻祖) 英国 洛克 隔行对照翻译法19C中期 马西拉重听说 普雷多加斯特 教授最基本的句型 古恩 “古恩系列教学法”19C后期 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 1888年 作标音用的国际音标第一版正式出版 斯威特应从口语教学开始而不是以文字语言开始 主张“语法----翻译法” 德菲埃托 口语应成为教学基础直接法的建立贝力子学校直接法在19被德国和法国视为官方肯定的教学法。自19以后一些美国学校呀采用此进行教学。20C60年代 乔姆斯基 认知教学法或认知符号法 主张听,说,读,写可在教学中同时训练 美 阿谢尔 全身反应教学法克拉伸,特谢尔 自然教学法英 加特诺 沉默法保加利亚 罗扎诺夫 暗示法英 威尔金斯-----意念层次的意义;交际功能层次的意义交际法课本:亚历山大-----《主导英语》(MAIN LINE)英国广播公司教学部出版的《跟我学》(FLLOWE ME) 目前教学法研究的趋向1.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一个趋向是研究重点的`转移;2.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第二个趋向是把教学方法的改革扩大到教学大纲的改革上去;3.现代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第三个趋向可以说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中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语法---翻译法1.教学目的:培养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2.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对整篇文章大意的译述,讲授其中的语法规则3.能力培养: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强调阅读和写作。听,说能力没有得到重视4.教师是教学的权威,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5.通过母语进行教学工作6.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及时纠正并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正确答案 直接法1.教学目的:培养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A外语教学,广泛地使用实物,图画,手势,表情等直观手段对

篇8: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于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5月第34卷第5期:147.

[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4月(下):117.

篇9:英语教学法论文

英语教学法是研究英语教与学的一门学科,它旨在揭示英语教学的内部规律,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使英语的教与学能够更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各种外语教学法同时也可视为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在西方有着很长的历史,西方学者很早就进行了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并且成果颇丰。

从十九世纪语法翻译法的建立到二十世纪情景法、交际法等诸多教学法流派的创立发展,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人们对语言、语言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这里对其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法做一简述。

1、语法翻译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主。起初它是欧洲教授希腊语、拉丁语的方法,后来也用以教授英语等现代语言。该法历史悠久,至今许多国家仍在使用。

语法翻译法用母语进行教学,重视学习词汇和语法,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重视听、说能力。在这种教学法里,教师是掌握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一切学习活动。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会逐句翻译课文,讲解语法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该法的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强调死记硬背,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并且学生往往学习多年仍然不能自如地使用外语进行听说交流。

2、直接法

在十九世纪末,很多学者认识到语法翻译法在听说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于是创立了直接法。直接法认为在学习外语词语时不应翻译成母语,而应通过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词语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直接联系起来,这也是直接法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该法的出发点是摆脱母语干扰,帮助学生建立外语思维。

直接法使用全外语教学,提出先教听说,再教读写的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的。语法教学方面让学生先大量掌握语言材料,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对母语过于排斥,有时影响教学效率.

3、情景法

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期间以帕尔默和霍恩比为代表的英国语言学家创立的。它的特点是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情景法问世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它的原则编写的教科书、工具书有不少现在还在使用,如着名的《新概念英语》。

情景法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认为学习语言是要掌握从语音、词汇到句子、篇章的一套系统。情景法认为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是第一性的,因此特别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反复操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显然行为主义的习惯养成观点也是情景法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

听说法是美国语言学家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早应用于在部队中快速培养军士的外语听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听说法和情景法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都认为口语优先于文字,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都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依据,采用反复的句型操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语言习惯,在应用语言上做到自动化的反应。

但听说法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提出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之处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障碍,应在仔细分析二者不同的基础上预测学习会遇到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认知法

认知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是对听说法进行反思的结果。认知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和心理语言学观点为基础,提出语言是在规则支配下的创造性活动,反对机械的操练。

在语法学习上提倡用发现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总结规则。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法的研究。与听说法强调语言差异性不同,认知法强调语言的共同性,允许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和翻译方式,认为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认知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够完善。

6、交际法

交际法又称功能法,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西欧共同体国家(主要是英国)产生。交际法的出现反映了外语教学从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转向了注意语言的功能。

交际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因此强调语言的功能重于语言的结构。掌握了交际功能的学生会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即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交际法要求尽量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出现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和使用外语。

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帮助者同时也是和学生一样的交际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就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去纠正。交际法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语法,提高读写能力。

7、全身反映法

全身反应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提出的,是一种把身体活动和语言学习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阿谢尔认为结合行动,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的东西,并且通过行动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紧张情绪,使他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初步的听说能力。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用外语发出命令,学生很快反应,做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掌握得好的学生可以模仿教师向别的学生发出指令,使同学做出反应。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身体活动来学习语言,容易减轻焦虑情绪,获得成功感。

全身反应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它只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就难以用它来表述。以上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

在外语教学的历史上,各种方法曾经层出不穷,每一种方法的出现都克服了之前方法的缺陷,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所以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灵活多样地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梁蔚菁。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述。科学时代,2013(8)。

[2]杨肖。浅谈外语教学主要流派及其理论方法。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篇10: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8个实用的少儿英语教学方法

1

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孩子能学多少,就能记多少;能记多少,就能用多少。

2

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全英文教学:给孩子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成英语思维。

3

自然教学法

在学习英语中,练习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英语课堂环境创设得接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教师利用孩子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演练与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

4

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孩子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

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童话故事中,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当他们和一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进步。

5

情景教学法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孩子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孩子们在情景中不断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6

音乐、律动教学法

Sing and Chant 英语教学蕴含在“说、唱”部分。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

7

联想教学法

Read and Write是重点句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孩子的联想能力,通过引伸、扩展、推理、想象等法,引导孩子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

8

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孩子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调动孩子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英语课堂常用的18种教学法,你掌握几种?

我们都知道少儿时期是学英语的最好时光,所以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很重要,作为少儿英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英语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必须精通英语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技能,熟练流利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并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这18种常用的英语教学法,老师你掌握了几种呢?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 情景教学法

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 音乐,律动教学法

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们课本里的英语歌曲和小诗歌。英语教学蕴含在 “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昂立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中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

4. 直拼教学法

Funny phonics是一套根据英文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的一套,学生不学就能“看单词能读,听单词能写”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 联想教学法

Magic Structure是重点巨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6. 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许多教材中的 Story DIY 的环节,就是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7.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昂立教材的编写,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学生能学多少,就能记多少;能记多少,就能用多少。

8.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9.自然教学法

在学习英语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英语课堂环境创设得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利用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设计和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文化相近、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活动。在介绍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尽可能结合周围实际环境,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像掌握母语(中文)一样,掌握英语。

10.全身反应法(TPR教学法)

为学生学习的几乎每一句英语,都配上了生动的动作,让孩子们边说英语,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英语。

11.团体教学法

在课堂上,团体教学法最常被用来教会话,是以学生最有兴趣想要谈论的话题为主,然后老师再视学生之程度,将话题中所会运用到的字汇和句型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团体教学法能使学习能力提升的安全感(security)、能使学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attention)、会把握机会练习L2的企图心(aggression)以及促成整合分析的鉴别力(determination)。综而言之,团体学习法的教学观不只包含了认知过程与心理语言学发展的观点,更顾及了学习过程开始前就已经深深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人情绪层面。

12. 默式教学法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老师采用尽量保持沉默、观察,不主动干预的态度,借助特殊的教学挂图,创造一个学生可以放胆尝试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推导出新知。学生渐渐透过试验和自我修正,最后达到自发学习的成功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和同学一起讨论、修正、建议或解决问题。

13.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体会人生百态。英语课堂设计了300多种课堂教学游戏。从教学内容分为单词教学游戏、句子教学游戏、音标教学游戏、诗歌教学游戏和巩固复习游戏;从方式方法上分为比赛、猜结果、角色表演、听音反应、模拟、律动、变声调游戏等,课堂教学游戏贯穿模仿、操练、活用等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些教学方法充分满足了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好表扬的心理需要,因而听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游戏教学中,孩子们一节课学会一、二十个英语句子或几十个单词是常见的事。

14.戏剧教学

根据儿童这一特定的教学对象,我们将所选童话故事全部改编成剧本。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学一段演一幕,学完一篇,一个童话剧就已排练完毕,可上演了。通过教学排练表演,孩子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迅速提高,这种方法比起虚拟一个孤立情景进行口语教学,更生动、更自然,因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15.I +E 教学法

这套完整的教学法是根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点,语言习得特点和英语的语言特点,用EC教学模式,即英语加电脑形成“三脑”一体“三向合作”,通过“三准备”和“八快速”的分层训练,实现以语言发展促进思维发展,以思维发展促进智商(IQ)和情绪智商(EQ)提高的目的。使学生的IQ(智商)和EQ(情绪智商)协调发展。昂立英语教材中的教学材料选取童话故事,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们在特定的剧情中能全面的体会各种人物个性、戏剧情节、人物关系,达到学英语也学人生的目的。

16. 交际法

与他人交流沟通,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在课堂上做到真实的交流是为学生走出课堂以后能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形式安排以某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出现:如 问路,就餐,家访等等。学生通过英语交谈,解决这些场景中出现问题。由此掌握已学英语的功能。

17.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因而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设定的各个英语教学目标。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时而与同学讨论合作,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回顾已学内容,时而查阅新的知识,把学习英语巧妙的融入到任务完成中,不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潜移默化中杜绝“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出现。

18.环境暗示感应法

暗示感应教学法专攻的心理学技巧,以“正面鼓励,激发小朋友的潜能”。简单的说:就是让小朋友产生成就感,除去心理障碍,将学习潜能发挥到最高境界。

能掌握多种教学法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必定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进步。当然,能掌握好其中几种并能灵活运用,也必不失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方法

英语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PEP教材2-3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使这一阶段的学习得以很好的落实。学好26个字母对以后单词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字母阶段,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字母交朋友、做游戏。

一、字母读音教学

1.注重示范发音的正确性

字母发音直接影响着学生单词的发音,而且学生错误的发音一旦形成就很难再纠正。因此教师在教学字母之前一定要多听录音,纠正好自己的发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听磁带跟读,观察他们的口形,并鼓励模仿得好的学生示范领读,帮助其他同学纠正发音。

2. 把握学生的发音难点

受各地方方言的影响,学生对字母的发音往往会出错。比如:南方人容易把A读成/e/。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方言发音难点,预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防止错误发音的出现。

3. 强化个别字母教学

尽管许多学生对字母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字母学习,中间难免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例如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对“Uu”和“Ii”这两个字母的发音不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几个字母的训练。

4.注重读音归类教学

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是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得掌握,教师可采用“分家”游戏的方法,按“家族”将26个字母进行分类记忆。首先将字母划分为七个家族,再对号入座,最终编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 帮助学生记忆:

A、H、J、K 是A 家族,A,A是族长。

E的家族有八位,BCDE,GPTV,E,E是族长。

/e/ 的家族没有族长,它的成员有七位,FLMN,SX 和Z。

U 的家族有三位,UQW,U,U是族长。

I 的家族有两位,IY,I,I是族长。(手势指着自己)

R 和O单独住,它们自己是族长。

5.注重语音暗线的铺垫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用书中,字母读音和字母例词的安排是一条语音暗线,教师教学时要努力让学生掌握字母的正确读音,并初步感知字母在例词中的读音,为以后学习语音奠定基础。比如讲到字母Ee时,例词是egg,elepghant,教师可突出字母E的发音。英语中共有48个国际音标,如果学生能在学习26个字母的同时掌握与此相关的26个音素,将会为以后的语音学习打好基础。

二、字母书写教学

字母的书写过程要一步步进行:先观察性状,再观察笔顺、占格情况,然后书空,使用活动手册进行描红,最后达到仿写。

1. 字母认读的教学

字母的书写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一些形近的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通过猜谜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形状特点。例如:弯弯的月牙(C)、一条小蛇(S)、三叉路口(T)、1加3(B)、一座宝塔(A)、胜利的象征(V)、大号鱼钩(J)、一张弓(D)、一扇小门(n)、一棵小苗(r)、一把椅子(h)。这些谜语既能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谜语学习字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另外,还可以将字母的一部份遮住,让学生根据漏出来部分来猜字母。

2. 字母书写的教学

字母的书写是小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小学的英语书写一定要求学生做到严格遵照书写规范,教师绝对不能马虎。因为英语字母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之分,所以容易使学生在书写时发生混淆,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在这方面进行强调。

(1)笔顺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笔画和笔顺。正确的笔顺在活动手册的描红练习中有正确的示范。但有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拼音笔顺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因此教师要对容易出错的笔顺进行比较细致的指导。如i和j都是后加点,t先写钩,H先两竖等。建议教师不妨采用汉语拼音的教法,使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书写规则,防止笔画出错。比如:H是一双筷子拴根线,j是海豹顶皮球,i是小海狮头上顶个球,t是伞把带开关等。

(2)格式教学

字母的占格同样是字母书写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当字母的大小写混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这样,教师要先清楚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并总结字母占格的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占格规律。如:英语书写,四线三格,大写字母一二格,上不顶线是原则;小写字母认准格,上面有‘辫’一二格,下面有‘尾’二三格,无‘辫’无‘尾’中间格;“i,t”中上一格半。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占格规律后,还要通过活动手册上的描红来加强练习。这里要注意的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能在没有四线格的一条线上,甚至是没有任何线的白纸上也能正确地表示出字母的书写格式。

三、操练

字母操练我们还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

1.“What's missing?”游戏

学了几个字母以后,把字母卡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然后抽去其中的一张,让学生寻找:“What's missing?”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于表现自己,识记的效果就会很好。

2.“左邻右舍”游戏

学生准备好已经学过的字母卡片,教师出示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它的左邻右舍,请找到的几个学生快速把字母拿到讲台上站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余的学生一起认读这几个字母。

3.“Make letters”游戏

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不同的字母,或让学生用火柴棒拼出不同字母的形状

篇11:英语教学法论文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社会文化学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在社会学领域内的文化学科强调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中介来实现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可以看到,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学领域内的一部分,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英语教学和社会文化学的相关要点明确如何应用社会文化学在实现英语教学。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英语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

社会文化学概念肇始于二十世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著作,维果斯基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将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侧重点的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重视利用方法论来解决人类的心理活动。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之中,其有关学习途径的基本思想来源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前提,将知识和概念建构于学习者的心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达到对特定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加深语言学的基础与实际应用水平。因而,英语教学便是一种在社会文化影响下进行的语言文化活动,其有关学习的态度、能力、意志等因素均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本身更多的社会学属性。在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中,对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关照超过了对语言和教学本身的关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明确语言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完成社会文化中关于交流、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语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可行的载体和手段而已。

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如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大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社会文化学概念进入到英语教学行列中之后,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冲击,不断从现实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并且通过革新思路、改变教学互动环节、进行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这既是文化教学领域内关于传统教学的改革方案,也是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获得独特生命力的体现。社会文化学将普通的教学、学习模式改为了引导式、互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在应用层面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整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丰富语言见识、增长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社会文化修为。同时,社会文化学概念也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通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论的应用与结合教学的相关论述,基本可以明确目前受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英语教学已经凸显了其重要性,并不断的丰富其应用前景,即使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也已经为基于社会文化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将其社会文化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外国语言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于发展绝对不只是语言学相关门类中窄小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学这一大分支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文化教学中,英语既起着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也扮演着应用型语言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角色,未来,只有深刻的把握社会文化学理论,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景之中加入更多社会文化元素才能完善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相关属性,促进社会文化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01.

[2]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2.

[3]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II: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StandfordUniversityPress,2016.

篇12: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英语教学法》共分六编二十一章,各编的序列衔接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艺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英语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每章开始都把有关的教学问题择要列出,使读者思考、研究,然后通过对《英语教学法》内容的阅读,探讨,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1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篇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它具有原本性、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将音乐融于诗词、儿歌、律动、游戏、欣赏之中,启迪学生音乐潜能,充分感觉艺术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起源于德国,它创始人是德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奥尔夫先生。他所创立的这套儿童艺术基础教学体系己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法可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而兴趣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从一开始的父母老师逼着学,到后来自己主动要求学,我认为这就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真谛,真正的把孩子钢琴凳子上解放下来,让他们快乐开心的去主动接受音乐知识,真正的做到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而老师带给孩子们的只是一个学习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不同于常规的枯燥学习法,而是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在玩中,使他们快乐的掌握所要学习的要领,并且记忆深刻。 奥尔夫教学法是将音乐,语言,舞蹈,美术,戏剧等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人们不是要作为观众,而是要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来自于自然,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自身也可以作为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比如跺脚,拍手,捻指等,配上各种各样的节奏就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身边最简单的一样东西就可以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一张最普通的报纸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就可以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不同力度的抖动,摩擦,撕碎,拍击等等就可以制造出刮风,下雨,小河淌水,放鞭炮,点礼花等各式各样的声音,让我不得不感叹奥尔夫音乐的奇妙,报纸一直都存在,却又有谁想用它就可以制造出奇妙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一幅奇幻的画面。奥尔夫教学法真正的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刻意的走进音乐,而是应该让音乐自然而然的走向我们。 奥尔夫教育法是循序渐进的,课例《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我印象比较深刻,我们从儿童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入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先从两只老虎节奏入手,用手拍出节奏,让学生猜出他们所熟悉的儿歌,在稳定节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旋律,在熟悉了旋律的基础上,分组进行经典的卡农式训练,后来,我们又在此儿歌的基础上进行改变,曲调不变,改变歌词,加深学生对曲调的理解与熟悉度,从《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提炼曲调元素,再次强调主旋律,最后进行完整音乐赏析,这样是将动作,语言,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降低音乐欣赏难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律动培养孩子的参与性,社会性,和互动性,使孩子体验到奥尔夫原本性的教学理念。这节奥尔夫教学法课我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会欣赏音乐,我还用卡农的形式进行音乐歌曲的排练,并将这种方式运用到给某单位的合唱排练中,并获得良好的效果,给他们排练的曲目是《青春舞曲》,开始的时候以卡农形式进入,中间加入奥尔夫经典的身势动作,加上单独分出来的声部——人声伴唱(咚次大次),效果还是挺好的,可以使人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社会实践。

《集中精力听指挥》的训练,也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老师拍出的节奏,学生要集中全部注意力不断的跟随,我觉得这个训练放在一节音乐课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效果,放在课前,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心从刚刚结束的下课活动中收回来。放在课中,可把孩子们从疲惫走神的状态中拉回来。放在课末,可稳定孩子急于下课的心。无论放在一节课的任何阶段,我认为共同的作用就是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加强节奏感。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运用过此方法,每次学生还完上节课的内容,就要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但是,学习新的知识已经在课末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已经不是很集中了,所以教起来也是非常费力,有次,带学生进行前附点的学习,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已是不太配合,我当时运用了《集中精力听指挥》这一教学方法,在钢琴上从最简单的平稳节奏开始,让他不断跟上我的节奏,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加入了前附点节奏,是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节奏中很快的掌握了知识点,并且掌握的比较牢固。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老师的话很少,只是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给孩子充分发挥的空间。在课例《彩带舞》中,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发给每位孩子一件礼物(绸带),让孩子通过触觉来猜是什么,然后逐个请每个孩子用动作表现绸带的用途和可以怎样舞动,要求每个人都不同。接下来放一首非常舒缓轻柔的慢板音乐,请孩子用绸带来表现音乐,然后是两个人合作用绸带来表现,最后发展到集体的创作,成为一个很丰满的作品。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即兴的创作,通过一种简单的道具“绸带”,让孩子自由组合自由创作。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在奥尔夫课上,老师还会经常给学生一些即兴创编的机会,这不仅仅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团体协作精神,而且也是对学生们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也是对音乐教学的一个探索。在每次创编结束的自评,互评,师评,都是多自身的一种提高。1自评,也就是自己评价自己,我认为创编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要看清自己,自己要能够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自己认识到的问题,往往也是可以记忆最深刻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同学间互评,我认为这种互评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方就像一面镜子,也许我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但从这面镜子里发现的问题,往往也许是我们经常犯得,却又是自己不易发现的。对方的优点优势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相互学习优点,改正自身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出问题,并且改正问题;帮助对方发现,并且发扬他们的有点优势。3最后一步师评,由老师总结双方的的优点与不足,全方位的对我们进行系统分析,从创编到大家相互间的评价,做出最细致客观的评价,是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尺度与标准,对于老师的肯定与建议我们也是积极的吸取改正。自评,他评,师评,我认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的认识到自己长处与不足,从而进行改正于发扬。

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的学习,我认为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限于书本与课堂,要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到社会实践中,也就是教育学中的田野工作。在教学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课本上的东西是死的,我们要灵活的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够发现,我们所学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实践中是可以进行改变与创新,只有走进孩子,走进社会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你才能够知道你自己到底要去做什么,需要怎样做,无论是书本还是老师给予我们的只是知识,真正的经验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中积累,我认为知识的积累与社会实践是同样重要的。 奥尔夫课的学习教会给了我们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还需要我们自己将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真正的做到把孩子从钢琴凳上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快乐轻松的学习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篇四

本次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学学院举办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班的学习,授课老师针对中央音乐学院《奥乐宝贝漫游记》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了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讲解,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奥尔夫韵律活动,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命活力。在奥尔夫教学法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活动,将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教师尽量使学生能够即兴地、创造性地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唤起学生对学习和音乐的兴趣,激发对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将音乐、律动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参与,鼓励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与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

用“听说法”教说儿歌,并由学生自编律动帮助记忆,提高学习乐趣。这一环节体现了奥尔夫教育理念中的“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声势活动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儿歌+拍手、儿歌+跺脚+拍手、儿歌+手拍复杂节奏+跺脚。声势是幼儿以身体作乐器进行节奏训练,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展示各种节奏图谱请幼儿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来,拍手、跺脚、捻指头。由于走与声势是人最自然的动作,不需要什么动作技术训练就可以进入节奏教学,所以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

嗓音的声响游戏培养创造性能力。模仿小老鼠、猫的叫声(吱吱吱、喵--)以及想象用自己的嗓声编配儿歌中的背景声响(叽哩咕噜咚叭)进行多声朗诵。每个人都有一个喉咙,它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它经常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作品”,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深受学生的欢迎。从比较单纯、熟悉的声响如动物叫声开始,发展到比较复杂地声响的模仿,到对声响特征的模仿对培养创造性能力是极好的方法。

打击乐的演奏作为奥尔夫教学法中独特的形式而存在,教师引导幼儿为音乐伴奏,不仅能让幼儿切身感受音乐的节奏,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打击乐器的乐趣,在合奏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幼儿协调及合作能力。

在本次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与幼儿面对面地来感受音乐,当你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与幼儿来共同体会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的功能,这时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尽可能地让幼儿全身心地来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采用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不仅让音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也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奥尔夫”音乐法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启迫、发掘幼儿具有某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

“奥尔夫”音乐给人以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它都会让你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激活自己的思维想法,养成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虽然我学习奥尔夫音乐教法的时间很短,对于其理念和内容理解得也非常肤浅,我将继续研究并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以期待更深刻地掌握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篇五

参加培训前,我只是简单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苏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中我知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 carl · orff1895 — 1982 )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美国同行称为现代音乐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如今从人学出发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己经从原本主要关注的儿童世界扩展到从胎教到老年的终生教育各个年令段,并继“与时代同步发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自然性;

5、民族性

6、大众性。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在这一天的课中,苏老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这是让我体会最深的,苏老师用了很多典型的音乐素材,让所有老师一起参与由易到难感受训练,老师由始至终没有教我们任何书面知识,上乐器课也没有叫我们怎样去使用乐器,而是让我们在游戏中、创编中学会了音乐知识,这也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模式,体系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成人也会情趣盎然,一定会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自己有了亲身体会我才感觉到,给学生们上音乐课主要是要从学生的感觉、兴趣出发,让孩子们轻松的学音乐,师生平等合作,寓教于乐。还要给他们大量创新的空间,发展和挖掘孩子们的音乐潜质。而在教学方法上,其手段、教法更丰富多彩,且“永远在发展中,在形式,在流进中”任何一个教法,一个教案都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模式仅供参考,万不可硬套。俗称“条条大道能罗马”只是要体现奥尔夫理念,鼓励独创,这点让我有了很深的启发。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苏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音乐游戏,《小鸡舞蹈》、《法国舞》、《我和我的小狗》、《土豆》《你说》、《狗相咬》等游戏,做游戏期间苏老师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叹词的提示等,而且苏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通过苏老师培训学习的奥尔夫音乐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幼儿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幼儿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幼儿一学就会,不给幼儿带来压力,因此幼儿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幼儿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在这次培训中使我更深刻懂得幼儿教学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音乐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多听、多感受。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感兴趣,乐于学音乐。我还应该多学些音乐教学方法,运用于日常音乐教学中。让游戏贯穿于教学中。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形象、直观、有趣的动作、游戏,幼儿一定特别喜欢。苏老师在领着我们做小游戏时,我们都特别感兴趣。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回来之后我跟孩子们玩那些音乐小游戏时,孩子们特别投入也特别开心我想好的音乐教学应该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快乐、精神愉悦得到放松,同时也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和小朋友、老师互动、合作。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我会注重音乐与游戏结合也会使音乐动作化。音乐教学对我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会在音乐教学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为了体现学以致用,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合适的方发,并且也希望以后传授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而奥尔夫正是提倡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从音乐中学会生活!

篇14:《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小学英语教学法》读书笔记

根据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英语的实际,要解决词汇教学难点,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尽可能增强课堂趣味性,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加强学法指导,尤其对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的学生,首先要教会他们单词的读音及拼写的规律,读准、掌握好音标。因为只有学生先掌握了发音,能听、能说,方可更快地学好书面语言,如果学生听不懂单词的发音,或说出的单词别人听不懂,记再多的单词也起不到口头交际的作用。

1、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凡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人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正是以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也是促进今后学习的手段。

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尽量为他们创设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动精神。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及时的使用和巩固,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2、分层施教,各尽所能

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掌握词汇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更多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层层递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如,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同一新知识的掌握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针对词汇量多、拼读难的特点,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反复认读、理解掌握;而基础好的学生则可通过归纳反义词、近义词、词类转换及用词造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不同程度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还可开展异质组互助合作学习,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参与,以结对子形式,以优带差,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加强音形义的联系

掌握词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激活具体的语言行为,动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保证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期产生性记忆。要解决音和形的联系应先培养学生按字母、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按字母、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最佳途径。

篇15: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探析

张志勇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不同于英语句型教学、语法教学和单一的词汇教学。引申比较教学是先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引申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中的词语复杂,内容丰富,词义涉及面广。我们不可能一次将一个词的各种词义都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这样反而会造成复杂化,使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这里所谈的引申比较, 是从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基本词义出发,进行引申比较,用较常见的例句进行辨析。在教学中,常用的引申比较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

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在一词的基础上引申出其它词,进行比较、辨析。例如:

1.The principal is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er’s work.

校长对老师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从上句中satisfied引申出下面几个词:

Your success gave us great satisfaction.(n.满意、满足)

你的成功令我十分满意。

The results of his test are satisfactory.(adj.令人满意的)

他的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He bought the new dress to satisfy her.(v.使…满意)

为了使他满意,他买了那件新衣服。

2.Her mood varies from day to day.

她的情绪天天在变化。

引申比较:

The weather is variable in summer.(adj.变化无常的、易变的)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

It is said that this game is a variation of tennis.(n.变化、变动)

据说这种球赛是由网球变化而来的。

二、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

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是指在讲到某个词在本课中的基本含义时,如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词,就引申出来加以解释、辨析。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例如:

1.Mr.Johnson gets a monthly salary of U.S.$ 800.(n.)

从salary可以引申wage和pay,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工资”,但其含义不同。salary是指非体力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薪水”,通常按月,有时按季或年计算(Salary is usually paid monthly,sometimes three months or a year,for a job,esp.as for workers of higher skill and rank);wage指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工钱”,通常按周、日等短期计算发给(Wages are paid weekly for a job,esp.as for labourers or workers.),常用复数形式;pay指不论工作性质如何,针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它包含salary和wage(s)(pay is paid for a job),为不可数名词。通过英汉对照解释,这几个词的基本含义学生已经清楚了,然后再举例进行比较,加深理解,熟悉用法。比较:

She draws a substantial salary.

她的薪水相当高。

His average wages are ¥ 250 a week.

他每周平均工资是250元人民币。

I get my pay on time every month.

我每月按时领工资。

2.I have recently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sister.(v.)

从receive可以引申出accept,前者指“收到、接到、得到”(get something given or sent)。后者指“接受”(agree to take something offered or given)。举例比较:

I’v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them, but I don’t think I’ll accept it.

我接到了他们的邀请,但不准备接受。

She received his gift, but she did not accept it.

她收到了他的礼物,但没有接受。

3.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ve ever seen. (adj.)

从beautiful引申出pretty, handsome和good瞝ooking。 beautiful意为“美丽的,漂亮的”(giving pleasure or delight to the mind or sense),指给人以极大的愉快,几乎达到理想的美,指人时仅用于女性和小孩;pretty“漂亮的,可爱的”(esp.of a woman, a child, on a small fine thing, pleasing or nice to look at, listen to, etc),多指女性,小孩 或小而漂亮的东西,并不表示完美无缺的意思,而着重表示“可爱”;handsome“漂亮的, 英俊的”((esp.of man) good瞝ooking, of attractive appearance, (esp.of woman) attractive with a firm, large appearance rather than a delicate one),形容男性指“容貌端庄、英俊”,形容女性时指“健美”;good瞝ooking“好看的,漂亮的”(attractive),泛指容貌美,多指男性,有时也指女性。通过以下例句比较其含义及用法: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这女孩好漂亮啊!

The baby looks prettier when it smiles.

那婴儿笑起来更可爱。

She is more handsome than beautiful.

她与其说是漂亮,不如说是健美。

A good瞝ooking young man walked along the river with a pretty girl.一位漂亮的年轻男子和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河边漫步。

4.He speaks English fairly well. (adv.)

从fairly可以引申出rather,两者都是“相当地,颇有几份”的意思。但fairly常与含有褒义的形容词或副词连用,rather则与表示贬义的形容词或副词连用;此外,rather 可用于比较级和too之前,fairly则不能。比较:

My daughter is fairly diligent, but my son is rather lazy .

我的女儿颇为勤奋,儿子却相当懒。

He is rather better today.

他今天好多了。

5.The old man walked across the road carefully. (prep.)

从across可以引申出through,两者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前者指“横过、越过、穿过”,强调从一边到另一边(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后者强调穿过两边(in at one side, or end, and out at the other)。比较下列句中across 和through 的含义:

They swam across the Yangzi River this summer.

今年他们横渡了长江。

The train went through some tunnels.

火车穿过了几条隧道。

通过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学生扩大了词汇量,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掌握了词的正确用法。

三、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

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指词的读音相同,但拼写和词义不同;词的拼写相同,但读音和词义不同;词的读音和拼写相同,但词义不同;读音和拼写相近,但词义不同的引申比较。例如:

1.This house will find a ready sale. (sale[seil]n.买卖,销售)这房子马上会卖出去。

引申比较:

I wish to sail all over the world someday. (sail[seil]vi.航行,乘船旅行)我希望有一天能乘船旅行全世界。

2.She bowed to the audience.(原形bow[bau] vi.鞠躬,弯身)她向观众鞠躬。

引申比较:

He shot an arrow from a bow. (bow[b]n.弓,弓形物)他拉弓射了一箭。

3.He lied about his career.(原形lie[lai] vi.“撒谎”;规则动词 ,过去式、过去分词lied,现在分词lying)他编造他的经历。

引申比较:

Mexico lies to the south of Texas. (lie[lai]玽i.“位于,躺,卧”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lay,过去分词lain,现在分词lying)

墨西哥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南边。

4.The major part of the job is done by machine. (major[mei]adj.主要的,较大的)

那种工作的大部分由机器来做。

引申比较:

She is the mayor of this city. (mayor[m]n.市长,镇长)她是本市的市长。

通过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学生弄清了词的音、形、义,加深了对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四、类似代词的引申比较

类似代词的引申比较,主要指关系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的引申比较。例如:

The building that stands over there is our new school building.坐落在那边的那栋大楼是我们的新教学楼。

本句中的that可以引申出which,并可用which替换。that和which都是关系代词,指物时常可互换,但须注意在下列句子中它们不能互换。

A.This book contains much that is useful.

这本书中有很多有用的东西。

B.He is the most honest man that I have known.

他是我认识的最诚实的人。

C.Look at the woman and her dog that are walking up the street.

瞧瞧从街道上走过来的那个女人和她的狗。

D.Learning English,to which we have just subscribed,has an enormous circulation.

我们刚刚订阅了《学英语》,她们的发行量很大。

E.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Lun Xun lived.

这就是鲁迅住过的房子。

通过引申比较告诉学生that和which不能互换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毕刃写饰不定代词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all,much,none等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A。

2毕刃写时恍稳荽首罡呒丁⑿蚴词或only,any,no,very等修饰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B。

3毕刃写释时为人和物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C。

4痹诜窍拗菩远ㄓ锎泳渲谢蚪榇屎螅只能用which,如例句D、E。

通过引申对比,学生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异同点,在运用中就不会出错。

五、同一名词单、复数形式的引申比较

在英语中,有许多名词的单复数词义差别较大,较难掌握,容易误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单复数含义不同的同一名词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例如:

This machine can do the work of twenty men.

从上句中的work可以引申出works。前者为单数形式(不可数),意为“工作,劳动”,“职业”等;而后者为复数形式,意为“著作”,“工厂”,“(机械的)装置,机件”等。例如:

It’s hard work carrying this refrigerator upstairs.

抬这台电冰箱上楼是件辛苦的工作。

The works of these watches are all homemade and wear well.

这些表的机件均系国产,耐磨性好。

六、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

英语中有大量的短语,这些短语的含义和使用比较复杂、灵活,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短语,是学生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这类短语的引申比较。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主要指引申那些意思相近或形式相似的短语,然后进行比较辨析,目的是使学生分清它们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用法。例如:

1.I often call at my uncle’s house.(call at 意为“访问,拜访,顺便到…,停干”等,后接地点。)

引申比较:

We will call on Mr Smith first when we get to New York.(call on 意为“访问、拜访”等,后接人。)

到达纽约,我们将先拜访Smith先生。

2.He used to go fishing on Sundays,didn’t he?(used to 表示过去经常性的习惯或状态,含有过去常常如此,现在不这样之意,用于过去时,这里used是动词;常见的否定式是didn’t use(d)和use(d) not。)引申比较:

She will soon be used to the way of living here.(be used to 意为“习惯于…”,后跟名词或动名词,可用于各种时态,used在这里是形容词。)

他很快会习惯于我们这儿的生活方式。

3.She is dressed in pink.(in pink 意为“身穿粉红色的衣服”)

引申比较:

She seems to be in the pink.(in the pink 意为“身体非常健康”)她好像身体非常健康。

通过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学生学到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只要适时地采用引申比较这一教学方法,就能大大丰富学生 的英语语言知识,快速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篇16: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探析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探析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不同于英语句型教学、语法教学和单一的词汇教学。引申比较教学是先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引申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中的词语复杂,内容丰富,词义涉及面广。我们不可能一次将一个词的.各种词义都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这样反而会造成复杂化,使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这里所谈的引申比较,  是从一个

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

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在一词的基础上引申出其它词,进行比较、辨析。例如:

1.The  principal  is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er’s  work.

校长对老师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从上句中satisfied引申出下面几个词:?

Your  success  gave  us  great  satisfaction.(n.满意、满足)

你的成功令我十分满意。

The  results  of  his  test  are  satisfactory.(adj.令人满意的)

他的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He  bought  the  new  dress  to  satisfy  her.(v.使…满意)

为了使他满意,他买了那件新衣服。

2.Her  mood  varies  from  day  to  day.?

她的情绪天天在变化。?

引申比较:?

The  weather  is  variable  in  summer.(adj.变化无常的、易变的)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

It  is  said  that  this  game  is  a  variation  of  tennis.(n.变化、变动)?

据说这种球赛是由网球变化而来的。

二、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

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是指在讲到某个词在本课中的基本含义时,如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词,就引申出来加以解释、辨析。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例如:?

1.Mr.Johnson  gets  a

[1] [2] [3] [4] [5] [6]

篇17: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在教研中,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如果能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法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国外的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外有许多外语教学流派,其中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功能法等,这些教学法流入我国已经多年,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部动作反应法)更是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

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心理,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功课的兴趣。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理论假设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游戏教学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四、实验基本过程

1:确定了研究课题后,我们将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将选定4个班级作为试验对象。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和教材编者说明,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

解教材的内涵。在培训和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游戏教学法的精髓是愉快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我们规定每节课必须做一两个游戏。这样,每节课都有游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趣也将被激发起来。

2:其次,游戏教学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结构为:

唱歌热身是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已经进入英语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唱歌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集中精力来学习英语。游戏引入是上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新知学习是上课的第三个环节。引入新课后,接下来就进入了新课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求教师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边玩边练是上课的第四个环节,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通过练习来消化。用边玩边练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在这一阶段,可以开展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等。我们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种只顾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做法。在游戏安排时,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

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角色表演是上课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老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将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学生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道具如头饰等,使表演更增添趣味。这样的表演一次可以安排六个学生,一次表演只需要二三分钟,一节课可以安排好几组学生表演。台上表演的学生非常兴奋,台下的学生兴趣也十分浓厚,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竞赛巩固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和练习的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操练、巩固所学知识。竞赛一般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以在课的结尾进行决赛,最后做一个小结。分出谁胜谁负,在胜方和负方的图像上分别画上笑脸和哭脸,或者给胜方插上小红旗。

五、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这样游戏的目的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

2.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启发性。开展游戏既是为了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应在游戏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启

发性还体现在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后进步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我们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提示,启发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先进步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这样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步,得到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游戏的开展应多样化。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不可能玩很长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设计新鲜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4.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的关系。游戏要服从教学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灵活处理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篇18: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探析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探析

英语引申比较教学法不同于英语句型教学、语法教学和单一的词汇教学。引申比较教学是先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通过引申来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中的词语复杂,内容丰富,词义涉及面广。我们不可能一次将一个词的各种词义都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这样反而会造成复杂化,使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这里所谈的引申比较,  是从一个

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

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在一词的基础上引申出其它词,进行比较、辨析。例如:

1.The  principal  is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er’s  work.

校长对老师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从上句中satisfied引申出下面几个词:?

Your  success  gave  us  great  satisfaction.(n.满意、满足)

你的成功令我十分满意。

The  results  of  his  test  are  satisfactory.(adj.令人满意的)

他的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He  bought  the  new  dress  to  satisfy  her.(v.使…满意)

为了使他满意,他买了那件新衣服。

2.Her  mood  varies  from  day  to  day.?

她的情绪天天在变化。?

引申比较:?

The  weather  is  variable  in  summer.(adj.变化无常的、易变的)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

It  is  said  that  this  game  is  a  variation  of  tennis.(n.变化、变动)?

据说这种球赛是由网球变化而来的。

二、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

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是指在讲到某个词在本课中的基本含义时,如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词,就引申出来加以解释、辨析。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例如:?

1.Mr.Johnson  gets  a  monthly  salary  of  U.S.$  800.(n.)

从salary可以引申wage和pay,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工资”,但其含义不同。salary是指非体力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薪水”,通常按月,有时按季或年计算(Salary  is  usually  paid  monthly,sometimes  three  months  or  a  year,for  a  job,esp.as  for  workers  of  higher  skill  and  rank);wage指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工钱”,通常按周、日等短期计算发给(Wages  are  paid  weekly  for  a  job,esp.as  for  labourers  or  workers.),常用复数形式;pay指不论工作性质如何,针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它包含salary和wage(s)(pay  is  paid  for  a  job),为不可数名词。通过英汉对照解释,这几个词的基本含义学生已经清楚了,然后再举例进行比较,加深理解,熟悉用法。比较:

She  draws  a  substantial  salary.

她的薪水相当高。

His  average  wages  are  ¥  250  a  week.

他每周平均工资是250元人民币。

I  get  my  pay  on  time  every  month.?

我每月按时领工资。

2.I  have  recently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sister.(v.)

从receive可以引申出accept,前者指“收到、接到、得到”(get  something  given  or  sent)。后者指“接受”(agree  to  take  something  offered  or  given)。举例比较:

I’v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them,  but  I  don’t  think  I’ll  accept  it.?

我接到了他们的邀请,但不准备接受。

She  received  his  gift,  but  she  did  not  accept  it.

她收到了他的礼物,但没有接受。?

3.This  i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ve  ever  seen.  (adj.)

从beautiful引申出pretty,  handsome和good?looking。  beautiful意为“美丽的,漂亮的”(giving  pleasure  or  delight  to  the  mind  or  sense),指给人以极大的愉快,几乎达到理想的美,指人时仅用于女性和小孩;pretty“漂亮的,可爱的”(esp.of  a  woman,  a  child,  on  a  small  fine  thing,  pleasing  or  nice  to  look  at,  listen  to,  etc),多指女性,小孩  或小而漂亮的东西,并不表示完美无缺的意思,而着重表示“可爱”;handsome“漂亮的,  英俊的”((esp.of  man)  good?looking,  of  attractive  appearance,  (esp.of  woman)  attractive  with  a  firm,  large  appearance  rather  than  a  delicate  one),形容男性指“容貌端庄、英俊”,形容女性时指“健美”;good?looking“好看的,漂亮的”(attractive),泛指容貌美,多指男性,有时也指女性。通过以下例句比较其含义及用法: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这女孩好漂亮啊!

The  baby  looks  prettier  when  it  smiles.

那婴儿笑起来更可爱。

She  is  more  handsome  than  beautiful.?

她与其说是漂亮,不如说是健美。

A  good?looking  young  man  walked  along  the  river  with  a  pretty  girl.一位漂亮的年轻男子和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河边漫步。

4.He  speaks  English  fairly  well.  (adv.)

从fairly可以引申出rather,两者都是“相当地,颇有几份”的意思。但fairly常与含有褒义的形容词或副词连用,rather则与表示贬义的形容词或副词连用;此外,rather  可用于比较级和too之前,fairly则不能。比较:?

My  daughter  is  fairly  diligent,  but  my  son  is  rather  lazy  .

我的女儿颇为勤奋,儿子却相当懒。

He  is  rather  better  today.

他今天好多了。

5.The  old  man  walked  across  the  road  carefully.  (prep.)

从across可以引申出through,两者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前者指“横过、越过、穿过”,强调从一边到另一边(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后者强调穿过两边(in  at  one  side,  or  end,  and  out  at  the  other)。比较下列句中across  和through  的含义:?

They  swam  across  the  Yangzi  River  this  summer.

今年他们横渡了长江。

The  train  went  through  some  tunnels.

火车穿过了几条隧道。

通过同、近义词的引申比较,学生扩大了词汇量,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掌握了词的正确用法。?

三、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

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指词的读音相同,但拼写和词义不同;词的拼写相同,但读音和词义不同;词的读音和拼写相同,但词义不同;读音和拼写相近,但词义不同的引申比较。例如:

1.This  house  will  find  a  ready  sale.  (sale[seil]n.买卖,销售)这房子马上会卖出去。

引申比较:?

I  wish  to  sail  all  over  the  world  someday.  (sail[seil]vi.航行,乘船旅行)我希望有一天能乘船旅行全世界。?

2.She  bowed  to  the  audience.(原形bow[bau]  vi.鞠躬,弯身)她向观众鞠躬。

引申比较:

He  shot  an  arrow  from  a  bow.  (bow[b]n.弓,弓形物)他拉弓射了一箭。?

3.He  lied  about  his  career.(原形lie[lai]  vi.“撒谎”;规则动词  ,过去式、过去分词lied,现在分词lying)他编造他的经历。

引申比较:?

Mexico  lies  to  the  south  of  Texas.  (lie[lai]?vi?.“位于,躺,卧”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lay,过去分词lain,现在分词lying)

墨西哥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南边。

4.The  major  part  of  the  job  is  done  by  machine.  (major[mei]adj.主要的,较大的)?

那种工作的大部分由机器来做。

引申比较:

She  is  the  mayor  of  this  city.  (mayor[m]n.市长,镇长)她是本市的市长。

通过词的音形的引申比较,学生弄清了词的音、形、义,加深了对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四、类似代词的引申比较

类似代词的引申比较,主要指关系代词、连接代词、不定代词的引申比较。例如:

The  building  tha

[1] [2] 下一页

t  stands  over  there  is  our  new  school  building.坐落在那边的那栋大楼是我们的新教学楼。

本句中的that可以引申出which,并可用which替换。that和which都是关系代词,指物时常可互换,但须注意在下列句子中它们不能互换。?

A.This  book  contains  much  that  is  useful.?

这本书中有很多有用的东西。?

B.He  is  the  most  honest  man  that  I  have  known.

他是我认识的最诚实的人。?

C.Look  at  the  woman  and  her  dog  that  are  walking  up  the  street.

瞧瞧从街道上走过来的那个女人和她的狗。?

D.Learning  English,to  which  we  have  just  subscribed,has  an  enormous  circulation.

我们刚刚订阅了《学英语》,她们的发行量很大。?

E.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Lun  Xun  lived.

这就是鲁迅住过的`房子。?

通过引申比较告诉学生that和which不能互换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行词为不定代词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all,much,none等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A。

2?先行词被形容词最高级、序数词或only,any,no,very等修饰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B。

3?先行词同时为人和物时,只能用that,如例句C。

4?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或介词后,只能用which,如例句D、E。?

通过引申对比,学生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异同点,在运用中就不会出错。

五、同一名词单、复数形式的引申比较?

在英语中,有许多名词的单复数词义差别较大,较难掌握,容易误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将单复数含义不同的同一名词引申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例如:?

This  machine  can  do  the  work  of  twenty  men.

从上句中的work可以引申出works。前者为单数形式(不可数),意为“工作,劳动”,“职业”等;而后者为复数形式,意为“著作”,“工厂”,“(机械的)装置,机件”等。例如:

It’s  hard  work  carrying  this  refrigerator  upstairs.

抬这台电冰箱上楼是件辛苦的工作。?

The  works  of  these  watches  are  all  homemade  and  wear  well.?

这些表的机件均系国产,耐磨性好。

六、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

英语中有大量的短语,这些短语的含义和使用比较复杂、灵活,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短语,是学生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这类短语的引申比较。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主要指引申那些意思相近或形式相似的短语,然后进行比较辨析,目的是使学生分清它们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用法。例如:

1.I  often  call  at  my  uncle’s  house.(call  at  意为“访问,拜访,顺便到…,停干”等,后接地点。)

引申比较:?

We  will  call  on  Mr  Smith  first  when  we  get  to  New  York.(call  on  意为“访问、拜访”等,后接人。)

到达纽约,我们将先拜访Smith先生。?

2.He  used  to  go  fishing  on  Sundays,didn’t  he?(used  to  表示过去经常性的习惯或状态,含有过去常常如此,现在不这样之意,用于过去时,这里used是动词;常见的否定式是didn’t  use(d)和use(d)  not。)引申比较:?

She  will  soon  be  used  to  the  way  of  living  here.(be  used  to  意为“习惯于…”,后跟名词或动名词,可用于各种时态,used在这里是形容词。)

他很快会习惯于我们这儿的生活方式。

3.She  is  dressed  in  pink.(in  pink  意为“身穿粉红色的衣服”)

引申比较:

She  seems  to  be  in  the  pink.(in  the  pink  意为“身体非常健康”)她好像身体非常健康。

通过相似短语的引申比较,学生学到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只要适时地采用引申比较这一教学方法,就能大大丰富学生  的英语语言知识,快速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上一页  [1] [2]

篇19:大学英语WebQuest教学法初探

大学英语WebQuest教学法初探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校园网的建立,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如何利用和开发网上丰富的资源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服务,已成为许多外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利用网络进行语言学习的活动形式--WebQuest.文中介绍了其组成部分,特点,设计步骤.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刘忠平赖艺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2007 9(9)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WebQuest   因特网   外语教学   教学环境  

关于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小议小学英语“十字”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指示教学法初探

中学英语求同教学法

四度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情景教学法 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一三二”语文教学法初探

教学法英语心得(通用1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教学法英语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