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

时间:2023-12-19 03:37:32 作者:li5430039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i543003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

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柔弱)。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些时候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伪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被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爱,停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知识点总结: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3、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

4、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5、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6、则告诉不许: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 、至于成立:至于:一直到....... 成立:成人自立。

9、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篇2: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 陈情表知识点精选

陈情表知识点

一、重点词语

1.臣以险衅

(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慈父见背

(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舅夺母志

(夺:改变)

4.门衰祚(zuò)薄

(祚:福分)

5.终鲜兄弟

(鲜: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7.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8.未曾废离

(废:停止侍奉)

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举)

10.寻蒙国恩

(寻:不久)

11.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12.听臣微志

(听:准许)

1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拔擢:提升)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二、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有”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三、古今异义

1.生孩六月(古义:六个月。今义:第六月。)

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

3.至于成立(至于:古义:一直到。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创立。)

4.沐浴清化

(古义:蒙受今义:洗澡。)

5.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明清两代生员的别称。)

6.臣以供养无主

(古义:没有人来做。今义:没有主人。)

7.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省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

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

9.郡县逼迫

(古义:催促。今义:强迫。)

10.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今义:(车、马)很快地跑。)

11.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

13.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四、词类活用

1.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疾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外、内,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家里。)

3.臣侍汤药

(汤药:名词作动词,吃汤药。)

4.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5.则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凡在故老

(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9.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

五、一词多义

1.拜

拜臣郎中(动词,授予)

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2.至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3.以

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意为不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以是”的倒装,意为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表示承接,译: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拿)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4.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形容词,少)

不宜妄自菲薄(动词,轻视)

5.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副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可译为“我”)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动词,看见)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动词,看见,看到)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动词,拜见,谒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动词,接见,会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介词,被)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图穷匕首见

(动词,“见”,通“现”,出现。)

又不见者三十六年

(动词,见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名词,看见的东西)

6.当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动词,担任,充当)

臣生当陨首

(副词,应当)

木兰当户织

(动词,对着,面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动词,抵挡)

想当年,金戈铁马

(处在某个地域或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占着,把守)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应当)

6.矜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动词,怜悯,同情)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动词,自夸)

原陛下矜悯愚诚

(动词,怜悯,同情)

锄耰棘矜

(名词,矛柄)

7.除

除臣洗马

(动词,授予)

扶辇下除

(名词,台阶)

攘除奸凶

(动词,清除)

通路除道

(动词,修整)

8.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恳切)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小小)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诚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愚拙凡庸)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自称谦词)

9.卒

保卒余年(终)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名词,士兵)

卒成帝业(副词,终于)

卒然边境有急(形容词,通“猝”,突然)

而卒葬之(动词,死)

六、文言句式

(一)固定句式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译:没有用来……的办法。)

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以是”的倒置,因此。)

(二)特殊句式

A.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2.则告诉不许

B.介词结构后置

1.且臣少仕伪朝2.急于星火

C.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省略句

且少仕(于)伪朝

七、成语

茕茕孑立:茕茕:孤单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

形影相吊:吊:慰问。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容孤独,无人同情或相伴。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进老年。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生命垂危。也比喻事情已到没落状态。

人命危浅:危:危险。浅:时间短。谓寿命不长,即将死亡或覆灭。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为晚上的事预作打算。形容处境窘迫,只能顾及眼前,难做长久之计。

皇天后土:谓天地神祇。

急如星火:星火:流星的火焰。形容十分急迫。

结草衔环(衔环结草):结草:将草结集,以绊人脚或马脚。比喻感恩报德,致死不忘。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文言句式

1.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 有所希冀。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被动句

1. 而刘夙婴疾病。 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着,被动词。

省略句、判断句

1.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判断句,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非,不是。

2. 实为狼狈。 判断句,用动词“为”表示肯定判断;为,是。

3. 本图宦达。 判断句,用副词“本”表示判断;本,本来是。

4.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省略宾语、主语。

5.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②拜臣为郎中。③除臣为洗马。 省略句,省略谓语。

6. ①具以表闻之。 ②拜表以闻之。 省略句,省略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状语后置句

1.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于星火”作形容词“急”的状语,“于”相当于“比”。

2.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重点翻译句

1.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篇3: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听:听臣微志(准许)

(13)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提升)

(1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2、通假字

(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3、一词多义

(1)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2)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3)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4、词类活用

(1)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2)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3)闻: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4)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5)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词,远离)

5、古今异义的词

(1)六月:生孩六月(①古义:六个月。②今义:第六月)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②今义:身心劳苦)

6、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篇4: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

一、文学常识:

李密(224-287 )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西晋 文学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 的'样 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三、解释加点词语

1、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慈父 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舅夺母志(改变)

4、门衰祚薄(福分)

5、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9、寻蒙国恩(不久)

10、则刘病日笃(病重)

11、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四、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 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9、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0、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1、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助词,的。)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五、词类活用

1、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六、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七、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且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篇5:陈情表文言文

陈情表文言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提升)

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4、听:听臣微志(准许)

二、通假字

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三、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四、词类活用

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名,远的地方)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②今义:身心劳苦)

六、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就遭遇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六个月,慈受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既没有叔伯,又终于没有兄弟,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孤单无依,只有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不久承蒙国家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6、乌鸟之情,愿乞终养。

译:我怀着乌鸟反哺的私情,请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拼死效忠,死了也会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篇6:《陈情表》知识点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

(一)文言通假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终鲜兄弟:鲜,同“无”。

4、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5、除臣洗马:洗,又作“先”,前驱的意思。

6、猥以微贱:猥,犹“鄙”,自谦之词。

7、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二)古今异义 古义 今译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郡县逼迫: 指郡县的官员 古代的行政区划

3、臣欲奉旨奔驰: 驾马飞奔 快跑

4、实为狼狈: 进退两难的情状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5、则告诉不许: 申诉 对……说

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数量少

7、听臣微志: 任,准许 用耳朵接受声音

8、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 拒绝他人的话

(三)词类活用

1、臣待汤药:名作动,喝水吃药

2、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3、且臣少仕伪朝:名作动,做官

4、诏书特下:方位名词做动词,下召

5、催臣上道:方位名词作动词,上(路)

6、则以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

7、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9、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动,使……过完

10、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处境,连绵词

(三)一词多义

1、矜

1)自夸不矜名节

2)同情,怜惜愿陛下矜愍愚诚 犹蒙矜育

二、文言虚词

1、以

连词,表因果:因为

臣以险衅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连词,“无以”,无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连词,表目的:来

谨拜表以闻

动词,用

臣具以表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表凭借:凭,按

猥以微贱

2、见:“我”

慈父见背

3、所:……的事,……的情况

实所共鉴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有所希冀

4、既……终……:又……又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5、且:连词,况且

且臣少仕伪朝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二)宾语前置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定语后置句

(四)介词结构后置句

急于星火

(五)省略句

未尝废离(祖母)

则告诉(陛下)不许

逮(吾)奉于圣朝,沐浴(于)清化

(六)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慈父见背

沐浴清化

寻蒙国恩

犹蒙矜育

(七)固定句式

四、文言精句、难句翻译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臣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孝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是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五、文言常识

本文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人,蜀汉灭亡之后,以父亡母嫁祖母无所依靠,上表陈情辞却晋武帝太子洗马之征。

六、文化常识

1、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2、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亲族,古代一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3、五尺,汉代的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市尺多

4、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5、孝廉,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用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6、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

7、秀才,本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文中指优秀人才,与科举“秀才”含义不同。

8、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9、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籍,祭奠先圣先师,讲。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10、伏惟,俯伏思量。故事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11、朗署:朗官的衙署

12、牧,古代称洲的长官。伯,长

陈情表的主旨

《陈情抄表》的“情”袭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解:一、情况。申说了自己与祖i母相依为命不能离开,皇帝征召,虽感念国恩,却难以赴命的两难处境。二、情感。字里行间,传达了与祖母的一片深情。三、情理。圣朝的主张与自己的请求的合理性。综合在一起,本文的“情”复杂而深刻。这里有:对祖母养育的报答之情,对祖母缠绵病榻将不久人世的悲戚之情,对圣上拔擢的感激之情,对忠孝难全的狼狈之情,对难以赴命的焦灼之情,对朝廷催迫的不满之情,在等候观望中的惴惴之情等等,正因为这种复杂与深刻的情感的表现,使文章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陈情表读后感

本文以孝道观念为中心结构全文。忠孝观念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中一组对立统一而居核心地位的伦理意识。李密作为亡国贱俘,在得到新朝任命诏书后,如不应征,就有眷顾旧朝的嫌疑,甚至有杀身之祸。李密在文中以孝亲之情为依据,并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反复诉说自己终养祖母的请求,化被动为主动,使晋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本文主要申说作者辞不赴命的理由,但作者没有过多地陈说道理,而是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以情感人。本文首先陈说祖母对作者早年的养育之恩和祖母晚年对作者的依赖,其次表明作者对州郡、朝廷屡下征举的感激之情和眼前进退两难的处境,再次表明心迹,不奉诏出并非别有希冀,反复申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最后申明所说一切都是实情,希望晋武帝予以体察。文章极力渲染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悲苦,反复陈述祖母年老多病、危在旦夕的情景,读来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据说晋武帝读后曾动情地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晋书》卷八十八)

“大抵表文以简洁精致为先,用事忌深僻,造语忌纤巧,铺叙忌繁冗。”(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陈情表》洵为书表类文章的典范之作,语言质朴淳厚,语气谦恭,语意委婉,辞气怊怅,音韵和谐。在句式上以四字句为主,对偶句迭出,间以长短参差的句子,整齐中有变化。语言朗朗上口,极具抒情色彩,有强烈的感染力。有些四字句,简明练达,生动形象,已凝练为后世常用的成语或习语。

篇7:《陈情表》文言文课堂实录

《陈情表》文言文课堂实录

师:(出示李密服侍祖母的图片朗读《晋书。李密传》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师:这幅图片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字。

生:孝

师:你怎样理解孝?(学生自由回答)

师: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照顾父母的起居,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就是是对父母尽责尽孝。

师:跟孝相对应的是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另一个字

生:忠

师:孝子忠臣是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生的追求,但忠和孝似乎天生有矛盾。

叫做

生:忠孝不能两全。

师:现在李密遇到了一件很纠结的事情,麻烦。这件事跟另一个强势的非同一般的大人物晋武帝司马炎有关。那司马炎、李密、祖母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谁来叙述(学生叙述,老师补充)。

师:情前面加上哪一个修饰词你认为最恰当?(有学生加了恩情、私情、感情、孝情、忠情、亲情)

师:这么多的修饰词,要李密做出选择,那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关键还是两点,忠和孝之间做出决断,陈情表陈的就是在忠孝之间非此即彼的痛苦挣扎的苦情。至于如何陈情,就是方法问题。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八字真经,动之以情

生:晓之以理。

师:那李密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注意文中的注解

生:在蜀地当官,任尚书郎。

生:现在蜀国灭亡了,成为亡国奴。

师:是个级别不低的公务员,只不过现在暂时下岗待业了。历史记载李密相当有辩才,可以在国务院外交部工作,是个人才。

师:晋武帝是怎样一个人?从称号来解读

生:是很厉害的皇帝,讲武力、暴力、比较狠。

师:这是司马家族的传统,险诈狠毒。史载,他的爷爷司马懿诛曹爽“支党皆夷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老爸司马昭之心

生:路人皆知。

师:一方是对前朝还有眷念的臣子,一方是猜忌心很强的现任的主子,杀戮和血腥似乎迫在眉睫。而一张陈情表用文字拯救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怎样说比说什么或许更为重要。

师:表是写给皇帝看得。假如一开始我就直奔主题,说我拒绝圣意,我不当官,我要赡养祖母。这样是否可行?

生:杀头,抄家。

生:绑起来,押到京城。等候发落

师:这就是皇帝龙颜大怒

生:后果相当严重。

师:所以第一节你打算怎样写?

生:不要直接写,要绕开写,先扯其他的内容,慢慢来。

生:要充满真实感情,因为皇帝对你有疑心,起杀心,写出自己很弱小,渺小,还有真实。。

师:中国人一向同情弱者,而外国崇拜强者,这就是文化有差异。

生:最好把自己写的很苦,最苦,引起皇上的同情,

师: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李密的确很苦,怎样写自己的苦难?

生:按照时间写,从小父母亲去世。

生:不对,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师:原文怎么说,(学生找出),为何不直接说父死母嫁?这样多简单,

生:这是讳饰委婉的说法,因为这对年幼的李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师:往事不堪回首,但现在必须回首。母亲改嫁这样的不可外扬“家丑”都说出来了,这就是直接向皇上表明我的是真诚的。还有吗?

生:身体很差,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是不是夸张吧。

师:可能是缺钙吧,老师认为不是说不会走路,可能是不能参加剧烈的体育锻炼,属于上体育课要请假的这一类学生。当然这样写更能突出自己的命

生:苦。

生:门衰祚薄,家庭不发达

生:古代讲究人丁兴旺,子孙多人口多,就是福气多,家族旺旺。

师:这是家族的不幸。还有不幸吗?现在的不幸?

生:祖母病重,需要照顾。

师:注意其中的“婴”的解释。

生:缠绕。

师:这也好理解,婴,小孩嘛,是最容易缠人的,只要你手中有零食。

师:归纳起来,层层反复渲染自己的四大不幸,正所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个不幸。按照李密自己的归纳是

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命运不好,

师:但上苍没有完全抛弃李密,幸亏有一位伟大的祖母。读一读(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师:当年幼的李密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时,我们的老祖母总是那样慈祥、那样坚定的告诉他,勇敢、坚强。不要害怕 不要慌张。有奶奶在,别怕,是李密听到最温柔,也是最温暖的声音。

师:我们归纳一下第一段,陈述的自己的身世苦,隐含着祖母对自己的抚养的辛苦。没有明说推辞就任,而是绕了个大圈子,动之以情,博取武帝的同情,为后文奠定了基础。那第二段是继续绕圈子还是直奔主题呢?(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李密而言,怎样的时机中说是个问题,万一时机把握不当,操之过急,后果很可怕。第二段的的关键句是

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师:何为进,何为退?

生:进就是出来做官,退是赡养祖母。就是忠和孝的矛盾。

师:当官好啊,现在考公务员多热闹,很难考。而李密接二连三拒绝皇帝送上的官,三次邀请,三次拒绝,读一读三次邀请(学生朗读、注意其中的察、举、拜、除、逼迫、急于星火等词语)

师:读一读三次拒绝原因的句子(学生朗读,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则刘病日笃。)

师:呵,你以为你就是诸葛亮,需三顾茅庐啊,所有的理由看起来很充分,但在皇帝面前这些都不是理由。君要臣死,

生:臣不得不死。

师:君要臣做官,

生:臣不得不做官。

师:司马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极力拢络当时的名士。当时的司马昭想拉拢竹林七贤中的 第一帅哥才子嵇康,而嵇康却跑到河东避居起来。司马昭想请他出来做官,委以重任,他不仅不领情,还跑到荒郊野外去打铁、种菜。你说结果如何(停顿)咔嚓一下完了。这些李密是知道的,李密在文中直接表示想做官,的确很想做官。做梦都想做官。哪一句?

生:臣欲奉诏奔驰。想赶快跑到皇帝那儿。

生:是心里想做而事实不能做的纠结,没有完全彻底的拒绝皇上的意思,为自己也留了退路。

师:“奔驰”二字真好,活画出了一个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为皇上奔走效劳、忠贞不二形象。这就是陈情表的比较委婉和高明之处,不至于让帝王动怒。这一段还是绕着说,含蓄精当,三次婉拒显孝情。

师:假如晋武帝正在上班,下面是文武百官,看到这份表的.这些段落,他第一反应是什么?他会怎样对百官说?(学生可以模仿,有学生说被李密的孝心感动,也有学生说帝王无动于衷)

师:情感上的感动或许会有,但皇帝毕竟是皇帝,是不容易轻易就被感动的眼泪稀里哗啦的人。因此不但要在情感上打动帝王,更要在道理上说服君王。第三、四自然段侧重于道理上的层面。找出说理的相关句子。(学生找出说理的句子:圣朝以孝治天下,一句。少仕伪朝,两句今年四十有六,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进节于陛下日长三句)

师:第三段有三个很重要的关联词,把整段文字巧妙而自然的结合在一起,哪三个?

生:伏惟、且、但。

师:用现代语翻译这三个词(学生翻译)

师:关键落在哪个词?

生:但,表示转折。前面是说理,“但”后面才是要点。

生:歌颂皇帝的英明,圣明。拍马屁。戴高帽。

师:这些老师也喜欢。历史武帝是历史著名的孝顺皇帝,他的父亲司马昭去世后,武帝亲自服丧三年,你可以说他作秀,但三年作秀也并不是容易的事。他对臣子的孝的行为也十分重视(出示世说新语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翻译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当时的社会的舆论是孝子大流行,都是道德楷模。李密一说“孝”,皇帝真的笑了。这样说理就是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还有继续说理的。

生:直接讲明自己的生活做官的经历,说自己做官纯粹就是发财富贵,并不是所谓追求清高和节操。

生:继续歌颂皇恩浩荡,自己受宠若惊。不敢有非分之想。

师:这些都是实话实说,刚才说重点落在但字以后,这几句应是很动感情的句子,动情点嘛。很有画面感,诉说祖母卧病在床的困苦的情景。朗读体会。

师:所以这一段的最关键的最想表达的一句是

生: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师:这一节李密巧妙的运用关联词,情理结合,融理于情,表明了自己两难选择,进一步消除了皇上的疑情。尤其是工整的对仗,文情并茂的描写,一气呵成,更加增加了感人的力量,我们要无限的相信发自内心的文字的力量,文章的结尾才水落石出,水到渠成,最终点明了上表的目的,就是四个字?哪四个字?

生:愿乞终养。

师:提到了一种鸟。

生:乌鸦。

师:为何提到乌鸦。

生:这是比喻,乌鸦是很孝顺的鸟,人也一样,孝顺长辈。

师:又提到了两个数字?

生:四十四,九十六。

生:对比手法,表明效忠皇上的日子长,赡养祖母的日子短。

师:四十四岁在古代也不算年轻了,甚至可以说年老了,但妙的是和九十六一比较,那是相当的年轻,为自己服务的时间很长。也可以让皇上高兴,真好。这节中的比喻和对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效。当然,李密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冷血的晋武帝能深受感动,一方面发自内心地对李密的境遇表示怜悯,也许愿意接受李密的请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处于帝王之位的晋武帝也会为之掬同情之泪。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做出同意的举动,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一方面,也许出于政治的考量,用宽容大度来笼络天下的人才,特别是一些被边缘化的前朝的人才,李密毕竟是个人才,还是个孝子。这一则表中,没有失败者,他们都是胜利者。这是文学的胜利,这是孝心的胜利,这是真诚的胜利。

篇8:陈情表文言文翻译

关于陈情表文言文翻译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下面是 关于陈情表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关于陈情表文言文翻译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1,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6,晚有儿息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9,茕茕孑立10,形影相吊11。而刘夙婴疾病12,常在床蓐13,臣侍汤药,未曾废离14。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15。前太守臣逵16察臣孝廉17;后刺史臣荣18举臣秀才19。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20,寻蒙国恩21,除臣洗马22。猥以微贱23,当侍东宫2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5。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26,责臣逋慢27;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28,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9,欲苟顺私情30,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31,凡在故老32,犹蒙矜育33,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34,历职郎署3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37,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8。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39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40,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41,皇天后土42,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43,听臣微志4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6,谨拜表以闻。

词句注释

险衅(xìn):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

夙:早。这里指幼年时。闵(mǐn),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

见背:弃我而死去。

舅夺母志:指由于舅父强行改变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

成立:长大成人。

祚(zuò):福分。

儿息:儿子。

期功强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应门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应门:照应门户,僮,童仆。

茕(qióng)茕孑(jié)立:生活孤单无靠。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

吊:安慰。

婴:纠缠。

蓐(rù):通“褥”,垫子。

废离:废养而远离。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太守:郡的地方长官。

察:考察。这里是推举的意思。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品行廉洁。

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拜:授官。郎中:官名。晋时各部有郎中。

寻:不久。

除:任命官职。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

猥:辱。自谦之词。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太子。

陨(yǔn)首:丧命。

切峻:急切严厉。

逋(bū)慢:回避怠慢。

州司:州官。

日笃:日益沉重。

苟顺:姑且迁就。

伏惟: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故老:遗老。

矜(jīn)育:怜惜抚育。

伪朝:指蜀汉。

历职郎署:指曾在蜀汉官署中担任过郎官职务。

矜:矜持爱惜。

宠命:恩命。指拜郎中、洗马等官职。优渥(wò):优厚。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所以常用来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养之情。

二州:指益州和梁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梁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勉县东,二州区域大致相当于蜀汉所统辖的范围。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

皇天后土:犹言天地神明。

愚诚:愚拙的至诚之心。

听:听许,同意。

结草: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魏颗,把他的`遗妾杀死以后殉葬。魏颗没有照他父亲说的话做。后来魏颗跟秦国的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把草打了结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到了晚上,魏颗梦见结草的老人,他自称是没有被杀死的魏武子遗妾的父亲。后来就把“结草”用来作为报答恩人心愿的表示。

犬马:作者自比,表示谦卑。

白话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知识点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的文言文译文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有哪些

文言文《陈情表》的写作背景

文言文陈情表教学简析

其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文言文知识点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