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时间:2024-10-28 03:34:16 作者:玫瑰花道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玫瑰花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历史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时间:1848年2月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4.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

①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①时间:193月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9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11月6日到7日,

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

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背景:

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过程:

①一五计划

②实施:1953-1957年

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

为全国人大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三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用心去理解认真学习课本

课前,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

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

课堂学会技巧性消化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有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记忆,只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待到考试的时候才去开卷翻书,这样往往由于不熟悉知识点导致考试时间紧张。因此,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课尽量消化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时,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连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地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篇2:[]初三历史复习方法: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初三历史复习方法: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我们需要改变“历史是副科”的思想观念,改变“我对历史没兴趣,所以我不(想)学”的思想观念,从心里重视历史―一培养素质的学科,

[精品]初三历史复习方法: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

。我们可以不喜欢历史,但我们不能不了解历史,我们祖国的历史以及外国的历史,我们都需要了解。

用心去理解认真学习课本

课前,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

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

课堂学会技巧性消化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有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记忆,只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待到考试的时候才去开卷翻书,这样往往由于不熟悉知识点导致考试时间紧张。因此,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课尽量消化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时,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连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地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篇3: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原因:

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农奴暴动频繁。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

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材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说的)。

二、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了解)

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②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1861年改革)。

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

相同点:

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

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

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

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初三历史如何学习

1关注热点,政史结合

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平时多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信息探索的能力,开拓思维,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2归类记忆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掌握答题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计划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面对新学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习任务的加重,加之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教师应帮助他们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要学习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且有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西方文明之源、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4.内容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细读中考说明、课程标准,进一步分析历年来的中考试题,拓展视野,把握中考脉搏。

2.全面完整的阅读全套教材,理清教材体系安排,找准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探索整理,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5.针对学生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关键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更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压力。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二历史知识点梳理整合

初三历史单元知识点

历史知识点

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

初一历史知识点202

新版初一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一学年历史知识点

8下历史知识点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复习不能靠死记硬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