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2-12-14 05:34:09 作者:悲伤狗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悲伤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课程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听、讲,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讲、听

阅读、讨论、发言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阅读、理解、思考、发言。

通过例子,加深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阅读教材。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小结

【教学后记】

篇2:历史初一上册知识点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篇3:历史初一上册知识点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初一历史知识点202

新版初一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一历史知识点歌谣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一历史课文知识点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