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

时间:2025-03-08 03:36:42 作者:幸运52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幸运5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

第三,把握三原则

如何教会孩子讲规矩,有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惯溺。比如约定好的事情,说一不二,坚决不妥协。第一次得不到,第二次没法要,以后就成了规矩。是他的,就会拿,不是他的,知道走。金庸在《侠客行》里,写狗杂种石破天遇见摩天居士谢烟客时,石破天被养母打怕了,就是不求,谢烟客就是没办法。

在约翰·华生的《行为心理学》里,这就是习得性经验,深深种在孩子的意识里。可以想象,好的原则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进步?

女儿上小学,写作业要10点,初中,经常12点,到高中,八点十分下夜自习,90%以上的情况是,作业已经做完了。这就是一个习惯。

好玩的是,刚开始,是她的同桌写作业,她跟着。现在,是她写作业,带着她的同学。这效果何其好呵。

第二个原则是,有的事,必须让他自己做。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做事磨,先包办了,以后再培养。这是错的。在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他力所能及的特点。家长,要教会他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举一反三,而不是直接帮他解决,以至于让他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原则,是要让孩子担责。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是这么教她的,坏事不能做。特别是打破原则的坏事,吸毒、犯罪,我不会去救。这之外,任何事,先自己处理,处理不了,我可以帮她想办法。但要她自己承担结果。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家长,你也是有原则的。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比如怎么说话,怎么教育。所以,建议,家长们看两本书,一本是《正面管教》,一本是《非暴力沟通》。

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基本是不错的。要想孩子们成龙成凤,至少家长们的心,要跳脱出眼前现实的藩篱,用原则给他们更好的指引。

每天花五分钟静默,每个星期做一件好事,每个月看一本书,这是可以作为家长的原则的。

作者:敏大叔

公众号:敏大叔

篇2: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

一、教育要投入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同样的富豪家庭,黑人长大后,会比白人的孩子收入少。从这个角度讲,黑人的奋斗,要比白人艰难,难很多。放在中国的环境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会比家庭好的孩子,成长要难。 不过,也有例外,文章里还说,黑人的孩子,在贫穷的环境里,有父亲的陪伴成长,那他的收入,会高于那些家庭条件好但没父亲陪伴的黑人孩子。

类似文章还看过两篇,一篇说有钱的家族正在固化,把人生的优势一直保持在10%的社会阶层里。研究对象是欧美的富贵之家,人家并没有三世而衰。一篇是香港的研究对象,是说愿意在教育里付出的家庭,成功和保持成功的机会,远多于相反的人群。

第一篇文章是《参考消息》上的内容,就是上周刊发的。后两篇也是《参考消息》的内容,但记不得出处了,去年刊发的。每次读,都有感受。一直在想,什么是能帮到孩子的。有的人有钱,也只是有钱。付出中,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李政道的儿子,曾在北大做过一个数据运用的测试,结果没有公布。但大致的意思是,北大学生家庭里,有钱的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家庭。比例可能是90多%。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那就是父母的陪同。

父母的陪同有两个时间段。从学习而言,初中以前,以母亲为主。在人格形成阶段,初二以后,到大学,都是父亲为主。有的父亲是忙于挣钱,挣大钱。钱挣到又怎样呢?金玉其表之后,内心的丰富能不能跟上?孩子有没有能力跟上你?

教育需要投入,一个是金钱,一个是陪伴。但投入也要有经验和眼光,比如金钱的投入,要到什么地方。各种补习班,兴趣课。有的家长尽其所能,给孩子报班,但报的却是一般的大班,不针对孩子的特点,这样的努力,不过是自己安慰,我舍得了,投资了,甚至也陪同了,在孩子上补习班的外面等候。但实际作用不大。而陪伴,可就不是待在一起就行,他学习,你看手机,他上课,你坐等。这都是无效陪伴。

钱要花,但要花对地方。陪伴要有,要让孩子感受到。这就像种田,撒了种子,还需各种关注,不是一把丢下去,在田里,来来往往走几遍,就会有好收成。要参与其间,要懂怎么施肥,要知道怎么浇水。

第二,教育有原则

女儿想养狗,但没时间遛,就改主意养猫。前不久,看到一只猫,比较称她的意,价值五千,朋友愿意赠予,女儿就来问意见,能不能把猫带回家。

让她养猫是有限制的,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条件。她妈妈的要求,是全班第15名。在年级最好的班里,她的班上有43个人,当时,她在班上是40名左右。就觉得15名比较好了。结果两次考试,第一次到了30名,第二次到了18名。

只差3名,把猫带回来,可以节约5000元呢。我毫不犹豫,不行。

刚才跟我说,她手机上没钱,立马打200元过去,说,以为100就够了。前天说,犹豫想MP3,现场说给买一个苹果。都出乎她意外。但是猫,坚决不行,或者现在不行。

原因,很简单,原则。我们互相达成的协议,你没有完成,我就没法承诺。

很多家长因为跟孩子亲,在兑现孩子的承诺非常随意,也包括过去的我。因此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他就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不讲信用的,然后会用到自己身上。也对承诺没有期待。

后来,我告诫自己,和孩子一定要讲原则。该做的,不含糊,该拒绝的,要坚决。不光限制她,也限制自己。

篇3:父母孩子教育心得: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

一、教育要投入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同样的富豪家庭,黑人长大后,会比白人的孩子收入少。从这个角度讲,黑人的奋斗,要比白人艰难,难很多。放在中国的环境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会比家庭好的孩子,成长要难。 不过,也有例外,文章里还说,黑人的孩子,在贫穷的环境里,有父亲的陪伴成长,那他的收入,会高于那些家庭条件好但没父亲陪伴的黑人孩子。

类似文章还看过两篇,一篇说有钱的家族正在固化,把人生的优势一直保持在10%的社会阶层里。研究对象是欧美的富贵之家,人家并没有三世而衰。一篇是香港的研究对象,是说愿意在教育里付出的家庭,成功和保持成功的机会,远多于相反的人群。

第一篇文章是《参考消息》上的内容,就是上周刊发的。后两篇也是《参考消息》的内容,但记不得出处了,去年刊发的。每次读,都有感受。一直在想,什么是能帮到孩子的。有的人有钱,也只是有钱。付出中,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李政道的儿子,曾在北大做过一个数据运用的测试,结果没有公布。但大致的意思是,北大学生家庭里,有钱的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家庭。比例可能是90多%。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那就是父母的陪同。

父母的陪同有两个时间段。从学习而言,初中以前,以母亲为主。在人格形成阶段,初二以后,到大学,都是父亲为主。有的父亲是忙于挣钱,挣大钱。钱挣到又怎样呢?金玉其表之后,内心的丰富能不能跟上?孩子有没有能力跟上你?

教育需要投入,一个是金钱,一个是陪伴。但投入也要有经验和眼光,比如金钱的投入,要到什么地方。各种补习班,兴趣课。有的家长尽其所能,给孩子报班,但报的却是一般的大班,不针对孩子的特点,这样的努力,不过是自己安慰,我舍得了,投资了,甚至也陪同了,在孩子上补习班的外面等候。但实际作用不大。而陪伴,可就不是待在一起就行,他学习,你看手机,他上课,你坐等。这都是无效陪伴。

钱要花,但要花对地方。陪伴要有,要让孩子感受到。这就像种田,撒了种子,还需各种关注,不是一把丢下去,在田里,来来往往走几遍,就会有好收成。要参与其间,要懂怎么施肥,要知道怎么浇水。

第二,教育有原则

女儿想养狗,但没时间遛,就改主意养猫。前不久,看到一只猫,比较称她的意,价值五千,朋友愿意赠予,女儿就来问意见,能不能把猫带回家。

让她养猫是有限制的,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条件。她妈妈的要求,是全班第15名。在年级最好的班里,她的班上有43个人,当时,她在班上是40名左右。就觉得15名比较好了。结果两次考试,第一次到了30名,第二次到了18名。

只差3名,把猫带回来,可以节约5000元呢。我毫不犹豫,不行。

刚才跟我说,她手机上没钱,立马打200元过去,说,以为100就够了。前天说,犹豫想MP3,现场说给买一个苹果。都出乎她意外。但是猫,坚决不行,或者现在不行。

原因,很简单,原则。我们互相达成的协议,你没有完成,我就没法承诺。

很多家长因为跟孩子亲,在兑现孩子的承诺非常随意,也包括过去的我。因此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他就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不讲信用的,然后会用到自己身上。也对承诺没有期待。

后来,我告诫自己,和孩子一定要讲原则。该做的,不含糊,该拒绝的,要坚决。不光限制她,也限制自己。

第三,把握三原则

如何教会孩子讲规矩,有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惯溺。比如约定好的事情,说一不二,坚决不妥协。第一次得不到,第二次没法要,以后就成了规矩。是他的,就会拿,不是他的,知道走。金庸在《侠客行》里,写狗杂种石破天遇见摩天居士谢烟客时,石破天被养母打怕了,就是不求,谢烟客就是没办法。

在约翰·华生的《行为心理学》里,这就是习得性经验,深深种在孩子的意识里。可以想象,好的原则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进步?

女儿上小学,写作业要10点,初中,经常12点,到高中,八点十分下夜自习,90%以上的情况是,作业已经做完了。这就是一个习惯。

好玩的是,刚开始,是她的同桌写作业,她跟着。现在,是她写作业,带着她的同学。这效果何其好呵。

第二个原则是,有的事,必须让他自己做。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做事磨,先包办了,以后再培养。这是错的。在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他力所能及的特点。家长,要教会他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举一反三,而不是直接帮他解决,以至于让他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原则,是要让孩子担责。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是这么教她的,坏事不能做。特别是打破原则的坏事,吸毒、犯罪,我不会去救。这之外,任何事,先自己处理,处理不了,我可以帮她想办法。但要她自己承担结果。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家长,你也是有原则的。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比如怎么说话,怎么教育。所以,建议,家长们看两本书,一本是《正面管教》,一本是《非暴力沟通》。

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基本是不错的。要想孩子们成龙成凤,至少家长们的心,要跳脱出眼前现实的藩篱,用原则给他们更好的指引。

每天花五分钟静默,每个星期做一件好事,每个月看一本书,这是可以作为家长的原则的。

公众号:敏大叔

篇4:寒假孩子心理咨询厌学占大头 父母教育有原则

寒假孩子心理咨询厌学占大头 父母教育有原则

15岁的小涛今年上高一,国字脸加上一米七的个头看起来就是一个帅小伙,可是寒假里父母看着小涛却总是一脸的愁容。“他不愿意去读书,我们百般劝说,他竟然说打死也不去!”昨天上午,在杭州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小涛的母亲章女士提到儿子就连说头疼,无奈之下,刚过完春节假期,她就带着儿子找到心理咨询工作室寻求帮助。

三门课加起来不到100分

“数学20分,物理30分,英语40分,三门功课成绩加在一起还不到100分!”说起儿子的成绩,章女士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江苏扬州人,我和他父亲一直在杭州做生意。小涛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大,小学在扬州读的,等到初中我们就把他接到杭州来读了。”章女士介绍说,儿子初中的成绩还可以,但进入高中后就一落千丈,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今年春节我们回扬州过年,亲戚朋友问起孩子的成绩,我们都不好意思回答。”章女士也反思说,他们平时做生意比较忙,对儿子的照顾不够,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经常会打骂。“看到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好,我也会经常骂他笨,不知道是不是把他给骂傻了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不读书将来可怎么办才好啊!”章女士有些后悔。

干什么都比学习有意思

春节里小涛经常一个人在屋子里玩电脑,被父母责骂后就出去溜达,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去读书学习。“我觉得学习最无聊了,干什么都比看书有意思。”小涛说,他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因为中考成绩不好,他进入了一所私立高中就读,班上新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他听起来很吃力,后来索性就不听了。

由于成绩不好,老师也不喜欢小涛。小涛更是破罐子破摔每天和班上的几名差生混在一起。“父母也给我请过家教,可是那个老师讲课非常严肃死板,我一点也不喜欢,内容自然也听不进了。”小涛觉得,只要不让他去读书,让他干什么他都愿意。

孩子心理咨询厌学占七成

“这段时间,像小涛这样来咨询厌学问题的,占所有孩子心理问题的70%以上。”若水心理咨询师李开解释,之前,父母带孩子来咨询的以早恋、父母与孩子关系不和、孩子经常离家出走等心理问题为主,厌学问题仅占20%―30%左右。“这段时间来咨询厌学问题的上升明显,可能跟放假期间有充裕时间来咨询,以及父母希望孩子在下学期能够学得更好有一定关系。”

针对厌学问题,李开说,症结主要在于孩子自身的学习观念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以小涛为例,厌学的原因主要是他缺乏学习的成就感。“首先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其次他觉得学习没有意义。”李开说,这也是目前很多厌学孩子存在的问题。

李开为小涛开出了几剂“药方”。首先要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谈话不断地挖掘平时被家长忽视的孩子优秀的地方并给予肯定,比如以前孩子曾做过的让他觉得很有成就的事情。其次,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今天的选择将决定他的.未来,在思想上真正成熟起来。针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李开特别强调,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要让孩子不断地体验小的成功,比如每次考试哪怕只前进一名,都值得庆贺;父母要不断地对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哪怕父母只看到一点,都要对孩子表达出来,孩子会从父母的肯定中获得自信。

●小贴士

父母对厌学孩子的一些教育原则

1、要学会倾听孩子在学习上的苦恼,多替他分忧,多给他支持,而非轻易地下定义,说他笨或懒。特别是不能让他和其他亲戚家优秀的孩子比。

2、和孩子说道理之前,一定要先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信任关系,这样,孩子才会将父母当朋友,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做决定时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3、可以与孩子分享父母工作或创业的酸甜苦辣,这也是促成孩子成长的重要手段。

4、不要将父母过高的期望一直让孩子背着,否则一旦孩子挑不动了,会选择放弃。

有关于家庭教育的随笔: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

家庭教育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关于家庭教育的作文

培养孩子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孩子常见问题

有哪些感恩父母的诗句

有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

家庭教育如何提高孩子智商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

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庭教育心得推荐:父母有原则,孩子有规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