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轴承公差与配合 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轴承公差与配合 教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 目录
篇1:轴承公差与配合 教案
轴承公差与配合 教案
轴承公差与配合 一、轴承的公差 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别符合《向心轴承公差》GB/T307.1-1994(等效采用ISO 492-1981)和《推力球轴承公差》GB/T307.4-1994(等效采用ISO 199-1979)标准。见表16-1至表16-11。 1、向心轴承 (1)符号及定义 内径: d 公称内径 ds 单一内径 d1 圆锥孔理论大端直径 dmp 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径 △dmp 单一平面平均内径的偏差=dmp-d(对于圆锥孔△dmp仅指内孔的理论小端) △ds 单一内孔直径的偏差 △dlmp 圆锥孔在理论大端的'平均内径偏差=dlmp-d1 Vdmp平均内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dmpamax-dmpmin Vdp 单一径向平面内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内径之差=dsmax-dsmin(圆锥滚子轴承用任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的最大值表示) 外径: D 公称外径 D1 外圈凸缘公称外径 Ds 单一外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 △Ds 单一外径偏差=Ds-D △Dmp 单一平面平均外径的偏差=Dmp-D VDp 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外径之差 △Dmp平均外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Dmpmax-Dmpmin 宽度: B,(C) 内(外)圈公称宽度 Bs,(Cs) 内(外)圈单一宽度 △Bs,(△Cs) 内(外)圈单一宽度偏差=Bs-B,(Cs-C) T 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 VBs,(VCs) 内(外)圈宽度变动量,即单个内(外)圈最大和最小单一宽度之差=Bsmax-Bsmin,(Csmax-Csmin) △Ts 实测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的偏差=Ts-T △T1s 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与标准外圈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 △T2s 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与标准内组件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 旋转精度: Kia 成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 Kea 成套轴承外圈的径向跳动 Sd 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跳动 SD 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 SD1 外径表面母线对凸缘背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 Sia 成套轴承内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 Sea 成套轴承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 Sea1 成套轴承凸缘北面对滚道的跳动 (2)公差值 (1) 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 0级公差 内 圈 d(mm) △dmp Vdp② Vdmp Kia △Bs VBs 直径系列 全部 正常 修正③ 7、8、9 0、1 2、3、4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大 最大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0.6① 2.5 0 -8 10 8 6 6 10 0 -40 - 12 2.5 10 0 -8 10 8 6 6 10 0 -120 -250 15 10 18 0 -8 10 8 6 6 10 0 -120 -250 20 18 30 0 -10 13 10 8 8 13 0 -120 -250 20 30 50 0 -12 15 12 9 9 15 0 -120 -250 20 50 80 0 -15 19 19 11 11 20 0 -150 -380 25 80 120 0 -20 25 25 15 15 25 0 -200 -380 25 120 180 0 -25 31 31 19 19 30 0 -250 -500 30 180 250 0 -30 38 38 23 23 40 0 -300 -500 30 250 315 0 -35 44 44 26 26 50 0 -350 -500 35 315 400 0 -40 50 50 30 30 60 0 -400 -630 40 400 500 0 -45 56 56 34 34 65 0 -450 - 50 500 630 0 -50 63 63 38 38 70 0 -500 - 60 630 800 0 -75 - - - - 80 0 -750 - 70 800 1000 0 -100 - - - - 90 0 -1000 - 80 1000 1250 0 -125 - - - - 100 0 -1250 - 100 1250 1600 0 -160 - - - - 120 0 -1600 - 120 1600 0 -200 - - - - 140 0 -2000 - 140 ① 包括0.6在内;② 直径系列7和8无规定值;③系指用于成对或成组安装时单个轴承的内圈 外 圈 D(mm) △Dmp④ VDp VDmp②④ Kea △Cs △C1s Vcs Vc1s⑤ 开型轴承 闭型轴承③ 直径系列 9 0、1 2、3、4 2、3、4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大 最大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2.5① 6 0 -8 10 8 6 10 6 15 与同一轴承内圈的△Bs及VBs相同 6 18 0 -8 10 8 6 10 6 15 18 30 0 -9 12 9 7 12 7 15 30 50 0 -11 14 11 8 16 8 20 50 80 0 -13 16 13 10 20 10 25 80 120 0 -15 19 19 11 26 11 35 120 150 0 -18 23 23 14 30 14 40 150 180 0 -25 31 31 19 38 19 45 180 250 0 -30 38 38 23 - 23 50 250 315 0 -35 44 44 26 - 26 60 315 400 0 -40 50 50 30 - 30 70 400 500 0 -45 56 56 34 - 34 80 500 630 0 -50 63 63 38 - 38 100 630 800 0 -75 94 94 55 - 55 120 800 1000 0 -100 125 125 75 - 75 140 1000 1250 0 -125 - - - - - 160 1250 1600 0 -160 - - - - - 190 1600 2000 0 -200 - - - - - 220 2000 2500 0 -250 - - - - - 250 ①包括2.5在内;②直径系列7和8无规定值; ③直径系列9、0和1无规定值;④适用于内、外止动环安装前或拆卸后; ⑤仅适用于沟型球轴承; 6级公差内 圈 d(mm) △dmp Vdp② Vdmp Kia △Bs VBs 直径系列 全部 正常 修正③ 7、8、9 0、1 2、3、4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大 最大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0.6① 2.5 0 -7 9 7 5 5 5 0 -40 - 12 2.5 10 0 -7 9 7 5 5 6 0 -120 -250 15 10 18 0 -7 9 7 5 5 7 0 -120 -250 20 18 30 0 -8 10 8 6 6 8 0 -120 -250 20 30 50 0 -10 13 10 8 8 10 0 -120 -250 20 50 80 0 -12 15 15 9 9 10 0 -150 -380 25 80 120 0 -15 19 19 11 11 13 0 -200 -380 25 120 180 0 -18 23 23 14 14 18 0 -250 -500 30 180 250 0 -22 28 28 17 17 20 0 -300 -500 30 250 315 0 -25 31 31 19 19 25 0 -350 -500 35 315 400 0 -30 38 38 23 23 30 0 -400 -630 40 400 500 0 -35 44 44 26 26 35 0 -450 - 45 500 630 0 -40 50 50 30 30 40 0 -500 - 50 ① 包括0.6在内;② 直径系列7和8无规定值;③适用于成对或成组安装时单个轴承的内圈 6级公差外 圈 D(mm) △Dmp④ VDp VDmp②④ Kea △Cs △C1s Vcs Vc1s⑤ 开型轴承 闭型轴承③ 直径系列 9 0、1 2、3、4 2、3、4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最大 最大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 2.5① 6 0 -7 9 7 5 9 5 8 与同一轴承内圈的△Bs及VBs相同 6 18 0 -7 9 7 5 9 5 8 18 30 0 -8 10 8 6 10 6 9 30 50 0 -9 11 9 7 13 7 10 50 80 0 -11 14 11 8 16 8 13 80 120 0 -13 16 16 10 20 10 18 120 150 0 -15 19 19 11 25 11 20 150 180 0 -18 23 23 14 30 14 23 180 250 0 -20 25 25 15 - 15 25 250 315 0 -25 31 31 19 - 19 30 315 400 0 -28 35 35 1 - 21 35 400 500 0 -33 41 41 25 - 25 40 500 630 0 -38 48 48 29 - 29 50 630 800 0 -45 56 56 34 - 34 60 800 1000 0 -60 75 75 45 - 45 75 ①包括2.5在内;②直径系列7和8无规定值; ③直径系列9无规定值;④适用于内、外止动环安装前或拆卸后; ⑤仅适用于沟型球轴承; 2、圆锥滚子轴承 本条规定的内孔直径公差适用于圆柱孔 0级公差 内圈―直径公差和径向跳动 d (mm) △dmp Vdp Vdmp Kia 超过 到 上偏差 下偏差 max max max 10 18 0 -12 12 9 15 18 30 0 -12 12 9 18 30 50 0 -12 12篇2:轴承配合公差精度
轴承配合公差精度
课题三 典型结合和传动的 精度设计滚动轴承的精度设计一、概述1.轴承的作用及分类:nn作用:轴承是一种传动支承部件,它既可以 用于支承旋转的轴,又可以减少轴与支承部 件之间的摩擦力,广泛地用于机械传动中。 分类:n n滑动轴承(铜轴瓦): 滚动轴承 :n n按滚动体结构:球轴承、滚子轴承、滚针轴承 按承受载荷形式: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 承2.滚动轴承的组成:n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 保持架组成。3.滚动轴承的安装形式:n nn外圈与箱体上的轴承座配 合,内圈与旋转的轴颈配合。 通常外圈固定不动――因而 外圈与轴承座为过盈配合; 内圈随轴一起旋转――内圈 与轴也为过盈配合。 考虑到运动过程中轴会受热 变形延伸,一端轴承应能够 作轴向调节;调节好后应轴 向锁紧。4.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n n n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件。 有内外两种互换性。 滚动轴承的精度要求很高。5.有关滚动轴承的国标规定:n滚动轴承的国家标准不仅规定了滚动 轴承本身的尺寸公差、旋转精度(跳 动公差等)、测量方法,还规定可与 滚动轴承相配的箱体孔和轴颈的尺寸 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二.滚动轴承的精度设计包括滚动轴承制造的尺寸精度、形 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1.公差等级:n滚动轴承按其内外圈基本尺寸的公差 和旋转精度分为五级:其名称和代号 由低到高分别为普通级/P0、高级/P6、/P6x、精密级/P5、超精密级/P4及最 精密级/P2(GB/T272-1993)。凡属 普通级的轴承,一般在轴承型号上不 标注公差等级代号(GB307.3-1984)。2.公差带nn任何尺寸的公差带由两个因素决定: 公差带的宽窄和公差带的位置。滚动 轴承的公差带也不例外,其公差带如 图所示。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是:所有 公差带都单向偏置在零线下方,即上 偏差为0,下偏差为负值。+ 0 -轴承内外径公差带图:/P0+ 0 -/P6/P5/P4/P2轴承外径Dmp的公差带D/P0 d/P6/P5/P4/P2轴承内径dmp的公差带3.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1):nn基本尺寸: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是指滚动轴承 的内径d、外径D和轴承宽度B。 轴承的配合尺寸:由于轴承内、外圈均为薄壁 结构,制造和存放时易变形,但在装配后能够 得到矫正。为了便于制造,允许有一定的变形。 为保证轴承与结合件的配合性质,所限制的仅 是内、外圈在其单一平面内的平均直径,即轴 承的配合尺寸。n n外径: Dmp=(Dsmax+Dsmin)/2 内径: dmp=(dsmax+dsmin)/2Dsmax、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外径。 dsmax、dsmin为加工后测得的最大、最小单一内径。3.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及公差要求(2):nn尺寸制造公差: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径和外径 尺寸公差作了两种规定:一是规定了内、外 径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允许的偏差,即 单一内、外径偏差,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变形 量;二是规定了内、外径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的平均值偏差,即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偏差,目的是用于轴承的配合。二者应 符合国家标准。 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是指轴承内外圈的径 向跳动公差;轴承内、外圈的端面对内孔轴 线的端面跳动公差等。轴承公差带标注示例:已知轴承的基本尺寸 如图所示。根据实际 工况采用E级(相当于 /P6)向心轴承,试画 出轴承孔轴公差带并 标注有关尺寸。 查表:教材P133+ 0 es=0 ei=-0.013+φ900 -ES=0EI=-0.01φ504、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n 机器功能对轴承部件的旋转精度要求。一般这 样选取:n nn/P0:用于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机构中。 /P6、/P5、P4:用于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转速较高 的机构中。 /P2:用于高精度、高转速的特别精密部件上。n转速的高低:转速高时,由于与轴承配合的旋 转轴或孔可能随轴承的跳动而跳动,势必造成 旋转的不平稳,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转速 高时,应选用精度高的轴承。5、滚动轴承的选择:nn结构型式的选择:属于《机械零件》的.范 畴。主要对轴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轴承的 类型(向心、推力、向心推力)、轴承的 基本尺寸(内径、外径、轴承宽度)。 轴承配合的精度计算:轴承是根据工况选 用;与轴承相配合的轴颈、轴承座则需进 行精度设计:包括配合性质的确定、形位 公差的确定、表面粗糙度的确定等。这部 分内容由互换性解决。三.滚动轴承配合的精度设计1.滚动轴承配合制:nn前面在讨论配合制时,谈到一般情况下,采 用基孔制,但若为标准件,则与之相配合的 零件的配合性质由标准件决定。就滚动轴承 而言,由于是标准件,与外圈相配合的部分 采用基轴制;与内圈相配合的轴采用基孔制。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是基孔制,虽然滚动轴 承内圈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在零线的下 公差带 方且上偏差为零。其主要原因是轴承配合的 特殊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轴承的内孔要 随轴一起转动,两者之间的配合必须有一定 的过盈。轴承配合公差带2.轴颈、轴承座配合公差等级的选择:n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 级与轴承的公差等级密切相关。一般 与/P6、/P0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 级 多 为 IT5~IT7 , 箱 体 孔 多 为 IT6~IT8等。3.配合性质的选择:nn轴承配合性质的选择即是确定与轴承 相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的基本偏差代 号。 选择轴承配合性质的依据是:轴承内 外圈所受的负载类型、轴承所受负载 的大小、轴承的工作条件、与轴承相 配合的孔和轴的材料和装卸要求等。负载类型:nnn局部负载: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 与套圈相对静止,即负载方向始终不变地 作用在套圈滚道的局部区域上。通常采用 小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循环负载: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 与套圈相对旋转,即合成径向负载顺次作 用在套圈的整个圆周上。通常采用过盈或 较紧的过渡配合。 摆动负载: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载 与所承载的套圈在一定区域内相对摆动, 即合成径向负载经常变动地作用在套圈滚 道的小于180°的部分圆周上。负载类型示例:负载的大小:n轴承在负载的作用下,套圈会发生变形, 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松动。因此, 受重负载时配合应紧些,受轻负载时配合 应松些。一般地,负载如下分类:n n n轻负载: P≤0.07C 正常负载:0.07C<P≤0.15C 重负载: P>0.15C 其中:C为轴承的额定负载,数据可以从有关手 册中查找。工作温度:n轴承旋转时,套圈的温度经常高于相 邻零件的温度。轴承的内圈可能因热 胀而使配合变松;外圈会因热胀而使 配合变紧。选择配合时应考虑温度的 影响。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n当对轴承有较高旋转精度要求时,为 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 采用带间隙的配合,但也不能太紧。 轴承转速越高,应选用愈紧的配合。 具体选用时参见教材P138相应表格。4.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确定:n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除了正确地选择轴 承与轴颈及箱体孔的公差等级及配合外,还应 对轴颈和箱体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提出 要求。n n n形状公差:主要是轴颈和箱体孔的表面圆柱度要求。 位置公差:主要是轴肩端面的跳动公差。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配合 质量和连接强度,因此,凡是与轴承内、外圈配合 的表面通常都对表面粗糙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具体 选择参见教材P139相应表格。四.滚动轴承配合 选用示例及图样标注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在装配图上,不用 标注轴承的公差等 级代号,只需标注 与之相配合的轴承 座及轴颈的公差等 级代号。φ100H7φ55j6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0.015 A在零件图上,应 标注以下参数: B、形状公差 C、位置公差 D、表面粗糙度+0.035 Φ100H7( 0 )0.060.63 +0.012 Φ55j6( -0.007 )0.04A、尺寸公差21.60.01A1.25AA作业:P257 第七章 T1
篇3: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三泰SUNTHAI[/url]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 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三泰SUNTHAI[/url]轴承内径公差代与 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三泰SUNTHAI[/url]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 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三泰 SUNTHAI
篇4:公差与配合100问
1. 什么称为公差?
答: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2. 什么称为尺寸?
答: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3. 什么称为基本尺寸?
答: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4. 什么称为实际尺寸?
答: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5. 什么称为极限尺寸?
答: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6. 什么称为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
答: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7. 什么称为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
答: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 什么称为作用尺寸?
答: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9. 什么称为尺寸偏差?
答: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什么称为尺寸公差?
答: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1.什么称为零线?
答: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12.什么称为公差带?
答: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19.什么称为间隙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
1. 什么称为公差?
答: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2. 什么称为尺寸?
答: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3. 什么称为基本尺寸?
答: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4. 什么称为实际尺寸?
答: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5. 什么称为极限尺寸?
答: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6. 什么称为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
答: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7. 什么称为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
答: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 什么称为作用尺寸?
答: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9. 什么称为尺寸偏差?
答: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什么称为尺寸公差?
答: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1.什么称为零线?
答: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12.什么称为公差带?
答: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19.什么称为间隙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
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要求精密定位时,也可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b。
26.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均为间隙定位配合,零件可自由装拆,而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在最大实体条件下的间隙为零,在最小实体条件下的间隙由公差等级决定。H7/h6相当于旧国标D/d;H8/h7相当于旧国标D3/d3;H9/h9相当于旧国标D4/d4;H11/h11相当于旧国标D6/d6。
27.基孔制配合为H7/h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K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渡配合,用于精密定位。相当于旧国标D/gc。
28.基孔制配合为H7/n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N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渡配合,允许有较大过盈的更精密定位。相当于旧国标D/ga。
29.基孔制配合为H7/p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P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盈定位配合,即小过盈配合,用于定位精度特别重要时,能以最好的定位精度达到部件的刚性及对中性要求,而对内孔随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的紧固性传递摩擦负荷。相当于旧国标D/ga~D/jf。其中H7小于或等于3mm为过渡配合。
30.基孔制配合为H7/s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S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中等压入配合,适用于一般钢件;或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用于铸铁件可得到最紧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je。
31.基孔制配合为H7/u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U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压入配合,适用于可以随大压入力的零件或不宜承受大压入力的冷缩配合。
32.轴的基本偏差为a;b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可得到特别大的间隙,很少应用。
33.轴的基本偏差为c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可得到很大的间隙,一般适用于缓慢、松弛的动配合。用于工作条件较差(如农业机械),受力变形,或为了便于装配,面必须保证有较大的间隙时。推荐配合为H11/c11,其较高级的配合,如H8/c7适用一轴在高温工作的紧密动配合,例如内燃机排气阀和导管。
34.轴的基本偏差为d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配合一般用于IT7~IT11级,透用于松的转动配合,如密封盖、滑轮、空转带轮等与轴的配合。民适用于大直径滑动轴承配合,如透平机、球磨机、轧滚成型和重型弯曲机及其他重型机械中的一些滑动支承。
35.轴的基本偏差为e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7~IT9级,通常适用于要求有明显间隙,易于转动的支承配合,如大跨距、多支点支承等,高等级的e轴适用于大型、高速
、重载支承配合,如蜗轮发电机、大型电动机、内燃机、凹轮轴及摇臂支承等。36.轴的基本偏差为f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6~IT8级的一般转动配合。当温度影响不大时,被广泛用于普通润滑油(脂)润滑的支承,如齿轮箱、小电动机、泵等的转轴与滑动支承的配合。
37.轴的基本偏差为g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配合间隙很小,制造成本高,除很轻负荷的精密装置外,不推荐用于转动配合。多用于IT5~IT7级,最适合不回转的精密滑动配合,也用于插销等定位配合,如精密连杆轴承、活塞、滑阀及连杆销等。
38.轴的基本偏差为h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间隙配合,多用于IT4~IT11级。广泛用于无相对转动的零件,作为一般的定位配合,若没有温度变形影响,也用于精密滑动配合。
39.轴的基本偏差为js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渡配合,为完全对称偏差(+IT/2)。平均为稍有间隙的配合,多用于IT4-7级,要求间隙比h轴小,并允许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如联轴器),可用手或木锤装配。
40.轴的基本偏差为k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渡配合,平均为没有间隙的配合,适用于IT4-IT7级。,推荐用于稍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倒台为了消除振动用的定位配合。一般用木锤装配。
41.轴的基本偏差为m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渡配合,平均为具有小过渡配合。适用IT4I-T7级,用锤或压力机装配,通常推荐用于紧密的组件配合。H6/n5配合时为过盈配合。
42.轴的基本偏差为n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渡配合,平均过盈比m轴稍大,很少得到间隙,适用IT4-IT7级,用锤或压力机装配,通常推荐用于紧密的组件配合。H6/n5配合时为过盈配合。
43.轴的基本偏差为p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盈配合, 与H6或H7配合时是过盈配合,与H8孔配合时则为过渡配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较轻的压入配合,当需要时易于拆卸。对钢、铸铁或铜、钢组件装配是标准压入配合。
44.轴的基本偏差为r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盈配合, 对铁类零件为中等的入配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轻打入的配合,当需要时可以拆卸。与H8孔配合,直径在100mm以上时为过盈配合,直径小时为过渡配合。
45.轴的基本偏差为s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盈配合, 用于钢和铁制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装配。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当用弹性材料,如轻合金时,配合性质与铁类零件的P轴相当。例如套环压装在轴上、阀座等配合。尺寸较大时,为了避免损伤配合表面,需有热胀或冷缩法装配。
46.轴的基本偏差为t;u;v;x;y;z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属过盈配合,过盈量依次增大,一般不推荐。
47.什么情况下选用基轴制?
答:直接使用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的有一定公差等级(—般为8至11级) 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做轴。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形成各种不同的配合需求。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这种情况比较多。
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要比加工同级的孔困难得多,因此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电和电子行业中,通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细钢丝直接
做轴,这时选用基轴制配合要比基孔制经济效益好。从结构上考虑,周一根轴在不同部位与几个孔相配合,并且各自有不同的配合要求,这时应考虑采用基轴制配合。
48.与标准件如何配合?
答:若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为基准件确定配合制。
例如,在滚动轴承支撑结构中,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该采用基孔制,箱体孔按J7制造,轴颈按k6制造。
49.研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IT5。
50.衍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4~IT7。
51.金刚石车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5~IT7,
52.金刚石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5~IT7。
53.圆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5~IT8。
54.平磨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5~IT8。
55.拉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5~IT8。
56.精车精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7~IT9。
57.铰孔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6~IT10。
58.铣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8~IT11。
59.刨、插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1。
60.滚压、挤压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1。
61.粗车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2。
62.粗镗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2。
63.钻削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3。
64.冲压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0~IT14。
65.砂型铸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4~IT15。
66.金属型铸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4~IT15。
67.锻造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5~IT16。
68.气割加工方法,应取公差等级什么范围?
答:应取IT15~IT18。
69.确定基本偏差有几种方法?
答:确定基本偏差的方法有三种:试验法、计算法和类比法。
70.什么称为试验法?
答:试验法就是应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配合种类,主要用于如航天、航空、国防、核工业以及铁路运输行业中一些关键性机构中,对产品性能影响大而又缺乏经验的重要、关键性的配合。该方法比较可靠。其缺点是需进行试验,成本高、周期长。较少应用。
71.什么称为计算法?
答:计算法是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配合种类。其优点是理论依据充分,成本较试验法低,但由于理论计算不可能把机器设备工作环境的各种实际因素考虑得十分周全,因此设计方案不如通过试验法确定的准确。例如,用计算法确定滑动轴承间隙配合的配合种类时,根据液体润滑理论可以计算其允许的最小间隙,据此从标准中选择适当的配合种类;用计算法确定完全靠过盈传递负荷的过盈配合种类时,根据要传递负荷的大小,按弹、塑性变形理论,可以计算出需要的最小过盈,据此选择合适的过盈配合种类,同
时验算零件材料强度是否能够承受该配合种类所产生的最大过盈。由于影响配合间隙、过盈的因素很多,理论计算只能是近似的。72.什么称为类比法?
答:类比法就是以与设计任务同类型的机器或机构中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的配合作为参考,并结合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条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配合。该方法应用最广,但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充分的参考资料并具有相当的经验。用类比法确定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受力大小。受力较大时,趋向偏紧选择配合,即应适当地增大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减小间隙配合的间隙量,选用获得过盈的概率大的过渡配合。
拆装情况和结构特点。对于经常拆装的配合,与不经常拆装的任务相同的配合相比,其配合应松些。装配困难的配合,也应稍松些。
结合长度和形位误差。配合长度越长,由于形位误差的存在,与结合长度短的配合相比,实际形成的配合越紧。因此,宜选用适当松一些的配合。
材料、温度。当相配件的材料不同(线性膨胀系数相差较大)且工作温度与标准温度+20 ℃相差较大时,要考虑热变形的影响。
装配变形的影响。
73.公差等级为5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主要用在配合公差、形位公差要求甚小的场合,配合性质稳定,一般在机床、发动机、仪表等重要部位应用。如与D 级滚动轴承配合的箱体孔;与E级滚动轴承配合的机床主轴,机床尾架与套筒,精密机械及高速机械中的轴颈,精密丝杠径等。
74.公差等级为6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配合性质能达到较高的均匀性,如与E级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孔、轴颈;与齿轮、蜗轮、联轴器、带轮、凸轮等连接的轴径,机床丝杠轴径;摇臂钻立柱;机床夹具中导向件的外径尺寸;6级精度齿轮的基准孔,7、8级齿轮基准轴。
75.公差等级为7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7级精度比6级稍低,应用条件与6 级基本相似,在一般机械制造中应用较为普遍。如联轴器、带轮、凸轮等孔径;机床夹盘座孔,夹具中固定钻套,可换钻套;7、8级齿轮基准孔,9、10级齿轮基准轴。
76.公差等级为8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在机器制造中属于中等精度。如轴承座衬套沿宽度方向尺寸,9~12级齿轮基准孔;11~12级齿轮基准轴。
77.公差等级为9~10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主要用于机械制造中轴套外径与孔;操纵件与轴;空轴带轮与轴;单键与花键。
78.公差等级为11~12级时,应用在哪些场合?
答:配合精度很低,装配后可能产生很大间隙,适用于基本上没有什么配合要求的场合。如机床上法兰盘与止口;滑快与滑移齿轮;加工中工序间尺寸;冲压加工的配合件;机床制造中的扳手孔与扳手座的连接
79.间隙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2
起重机吊钩的铰链 带榫槽的法兰盘 内燃机的排气阀和导管
滑轮与轴的配合 &n
bsp; 内燃机主轴的配合齿轮轴套与轴的配合 钻套与衬套的配合
图2
80.过渡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3
车床尾座的顶尖套筒的配合 带轮与轴的配合
刚性联轴节的配合 蜗轮青铜轮缘与轮辐的配合
图3
81.过盈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4
连杆小头孔与衬套的配合 联轴节与轴的配合
火车车轮与钢箍的配合
图4
82.零件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5
图5
83.装配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6
图6
84.标准件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7
图7
85.线性尺寸公差标注有什么要求?
答:公差代号与基本尺寸数字同高。
采用极限偏差标注线性尺寸公差时,上下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数字小一号,且上下偏差小数点位数必须对齐,并标出正负号。
其中一个偏差为零,可用“0”标出,并与另一个偏差个位数对齐。
下偏差底线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
当上下两偏差数值相等时,偏差只注写一次,并在偏差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号,且二者字号相同。
86.什么称为圆锥配合?
答:基本圆锥相同的内、外圆锥直径之间,由于结合不同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圆锥配合的配合特征是通过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规定的轴向位置来形成间隙或过盈。间隙或过盈是在垂直于圆锥表面方向起作用,但按垂直于圆锥轴线方向给定并测量;对锥度小于或等于1:3的圆锥,垂直于圆锥表面与垂直于圆锥轴线给定的数值之间的差异可忽略不计。按确定相结合的内、外圆锥轴向位置的不同方法,圆锥配合分为结构型圆锥配合和位移型圆锥配合两种类型。
87.什么称为结构型圆锥配合?
答:由结构本身或结构尺寸来确定内、外圆锥相对轴向位置而获得的配合。
88.什么称为位移型圆锥配合?
答:规定轴向位移或产生轴向位移的轴向力的大小来确定内、外圆锥相对轴向位置而获得的配合。
89.标准公差系列由哪三项内容组成?
答:由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和基本尺寸分段。
90.什么称为一般公差?
答:是指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达到的公差。
91.GB/T1804-1992为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了什么?
答:规定了f、m、c和v共4个公差等级,字母f表示精密级,m表示中等级,c表示粗糙级,v表示最粗级。公差等级f、m、c和v分别相当于IT12、IT14、lt16和IT17。
92.什么是线性尺寸一般公差的极限偏差数值表?
答:见表1
表1
93.什么是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极限偏差数值表?
答:见表2
表2
94.间隙配合时要注意什么?
答:基准孔H(或基准轴h)与相应公差等级的轴a~h(或孔A~H)形成间隙配合,共11种,其中
H/a(或A/h)组成的间隙最大,H/h的配合间隙最小。
H/a(A/h)、H/b(B/h)、H/c(C/h)配合,这3种配合的间隙很大,不常使用。一般用在工作条件较差,要求灵活动作的机械上,或用于受力变形大,轴在高温下工作需保证有较大间隙的场合。
H/d(D/h)、H/e(E/h)配合,这两种配合间隙较大,用于要求不高易于转动的支撑。其中H/d(D/h)适用于较松的传动配合,如密封盖、滑轮和空转带轮等与轴的配合。也适用于大直径滑动轴承的配合,如球磨机、轧钢机等重型机械的滑动轴承,适用于IT7~IT11级。例如滑轮与轴的配合。
H/f(F/h)配合,这个配合的间隙适中,多用于IT7~IT9的一般传动配合,如齿轮箱、小电动机、泵等的转轴及滑动支撑的配合。
H/g(G/h)配合,此种配合间隙很小,除了很轻负荷的精密机构外,一般不用做转动配合,多用于IT5 ~IT7 级,适合于作往复摆动和滑动的精密配合。例如钻套与衬套的配合。
H/h配合,这个配合的最小间隙为零,用于IT4~IT11级,适用于无相对转动而有定心和导向要求的定位配合,若无温度、变形影响,也用于滑动配合,推荐配合H6/h5、H7/h6、H8/h7、
H9/h9和H11/h11。
95.过渡配合时要注意什么?
答:基准孔H与相应公差等级轴的基本偏差代号j~n形成过渡配合(n与高精度的孔形成过盈配合)。
H/j、H/js配合,这两种过渡配合获得间隙的机会较多,多用于IT4~IT7级,适用于要求间隙比h小并允许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如联轴节、齿圈与钢制轮毂以及滚动轴承与箱体的配合等。
H/k配合,此种配合获得的平均间隙接近于零,定心较好,装配后零件受到的接触
应力较小,能够拆卸,适用于IT4~IT7级,如刚性联轴节的配合。
H/m、H/n配合,这两种配合获得过盈的机会多,定心好,装配较紧,适用于IT4~IT7。
96.过盈配合时要注意什么?
答:基准孔H与相应公差等级轴的基本偏差代号p~zc形成过盈配合(p、r与较低精度的H孔形成过渡配合)。
H/p、H/r配合,这两种配合在高公差等级时为过盈配合,可用锤打或压力机装配,只宜在大修时拆卸。主要用于定心精度很高、零件有足够的刚性、受冲击负载的定位配合,多用于IT6~IT8级。
H/s、H/t配合,这两种配合属于中等过盈配合,多采用IT6、IT7级。用于钢铁件的永久或半永久结合。不用辅助件,依靠过盈产生的结合力,可以直接传递中等负荷。一般用压力法装配,也有用冷轴或热套法装配的,如铸铁轮与轴的装配,柱、销、轴、套等压入孔中的配合。
H/u、H/v、H/x、H/y、H/z配合,这几种属于大过盈配合,过盈量依次增大,过盈与直径之比在0.001以上。它们适用于传递大的扭矩或承受大的冲击截荷,完全依靠过盈产生的结合力保证牢固的连接,通常采用热套或冷轴法装配。火车的铸钢车轮与高锰钢轮箍要用H7
/u6甚至H6/u5配合。由于过盈大,要求零件材质好,强度高,否则会将零件挤裂,因此采用时要慎重,一般要经过试验才能投入生产。装配前往往还要进行挑选,使一批配件的过盈量趋于一致,比较适中。97.为什么优先选用基孔制?
答:因为孔的加工难于轴,改变孔的尺寸需要改变刀具、量具的数量。而改变轴的尺寸不会改变刀具、量具的数量。
98.公差等级的如何应用?
答:见表3
表3
99.使用要求如何确定配合的类别?
答:当孔、轴有相对移动或转动时,必须选择间隙配合。相对移动选取间隙较小的配合,相对转动选取间隙较大的配合。
当孔、轴之间无键、销、螺钉等联接件,只能靠孔、轴之间的配合来实现传动时,必须选择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的特性是可能产生间隙,也可能产生过盈,但间隙或过盈的量相对较小。因此,当零件之间无相对运动、同心度要求较高,且不靠配合传递动力时,常常选择过渡配合。
100.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篇5:公差配合基本概念
互换性概述
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和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的互换,这里仅讨论几何参数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零、部件在几何参数方面的互换性体现为公差标准。而公差标准又是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的基础标准,它为机器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缩短了机器设计时间,促进新产品的高速发展。
“尺寸”术语与定义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基本尺寸: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作用尺寸: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零线: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标准公差: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配合公差(或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过渡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篇6: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公差配合练习题
P26二、计算题
1.某基轴制配合,孔的下偏差为-11um,轴的公差为16um,最大间隙为30um,试确定配合公差,求最大过盈,划出公差带图,详细写出计算过程。
解:根据题意可知:ei=-0.016mm es=0 EI=-0.011mm
Xmax=0.030mm 则ES=Xmax+ei=0.030-0.016=0.024mm
TD=ES-EI=0.024-(-0.011)=0.024+0.011=0.035mm
Td=es-ei=0-(-0.016)=0.016mm
Tf=TD+Td=0.035+0.016=0.041mm
公差带图:
+ -0.016
由公差带图可知,此配合为过渡配合
Ymax=Dmin -dmax=EI-es=(-0.011)-0=- 0.011mm
答:此配合的配合公差为0.041mm,最大过盈为-0.011mm.
2.基本尺寸为30mm的N7孔和m6轴相配合,已知N和m的基本偏差
分别为-7um和+8um,IT7=21um,IT6=13um,试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绘制孔、轴配合的公差带图(说明何种配合类型)。
解:根据题意知ES=-0.007mm ei=0.008mm
EI=ES-IT=-0.007-0.021=-0.028mm
es=ei+IT=0.008+0.013=0.021mm
Tf=TD+Td=0.021+0.013=0.034mm
由孔轴的偏差可知,本配合为过盈配合
Ymax=EI-es=-0.028-0.021=-0.049mm
Ymin=ES-ei=-0.007-0.008=-0.015mm
+ -
Yav=(Ymax+Ymin)/2=(-0.049-0.015)/2=-0.032mm
答:配合类型为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是0.034mm,平均过盈是-0.032mm
P39练习
1、设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过盈为-0.028mm,最大间隙为0.006mm,试确定公差等级和选择适当的配合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根据题意该配合应为过渡配合
(1)选择基准制 本题无特殊要求,选用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则EI=0.
(2)确定公差等级 根据使用要求,其配合公差为:
Tf=Xmax-Ymax=0.006-(-0.028)=0.034mm
假设孔轴同级配合,则:
TD=Td=Tf/2=0.034/2=0.017mm
查附表C: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6和IT7之间,根据工艺等价的原则,在IT6和IT7的公差等级范围内,孔应比轴低一个公差等级,选孔为IT7,查表得TD=0.021mm,选轴为IT6,Td=0.013mm配合公差Tf=TD+Td=0.021+0.013=0.034mm≤0.034mm,满足使用要求
(3)选择配合种类 根据使用要求,本例为过渡配合。采用基孔制配合,孔的基本代号为H7,孔的极限偏差为ES=EI+TD=0+0.021=0.021mm。孔的公差代号为Φ25H7
根据Xmax=ES-ei得ei=ES-Xmax=0.021-0.006=0.015mm
则es=IT6+ei=0.013+0.015=0.028mm
查表A选轴的偏差代号,选n6,则ei=0.015mm,轴的上偏差为es=IT6+ei=0.013+0.015=0.028mm
轴的公差代号为Φ25n6
选择配合为:Φ25H7/n6
(4)验算设计结果
Xmax=ES-ei=0.021-0.015=0.006mm
Ymax=EI-es=0-0.028=-0.028mm
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均与设计相同,本题选定的配合为:Φ25H7/n6
公差带图:
+0
-
另一种做法:
1、设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过盈为-0.028mm,最大间隙为0.006mm,试确定公差等级和选择适当的配合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根据题意该配合应为过渡配合
(1)选择基准制 本题无特殊要求,选用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则es=0
(2)确定公差等级 根据使用要求,其配合公差为:
Tf=Xmax-Ymax=0.006-(-0.028)=0.034mm
假设孔轴同级配合,则:
TD=Td=Tf/2=0.034/2=0.017mm
查附表C: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6和IT7之间,根据工艺等价的原则,在IT6和IT7的公差等级范围内,孔应比轴低一个公差等级,
选孔为IT7,TD=0.021mm,选轴为IT6,Td=0.013mm配合公差Tf=TD+Td=0.021+0.013=0.034mm≤0.034mm,满足使用要求
(3)选择配合种类 根据使用要求,本例为过渡配合。采用基轴制配合,轴的基本代号为h6,轴的极限偏差为es=0 ei=es-Td=0-0.013=-0.013mm。
查表轴的公差代号为Φ25h6
根据Ymax=EI-es得EI=Ymax +es=-0.028+0=-0.028mm
因为ES=EI+IT7=-0.028+0.021=-0.007mm
查表B确定孔的偏差代号,分析题意得知, ES≤-0.07才符合要求;查表B选N7,则ES=-0.007mm
EI=ES-IT7=-0.007-0.021=-0.028mm
孔的`公差代号为Φ25N7
选择配合为:Φ25N7/h6
(4)验算设计结果
Xmax=ES-ei=-0.007+0.013=0.006mm
Ymax=EI-es=-0.028-0=-0.028mm
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均与设计相同,本题选定的配合为:Φ25N7/h6
公差带图:
+
-
2、一对基轴制的同级配合,基本尺寸为25mm,按设计要求配合间隙应在0-0.066mm范围内变动,试确定孔轴公差,写出配合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根据题意,Xmax=0.066mm,Xmin=0 配合应为间隙配合
(1)选择基准制 本题无特殊要求,选用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则EI=0.
(2)确定公差等级 根据使用要求,其配合公差为:
Tf=Xmax-Xmin=0.066-0=0.066mm
假设孔轴同级配合,则:
TD=Td=Tf/2=0.034/2=0.033mm
查附表C:选择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均为IT8,
查表得TD=Td=0.033mm
配合公差满足题目要求
(3)选择配合种类 根据使用要求,本例为间隙配合。
选用基孔制配合,EI=0 孔的基本代号为H8,孔的上偏差为ES=TD=0.033mm。孔的公差代号为Φ25H8
初算轴的偏差:
因为Xmax=ES-ei 所以ei=ES-Xmax=0.033-0.066=-0.033mm 则es=IT8+ei=0.033-0.066=-0.033mm
根据题意分析,轴的上偏差约接近零线越符合题目要求,选轴的偏差代号h8 查表A选轴的偏差代号,选h8则es=0mm,轴的下偏差为
ei=es-Td=0-0.033=-0.033mm
轴的公差代号为Φ25h8
选择配合为:Φ25H8/h8
(4)验算设计结果
Xmax=ES-ei=0.033+0.003=0.066mm
Xmin=EI-es=0-0=0mm
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定的配合为:Φ25H8/h8
公差带图:
+0
-
篇7: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 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 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30.010-30=+0。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3。010-29.990=0.020=ES-EI=+0.010-(-0.010)=0。020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差为正;零线下方偏差为负。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区域宽度和位置是构成公差带的两个要素。为了简便地说明上述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在实用中一般以公差带图表示。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图形式画出方框的,注出零线,方框宽度表示公差公差值大小,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为区别轴和孔的公差带,一般用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用加点表示轴的公差。7、标准公差与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所列的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表示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级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级最低。对于 一定的基本尺寸,标准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程度愈高。国家标准将500mm以内的基本尺寸范围分成13段,按不同的标准公差等级列出了各段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值,见表8、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2所示,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根据实际需要,国家标准分别对孔和轴各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如图3所示。孔、轴的基本偏差数值可从有关表中查出。从图3中可知:(1)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的基本偏差代号,小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由于图中用基本偏差只表示公差带大小,故公差带一端画成开口。(2)本偏差从A—H为下偏差,J—ZC为上偏差,J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3)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j—zc为下偏差,j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IT/2T和—IT/2。孔和轴的另一偏差可由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算出。9、轴的公差代号与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并且要用同一号字书写。例如:Ø60H8,表示基本尺寸为Ø60,基本偏差为H,标准公差等级为8级的孔的公差带。又如:Ø60f7,表示基本尺寸为Ø60,基本偏差为f,标准公差等级为7级的轴扔公差带。(三)配合的有关术语在机器装配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不同,装配后可以产生“间隙”或“过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时是间隙,为负值时是过盈。1. 配合的种类配合按其出现间隙或过盈的不同,分为三类:(1)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关带之上,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都成为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如图4a所示。(2)过盈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都为为具有过盈(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如图4b所示。(3)过度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是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如图4c所示。2、配合的基准制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如图4所示。(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5a所示。也就是在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中将孔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换轴的公差带位置得到不同的配合。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国家标准中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5b所示。也就是在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中将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换的孔的公差带位置得到不同的配合。基轴心制的孔称为基准轴套,国家标准中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h”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从基本偏差系列(图3)中可以看出:在基孔制中,基准孔H与轴配合,a~h(共11种)用于间隙配合;j~n(共5种)主要用于过度配合;(n、p、r可能为过度配合或过盈配合);p~zc(共12种)主要用于过盈配合。在基轴制中,基准轴h与孔配合,A~H(共11种)用于间隙配合;J~N(共5种)主要用于过度配合;(N、P、R可能为过度配合或过盈配合);P~ZC(共12种)主要用于过盈配合。二、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公差配合的选用包括基准制、配合类别和公差等级三项内容。(一)基准制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因为一般地说加工孔比加工轴难,采用基孔帛可以限制和减少加工也所需用的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基轴制通常仅用于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宜采用基孔制,或采用基轴制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场合。例如,同一轴与几个具有不同公差带的孔配合(如图6)或冷拉制成不再进行切削加工的轴在与孔配合时,采用基轴制。在零件与标准配合时,应按标准件所选用的基准制来确定,如滚动轴承的轴圈与轴的配合则为基孔制;而座圈与机体孔的配合则有为 基轴的制。(二)配合的选择国家标准规定了优先选用、常用和一般用途的孔、轴公差带。应根据配合特性和使用功能,尽量选用优先和常用配合。当零件之间具有相对转动或移动时,必须选择间隙配合;当零件之间无键、销等紧固件,只依靠结合面之间的过盈来实现传动时,必须选择过盈配合当零件之间不要求有相对运动,同轴度要求较高,且不是依靠该配合传递动力时,通常选择过度配合。(一) 准公关等级的选择在保证零件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比较低的标准公差等级,即标准公差等级数较大,公差值较大,以减少零件的制造成本。由于加工孔比较难,故当标准公差等级高于IT8时,在基本尺寸至500mm的配合中,应选择孔的标准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如孔为8级,轴为7级)来加工孔。因为公差等级愈高,加工愈困难。标准公差等级低时,轴、孔的配合可选相同的标准公关等级。通常IT01~IT14用于块规和量规;IT5~IT12用于配合尺寸;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三、公差与配合的注法及查表(一)配合在装配图中的注法配合代号由相配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组成,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用斜分数线时,用斜分数线应与分子、分母中的代号高度平齐)。由上述分析中可知,在配合代号中,如果分子含有H的,则为基孔制配合;如果分配含有h的,则为基轴制配合。如果分配含有H,同时分配也含有h时,则是基孔与基准轴相配合即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一般视为基孔制配合,也可以视为基轴制配合。配合在装配图中的注法,有以下三种形式:(1) 标注孔、轴的配合代号,如图7a所示。这种注法应用最多。(2) 零件与标准件或外购件配合时,装配图中可仅标注该零件的公差带代号。如图7b中轴颈与滚动轴承圈的配合,只注出轴颈φ30K6;机座孔与滚动轴承座圈的配合,只注出机座孔φ62J7。(3)标注孔、轴的极限偏差,如图8所示。这种注法主要用于非标准配合。(二) 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注法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注法,有以下三种形式:1、标注公差带代号如9a所示,这种注法常用下地大批量生产中,由于与采用专用量具检验零件统一起来,因此不需要注出偏差值。2、标注偏差数值如图9b所示,这种注法常用于小批量或单件生产中,以便加工检验时对照。村注偏差数值时应注意;(1)上、下偏差数值不相同时,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右下方并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偏差数字应比基本尺寸数字小一号,小数点前的整数位对齐,后边的小数位应相同,如图中ф30 。(2)如果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应简写为“0”,前面不注“+”、“—”号,后边不注小数点;另一偏差按原来的位置注写,其个位“0”对齐,如图ф30 。(3)如果上、下偏差煤数值绝对值相同,则在基本尺寸后加注“±”号,只填写一个偏差数值,其数字大小与基本尺寸数字大小相同,如ф80±0.017。3、同时村注公差带代号和偏差数值如图9c所示,偏差数值应该用圆括号括起来。这种标注形式集中了前两种标注形式的优点,常用于产品转产较频繁的生产中。国家标准规定,同一张零件图上其公差只能选用一种标注形式。(二)极限偏差数值的查表当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后,可由极限偏差表中直接查得孔或轴的上、下偏差;对于基准件(基准孔和基准轴)直接从标准公差表中查得。[例10-3] 查表写出ф30和ф18的轴、孔偏差数值。⒈查ф30的轴、孔偏差数值从该配合代号中可以看出孔、轴基本尺寸为ф30,孔为基准孔,公差等级7级;相配的轴基本偏差代号为f,公差等级6级,属基孔制间隙配合。(三) 查ф30H7基准孔。在附表中由基本尺寸24~30的横行与H7的纵列相交处,查得上、下偏差为 μm(即mm),所以ф30H7可写成ф30。0.021就是该基准孔的公差,因此,也可在标准公差表中查得,在基本尺寸>18~30的横行与IT7的纵列相交处找到21μm(即0.021mm),可知该基准孔的上偏差为+0.021,其下偏差为“0”。(四) 查ф30f6轴。在附表6-1中,由基本尺寸>24~30的横行与f6的纵列相交处,查得上、下偏差为μm(即mm),所以ф30f6可写成ф30。(1) 查ф18的轴、孔偏差值用同样方法可查得ф18K8孔的极限偏差为,故可写成ф18K8;查得ф18h7基准轴的极限偏差为,可写成ф18h7()。篇8: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论文摘要: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机械行业的工作岗位,从设计制造工程师到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都必须具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
论文正文: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概念多、名词术语多、公式多、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该课程的特点及各章节内容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性,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上好第一节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认真地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此过程中笔者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在教学中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围绕教案进行的陈旧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新的学期,学生看到新的教师、新的课本,对新课总怀有一种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该课程要讲一些什么内容和它有没有使用价值,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是否有用等。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第一节课教师要结合专业讲清课程的所用教材、参考书;课程的产生、发展和主要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讲清课程性质、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明确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要求达到的目的,最后讲述如何学习及考核方法等。
二、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门课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如何理解这些概念、术语、标准,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第二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中,包含了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度配合、基准制等术语和定义,可以以学生在机加工实习所做的机械零件齿轮轴为载体讲解。首先让学生分析图纸信息,提出图纸中包含哪些尺寸,用什么形式表示,用具体的数值或数值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接着根据图纸上的公差带代号,介绍有关国家标准,如何查表等内容;最后提出如何选择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还可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提出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求得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提问,以考查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重要的知识概念。这样,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中,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展示才干和锻炼胆识的热忱。三、合理选择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学内容内在的联系以及相应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如在讲解形位公差带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笔者选择了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模拟、逐步显示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书本上静态的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认清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如上课补充的知识点或例题,学生有时上课来不及抄录,课后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此部分我采用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实践提高能力,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会操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对于对公差配合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专门安排一周的公差实训的强化练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了常用计量器具、形位公差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和齿轮公差项目的测量等十个实验项目,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强化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时较少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时序性和层次性。首先应该教会学生看实物,让学生学会看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量块、角度尺、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等实物。只有让学生先看,才能让其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看讲结合便于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优化了课堂教学秩序。对于光学仪器的测量,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提出哪些实验是必做的,哪些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的,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篇9: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成阶梯状的成长,传统的手工作坊的茶叶制作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对与茶叶的需求,自动化制茶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制茶机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关键词:公差配合;制茶机;应用研究
1制茶机应用的背景
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的生产大国,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前大多数的茶叶作坊加工采用手工式,但随着人们对茶叶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手工茶叶的生产效率制约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制茶机生产茶叶。现在市场上所常见的制茶机功能多样化,好多制茶机把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功能集于一身,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茶叶的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好,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的研究,解决茶叶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达到提升茶叶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的目的。
2制茶机的加工流程
制茶机制茶的步骤一般分为鲜叶—堆放—杀青—揉捏—初烘—干燥—增香等作业。按照其生产流程还可以分为:茶叶的粗加工、茶叶精加工和茶叶深加工。茶叶初加工是指将新鲜茶叶从茶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制成茶叶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茶叶称为毛茶。茶叶初加工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茶叶的经济效益。在茶叶的初加工过程中,要经过炒青、揉捻和烘干三个主要制茶工艺。茶叶种类的不同,茶叶初制的工艺技术也会有所不同。茶叶精加工是对外形、颜色、香气以及味道的深化加工。茶叶初加工制成的毛茶存在着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等诸多问题,茶叶精加工将毛茶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从中筛选出各个不同层次的茶叶。茶叶精加工属于物理加工的过程,茶叶精加工后根据分类形成不同质量层次的成品茶。利用多种高新技术将茶叶的副产物进行提取和再加工,得到茶或者含有茶叶内有效成分的衍生品的加工过程即为茶叶深度加工技术。茶叶的深加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也可以丰富市场产品,同时也可以将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页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
3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3.1公差
为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只要使同一规格零件的几何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即可,这个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范围)称为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几何参数有直径、长度、宽度和角度等。为了满足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可换零件的尺寸必须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浮动,公差决定了这个标准范围。零件的尺寸制造精度也取决于公差,精度随着公差值的改变而变化,数字越小,公差等级越高,零件允许变动的范围越小,制造越困难。①尺寸公差,在国标中,将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5,IT6,IT7是较常使用的高精度等级;IT8是中等精度等级,而IT9,IT10,IT11等是常见的低精度等级。②几何公差是图样中对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大允许变动量,即公差带。它通常具有两个含义:区域性和长度值。在国标中,除线轮廓、面轮廓和位置度外,其余均规定了公差等级,其中将圆度、圆柱度划分为13个等级(0-12级);其余公差项目划分为12级,精度等级随着数字的增大而降低。③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相对运动平面的摩擦与磨损等。公差等级的选则一般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则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加工成本,因此选择时应注意相关件和相配合零件的精度。
3.2配合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它决定结合的松紧程度。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配合可分为过盈、过渡和间隙配合三种方式。配合公差是设计人员根据相配件的使用要求确定的,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在实际使用设计中配合方式的选择应视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称量式茶叶投加装置中托盘装在轴上的轮形零件,轴旋转时,轮与轴无相对运动,轮的外廓推动另一构件使其产生往复运动,此时则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3.3公差配合
综上所述,所谓公差配合指的是在间隙、过盈范围内的变动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配合公差影响着配合精度。通过降低配合公差来减小配合间隙,从而提高零件的精确度。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工程中通常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一般只用于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3.4公差配合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关系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公差配合的主要应用体现在控制零件精度、评估零件表面质量两个方面。在精度控制方面,加工条件的不同会导致零部件几何参数有所不同,因此要选取合理的公差保证零部的精度。通常在行业中较为常用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在零件表明质量评估方面,主要是分析产品误差。可见,公差配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5公差配合技术在制茶机中的应用原则
公差配合在制茶机的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差的确定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及成本,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大,机器的运动不规则,将会影响成茶后茶叶的颜色和口感。若制茶机的公差过小,影响生产的效率,降低茶叶的产值。制茶机的装调与公差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制茶机功能质量及零件互换性不仅与其尺寸精度有关,而且与制茶机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整体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密切相关。为了控制制茶机零件几何参数的位置和形状误差,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制茶机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在进行公差配合分析的工作,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公差配合分析的步骤一般分为:第一设定起始公差值;第二根据制茶机零件的实际公差配合的分布特征以及在制茶机装调过程中的装配公差的累积条件进行公差分析;第三要对制茶机装配公差进行可行性检验;第四保证制茶机的安全使用为前提,选择最优经济性能作为制茶机装调的依据。目前茶叶规模的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半自动化,其中,传统的锅式杀青技术因为茶叶表面不净产生黄叶、生产效率低、只能单独作业等问题而逐渐被淘汰。滚筒制茶机是目前绿茶加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制茶设备,它采用了整体式的设计结构,机身中带有一个长柱形金属滚筒,内部装有用于茶叶进出口、翻叶的三段不同角度的螺旋形导叶板和用于控制出叶时间的倾斜角调节机构,底部装有轮子,整机安装移动方便。在进行生产操作之前,需要对制茶机组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和设定,根据不同制茶量的多少,来相应的设置角度值。一般按照燃料的不同,将滚筒杀青机分为电热式和柴煤式杀青机两种。一般煤式杀青机的滚筒底部装有小型助燃鼓风机和铸铁炉栅加热装置,更加利于茶叶温度特点进行分级。绿茶的杀青时间一般按照经验应该掌握在60-120秒为宜。当温度达到85℃时,绿茶中的酶会完全失去催化作用的活性。对于制茶机的滚筒的公差分析,要考虑滚筒内壁的收缩量的影响,同时,在装配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保证其配合性质不变,可以考虑对制茶机滚筒的公差进行必要的修正,可以上移滚筒内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或者下移配合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少配合件的公差。制茶机滚筒的在烘干茶叶过程中,也要考虑热变形对于制茶机零件的影响,当制茶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80°C—130°C时,制茶机能够安全温度的运行,但是,当工作温度偏离标准温度时,精度会降低。所以,在对制茶机的公差分析时,也考虑到制茶机中热源的存在和影响,温度是制茶机的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左右着茶叶水分散失的速度。如果工作温度一般会高于标准温度,因此公差分析中准确预测和计算热变形的影响。
4常见制茶机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4.1制茶机出现茶门漏茶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是由于出茶口有异物产生的,大多数是由于茶门处堆积了茶尘,也有可能是茶门的弹簧失去弹性,亦或者是茶门由于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产生了变形。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去除茶门的茶尘(2)更换茶门弹簧(3)更换茶门。
4.2机体振动严重的故障
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可能滑套或者导轨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平行度的要求,无法安全有效的工作。二是制茶机连杆或者销轴磨损,达不到工作时的公差中的定位的要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更换导轨和滑套(2)更换连杆和销轴。4.3温度调节失灵的故障一般出现这种故障一是线路故障;二是电加热管出现故障,三是制茶机的电压出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1)检查线路,更换有问题的线路(2)更换新的加热管(3)检查电压,确保满足工作电压。
5结语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茶机的功能也越来强大,但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设备装配的主要分析手段,尤其对制茶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茶叶的颜色和成茶的口感,根据制茶机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分析,从制茶机的装配时产生的变形以及受热产生的变形和加工方式等因素考虑,控制制茶机零件的装配精度,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中祥李尚庆等.全自动茶叶杀青理条机的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xx.
[2]郑旭芝等..浅谈泰顺茶叶深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J].茶叶,20xx(2):79-80.
[3]王颖辉.公差配合在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xx(4):137-139.136
篇10:公差配合测量技术论文
论文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实际生产中又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本人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这一课程本身的用途和特点,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以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教学体会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专学校机械类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的前期课程是《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既有抽象的理论、概念,又与实际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直接应用和服务于生产活动。学好这门课程,才能读懂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螺纹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掌握好零件的质量指标,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使用量具进行正确的检测。对刚刚入校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理解,如何教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通过教学研究,应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规范要求,注重标准化教学过程
本书中涉及到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标准、螺纹的公差与配合标准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这些机械行业应用广泛,涉及面广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举例,结合实际题目,帮助学生纠正容易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认识到标准的严肃性,注重标准化,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去做,从而能减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出现与标准不符的错误。例如: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尺寸偏差前应有“+”号与“-”号,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前应无“+”号与“-”号,间隙数值前应标“+”号,过盈数值前应标“-”号,画尺寸公差带图时应有零线、合适的绘图比例及相应的标注;形位公差标注时,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不能与尺寸线对齐,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线箭头应垂直指在零件的中心线上或与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应与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平行,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尺寸线对齐;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螺纹的标注等都应按标准的规定执行,否则与标准不符就是错误的。
二、强化对比联系,加强理解,注重术语及定义
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及定义较多,并侧重于术语的解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每次在讲解完基本术语及定义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提问答疑中解惑;课堂上在叙述基本术语及定义时,要力求做到语言清晰流畅,把握好节奏,解释有关术语时要结合挂图和模型教具,联系生产实际,力求做到生动和形象和准确,不能一擦而过。教学过程中,要把有关术语进行对比,尤其是术语的含义﹑代号﹑表达式及有关图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形位公差时,有些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如圆度与径向圆跳动、圆柱度与径向圆径跳动)的被测要素、公差带的形状相同,但形状公差的公差带没有基准的限制,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受基准的限制,这样对比讲解能加强学生对形位公差项目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三﹑采用图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一书中有许多图形和表格,在讲授有关内容时,要把有关图形与表格相结合进行讲解,举例说明这些图形与表格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图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基本偏差系列图”时,“公差带”仅绘出一端,它的另一端取决于公差等级和这个基本偏差的组合。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Φ20G7,让学生查“基本偏差表”及“标准公差数值表”确定基本偏差值和公差值,并列式计算其上偏差值,然后将计算结果同书后的附表进行对照;在讲解基孔制(基轴制)的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时,教师可配合基本偏差系列图讲解为什么a--h/H(A--H/h)是间隙配合、j--n/H(J--N/h)基本上是过渡配合、p--zc/H(P--ZC/h)是过盈配合,并举例让学生查表绘制公差带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类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要竖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操作量具应用与读数实际训练的教学模式。正确使用量具,确定量具读数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及所检验产品的合格率,甚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际中,如何运用量具对工件进行正确的测量是保证工件质量合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技术测量知识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技术测量基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测量的有关概念、计量器具的种类、测量方法的分类、计量器具的基本计量参数、测量误差的概念与评定指标、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分类。
(2)注重常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量具的结构和用途、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测量精度和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的知识。五﹑组织参观实习,丰富感性知识
由于本课中有许多知识是比较抽象,所以在适当时候应安排两到三次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通过观察工人师傅加工零件及检测零件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间的关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外圆与内孔的加工方法与尺寸误差的测量方法、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内外螺纹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尺寸公差及配合,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有关抽象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参观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车床加工零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情况,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机床精度的影响。
五﹑及时完成作业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概括、提炼和补充,也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接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课中许多抽象知识与测量方法就要通过作业和案例记录去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考虑和构思,优选分量适中的作业,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要明确作业的要求,作业批改后,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个别问题可以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每做一次作业就有一次真正的收获,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类专业)》,主编:胡荆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版),20xx年1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编:于凤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9月
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主编:王洪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年1月
篇11:高速轴承的安装配合与调整
1.高速轴承的配合和游隙
由于高速轴承既要按高精度轴承要求,又要按高温轴承要求,所以在考虑其配合和游隙时,要顾及下面两点:
(1)由常温升至高温时的尺寸变化和硬度变化;
(2)高速下离心力所引起的力系变化和形状变化,
总之,在高速、高温的条件下,从配合和游隙的选择上要力求保持轴承的精度和工作性能,这是有难度的。
为了保证轴承安装后的滚道变形小,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不能取得太大,而高速下的离心力和高温下的热膨胀,或是抵销配合表面的法向压力。或是使配合面松弛,因此过盈量必须在考虑上述两种因素的前提下审慎地加以计算,在常温常速下有效的过盈量对于高速轴承可能是无效的。
如果计算结果这个矛盾太大(通常只有在超高速下才有这种情况),只有采取环下润滑法与静压润滑法并用的双重润滑措施,而这种方案有可能使轴承的dmn值突破300万的大关,
在考虑高速轴承游隙时不但要考虑上述各项因素,而且要考虑轴的热伸长对游隙的影响,要求轴承在工作状态下,即在工作温度下有最佳的游隙,而这种游隙是在内、外圈球沟中心精确对位的状态下形成的。由于高速轴承力求降低相对滑动和内部摩擦,最好不要采用将内、外圈沿轴向相对错位的方法来调整球轴承的游隙。
在考虑轴承的配合过盈量和游隙时,要注意到材料在高温下变得松软而容易变形的特点,以及多次由常温到高温的温度改变引起一定永久变形的可能性。
2.对主机相关零件的要求
高速轴承要求轴承所在回转系统经过精密的动平衡,轴与座孔安装轴承的部位应具有高于一般要求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特别是同轴度和挡肩对座孔或轴颈的垂直度,而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必须注意到轴承运转时的高速因素和高温因素。
轴支承系统既要求刚性高,又要求质量尽可能地轻,为克服这个矛盾,可以采取诸如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表面强化等措施以提高支承刚度,利用空心轴以减少系统质量等。
篇12: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21.71:744机械制图.4:621.753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1/2Mechanical drawingsGB 4458.5-84Indication of tolerances for size and of fits代替GB 130-741 引言1.1 本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1.2 本标准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406-1982《技术制图--线性和角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注法》。1.3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GB 1800-79《公差与配合 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GB 4458.4-84《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GB 4457.3-84《机械制图 字体》GB 1183-83《形状和位置公差 术语及定义》2 在零件图中的注法2.1 线性尺寸的公差应按下列三种形式之一标准(图1~6)。2.1.1 不采用公差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的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图1、2)。2.1.2 当采用极限偏差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图3、4)。2.1.3 当要求同时标注公差代号和相应的极限偏差时,则后者应加上圆括号(图5、6)。2.1.4 当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置也必须相同(图7),2.1.5 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并与下偏差或上偏差的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图8)。2.1.6 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两个偏差相同时,偏差只需注写一次,并应在偏差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图9)。2.2 线性尺寸公差的附加符号注法2.2.1 当尺寸仅需要限制单个方向的极限时,应在该极限尺寸的右边加注符号“max”或“min”(图10、11)。2.2.2 同一基本尺寸的表面,若具有不同的公差时,应用细实线分开,并按2.1条规定的形式分别标注其公差(图12)。2.2.3 如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的关系遵循包容原则时,应在尺寸公差的右边加注符号“ ”(图13、14)。3 在装配图中的标注方法3.1 在装配图中标注线性尺寸的配合代号时,必须在基本尺寸的右边,用分数的形式注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图15)。必要时也允许按图16或图17的形式标注。3.2 在装配图中标注相配零件的极限偏差时,一般按图18的形式标注,孔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轴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注写在尺寸线的下方,也允许按图19的形式标注。若需要明确指出装配件的代号时,可按图20的形式标注。3.3 标注标准件、外购件与零件(轴或孔)的配合代号时,可以仅标注相配零件的公差带代号(图21)。图21角度公差的标注方法角度公差的标注如图22,其基本规则与线性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相同。图22★ 配合的反义词
★ Excel函数与数据有效性配合快速填通知书EXCEL 函数
轴承公差与配合 教案(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