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3-03-17 03:58:26 作者:明天再说吧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明天再说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篇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2、了解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利用;

3、了解燃料充分燃烧需要的两点条件。

【新课学习】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阅读课本136页文字和图片。

观察或参与教师实验7-3,记录现象在书本。

结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包括:

(1)放热反应,如 ,

(2)吸热反应,如 。

了解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利用。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阅读课本137页文字和图7-19。常说的化石燃料包括 。

阅读书本138――140页文字和图片,填空。

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 物)

(1)煤

主要成分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此外,还含有 。

煤高温分解可得到多种产品,如 。这是 变化。

煤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应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2)石油

石油主要含有 (填元素符号),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石蜡等产品。这是 变化。

2、天然气

天然气也是复杂的 物,主要含 气体。

观看教师播放视频实验7-4,记录现象在书本140页表格上

农村的沼气池的主要成分也是 。

【小结】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色 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29),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具有 性(在空气燃烧火焰颜色为 ,对比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是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是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对比三条化学方程式有何异同。

【试一试】鉴别H2、CO、CH4的最佳方法是 ( )

A.分别测气体的密度 B.分别闻三种气体的气味

C.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D.分别检验三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

【小结与拓展】检验一种可燃物中是否含C元素、是否含有H元素的方法: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1)把可燃物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2)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阅读课本140―141页文字和图片,填空

(1)化石能源是古代 经过数百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而且是 再生的。

随着人类的不断的大量地开采,不久的将来,将会消耗殆尽。

(2)估算表7―3中三中化石燃料的开采年限,记录在表格右侧。

(3)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的条件

一是燃烧时要有 ,二是燃料和空气要有 。

【试一试】

(1)把大块的`木头劈成很多小块后,再去燃烧,火焰更猛,是因为

(2)在野外野炊时,为了使木材燃烧充分,常把木材支起来,是因为

(3)把煤团加工成蜂窝煤,可以使煤燃烧充分,是因为

(4)未来的化石燃料――可燃冰

阅读142页“化学 技术 社会”,填空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它也是复杂的 物。它具有 、等优点,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 的问题。

【试一试】

1、下列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酒精

2、下列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的是 ( )

A.C+O2点燃==CO2 B.C+CO2高温===2CO

C.CH4+2O2点燃===CO2+2H2O D.Mg+2HCl==MgCl2+H2↑

3、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大的可燃冰,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能源 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与水混合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干馏)

C.汽油的挥发 D.石油的分馏(石油炼制)

5、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称为二次能源,如氢气属于高效、无污染的二次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 B.汽油属于一次能源

C.家用电器的电源属于一次能源 D.风能属于二次能源

篇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使用和开发的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

学习难点: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对照答案)

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 , , 。

2、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 等元素。石

油主要由 、元素组成,粘稠液体。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主要

成分是 ,化学式为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各小组到黑板上展示)

使用燃料对坏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是 ,温室气体是 ,

形成酸雨的是 。

2、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

(1) ;

(2) ;

(3) 。

3、汽车用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燃烧产生的尾气是:

4、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污染的两措施是:① ② 。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

俗称 ,化学式为 。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气:

化学式为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开发和利用其它新能源:

新能源的种类有 能、能、能、能、能等。

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三、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到黑板上展示)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药品: ;

反应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考虑 ,发生装置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考虑 ,收集氢气的方法有

四、达标检测(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讨论)

1.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1)少用煤作燃料;(2)把工厂的烟囱建高;(3)在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4)燃料脱硫;(5)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 )

A、(1)(2)(3) B、(2)(3)(4)

C、(1)(4)(5) D、(1)(3)(4)

2.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

3.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大气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污染水源

4.(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2)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试写出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乙醇的组成元素有 , , 三种,其化学式为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7.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通过管道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城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篇3: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反思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反思

反思:

本课时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从多方面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出问题的真实情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氛围。

本课时从上一课题燃烧的化学反应本质入手,初步介绍了产生能量不单纯是燃烧,还存在于物质间的反应,化学上能量改变通常表现在放热和吸热的.现象上。但需要说明的是不能单靠反应条件进行判断,而要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区分。同时,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有热量变化,就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如金属导线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现在学生对于柴木燃烧的印象不是那么明显,对于家中所用化石燃料也是相当模糊的,原因是学生较小进入厨房,故对三大化石燃料储量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应从图片或视颁中加以说明,甚至可以延伸到打仗或社会动荡也与能源有关,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让他们明白,化石燃料是取之有尽,用之则无。另外,对三大化石燃料亦要说明白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同时三大化石燃料是原料不是产品,是需经过提炼才可充分利用。特别是汽油是石油的分馏新产品,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心得:

本节课,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更重要是学生参与,可让学生上网查有关的资料,然后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并让学生总结,提高加工的能力。

篇4:九年级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把整节课的主动权都交到学生的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了支架式教学,先为本节的学习主题“能源”建立一个粗略的知识结构,在课前就要求学生按这个知识结构,通过报刊、杂志、电视、书籍、网络将找到的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补充完整。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了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能积极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在设计实验验证天然气的组成成分时,只是要求设计方案 ,验证,如果能补充做一个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能效果更好。

3、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做实验,在探究镁带与稀盐酸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的实验,比较积极参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能重视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建学习氛围,在共识中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快乐。

篇5: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况、对“酸雨”的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充分燃烧的意义、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重点:

1。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2.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难点: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2.常用灭火方法及使用范围。

3.对“酸雨”的探究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讲解]: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总结]:常用燃料(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燃料)

[提问]:要使燃料燃烧为我所用,应满足哪些条件?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破坏了某一燃烧的条件,燃烧便停止了。我们也正是这个原理来灭火的。

考考大家的消防知识。

篇6:《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一、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00,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

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答: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

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答:1、开源:海水淡化;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

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

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

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篇7:道德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思考

道德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思考

道德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握道德资源的需求、供给与消耗规律是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的前提.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必须刺激道德需求的增长、扩大道德供给、遏制道德资源的不合理损耗,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以合理的道德赏罚机制为主的社会干预机制.

作 者:邓清华 Deng Qinghua  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社科部,重庆,408003 刊 名:河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E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14(1) 分类号:B82 关键词:道德需求   道德供给   道德消耗   社会干预  

篇8: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更是制约着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作 者:郭全中 傅晨 GUO Quang-zhong FU Che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科学・经济・社会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ECONOMY・SOCIETY 年,卷(期):2001 19(1) 分类号:F832.41 关键词: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南水北调   开发和利用  

篇9:语文课程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 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 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走人行横道的情况;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 资源的开发有多种形式: 1、阅读报刊、杂志。 2、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资料。 3、网上下载。 4、询问他人。(家长、老师、同学等) 5、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采访报告等。 6、观察体会。 语文资源开发形式很多,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让教师最大程度上挖掘课内资源。 2、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 ①、创设良好的语文资源环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不要因为学生的资料不着边际而横加指责。 ③、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④、重视社会、家庭所蕴藏的语文资源,让社区支持,家长重视。 ⑤、开展诸如: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育活动。 四、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几个困惑。 1、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 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多少,学习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收集语文资源的多少和质量问题。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来收集处理信息,发挥最大的潜力?  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性导致语文资源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相对于城市,农村语文资源溃乏,收集方式单一,怎样能够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 2、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 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 3、课程资源是否恰当? 课程资源是不是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收集的课程资源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课程资源每次出现和使用是不是都恰如其分?如:《钓鱼的启示》中,调查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道理的认识?这些表能不能印证道德是与非的问题?《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收集的资料能不能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该怎样有目的地收集课程资源?怎样讲求资源收集的效率性? 4、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希望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共同来发现、探讨、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完成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篇10:语文课程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 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 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走人行横道的情况;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自然、

[1] [2]

篇11:辽东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辽东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辽东山区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探索其科学的开发利用途径,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对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作 者:吕春波 苏娟 杨坡 代菁钰 王岩  作者单位:丹东农业科学院,丹东,118109 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年,卷(期):2004 6(1) 分类号:F303.4 关键词:辽东山区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篇12: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教案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教案设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 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

(展示下列材料)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

活动二:“谣言”来了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

(材料展示)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展示下列图片)

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

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

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

(材料展示)

4月12日,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

1.思考: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提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强调: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活动五:网络助力张远坤的愿望

(材料展示)

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

思考: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了网络正能量。

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

提示:图1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图2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图3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图4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

教师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课堂总结

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3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

篇13: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赖以存在的根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就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以下论述.

作 者:梁帅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X1 关键词:土地资源   开发   利用   耕地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反思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教学反思

人教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论江西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浮力的利用教案设计

海南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工作的思考

珍惜资源合理利用国土小学作文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的物理教案设计

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的调查报告

《内能的利用和坏静的保护》的教案设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推荐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