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plcom5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初中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初中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案,欢迎阅读分享。
篇1:初中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案
初中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活动,巩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2.通过“拼地板”和有关计算,使学生从中发现能拼成一个不留空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几个多边形的内角相加要等于 360°。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能拼成一个平面图形的关键。
2.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什么?外角和?
2.什么叫正多边形?
二、新授
本章开头已提出关于瓷砖的铺设问题,今天我们来探究用什么样的正多边形能拼成一个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相互重叠的平面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若干张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
先用正三角形拼图,你能拼出既不留空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再依次用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试一试,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拼图,使他们发现能拼成既不留空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相加恰好等于360°。
下面我们再通过用计算器计算,看看哪些正多边形能拼成符合以上条件的图形。
让学生填教科书表9.3.1
每个内角为多少度时能拼成符合以上条件的平面图呢?
因为60°×6=360° 用6个正三角形瓷砖就可以铺满地面
90°×4=360° 即用4个正方形瓷砖就可以铺满地面。
为什么用正五边形瓷砖不能铺满地面呢?正八边形也不行?
(因为360°÷108°,360°÷154°得数都不是整数)
这就是说,当(360°÷ (n-2)180°n )为正整数时
即2nn-2 为正整数时,用这样的正n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看图9.3.1中(1)、(2)、(3)分别是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拼成的。
三、巩固练习
你能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个结合在一起铺满地面吗?
四、作业
教科书练习。
篇2:9.3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2.用多种正多边形拼地板
教学目的
通过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拼地板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些平面图形的性质及其位置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同时使学习进一步认识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欣赏现实世界中的美丽图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用两种以上正多边形拼地板,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
2.难点:寻找用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铺满地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中,有哪几种可以用它们铺满地板?
2.用正多边形瓷砖能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满地板的关键是什么?
二、新授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一种正多边形拼地板,关键是看哪种正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360°的约数。今天我们要探讨用两种拟上的正多边形拼地板。昨天已尝试了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瓷砖拼地板,见教科书图9.3.3为什么能用正三角形,正六边形两种合在一起拼地板呢?
因为正六边形的内角为120°,正三角形的内角为60°,这样用2块正六边形和2块正三角形,它们内角之和为一个周角360°,所以能铺满地板。
能不能用其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铺地板呢?
大家看教科书图9.3.4,它是用哪几种正多边形铺成的呢?为什么能拼成既没有空隙也没有重叠的平面图形?
(用正十二边形和正三角形拼成的,因为正十二边形的内角为 150°,正三角形的内角为60°,那么2个正十二边形和一个正三角形各一个内角的和恰好等于一周角360°,所以可以铺满地板)
图9.3.5是由哪几种正多边形拼成的呢?为什么能拼成?
(用正十二边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拼成的。因为正十二边形的内角为150°,正六边形的内角为120°,正方形的内角为90°,三者之和正好等于360°,所以可以铺满地板)
观察图9.3.6是由哪几种正多边形拼成的呢?是否也满足这几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之和为360°这个条件呢?
(由正八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正八边形的内角为135°,正方形的内角为90°,那么2个正八边和一个正方形各一个内角之和正好等于 360°)
观察图9.3.7,又是由哪些正多边形拼成的?是否满足几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和等于 360°。是由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拼成的,如图所示:
120°+90°+90°+60°=360°满足这几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和等于360°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十二边形拼成不留空隙,不重叠的平面图形吗?
2.教科书练习1、2。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9.3. 1、2、3。
篇3:初中数学《正多边形的计算》的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将正多边形的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 、周长、面积等有关 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通过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
3、通过一定量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化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定理;正多边形计算图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综合运用几何知识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正多边形的定义、概念、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大家知道正多边形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性,伴随而来的有关正多边形计算问题必然摆在大家的面前,如何解决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正是本堂课研究的课题.
二、新课讲解:
哪位同学回答,什么叫正多边形.(安排中下生回答:各边相等,各角相等的多边形.)
什么是正多形的边心距、半径?(安排中下生回答:正多边形内切圆的半径叫做边心距.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 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边有什么性质、角有什么性质?(安 排中下生回答:边都相等,角都相等.)
什么叫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安排中下生回答:正多边形的一边所对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角.)
正n边形的中心角度数如何计算?(安排中下生回答:中心角的度数
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如何计算?(安排中下生回答:
一个外角度
哪位同学有所发现?(安排举手学生:正n边形的中心角度数=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
哪位同学记得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请回忆起来的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根据n边形内角和定理和正n边形的性质给出求正n边形一个内角度数的公式?(安排中下生回答:正n边形每个内角度数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有共同顶点的外角有何数量关 系?(安排中下生回答:互补).
根据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有共同顶点的外角的互补关系和正n边形每个外角度数公式,正n边形每个内角度数又可怎样计算?(安排中
(幻灯展示练习题,学生思考,回答)
1.正五边形的中心角度数是____ __;每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__;
2.一个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度数是360,则它的边数n=______,每个内角度数 是__ ____;
3.一个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40,则它的边数n=______,中心角度数是______.
对于前2题安排中下生回答,对于第3题不仅要回答题目的答案而且要求回答思路.
解此方程n=9.
幻灯展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 六边形.如下图,让学生边观察、边回答老师依次提出的问题、边思考.
1.观察每个图形的半径,分别将它们分割成多少个什么样子的三角形?(安排中下生回答:等腰三角形)
2.观察每个图形中所得的三角形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安排中等生回答:全等,依据( S.S.S)或(S.A.S))
3.将上述四个图形的观察与思考推而广之,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安排中上生回答:正n边形的`n条半径分正n边形为n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套上幻灯片的复合片:作出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如下图,安排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等腰三角形的每一条高都将每个等腰三角形分割为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安排中下生回答)
2.这些等腰三角形的高在正多边形中的名称是什么?(安排中下生回答: 边心距)
3.正n边形的 n条半径、n条边心距将正n边形分割成全等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安排中等生回答:2n个)
给出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再套幻灯片的复合片,如图7-140,安排学生观察每个 直角三角形都由正多边形的哪些元素组成 .
安排中下生回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正多边形的半径R、一条直角边是正多边形的边心距.另一直角边是正多边形边长的一半(在此安排中等生回答:为什么?)半径与边心距的 夹角是正多边形一个中心角的一半.(安排中等生回答“为什么?”)
讲解:由于这个直角三角形融合了正多 边形诸多元素,所以就可将正多边形有关半径、边心距、边长、中心角的计算问题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幻灯给出正多边形抽象的计算图,教师讲解:
由于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都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所以我们只要画出这个 直角三角形就可以了,其余就不画或略画.图中R表示半径,rn表示正n边形的边心距,an表示正n边形的边长,an表示正n边形的中心角.
提问:对于给定具 体边数的正n边形,你首先可以求出直角三角形
(教师讲解):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已知,所以只要再给直角三角形的R、rn、an其中一项赋值就可求出其它元素.例如:(幻灯展示题目)
例1 已知:如下图,正△ABC的边心距r3=2.
求:R、a3.
问:要解此题,首先要做什么?(找中等生回答:画出基本计算图)
最后要做什么工作:(找中上生回答:选择三角函 数)
解:
∵n=3
又
完成下列各题:(幻灯展示题目)
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a4=2.
求:R,r4.
2.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半径 R=2,
求:r6,a6.
(对于计算正确且较快的学生,让他们自拟试题进行计算,教师重点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再回到例1,问:你会求这个正三角形的周长P3吗?怎么求?为什么这样求?(安排中等生回答 :边长3,因为正三角形 三边相等).
再问:你会求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S3吗?怎么求?为什么这样求?(安排中 等生回答:直角△AOC的面积6,由定理可知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边数的2倍.或者,等腰△ AOB的面积3,由定理可知选择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相同.)
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上述二题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快而准的学生让其自拟题目再练习)[
(幻灯给出例2):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半径为R,求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a6、周长P6和面积S6.
(提问):1.首先要作什么?(安排中下生回答:画基本计算图)
2.然 么?(安排中下生回答:选择三角函数)
P6=9 R.
通过上面计算,你得出正六边形的半径与边长有什么数量关系?(安排中下生回答:相等)希望大家记住这个结论:a6=R,因为它不仅有利于计算而且是尺规画正六边形的依据.
三、课堂小结: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这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安排中等生归纳)
1.化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定理,2.运用正多
角计算.
四、布置作业
篇4:初中数学《用计算器开方》教案
●课 题:
2.5 用计算器开方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鼓励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并能熟悉用法.
3.能用计算器探索有关规律的问题,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让学生经历运用计算器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2.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1.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2.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
学生探索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记作2.5 A);
第二张:判断估算结果是否正确(记作2.5 B).
●教学过程
Ⅰ.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还知道乘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 比如23=8,2叫8的立方根,8叫2的立方,有时可以根据逆运算来求方根或平方、立方.对于10以内数的立方,20以内数的平方要求大家牢记在心,这样可以根据逆运算快速地求出这些特殊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那么对于不特殊的数我们应怎么求其方根呢?可以根据估算的方法来求,但是这样求方根的速度太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种快速求方根的方法,用计算器求方根.
Ⅱ.新课讲解
[师]请大家互相看一下计算器,拿类型相同的计算器的同学请坐到一起.这样便于大家互相讨论问题.如果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与书中的计算器的类型相同,请你按照书中的步骤熟悉一下程序,若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不同于书中的计算器,请拿相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先要探索一下如何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步骤,把程序记下来,好吗?给大家8分钟时间进行探索.
[师]好,时间到,大家的程序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现在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序计算 , +1, -,然后和书中的数据相对照,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生]正确.
做一做
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1) ;(2) ;(3) ;(4) .
[师]哪一位同学能用计算器快速计算出上面各式的值呢?
[生]能.
(1) 28.28;
(2) 1.639;
(3) 0.7616;
(4) -0.7560.
[例题]利用计算器比较 和 的大小.
解: =1.44224957, =1.414213562
>
[师]请大家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投影片:(2.5 A)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生](1) =7;
(2) =0.9;
(3) =37;
(4) =1.24;
(5) 2.236;
(6) 0.4899;
(7) 3.642;
(8) 7.003;
(9) 17.03;
(10) 0.1938.
[师]刚才我们练习了10个小题,对于求平方根或者立方根的程序已基本熟练,在此基础上,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判断题,看看题中已经求出的立方根与平方根是否正确.
投影片:(2.5 B)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
(1) 35.1;
(2) 10.6;
(3) 9.5;
(4) 231.
[生](1)正确.因为题目没有要求结果保留几个有效数字,所以正确.
(2)正确.和上面的原因相同.
(3)错. 94.6.
(4)错. 23.1.
2.议一议
(1)任意找一个你认为很大的正数,利用计算器对它进行开平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平方运算……随开方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大家每人找一个很大的正数,不同的人的数字不要相同,按要求去做然后总结.
[生]我找的数是123456789,一直进行开平方运算,运算的结果是越来越接近1.
[师]其他同学的情况怎样呢?
[生](齐声答)也是这个结果.
[师]哪位同学能做一下总结?
[生]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数,不管它有多大,一直进行开平方运算,结果越来越近1.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棒,这就是规律,再看(2)题.
(2)改用另一个小于1的正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规律.
[生]和上面的结果一样.
[师]既然结果相同,能否把它们合起来总结一下规律是什么?
[生]任何一个正数,不管它是大于1的数,还是小于1的数,一直进行开平方运算,运算的结果越来越接近1.
[师]非常棒.大家能否把(1)、(2)中的开平方运算改成开立方运算进行探索呢?
[生]能.
[生]结果也是越来越趋近于1.
[师]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
[生]任何一个正数,利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对所得结果再进行开立方运算…随着开方次数的增加,结果是越来越接近1.
Ⅲ.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利用计算器,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 (2) .
[生](1)∵ 2.224 2.236
;
(2)∵ =0.625
0.618
.
(二)补充练习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Ⅳ.课时小结
1.探索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Ⅴ.课后作业
习题2.5(作为测验试卷)
Ⅵ.活动与探究
1.(1)任意找一个正数,利用计算器将该数除以2,将所得结果再除以2……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加,你发现了什么?
答:结果越来越小,趋向于0.
(2)再用一个负数试一试,看看是否仍有类似规律.
答:结果越来越大,也趋向于0.
2.捉弄人的计算器
数学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设x,y,z是三个连续整数的平方(x<y<z),已知x=31329,z=32041,求y.并要求小明使用老师准备的计算器作答,小明说:
“老师也太小看我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让我做?”
“那就请你在10分钟内把答案交给我.”老师笑着说.
“不用10分钟,1分钟就够了.”小明边说边按计算器……
“老师,你的计算器坏了,根号键不能用,”小明这才发现老师给他的是一个捉弄人的计算器.
“是吗?其他键能用吗?”
“其他键都好好的.”小明试了试其他各键说.
“现在你还能在10分钟之内给我答案吗?”
请你帮小明想想办法.
答:因为根号键不能用,所以不能用开平方的方法来求,但是我们知道,平方和开平方是互为逆计算,可以用平方的方法来求,因为1002=10000,所以可以确定y是一个三位数,因为2002=40000,所以y是介于100到200之间,又1702=28900,1802=32400,所以y应是大于170而小于180的三位数.下面就可以用探索的方法从171开始去试,只到找到为止.y为178.
●板书设计
2.5 用计算器开方
一、做一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二、练一练
三、议一议(对任一正数一直进行开平方运算会发现什么规律)
四、练习
五、小结
六、作业
★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 地板市场调查范文
★ 地板作文
初中数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案(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