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4 03:53:17 作者:得得买烧烤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得得买烧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全面了解了有关黄河的知识。

(1)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请写出至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常用的俗语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任意写出两条并写出它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意思对即可)

篇2:《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四川省巴州区雪山中学         李   松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 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 《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 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 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 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 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 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 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 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 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 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 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 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  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 题 项 目 项    目    内    容

黄河之貌 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 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 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 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 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邮箱:

篇3: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二中 陈志骁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保卫黄河保护环境的意识。

2、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整理、筛选、展示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学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活动难点

提高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

由学生主持,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退居幕后指导。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学生六人小组分工合作,全班共九个小组,分别以黄河流经省份命名。其中青海组、四川组、甘肃组介绍黄河概况,宁夏组、内蒙古组介绍黄河文化,黄河治理由陕西组、山西组、河南组、山东组介绍与表演。

2、指导学生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俗语、谚语、成语、古今诗词,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的资料。

3、学生音乐课学唱《保卫黄河》,向地理老师请教并绘出黄河流域简图。

4、老师指导协助学生把有关黄河的图片音乐制作powerpoint课件。

5、对主持人进行辅导。

活动设计

这次活动分两阶段:1、课外搜集资料阶段。

2、课内成果展示阶段。

课内成果展示活动过程

一、老师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奔腾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追述黄河的过去,正视黄河的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领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主持人上场

开场白并介绍本次活动流程。

三、全班起立,朗诵《黄河颂》。

四、成果展示(各组按顺序出场,成果展示中每个环节后进行一轮抢答。)

(一) 黄河概况

1、黄河地理:发源地、流经省份、长度、流入地和沿途主要河段。(青海组)

2、黄河旅游资源:山峡、河湖瀑布、沙漠草原、生物、民族风情、文物古迹景观资源。(四川组)

3、黄河历史:黄河文明的诞生、发展、顶峰。(甘肃组)

* 第一轮抢答(幻灯片)

(二) 黄河文化

1、黄河传说:《黄河的由来》(宁夏组)

2、黄河古诗词、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成语。(内蒙古组)

*第二轮抢答(幻灯片)

(三) 黄河治理

1、黄河现状:断流、水污染(陕西组)

黄河环保:小品《羊城游客黄河源头环保游》(山西组、河南组、山东组)

附: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中的小品表演实录

小品名称:羊城游客黄河源头环保游

道具:五顶旅游帽、一顶小记者帽、一面游行社小旗、一根棍子、若干只小桶、一张烂渔网、两只玩具鸭、一只玩具羊。

表演人数: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其中一组表演挖发菜,一组表演捕野鸭,一组表演捕藏羚羊,一组表演羊城游客。

表演过程:

1、第一组上场(带着小桶):其中一人说:“要想早日发财,快挖黄河发菜。等下喜欢发菜的广东旅行团要来,我们发财的机会到了,快挖吧。”(齐蹲作挖状)

第二组上场(带渔网):其中一个说:“黄河源头开发,捕捉黄河野鸭。听说爱吃野味的广东游客要来,一定要好好捞一把,快抓吧。”(齐作围捕状)

第三组上场(带棍子):其中一人说:“黄河源头来了只藏羚羊,活该倒霉撞上了我这把神枪。”另一人说:“听说全世界藏羚羊只剩几百只了。”前一个说:“不过他的皮很值钱,管不了那么多,看我的。”(作举枪瞄准状)

第四组上场(举旗戴帽):导游说:“喜带羊城游客,探寻母亲黄河。黄河源头到了,大家下车了。”

挖发菜的上前兜售,其中一个游客说:“我们广东游客响应国务院号召,早就不吃发菜了。送你们一句话:‘不吃黄河发菜,广东照样发财。’”

捕野鸭的上前兜售,其中一个游客说:“自从上次非典爆发,我们广东人见野味就过敏。钟南山院士建议我们:‘不吃黄河野鸭,非典不再复发。’”

捕藏羚羊的上前兜售,其中一个游客说:“全世界藏羚羊只剩几百只,你们还忍心杀它们?送你们一句话:‘捕杀藏羚羊,子孙戳脊梁。保护藏羚羊,功德真无量。’”

小记者上:广东游客真了不起,回去我要写篇文章,题目就叫《羊城游客黄河源头游,环境保护意识第一流》。

*第三轮抢答(幻灯片)

五、全班起立,齐唱《保卫黄河》。

六、评奖

1、主持人统计各组抢答竞赛最后得分情况,对前两名进行奖励(最佳抢手,最佳组合奖)。

2、由现场老师点评并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并进行奖励。

七、老师总结

1、本堂课前后大家的表现及收获。

2、反思黄河现状的原因,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爱护地球。

八、布置作业。

根据以上资料,写一篇作文。

参考题目:1、我心中的黄河

2、我为黄河来解忧

3、黄河的迷人风采

作者邮箱: tony2625383@sina.com

篇4: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尤其是社会视野,让学生形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并将自己的.学习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动力。这次活动后,学生们都意识到各科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本上不再只摘录文学常识,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知识都摘录了下来,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自觉将这种意识转化到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中来,教室、寝室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适时、正确的指导是搞好活动的前题,比如学生第一次外出调查、采访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资料都忽视了,没有及时记载,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制定一个调查表,确定需要调查哪些东西,采访时先拟好潜台词及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围绕主题抓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订好计划,在展示过程中,我放手将各活动的主导权交与学生,结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综合性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学校、家庭应该为综合性活动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各科教师也应积极配合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根本性的提升。

篇5: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反思

第一、“黄河”这个话题很宽泛,涉及内容也很多,但宗旨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学生明确: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奔泻东去的自然河流,它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其深刻的含义。整个活动就是从这一角度来构思,做到了化大为小。

第二、本次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表现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分工协作很协调,课代表邹振聪的组织能力“功不可没”。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三、加强了各学科的渗透是本次活动的显著特征。这是一次大胆尝试,活动结果也说明了这种尝试是成功的,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推进学科课程改革的进程。不过,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在体现活动的语文特点上多下功夫。

当然,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具体要求中的“擂台赛”、“知识竞赛”、“故事会”……其实在一次活动中,不要希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训练,学生只要有一丝“亮点”就应予以肯定。再如设计公益广告语,由于条件有限显得寥寥无几,教师如能灵活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河流或当地河流情况,不求一律,那活动效果肯定有所不同。

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综合性活动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火热”的!

篇6: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反思

今天上课对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母亲河》进行成果展示。本次活动,上周就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准备。今天如期进行了活动总结和展示,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问题也不少。

四个小组今天或多或少,或详或略,或精或糙都有自己的成果资料,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抛开成果的质量不说,至少说明学生们有所行动。这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容易了,教师应该体谅到学生们的客观情况。但是,到了展示环节,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在活动准备时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且在后期阶段没有将各自的资源在小组内进行共享,“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体现出团队合作与交流。典型的例子就是2组张晓茹同学,她准备的比较充分。这是由于,一方面她本人向来具有态度端正,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因为她拥有比较便利的网络资源。她为本次活动制作了一个PPT,内容比较全面,包括黄河的地理知识,诗词歌赋,历史背景,生态保护,神话传说几个方面。但是从制作的过程到展示的环节,她都没有与同伴进行交流,尽管在展示的时候,她邀请组内其他成员一起来对PPT内容进行解说,但是也只是照着PPT的内容念了一遍而已,没什么意义。由于在过程中缺乏交流和沟通,同伴对展示内容也非常陌生,甚至有时连资料里的字都不认识。这种情况在全班非常普遍,学生几乎都缺乏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其次是,不会整合资源。这里所说的“资源”,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关于活动主题的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二是指小组内成员的人力资源。学生先应该对手头收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选取相关有用信息。筛选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取精华去糟粕。二是要围绕本组的展示主题选择素材,突出中心,避免泛泛而谈。但是在今天的课堂中,学生都没有将资源很好的筛选,手中都是原始资料,展示的时候也是照着手中冰冷的文字,毫无感情的宣读而已。而且,发言时重点不突出,把黄河每一个方面都说一遍,说过之后,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启示和收获了。至于本组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应根据小组每个人的特点来选择交流内容。比如说,有的同学口齿伶俐,思维活跃擅长讲故事,那么就可以安排他负责“神话传说”这方面的交流;有的同学爱好历史,就可以负责“历史背景”方面的交流;同理,爱好文学的可以负责“诗词歌赋”,爱好音乐的可以负责“黄河歌曲”等等。但是,在今天的展示环节中,所有的.小组都没有做到这样。本组成员的个性和特长被忽视,很多成员甚至被遗忘在展示环节之外,拿着自己准备的那点已经被别人说过的资料,毫无意义的坐在那里,找不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缺乏存在感。

此外,在展示中学生还存在诸如表情不够自然,仪态不够大方,语言不够流畅,声音不够洪亮,对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表现的不够自信等问题。都没有达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全面展示,综合运用,联系生活的要求。

出现的这些问题,是与我缺乏周密的设计和精心的指导有关系。在设计活动时,简单粗糙,没有考虑细节,只是做了一个大致要求,在班上说准备黄河方面的资料。可以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相关文化等方面来着手准备。至于运用怎样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形式?达到怎样的要求?都没有给学生进行相关的辅导。在学生准备过程中也没有做到跟踪指导,完全是放手不管。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平台。所以,学生才在公众场合表现的不够自信。这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篇7:“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

一.某班级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题目。

1.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个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www.weNku1.com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2.同学们倡议开展“拯救母亲河”活动,其中一个行动是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标语,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请你把你的作品也告诉大家吧。

张立人: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救娘。

王明远:保护黄河,珍爱生命。

李倾城: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你的作品:① 黄河清,天下平.②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③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二、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某班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活动一:【探寻黄河文明】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那里有流传很久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古老的战场,这些都是黄河文明的见证。请你跟随班级一起走近黄河文明,列举黄河 文明的历史事实。(各列举一例) 我列举的历史故事:郑国渠的故事。

我积累的有关黄河的古战场: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2.活动二:【传承黄河文化】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有许多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2例。 成语:中流砥柱 鲤鱼跳龙门 九曲黄河 泾渭分明、河清海晏

俗语:①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②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歌曲:《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古诗词: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活动三:【保护黄河母亲】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两岸百姓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日日威胁着这条母亲河 的健康。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黄河目前存在哪些忧患?针对上述情况,请你写出两点建议,来缓解黄河存在的忧患。 忧患:缺水断流、水污染

计策:植树造林、禁止黄河附近工厂向黄河中排放污水、实现全河道水量统一调度。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保护黄河流域环境、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篇8:《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

创设情境知识积累和探究写作拓展。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第一步,创设情境。从黄河的历史导入,引到黄河的文化层面上来,通过检查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再把学生带到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境:展望黄河的未来。第二步,知识积累和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比赛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第三步,写作拓展。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的未来为话题,设定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大限度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新课,初步体会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导入语: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的现状的巡礼,来捡拾沉淀的黄河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检查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动画:第一篇章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历史。第二篇章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的文化。第三篇章忧患篇: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创造一种学生求知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探究: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比赛的形式,测评同学们对有关黄河的了解程度,包括对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未来的认知和展望 )

说明:对以下问题,同学们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地带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⑴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词语类)

⑵ 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有关带黄河字词的诗句。

(请参阅国风网络平台资料系统景·自然天象·河诗句类)

⑶ 谁能唱一首或几句关于黄河的歌?

参考答案:《黄河大合唱》:《黄河颂》《黄水谣》《黄河船夫曲》《黄河怨》《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等。

⑷ 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参考答案:① 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② 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③ 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⑸ 你知道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吗?(至少说出三个。)

参考答案: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市)东汉定都洛阳、魏晋均定都洛阳、隋唐均定都长安、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⑹ 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参考答案: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⑺ 你知道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参考答案:毛泽东在撤退延安时说的。

⑻ 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参考答案: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⑼ 你知道黄河干流有多长、流域面积有多大吗?

参考答案:全长5464公里,面积79.6万平方公里,流经九个省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⑽ 有人说:黄种人就因为黄河而得名。你说对吗?

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⑾ 你知道黄河容易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甚至高于农田、乡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滥成灾。

⑿ 你知道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吗?

参考答案:是人类对水资源的用量超过其自然的限度,及人类的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剧烈的反映。

⒀ 你最想对黄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案不求一律。

⒁ 你为黄河最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不求一律。

⒂ 请你为改造黄河献一计。

答案不求一律。

3、写作拓展(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为话题,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中心话题:面对黄河的过去和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写一段文字(可以抒情和描写,也可以记叙和议论。)话题是:我心中的黄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喜欢写诗歌的也可以。

说明:同学们在国风网络平台互动地带文章推荐中发表。(先在屏幕上展示几个片段并作简评)

4、教学反思

老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既可以当堂以小结的形式进行反思,也可以课后专门总结。

篇9:《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4、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略

二、黄河巡礼,合作交流

第一环节:“知黄河、颂黄河”

1、黄河知识知多少?(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收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组内讨论交流展示)

2、诗文欣赏: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成语、文章、图片)等

3、诗歌诵读:◎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自写或小组合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4、第一环节小结

第二环节:“忧黄河、救黄河”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我们的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现在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原因探究:

2、黄河论坛:黄河,中国的母亲河,现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看到如此残酷的现实,你想说些什么吗?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3、小记者采访:愤怒的咆哮的母亲河,我们怎样才能让她平静下来呢?请采访一下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如何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4、广告设计:每位同学设计一句广告词,呼吁全社会拯救黄河,改造黄河。

广告要求:围绕“忧”“救”两个主题,用文字的形式表现。要求形式新颖,效果强烈。

第二环节小结

三、体验反思,黄河心声

1、体验反思:

由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你还想到了什么?

2、黄河心声:每位同学说一句祝愿黄河的话。

四、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

(1)想象作文:以“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对黄河的感情,写出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

(2)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3)黄河母亲给儿女的一封信

学后反思

篇10:《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一、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

1、课外阶段。

2、课内阶段。

活动安排:

1、课外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⑴申报阶段:

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

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

⑵收集阶段:

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

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⑶整理阶段:

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

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

2、课内阶段:

(作品展示、口头汇报)

⑴汇报阶段:

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

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学习工作。

⑵展示阶段:

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

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

⑶竞赛阶段:

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

(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

⑷感悟阶段:

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

评价综合学习:重过程,看实效。

二、“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篇11: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的贡献,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活动内容】

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活动指导、讨论一课时

活动两课时:知黄河、颂黄河一课时(课外资料搜集,课内文艺汇报)

忧黄河、救黄河一课时(课外搜集资料,课内陈词交流)

写作、评讲:两课时

【活动准备】

师生共商活动要求

A、根据本班人数多的特点,每6~7人一组,自选组长,讨论资料搜集的`分工和方式,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

B、知黄河、颂黄河活动要求:(一份材料、一首诗、一个节目)

◎材料要求:

#每组准备一个材料袋,封面上写好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材料字样,其中装有: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成语、文章、图片、音像等各种资料。

#每人自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组员合作设计制作的课件。

◎写作要求:

每位组员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歌,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节目要求:

每组准备一个节目,其中一定要有配乐朗诵自己组员写的诗或歌唱。

(事先老师可作一些写诗的指导)

C、忧黄河、救黄河活动要求(一份调查、一个广告、一个节目)

◎调查要求: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河水污染现状。

◎广告要求:每个组员设计一句广告词,怎样拯救黄河,改造黄河,要求形式新颖,效果强烈。

◎节目要求:围绕忧救两个主题,在广告设计的前提下,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可朗诵,可演唱。

【活动过程】

知黄河、颂黄河

一、材料展示评比

评比的标准,主要看搜集的后的整理与能否体现时代的特点。

二、节目展示评比

评比的标准,主要看合作和表演的效果。

1、科代表让学生背诵古人写黄河的诗导入:

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歌颂她,我们赞美她,她是当之无愧的,过去的《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为黄河的子孙,让我们成为新一代的诗人,谱写新的《黄河大合唱》,让我们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第一、第二章:知黄河、颂黄河,

2、各组上讲台表演。学生评委组织打分评比。

3、宣布评比结果。

4、科代表总结。

忧黄河、救黄河

一、材料展示评比(主要比广告词)

二、节目展示评比

1、可以表演广告。

2、可以表演展示黄河的未来可以朗诵。

作文训练:以救黄河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形式:1、黄河母亲给儿女的一封信

2、想象作文,穿越时空来到古代或来到未来,将黄河的过去、现在、明天串在一起,歌颂黄河的贡献,描写黄河的惨状,畅想未来的美好。

3、可以写童话等体裁。

语言要求:不少于3组排比句

篇12:《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一、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

1、课外阶段。

2、课内阶段。

活动安排:

1、课外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⑴ 申报阶段:

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

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

⑵ 收集阶段:

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

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⑶ 整理阶段:

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

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

2、课内阶段:

(作品展示、口头汇报)

⑴ 汇报阶段:

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

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

⑵ 展示阶段:

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

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

⑶ 竞赛阶段:

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

(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

⑷ 感悟阶段:

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

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

二、“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篇13:《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第一课时)、“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第二课时)。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黄河”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黄河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教学重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教学难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教学用具】

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忧患。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二者兼有?

过渡:首先我们来黄河游一游。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 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 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 3、地上河

三、母亲河的奉献

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是:

1、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是“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2、当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时,其(落差)较大加之上游河段也有较多(支流)汇入(水量)较丰富其中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能让其白白浪费吗?(不能!)我们还应大力(开发利用)它。请大家读“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图”,看一看我们对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读图时注意找出主要水电站,并看一看其主要分布在哪个河段;哪些已建成,哪些正在建设。

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学生:(读图分析,识记)黄河的主要水电站:龙羊峡、青铜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峡谷段。

开发水能、水资源部分。

3、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

小结: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母亲河的奉献

教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的断流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保护黄河,时不可待!所以,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各地区也应统一调配用水,再通过合理地跨流域调水来挽救我们的“母亲河”!

四、总结:

我们了解了黄河!

1、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2、黄河干流的长5500多千米、“几”字形;

3、黄河的源头约古宗列曲,黄河的主要支流:湟水、汾河和渭河

4、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

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6、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7、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我们爱上了黄河:

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一,塑造了华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第二,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对黄河流域的灌溉,;第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母亲河的奉献

五、拓展练习

〖我当小博士

1、课内鉴赏(请分析下列诗句,判断其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些现象。)

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⑵ 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

──刘颁《城南行》

〖让我来试一下

2、选择练习:

⑴ 下列河流,每年河水结冰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

⑵ 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河流是( )。

A、黄河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塔里木河

⑶ 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主要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⑷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修堤筑坝 B、增加灌溉面积

C、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水利枢纽

⑸ 黄河现存主要问题是( )。

A、泥沙量大 B、断流

C、洪涝灾害 D、泥沙量大和断流

⑹ 黄河上游的水电站是( )。

A、龙羊峡 B、三门峡

C、三峡 D、小浪底

⑺ 既发源于青藏高原又注入渤海的河流是( )。

A、长江 B、辽河

C、黄河 D、雅鲁藏布江

⑻ 黄河要综合治理____游,进行加厚大堤修建防洪工程;开发____游水利资源;在____游开展水土保持工程( )。

A、上 中 下 B、上 下 中

C、下 中 上 D、下 上 中

3、我要读图,我想做题:

⑴ 支流A(渭河),2001年建成的水利枢纽是(小浪底),河套平原在图中的字母为(D)。

⑵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

⑶ “黄河上游在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从支离破碎、土层深厚的高原中流过,支流较多,大量的泥沙汇入河中。”仿照上游和中游,描述黄河下游的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⑷近年来,黄河下游在春末夏初常发生断流,其人为原因是(人们过量地用水)。

六、课外拓展──我当小专家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但是他也易泛滥,是人民的忧患,你有哪些办法治理黄河的忧患?还有哪些办法对黄河进行开发与利用?

我当小法官

即将开庭 :开庭审理水污染问题

原告:饮用了被污染的水的受害者

被告:被污染的水资源

指控发言:

审辩发言: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

《黄河,母亲河》的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作文:保护黄河

黄河母亲河作文500字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春节饰品》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开场白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教学设计

黄河,我的母亲河作文300字

黄河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推荐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