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选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
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
陈笑晴
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教师依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传递的教学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眼看、耳听、脑想,接收信息;通过操作、回答、讨论、解题等反馈信息。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随时掌握教学目标的进展与达到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程序。现就如何应用信息反馈原理,科学设计课堂练习,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
一、注重前馈
就是用较短的时间,预习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信息,为新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矗为此我们必须精心安排新课前的基本训练。
首先要明确基本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二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其次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基本训练的内容。基本训练的内容应该选择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注重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即在复习旧知识中孕育着新知识,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不是“炒冷饭”。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时,我安排了如下的基本训练:① 2:3=÷()=()/()说出它们的关系。
②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15:20=()/()。
③ 6/8=()/24=()/4,根据什么?
第①②题的目的是,复习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第③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化简的方法,为引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埋下伏笔。通过这样的基本训练,为新授知识搭桥铺路。
二、精心设计反馈练习
每节新授课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而且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采取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中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程序,减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偏离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节强化教学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第一次反馈----基本题设计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在例题教学后,安排基本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知。要求其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特征。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例题1后,我设计了第一组题让学生练习: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15平方米,h=3分米,求v。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6.4平方米,h=4米,求V。这一组题中,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的两个条件----底面积和高都是直接已知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v=Sh进行计算。
2.第二次反馈----变式题设计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克服思维走势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新知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可改变思维训练的角度,将例题结构变更,通过变式训练,加深新知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第一组题练习后,紧接着可安排第二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4米,h=6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18.84分米,h=5分米,求V。
这一组题中,底面积都是未知的,所以必须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各自的底面积。
3.第三次反馈----综合题设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综合题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只有新旧知识互相搭配,才能使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如在第二组题练习后,可安排第三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积S=1.8平方米,h=3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6.28米,h=5米,求V。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d=4分米,h是d的2倍,求V。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r=3厘米,h比r多7厘米,求V。
⑤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1.2平方米,h=2米,求V。
综上所述,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反馈原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优化课堂练习过程,及时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就能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2:课堂练习的类型与设计
课堂练习的类型与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在“三环导学教学”中提出了“引是前提,学是重点,练是保证”的思想。那么,应该怎样设计、组织练习呢?根据近两年来的实践,我认为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练习可按照引新练习、尝试练习、巩固练习和强化练习四种形式去实施。
一、引新练习
学习新知前的练习就是引新练习。它既是教师和学生上好课的知识、心理准备,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坚实基 础。其练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的过程。这类练习一般要少而精,且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围绕重点 设计,旨在分散难点,为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转化创造条件。因此,设计时要讲求艺术性。
比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写出一些单数和双数。
2.什么是整除?并判断下列算式中哪些数能被2整除?
57÷2 60÷2
149÷2 134÷2
3.一分钟比赛。看谁一分钟写出2的倍数多,看谁一分钟写出5的倍数多。(从最小数开始)
上面三道题的形式各异,目的分明。第一、二题为学习奇数、偶数巧设埋伏,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转化 成了新知。第三题2和5的倍数,实际上就是能被2和5整除的数。这样,给学生潜伏了一个原型,提供了一 些研究的对象,既为尝试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做好了物质准备,又给学生研究新知渗透了思想 方法,也为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水平,去学习新知起到了引渡定向、打通思路的作用。
二、尝试练习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要不断提出问题、指出目标,使学生凭借已有的 知识和学习经验,完成旧知到新知的转化。这一系列的活动实质上是学生进行探究、摸索规律的尝试练习。实 施练习时,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激疑设问、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组织讨论等方法,启 发学生手、口、脑并用,做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在堵塞处点拔,于岔道口引导,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 验。
如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我指导学生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进行操作尝试,并设计了这样的 练习题:
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 )倍?
4.根据问题,适当填空。
因为 梯形的面积=(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所以 梯形的面积=( )×( )÷( )
当学生完成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教师即趁热打铁,点拔推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推导出梯形的面 积公式,为掌握公式和灵活运用公式打好了坚实基础。
三、巩固练习
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进而形成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握重 点、设计份量适中,层次分明,且螺旋式上升的巩固练习。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在了解学 生掌握的程度,以反馈调节,并力争于课内补偿欠缺,纠正偏差。因此,教师要尽量当堂面批练习,提高作业 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后,我设计的练习题为:
1.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30.36.54.240.72.225.75这些数中,
①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
6.用5.2.7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被2整除,有几种排法,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 5的倍数,有几种排法?
如此,知识步步深入,难度层层加高,学生必能领悟出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及规律,进一步强化 了学生思维灵敏度品质的形成。
又如,学习“百分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填空:
据统计,今天全校的缺席率为5%,则出席率为( )。
2.判断:
①某农民种植果树,96%的果树成活,未成活的是4棵。
②五年级有20人,期中测验中有16人优秀,4人优良,五年级这次测验优秀率为80%。
③某工厂有工人118人,全部出勤,则这个厂的出勤率为118%。
3.某厂制做零件2500个,合格率为90%,求不合格的零件有多少个?
这样练习,既可使学生对百分率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又理解了百分率的实际意义,掌握了百分率的本质 特征,也联系了百分数的应用,使所学知识得以系统巩固。
四、强化练习
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常有一部优等生感到吃不饱。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业实际,设 计一些有难度,有新度,有活度的强化练习。这类练习必须有思考性、趣味性,给优等生补充特殊养料,刺激 他们求知的欲望。这样,不仅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
比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
1.按法则计算结果,然后找出规律。
1/2+1/3 1/3+1/4 1/4+1/5……
1/2-1/3 1/3-1/4 1/4-1/5……
2.根据规律,填空:
1/3+1/4=( )/( ) 1/7+1/8=( )/( )
1/6-1/7=( )/( ) 1/9-1/10=( )/( )
显然,以上习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扩充和延伸,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且具有综合性和发散性的 特点,其必然能实现强化训练之目的。当然,强化练习不能限于对优生的设计,它还体现在对重点知识、易混 淆知识和一些单项的集中训练上,其目的在于达到内化、熟练和灵活运用。
总之,课堂练习的目的有别,类型不同,应各取所需对应设计,真正把训练落到实处。
篇3:课堂练习的类型与设计
课堂练习的类型与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
在“三环导学教学”中提出了“引是前提,学是重点,练是保证”的思想。那么,应该怎样设计、组织练习呢?根据近两年来的实践,我认为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练习可按照引新练习、尝试练习、巩固练习和强化练习四种形式去实施。
一、引新练习
学习新知前的练习就是引新练习。它既是教师和学生上好课的知识、心理准备,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坚实基 础。其练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的过程。这类练习一般要少而精,且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围绕重点 设计,旨在分散难点,为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转化创造条件。因此,设计时要讲求艺术性。
比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写出一些单数和双数。
2.什么是整除?并判断下列算式中哪些数能被2整除?
57÷2 60÷2
149÷2 134÷2
3.一分钟比赛。看谁一分钟写出2的倍数多,看谁一分钟写出5的倍数多。(从最小数开始)
上面三道题的形式各异,目的分明。第一、二题为学习奇数、偶数巧设埋伏,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转化 成了新知。第三题2和5的倍数,实际上就是能被2和5整除的数。这样,给学生潜伏了一个原型,提供了一 些研究的对象,既为尝试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做好了物质准备,又给学生研究新知渗透了思想 方法,也为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水平,去学习新知起到了引渡定向、打通思路的作用。
二、尝试练习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要不断提出问题、指出目标,使学生凭借已有的 知识和学习经验,完成旧知到新知的转化。这一系列的活动实质上是学生进行探究、摸索规律的尝试练习。实 施练习时,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激疑设问、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组织讨论等方法,启 发学生手、口、脑并用,做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在堵塞处点拔,于岔道口引导,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 验。
如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我指导学生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进行操作尝试,并设计了这样的 练习题:
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 )倍?
4.根据问题,适当填空。
因为 梯形的面积=(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所以 梯形的面积=( )×( )÷( )
当学生完成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教师即趁热打铁,点拔推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推导出梯形的面 积公式,为掌握公式和灵活运用公式打好了坚实基础。
三、巩固练习
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进而形成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握重 点、设计份量适中,层次分明,且螺旋式上升的巩固练习。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在了解学 生掌握的程度,以反馈调节,并力争于课内补偿欠缺,纠正偏差。因此,教师要尽量当堂面批练习,提高作业 效率。同时,
[1] [2] [3]
篇4:《手指》课堂练习设计
《手指》课堂练习设计
【字词荟萃】
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直直落落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平静的( ) ( )的月光
刻苦地( ) ( )地款待
3、指出下列各句是联想句还是拟人句。
(1)小虫子在田野里唱歌。( )
(2)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 )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路通向遥远的陕北。( )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
【句段集锦】
五根手指的姿态各是怎样的?把有关的语句摘抄下来。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篇5:《盘古开天地》课堂练习设计
《盘古开天地》课堂练习设计
一.我能填。
jiàng zhòu bēn xī
下( ) 宇( ) ( )流不( )
( )ú ( )ōng ( )uàng( )ào x( )
逐 渐 祖 宗 创 造 血 液
填完后,和同桌对一对,如果全对,就在这里画一张笑脸吧!
二.多音字开花
倒 dào 降 jiàng 露 lòu
dǎo xiáng lù
三.词语擂台
宗( ) 肢( ) 创( ) 液( )
踪( ) 肌( ) 枪( ) 夜( )
三.唱反调
光明对黑暗 上升对 轻对 分对
对 对 对 对
四.日积月累
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找找抄抄,认真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改头换面(按要求把句子改写来,试试你的本领吧!)
1.传说中,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改变词语顺序,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2.今天 了 一篇 故事 学习神话 我们(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六.填填写写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课文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的?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呢……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吧!
课文读懂了!你真棒!
七.边学边练
复述是记忆课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你能把学过的课文内容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吗?那么你就按下列步骤去试试:
熟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用自己的语言练习
试试吧,把你学习的课文,复述给家长或朋友听。
他们的评价:
八.宽带网
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非常有趣,以下这些神话故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哪个就赶快找到读一读吧!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读后感受:
篇6:课堂练习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教学设计
Unit 1 Warm-up & Lesson 1
I. 用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After a very active career s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a happy and ________ (peace) retirement.
2. We come here once a year expecting a quiet, ________ (relax) holiday.
3. Most city people lead a(n) ________ (stress) life: too many places to go, too many people to see, too many bills to pay, etc.
4. My ________ (person) opinion is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be doing more work outside the classroom.
II. 选用方框内合适的短语并用其正确形式填空(每个短语限用一次)。
get up, wake up, take up, switch on, switch off, go off
1. I must get rid of this large table; it ________ too much room.
2. Don’t ________ the television — the baby is sleeping.
3. Please ________ the lights as you leave.
4. Few men these days ________ to give a lady a seat on a bus.
5. Last night, the lights ________ in several villages because of the storm.
6. She has just ________ from a deep sleep and doesn’t know what has happened.
III. 用适当的介词或副词填空。
1. I’d like to arrive 20 minutes early so that I can have time ________ a cup of tea.
2. If there is not a good play on CCTV 8, I would switch ________ to CCTV 5.
3. The children quickly got bored ________ staying indoors.
4. The dancers were standing ________ a circle around the fire.
5. The manager is still working his way ________ the application forms.
6. I don’t feel that I’m ready ________ my driving test yet.
7. Get ________ a Number 16 bus in front of our house. It’ll take you straight to the town centre.
8. I think I’ll have soup ________ lunch today.
9. Those old pictures brought ________ a lot of happy memories to me.
10. The air was filled ________ the sound of children’s laughter.
IV.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翻译下面句子。
1. 我们晚到一会儿有关系吗? (mat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想她今天会在那儿。 (suppo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想在这儿呆到五点钟。 (unt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汤姆总是第一个到校。 (the fir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们老板一回来你就通知我。(as soon 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到那儿用不了一个钟头。 (less th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把它拿近一些,好让我看得更清楚些。(so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现在不想出去,而且我还得工作。 (besid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从每题所给的两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I 1. read / am reading a really interesting book at the moment. It 2. says / is saying that our personalities 3. depend / are depending on our birth order, that is, our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is book, the eldest child in a family 4. usually likes / is usually liking to be the leader. Now I 5. know / am knowing why my elder sister 6. always bosses / is always bossing me and my brother around! I am the youngest child in our family and, apparently, youngest children 7. usually get / are usually getting on well with everyone. I 8. think / am thinking it’s true, but things might change because my mum 9. has / is having another baby next month!
Unit 1 Lesson 2
I. 根据下面各句句意以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词,写出该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一词)。
1. It’s an ideal place in which to relax and escape the p________ of modern life.
2. They’ve r________ the prices in the shop, so it’s a good time to buy.
3. My sister is on a d________ to lose some weight.
4. Our tent won’t s________ another storm like the last one.
5. Your studies will s________ if you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football.
6. —Coffee or tea?
—I’d p________ tea, thanks.
7. Most British schools ________ (组织) social events for the students.
8. Some of Hollywood ________ (工作室) are interested in this new actor.
9. Kate’s a(n) ________ (专家) on teaching small children.
II. 选用方框内合适的选项完成下面对话(有两个多余选项)。
A. I prefer classical music to rock music. B. I like classical music. C. I don’t like rock music very much. D. Oh, forget it, then. E. I can’t believe that. F. Not very much. G. I don’t agree with you. |
Two friends are having some drink together and talking about music.
A: Black or white coffee?
B: White, please.
A: Look! There’s a rock concert tomorrow evening. Do you want to go?
B: 1. ________ It’s too noisy.
A: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 2. ________ Do you?
A: 3. ________ Classical music sends me to sleep.
B: 4. ________
A: It’s true.
B: You are kidding.
A: No, I am not.
B: 5. ________ How about another coffee?
A: OK, that sounds good.
B: Waiter!
III.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Are you 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Do you feel you have no time for 1. ________ (you)? Do you forget to call family 2. ________ birthdays or holidays? Have you stopped going out with friends because you are so busy? Do you have trouble 3. ________ (relax) and having fun?
If you are a workaholic, you should try to slow 4. ________ and spend time on your personal life. You should balance the many important areas of your life, 5. ________ (include) your health, friends, family and work.
Here are some tips for living a(n) 6. ________ (health) lifestyle. First, stop overworking and remember 7. ________ (spend) quality time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Second, learn to eat, talk, walk and drive more 8. ________ (slow). And don’t forget to turn your mobile phone off sometimes. Third, learn to live in 9. ________ present time and stop worrying about the future. And finally, take 10. ________ easy and begin enjoying the simple things in life. Stop to smell the roses.
答案
Unit 1 Warm-up & Lesson 1
I. 1. peaceful 2. relaxing 3. stressful 4. personal
II. 1. takes up ?? 2. switch on 3. switch off
4. get up 5. went off 6. woken up
III. 1. for 2. over 3. with / of ? 4. in
5. through 6. for 7. on 8. for
9. back 10. with
IV.
1. Does it matter if we’re a bit late?
2. I suppose she’ll be there today.
3. I’d like to stay here until five o’clock.
4. Tom is always the first to get to school.
5. Please let me know as soon as your boss comes back.
6. It’ll take less than an hour to get there.
7. Bring it nearer so that I can see it better.
8. I don’t want to go out now, and besides, I must work.
V. 1. am reading ? 2. says ?? 3. depend
4. usually likes 5. know ?6. is always bossing
7. usually get 8. think 9. is having
Unit 1 Lesson 2
I. 1. pressures 2. reduced ?3. diet
4. stand 5. suffer ?6. prefer
7. organise 8. studios 9. expert
II. 1-5 CBFED
III. 1. yourself 2. on ?3. relaxing
4. down 5. including ?6. healthy
7. to spend ?8. slowly 9. the 10. it
篇7:詹天佑课堂练习设计题
一. 写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4—6自然段):
第四段(第7自然段):
二.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围绕( )展开记叙,通过具体写( )的事情,表现他的( )和( )。
2.文章写帝国主义的( )和( ),写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国内外有什么反应是为了( )。
3.写京张铁路沿线的地理情况和气候是为了( )。
4.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5.从( )可以看出他是爱国的工程师;从(
)可以看出他是杰出的工程师。
6.“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 )照应,第四段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7.本课是用( )当题目的,同类的课文还有( )。
三.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可以学习的地方。
四.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
访岛城小歌手
青岛碱厂子弟小学五年级一班 毛洁
大家知道吗,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金城卡拉OK”大赛中,青岛碱厂子弟小学小歌手郑文洁获得了三等奖和“踊跃参与奖”。我呢,与她同校,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去采访了她。
晚上,我敲开了她家的大门,文洁正在弹奏《小天鹅》舞曲。为了不打扰她,我先与文洁的爸爸进行了交谈。郑叔叔递给我一张照片,照片上方横幅上有“金城卡拉OK大赛”八个大字,舞台上是几位叔叔、阿姨,还有郑文洁。她矮矮的个子,穿着红色的衣服。与其他获奖歌手相比是那么的小,可是她的勇气却蛮大的呀,要不,怎么能获得“踊跃参与奖”呢。
我问起郑文洁平时练琴唱歌的情况,郑叔叔娓娓道来:文洁历来非常刻苦,有时,她生病了,不能唱歌,还坚持弹琴。八月份她考入了小海燕艺术团,每个星期天要去练歌。她学习功课时间减少了,每天回家抓紧时间写作业,考试成绩也很好。
文洁弹琴告一段落,我招呼她,她跑了过来。我向她祝贺,又问:“你高兴不高兴?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她说:“高兴,我要感谢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我还要争取,在下届比赛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想起毛阿敏的歌,“金灿灿的奖杯,光闪闪的奖牌,流过多少汗水,流过多少爱……”我想文洁的奖杯,也是用汗水铸造的。我们祝愿她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朱维山指导 发表于1994年1月30日《小记者》报)
1.文章是围绕着什么展开记叙的?
2.作者为什么描写照片上的情景?
3.作者写与郑文杰的父亲谈话一段有什么作用?
4.郑文洁的话说明了什么?
5.结尾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五.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个写作文(不少于300字)。
1.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新的名字,写出这样起名字的理由。
2.想像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的表现,写下来。
3.写出你想对詹天佑说的话。
4.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事情,表现出他(她)的精神、品质、性格。
篇8:《桂花雨》课堂练习设计
《桂花雨》课堂练习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茁( ) 捧( )吩( )栋( )
拙( ) 棒( )纷( )拣( )
二、给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桂花树上长满了茂密的叶子。( )
2、母亲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
3、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
三、课文填空。
1、“桂花开得( )时,不说(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若将句中“没有不”换成别的词语,可以是:( )。
2、父亲闻着( )和( )的'混香,诗兴大发:“( ),( )。( ),( )。”
3、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 )小枝小叶,( )在簟子上,( )好几个天太阳。桂花晒干了,( )铁罐子里,( )茶叶中泡茶,( )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 ( )在桂花香中。这正是父亲诗中所说的:“( )。”
四、拓展练习
1、填写读书名言。
1)“书犹( )也,( )读之可以( )。”这是刘向说的,说明读好书可以让人变得( )。
2)“我扑在书上,就像( )的人扑在( )上。”高尔基把书比作( ),说明读书可以使我们( )。
2、填写歇后语。
茶壶里煮饺子--( )。
八仙过海--( )
刘姥姥进大观园--( )
( )(自己写一歇后语。)
3、练习三成语歌
江山如画的江南,是人间天堂。傍晚泛舟西湖,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极目远眺,湖光山色,水光接天,真是相得益彰。江南还是个鱼米之乡。
★ 信息反馈式练习
★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苏轼《赤壁赋》课堂练习卷(网友来稿)
★ 教学策略设计
★ 英语教学设计
★ 设计标语
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推荐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