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

时间:2018-06-15 19:38:42 作者:摸鱼学研究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摸鱼学研究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

高职学生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难以获得有效提高.再加上心理焦虑和自卑以及教师引导不利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听力学习僵化现象严重.通过调查并分析高职学生听力学习现状,从学生和教师双方面来探讨如何化解僵化现象.

作 者:宫军 庞果  作者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湖南,长沙,410151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6) 分类号:H08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力理解   僵化现象   化解   分析  

篇2: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对策教育论文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对策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障碍,从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两方面指出障碍的成因,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听力教学;听力理解障碍;学习策略

据美国语言学家M.S.Temperly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和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45%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听,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在人类交流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听力训练在高职英语教学的技能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听力包括人的听觉能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认知能力。听力过程是大脑不断接受信息,进行反复过滤、综合分析的思维过程。影响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

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一)语言因素

其一,语音因素。

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语音训练,学生对英语语音知识如重音、连读、失音、不完全爆破、意群、语调等也知之甚少,对音素分辨、略读、连读等语言形式难以区别。比如:come in――coming in;in the street――in the tree;offers she――offer she 等。这些语音障碍大大影响了听力理解。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语音不够重视,觉得只要能读得出、看得懂就行了。影响听的效果的另一因素是说话速度。当听的内容熟悉,生词不多时,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若材料中生词较多,就会影响到对听到的信息的理解。

同音词和近音词的辨别也是听力练习中常见的情况。一般是出题者有意识地设计读音相似或相同但含义不同的选择项,以此来干扰学生的理解,从而测试学生辨音,辨义的能力。对于这类考题,考生应该注意比较、区别英语的单词发音、尤其应该注意比较、区别在连贯语流中的单词读音,弄清楚话语的确切含义,然后作出判断,切忌按照读音机械地选择答案。如:

M:I hope to get a job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and earn some money. How about you?

W:I’m going to take a correspondence course.

Q:What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talking about?

A)Corresponding with each other.

B)Summer vacation plans.

C)Spending some money.

D)A dance course.

此例选择题中的Corresponding形成对话中的correspondence的干扰项。correspondence course是一固定搭配,表示“函授课程”的意思。正确答案为B项。英语中同音异义词有两类,第一类是发音、拼写均相同但词义不同的单词,如:arm 意为:胳膊;武器;letter意为:字母;信件。第二类是发音相同但拼写、词义和词源均不同的同音异义词,如:night(晚上),knight(骑士)等许多同音异义词都应掌握。

其二,词汇因素。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生词。这些生词主要有下列原因造成:

不熟悉词的发音在阅读中,这些词是熟悉的,而在听力测试中,一旦变成了声音,就觉得陌生而听不懂成为生词。

不能正确理解词的确切含义如下例,考生如果能确切地理解dramatic此处的词义为“戏剧性的;夸张的”,那么根据答案中exaggerate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M:How did you like yesterday’s play?

W:Generally speaking,it was quite good. The part of secretary was played wonderfully,but I think the man who played the boss was too dramatic to be realistic.

Q:How does the woman feel like the man?

A)He played his part quite well.

B)He was not dramatic enough.

C)He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secretary.

D)He exaggerated his part.

猜测词义的能力差 猜测词义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要仅局限于对一个单词的理解而不顾整体,从而因小失大。可以从上下文、同义词、语法结构、构词法、语言环境及说话人的语气等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测,达到排除听力障碍,准确理解语篇的目的。如学生听到下列句子:In general,Pamela does the book-keeping. She is excellent with figures and seldom makes a mistake.会认为book-keeping 是个生词,然而根据句子及上下文的意思,Pamela擅长数字计算而且很少出错,可猜出该词的意义为“记账,簿记员”。

英语习语、短语不熟悉由于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语习语、短语实际意义不熟悉,从而导致影响到对句子、文章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做出错误的判断。如:hold water不是“能装得住水”的意思,而是指说的内容“有道理、有说服力”;white elephant 也不是“白象”,而是“昂贵而无用的东西”。

――What are you doing in England?

――I’m spending a few months brushing up my English and getting to know the country better.

学生把brush up理解为“刷新、刷掉”,而不知道这个词还有“复习、重新学习”的意思。

(二)非语言因素

其一,文化差异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谈到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时指出:“社会生活不仅影响外部的语言表现,也曾影响到内部的语言能力本身。”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有时甚至引起误解。所以,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提高听力水平必须对目的语社会与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必要的手段弥合文化沟壑。下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文化背景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

W:I can’t decide whether to take the car to the garage or just to buy a new one.

M:If you buy a new car,you’ll probably save money in the long run.

如果学生不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就无法理解“买新车可以省钱”这一说法。在西方国家,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买车一般不会太贵,但修车却要花一大笔钱。所以从长远来说,修车不如买新车更划算。这和中国的文化与思维不同。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有时听力理解的主要障碍并不是由语言本身造成,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文化的导入。学生更应该认识到文化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多注意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真正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打下基础。

其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种情况是学生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超过了本身的水平和能力,以浮躁的心态去做听力练习,从而影响了注意力的集中。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不自信,精神高度紧张,妨碍了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一旦遇到难题,就乱了阵脚,原来能够听懂的也听不懂了,形成听力障碍。另外,学生习惯上在听音过程中有先翻译再理解的倾向。对听到的信息的处理速度跟不上语速,听音时大脑忙于处理上一段信息而错过了下一段信息,这时如若听者缺乏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会精神紧张,产生焦虑感,妨碍个体有效地处理有用的信息。

解决学生听力障碍的途径

营造英语环境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街头巷尾反复听到的一些歌曲,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这种语言学习方式语言学家称作“习得”(acquisition)。习得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假如输入达到一定限度,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英语,然后逐渐过渡到“学得”。营造“习得”学习环境的首要策略是要为学习者创设纯粹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课堂成为英语环境创设的主要“阵地”。在英语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语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讲英语,尽可能地把母语“忘掉”。在听力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内容做到丰富多彩,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欣赏名人演讲、优秀电影,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久而久之,他们耳濡目染,会自然而然“习得”英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组织创设校园“英语角”能为学生们提供英语实践的机会。

训练学生的预测技能预测技能指听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所得信息进行联想、推理未知信息的能力。听力过程是一个寻求意义、预测、证实的过程。因此,正确的推理和预测的能力是构成听力理解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理解就是听者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输入相配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每次都是准确的。因此听力理解是典型的部分理解而非全部理解,做不到每个词、每句话都听懂,要抓住主旨大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体内容上,切忌遇到生词便停下来冥思苦想而忽视全文理解。要学会捕捉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根据问题的选项,对听力材料的话题或下文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捕捉关键性的词句,争取听录音时使自己处于主动的位置。一般来说,一个人预测信息的能力越强,他的听力越好。

精心选择听力教材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至关重要。例如,有些对话文化内涵丰富,能揭示英美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练习听力的好材料。文化因素的融入程度要考虑到教学对象这一客观条件,要遵循阶段性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日积月累,提高英语的听力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要多使用一些真实材料,多补充一些能突出反映英美文化内容的材料,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说话者真实的意图。可利用《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美国连续剧《六人行》(Friends)、《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fe)、《越狱》(Prison Break)等作为课外补充。这些材料语言地道,情节生动,幽默风趣,扣人心弦,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习得语言。

注意个体差异在提高学生总体水平时,也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习外语的才能因人而异,教师需根据不同的基础情况、性别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个别指导。对于语法基础扎实、语音语调好、词汇量大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课外听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课堂上让他们回答较难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对那些听说能力较差、不敢开口的学生,则可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在他们口头表达遇到困难而出现停顿时,给他们提示,引导他们继续讲下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下,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听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技能。成功的听力理解源自听者的语言和背景知识储备以及有效的听力技能。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掌握提高听力的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此外,听力课堂可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文、图、像的视听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

[2]闫淑芳.浅谈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J].中北大学学报,,(4).

[3]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

[4]陈秀云.英语听力技能与培养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篇3: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及其对策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及其对策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僵化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多年来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一个难点.探讨僵化现象的起因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释因,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僵化,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就如何缓解僵化现象提出了教改措施.

作 者:张卫娜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学习  僵化现象   原因   对策  

篇4: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心理分析论文

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英语听力焦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广州某高职院校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揭示出听力焦虑普遍存于学生的听力学习中,进一步探讨了听力焦虑的成因,提出了相关教学应用策略。

关键词:听力学习焦虑;原因;应用策略

Abstract:TheEnglishlisteninglearninganxietyhasgainedagrowingattention.ThispaperpresentstheresultofresearchonEnglishlisteninglearninganxiety.TheresultsshowthatEnglishlisteninglearninganxietyisacommonplaceforHigherCollegeStudents.Thewriteranalyzesthecausedoftheanxietyandputsforwardsomeappliedteachingstrategies.

Keywords:listeninglearninganxiety;causes;appliedteachingstrategies

引言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情感因素,比如态度、动机、个性、自信、移情、焦虑等影响着语言的学习。语言学习焦虑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自从Horwitz(1986)等人[1]设计出外语课堂焦虑量表测量学习者焦虑程度以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普遍存在,呈中度负相关关系,并且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听力焦虑、阅读焦虑和写作焦虑的存在。本文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应用策略。

一、英语听力焦虑

焦虑属于心理学概念,是指由于逾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Arnold,)[2]Horwitz(1986)等人把外语学习焦虑定义为“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这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感情结”。[3]他们认为外语学习焦虑包括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三个要素。从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来看,焦虑可分为促进性焦虑(facilitatinganxiety)和妨碍性焦虑(debilitatinganxiety)。英语听力焦虑和一般的外语学习焦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被认为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特别技能学习即听力情景中的形成的焦虑,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听力能力的过低评价,是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恐惧不安的紧张心理。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个案访谈法深入分析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收集第一手资料,保证资料获取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概况。

1.个案访谈

访谈案例的选择以Oxford的研究结论为基础,即外语学习焦虑的迹象大体上可分为四类:(1)回避;(2)身体动作;(3)身体不适症状;(4)其它迹象(Oxford,1999)。[4]据此,笔者有目的地在所任课班级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4名访谈对象:学生A、B、C和D

2.问卷调查

本研究以广州市某独立院校的在校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选取一至三年级的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昂。本调查由研究者本人于2009年5月中旬利用课间时间在班级发放问卷,每个年级选择一个班级发放问卷40分,共发放问卷120分,回收问卷110分,其中有效问卷105分。此问卷设计参照了Horwitz等人(1986)[5]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及周丹丹[6]的英语听力焦虑问卷等相关内容,并适当修改以使其更加真实地反映高职英语学习者在听力学习中的真实感受。然后对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基本分析,以此掌握高职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学英语听力学习焦虑概况

在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其听力学习的主要因素是词汇、语音等基础语言知识,其中41.7%认为是词汇量,33.3%认为是单词发音、拼写、意义记忆分离,只有部分学生(25%)才认为焦虑等紧张心理因素对其学习有影响。可见,绝大部分学生把语言知识排在影响其听力学习因素的首位,而焦虑情绪所占比重不大。但在对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程度的调查中,8.1%的人认为“很低”,50%的人认为“一般”,23.3%认为“较高”,18.6%认为“非常高”,0%认为“没有”。这表明焦虑在学生听力学习中普遍存在。在听力影响因素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是语言知识,焦虑情绪排在后位,但在听力学习焦虑程度的单独调查选项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人为有听力焦虑,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平时更多地把听力水平不高归因到词汇、语音等语言知识,却并未注意到并去思考焦虑情绪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成因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语言基础薄弱的原因,也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还有听力策略、考试等方面的原因。根据问卷和访谈,现把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的原因总结如下:

1.学生自身原因

学习者语言知识,诸如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等直接影响其听力水平。高职学生因语言知识的缺乏,同时听力本身是通过听录音理解谈话的内容,稍纵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某些障碍,则易紧张,抓不住要点,因此容易在听力学习中丧失信心,导致焦虑的产生。如一段访谈记录:

问:您在听力学习中会感到焦虑吗?

学生C:一般,不会说很焦虑,但还是会担心。

问:会担心哪方面呢?

学生C:词汇量不够,平常很少听,不习惯录音发音,速度也跟不上,一些习语。

问:这种担心对你进一步学习有什么影响吗?

学生C:一到听力课就会觉得有点头疼,有点心虚,很怕听不懂。有时很难集中精力去听,特别是有时前面一听不懂就会开始慌,后面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可见,学生在听力中的这种“担心”会对其后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它会促使学生采取进一步的行为完善学习,如学生C说:

“知道自己的听力是弱项,以后就会经常听多些或者看多些好关于英语的东西,包括电影音乐之类的。”

这种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它可能会使部分学生陷入焦虑的泥潭不能自拔,停滞不前,如学生A说:

“我觉得上听力课比较担心,这也正是英语学不好的原因,问题就出在这,但我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反正就是能力问题,其实我觉得很正常,自己平时也没多听。”

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较薄弱,自然对听力课程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焦虑。部分学生能较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足,并采取积极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担心或焦虑;部分学生却因担心焦虑过度,选择维持原状,甚至放弃学习。这就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焦虑干预的必要性。

此外,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也会导致学习焦虑的产生。Young指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对语言焦虑的产生起主要作用。[7]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焦虑。比如部分学生听力学习为了过级,如果他们没能过四级或六级,焦虑就产生了,如学生B说:

“听力教材上4级考试的听力考试题型都有,但听了2年了,上次考四级还是听不懂,知道自己基础不好,该怎么办……”

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参加者的角色,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可能会易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可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

部分学生因为担心不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影响平时成绩得分而感到焦虑。如学生B说:

“上听力课时,会感到紧张。因为听力不太好,老是怕回答不了老师问的'问题,有时候无法集中精神听课。”

还有部分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担心口语练习而感到焦虑。如学生A说:

“我最紧张的就是听力课前的口语练习活动了,怕自己表达不好。”

这种紧张、焦虑可能对部分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一定阻碍,甚至使其逃避学习,如学生A说:“因为紧张,口语练习表演结束后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过来;有时候觉得学习比较困难,有逃避心理……”

但是这种影响也可能促进学生自我反省,更清晰地认识到学习上的不足,如一段访谈记录:

问:老师提问你答不上的问题时,会紧张吗?

学生D:有一点点,但没必要太紧张,回答不上很正常嘛。

问:这对你的进一步学习有影响吗?

学生D:有,在平常的听力就会更加认真听,避免每次叫起来都答不上够糗的,就会增加动力。”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活动会给学生带来焦虑,这种焦虑对其学习的影响却是双方面的,关键问题是学生怎样去面对它,而在此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很必要了。

其次教师的负面评价会影响学生学习焦虑的产生。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在听力课上,回答问题出现了错误,担心老师对自己评价不高”:过半(55%)的学生赞同这种说法。这表明,教师的负评价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但是在访谈中,也有学生表现出对老师评价的客观认识,如学生B说:“哪里不足就提出来,现在大家都差不多是要步入社会的人了,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自己什么样的水准自己心里有数,不过负面评价会担心,知道自己哪里不足,真的需要去补。”

可见,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老师的评价,如果老师的评价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会不会更好地促进其学习呢?

3.听力材料、技巧方面的原因

在问卷调查中,72%的人认为会因听力材料的类型感到不同程度紧张;45%的人认为如果对听力主题不熟悉,会感到紧张;53.3%的人认为如果不了解背景知识,会担心听力效果。因为不熟悉主题、背景知识而产生焦虑,这表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及教师教学中需注意拓展其知识面。

在调查中,45%的人认为在听力时只听不看文章会感到紧张;40%的人认为听力时,如果不按照自己习惯的速度听会感到紧张;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英语听力练习方面过少,不熟悉听力。另外,82.7%的人认为在听到重要信息时,会告诫自己集中精力记下。但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却没有做到,他们反而会被个别单词拌住,停滞不前。过半(51%)的人认为在听力时,容易被一两个没有学过的单词难住。可见,大多数学生虽然了解部分听力技巧,但是真正掌握运用确实另外一回事。

4.考试方面的原因

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问卷调查中,62%的人认为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没有信心,对听力考试感到焦虑;43.3%的人认为在听力测试中,听一遍文章或对话会紧张;46%的人认为在听力考试中因为紧张,记不住所听内容。这表明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考试心态,把考试看得过重,思想压力过大,过度紧张,如学生D在描述考试时的紧张这样说:“平时就听不懂,在考试的时候,这种紧张更加凸显出来。正式考试考场气氛本身就带有点压力;我英语太烂了,词汇量少时,紧张也加剧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焦虑情绪在高职学生的听力学习中普遍存在。这种焦虑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焦虑的程度与学生自身语言水平有关,与教师的教学、评价有关,也与听力材料、技巧或是考试有关,但这种焦虑更多的是源自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不自信。如果他们能够正确处理自身学习的不足与紧张等焦虑情绪的矛盾关系,我们不难看出适当的焦虑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促进作用。

四、教学应用策略

基于上述对高职学生听力学习焦虑成因的分析,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夯实语言基础,提升学习自信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词汇、语音等语言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听力焦虑的产生,认为自己没有语言学习的天赋,丧失学习信心。因此,要缓解学生听力焦虑,首先就需要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辩音(discrimination)、信息感知(perceptionofmessage)、听觉记忆(auditorymemory)、信息解码(decodingmessage)、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orstoremessage)。[8]辩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这也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因此,要增强学生听力自信,其一要加强学生听力辨音能力培养。教师可选择适合学生的单词、句子、篇章的录音,不断提高其听单音的能力,培养其对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流产生感性认识。其二,加强学生词汇语法知识教学。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到了一定程度,能大体听懂材料了,焦虑自然就会减少。其三,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某些习语表达或文化知识影响听力进而产生焦虑,对此教师可在单元教学中可增加相关文化知识的视频材料,拓宽其视野,丰富其积累。

(二)加强听力技巧教学,提高听力效果

调查中发现,听力技巧的缺乏也会导致学习焦虑的产生。笔者提出以下听力教学策略。

首先,培养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听力中试图听懂每一个单词,而一旦出现某一难词,就被卡住,影响到后文的理解,这就直接导致“听不懂”,学习焦虑就出现了。据此,教师可先让学生听大意,并让其简单概括或总结要点,再让学生精听,以便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细节,以此培养学生分析冗余信息、选择主要信息的能力,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其次,针对部分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生词或难题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信息上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听音前首先给出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然后提出一些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的问题。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因不熟悉而产生的紧张,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再次,针对部分学生在听力中不能把握整句或全文大意的情况,可采用听写一些意义连贯的短小文章来培养其捕捉重要信息和关键词、短期记忆的能力。最后,针对部分学生在听力中对新信息的把握有困难的情况,可以建议学生用一些简略符号作标记,以记录语篇意义。

(三)发挥适度焦虑的作用,提高学习自主性

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前者有利于语言学习,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后者不利于语言学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听力学习焦虑确实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的成效,甚至阻碍了其听力学习,逃避英语学习;但是部分学生把这种担心、紧张转化为认识自己学习状态的一种手段,完善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焦虑对其学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具体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第一,设计适应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畏惧。第二,恰当使用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寻求科学合理的考试和评价手段,让学生保持适度的焦虑,促使其多听,认真听,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Horwitz,E.K.&Young.D.J.1991.Languageanxiety:Fromtheoryandresearchtoclassroomimplication[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2]JaneArnold..AffectinLanguageLearning[M].外语教育出版社.

[3][5]Horwitz.E,Horwitz,MB,&Cope,J.1986.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70:125-132.

[4]Oxford.R.1999.AnxietyandLanguageLearner.NewInsights[A].[5]J.Arnold(ed).AffectinLanguageLearning[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6]周丹丹.二语课堂中的听力焦虑感和情感策略[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7](Young,D.J.(1991).CreatingALow-anxietyClassroomEnvironment:WhatdoesLanguageAnxietyResearchSuggest?TheModernLanguageJournal,75:425-427).

[8](Kenneth,C.DevelopingSecondLanguageSkills:TheorytoPractice[M].HoughtonMifflinCompany.TheCenterforCurriculumDevelopment.1976.)

篇5: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及对策

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薄弱是目前困扰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一道难题.为了寻求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访谈和测试手段,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困难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一系列解决听力困难的可行性建议.

作 者:袁相科 刘励 何飞云  作者单位:袁相科,刘励(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何飞云(浙江建设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调查分析   听力障碍   教学建议  

篇6: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技巧

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的技巧

本文从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入手,阐述英语听力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及听力和阅读的关系.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提出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听力能力的互补原则.

作 者:张靓 Zhang Liang  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031 刊 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 年,卷(期): “”(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力   阅读   互补原则  

篇7: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策略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听英语时采用五大策略,各类策略按使用频率排列为意义策略、依赖母语策略、形式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听力策略对听力成绩有一定的预测力,但预测能力较弱.研究结果对高职院校听力教学和策略培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王琴 夏郁芹 WANG Qin XIA Yu-qin  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泰州,225300 刊 名: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STUDY EDITION) 年,卷(期): 13(6)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理解   听力策略  

篇8: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障碍与对策分析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障碍与对策分析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障碍分析 (一)教师对听力理解本质的'片面认识 关于对语言的听能的习得,我们多数人的体验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母语,因而对获取母语听能的过程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人们在听母语时,对每一个音都进行了关注(Nunan,),并认为外语学习似乎亦如此.

作 者:李晓华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 刊 名:职教通讯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9: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听力是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一些语用学家更将听力理解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尽管我国对英语听力教学已做了诸多改进。实际教学与学习成果依然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学生听力障碍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学生听清了也听懂了全部意思,做起配套练习却屡屡犯错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听力障碍在于听力技能的缺乏。听力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地、主动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嘲听力的这种积极、能动的特点表明,要想提高听力水平,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针对性的听力技能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和重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针对听力理解中学生“听得懂,作不对”、“听得字,不识句”的问题,从当今语用学炙手可热的语境角度着手,剖析确吾境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一)语境及其特点

近年来。语境受到了普遍关注,已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修辞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人们对语境不断深入了解和探讨,随之形成了对其更加详尽的论述和认识。语境作为语用学的一个概念,在语言学习与话语交际中对言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语境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语境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确切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对语境有不同认识。在语言学领域,人们认为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y提出的。1923年,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文化语境”(context of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0f situation)。“文化语境”(contextof culture)即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即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将语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解释。两我国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和归纳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何兆熊教授将语缴分为语言的知识和语言外的知识;朱晓农教授将其分为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本文采取朱教授的说法。其中语言环境可定义为:一个语言单位与另一个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该语言单位可以小至音位大至句子、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表达某种特定定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旧

2 语境的特点

语境主要有两大特点??制约性和生动性。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部分,对语义的选择有很大的决定性。也就是说语境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使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词实现了具体的语境意义.这是语境的制约性。而语境的生动性则指具体的、不同的语境可以使语义更加丰富生动。

(1)制约性

语境对语义的制约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语境可以确定词义,消除歧义;决定双关语、隐喻、讽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澄清索引词的所指;帮助理解隐含意义;把握语义的变化和消除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吓面的例句是语境制约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Man:ne light here is a tittle too bright.Don’t you thinkso?

Women:It’s perfect for a football stadium.

在对话中,乍一看女士的回答有点牵强附会。她没有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将室内的灯光比作足球场的灯光。如果该对话的具体语境是情侣用餐,我们就很容易读懂女士回答的意义了。她其实并不是在赞扬灯光适用于足球场,而是委婉的表达出她对灯光的不满。表达她对柔和灯光、浪漫气氛的希望。

(2)生动性

语境的生动性相对于制约性更好理解,体现在同一句子因语境不同而意义不同和一个简单平庸的句子因语境而生动两个方面。例如:

You are real a big help!

因具体语境不同,这个句子可理解为对他人的感谢,也可以理解为是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反语,指责对方“坏了好事”或“帮了倒忙”。一个六个词的句子因语境不同而体现丁不同含义.可见语言的生动。

(二)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语境包括沿占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语言语境义包括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非语言语境是指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的'总和。情景语境又涉及时间、会话人和场合等冈索,背景语境则包含常识知识和文化语境。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上述每个因素都对理解产生影响。下面笔者将一一剖析语境各要素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1 语音语境

英语是语调语言。它常利用重音、声调、语调、停顿和音长等语音特征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色彩,当然从适当的眼神、表情和动作等体态也可以判断话语者的感情色彩。但在听听力时,通常状态下听者无法看到话语者,这时语音语境对判断语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出题者也常常利用语音语境来为难听话者。如前文提到的“You are real a big help”.这绝对是一个人人都能听懂的句子,但在作题时却不是人人都能判断准确话语者的态度,这就是语音语境在作祟。如听话者能有一点语境意识,就很容易根据说话人的语速、音调、重音判断出其真实语义。听出弦外之音。如话语入语速正常、音调轻快、重音落在“help”上。则确实表示称赞义,如说话人语速变缓、音调变重、重音落在“real”上,则表示讽刺意味――你坏了我的事了。同样的一句话,使用不同语调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色彩,这就是语调语境的作用。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教者与学者都应充分发挥语调语境的作用,使听者能够通过它来对话语者的态度或意图做出正确推测和判断。

2 语法语境

语法语境可分为词索语境、词组语境和句法语境,词索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境表现为同一词根在与不同的词缀结合的语境下,其词性及词义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broad―ell,em―power,power-ful,bag―S等等。缺乏词素语境,就会发生常见的看答案发现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听时却像是另一个词的情况,特别是在阋根和派生词读音区别比较大的情况下。词组是构成会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组的理解关系到整个句子的意义.特别是英语中一些习语的意思。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语或旬。其在固定搭配、语法结构或语言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因此,要发挥词组语境的作用,听者必须注重平时积累。如“pay for adead horse”并不难听懂。但却只有少数昕者能正确理解其语义――“花冤枉钱”。这就是缺乏词组语境的原因。句法语境则表现为听者对语义的理解受其所掌握的句法结构知识的影响。如倒装、反意疑问等句型听起来可能会比陈述句更难。

语法语境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离开语音语境,起码还能抓住句严的基本语义,但若没有语法语境,句中各个单词根本无法人腑成像,就更别说辨别语义了。但对语法语境的运用并不是短期可以训练成的,需要听者在平时英语学习中多积累语法知识,天长日久,在做听力练习时便可以应付自如了。

3 语义语境

语义语境在听力理解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更难把握,因为在语义理解的很多方面都涉及语义语境,如“死”这一意义在英语中除了“die”还有十多种不同表达形式,它们用在不同语体中。要想在听力练习中免受阻碍,听者平时就要多积累。多了解地道标准的英语,尽可能多的掌握同一词组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语义、同一语义在不同语体下的多种表达以及特定句子在英语文化中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如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其实并不是在发出正式邀请,而只是寒暄客套。如果没有对英语中这些特定句式的语义语境意识.听者在作态度题时就很容易出错。

4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交际事件发生的场合,包括发话人、受话人、交际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个人所起的作用等。众所周知,情景语境中的各个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听者在听力过程中并不能看到言语活动所处的特定场合,也无法确定时间,那么情景语境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呢?请看下面的例句:

A:Hello!1 want to speak to doctor Li.

B:Sony,he never works at Tuesday.You can call tomorrow.

Q:Which day is today?

相信听到这个对话,听者很容易推断出答案。由此可见。尽管时间、地点这些客观因素不一定由语言来构建.但可以通过语言来体现。而交际状态、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可以通过语言有意识地调整的。例如:

A:WoIlld you like come to my party this evening?

B:I have an essay to write.

表面上看这两句话没有关联,但听者很容易就可以根据8毫无关联的回答推断出二者的交际状态――B拒绝参加聚会,从而顺利作对题。

利用情景语境提高听力水平,要比利用语言语境容易,只需听者对情景语境的概念了解熟识并在听力练习中仔细揣摩,细心聆听,将依赖于句子的理解与依赖于情景语境的推理融为一体。

篇10: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与英语语音、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听力技巧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对某些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作 者:丁天华  作者单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听力   障碍   分析   对策   方法  

浅析认知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教学中的作用

中高职医学教育师资培养分析论文

医疗纠纷中“医闹”现象调查分析报告

高职毕业论文指导分析

如何化解面试中的“缺点”难题

《雪》课文理解分析

生活中的现象作文

高职学生班主任评语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分析与策略指导

高三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的技巧

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职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僵化现象化解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