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

时间:2023-03-11 03:40:44 作者:快乐小橙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快乐小橙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欢迎大家分享。

篇1: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

我在上月20号“评11岁女孩央视演讲《易经》两三语”一文中提到,相有天地人之分,也就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地相主风水,人相主算命之类。而天相说天,才涉及天机。天机您也可以理解成宇宙、天体运行规律,即天道。

《推背图》本为推算唐朝国运,不想推算到两千多年后。袁天罡推李淳风的后背: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两位天相师的典故,即指此。窥探天机以测国运等大事,无道者所用,影响的是大众而不是个人,所以不宜泄露给用心不纯或者德不配位的人。

玄学中,风水、命理、看相等主为私人服务,认真详细分析命造等乃是一种尽职的学术态度和专业行为。收费测算,两不相欠的规矩跟上车买票、住院挂号一个逻辑而已了。本是常识。涉及到帮有缘化解某些事项时,会涉及到道术或是借用自然界的场能力量,此时便要具备相关的学养跟科仪等,当言不当言,要做不要做,自有分寸;与其说是泄露天机,不如说是随缘布施。师傅对心诚有德之人自然会愿意顺势而行、尽力帮扶。

自古就有医不叩门,道不轻传的戒律;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医生,主动去挨家挨户敲人家门问你有病不?家里还有人需要治病不?那叫什么事啊。

推理及人,这些都是常情,心诚换乐意。一个主动求教改善解决自身问题,一个靠祖师爷提供的能力帮助有缘换口饭吃。彼此都不是没事闲的打针玩或者喂人吃药玩。而风水算命的避凶动作便是“防未病”了。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黄帝阴符经》

大到太空探索,小到潮汐物候,又如自然灾害,哪样没有天机?也没见当代的自然科学家遵从:“天机不可泄露否则会遭天谴”这样的桎梏啊。恰恰相反,还常冠予“伟大的科学家”。

只有天人合一,才能“万化定基”,恰恰要多了解天机,重视运用天时人事的配合造化,我们的智慧和灵性才更有意义。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歧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简单的说:人的神机也是天机,神机泄即元神灭了,命也就没了,这才是天机不可泄露的通俗道理。这在周易体系里是早就探究过的定论。可惜现在多数人没有那份用心去好好去汲取体会啊,毕竟随口说说总是比较容易的?

作者| 王老师

篇2: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的文学论文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的文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陶渊明先儒后道,由儒人道。李长之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儒家而进入道家”的。陈寅恪先生认为:“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人自然为一体。”“渊明之为人实外儒内道,舍释迦而尊天师者也。”同时陶渊明糅合了当时流行的玄学,形成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玄学家认为,“自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世原则。阅读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是陶渊明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

一、委运于自然造化——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陶渊明重视实际的人生,认为肉体成仙说不足为凭,人总是要死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其四)。万物终归于空,成仙之说实为荒诞。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说中的神仙却无一存在:“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既然如此,最现实的就是享受恬静、自适的生活:“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饮酒可断绝各种杂念,甚至忘掉上天,这是因为“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听任自然,不矫情,享受生前实际的人生生活。郭象注《庄子·太宗师》说:“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既然活着已经得到了善,那么死后也可以称善,又何必去追求善呢?“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他鄙弃身后之名,而注重实际优游的人生,体现的是玄学的思想特征。

陶渊明认为形神相依,形灭神亡,否定佛教的形灭神不灭的生死观。《形影神并序》中“形”之念身,“影”之念名,都可以归结为“恋生”,而“形”与“影”现实忧惧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焦虑。惧怕死亡,而使神为物累,都违背了自然之性、自然之理。如何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

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追逐功名,耽溺于任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或喜或惧,都会对自然与生命造成伤害。只有“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委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坦然地拥抱生活,淡然地迎接死亡。这是他委运自然、随顺自然的开放、通达的生死观。

二、应物而不累于物——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从不同角度、层面上充分肯定了玄学的依循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和人生生活的观念。弃官返乡,不为荣名所系,其原因是涵养自己本真之性,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名声,即:“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人生很难活百岁,岁月又催人老,如不放弃贫富贵贱的迂腐想法,去追逐荣华名利,一旦身殁,皆随之而去,深为可惜。“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五)。生命既然如此短暂,那就应该充分享受它,让它充满欢声笑语,“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十二首》其一)。贵身尚生,就是要区别身内身外,就是要重视生命,重视生活,这就是生存的意义。他的《形影神并序》中,“形”焦虑的是“身没”,“影”焦虑的却是“名尽”,“影”劝告“形”:不要为了“身”之畅快而任放(竹林名士的追求),冷却了对“名”的热情。“立善”可以精神不朽,这是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是名教的要求。“神(自然之道)”主张委运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消释了“形”与“影”的世俗情怀,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本身就是极大的幸福,就是享乐和满足自身,何必还要有求于其它呢?

人在三才之中最灵智,陶渊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没有去追求声色犬马、耳目口腹的感官享受。张湛继承郭象的“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的个性人格思想,发展了物质享乐的一面,鼓励及时行乐:“夫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物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而好逸恶劳,物之常性。故当生之所乐,厚味、美服、好色、音声而已耳。”(《列子·杨朱》注)而归居茅屋“养真”的陶渊明,对物质的态度是“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时运并序》)。他不为物欲、情欲所缨,是因为他“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

既然人是三才中最灵智的,除了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外,必然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简淡干净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生活:“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此幽居。”(《答庞参军并序》)“我唱尔言得,洒中适何多。”(《蜡日》)“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躬耕之余,喜欢读书、抚琴、饮酒,欣赏大自然美景,并乐于此,安于此,怡然自适。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是不易学的。“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身上确实体现了难得的“自然”。荣祖肇先生说:“他是很能欣赏自然,服从自然,以及放纵自己身心于自然的陶醉中的。”又说:“他自己放纵性情,有时只求个性的适合,决不顾社会的礼教,以及他人批评。”

真正欢乐自适逍遥的人生,最终是要追求实现精神心灵的彻底解放,要遗“形”取“神”。而遗“形”取“神”,便要心地闲静虚一,不以物务营心,应物而不累于物,不以物质累形,不以形体累心。这正是玄学人士所希冀憧憬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行为的理论准则。

三、质性自然——陶渊明退隐归耕的意义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魏晋变易充满篡乱的时代,“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他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了回归本性(性本爱丘山),故退隐。但是,他退隐的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他认办“三五道邈,淳风日尽”(《扇上画赞》),“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十)。真淳、朴素的世风不见了,真正的怀德之人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并序》),他于是退隐回归了。

他退隐的动机,身处“大伪斯兴”的时代,虽无力移风易俗,但能做到不同流合污,不把自己人格丧失掉,这就是他弃官的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道丧向千载”(《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他奉劝诸位好友,“从我颍水滨”,随我像许由一样隐居颍水之滨。身处如此时代,他怀念上古的淳朴和三代的太平,认为那是真正人性的世道:“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赠羊长史并序》)“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并序》)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即“桃花源”似的社会。王弼认为上德社会是从宇宙本体“无”中生出的混沌状态。这样的社会一切都处于“朴”、“真”之中,也就是在纯粹的“因物自然”中。由此而来,陶渊明认为,上古之时人民最淳朴、最合真性:“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他(陶渊明)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和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陶渊明对黑暗虚伪的世道、

人事有其极清醒的认识,因此在退隐中,能忍受饥寒劳苦,总不改其初衷。“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其五)。他忧惧的不是饥寒,而是“道(自然)”是否取胜?如果“道”取胜,则笑逐颜开。有“志于道”,所以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隐居已非个人行为,实际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种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不承认现实政权的合法性。

陶渊明退隐躬耕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的躬耕劳动也具有蔑弃儒家名教的意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以耦而耕的长沮、桀溺白况,这分明是要走“小人”樊迟学稼的道路。他躬耕南山,对“樊笼”与“自然”两种环境中的不同人际关系有着深切的体会。“误落尘网中”的诗人,“但畏人我欺”(《拟古九首》其六),“世俗久相欺”(《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躬耕南山之后,则是“闻多素心人(《移居二首》其一)。与“素心人”之间的交往,既无豪门的矫情与造作,更无官场上的欺诈与冷漠,有的只是村舍里的质朴、纯真,一切归于自然。与他们相交往来的是:“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而他们“言笑”的话题,也与其生存状况密切相关,“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五首》其二)。这种山中农民的淡泊淳朴,恰与诗人的自然之本性相契合,他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真自得的精神境界。葛晓音先生说:“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

四、对“诗言志”的反叛——陶渊明的创作态度

陶渊明改变功利的创作观念,一变而为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转变,这便是“通悦”。“通悦”,在内容上表现为“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在形式上则表现为“想怎样说便怎样说”。建安文学“通悦”的实质是摆脱旧传统、旧教条的束缚,是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解放。以诗而言,“通悦”的核心是把诗歌从儒家的“诗言志”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更便于抒发感情即“缘情”的工具。很明显,陶渊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受“通悦”的影响很深。

陶渊明的这种创作态度是以他的人生态度为根底的。他只是享受生生之趣,追求精神自适自娱,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审美的人生境界。陈顺智说:“审美人生观则以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平凡事件和行动过程之中,只要能实现其心胸解放、精神自适即可,所以并不追逐目的,只是注重过程、事件是否合乎其审美的、悦性娱情的原则,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就是‘称心’,‘称心固为好’,用嵇康的话说就是‘足意’、‘称情’……就是要‘抱朴守真’、‘抱朴守静’。”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又在该文“赞”中说:“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在《饮酒二十首并序》的“序”中,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态度:“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与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相应,陶渊明对文学也持一种欣赏态度。《移居二首》(其一)是表现这种态度的典型:很高兴与“素人”为邻,与他们相处,最主要的是有共同的语言,能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即以一种审美态度来探讨“疑义”,绝非烦琐考论,仅此而已。他还将“言意之辨”用于文学欣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读书只在领会要旨,不必拘泥于文句,不必拘泥于形象。陶渊明读书不愿作理性思考,却是一种玄学似的以意会之,得意忘言,这无疑是最符合文学作品的欣赏态度的。

篇3:联系实际 读中理解

联系实际 读中理解

【教例】

五年级《一夜的工作》(人教版)

师:请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生: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师:你能说说“浏览”是什么意思吗?

生:(脱口而出)大略地阅览。

师:(向全体同学)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时查了字典。

师:真不错,这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但是光这样理解还不够,还要联系课文与实际来深入理解。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再讨论一下,你认为“浏览”说明了一种怎样的学习态度?

(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

生:我觉得说明了一种“不太认真”的学习或工作态度。

生:我赞成他的说法,有一次老师布置我们读课文,我只是“浏览”了一下,结果老师提问时回答不上来,老师都批评我了……

生:我觉得学习时应该很认真,不能用“浏览”的方法。(老师插话:其实“浏览”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如果在学习中,只是用“浏览”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读书就要认真读。但是,对于我们的总理来说,有些文件用浏览的方式审阅行不行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这一部分,再读,再讨论。

(学生再次讨论发言)

生:总理的工作太忙了,(学生用手做了一个表示文件堆得很高的动作)真是“日理万机”呀!如果每份文件都认真阅览,要把他累坏的!

生:我觉得很多文件总理只要过过目就行,如这份记录稿,本来就是根据总理的报告整理的,总理没有必要看得太仔细。

生:我觉得有些不是很重要的文件不但可以浏览,而且必须浏览,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总理做呢!

师:既然很多文件可以浏览,那为什么总理“要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呢?

(学生又一次朗读讨论后发言)

生:总理宁愿让自己累些,苦些,也要把每份文件认真看完。

生:这说明了总理自我负重,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了工作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生:总理这种品格多么让人敬佩啊!

师:是啊!总理这种品格多么让人敬佩啊!

【评析】

在课堂教学中,对词句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让学生在读中从实际出发,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会理解得更深更准确。同时,因为理解了词语,反过来会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从而真正地读懂课文。

本例中,对“浏览”一词的理解过程就很精彩。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浏览”一词,并没有局限于字典上的解释,而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开始,学生从自己的实际体验出发,一般都会认为“浏览”表明了一种不认真的学习态度或工作方法。但经过教师的点拨,再经过认真地读和思考,学生明白了,对于日理万机的总理来说,很多文件其实是可以“浏览”一下就行的,不光可以浏览,还必须浏览。那么,总理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阅览,以致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审阅完”呢?这表明了总理那种自我负重,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了工作不顾惜自己身体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对“浏览”一词理解得更透彻,并深深地体会到总理人格的伟大,真正为总理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篇4:联系实际 读中理解

联系实际 读中理解

【教例】

五年级《一夜的工作》(人教版)

师:请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生: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师:你能说说“浏览”是什么意思吗?

生:(脱口而出)大略地阅览。

师:(向全体同学)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时查了字典。

师:真不错,这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但是光这样理解还不够,还要联系课文与实际来深入理解。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际再讨论一下,你认为“浏览”说明了一种怎样的学习态度?

(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

生:我觉得说明了一种“不太认真”的学习或工作态度。

生:我赞成他的说法,有一次老师布置我们读课文,我只是“浏览”了一下,结果老师提问时回答不上来,老师都批评我了……

生:我觉得学习时应该很认真,不能用“浏览”的方法。(老师插话:其实“浏览”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如果在学习中,只是用“浏览”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读书就要认真读。但是,对于我们的总理来说,有些文件用浏览的方式审阅行不行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这一部分,再读,再讨论。

(学生再次讨论发言)

生:总理的工作太忙了,(学生用手做了一个表示文件堆得很高的动作)真是“日理万机”呀!如果每份文件都认真阅览,要把他累坏的!

生:我觉得很多文件总理只要过过目就行,如这份记录稿,本来就是根据总理的报告整理的,总理没有必要看得太仔细。

生:我觉得有些不是很重要的文件不但可以浏览,而且必须浏览,因为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总理做呢!

师:既然很多文件可以浏览,那为什么总理“要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呢?

(学生又一次朗读讨论后发言)

生:总理宁愿让自己累些,苦些,也要把每份文件认真看完。

生:这说明了总理自我负重,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了工作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生:总理这种品格多么让人敬佩啊!

师:是啊!总理这种品格多么让人敬佩啊!

【评析】

[1] [2]

篇5: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丑小鸭》这篇讲读课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⒈图文并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绘了四幅图画,分别与课文的二、三、五、七自然段内容相对应,使“丑小鸭”得名、离家出走、羡慕天鹅、忽然发现自己并不丑而且十分漂亮等原因形象直观化,既弥补了文字抽象的缺点,又为獐喜闻乐见,能起到激情引趣的作用。

⒉词句生动,用词准确。“太阳暖烘烘的”,提示了丑小鸭出生的季节;“特别大”强调出差别;“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提示了得名缘由;又如三至六自然段,点明出走原因的词有“孤单”、“除了……都”等;“只好”、“才敢”、“悄悄地”、“趴”等词,体现了它离家出走后的种种遭遇;而“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则是“丑”变“美”的真实写照。

依据以上特点,加之课文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因而本文可采取以读为主的学法,求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建议如下:

一、设“悬”朗读,初知课文。

⒈揭题激趣。揭题后,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丑小鸭是谁?为什么会叫它“丑小鸭”?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怎么样了?)学生质疑后,教师追问: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以设制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⒉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必然急于找到答案,必定读得投入。那么,顺疑索答,初步感知的目的亦能达到。)

二、读中求变,深化理解。

⒈求“顺”自读。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你们能读好它吗?教师相信你们会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看拼音边读,不会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同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看谁读得最好。(此遍朗读,目的在于读正确,读顺畅;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⒉检查朗读。你们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吗?(教师指名逐段朗读,相机教学生字、正音;指导全班读好长句子;让学生明白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用奖小红花的办法激励学生把字读正确,读流利。)

⒊比赛朗读。⑴同学们刚才读得不错,基本上做到了读得正确、流利。现在我们来进行朗读比赛,大家愿意参加吗?好!每组选一位平时较少读书给大家听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小组指导,准备参赛。安排此项比赛是为了刺激大家的朗读积极性,达到全员参与,生生互动,锻炼“中下生”的目的。)⑵比赛,评奖。(只要达到正确、顺畅,就给一等奖。)

⒋图文“对读”。下面我们将进行图文对读,方法是这样的:这里有四幅图画(文内图画放大图,教师逐一出示,并让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现在请一位学生上台当主持,其余同学按一、二、三、四组的顺序进行朗读,主持人举起哪一幅图,小组同学就要读出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一段课文。看哪组同学读得准,读得好。(此读目的`在于图文对照,理解二、三、五、七自然段内容。)

⒌理解朗读。⑴下面进行一个“找朋友读句子”游戏。规则是:按自然段顺序,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上的内容在课文中找到和它相对应的句子,并把它读出来。看谁找得准,读得好。谁先举手谁读。愿意参加吗?(卡片上的内容:第一自然段,读表示“春天”这个季节的句子;第二自然段,读出“丑小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句子;第三自然段,读“丑小鸭”为什么会离家出走的句子;第四自然段,读“丑小鸭”为什么白天只好躲起来的句子;第五自然段,读出“丑小鸭”羡慕天鹅的句子;第六自然段,读出“丑小鸭”差点冻死的句子;第七自然段,读出“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句子。)(游戏目的在于理解词语,读懂句子,进而理解自然段,理解课文。)⑵游戏。(每读一“题”后评议,纠错。)

⒍背诵比赛。⑴理清顺序。教师出示抄好的第七自然段每句话的四张卡片,打乱后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逐句朗读后按课文顺序重新排列;排列一句读熟一句;排列好后再读几遍,直至熟读成诵。⑵同桌对背。⑶比赛。(学生举手参赛,其余同学当评委背完一个评议一个,要求是正确、流利。)◆

---------------------------

---------------------------

篇6:舟中阅读理解及答案

舟中二首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8.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作用2分)

9. 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篇7:理解中的爱作文

理解中的爱作文

理解中的爱

爱是什么?爱是能鼓励你生命之帆的动力。爱是什么?爱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是什么?爱是抚平你创伤的笑容。在理解中明白爱、你可能会明白的更透彻,也许就是理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一次,父亲帮我检查数学方程小练习。检查完后,父亲和蔼的对我说:“我来给你这张卷子打分吧!假如这一面50分,另一面50分,总分是100分。”父亲一边说着,还一边把卷子翻来翻去,向我比做卷子的两面。说罢,父亲用圆珠笔在卷子上打了一个了蓝蓝的.89,也就是这个蓝蓝的89,让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不服气。那时的我嘴翘的高高的,眼神中夹着三种情感,一种是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打击我,一种是对自己的自责,还有一种是要强的心理。虽然这样想,可又不敢讲出来,只能一边改正去了,在改的过程中,我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唉!错了那么多,真是不应该。想着想着,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了。

改完后,我拿给父亲看,父亲看过后,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向我说道:“你这样是不行的,我和你说过很多遍,要细心,你就是不听,你不要快,要细心,只有做好了才能快。你看着卷子,才多少题?你就错了三、四题……”这些话我听的都烦了,可没办法,还是要听,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他教我的一切都是对的,只是我接受不了罢了。我和父亲赌气,洗完澡后就飞快的到床上去“睡觉”,平时我都是要差不多九点三十分才睡觉,可那时九点还没到,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小小的脑瓜子里装满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终于,我忍受不了了,用被子蒙住了头,眼眶不知不觉又一次“涨潮”了。细心的父亲不知是察觉到了我的不满还是批评过后有点心软了,脚步轻轻地推门进来,和我说:“盖好被子。”孩子气的我被父亲一哄就把对父亲的不满抛到九霄云外了。父亲走后,我又开始了一次“人生思考”,慢慢的,我想通了,父亲是为了我的学习好才这样的。说实在的我也是太粗心了,不是多了一个“0”,就是少了一个“0”,而且每次考试我都很难能考到100分,都是粗心拖了我的后腿,父亲是想帮我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不懂事的我,还误会父亲那包含了爱的话语。

父爱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雪地里,也温暖至极,它如同一眼清泉,滋润着子女,它如同春天的柳枝,一下又“抽打”子女,一下又“抚摸”子女,虽然这样,可父爱还是伟大的。父亲辛苦了!

篇8:理解Python中的With语句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理解Python中的With语句,本文讲解了With语句是什么、with如何工作等内容,并给出了代码实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With语句是什么?

有一些任务,可能事先需要设置,事后做清理工作,对于这种场景,Python的with语句提供了一种非常方便的处理方式。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文件处理,你需要获取一个文件句柄,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然后关闭文件句柄。

如果不用with语句,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file = open(“/tmp/foo.txt”)

data = file.read

file.close()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可能忘记关闭文件句柄;二是文件读取数据发生异常,没有进行任何处理。下面是处理异常的加强版本:

代码如下:

file = open(“/tmp/foo.txt”)

try:

data = file.read()

finally:

file.close()

虽然这段代码运行良好,但是太冗长了。这时候就是with一展身手的时候了。除了有更优雅的语法,with还可以很好的处理上下文环境产生的异常。下面是with版本的代码:

代码如下:

with open(“/tmp /foo.txt”) as file:

data = file.read()

with如何工作?

这看起来充满魔法,但不仅仅是魔法,Python对with的处理还很聪明。基本思想是with所求值的对象必须有一个__enter__()方法,一个__exit__()方法。

紧跟with后面的语句被求值后,返回对象的__enter__()方法被调用,这个方法的返回值将被赋值给as后面的变量。当with后面的代码块全部被执行完之后,将调用前面返回对象的__exit__()方法。

下面例子可以具体说明with如何工作:

代码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with_example01.py

class Sampl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 “In __enter__()”

return “Foo”

def __exit__(self, type, value, trace):

print “In __exit__()”

def get_sample():

return Sample()

with get_sample() as sample:

print “sample:”, sample

行代码,输出如下

代码如下:

bash-3.2$ ./with_example01.py

In __enter__()

sample: Foo

In __exit__()

正如你看到的,

__enter__()方法被执行

__enter__()方法返回的值 - 这个例子中是“Foo”,赋值给变量‘sample‘

执行代码块,打印变量“sample”的值为 “Foo”

__exit__()方法被调用

with真正强大之处是它可以处理异常,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Sample类的__exit__方法有三个参数- val, type 和 trace。 这些参数在异常处理中相当有用。我们来改一下代码,看看具体如何工作的。

代码如下:

#!/usr/bin/env python

# with_example02.py

class Sample:

def __en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type, value, trace):

print “type:”, type

print “value:”, value

print “trace:”, trace

def do_something(self):

bar = 1/0

return bar + 10

with Sample() as sample:

sample.do_something()

这个例子中,with后面的get_sample()变成了Sample()。这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紧跟with后面的语句所返回的对象有 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即可。此例中,Sample()的__enter__()方法返回新创建的Sample对象,并赋值给变量sample。

代码执行后:

代码如下:

bash-3.2$ ./with_example02.py

type:

value: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trac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with_example02.py”, line 19, in

sample.do_somet hing()

File “./with_example02.py”, line 15, in do_something

bar = 1/0

ZeroDivisionError: integer division or modulo by zero

实际上,在with后面的代码块抛出任何异常时,__exit__()方法被执行。正如例子所示,异常抛出时,与之关联的type,value和stack trace传给__exit__()方法,因此抛出的ZeroDivisionError异常被打印出来了。开发库时,清理资源,关闭文件等等操作,都可以放在__exit__方法当中。

因此,Python的with语句是提供一个有效的机制,让代码更简练,同时在异常产生时,清理工作更简单。

示例代码可以在Github上面找到。

篇9:理解Symbian中的ECom

Symbian 中也有类似Windows COM的机制,用来作为二进制的模块间接口标准,

ECom比起windows COM来要简单得多,没有GUID 没有IUnknown,没有marshal,没有其他好多东西。。。

那么,,,还剩下什么呢?逐个说一下

首先 和COM一样你的DLL要注册,这样别人才能找到你,不同的是,不是注册到注册表,DLL也没有引出注册反注册的函数(没有类似DllRegisterServer and DllUnregisterServer的东西),而是写一个RSS文件,里面写上你的ECom的注册信息,这个RSS文件编译后生成RSC文件,放到系统的ECom插件注册目录下,这样系统就可以通过这个文件中的信息找到你的ECom DLL.这个RSS不难写,基本上抄一个改个ID就好了。

唯一要注意的是,RSS编译后产生的RSC文件名要和DLL文件名一样。

*注意: 这里的RSS和Blog那个rss不是一个概念,Symbian 里面的资源文件的展名就是RSS。

然后,你的DLL必须实现一个引出函数

EXPORT_C const TImplementationProxy* ImplementationGroupProxy(TInt& aTableCount);

这是必须的,这个函数返回一个结构数组,描述了这个DLL所包含的所有对象的ID 和 工厂函数的指针,

通常这个函数是返回一个DLL里的全局变量比如:

const TImplementationProxy ImplementationTable[] =

{

IMPLEMENTATION_PROXY_ENTRY(0x13457890, CFoo::NewL)

};

CFoo::NewL会返回一个,CFoo*,而CFoo一定是实现了 ID 0x13457890 对应的接口。

就是这么简单,和Windows的COM比起来非常原始,但是ECom在Symbian 和 S60里面应用非常广泛。

因为手机系统需要极强的定制能力,大多数功能都是靠ECom实现的,不同版本的差异很多是靠发行的时候采用不同的ECom来做的。ECom的DLL在制作成手机的ROM的时候和其他一般的DLL是有些不一样的,ECom会拥有一个单独的区域,并且编制索引来保证ECom的加载会比其他DLL要快一些。所以有些时候会把一些数据文件做成ECom,就是因为加载比较快。

阅读中的理解作文

linux中打包和压缩的理解

答谢中书书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做题误区

考试中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

阅读中容易理解错的词语

关于中考时英语中的阅读理解主要题型

如何理解销售

有关理解的

浅析认知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教学中的作用

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玄学中如何理解天机不可泄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