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古诗书

时间:2022-07-20 11:41:52 作者:猹猹大人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猹猹大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赠汪伦古诗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赠汪伦古诗书,希望大家喜欢!

篇1:《赠汪伦》

诗人 李白

朝代 唐诗

体裁 七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作品评述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1]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2]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篇2:赠汪伦_

一个风和是丽的春天,李白在好朋友汪伦家过日子。有一天,传来一个消息:李白的母亲生病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进李白的耳朵里,李白急忙走到门外。

忽然,李白听到了脚踏唱地声音,李白一看,原来是兄弟汪伦呀!汪伦说:“李白兄,你去哪儿呀?李白说:“汪伦兄,我妈生病了,到家里看一下。”汪伦说:“李白兄,应这住下去呀,这里不是很好吗?有池塘、桃花潭……李白又说:“不行,我就是要去,汪伦兄,如果下次有机会就到这儿来住,好吗,汪伦兄?”

汪伦兄说道:“好吧,一言为定了哦!”李白在船里,念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听到后,把这首读写下来,还给大家看呢!我想:李白还会到汪伦家来住吗?

篇3:赠汪伦_

李白是唐朝著名大诗人,汪伦很想见李白一面,于是便写了一封信给李白,邀请李白到汪伦的家乡,李白迫不及待的赶往了汪伦的家乡。

汪伦和李白到了汪伦的家里,汪伦不好意思地说:“李白兄,我在信中骗了你,我们这里虽然没有万家酒店,但是却有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虽然没有数不清的桃花树,但是有一个桃花潭,虽然我骗了你,但是我实在太想和你做朋友了。”李白一开始还有点生气,但是一听汪伦这么想和自己做朋友,于是渐渐心平气和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汪伦带李白看遍家乡的美景,尝遍家乡的美食。汪伦和李白形影不离,成了一最好的朋友。

但是皇帝突然让李白回宫,李白没法拒绝,心想:我本应感激汪伦的朋友情,而现在却又要悄悄的离开,李白心里很是郁闷。第二天,李白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凌晨的时候悄悄的上了船,船夫刚准备解开绳子,李白听见了离别的歌声,于是走出船舱,站在船头,看见汪伦带着乡亲们唱着离别的歌声,汪伦手里还提着两壶美酒,李白连忙跑下船,汪伦也跑向李白,两人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汪伦和李白在岸边喝了几杯,船夫催促着说:“客官,时间不早啦!”李白依依不舍的上了船,看着这深不见底的桃花潭水,李白心绪难平:汪伦对我的深情比这潭水深了不知有多少尺,于是眼里含着泪吟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篇4:《赠汪伦》

《赠汪伦》

教学设计:

《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①古诗趣背复习;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⑤送别诗6首;⑥学习提示。

学具(.课件)

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习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师提供学法和学习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篇5:《赠汪伦》 之二

《赠汪伦》 之二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的: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写好的书法作品:李白的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故事引入,激起兴趣

1.出示图画,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录音:有关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和《赠汪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自读自学,领悟诗意

1.检察预习,你查了什么资料,了解了什么知识?

2.自读古诗,说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连起来说说诗意。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写的?你从哪里体会出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配乐有感情朗读,提高兴趣,体会感情。

四、表演诗意,创造理解

表演诗中描绘的场面,创造性地理解古诗,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扩大阅读,欣赏古诗

先回忆学过的李白写的诗,感情朗读。

然后欣赏小学生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书法作品,扩大阅读面,激起兴趣,为课后题奠定基础。

(附课后选做题: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赠汪伦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篇7:《赠汪伦》改写

汪伦是个有钱人,但他非常敬仰李白,佩服他的才华,竟然写出这么好的诗。偶然的一次,他打听到李白就在他家附近,他知道李白喜欢饮酒赏花,就左思右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于是他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请您来欣赏”。

第二天,李白来到汪伦家,见到了汪伦兄,汪伦说:“原来您就是李白呀!”“正是在下”,李白答道。“真是久仰大名呀,听说您很有才华,见到您真是万分激动呀!”李白说:“这里怎么没有信中写到的十里桃花,万家酒楼呢?”汪伦巧妙的回答:“十里桃花就是这样著名的桃花潭,万家酒楼就是一位姓万的老板开的酒楼呀!”李白心里佩服汪伦的聪明才华,没想到还有这么聪明的人,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呀。

随后,他们就入酒楼,开始品尝美酒,汪伦介绍:“这是我们这儿最好的美酒了,他是由高粱大米酿成的好酒,颜色呈淡黄色,味道鲜美极了,听他们说,只要喝了几杯,就会提高记忆力呢!”他们一边说笑,一边欣赏月色,顿时觉得非常舒服。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直到晚上。

就这样他们又游览了好几个景点,几天的时间不觉间就过去了。李白要走了,汪伦非常伤心,在李白刚要踏上小船时,忽然听见脚步声,原来是汪伦带着家人来送李白,李白很受感动,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送给汪伦,这便是后来脍炙人口的《赠汪伦》。

篇8:《赠汪伦》改写

自从李白来到安徽,汪伦从小就敬仰李白,很想和他交朋友,可怎么把他请来呢?

于是汪伦想了个办法,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庄;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他请人把信送到李白那里,李白看了信后皆大欢喜,便马上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前往汪伦家,行了一天才到。

汪伦见李白来了,就叫上人们去接李白。李白见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心中大喜。下船后,汪伦请李白到一个酒家点菜。晚上,李白就住在汪伦家和汪伦一起谈诗论句。早上,李白起来,就和汪伦去买酒,买过酒后,就去了桃花潭。在小亭子里观赏桃花,桃花潭景色优美,李白很沉醉,便写下一首首诗。中午再回来吃酒。就这样,一晃数日。

一天,李白问汪伦:“你们这里虽然也有酒庄,但不像你说的万家酒庄。你们这是有一个桃花潭,但你说有十里桃花。是怎么回事呀?”汪伦歉意地笑了一下,说:“我们这里只有一个万家开的酒庄,十里外有一个桃花潭。我这样写是希望把你请来讨论诗篇,不然你不来呀!”李白不但没有责怪汪伦,反而大笑后说:“没关系,汪伦真是待我如兄弟。”汪伦和李白的情谊更深了。眨眼又是几日,一天大早,李白收好了行李,把前一天晚上写的离别信放在床头上,就走了。

李白上了船,忽然听见岸上汪伦在唱歌,为他送别。

李白向汪伦挥了挥手。汪伦见船已经走了很远几乎看不见船影了,才和村民们一起回去了。

李白回到家后,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篇9:《赠汪伦》改写

汪伦是唐朝的一个普通农民。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于是,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李夫子您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汪伦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并没有桃花。万家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他对汪伦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汪伦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教案设计参考

赠汪伦古诗

《赠汪伦》诗意

赠汪伦教案

赠汪伦 李白

《赠汪伦》现代版

改写《赠汪伦》

赠汪伦 古诗

赠汪伦的诗

赠汪伦作品赏析

赠汪伦古诗书(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赠汪伦古诗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