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

时间:2022-11-24 23:18:01 作者:星星也曾买橘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星星也曾买橘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

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

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X-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了5种激发剂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激发效果,结果表明Na2SiO3・9H2O的.激发效果最好.

作 者:翁仁贵 刘心中 WENG Ren-gui LIU Xin-zhong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系,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电力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591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化学激发   抗压强度  

篇2: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摘要:在中试装置中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 .该实验装置由燃烧器、高4.5 m直径0.30 m的反应器、旋风分离器、给料系统和物料回送系统等组成.烟气流量和温度分别为200~325 m3/h和120~180 ℃.实验结果表明绝热饱和温差(Δθ)、钙硫物质的`量比(n(Ca)/n(S))、SO2进口质量浓度(ρin)和床内固体颗粒物质量浓度(ρs)对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气体停留时间(t)的影响不明显.用石灰浆作脱硫剂,当Δθ=14 ℃、n(Ca)/n(S)=1.5,ρin=1 500 mg/m3、ρs =6 kg/m3,t=3.5 s时,脱硫产率达85.3 %.工业应用中Δθ应控制在10~22 ℃.作 者:谢建军    钟秦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期 刊: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511,X513 关键词:烟气脱硫    循环流化床    反应器    石灰   

篇3:循环流化床脱氮机理研究

循环流化床脱氮机理研究

机理的研究对于循环流化床脱硫脱氮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循环流化床库内流体动力学研究和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本实验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吸收氮氧化物的吸收荆,对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一氧化氮气体的氧化方式、动力学以及温度、PH、高锰酸钾的浓度等因素对反应机理的影响作了研究.

作 者:肖荣  作者单位: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潮州,515723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22) 分类号:X7 关键词:烟气脱硝   动力学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高锰酸钾  

篇4: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试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试验研究

本研究是在1台75 t/h CFB锅炉上进行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工业实验,得出燃烧高硫无烟煤时Ca/S、床温、煤中含硫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燃用高硫煤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实际应用炉内脱硫最佳Ca/S和最佳控制参数.

作 者:马林转 宁平卿春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云南,650093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5) 分类号:X7 关键词:脱硫   Ca/S   CFB锅炉   无烟煤  

篇5: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摘要: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φ600mm,处理烟气量达m3/h(标准状态,下同)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烟气量和SO2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Abstract:At present, SO2 pollution control of coal combustion is an urgenttask in the field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ed pilot-scale test facilit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FB-FGD) whose diameter is 600mm and nominal flow rate of the flue gas is 2 000 m3/h in Therm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The Ca/S molar ratio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desulfurization, but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ow rate and SO2 inlet concentration are not obvious. So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FB-FGD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the boiler’s load and the coal used.作 者:冯斌    李大骥    周志良    吴颖海    杨军  作者单位:冯斌,李大骥,吴颖海,杨军(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南京 210096)

周志良(江苏省昆山市环保局管理处, 昆山 215300)

期 刊: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2) 分类号:X-505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    模拟中试    Ca与S的摩尔比    烟气流量    入口SO2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湿度   

篇6: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技术改造研究

一、前言

山东华聚能源公司济东新村电厂三台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的是菌状风帽,在运行中经常出现锅炉风室积渣严重,积渣二次燃烧,造成风室超温,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运行十五日左右就需要对风室进行放渣或停炉清理积渣,经过认真分析原因,确认风室积渣为风帽漏渣所致。后经多方调研和计算,决定将菌状风帽改造成钟罩式风帽,以彻底解决风室积渣问题。

二、传统菌状风帽的特点

传统菌状风帽是鼓泡床锅炉在我国刚开始应用时采用的一种风帽,其特点是布风均匀,有利于燃料与空气的混和,对提高燃料效率起到较好的作用。随着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认识的提高,人们逐渐发现该种类型的风帽存在如下问题:

1、对一些灰分较大,煤的粒度较细的燃料漏灰比较严重。在开始流化一直到燃烧的过程中,虽然整个床面处于流化较好的状态,但局部区域的风帽周围的物料可能处于压力不稳定状态,引起风压波动,从而造成部分灰渣自风帽小孔漏入风室。对于灰分较大、粒度较细的燃料漏入风室的灰更多,时间长就造成风室积灰严重,不得不停炉放灰,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2、检修更换不方便。传统的菌状风帽由于设计的原因,安装时为保证风帽小孔距床面的距离,必须将风帽大部分埋在床面上的耐火材料中,也就是说床面上的耐火材料把风帽通过连接管固定在布风板上,对风帽检修更换时必须将风帽周围的耐火材料砸开才能取下风帽,劳动强度大,检修时间长,增加检修成本。

3、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要。前期的菌状风帽,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及材料本身的限制,使用寿命短(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就因磨损严重而更换,不能满足长期安全运行的需求。

三、钟罩式风帽的特点

1、连接管伸入风帽内,形成特殊结构,解决了传统菌状风帽的漏灰问题。

2、检修更方便。由于该风帽未固定在耐火材料中,更换风帽时只需将其拿下或拧下即可,无需砸开耐火材料,即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检修费用。

3、使用寿命长。该风帽在采用特殊抗磨材料的同时,又增加了风帽有效部位的厚度,由于风帽空腔中有风冷却,大大提高了风帽的使用寿命。

由于存在上述几方面的特点,因此电厂在利用2#炉大修时将菌状风帽改造成钟罩式风帽。

四、改造方案

在不改变流化床的几个关键指标(小孔风速,开孔率,孔板阻力,流化速度)的情况下,对流化床系统进行改造,

1、在设计中,经过空气动力计算,提高流化质量的情况下,将菌状风帽改造为钟罩式风帽。

2、根据流化床的内在规律的要求,对风帽位置重新布置以满足物料流化的要求。

3、风帽数量不变,布风板不变,采用钟罩式风帽及连接管。

五、布风系统数据计算

1、风帽小孔风速42—45m/s;

2、布风板开孔率4.1 %;

3、阻力计算。

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冷态一次风量约为Q=18000m3/h,热态风量Qr=1.4Q=25200m3/h(空气温度1500C,过量空气系数为1.2)风帽及接管数量均为220件。

(1)芯管进口面积A1=220*3.14*0.0192=0.25m2

芯管进口风速为V1=Qr/A1=28m/s

进口阻力h1=ξ1PV1/2=0.5*0.8*282/2=156.8Pa

(2)芯管出口环向面积为

A2=220*π*(0.0282-0.0222)=0.2m2

芯管出口环向风速为V2=Q/A2=35m/s

芯管环向阻力h2=ξ2PV22/2=2*0.8*352/2=980Pa

(3)风帽小孔面积为

A3=220*8*π*0.00552=0.167m2

风帽小孔风速为V3=Q/A3=41.9m/s

出口阻力h3=ξ3PV32/2=1.1*0.8*24.92/2=723Pa

(4)沿程阻力约为h4=200Pa

总阻力:h=h1 h2 h3 h4=156.8 980 723 200=2060Pa

六、改造效果

改造后基本杜绝了风室漏渣现象,风室积渣清理由每月一次改成半年一次,而且风帽的磨损量大大减少,能使用一个锅炉大修期(三年)。

篇7: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对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厂1台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脱硫效率调整试验,取得最佳运行工况参数.根据机组运行数据,分析了当锅炉床温为820℃、850℃、880℃、Ca/S摩尔比分别为1.5、2.0、2.5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可调整的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控制在850℃、Ca/S摩尔比控制在2.5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最佳.作 者:李超    杜佳    吕晶    LI Chao    DU Jia    L(U) Jing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期 刊:东北电力技术   Journal: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年,卷(期):, 31(1) 分类号:X701.3 TK229.6+6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脱硫效率    Ca/S摩尔比    锅炉床温   

篇8:外循环三相流化床污水处理特性的研究

外循环三相流化床污水处理特性的研究

采用三相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该设备包含好氧区和缺氧区,可获得足够的停留时间造成缺氧条件,能保证有效去除NH3-N.实验在室温下进行,进水条件pH为7~8,CODcr为286~656 mg/L,NH3-N为10~51 mg/L.结果显示,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在3 h为宜,最佳通气量为0.09m3/h,此时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1%和96.6%,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实验确定了最佳膜厚为145μm.

作 者:焦伟堂 冯旭东 李丽 Jiao Weitang Feng Xudong Li Li  作者单位:焦伟堂,冯旭东,Jiao Weitang,Feng Xudong(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37)

李丽,Li Li(银河纸业集团,山东,临清,252600)

刊 名:环境污染与防治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 27(3) 分类号:X7 关键词:三相外循环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   生活污水  

篇9:用恩德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制烧结砖试验

用恩德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制烧结砖试验

摘要:根据粘土、恩德粉煤气化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等原料的性能,进行了合理的原料处理和掺配,并对混合料的模拟成型、干燥和焙烧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制高掺量粉煤厌烧结砖的工艺参数.作 者:王宏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 期 刊:中氮肥   Journal: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年,卷(期):, “”(2) 分类号:X784 关键词:恩德粉煤气化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    粉煤灰    烧结砖   

篇10: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塔顶和塔底结构的改进,开发出一种新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以60~80目细砂作为主要床料,在流化气速为2~5 m/s情况下,实现了绝大部分固体颗粒在脱硫塔内的内循环,从而强化了热质传递,避免了粘壁现象.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饱和温度差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颗粒浓度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Ca/S为1.2和颗粒浓度为10 k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0%以上.

作 者:杨柳春 杨文奇 童志权  作者单位:杨柳春(湘潭大学环境工程系,湘潭,411105;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昌,330013)

杨文奇,童志权(湘潭大学环境工程系,湘潭,411105)

刊 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 PKU英文刊名: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2005 6(2) 分类号: 关键词:内循环流化床   烟气脱硫   绝热饱和温度差  

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

粉煤灰质量保证协议书

粉煤灰检测指标有哪些

化学水处理系统方案的比较研究

改性粉煤灰吸附废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TiAl合金高温循环氧化行为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循环日记读后感

循环日记哲理范文

循环经济理论学习体会

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化学激发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