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

时间:2022-11-25 04:58:34 作者:wwqcsc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wqcs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

写在前面:本研究暂不涉及周几投放更合理,主要有两点考虑:1、日常调研项目基本都有执行周期的限定,一般都是越能尽快投放越好,且基本都在工作日投放;2、目前执行的调研项目,周几投放的都有,如果时间允许,都会持续一周收集数据,整体的打开率波动不大,

引子

在日常研究工作中,为了提高问卷调研的科学性、增加填答问卷用户的随机性,针对买家的问卷调研,我们一般会采用Email发送调研邀请的方式;针对卖家,会采用站内信和Email的方式。同时为减少对用户的骚扰,他们可以选择退订此类信息。

我们会有一种简单的判断,即用户上网的高峰时间、浏览淘宝网的高峰时间,也是他们打开调研问卷的高峰时间,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本研究选择了近期完成的5个买家调研,4个卖家调研,对用户打开问卷的时间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这9个调研投放的时间点各不相同,研究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保留完整周期(24小时*N天)内的样本。

淘宝用户打开调研问卷的时间分布

淘宝网的流量高峰一般会出现在中午休息时间、晚饭后睡觉前的时段,同时,卖家的在线高峰与买家相当。

近期的一次淘宝买家调研中,用户自己填答的上网时间段、浏览淘宝网的时间段如下图(关注趋势即可):

可以看到,调研样本与淘宝总体用户浏览淘宝网的时间段,波动趋势无明显差异,也说明了调研样本的随机性很好,能够代表总体用户。可以得出结论:淘宝用户上网的时间段与浏览淘宝网的时间段,波动趋势基本吻合。

而归纳5个买家调研、4个卖家调研数据,可以发现,淘宝用户打开调研问卷的高峰时段并非上网/浏览淘宝网的高峰时段。

综合而言,淘宝买家打开调研问卷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8-10点,其次是10-12点;另外,12-14点、14-16点、16-18点、20-22点的打开率也较高。

淘宝卖家打开调研问卷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8-10点、10-12点,其次是12-14点、14-16点。

淘宝用户在各时段完整填答调研问卷的情况对比

考察调研问卷的填答效果,除打开率外,还需要看完整填答率,即完整填答的样本量/打开的样本总量*100%,假如某个时间段的完整填答率很低,即便此时段的打开率再高,也不是理想状态。

经过方差分析两两检验可知,每个调研的主要填答时间段,完整填答率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如图:

淘宝买家在主要的填答时段,完整填答率平均值接近80%;淘宝卖家在主要的填答时段,完整填答率平均值在75%左右。

淘宝用户在各时段完成调研问卷所用时长的对比

完成调研问卷所用的时长影响着问卷的填答质量,如果某个时段完成问卷所用时长过短或过长,即便此时段的打开率再高、完整填答率再高,也不是理想状态,

经方差分析两两检验可知,每个调研的各填答时段,完成问卷所用时长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

每个调研问卷的长度不同,完成问卷所需时长不同,所以此处各调研问卷的平均完成时长无实际意义。

不同群体在各时段完成调研问卷的情况对比

某些问卷调研关注的目标人群是特殊群体,如低星级买家、专职卖家等,那么不同类型的群体,在各时段上完成问卷的比例是否存在差异呢?(群体A在某一时段完成问卷的比例=群体A在某一时段完成问卷的样本量/群体A完成问卷的样本总量)

经方差分析两两检验,综合分析可知,买家调研中,在淘宝的不同身份(纯买家、已买为主的卖家、既买又卖的卖家)的群体之间、不同买家星级的群体之间,在主要填答时段完成问卷的比例,基本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卖家调研中,在淘宝的不同身份(纯卖家、既卖又买的卖家、已买为主的卖家)的群体之间、不同卖家星级的群体之间、不同正式投入淘宝时长的群体之间,在主要填答时段完成问卷的比例,基本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小结:

1、       淘宝用户打开调研问卷的高峰时段在8-10点、10-12点,且主要时段的完整填答率、完成时长等无明显差异。今后投放调研问卷,可以改变目前没有确切的投放时间、一次性投放的情况,将投放样本分成若干份,分批次每天凌晨投放,发送完成正好赶上用户的填答高峰时段,达到更好的填答效果。尤其适用紧急的项目。

2、       按照在淘宝的具体身份、或买家(卖家)星级、正式经营淘宝店铺时长等因素划分买家、卖家群体进行研究时,即研究特殊群体时,投放问卷的时间无需特殊安排,与研究全网用户的投放时段相同即可。

注:

1、本研究的结论仅适合类似淘宝这样的购物网站,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采用本文提到的方法另作研究。

2、影响某个问卷调研打开率、完整填答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目标人群是否精准、研究主题与用户切身利益的相关程度、是否有奖品激励、邀请函标题和内容的表述是否吸引人、问卷是否过长等。

本文研究时,所用的问卷调研,尽量综合了各种情况,力求找出一种常态,所以后续应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时,即便遇到特殊情况的问卷调研,这种常态依然会起作用。

3、另外,不可否认,不论哪一天、哪个时段投放问卷,开始阶段,问卷的打开率都是最高的,但这是靠大量的投放基数做支撑的,并没有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应用本文的结论,既能用到开始阶段的优势,又能节约资源,何乐不为呢。

来自:ued.taobao.com/blog//06/13/release_time/

篇2:问卷质量的控制点交互设计

确定研究目的在任何研究中都是最重要的环节,在编制问卷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该问卷要达到的目标(即需求方希望调查的内容,简称需求点),调查的目标人群和渠道。

1. 目标:

* 控制需求点:因为问卷的题项过多会影响到用户答题的质量,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与实际经验,我们认为问卷中设置的态度题不应该超过20 个,总题项最好不要超过30 个。

* 搜集资料方法:可以采用桌面研究(客服反馈、日志分析、销售、市场)、头脑风暴、电话访谈等方法来明确问卷的核心目标,并为编制问卷积累资料。

2. 对象:

在编制问卷之前,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问卷调查的目标群体,针对实际的研究,需要明确用户群的分类与定义,最好能用客观的指标来区分。例如:

* 新用户、流失用户、连续用户

* 不同资金渠道的用户

* 不同活跃程度的用户

3. 渠道:

问卷投放的时候需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回收周期和数量。

一般投放周期为一周。可以采用定向投放(例如邮件投放)和非定向投放(例如线上系统)。定向投放回收率不应小于5%(完成问卷的人数/ 参与调查的总人数)。

篇3:问卷质量的控制点交互设计

1.内容结构

*测谎题1/2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认真答题。

*反向题

*尽量不用单道题来评定

2.项目形式

*选择题&开放性

*单选&多选

*等距量表

3.编制中要避免的一些问题

*问卷设计者与调查者对概念的理解不一致。

*两个以上概念在同一题目中出现。

*使用专门术语、行语、俗语。

*答案设置漏掉了综合性的选项。

*出现带有某种倾向的暗示性问题,

*使用不肯定的词。

*出现调查对象未经历过的,导致结果虚假。

*使用可作多种解释,意义含糊的词。

*陈述使用否定句,答卷者忽略而误解题意。

*问题缺乏受限制的前提。

*题目中供选择的项目未包含所有的程度。

4.指导语

*建立初步心理融洽,引起回答的意向与动机,需要表明以下几点:

调查者的身份

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需要调查对象的协作的重要性

*问卷作答要求

篇4:问卷质量的控制点交互设计

在问卷正式上线之前,还需要进行审核与测试。

1.专家审核

*针对问卷的内容,使项目与需求点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

评定内容

*所设置的问题与所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

*题目应清楚,无歧义

*尽量不要使用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应为被调查者能够回答的问题

*尽量不提带有社会压力的问题

*所提问题应尽量具体

*对某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应尽量作些简单解释

*询问回答者的切身体验比普遍提法要好

*采用多种方式减轻问题可能给回答者带来的社会压力

计分方法

*4~5名专家独立评定,半数以上人通过的项目才能使用

*对于评定不通过的进行修改

2.内部测试

*针对问卷用语、形式。4~5人,被试参与设计,可以采用的一些问题:

你对整个问卷感觉怎样?

当你说“……”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这个问题如果这样问,你会怎样回答?

如果这样问“……”你回答起来会有什么困难吗?

3.外部试测

*正式的预测,200人,被试不参与设计,初步分析问卷的结果,及早发现问题。这里针对不同的问卷,侧重于不同方面。

有结构的问卷

*信度分析

例如:科隆巴哈α低于0.5的项目进行修改。

*效度分析

问卷反映的是要测量的内容,有多种效度。如: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等。

无结构的问卷

对于有开放性回答题,进行分析,是否遗漏重要选项。

篇5: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总结交互设计

上线前

问卷准备

调查总目标:用户对新鲜网的第一印象

问题设定

用户基本信息:性别、年龄、邮箱(抽奖用)、收入、职业、手机号(电话访谈

和话费发放)

整体印象

网站易用性

页面布局

题型设置、措辞语气

题型设计要便于最后的问卷分析

如何通过用户很好理解的语气表达专业的问题

研发资源

CMS、新鲜网,最好不要在页面上和两个团队同时挂钩,因为他们的发版时间有区别

前段时间商城的问卷这次无法重复使用

负责人,执行人和开发周期,和研发过产品要把最终交付物的细节沟通透彻:没有我们认为的

默认字段,研发只会给出讨论过的东西(填写时间如果没事前沟通交付物中就没有该字段)

需求录入禅道才能合理追踪、让测试完全了解页面

经费

问卷抽奖10人、访谈5人,每人50元话费,合计750

预算最好超出,突发事物常常有(电话访谈中就有用户迟到导致我们饿肚子加打的费,很难报销)

UED

重构稿重复利用前段时间的,不过换了执行人导致重新沟通

结果页面的视觉风格不受欢迎,下次要尽量调动执行人的积极性

线上时间

问卷监控

10月22号上线,问卷填写总量关注,入口的修改和增加

发动宣传(微博和QQ群),找运营人员合作

新增问题

IP(区分内外用户)

运营新增某活动奖励品调查问题

研发修改

时间字段

IP读取错误的修改,追查到运维、日志文件

除CMS入口图片放大,新鲜网研发团队也要加入口,导致后面下线麻烦

初步统计

问卷填写人数,男女比例

必要的调整,给运营一个预期

线下分析

电话访谈

10月8号从已有问卷中删取有效问卷,然后通过电话预约确定了5位女性受访用户

事前内定了一个目标用户,后来发现是个小白用户–下次为了避免小白用户可以通过先抽奖

的方式联系用户,做简单的咨询后确定要不要预约

电话机和会议室都准备的很突然

电话访谈问题设置

已有问卷问题

用户购物、分享、参考网站等基本信息

访谈表格设计

访谈过程

电话录音

外放访谈过程

记录员的记录和给访谈人的问题提示

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问卷统计

截止10.12号

有效问卷的筛选方式–IP、重复、开放问题乱填、邮箱确实、预设问题

外部IP男女的混合分析,单独女性分析

输出图表

财务对账和抽奖活动

随即抽奖

电话确认,不承认填写过问卷、号码不存在的都视为弃权

发票问题,最后通过购买发票解决

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计划书(对账使用)

分析汇总

调查问卷的定量

电话访谈的定性

综合讨论,得出最终结论

PPT输出

PPT架构设计

结论、结论剖析、研究方法

预交付、修改、交付(制作人对PPT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知情,交出去的东西自己要负责)

附上一张图片,应该比较详尽了,

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总结交互设计

希望以后的项目进度能按这个来。

篇6:做在线问卷调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交互设计

在线问卷往往被认为是用户研究的方法中最简单、省事的方法,因而有些至关重要的细节常常被忽略,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一、你能收到足够多数量的问卷么?

一说到要做在线问卷,很多人直接就想到问卷问题设计了,确实问卷问题设计是门学问,但是却往往没人分析在线问卷的可行性。说的直接点,你能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收到足够的问卷么?很多网站一些重要页面的位置都很抢手,要想放个问卷的入口,最好要自己心里有数,问卷入口占地位置,大小,占用时间。如果资源方告诉你,我在页面的底部可以给你个放一个调研问卷的入口,只能给你放1个月的时间,你能预估一下你能回收多少问卷么,预估问卷的数量是否足够让你分析出你想要的数据呢?这是时候你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页面每一个万个PV你能回收多少问卷。肯定有人会问了,如果我以前没在这个页面做过在线问卷,我怎么能预见到问卷的回收情况呀?当然如果以前做过类似统计,相信你心里一定有谱。我列出我做过的一些调研的问卷回复情况,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一般情况下问卷的回收情况会在1-5个/万PV之间。当然网站类型不同,页面的功能不同,调研入口的样式和位置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问卷的回收情况。大家最好每次做完调研后都统计一下不同页面不同调研的回收情况,这样以后再做类似的调研可以很容易预估出问卷的回收情况:

问卷回收数=每天页面PV ×投放天数×预估问卷回收情况(每一个万个PV能回收多少问卷)

二、你是否能有足够多的投放时间?

记得以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某项功能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结果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在调研问题和入口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填写在线问卷70%用户认为该功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第二次调研只有30%用户认为该功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且两次问卷的填写数量都有上万份。而且这两个调研的时间间隔很近,网站整体的用户并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建议对于重要页面和功能的问卷要有一定时间积累,最好在一个月以上,

不同网站的不同用户访问网站都有一定周期的,在都放问卷是最好考虑一下,确保你的问卷在目标用户人群中有足够量的曝光。

三、你是否细分了回答问卷的用户?

不同的用户对于同一问题的答案会有不同。比如,在询问某些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时,你最应该问的是那些填写你问卷的用户是否使用过这个功能。无论是网站还是其他产品或者服务。总会有某些功能只有一部分用户使用,这些用户会认为该功能有用。但是,有些用户会对没有使用过的功能发表意见,而他们大多会认为那个功能没什么用。如果你的在线问卷恰恰由这些用户填写,而你有没有区分填写在线问卷的用户到底用过没有用这个功能。那么,你很可能会在分析错误的数据后,做出错误的决策:去掉或者弱化该功能。

四、别忘了我们还有cookie

利用cookie,我们不止可以防止“某些活跃用户”重复提交的问卷。我们还可以利用cookie自动记录下用户的相关信息,帮助你分析数据。例如,在调研网站的搜索功能时,记录会员ID,进入问卷前的URL,搜索关键词等。如果发现某个用户给你网站的搜索功能给了个很低的评价时。那么同过通过会员ID,你可以很容易知道,填写问卷的家伙是什么类型的用户。他访问过的URL和搜索关键词可以帮你还原用户使用搜索功能时遇到的抓狂情景: 也许用户看到的搜索结果和关键词不相关,或者搜索结果太少,甚至没有搜索结果。

五、别偷懒,每天跟踪数据

做在线的问卷调研,并不意味着你把问卷放到网上就不用管了。最好在问卷里加访问统计代码。然后,看看每天到底有多少用户打开了问卷,有多少用户提交了完整的问卷,有多少人没填写完,填写问卷的人都来自哪里。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因为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你可以提前发现很多问题。这种事情我就遇到过。记得有一次某个调研的在线问卷发布了,我第二天看数据发现,打开问卷的人寥寥可数,并且这次调研主要针对的是国外用户,结果发现访问问卷的用户ip都是来自国内。于是,我马上和相关的技术人员沟通,结果发现在部署在线问卷的时候,有两个美国的服务器没有部署上。汗,还是每天像照看菜园子一样照看一下你的问卷吧。

本文来自:www.2beusable.com/tips-of-doing-online-questionnaire-research.html

调研问卷分析范文

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检查时间

问卷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交互设计面试自我介绍

人机界面设计初探交互设计

支行三月现金投放分析调研报告

情感化设计氛围交互设计

Android应用界面设计交互设计

投放协议书

调研问卷中多选题的分析方法探讨

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调研问卷投放时间的探讨交互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