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aatt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浅谈终端视觉设计中的文字运用交互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终端视觉设计中的文字运用交互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 目录
篇1:浅谈终端视觉设计中的文字运用交互设计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已经摆脱了在纸张上,版面上的简单呈现模式,当下的数码产品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应用。
大家都知道,界面效果虽然日趋拟物化和平面化,但现在往往很多细节还是脱离不了文字的显示,手机终端屏幕的限制和用户的学习成本也更深一步的决定了文字的不可缺少。
只是在界面设计中,这些文字更加具有逻辑性,和类别性,看似与界面融为一体,实则有更多的考量标准,不单单是一个效果。自然界中任何一种景观奇迹也是有着他自己的科学规律。作为终端视觉设计师,也要对终端的文字规律作一定的梳理,这样才会从内涵上真正的提升设计品质,对用户更加体贴。
设计离不开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总是浅显易懂,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文字:
1.几点?表盘数字
2.什么菜?菜谱
3.怎么走?路标
4.多少钱?价格
5.啥内容?报刊书籍
由上面我们便可以把生活中的文字划分四个类别
A指示性的:路标,表【对人的行为有明确的指导提示】
B名称性的:菜谱,文章标题【对你所需要的或了解的事物做一个名称】
C评价性的:价格,好,坏【物品的一种属性】
D内容性的:书籍,报刊【偏内容的记录】
虽然我们如此区分类别,但他们之间还是有交叉的,不同情境可能就不同。举个例子说,对一篇文章的评论,从自身角度讲它是内容性的,可针对文章它又是评价性的。由此可见,文字的相对性也是必须考虑。
以上说了那么多,其实终端界面中的文字同样可以这样划分【当屏幕空间有限,降低学习成本,文字是最好的应用】比如symbian v3的手机软件管理,之前制作就有较多这方面的考虑:
指示性的:确定,返回,安装,退出,类似于超链接的查看…
名称性的:软件名称,列表…
评价性的:文章评价,用户级别…
内容性的:软件详情,常见问题,评价正文…
可见,在一个客户端软件的生态系统里,这几个类别是必需的,
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文字是处在同一个视觉系统里,功能性的不一样,对颜色,字体,都会有着一定意义的区别。他自身的逻辑性要求不仅仅是好看。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整体可得出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指示性的要有一定的突出,一定要强于名称性和评价性的文字
名称性的往往采取常规正常浏览,明确适中,清晰即可
评价性的则是在清晰的基础上加一点对比
内容性的由于文字稍微偏多,所以在行距和背景搭配上要明了清晰。
可以得出整体逻辑强度:指示>名称>评价>内容
整体的表现通常是靠文字的密集度和稀疏程度来表达,虽然【确定】,【返回】这类的色彩可能并没有列表里的名称更厚重,但他一定是在宽松的环境,来形成他的视觉焦点.可以看出整体逻辑强度是通过交互排布来完成的,与人的使用密切相关。
那么视觉设计要做的是在整体逻辑强度下,去实现特指功能的强度区分,比如在内容页面里,文字行距的运用则更为重要,使得内容更易阅读,而弱化指示性的一些东西,使人可以专心的进行本页所呈现重点的操作与浏览。从视觉上讲,当下首要进行的总是最重要的。又比如在一个列表页里,显然列表的每一行的名称更加重要,视觉上要强于【确定】【返回】这类指示性的文字。
这里所说的视觉厚度,可以包括:色彩,文字大小,描粗与否,底部button或背景的强度等,都一定意义影响我们使用的心情。
以上两个方法,我觉得是在判断完成移动终端文字逻辑强度的情况下,设计者有效处理好文字之间关系的必要方法,用来提高设计的品质。字与界面能否在效果上融为一体,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点是否处理的恰当。
篇2:网站中文字的视觉设计网页设计
可能很多人都要问,网站的文字还需要设计吗?
对于很多的网站来说,字在整个网站的内容中占了80%以上甚至更多,或者换个角度上说,网站可以没有颜色,没有图片,但唯独不能没有文字,
一个产品团队,有一个角色叫做Content Design,ucdchina有过一期话题叫做注意界面上的文字,非常精彩,我在写本文之前,再次通读一遍,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是避免写重复的内容。如果你按照里面的观点对照你的网站,相信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那期话题只有潇潇重点说的是文字的视觉方面,那篇文章非常精彩,也是该期话题的“浏览冠军”,本文是延续性的一些想法。
先看看网站以外的中文字体设计,英文的正文字体有很多可以选择,但中文的正文字,总的来说就两种:宋体和黑体。在传统的版式设计中,设计师们都喜欢做英文的排版,为什么?从视觉上来看,英文的组合很容易形成线和面的关系,而且字母有节奏感,比如aby这三个字母放一起有高矮区别。中文字相对来说,单调、孤立、不流畅。
回到网站中文字的设计,设计师基本上不用考虑在字体上做选择,只有宋体。前文说:单个字成点,一行字成线,一段字成面。这是版式设计最基本的原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强化这样的感觉。拿微软雅黑和宋体来举例子,本人非常喜欢微软雅黑的设计。
将12号的宋体和雅黑放大,注意以下细节:
1 雅黑要比宋体宽一像素
2 雅黑让每个笔画往四周撑,比如“是”上面的“日”,雅黑显得就要饱满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中文字体更容易形成线,从而读起来更流畅。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雅黑不是真正的正方形,但它看起来要比宋体方一些。
看完上面这个例子,我的观点也就出来了:别把你的文字看成字,而是看成点,文字的视觉设计其实就是处理点线面的关系,
电脑资料
下面是具体设计方面的点:
1字体的单位用px而不用em,尽管12px和0.8em大小差不多。
updete:感谢网友Dreamcolor推荐文章95%的中国网站需要重写CSS,该文很详细的解释了px和em的差别和原理。这点写之前是我想当然了,没有深入理解em单位。只看到很多用em的视觉效果不好看,现在明白了,是因为没有把em单位和px对上号。结论是应该用em而不是px,但需要把em的值设置好。
2在css文件body中的font-family里面保证”宋体”前面有Arial或者verdana,个人推荐这么写:font-family:Helvetica,Georgia,Arial,sans-serif,宋体。这样能保证你界面中的字母、数字、符号看上去美观一些,更重要的是更加易读。
3子条说:12号宋体时,我们一般使用18-20像素的行距。14号宋体通常使用22-24像素的行距。
很赞同,这个行距大小随着单行字数的多少而上下浮动。我认为12px字如果单行字数少的话,17也是可以接受的。
4正文一行字数最好不超过50,首页的标题文字以8-20字为佳。
512和14px字相对来说最精致,13px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做正文字,word里面默认的字的大小相当于网页的13px字。
6对于一段文字,尤其是正文部分,保证左右至少有15px的留白,便于用户换行时不受到干扰。
7文字和背景对比要足够明显,保证最弱文字的可读性。
来自:uitony.com/?p=34
篇3:论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
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工序”非常紧密,两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而视觉界面作为最直接与用户交流的层面,如何把交互设计以良好表现形态展现给用户,这里主要集中探讨视觉在提升交互的可用性方面的作用: 提升可浏览性
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工序”非常紧密,两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而视觉界面作为最直接与用户交流的层面,如何把交互设计以良好表现形态展现给用户,这里主要集中探讨视觉在提升交互的可用性方面的作用:
提升可浏览性精确与高效地传递信息与任务贴合用户的心智模型让交互富有情感1.提升可浏览性:
1)信息结构的良好表现
视觉设计在对交互的帮助中,首要满足对产品与交互信息结构的展现,展现信息的清晰可读性,然后才是品牌,情感的传达,
视觉语言可以通过分层,分类,对比等语言手段对产品概念及信息进行处理。
例:
pic.01
pic.02
对上面两图进行对比,同样都是文章详情页面,相信没有多少用户在浏览pic01时能快速准确地知道网站想给他什么信息,或者让用户做什么。信息主次的分布,层级,色彩,均无做好有效分布,用户一边迷惑,一边迷路。而pic02对内容按主次程度来划分,最重要的文章详情信息一目了然,结构有序,条理清晰。
我们能感受到视觉语言的有效干预,能对信息结构的展现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上一页12 3 4 下一页
篇4:论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
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工序”非常紧密,两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而视觉界面作为最直接与用户交流的层面,如何把交互设计以良好表现形态展现给用户,这里主要集中探讨视觉在提升交互的可用性方面的作用:
提升可浏览性
精确与高效地传递信息与任务
贴合用户的心智模型
让交互富有情感
1.提升可浏览性:
1)信息结构的良好表现
视觉设计在对交互的帮助中,首要满足对产品与交互信息结构的展现,展现信息的清晰可读性,然后才是品牌,情感的传达,
视觉语言可以通过分层,分类,对比等语言手段对产品概念及信息进行处理。
例:
pic.01
pic.02
对上面两图进行对比,同样都是文章详情页面,相信没有多少用户在浏览pic01时能快速准确地知道网站想给他什么信息,或者让用户做什么。信息主次的分布,层级,色彩,均无做好有效分布,用户一边迷惑,一边迷路。而pic02对内容按主次程度来划分,最重要的文章详情信息一目了然,结构有序,条理清晰。
我们能感受到视觉语言的有效干预,能对信息结构的展现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篇5:招贴设计中文字运用要点分析论文
招贴设计中文字运用要点分析论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只能瞬间定位不超过12个字的文字内容。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招贴设计的识别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招贴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遵循招贴设计的识别性,避免招贴设计文字的零乱繁杂,使文字设计易认、易懂,更好地、更有效地传达招贴的主题和理念。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忽略文字设计本身传达信息的根本目的。文字的识别性原则要求设计者不但要考虑到文字本身的大小、种类、简繁等要素,还要考虑到文字与图形、留白等其他招贴元素的和谐统一。
文字作为招贴传达形象与信息的重要元素之一,既承担着传达画面主题诉求的功能,也承担着传递艺术审美情感的功能。因而文字富于视觉美感,具有审美性是招贴设计中文字需要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字体设计得赏心悦目能够使观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优美的字形、巧妙的组合能够给观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最终更好地实现招贴作品的功用。而呆板、生硬的文字设计则会使观者产生心理上的抗拒,也就难以传达招贴的构想和意图。从一般审美角度来讲,端庄秀美的字体显得意蕴高雅;挺拔工整的字体明快爽朗,富有视觉冲击力;苍劲古朴的字体古香古韵,给人回味悠长的体验。在招贴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深刻理解不同字体带来的审美感受,通过文字元素引导视觉心理,更好地为整幅招贴作品服务。
在招贴设计实践中,文字的个性原则是指设计者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要遵循作品主题、文化观念、产业背景的要求,打造文字鲜明的艺术风格与个性,以此传达非同寻常的视觉感受。没有个性与创意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唯有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的设计才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个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将自身的感情色彩和思想融入到文字中,对文字笔画进行合理地变形和搭配,对传统字形进行二次创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者实践个性原则提供了更多途径,通过电脑字体的运用能够将手写体和印刷体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无可替代的视觉效果,将汉字的个性魅力与传统美凸显出来,使观者感受更加强烈。
招贴设计中字体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字体设计要服从于视觉生理要求,服从于招贴设计内容和整体需要,力求将视觉生理同审美性相结合,避免只注重形式感的随意性。科学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合理改造文字的字形,在力求规范的同时追求汉字形与意的协调。除了字形要具备科学性外,为了照顾人类视觉生理习惯,设计者还要科学布局文字位置,顺应招贴整体要求。招贴文字设计要有全局意识,兼顾到图形、留白等其他视觉因素,不能主次不分、次序混乱,引起视觉生理的冲突感。
招贴设计中运用文字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考虑大众的视觉习惯和心理感受顺序
从视觉生理习惯的角度来讲,人类视线水平方向的移动顺序是从左至右的,垂直方向的移动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当倾斜度大于45度时,视线习惯自上而下移动,而小于45度时,视线则是自下而上移动的。除此之外,字体的不同还会造成视觉动向的不同。譬如:长体字有上下流动之感,扁体字有左右流动之感。在招贴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找出不同字体间的内在联系,充分重视字体视觉方向差异的问题,在进行文字编排时,最大限度地突出招贴主题,引导观者视线由主到次移动,力求使构图中的文字服从于整幅画面,避免与其他元素构成视觉冲突,切忌文字主次不分,造成视觉顺序混乱,从而影响整幅招贴的味道。
(二)要注意把握设计作品的整体基调
定立作品整体基调是形成招贴风格的前提。在整体基调的指引下,设计者对招贴版面的不同字体按照感情倾向和主题风格进行组合,最终形成设计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切忌各种字体忽略整体基调,各行其是、自成一格。字体作为控制画面总体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设计时要注重同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变化,切忌盲目追求风格多样而造成四不像的尴尬。设计者除了可采用统一的方向和个性构建文字的一致基调外,还可协调文字色彩,通过字体颜色与招贴其余部分的组合把握整体基调。此外设计者还可利用字体本身笔画疏密叠加形成的明度对比效果增加画面纵深感和空混感,从而丰富作品画面整体风格。
(三)要注意从主题内容出发设计字体
招贴字体同主题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字体设计始终要从属于作品主题。在实践中,设计者要力求文字造型与招贴主题所传达的象征意义相吻合,细心发掘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特点,注意从主题内容出发,将字体风格同作品内容相结合,构建观者联想思维的通道。譬如,糕点类广告招贴的字体设计要柔软、圆滑,符合作品主题所传达的香甜、松软特点。同招贴主题风格一致的字体设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烘托作用。例如白酒招贴大都选取传统书法字体来展现悠远绵长的韵味,烘托商品特性。又如,主题为“禁毒与戒毒”的公益招贴,巧妙利用“毒”“寿”二字上部的相似性特点,重新把汉字拆分组合,烘托戒毒添寿的主题精神。
(四)要注意字体排列组合的空间运用
传统艺术领域注重内在均衡的节律在招贴字体设计中同样适用。这种动静、疏密的多样统一,纵横、虚实的相伴相生,黑白、曲直的照应对比均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字体的排列组合中。一般来讲,招贴语、标题文字排列应疏,详细内容的文字排列则应密。画面中字行距应比字间距稍大,这样便于观者以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快速阅读招贴信息。文字组合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负空间运用是否得当。负空间基本相当于平面设计中的留白。为了突出一部分字体的形态特征,负空间的运用必不可少,这能使文字形成分组排列的“集团式”,构成画面的疏密变化。同样“集团”内部的文字也应具有疏密感,设计者可采用增大小字体间距或调整大字体行距来达到这种效果。为了使组合更加活泼生动,还可变换字体排列的轨迹,如弧形、竖排等等,这样就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五)要注意文字与图形的结合
招贴作为图形语言的艺术形式之一,少不了文字与图形的结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和图形的结合以鸟虫字、剪纸字、钱币字等多种形态出现。设计者可以在现代设计观的基础上,吸收民间汉字的文化表现与审美旨趣,将文字与图形巧妙替换、有机融合,使字体更具风格特色和视觉冲击力。对于图形为主体的招贴设计,文字视觉效果应服从于图形,做到既不影响图形语言的表达,又不影响文字信息的传达。对于字体篇幅较重的招贴设计,也要兼顾画面主体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设计者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招贴文字,就必须全面理解和认识文字在招贴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发挥创造性思维对文字进行改造。在实践过程中,设计者还要注意视觉心理的基本规律、作品基调、字体空间等多方面的问题,避免文字设计同招贴设计相悖的情况发生。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和新的传播手段,设计者要在这广阔的土壤上开拓思维,独辟蹊径,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招贴作品。
篇6:关于“交互设计”交互设计
记录刚才和HEXIAO闲聊中,说到的一席话,
1、以前的”人机交互”更偏向于”机器”。
更多的是考虑”机器”能提供什么给”人”,如何提供。如,戴国忠老师一直在致力研究的”手写输入“。
2、最近两三年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很好的变化,我们的”人机交互”慢慢更偏向于”人”了。
“人”需要什么,”人”需要”机器”做什么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真正的瓶颈已经不在于”机器”的技术问题了。
3、其实,一直以来在人机交互领域其实都是这么两个流派。
计算机相关学术的人比较偏向于”机器”,心理学相关的都比较偏向于”人”。
我个人相对比较主张:基于人的交互研究可以相对快速的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可以更好的推动”机器”的进步。
4、其实我们现在都在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机器更加聪明起来,如何让机器有更多的’思考’能力”。
实际上,我认为”如何更好的让人互动起来,如何更好的提炼人与人的互动信息”反倒比这一切更加的重要。
5、对于”交互设计”,现在有三种层次的认识。
第一种:视觉交互
“有一个提示窗口要弹出来,是从左边弹出来好呢,还是从右边弹出来好? 还是下边?”
我一直认为这应该是视觉设计的范畴,而非”交互设计”的主要工作。
6、第二种:流程设计
现在有”打电话”这个任务,设计一种什么样的流程和互动方式让”打电话”这个任务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并符合用户习惯的完成。包括某个按钮要放在什么地方,用按钮还是用链接。
我个人认为:这部分工作是”交互设计”的具体”执行”阶段。
7、第三种:机器应用
“有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使机器与人的交互更加的顺畅和快捷”。
如,ajax就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人机交互创新。包括Flash, Java, VC..
8、我认为还有一种:人与人的交互
“如何更好的促进人与人的交互,有什么更多的应用方式”。
比如,设计Digg这种信息的交互方式。
9、实际上现在的搜索引擎都是很初级的很笨的搜索引擎。
我们可以有什么更多的人与人的交互方式、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可以创新呢?
…
我们现在很多的”交互设计师”在做着”某个窗口是从下面弹出还是从右边弹出”、”某个功能是用按钮还是用链接”的工作;也有很多”交互设计师”在做着”某个流程先让用户做什么再让用户做什么”;很少有”交互设计师”在思考着”除了ajax以后还有什么更多的技术应用呢?”。
谁在思考”如何在人与人的交互上做更多的创新……”?
做到什么程度”交互设计师”才可能像”产品设计师”一样颠覆一个产业呢?
值得所有”交互设计师”思考…
PS –
HEXIAO语:
交互设计师的关注点是什么?
决定一个Button放在页面的什么位置? 决定哪个流程的设计更合理? 还有更多吗?
事实上在应用层面的思考决定交互设计师同样可以关注架构(Architecture)和产品形态(Ecosystem), 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展开.
网友评论(17)
子狼手记- 07/05/17 8:53 PM
开阔了眼界,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
交互设计师任重道远。
青椒土豆丝- 07/05/17 11:13 PM
有启发,三种层次。
为什么我老感觉“交互设计师”做着“产品设计”的东西呢?
yellow- 07/05/18 12:52 AM
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GOVO: links for 2007-05-17- 07/05/18 6:23 AM
[…] 白鸦 » 关于“交互设计” 谁在思考”如何在人与人的交互上做更多的创新……”? 做到什么程度”交互设计师”才可能像”产品设计师”一样颠覆一个产业呢? (tags: reading) […]
dte- 07/05/18 9:36 AM
上周五在北邮听了戴国忠老师的演讲了呢 确实是围绕他那些个手写输入设备来说的
工业设计出生的确实适合做交互设计…挺赞同人与人交互这点的,是个需要突破创新的点
myspace- 07/05/18 11:18 AM
与青椒土豆丝有同感
范畴的大小,领域促就了职位名称不同
Amy- 07/05/18 11:23 AM
交互是什么,你看我一眼,然后我也看你一眼,这样就交互了,
呵呵,听一个朋友说的,感觉很有意思。
awflasher- 07/05/18 12:22 PM
对了老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你的blog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拥有Compete Rank的中文个人blog。
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888
Compete Rank here ^_^
千鸟- 07/05/18 1:20 PM
有点不同意见
1. “视觉交互”也应该属于交互设计师的职责,页面内的交互技术含量不比流程低,尤其是现在的ajax技术应用,“视觉设计”不应该涉及行为设计。
2. “交互设计师”从定义上就决定了不可能颠覆一个产业,如果具有了这种实力,并且能够实施,那么他做的事情一定不局限于“交互设计”。
xiaoxiao- 07/05/18 3:38 PM
同意千鸟的第一点,视觉考虑的是更好的呈现产品
第二点是我觉得是一个老总考虑的事了,呵呵。
jaryxie- 07/05/18 7:24 PM
我觉得这都是产品设计里面的角色分工问题,没必要整天在划界线和职责,合作应该是无间和高密度的,不是相互分割的关系,视觉图形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承担界面的最终呈现,是相当重要和易感知的.是对交互的提炼和理解继承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你管那,我管这,最后凑成一个产品的概念.
交互和信息呈现有很必然的联系,非要以职位来划分,是很可怜的事情.
jaryxie- 07/05/18 7:32 PM
交互设计更多处理交互对象间的关系和逻辑,以及交互的方法,是产品设计中一部分,任何一个角色和职位在产品设计中都不具备颠覆一个产品或者产业,如果非要那样认为,那只能自以为是.
noway- 07/05/18 10:40 PM
“我认为还有一种:人与人的交互
“如何更好的促进人与人的交互,有什么更多的应用方式”。
比如,设计Digg这种信息的交互方式。”
在流程里面,很自然的地,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交互设计中,在设计流程时,本身就很自然需要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人为进行这种划分,没有什么意义,除了制造一些“错误”的分类。
hexiao- 07/05/21 10:31 AM
建议白老师把交互设计和交互设计师稍做区分…
mihu- 07/06/16 8:04 PM
前段时间,学校有个心理系的去cmu学习交互设计,
当我们谈到交互设计时,国外更多的计算机和心理的在做,
他们不太认同设计作的是交互设计,可能还是归在界面设计师!
现在也不清晰交互设计的定义。
来自:uicom.net/blog/?p=614
篇7:网站中视觉元素的设计交互设计
这篇文章所说的视觉元素是指:在一个网站中除去内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之外的一些元素,比如图标,背景色,以及背景图案。
视觉元素的设计是配合产品的架构意图并且引导用户交互
前文在聊到文字设计的时候,内容本身的应该是简洁、直接了当。其实视觉元素同样如此,好设计不会拖泥带水,在版式设计中,我说到很多时候可以利用留白来划分位置感,比如我的博客主题,区块直接的划分完全使用留白+对齐。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网站来说,页面空间寸土寸金,不可能有那么多“白”让设计师挥霍,这时,我们就会利用图标,背景图案、颜色来给予用户位置感,传递产品架构的逻辑关系。
图中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网站,整个网站的视觉可谓一马平川,虽然在布局的划分中,也用到了一些视觉元素,比如区块中的小方块图标,右侧的绿色背景,但是效果非常不明显。假设将绿色背景放在标题文字下面,标题文字反白并且加粗显示,相信效果会好一些。多参看一下一些成熟的门户网站在这方面设计的方法和手段,
视觉元素的一致性
很多设计师有个习惯,在做视觉的时候,会参看大量的“漂亮”网站或者该领域成功的网站,并且借鉴其中的一些视觉元素,但是往往这样东拼西凑的设计往往会影响细节体验。
中华玻璃网在视觉设计中大量借鉴了淘宝的设计风格,向好的网站借鉴本身没有错,但要把细节借鉴到位了,并且融合自己网站的定位。来看玻璃网中的图标,各种颜色、形状非常地丰富。再看看淘宝是怎么做的:小圆角是整个网站的设计风格,不仅仅在页面的模块中用了圆角的设计,在图标的设计上,也都是圆形的设计,颜色也只用了主色调的橙色和灰色。借鉴本身不是坏事,但是要注意保持自己页面风格,品牌风格的一致性。
那些多余的视觉元素
很多网站单纯地为了“漂亮”而设计,比如在每个标题前面都要带个小图标,或者在按钮里面加小图标。给每个模块都加上一样的背景颜色等等。
再比如麦田老师的蚂蚁网,首页中的那个背景图案让我就很费解,更像是一个个人空间的模板而不是一个“平台性”的网站。在页面的布局上面,也让人感觉不够清晰,没有层次感。
来自:uitony.com/?p=38
浅谈终端视觉设计中的文字运用交互设计(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