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part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送蜀客》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雍陶
原文: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译文
剑南此时正是腊月前的春景,山中的鸟儿伴着江风细雨让人顿感清新的春天气息。
不要嗔怪我陪你走了这么远,我自己也是出门在外想家的人。
作者简介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生平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其舅云安刘钦之下第,归三峡,却寄陶诗云:“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得诗颇愧赧,遂通向不绝。大中六年,授国子毛诗博士。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大中末,出刺简州,时名益重,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国初诸人书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贽者少得通。秀才冯道明,时称机捷,因罢举请谒,给阍者曰:“与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又“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赠遣之。自负如此。后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尽桥,乃分衿祖别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馆,改名折柳桥,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题诗曰“従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甚脍炙当时。竟辞荣,闲居庐岳,养疴傲世,与尘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轶闻故事
时代不同了,以往的许多事情也都显得支离破碎,乃至迷离惝恍起来。就是说当年人们在别离之际那种别有风致的做法,现在也早已烟消云散,几乎难觅旧日那令人心旌摇曳的踪迹了。
话说成都人雍陶,字国钧,他由于少年时期特别贫苦,加以那时四川内乱,他便只得到处流浪,用他自己的诗句表示就是:
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
但雍陶在学习上却非常刻苦用功,所以在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就考取进士,并得到了当时多数名流的大力肯定,从而为他踏入做官一途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但刚开始时,他为人有点“恃才傲物”,而且对亲戚朋友也不大去理会。所以,他的老舅李敬之在没能考上进士却又受到他这外甥的傲慢对待后,①一气之下就要回到老家云安去了。在途经三峡时,由于心中愤然不平,李便写了一首诗来讽刺雍,其中有句说:
地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
雍接到这诗,细细体味之下,他很为自己的失礼而惭愧。从此以后,舅甥俩的书信来往就多了起来。宣宗大中六年(852年),雍陶做上了国子监《毛诗》博士。这时候,雍的诗名越发大了,并且跟一班著名诗人如贾岛、殷尧藩、章孝标等都有了来往;而他也因自己的`诗作而颇为得意,以为可跟六朝时候的著名诗人谢宣城、柳吴兴相媲美了。
当时有一个名叫冯道明的秀才,人们都说他机敏而巧辨;一天,冯来到了雍居住的官所外,要求雍接见他。门卫就问他跟雍使君有何交情,冯就说他跟雍太守是故交。于是冯被引入门去,但起来迎接的雍并不认识冯,遂生气地斥责道:“我跟你一向不认识,你怎能胡说咱俩有交情呢!”
而这冯道明居然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平时就拜读过您不少大作,虽说您人不在身边,但是我们的心灵难道不是相通着吗?”说完这番话,冯便开始用高亢的声调念起了雍那比较著名的诗句来:
立当青草人先见,
行近白莲鱼未知。
雍陶一下子就给震住了。此时此刻,只见冯还在往下背诵着:
闭门客到常如病,
满院花开未是贫。
背了七言,冯便开始背雍的五言诗句道:
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
面对自己这些很为得意的诗歌被人传诵着,而一向在诗歌方面也颇为自负的雍陶,此时便高兴地跟冯交谈起来。而且在冯辞别时,雍由于对方爱慕自己而深表感动,遂拿出了一笔颇为丰厚的礼物赠给冯,让他作为路费,并以志自己的深切谢意。
业已出任雅州刺史的雍陶,这种自负的作风依然如故。而雅州城外有一座桥名叫情尽桥,②人们送别时,一定要在此处分手。有一回,雍送友人路过这桥,手下人竟严肃地告诉他说,老爷现在就可以停住脚步了,因为您已经到了“情尽桥”。雍一听,心中不觉深为纳罕,说:“人们都只说是情感难以穷尽,怎么会出现感情穷尽的事儿呢?”说罢,他便命手下人速速去拿笔来;此时,他想到古代乐府诗《折杨柳》中的涵义,当即就把这桥的名字改为“折柳桥”。同时,他还把他上述这意见写成一首诗,并题写在该桥堍的勒石上: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③
雍陶这首诗传出去后,它很快便脍炙人口了。人们在临别时,即使那些不在折柳桥分别的,也往往会念上雍陶这首诗,以志其深刻的离别之意。
按:① 《唐诗纪事》、《全唐诗话》、《云溪友议》皆作“李敬之”;而《唐才子传》则作“李钦之”,未知何据,盖形讹也。② 此据《鉴诫录》、《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至于一说桥在简县,《唐诗鉴赏辞典》因之,恐非确。③ 呼,一作“名”;为,难,均读平声。
篇2: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诗词大全
送蜀客作者:雍陶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篇3:送蜀客试题及试题答案
送蜀客试题及试题答案
试题内容: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4. (1)思念故乡之情 (2)不相同: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简析略)
篇4:送蜀客,送蜀客张祜,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送蜀客,送蜀客张祜,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诗词大全
送蜀客作者:张祜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
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
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
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
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篇5:送蜀客,送蜀客张籍,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送蜀客,送蜀客张籍,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诗词大全
送蜀客作者:张籍 朝代:唐 体裁:七古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篇6:送蜀客,送蜀客张乔,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送蜀客,送蜀客张乔,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 -诗词大全
送蜀客作者:张乔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剑阁缘空去,西南转几州。丹霄行客语,明月杜鹃愁。
露带山花落,云随野水流。相如曾醉地,莫滞少年游。
篇7:寄蜀客原文赏析
寄蜀客原文赏析
《寄蜀客·君到临邛问酒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注释】
①蜀客:作者的一位朋客。
②临邛:卓文君的故乡,即今四川省临崃县。酒垆:酒店里安置酒瓮的'土墩子,也为酒店的代称。
③长卿:司马相如,长卿是其字。少好学,喜剑,因慕蔺相如之为人,故效其名,景帝时为武常侍,因病免。所作《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为武帝所赏识,拜为郎。曾奉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其赋大都描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极尽铺张之能事,于篇末则寄寓讽谏。富于文采,但有堆砌辞藻之病,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④金徽:即琴徽,指琴。
⑤故夫:指卓文君先夫,其先夫病故居家,与司马相如相恋。此句意思是说,琴做他们的媒介却是那样地无情,致使卓文君不再思念自己的前夫。
【赏析】
此诗因蜀客而想到临邛,因临邛而想到文君,然而又不说文君,而说琴之“无情”,但读者总会读出作者之用心,实则在赞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之深。作者立意新奇,用词诡谲,读来令人叹止。然其用心是如此忠厚,方显出诗人性情之高绝。
篇8:《峡口送友人》与《送蜀客》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峡口送友人》与《送蜀客》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简析第一首诗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的作用。(4分)
5.两首诗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情感?(4分)
【答案】
(1)时节:暮春。意象: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①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②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4.这句是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1分)点明时间——暮春,地点——峡口;(1分)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或营造了低沉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悲戚伤感的心情;(1分)以哀景衬哀情(衬托或烘托),为下文抒情蓄势。(1分)
5.抒发了送别之情;(2份)思念故乡之情。(2分)
【解析】
(1)此题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雍诗“身是忆归人”,司诗“同为客”,点明作者的处境,联系古诗文中客居他乡多有思归之情,即不难概括出答案。
(3)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司诗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思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借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
★ 临别送张?N入蜀,临别送张?N入蜀李颀,临别送张?N入蜀的意思,临别送张?N入蜀
★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送十五弟侍御使蜀杜甫,送十五弟侍御使蜀的意思,送十五弟
★ 送张郎中还蜀歌,送张郎中还蜀歌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的意思,送张郎中还蜀歌
送蜀客,送蜀客雍陶,送蜀客的意思,送蜀客赏析(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