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五》

时间:2022-11-29 16:12:28 作者:不是动词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是动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积累?运用五》,下面给大家分享《积累?运用五》,欢迎阅读!

篇1: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huangjian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

2、阅读短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适当予以运用。

3、口语交际,能排演《陶罐和铁罐》。

4、学习写想象习作。

5、学会评改习作。

重难点、关键

1、阅读短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适当予以运用。

2、口语交际,能排演《陶罐和铁罐》。

3、学习写想象习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学过的古诗、名言名句、成语。

2、出示小黑板,学习新知。

二、学习名言名句

1、自由读句子。

2、自由议大意。

3、生自由说意思。

4、师相机归纳。

(1)满招损,谦受益。

“满”指骄傲,骄傲招致损失,谦虚招致益处。

(2)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失误一点点,会导致巨大的差错。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会成功在于勤奋,会荒废在于玩耍;行为有成在于深思熟虑,行为毁灭无成在于随随便便。

(4)三人行,必在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有能做老师的人,选择其中好的.跟随他去做,其中有缺点的要对照自己,有缺点要改正。

(5)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几个合抱的树木,产生于只有毫米大的树苗;好几层高的楼台,筑于垒成的土台;行走千里,要从一步开始。

5、朗读指导。(注意读的节奏)

6、指导背诵

7、出示小黑板,引导填空。

(1)满招损,___________。

(2)失之毫厘,____________。

…………

三、阅读短文

1、自己读文章,粗知大意。

生讲师归纳。

北宋画家文与可经常观察竹子,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有人问及画竹子的秘诀,他告诉别人:竹子的样子早就在我的心中形成了。

2、用成语归纳故事(胸有成竹)

3、结合生活,谈谈这个成语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可适用于学习,用于表演,用于出谋划策,用于写诗作画……

4、自由朗读课文。

5、交流讲成语故事。

四、小结

今天学了许多名言名句,又学了成语故事,从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益处,在生活中,要注意将它们以运用、巩固。

五、作业

把“胸有成竹?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排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1、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

2、今天我们也来扮演陶罐和铁罐。

二、排演

1、自由读后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将课文语言进行改编,适合于口语交际。

(2)讨论该加上怎样的动作、神情。

(3)揣摩、明确陶罐、铁罐的性格特点。

2、小组表演。

3、推荐表演。

4、评比。

三、小结

读了《陶罐和铁罐》,大家认识了什么?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说一说。

四、作业

每一个人都表演一次。

第三课时

写想象作文

教学要求

⒈紧扣训练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想象的能力。并在训练过程中体会到:现实生活是合理想象的源泉。

篇2: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教学目标 :

1.读一读四副对联,要求能背下来。

2.读懂短文内容,正确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短文内容,联系巧对对联;演讲,作文

教具学具准备:

阅读提示及对联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与运用五。

二.学习“读一读,背一背”

1.自读,理解对联句意。

2.指读对联,讨论交流,师生共议对联句意。

3.背一背。

三.阅读

1.出示阅读提示。

a.读两个小故事,要求把短句读通顺。

b.每段话讲的是什么内容?你都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

a.指名读两个小故事,说说每个小故事各讲了什么?

b.通过阅读,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3.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巧对?说出来。

4.同座对对联。(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个演讲比赛,畅谈自己的理想。

二.组内演讲

互相补充,评一评谁讲得最好,准备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评一评,谁讲得最好?评选“最佳演讲者”

四.讨论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该怎么办?

积累・运用五

篇3:《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学习重点:

阅读、口语交际、缩写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信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四课时

缩写《小英雄雨来》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一、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积累・运用五》 之一

《积累・运用五》 之一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之一

方育龙

教学目标:

1 读读背背,积累名言警句。

2 阅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小仲马列不以父亲盛名为自己铺路的求实精神。

3 口语交际,通过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练习写人或记事,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 完成“读读背背”。

1 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或学习中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个同学背得多。

2 自主读诗句,读正确。

3 指名读,指导读出诗句应有的停顿和韵味。

4 背诵诗句。

(1)同桌合作背诵。

(2)师生共同背诵。师背第一句,生背第二句。

5 课外拓展。

二 阅读《真实的高度》。

1 自己读短文一至两遍,不认识的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请教同学、老师,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默读课文,画一画写小仲马语言、行动的句子,有什么体会在旁边写一写。

3 汇报交流阅读的感受,重点讨论理解“我只想用有真实的高度”这句话。

4 读了这篇短文,想到了什么?与同桌说一说,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写下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 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的口语交际,就是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

二 个人准备。

个人先想一想,再列个简单的提纲,为当众演讲作准备。

三 小组演讲。

个人按自己列的提纲在小组内演讲,同学互相评议,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演讲。

四 班级演讲赛。

各组代表进行演讲,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 老师.总结。

勉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

第三、四课时(习作指导、学生习作)

一 激趣导入。

在前不久的“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大家收集了许多材料,也有许多感受,有许多想要说的话,今天就请大家用调查中获得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二 阅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主要明确两点:

一是围绕一个意思,运用获得的有关材料写;

二是形式不拘,记事、写人、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都可以。

三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第五课时(习作讲评)

一 广泛交流。

请围绕不同的意思写,采用不同形式写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老师相机点评,表扬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二 重点评议。选择一篇有代表的性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三 修改习作。

1 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结合老师的批发意见,自己认真修改。

2 同桌交换检查。

四 佳作展览。

举办本次习作的佳作展览,学生可以互相推荐,本人也可能自我推荐。互相观摩后,评出几篇优秀的习作。有价值的还可以向少儿报刊投稿。◆[2004-01-14]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背一背

(一)读对(提示:殉,读xun不读xun。字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性命)。

(二)读懂:

1.这些词语大多用来歌颂什么英雄人物的,大多用于什么情况?

2.在学过的课文和读的文章中,观看的影视节目中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理解。

(三)过程:

1.个人读理解;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背词语。

(1)个人背;

(2)同桌同学互背。

二、阅读唇亡齿寒

(一)先读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后查工具书验证。

(二)讨论:怎样讲好唇亡齿寒的`故事。

参考:(1)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多用于形容两个邻国间的关系。

(2)a 读懂故事,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b 弄清并记住内容要点及先后顺序。

c 既要结合原文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d 讲述要连贯,自然大方,最好绘声绘色,有必要的表情动作。

(三)个人练习讲。

(四)同桌同学互讲互评。

(五)发动学生在全班讲,全班鼓励评议。

三、口语交际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

(1)阅读理解:1.交际什么内容?2.怎样交际?

(2)小组交际,评议。

(3)全班交际,评议。

四、巩固练习

把读一读·背一背词语抄写词语本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建议书

一、读习作、回答

(一)习作中提出可以针对什么问题写建议书;你打算针对什么问题写,为什么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1)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社区购物不方便,供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

(2)小商贩乱设摊点做买卖,堵塞交通;网吧存在的问题;有人在学校附近劫小学生钱

(3)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协助政府治理首都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怎样写建议书呢?

1、建议书写什么内容?

2、建议书怎样写?

(1)内容:

a 存在问题;

b 说明产生的原因;

c 危害性;

d 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写法书写格式要正确

a 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

b 开头顶格写清楚,建议书是写给谁的;

c 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反映存在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或危害,具体建议标明序号分条写出;

d 另起一行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二、组内互说互评(围绕下面提纲说)

1、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

2、反映什么情况,提什么建议?

(1)问题;

(2)产生的原因;

(3)影响和危害;

(4)分条提出建议

篇6:积累与运用五教案设计参考

积累与运用五教案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 了解成语的构词方式,感受祖国语言的多姿多彩。

2. 积累三字经,丰富自己的语言。

3. 喜爱阅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的意思。

4. 向关心帮助你的人真诚地表达谢意,语言流畅,条理清楚;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能把握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5.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把受到感动的事真实地记录下来;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一、温故知新

1. 读成语,不懂的通过查《成语词典》了解意思。

2. 这些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有什么特点?

3. 补充与此类似的成语,如:呼风唤雨、青山绿水、翻天覆地。

二、语海拾贝

1. 生试读,抽查正音。

2. 师范读,教读。

3. 你通过课外书或访问家长后理解了哪些句子的意思?互相交流学习。

4. 齐读《三字经》。

5. 两分钟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

三、点击成语

1. 自由小声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

2. 再读短文,讨论交流: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3.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四、口语交际

1. 谈话导入,激发谈话愿望。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老师培育了我们成长,是同学帮助了我们进步……生活中,你还得到了哪些人的恩惠呢?

2. 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得到的恩惠,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2)你准备怎样向关心、帮助、支持你的人表达真诚的谢意?

3. 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1)四人小组推选内容和表达俱佳者,小组集体出谋划策,包装出本组参加讲述的代表。

(2)各组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同学补充完善。

(3)集体评议,评出表达最佳者。

(4)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五、习作百花园

1. 让学生自己阅读习作要求,同时教师要相机点拨,帮助理清习作要点。

2. 引导选择习作素材,尊重个体差异,激励大家选择新颖有趣的材料。

3. 启发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习作计划。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典型,全班交流。

5. 书面表达,教师巡视,发现亮点,当即表扬,鼓励创新。

6.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7. 自我修改完善。

8. 全班赏析成功的习作。

六、自主阅读园地

1. 自主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 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篇7:《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一、读一读 背一背

(一)读对(提示:“殉”查字典,读xun不读xun。字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性命)。

(二)读懂:

1.这些词语大多用来歌颂什么英雄人物的,大多用于什么情况?

2.在学过的课文和读的文章中,观看的影视节目中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理解。

(三)过程:

1.个人读理解;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背词语。

(1)个人背;

(2)同桌同学互背。

二、阅读——唇亡齿寒

(一)先读文理解成语的意思,后查工具书验证。

(二)讨论:怎样讲好“唇亡齿寒”的故事。

参考:

(1)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多用于形容两个邻国间的关系。

(2)

a、读懂故事,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b、弄清并记住内容要点及先后顺序。

c、既要结合原文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d、讲述要连贯,自然大方,最好绘声绘色,有必要的表情动作。

(三)个人练习讲。

(四)同桌同学互讲互评。

(五)发动学生在全班讲,全班鼓励评议。

三、口语交际——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

(1)阅读理解:

1.交际什么内容?

2.怎样交际?

(2)小组交际,评议。

(3)全班交际,评议。

四、巩固练习

把“读一读·背一背”词语抄写词语本上。

篇8:《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一)温故知新

1. 读成语,说意思。

2. 体会3组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知道“如”、“若”、“似”都是“好像”的意思,都是打比方。

3. 拓展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1. 读名言,重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名言名句,不必讲解,学生如有疑问,交流解决,老师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

2. 熟读背诵。

(三)点击成语

1. 自己读提供的材料,了解“口若悬河”的出处。

2. 用“口若悬河”说一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提示用学过的方法阅读。

2. 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进行思考。

3. 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口语交际:有效的劝阻)

(一)教学目标

1. 向同学讲述你家里曾发生过的纠纷及你的处理方法。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 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自己家庭里的小纠纷,在1~2分钟内讲述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谈话愿望。

请5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学生上台讲述时,提醒其余学生注意观看。

2. 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选择本组同学感兴趣的1~2个“纠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决此类纠纷的好办法,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2)大家讨论,哪些解决纠纷的办法更好。

3. 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1)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解决纠纷的好办法。

(2)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习作百花园)

(一)教学目标

1. 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2. 能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体验到习作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认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想想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

1. 审读习作要求。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2. 启发回忆,筛选内容。

(1)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他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说说具体的事例。

3. 自拟草稿,构思习作。

4. 自读自改。

5. 教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6. 同桌互评互改。

篇9:《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名言警句。

2、阅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小仲马列不以父亲盛名为自己铺路的求实精神。

3、口语交际,通过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写人或记事,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或学习中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个同学背得多。

2、自主读诗句,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读出诗句应有的停顿和韵味。

4、背诵诗句。

(1)同桌合作背诵。

(2)师生共同背诵。师背第一句,生背第二句。

5、课外拓展。

二、阅读《真实的高度》。

1、自己读短文一至两遍,不认识的`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请教同学、老师,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画一画写小仲马语言、行动的句子,有什么体会在旁边写一写。

3、汇报交流阅读的感受,重点讨论理解“我只想用有真实的高度”这句话。

4、读了这篇短文,想到了什么?与同桌说一说,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写下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的口语交际,就是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

二、个人准备。

个人先想一想,再列个简单的提纲,为当众演讲作准备。

三、小组演讲。

个人按自己列的提纲在小组内演讲,同学互相评议,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演讲。

四、班级演讲赛。

各组代表进行演讲,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老师总结。

勉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

第三、四课时(习作指导、学生习作)

一、激趣导入。

在前不久的“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大家收集了许多材料,也有许多感受,有许多想要说的话,今天就请大家用调查中获得的材料写一篇习作。

二、阅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主要明确两点:

一是围绕一个意思,运用获得的有关材料写;

二是形式不拘,记事、写人、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都可以。

三、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第五课时(习作讲评)

一、广泛交流。

请围绕不同的意思写,采用不同形式写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老师相机点评,表扬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二、重点评议。选择一篇有代表的性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三、修改习作。

1、运用学过的修改方法,结合老师的批发意见,自己认真修改。

2、同桌交换检查。

四、佳作展览。

举办本次习作的佳作展览,学生可以互相推荐,本人也可能自我推荐。互相观摩后,评出几篇优秀的习作。有价值的还可以向少儿报刊投稿。

篇10:《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习作——建议书

一、读“习作”、回答

(一)“习作”中提出可以针对什么问题写建议书;你打算针对什么问题写,为什么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1)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社区购物不方便,供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

(2)小商贩乱设摊点做买卖,堵塞交通;网吧存在的问题;有人在学校附近劫小学生钱……

(3)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协助政府治理首都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怎样写建议书呢?

1、建议书写什么内容?

2、建议书怎样写?

(1)内容:

a、存在问题;

b、说明产生的原因;

c、危害性;

d、解决问题的建议。

(2)写法——书写格式要正确

a、根据建议书的内容先写上标题;

b、开头顶格写清楚,建议书是写给谁的;

c、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反映存在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或危害,具体建议标明序号分条写出;

d、另起一行写上建议人的姓名和写建议书的日期。

二、组内互说互评(围绕下面提纲说)

1、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

2、反映什么情况,提什么建议?

(1)问题;

(2)产生的原因;

(3)影响和危害;

(4)分条提出建议。

积累与运用(五)(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三语文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积累运用》说课稿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参考

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

积累与运用(一)教案设计

积累运用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二》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

《积累?运用五》(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积累?运用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