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

时间:2022-12-23 03:42:36 作者:佳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佳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六、抄正作文。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组织学生收集、欣赏春联

2、指导学生用毛笔书写自己喜爱的春联

教学过程 :

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实践活动”部分

二、出示活动要求,明确活动要求

1、春联的意义,象征着祝福与愿望

2、何为好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

3、平时注意搜集春联,与好朋友交流欣赏

4、练习

篇2:积累运用八

积累・运用八

教学目的: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联系动手做实验进行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其中进行品德修养的思想教育)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引自《左传》,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增长恶习。“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引自《后汉书》,意思是说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引自明朝学者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集》。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错误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能改正错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篇3:积累运用八

教学目的: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理解短文内容。

三、联系动手做实验进行的口语交际。

四、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二、训练阅读能力,抓住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好作文。

教学过程 :

一、读读背背

1、指导学习五句格言警句。

2、学生熟读背诵能提出的疑问。

3、点拔:(其中进行品德修养的思想教育)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引自《左传》,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增长恶习。“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引自《后汉书》,意思是说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引自明朝学者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集》。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错误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能改正错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引自《论语》,意思是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要成全别人的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引自《三国志》,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3、搜集课外格言警句,安排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4、要求学生课后把格言警句抄在本子上。

二、阅读

1、学生独立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把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3、点拔理解:

1)短文讲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儿子看望父亲时,在父亲休养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当高尔基看到儿子栽的花开放时,写信告诉儿子。信中说,如果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愉快。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要多奉献,少索取。

2)指导抓住短文内容。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讨论: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讨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

三、口语交际

1、激发兴趣。

A大家爱听故事吗?会讲故事吗?

B你知道一些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资料、故事,就是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的好事吗?

2、确立思路,增强学生表现意识。

3、指导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到小组中,给学生一定的指导。

4、小组推荐上讲台演说。

5、总结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开阔思路,提高语言表达。

四、习作

1、明确题目。

此次习作是根据一张相片回忆往事,写一个故事。

2、指导思路。

A习作前,可让学生布置学生找有意义的家庭照,如,生日纪念、春节团聚、乔迁新居;也可以是与同学、朋友拍的照片,如,和同学参观游览、一起游戏的情景;还可以是个人生活照,如,在菜园里捉害虫,在学校里做实验。

B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只要与自己有关,只要能引起美好的回忆,都可以。想想围绕它所发生的故事,不清楚的,可向父母或相关的人询问。

C引导学生由仿到创,联系实际,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3、拟稿。写好后从内容和词句上进行修改。注意题目和所写的内容相吻合。

4、讲评,誊写。

篇4: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五》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五》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

二、阅读练习。

三、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菩萨蛮》。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辛弃疾及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长江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死亡为话题讨论人生的价值。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2、科学家为什么伟大?除了他们对社会的科学研究,还有什么?

3、科学家的.死亡。

二、阅读短文《巴甫洛夫很忙》。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巴甫洛夫很忙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为什么巴甫洛夫到死都在忙?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4、学生自由讨论人生的价值。

第三课时

一、介绍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滋味。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从主到次依次说出题目要求。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讲评作文。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感情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编的四字词。

二、阅读练习。

三、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诗歌,背诵。

1、教师点词,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四字词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四字词背诵者。

二、背诵四字词。

1、听教师朗读,学生开始寻找四字词的规律。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反义的四字词的特点。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默写四字词。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阅读短文《画龙点睛》。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图意。

1、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3、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6: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

二、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

三、练习快速作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引入。

1、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2、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

二、出示话题:爱心。讨论:

1、什么是爱心?

2、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

对朋友的爱,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对动物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弱者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同学的爱,对陌生人的爱……

三、学生构思。5分钟

四、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教师点拨。

五、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分钟完成)。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

第三课时

学生宣读作文,教师点评。重点是:情感的真实,内容的详尽,语言的优美。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7: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阅读练习。

三、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理解背诵歇后语。

1、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 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

3、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介绍《小抄写员》的主要内容。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说出缩写的要求。

A.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B.语言要简练。

3、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哪些是非写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中心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8:积累与运用八语文教案设计

积累与运用八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发现词语间的停顿多用顿号,有时也可以用逗号.

2.积累”介绍学习方法”的成语.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教学重难点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 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 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

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 (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

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

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写完后,自己修改习作,同桌相互交换欣赏.

5.作文点评:赏析全班中成功的习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或者有些微闪光点的孩子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习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篇9:四下、积累.运用八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并进行积累。

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3.以“暑假怎么过”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意义的意识。

4.能按要求编写科幻故事,做到想象丰官,内容具体。

重难点、关键

1.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2.能技要求编写科幻故事,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

课时划分

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并进行积累。

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读一读、背一背”和“阅读”

二、完成“读一读、背一背”。

(一)复刁旧知识引入。

1.指名读背学过的格言,

2.谁会背民间流传的谚语?

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二)达些虽然是民间流传的话,但却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称这样的话为谚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句这样的谚语。

1.小黑板出示谚语。

2. 自由读,读准字音。

3. 指名逐句读,正音。

4.全班齐读,注意读得正确。

5.自由读,边读边想它的意思,也可讨论。

6.汇报。根据汇报学习各条谚语。

①朝虹雨,夕虹晴:早上时大上出现彩虹,马上就要下雨了;傍晚出现彩虹,则天将放晴。(朝zhāo;早上。“朝”“夕”是一组反义词。)

②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山间的雾在快下雨时,像是给山戴了帽子,没有雨时,雾飘在半山腰。

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上有霞就不方便出门了,因为马上就要下雨了,傍晚有霞则尽管山门,因为可以连着放晴好几天。

④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朦胧”:月色模糊,不太清晰。

⑤、⑥句较好理解,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谈看法。

7.这些谚语都行一定的道理,平时,同学们可根据天气对照一“厂谚

语,还可自己多观察,发现比较固定的现象时,也可试着概括出谚语。

8.指导流利地朗读谚语。

9.背诵谚语。

三、完成“阅读”部分。

1.揭题,让我们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学习短文《妙不可言的位置》。

2. 自由读短文.画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讨论理解。

诞(dàn)生:出生。

辐射:从热源沿直线向四周发散出去。

妙不可言:很奇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4.齐读短文,边读边想:为什么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

(因为地球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三颗行星,这个距离恰到好处。使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而其他行星没有。液态水的存在使地球拥有了生命,所以说地球所在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

5.联系课文《太阳》说说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6. 启发学生热爱我们的家园――地球,为环保做实事。

四、作业。

1.读背谚语,补充谚语。

(1)( )虹雨,( )虹晴。

(2)有雨( ),无雨( )。

(3)( )不出门,( )行千里。

(4)月色朦胧,就是( )就是( )。

(5)( ),久雨大雾必晴。

(6)( ),明日必有大雨到。

2.收集谚语。

3.为环保做实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以“暑假怎么过”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意义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上节课学的谚语。

2.说说你课外积累的谚语。

二、完成本节裸的教学任务,进行口语交际。

l. 揭题:暑假怎么过?

2.读口语交际要求:

(1)谈谈自己的打算,

(2)可以借鉴其他小组的想法。

(3)分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

(4)注意安排的活动要有意义。

3.师启发思路:

---------------------------

暑假里,是自己想去哪儿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是读几本好

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一项本领?帮忙社区做有益的事……(允许有

多种活动掺合)

4.分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5.派代表汇报,评评哪一组说得好,安排的活动有意义,

6.如有可能,可让学生根据发言情况制定一份计划书。

三、小结。

祝大家过…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作业。

将自己和班上同学的打算说给家长听,征求家长意见。针对自己的打算听取长辈的意见并加以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要求编写科幻故事,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

2.能试着修改自己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七》

积累运用三语文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积累运用》说课稿

《积累?运用五》

语文教学方案案积累与运用

小学语文第九册积累运用的教案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参考

积累运用六训练课教案

积累与运用(一)教案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