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no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
20xx年5月20日 星期五
今天,我和村委监督委员玖路干大哥再次进入保登村树吾组,来看望我们单位挂包的低保困难户。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他们对国家做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这当然也是我们作为帮扶者感到最高兴的事情。
这次我了解到才字梅三姐弟生活困难,其父亲去世早,母亲已改嫁,年仅13岁的才字梅支撑着这个小家,妹妹吾国春读小学三年级,小弟吾金才6岁。在亲戚、邻居的照顾和低保资金补助下勉强过日子,我觉得此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希望单位尽早给予她家帮扶,根据实际,通过养殖一些山羊来增加收入,改善她家现状。
在返回途中,我感到悲喜交加,小小年纪担负重任,支撑着一个家确实不容易;但我能帮他们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及想到一种脱贫的办法而感到喜悦,我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篇2: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
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段成群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段成群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共产党添麻烦。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经渐晚,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站起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社区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爱身边的农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今天走访的这几户特困户,社区均给了500元慰问金,我们决定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希望看见,像肖春连那样积极面对人生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篇3: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
20xx年9月19日,星期一,晴 地点:慈化镇石岭村 吴检明
在我们义工的了解中,xxx从小年幼就丧父,成长过程中不像身边人一样顺风顺水,就在20岁时,他最亲的母亲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在日常生活中,他靠的是在花炮厂挣点微薄的工资,亲朋好友看到他如此的不公,帮助他做了二间一层的砖房!
终于在30岁的年级里迎来他的妻子,可是他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妻子叫谭石兰,她是一个残疾患者,可又苍天无情,在妻子生了一女儿后,又摊上一身的病,因为没有钱,不是一般的没有钱,所以得不到好的方法治疗,造成病情越来越严重,经常摔跤是常事,而现在连走路都不方便,本来家庭贫困,加上现在又要护理妻子,带女儿,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
慈化义工在了解并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
他们也心中怀着希望!
为此,慈化义工分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伸出友爱之手、献出一份爱心!
20xx年9月19日,星期一,晴 地点:慈化镇伯塘村株树组 陈思婕
因xxx很小,只能从她老奶奶了解这个家庭情况。
陈思婕今年5岁,在学校非常听话,老师常夸奖她,可是他父亲残疾现已坐牢,母亲离家出去改嫁他人,如今白天上学由姑姑照顾,晚上由80岁的老奶奶袁冬秀照顾!也许陈思婕不太知道自己的爸妈为啥躲着她。她需要我们去陪伴她,像别的小孩子一样,回家能见到爸妈抱抱她,可是现实切让这个小孩子每天在阴影中度过每一天!
为此,慈化义工分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去陪伴我们的小天使陈xxx!
篇4:走访特困户、低保户民情日记两篇
上午我跟随村党支部书记陆树荣到村里的低保户陆照仙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情况。60岁的老陆腿部有残疾,老婆已去世多年,和15岁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相依为命。去年4月份,镇、村两级党组织积极联系民政局为他家建了两间平房。今年的春种也是村里发动群众帮助他家的两亩水田插秧、施肥。村里一直都在鼓励他进行生产自救,希望通过技术培训养鸡,能给老陆找到一条致富门路。现在的老陆养了50多只鸡,经济效益正逐年好转。
我们一起帮助他清洁了养鸡场地外面的水泥地面,并指出场地需要经常清洁,要做好一些防范工作,争取今年能有好的收益。同时我也把自己的联系卡给了他,告诉他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同支部或者同我联系。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来,老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言语中表达了对镇、村党组织的感谢,还提出有关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我准备在下次到村里的时候给他带一些技术书籍,有可能的话请技术人员来现场指导。如果需要办理贷款事项,我们会全力帮助。
随后,我们又进了另一户贫困户危玉京的家,并走访了危洪、陆焕原、陆照金几户人家,他们对新农村建设都非常支持,特别是生产和村容村貌希望能搞得更好,让马香人民感受到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篇5:走访特困户、低保户民情日记两篇
一大早,我和工会一位工作人员驱车来到了核桃庄乡牙合村。牙合村座落在牙合山上,条件艰苦,是核桃庄乡最偏远的山村之一。
在驻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来到牙合小学,与等候在那里的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就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务工就业、全膜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进行了交谈,并结合当地实际向他们重点讲解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使村民及时了解到党的惠农惠民好政策。
随后,我们走访了五户特困户、低保户和残疾户,听到他们因孩子上学、外出务工、备耕生产而产生的困难时,我们当即将3000元钱分别送到他们手中。冶有义一家既是特困户,又是残疾户,儿子在四川成都上大学,老伴因病常年卧病在炕,当我们将慰问金送到他手中时,老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了解到牙合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党员活动室,村民们有什么活动都到学校去时,我们又拿出2000元现金,希望能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并承诺今年村上修建活动室时,我们还会给予一定的帮扶。
回来的路上,我满怀希望地想:党的惠民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牙合村还有像它一样的村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篇6:民情走访日记
1月15日,星期四。
近期多次接访都有***集乡龚寨行政村群众反映该村村干部的问题,为彻底摸清情况、解决问题,今天我到该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
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村党支部书记勾结黑恶势力打人;二是村干部垄断工程;三是公用用地补偿款发放不及时、不透明;四是行政村账目混乱,公开不到位;五是村干部未经选举产生。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方案后经集体研究形成如下意见:一是成立工作组进驻该村协调工作。二是石槽集乡党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派驻该村第一书记人选,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暂停工作,配合调查。三是工作组必须限时办结,并按法定程序移交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办理。
群众的事无小事,解决群众问题需要各级干部沉下身子、下到基层才能了解事情真相,只有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做领导干部的工作目的。
4月26日,星期五。
今天我再次到**镇西陈行政村走访,主要是看看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前期工作,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结束,新安装篮球架2个、乒乓球台2个,添置图书500册。当看到部分群众或在广场上打球锻炼身体、或在图书馆内看书、或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深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性。
针对西陈村从事建筑行业的传统,我与村“三委”干部酝酿,提出“成立协会、能人带动、规范发展、共同致富”的思路;针对西陈村群众民间文艺活跃的特点,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文化资金、器材等投入力度,深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干部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群众所需,才能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受温暖,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 走访农户民情日记
★ 下乡走访民情周记
★ 民情日记
★ 乡镇民情日记
★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
★ 民情日记读后感
走访特困户民情日记(推荐6篇)




